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实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 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 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 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7、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 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 羁旅伤感。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 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恋子”,“青”即 “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 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深 长的思念和纯洁的爱情。
6、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 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 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 义词。
高中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意象与意境
意象
知识准备——意象
一、意象的定义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景象、形象。
“意象”——浸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 观物象(客观景象),是“意”与“象” 的统一。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事物: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或现象。 景物:景致事物。多指可供观赏者。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 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 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 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 “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 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 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玉壶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灵修
国君
坚贞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冰心
高洁
意境
㈠谈谈意境
•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 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及氛围特点。(意境)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整 体的特点和情调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 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 伤痛。
“碛qì(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 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15、行为类:吹笛、吹箫、吹笙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 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 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 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 杨柳 • 大风 • 梅花 • 美人 • 杜鹃 • 羌笛 • 青鸟 • 白雪
11、燕子
燕子:
①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②也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 、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
③春天的美好,传达爱春、惜春之情 ④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
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 娥》)——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 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 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月亮、月光—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 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 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唐 赵嘏《长安秋望》)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宋 戴复古《月夜舟中》)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
洲上静睡不动。(意象—绘景)
• ②这是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营造了一种色彩鲜明、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悠闲自适的氛围。(意境—析 境)
•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 境;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
的喜爱和欢悦情怀的表露。(情感—悟情)。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了深刻的思 想,极富哲理意蕴,请以“鹤”这一意象 为例作一简要赏析。
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 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意象+意象=意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 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 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 细小的单位。
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
雄浑壮阔 苍茫辽远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萧瑟凄凉
参考答案
• 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 野青绿,江水山石映日,春风送Biblioteka Baidu花草的馨香,泥融 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róng yù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的描写是如何表现惜别之情的?
• [思路点拨]
• 1、诗歌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 表现惜别之情。(概括回答)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 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 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 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 “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 (步骤二)。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
石灰吟 于谦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梅花 /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设问方式
•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 的情感?
• 2、这首诗的意象特点? • 3、通过诗中的某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4、诗中某一意象有什么作用? • 5、分析某一意象的内涵?
• 用“柳条藤蔓”将“离情”系住,表面写它们依 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实际上表现人的依 依惜别之情;黄莺的’频啼“,更似殷殷挽留、 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分析)
• 2.运用了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更浓烈地抒 发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湖上亭春风骀荡、景色宜人 的乐景,衬托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 哀情。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步骤三)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 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 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①造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写景);设置背景或 环境(叙事、写人) ②写人:衬托人物(如:状态、性格、品格、精神),铺垫蓄势 ③抒情:感发兴寄,表达情感。(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④结构:线索、中心……
古诗常见意象集释
1、以折柳表惜别、怀远、思乡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 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 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 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 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 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三、把握意象的三个步骤
• 1、确定诗歌意象 • 找出诗歌中描写的人、事、景、物等,确定哪些内容体现
了作者的情感 • 2、体会意象的特征和内涵 • 从意象体现的特征入手,分析这些意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
属性 ①意象有特征义、象征义 ②意象包含旨趣 ③意象体现情趣 ④意象有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
3、分析意象的作用,点出效果
4、菊花——坚贞、高洁、隐逸的品质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5、莲。由于“莲”与“怜”、“恋” 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 借以表达爱情。 高洁的品质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
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 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一般表达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 造 了 …… 氛 围 ( 描 绘 出 一 幅 …… 的 图 画) ,表达了……的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
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 进行具体阐释。
8、捣衣
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 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 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 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 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 “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 故乡的惆怅情绪。
9、柳 絮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 —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二、沙鸥是诗人常用来抒发内心漂泊无依,凄 凉孤独,孤寂伤感的意象。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14、行为类:登高、凭栏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 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 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10、芭
蕉
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 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 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吴文英《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 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 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 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 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 寻,更令人觉得凄侧
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 ,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
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 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人生感叹。
12、杜鹃
13、沙鸥
