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分析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ed1e60a45177232f60a2ca.png)
时, 采用 可吸 收缝线 或钢 丝穿 过 骨块 或 穿 过交 叉 韧 带 边缘 固 定 。如 撕 脱 骨 块 较 大 , 用 松 Hale Waihona Puke 骨 螺 钉 固 采定 。
paef ao [] rhOto ru , 0 7 2 :3 lt i t n J .Ac r pTama 2 0 ,1 30—3 6 x i h 3. [ 林 7] 青 , 上德 , 唐 秦 毅 , . 后 内侧 入 路 治 疗 单 纯 后 交 叉 韧 带 等 膝
我们 采用桡 骨远 端 的 L型或 T型 钢板 , 行适 当塑性 进 即可 。还 可应 用 重 建 钢 板 固定 。钢 板 外 骨块 可用 小
空 心螺钉 固定 。后 交 叉 韧 带胫 骨止 点 撕 脱 的骨 块 小
[ ] nal i r,9 7 10:5 J .U f c r g 19 ,0 9 7—97 l hu 6.
2 1 — 2 2. 3 4
32 内 固定 的 选 择 具 体 到 胫 骨 后 髁 内 固定 物 的 选 .
择, 主要 为拉 力螺 钉和 钢板 两 种 。单 独应 用 拉力 螺 钉 不 能保证 固定 的稳 定 。 因为 膝 关 节 屈 曲时 股 骨 髁 对 骨 折 部 位 产 生 较 大 的剪 切 力 , 力 后 容 易 发 生 再 移 受 位, 导致 内固定 失 败 。在平 台后 方 选 用 钢 板 , 弯 塑 预 形 后进 行 固定 , 起 到 充 分 的支 撑 作 用 , 达 到 坚 强 可 能 固定 的要求 , 可早 期进 行 功 能锻 炼 。骨折 块 压 缩塌 陷
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致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
![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致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5acd3a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b.png)
科学护理134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致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谢阁玲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6300)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血管通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心静脉导管缺乏维护与导管失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影响透析效果。
因此,本文从血液透析导管定义、中心静脉导管的特点、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导管感染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及护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留置血液透析导管;导管感染;相关因素;预防性护理干预深静脉留置导管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一系列与管道功能相关的并发症,出现留置管道功能的不良现象。
因此,临床需要认真研究引起管道功能不良出现的因素,并制定适当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1血液透析导管定义血液透析导管通常指经皮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任何一条静脉插管使其尖端到达中心静脉,尤其是上腔静脉的一种方法,即中心静脉导管。
2中心静脉导管的特点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中心静脉导管以单针双腔管为主,其中“Y”形双腔导管比较常见,在插入导管时,首选颈内静脉,其次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同时,根据留置时间长短,可以将导管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带隧道涤纶套导管和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
其中,涤纶套导管由于导管外壁有环形涤纶毡套附着,建立皮下隧道后,在皮下埋入涤纶毡套,不仅可以对导管进行固定,还能避免细菌入侵,可长期使用[1]。
而无隧道无涤纶套管不同置管部位的差异,见表1。
血液透析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净化血液方式,但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必须建立完善的血管通路,以保障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最理想的血管通路便是动、静脉内瘘。
但因为一般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受自身周围血管条件的影响而不能做血管造瘘术,此时最好的方法便是使用固定的静脉或留置导管。
