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指标(8个)
2.1.1项目审批效率 (分值:3、2、1、0) 2.2.1项目实际建设进度(分值:3、2、1、0) 2.2.2设备采购(分值:3、2、1、0;N/A)
2.2.3配套资金到位率 (分值:3、2、1、0;N/A)
2.2.4项目投资成本(分值:3、2、1、0) 2.3项目运行效率 (权重40%) 2.3.1设备使用效率 (分值:3、2、1、0;N/A) 2.3.2 项目运行时间(分值:3、2、1、0) 2.3.3 项目运行成本(分值:3、2、1、0)
3.2.1 经济效益 (分值:3、2、1、0;N/A) 3.3.1 扶贫效果(分值:3、0) 3.3.2 就业效果(分值:3、0) 3.3.3 环境效果(分值:3、0) 3.3.4 其它社会效果 (分值:3、0;N/A)
3.4管理制度和机构能力建设 (权重10%)
3.4.1 项目单位能力建设 (分值:3、2、1、0) 3.4.2 制度建设 (分值:3、2、1、0) 9
6
4.1.1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1.相关性(10%)
评价准则
1. 相关性 (10%)
一级指标(3个)
1.1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家发展政策的相关性
二级指标(4个)
1.1.1与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的相关性 (分值:3、0) 1.1.2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 部崛起政策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相关性 (分值:3、0;N/A)
外国政府贷款项目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和解读
一、设计绩效评价指标的意义
顺应国内外公共管理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客观评价贷款项目绩效的需求 加强外国政府贷款管理的需求 控制国家主权外债风险和提高效能的需求 引导国外优惠资金投向和优化结构的需求 与外国政府进行对话、磋商、谈判的需求
2
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特点
应突出国家政策导向、面向管理决策的原则,反映出公共管理的特点、 关注点和导向作用以及外国政府贷款的特点。
5
四、项目绩效指标的构成和分类
1-定量与定性指标- 项目的评价指标具有定量和定性两种 特点。但“定性”指标通过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可使 “定性”指标转换成“定量”指标。 2-事实与观点判断- 绩效评价可依据项目的基础数据信息、 客观事实、利益相关者的观点等内容进行判断。在一定条 件下,“观点”指标从理论上可以转换成“事实”指标, 但仍需依据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 3-五项评价准则- 采用国际上(OECD国家、世界银行、亚 洲开发银行等)通用的5项评价准则。 4-一级评价指标- 单个项目层次采用16个指标。 5-二级评价指标- 单个项目层次采用30个指标 。
10
4.1.5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5.影响(附加评价内容,最多增、减10%)
评价准则
5. 影响(附加评价 内容,最多增、减 10%)
一级指标 (3个)
5.1 项目示范和扩散效应 (权重50%) 5.2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 (权重50%) 5.3其他影响 (权重100%)
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绩效评价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指标体系很难同时满足设计原 则的要求,即使在国外的评价实践中也是如此。 评价指标体系应在指标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之间、评估成本和实施的 复杂程度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或达成“妥协”。
4
3.1 具体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求
1-目的性:评价指标是对评价对象的本质及其构成要素的客观描述,
8
4.1.3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3.效果(40%)
评价准则
3. 效果(40%)
一级指标(4个)
3.1 项目目标总体实现程度 (权重50%)
二级指标(9个)
3.1.1 项目建设目标完成程度 (分值:3、2、1、0;N/A) 3.1.2 项目运行或实施目标完成程度 (分值:3、2、1、0)
3.2 经济效益 (权重20%) 3.3 社会效益 (权重20%)
优惠性与赠与性(低利率、还贷周期长) 援助国促进出口和帮助受援国发展的目标 OECD限制性审批条款与采购(商业不可行性) 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复杂(共性特点) 项目贷款规模大小不一(数万-上亿美元不等) 涉及的管理部门众多,协调成本较高 涵盖领域众多及政策导向议题(管理方式变化) 贷款项目的实施跨度时间长(1979-2007年)
1.2与行业/部门发展政策的相关性
1.2.1与行业/部门发展政策的相关性 (分值:3、0) 1.3.1项目在地方发展规划中的优先程度 (分值:3、0;N/A)
1.3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相关性
7
4.1.2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2.效率(20%)
评价准则
2. 效率(20%)
一级指标 (3个)
2.1项目审批效率 (权重20%) 2.2项目建设效率 (权重40%)
3
三、指标设计
单个项目绩效评价重点:
项目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水平 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具体实施效果 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效益及影响
绩效指标设计的四项基本准则:
1)客观、公正、科学及可操作的原则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国外经验借鉴与国情相结合的原则 4)满足财政部门外债管理需求的原则
4.1.4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4.可持续性(30%)
评价准则 一级指标(3个) 二级指标(5个)
4.1.1 设备运行的可持续性 (分值:3、2、1、0;N/A) 4. 可持续性 (30%) 4.1 技术与管理的可持续性 (权重40%)
4.1.2供应商售后服务 (分值:3、2、1、0;N/A)
4.1.3项目单位技术和管理能力 (分值:3、2、1、0) 4.2 财务可持续性 (权重30%) 4.3外国政府贷款偿还 (权重30%) 4.2.1 项目收支情况 (分值:3、2、1、0) 4.3.1外国政府贷款拖欠比例 (分值:3、2、1、0)
设计指标时首先应针对评价目的和任务的需求,为评价结果的判定提 供依据。
2-科学性:评价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对象的具体特征,具有准确性、
完备性、一致性、独立性。
3-适用性:评价指标的设计应精炼简明、易于理解、易于评价、稳
定一致,适应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基础,具有信息的可采集性。
4-导向性:项目绩效评价属于公共管理领域的评价活动。指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