一、古之高人逸士常以沙鸥为友,叫做“鸥 社”“鸥盟”。基本意思是与鸥鸟为友,比喻 隐退。鸥鸟意象有飘逸超脱,与世无求之意。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答案示例】: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 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 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 去, (步骤一) 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阔的 气势, (步骤二)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 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 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7、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 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 羁旅伤感。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 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恋子”,“青”即 “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 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深 长的思念和纯洁的爱情。
6、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 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 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 义词。
高中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意象与意境
意象
知识准备——意象
一、意象的定义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景象、形象。
“意象”——浸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 观物象(客观景象),是“意”与“象” 的统一。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事物: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或现象。 景物:景致事物。多指可供观赏者。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 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 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 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 “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 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 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玉壶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灵修
国君
坚贞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冰心
高洁
意境
㈠谈谈意境
•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 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及氛围特点。(意境)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整 体的特点和情调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 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 伤痛。
“碛qì(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 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15、行为类:吹笛、吹箫、吹笙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 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 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 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 杨柳 • 大风 • 梅花 • 美人 • 杜鹃 • 羌笛 • 青鸟 • 白雪
11、燕子
燕子:
①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②也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 、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
③春天的美好,传达爱春、惜春之情 ④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
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 娥》)——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 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 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月亮、月光—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 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 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唐 赵嘏《长安秋望》)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宋 戴复古《月夜舟中》)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
洲上静睡不动。(意象—绘景)
• ②这是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营造了一种色彩鲜明、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悠闲自适的氛围。(意境—析 境)
•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 境;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
的喜爱和欢悦情怀的表露。(情感—悟情)。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了深刻的思 想,极富哲理意蕴,请以“鹤”这一意象 为例作一简要赏析。
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 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意象+意象=意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 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 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 细小的单位。
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
雄浑壮阔 苍茫辽远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萧瑟凄凉
参考答案
• 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 野青绿,江水山石映日,春风送Biblioteka Baidu花草的馨香,泥融 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róng yù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的描写是如何表现惜别之情的?
• [思路点拨]
• 1、诗歌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 表现惜别之情。(概括回答)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 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 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 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 “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 (步骤二)。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
石灰吟 于谦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梅花 /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设问方式
•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 的情感?
• 2、这首诗的意象特点? • 3、通过诗中的某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4、诗中某一意象有什么作用? • 5、分析某一意象的内涵?
• 用“柳条藤蔓”将“离情”系住,表面写它们依 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实际上表现人的依 依惜别之情;黄莺的’频啼“,更似殷殷挽留、 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分析)
• 2.运用了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更浓烈地抒 发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湖上亭春风骀荡、景色宜人 的乐景,衬托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 哀情。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步骤三)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 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 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①造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写景);设置背景或 环境(叙事、写人) ②写人:衬托人物(如:状态、性格、品格、精神),铺垫蓄势 ③抒情:感发兴寄,表达情感。(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④结构:线索、中心……
古诗常见意象集释
1、以折柳表惜别、怀远、思乡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 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 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 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 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 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三、把握意象的三个步骤
• 1、确定诗歌意象 • 找出诗歌中描写的人、事、景、物等,确定哪些内容体现
了作者的情感 • 2、体会意象的特征和内涵 • 从意象体现的特征入手,分析这些意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
属性 ①意象有特征义、象征义 ②意象包含旨趣 ③意象体现情趣 ④意象有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
3、分析意象的作用,点出效果
4、菊花——坚贞、高洁、隐逸的品质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5、莲。由于“莲”与“怜”、“恋” 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 借以表达爱情。 高洁的品质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
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 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一般表达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 造 了 …… 氛 围 ( 描 绘 出 一 幅 …… 的 图 画) ,表达了……的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
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 进行具体阐释。
8、捣衣
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 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 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 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 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 “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 故乡的惆怅情绪。
9、柳 絮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 —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二、沙鸥是诗人常用来抒发内心漂泊无依,凄 凉孤独,孤寂伤感的意象。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14、行为类:登高、凭栏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 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 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10、芭
蕉
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 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 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吴文英《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 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 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 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 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 寻,更令人觉得凄侧
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 ,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
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 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人生感叹。
12、杜鹃
13、沙鸥
一、古之高人逸士常以沙鸥为友,叫做“鸥 社”“鸥盟”。基本意思是与鸥鸟为友,比喻 隐退。鸥鸟意象有飘逸超脱,与世无求之意。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答案示例】: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 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 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 去, (步骤一) 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阔的 气势, (步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