2.1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的诊断及分类2.1.1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血液透析患者在非透析期间以及透析初期出现科学护理135全身症状,如发热和寒颤,不能用其他的原因来解释,即为可能发生相关性感染。
维持性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维持性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60ac4e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4.png)
2.1月经恢复时间与止血成功率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为(4.19士0.28)个月,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为(3.07士0」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61,!<0.001)。
观察组止血成100%,的75%(24/32),有学(#=7.000,!=0.008)。
2.2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0.05)。
见1。
表#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组别例数子宫子宫死阴道裂伤总发生对照组348(23.53)2(5.88)4(11.76)14(41.17)观察组342(5.88)0(0.00)1(2.94)3(8.82)9.490P0.0023讨论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为产后2h,主要表现包括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等,若血多性血管内凝血,严重。
果显示,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较短,止血成功率较高,不良应较(!<0.05)。
出血Bakri血治疗,能月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良反应。
Bakri止血球囊7FIGO)助产士7ICM),以及《中围产医学指南》推荐使用产品,由宫腔向宫腔外静水压,该压力子宫动脉压,注入生理盐水后球囊直接作用子宫动脉入口,可有效低入子宫内血流量,刺激源性前列腺泌,诱导宫02叫Bakri止血按宫腔形态设计,适用于阴道产和剖宫产,双腔管引流,能够实时监测继续出血情况,补充液体,由实时监测出血量和简便的操作可减缓出血量,配血、抢救争取时间,进一步挽救子宫叫從基于现代医学模式,是一种以科学前的新型模式,其与临床实践,在专业意见指导下,制定出的个体化措施,患者,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冋。
又,最大程度降低娩,确保新儿的生;程中问的析,有效问的出现,作质量有作用叫上,出血在Bakri血球囊治疗时结合,能月时间,血成,低良应,临床推。
参考文献[1]周莉娜,洪莉.卡贝缩宫Bakri子宫球囊控制产后出血的效果[J].中国医药,2019,14(1):108-112.[2]赵永倩.Bakri球囊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2):398-400.[3]陈丽娜,段雅,李宁宁,等.Cook双球囊联合Bakri球囊填塞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5):1158-1161. [4].卡前列Bakri子宫导管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4):108-109.[5]赖婉君,潘文芳,.循证护理在产后出血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2019,25(12)124-126.[6]晁翠薇.循证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102-104.(收稿日期:2021-03-09)维持性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邱如玉(寻乌县人民医院,江西寻乌342200)【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af0b85b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2.png)
hc
a
r
ec
en
t
e
r,
abhac
i
t
s
aud
ia
r
ab
i
a[
J].
yhe
y,
I
n
t
e
r
na
t
i
ona
lJ
our
na
lo
fC
l
i
n
i
c
a
lPr
a
c
t
i
c
e,
2021,
75(
7):
e
14168.
[
收缩压,血糖,中性粒细胞计 数,淋 巴
19] 梁翠丹,罗且宁,王巍潼,等 .
细胞计数对 高 血 压 性 脑 出 血 预 测 价 值 [
ING Novembe
r2023Vo
l.
21No.
31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 194 例
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双人核对及录入,临床资料包括
性别、年 龄、透 析 时 间、置 管 部 位、有 无 基 础 疾 病、留 置
时间、原 发 疾 病 类 型、置 管 次 数 以 及 实 验 室 数 据,包 括
o
r
s;
r
i
skp
r
ed
i
c
t
i
on
y
ywo
;
mode
lnu
r
s
i
ngc
oun
t
e
rme
a
su
r
e
do
i:
10.
