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流行病学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一、病原体 通常把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统称为
病原体。
1、病原体的侵入门户与定位 : 是指病 原体侵入宿主并能存活或初步繁殖的地 点。
2、病原体的特性
(1)致病力 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引起临床 疾病的能力。致病力可用所有病例数与所有感 染数的比值来表示。
(2)传染力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机 体内定居、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常用续发 率和最小感染量表示。
人类利用病原体毒力减弱变异,制成多种疫苗, 以预防传染病。
二、宿主
宿主是指能供给病原体以营养和场所的生物统称。 自然界不同宿主传播的病原体: 人类:梅毒螺旋体、HIV、HBV、HCV等; 动物:狂犬病病毒、鼠疫耶尔森菌等; 土壤: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等; 水: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非结核分支杆菌;
三、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 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结 果,产生传染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些表 现包括未发生感染、隐性感染、轻型感染、 中型感染、重型感染和病死等形式。
宿主对病原体传染过程反应的轻重程度的频 率称为感染谱。
传染病的感染谱:三类
1、疾病或综合征早已经在人间存在,并被人 们所认知,但并未认为是传染病,发现病原 体后确认为传染病,如:HTLV-I所致的T淋 巴细胞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等;
2、疾病早已存在,未被认知,近年发现确定, 如:军团菌并、莱姆病、丙肝等;
3、过去可能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 染病,如AIDS、O139、SARS等。
人间鼠疫(60年代),脊髓灰质炎(2000年) ——计划免疫控制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
1、结核病 ——全球:新发病例200万/年。 ——中国:2000年:患病率367/10万,
估计病人451万 2、霍乱:新的型别O139 唉尔托霍
乱 3、疟疾 ——WHO估计:实际病例数 3-5亿
周期性升高; ——人口密度与居住条件是影响空气传播的
主要因素。
(二) 经水传播
(1)饮用水传播
流行特征: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 源水的历史;如水源经常受到污染,病例终年不 断,发病呈地方性;
——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 别;
2、临床症状期 为出现该病的特异症状和体 征的时期
3、恢复期 是机体遭受的各种损害逐渐恢复 到正常状态时期,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免疫力 开始出现,体内病原体被清除,一般不再起传 染源作用。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二)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3、健康病原携带者
1、以隐性感染为主 :其结局为不显性感染所 占比例较大,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临床症 状和体征。严重病例或死亡较罕见。流行病学家 称之为“冰山”现象。
2、以显性感染为主 多数感染者有明显症状和体 征。隐性感染只有一小部分。
3、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 这类传染病绝大 部分感染者呈显性感染,临床症状严重,尚无有 效治疗手段,多数死亡,
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
近30年来,世界上已发现40余种,其 中包括艾滋病,SARS,军团病,莱姆 病,各种病毒性出血热,隐孢子虫病, O139霍乱,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 肠炎和疯牛病等。据文献统计,20世纪 70年代以来,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有 40多种,其中30多种我国可能存在或 潜在。
新发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点
1、每个传染病病例同时也可能是一个 危险因素;
2、传染病患者感染后产生免疫力 3、病原携带者可作为传染源 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流行动力学不同 5、控制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效益不同
传染病流行趋势
1、全球 ——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正在进行) ——控制了麻风、白喉、鼠疫等传染病 ——一些传染病的发病数下降 2、中国 ——消灭了古典型霍乱(50年代),天花、
传染病流行病学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刘民
几个概念
1、传染病:是指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 性产物所致的疾病。
2、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 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 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有效地 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科学。
(三)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统称
动物性传染病,又称人畜共患病。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 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 所经历的全过程。
这种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媒介物,称为传 播媒介或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
1、经飞沫传播 2、飞沫核传播 3、尘埃传播 特点: ——大多有季节性升高 ——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 ——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现
(3)毒力 指病原体损害人体器官组织引起严 重病变的能力。常用严重病例数或死亡数与所 有病例数的比值来表示。
3、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的变异性
(1)耐药性变异:指原来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 的细菌变成对该种药物不敏感或耐受菌株,这 种现象称为耐药性变异。
(2)抗原性变异:病原体抗原变异也是普遍的。 (3)毒力变异:一般分为毒力减弱和增强两种。
四、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 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机体 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 过程。
其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统称传染病流行 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一) 病人作为传染源 1、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
现的这段时间。 潜伏期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
用途。 (1)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
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 (2)根据潜伏期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
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 (3)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 (4)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5)潜伏期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