12104/
聊一聊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
![聊一聊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29119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2.png)
聊一聊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血液透析治疗重要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建立良好的血液通道,稳定可靠的血管道路才可保证血液透析良好有序的进行。
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道路的建立主要采用经皮深静脉双腔导管,但在进行透析治疗期间,导管会出现很多不良并发症,如感染,出现栓塞,血流不充足以及脱落等,因此要积极寻找相关原因,做好防治护理,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一起聊聊血液透析导管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
一、感染感染的原因:多是受环境影响或导管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引起的。
频繁使用导管时,导管的开口也是常常暴露在外,导管入口处很容易受到空气污染或者其他物品的污染,直接接触到细菌,细菌就会入侵导管内壁,定植后不断繁殖引起导管感染。
此外,插管的操作过程也会引起感染,如置管困难、操作者技术不熟练、体表定位穿刺不准、操作时间过长等,都可引起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
另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可造成感染,如患者个人卫生清洁不到位,敷料受潮湿后未及时换新,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差,患有糖尿病或低蛋白血症等,都会增加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有数据显示,因置管造成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几率在6%-24%之间,这也是导管使用中最多见的不良并发症,也是很严重的并发症。
防治护理:加强血液净化室管理,每天应对净化室空气进行两次消毒,物体与地面使用含氟消毒剂每天消毒三次。
对净化室的空气、透析使用的水以及操作者的手至少每个月做一次病原学检测,保证患者安全进行透析治疗。
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更换室内干净的衣物,不要用手随意抓挠置管周围,卫生清洁擦洗避免碰到伤口。
准备使用导管时,嘱患者戴好口罩,颈部及锁骨下静脉应头部偏向一侧,打开导管敷料,查看皮肤的完整性及有无红肿、渗血、渗液(一提二拉三按压)用酒精棉消毒周围皮肤及导管后再铺无菌巾。
避免口鼻中的气体污染导管,减少陪同的家人,降低飞沫传播细菌几率,减少细菌种植机会。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规定做好消毒与隔离,操作者技术娴熟,避免操作时损伤局部皮肤,减少操作时间。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8bbbaa3b3567ec112d8ab2.png)
医院管理论坛 | 2019年11月 第36卷 第11期 |57感染控制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Analysi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and Risk Factor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李玲君 LI Ling-jun 方琪 FANG Qi 郏雪萍 JIA Xue-ping 摘要 Abstract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对436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依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6.1%(70/43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股静脉穿刺、插管次数及导管留置时间。
结论 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股静脉穿刺、反复插管及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应结合相关高危因素,早期采取防治措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Method A total of 436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and divided into infection group and non-infection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or not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happened. The risk factor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screen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as 16.1% (70/436).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cluded diabetes, malnutrition, hypoproteinemia, femoral vein puncture, repeated intubating and catheter indwelling for too long.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atheter-related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s still high, and the risk factors includes diabetes, malnutrition, hypoproteinemia, femoral vein puncture, repeated intubating and catheter indwelling for too lo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onsidering risk factors should be carried out early to cut down theincidence rate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and to improve prognosis of patients.关键词 Key words: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导管相关性感染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危险因素 Risk factors ; 防治措施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作者单位:浙江省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Zhejiang Enze Medical Center (Group)Enze Hospital Email: li665915@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069.2019.11.016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包括:导管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定植等,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1]。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0c9f7c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3.png)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摘要】本文综述了针对我科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在置管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纳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维护患者的生命线。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中心静脉导管;预防性护理措施血液透析(HD)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手段,主要通过专业设备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以达到血液净化,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的目的。
血液透析需要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除了自身动静脉内瘘血管及人造血管外,还有暂时性或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等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通路。
由于中心静脉置管为侵袭性操作,导管相关性感染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住院的原因之一,也是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原因。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血液透析导管管理,以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引发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1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是指留置血管导管期间及拔出血管导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感染,包括血管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
患者局部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渗出等炎症表现,血流感染除局部表现外还会出现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
血流感染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1]。
2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HD治疗期间是否发生CVC相关性感染,CVC相关性感染符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标准。
选取我院2020年9月到2021年8月静脉留置导管的37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性21例,女性16例。
其中反复发生感染为6例。
3导管感染危险因素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与患者年龄、透析频次、透析血流量、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穿刺次数和置管时间有关[2]。
3.1糖尿病体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血糖偏高,糖代谢长处于异常状态,容易导致患者体内合成代谢明显减少,分解代谢显著增加,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营养不良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免疫力下降,贫血,进一步诱发抵抗力下降。
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有哪些
![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80a688f168884868662d60f.png)
130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有哪些曹静对于尿毒症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是该人群维持透析及延长生命的重要条件。
中心静脉导管是重要的血管通路之一,但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感染,如果血液净化导管出现感染就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是伤害,为此,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时需要特别注意。
随着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管感染的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导管感染不但会加重患者的经济压力,还会影响患者的康复,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此,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去预防。
一、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一)置管部位在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应用中,导管置管部位通常可以选择的是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
股静脉是最容易进行导管置管的部位,当选择留置股静脉导管时,穿刺快速且轻,患者疼痛较轻,并发症产生的概率较小。
但是这个位置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且置管后患者经常卧床,不方便行走,血栓发生率与不畅率很高,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选择颈内静脉导管时,虽然可以很好地避免发生压迫导管狭窄的危险,这个部位也不易引起感染,但是这个部位却大大限制了患者的活动。
虽然各有各的优势和缺陷,但是医学上都一致认为,无论什么方式及部位留置导管在患者体内滞留的时间越长,那么其发生感染的风险也就越大。
(二)患者因素血液是我们人体中重要的运输介质,能够起到新陈代谢的作用,并且协助人体内的各个脏器进行正常的运转,也对于体内的激素变化、各种细胞组织的转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人体能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尿毒症患者本身受到疾病的影响,身体功能较差,免疫力和抵抗力都相对较弱,所以在使用留置导管时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而出现感染,特别是一些糖尿病、年龄大的患者,他们的感染率会更高。
(三)医源性因素医源性因素也是引起血液净化留置导管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临床的相关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留置导管均有微生物繁殖,而有些微生物具有感染风险,当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常从皮肤插管部位进入血液中时,就会造成血液净化导管感染。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7b80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9.png)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是一类高危人群,易受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期间,由医护人员、设施或环境导致的新发感染。
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医院感染更加严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1.患者因素:(1)免疫功能受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普遍较差,容易感染。
(2)基础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基础疾病多样化,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3)合并其他疾病:如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增加感染的机会。
2.操作因素:(1)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如手部不洁净、未按规定时间洗手等,容易导致细菌感染的传播。
(2)引流管管理不当:透析管道正常引流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但操作不当会导致感染。
(3)血透器械使用不当:如消毒不彻底、使用过期器械等,增加感染机会。
3.环境因素:(1)医疗设施环境卫生差:如病房清洁不彻底、污染物未及时清除等,容易滋生病原体。
(2)患者密集度高:透析室通常密集容纳多位患者,易导致病原体传播。
4.医疗措施因素:(1)手术操作:如植入导管手术、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容易引起感染。
(2)抗生素应用:滥用、过度应用抗生素增加了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3)血透水质:血液透析水质差、未经净化处理的水源可能污染透析液,从而导致感染。
在进行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1)加强患者教育,提醒患者注重个人卫生及防护,增强免疫力。
(2)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确保手卫生规范。
(3)规范透析器械的使用和消毒过程,避免感染的发生。
(4)加强医疗设施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5)合理应用抗生素,防范耐药菌的感染。
(6)净化血透水质,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13383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c.png)
·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王光璞1吴迪1李胜开1蒋甘孺1孙京华1尹忠诚1【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特点,为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照依据。
方法对2015年1月~2020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3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探究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其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320例患者中发生CRBSI的有60例,发生率为18.75%。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股静脉置管(χ2=5.585,P=0.016)、置长期管(χ2=17.903,P<0.001)、置管天数≥28天(χ2=18.526,P<0.001)、透析时间≥1年(χ2=35.688,P<0.001)、患高血压疾病(χ2=4.571,P=0.033)人数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钠(t=2.635,P=0.009)、氯(t=2.978,P=0.003)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白细胞计数(Z=-4.812,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Z=-4.953,P<0.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Z=-6.399,P<0.00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Z=-9.716,P<0.001)、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Z=-3.002,P=0.003)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股静脉置管[OR=4.483,95%CI(1.814~11.079),P=0.001]、置长期管[OR=4.039,95%CI(1.636~9.972),P=0.002]、置管天数≥28天[OR=6.636,95%CI(2.605~16.905),P=0.000)]、透析时间≥1年[OR=3.016,95%CI(1.268~7.175),P=0.013)]、NLR[OR=1.065,95%CI(1.020~1.111),P=0.004]、PCT[OR=1.044,95%CI(1.028~1.061),P=0.000]、PTH[OR=1.003,95%CI(1.001~1.006),P=0.002]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d65db9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d.png)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150例接受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
结果:在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心,行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已被广泛运用,目前已经成为了肾功能衰落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1]。
血液透析的治疗原理是通过引流患者的血液至透析器中,对血液中的多余水分、有毒物质等进行过滤后,在将过滤后的血液输送回患者的体内[2]。
这种治疗方式的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防止患者的肾功能遭到损害。
但是,血液透析治疗同样存在着较大的治疗风险,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差错,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诱发多种并发症[3]。
在血液透析的并发症中,导管血流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症状表现为高热、寒战、低血压等,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通过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150例接受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
其中,在对照组方面,男女患者比例30:45,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8.72±4.32)岁;在实验组方面,男女患者比例38:37,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9.03±4.97)岁。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0635e15f0e7cd185253608.png)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8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458例接受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共有7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15.7%;共检出81株病原菌;患者感染涉及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为主,占43.0%。
年龄、体质量指数、穿刺位置、置管时间、糖尿病肾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是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
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的防治。
[关键词]老年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 .issn.1674-3245.2019.06.002·论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董越,王朝驹,史清海,杨奇,伏建峰,兰怡Risk factor analysi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in elderly hemodialysis patientsDong Yue ,Wang Zhaoju ,Shi Qinghai ,et al(Department of Cadre Ward Two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an Yi ,E-mail :thesky155@[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in elderly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providetheoretical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 458elderly patients who received hemodialysis by intravenouscatheterization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rch 2010to September 2018,were enrolled to analyze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infection sites of the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The pathogenicbacterium and infection sites were analyzed.The risk factors were compared with uninfected patients.Results There were 72patients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incidence was 15.7%;81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detected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involved multiple systems ,mainly respiratory system ,accounting for 43.0%.Age ,body mass index ,puncture site ,catheter indwellingtime ,diabetic nephropathy ,lencocyte count ,hemoglobin ,blood serum albumn and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were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s ,there were significance different between them (P <0.05).ConclusionThere are risk factors of catheter -relatedinfection in elderly hemodialysis patients ,which should be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Key words ]Aged people ;Hemo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1020;81371444);军队后勤科研计划面上项目(CLZ15C005)作者单位:830000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董越,王朝驹,兰怡);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临床检验诊断中心(史清海,杨奇,伏建峰)通信作者:兰怡,E-mail :thesky155@血液透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急性肾损伤、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肾病患者在接受肾移植以前,常常需要通过血液透析维持生命[1]。
透析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透析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075f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c.png)
透析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引言。
透析导管感染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因此,对透析导管感染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透析导管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透析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
1.1 患者自身因素。
透析患者因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病原微生物。
此外,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导致的皮肤损伤或血液循环障碍,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1.2 医疗操作不规范。
透析导管的置入、护理和更换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会导致导管周围的细菌侵入体内,造成感染。
例如,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未及时更换导管等。
1.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透析导管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
当导管与血液接触时,细菌可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感染。
这可能与导管置入部位的清洁程度、导管周围绷带的使用、导管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
1.4 抗生素滥用。
在治疗透析导管感染时,医生可能会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加重感染的难治性。
1.5 医疗设施环境因素。
透析室内空气、水质、器械消毒等环境因素的不洁净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透析导管感染的整改措施。
2.1 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和教育。
透析患者应加强自身卫生意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定期更换敷料等。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感染预防的认识。
2.2 规范医疗操作。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导管置入和护理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对于导管的更换,应在必要时进行,并确保操作规范。
2.3 提高导管置入技术水平。
导管置入是透析治疗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减少置入过程中的并发症和感染风险。
2.4 导管护理规范化。
对于已留置的导管,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导管护理,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并定期更换导管周围绷带,避免细菌侵入。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4be34e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7.png)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它通过一种称为透析的过程,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血液透析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在透析装置和操作环境不洁净的情况下。
本文将对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降低感染风险。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1. 透析装置不洁:血液透析需要使用透析机和其他相关设备,这些设备如果清洁不当或未严格消毒,则可能成为细菌、病毒的滋生地。
在透析过程中,透析机与患者的血液直接接触,如果透析机未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 血液透析导管感染: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要在患者体内插入导管以连接透析机。
如果导管未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或者插入部位未做好清洁,就很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3. 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在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操作透析机和处理患者的导管,如果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例如手部未洗净或消毒不足,就容易将细菌带入透析机或导管中,增加感染的风险。
4. 患者个人卫生不佳: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需要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净双手、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等。
如果患者个人卫生不佳,就容易导致血液透析感染的发生。
1.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透析装置和操作环境消毒制度,确保透析机、导管等设备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2. 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透析机和相关设备进行质控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设备。
3. 增强医护人员培训: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消毒技能,提高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意识,降低感染的发生。
4. 加强患者宣教: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教育患者加强个人卫生,注重皮肤和导管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5. 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个人卫生不佳或感染的迹象,降低感染的风险。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a3f361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b.png)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排除体内毒素和废物,但同时也存在着感染的风险。
由于透析治疗需要经常进行,且常常需要长期治疗,因此防止感染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原因和预防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患者以及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一、感染的原因血液透析治疗中,感染的原因一般分为两类:内源性和外源性。
内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在透析过程中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具体来说,包括:1. 穿刺口感染:由于透析治疗需要经常进行静脉穿刺,因此穿刺口很容易感染细菌病毒。
特别是当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容易进入血液,引起感染。
2. 血液透析器感染:透析器是一种设备,容易累积各种细菌,如果不及时清洗或消毒,会导致透析器内壁内壁变得污秽,成为危险的病菌滋生孵化场所,从而引起血液透析感染。
3. 导管感染:有些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需要留置导管,这种导管是一种比较高危的介入器械,如果不正确的操作会容易造成导管感染。
4. 透析室感染:血液透析治疗需要在特定的透析室进行,如果透析室环境不洁净,细菌很容易在透析室内传播,引发感染。
外源性感染主要是透过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家属等带来的外来细菌,包括:1. 外科手术:透析患者有时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如果手术部位没有正确消毒或者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
2. 医院感染:透析患者在住院期间,医院内部很容易产生各种微生物菌落,这些菌落随着空气流动会飘散,在透析患者住院期间增加了感染的概率。
3. 穿刺感染:由于透析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管,医疗人员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穿刺口感染。
二、感染的预防针对以上风险因素,下面是常用的预防措施:1. 穿刺口消毒:在进行透析治疗时,必须要注意穿刺口的消毒,以杀灭穿刺口区域上的细菌,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在操作之前要认真洗手消毒。
2. 血液透析器的消毒:血液透析器消毒时,必须确保消毒剂浓度的准确测量,使血液透析器内的细菌得到有效的消灭。
深静脉长期透析留置导管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
![深静脉长期透析留置导管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91a50d172ded630a1cb639.png)
深静脉长期透析留置导管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目的分析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及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深静脉长期透析留置管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响深静脉长期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结果58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导管平均使用期限(13.8±8.9)个月,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70个月4例,>48个月22例,>36个月42例,≤36个月的14例。
出现2例导管感染患者发病次数共4次,6例皮肤感染患者发病次数共7次,8例导管堵塞患者发病次数共14次;并发导管感染和皮肤感染的患者取标本进行血培养,感染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6种菌类。
56例患者透析程度中其中尿素下降率(URR)为(70.1±2.4),尿素清除率(Kt/v)为(1.3±0.2),表明透析性良好。
结论为临床上深静脉长期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感染和导管堵塞,护理过程中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降低感染及导管堵塞情况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标签:深静脉;长期透析;留置导管;危险因素;护理措施长期血液透析已经成为替代治疗肾衰竭病的一个主要方法。
为免去中、长期血透患者遭受反复穿刺的痛苦,长期深静脉导管留置成为了中长期血透患者血液透析的一个安全有效的途径[1]。
正常的血管通畅情况下不会出现血管感染,也无明显阻塞,血流量应保持在200 mL/min以上[2]。
但是经长久的临床经验表明,深静脉内进行长期的导管留置,极易发生感染,引发各种并发症致使血管通畅受阻。
为分析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及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深静脉长期透析留置管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在该院接受影像深静脉长期透析留置导管患者56例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在该院接受留置导管进行深静脉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16~63,平均(32.3±10.2)岁。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0258d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e.png)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但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也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血液透析感染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增加医疗费用。
本文将分析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并提供有关预防血液透析感染的方法。
1. 血液透析设备污染。
血液透析设备可能被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这些微生物可能会随着透析液进入患者的体内,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感染。
2. 血透导管感染。
长期血液透析治疗需要将血管其他输液导管插入体内,这可能会引起感染。
经血管插入,细菌很容易侵入血液和其他体液,通常会引起局部皮肤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
3. 患者免疫力下降。
慢性肾衰竭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使其更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害。
4. 血透治疗过程中护理不到位。
血透治疗涉及多个步骤,包括透析液制备、导管护理、机器消毒等。
如果相关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感染。
1. 透析设备严格消毒。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的透析设备应经过彻底消毒,以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透析设备消毒制度,确保操作规范化。
2. 患者血透导管管理。
血透导管不应随意拔出,避免再次插入另一根导管而引起感染。
导管必须保持清洁和干燥,并且应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更换。
医务人员切不可把手放在导管周围,避免手部污染血透导管和/或引起导管感染。
3. 注意肢体换药。
在透析过程中,必须注意健康杂志的的皮肤保养,避免感染。
在更换拆卸,离开穿刺针后应稍加压力保护穿刺口处的软组织。
4. 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良好的免疫功能是避免感染的最佳方法。
一些简单的措施,如饮食调理、增加运动量、个人卫生等,都能帮助患者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5. 医疗人员培训。
为了遏制血液透析感染的发生,医院应当为医疗人员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血液透析防护流程,在技术上提高诊疗能力,使其熟知最新的医院基础卫生保健制度,确保医务人员进行操作规范化,消毒工作标准化,监测和管理科学化。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2469c6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e.png)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衰竭的方法。
虽然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地帮助肾病患者排出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其中之一就是感染。
1. 装置感染:血液透析过程中所使用的导管和插管是感染的重要源头。
装置插入部位的舒适度、卫生状况和导管内的清洁度不良都可能带来感染风险。
2. 环境感染:血液透析机器和药品筛选设备等医疗设备也是感染的可能来源。
机器内部的沉积物、治疗后未彻底清洗的药品筛选设备等都可能藏着病菌。
3. 技术误差: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也可能影响患者是否容易感染。
如接触及其多、多次摸膜等可能污染导管的操作方式,而透析机的操作和维护是否规范、是否及时更换导管等因素也有关键影响。
4. 患者体质因素:身体免疫功能较弱的患者更容易感染病菌。
此外,埋头工作保持不良卫生习惯、不认真遵守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卫生规范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1. 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定期更换导管:透析过程中,装置插入部位应始终保持干燥和清洁,更换导管也有助于预防感染。
2. 透析机及其周围环境的消毒清洁:透析机及其配件和所处环境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3. 提升医护人员素质:血液透析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看护工作,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血液透析操作流程,重视机械及其周围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4. 患者自身的个人卫生:患者应定期接受身体检查,保持插管部位干燥和清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预防感染是一个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以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的风险,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