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堂乐歌中对日本军国主义歌曲的引入

合集下载

浅论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意义

浅论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意义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浅论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意义院(系)名称音乐学院专业名称音乐学学生姓名赵艳学号050914053指导教师高彩荣讲师完成时间2009年5月目录前言一、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二、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一)学堂乐歌的题材特点(二)学堂乐歌的曲调创作特点三、学堂乐歌对中国音乐教育的贡献(一)学堂乐歌改变了乐歌课的现状(二)学堂乐歌促进了一批音乐家的出现(三)学堂乐歌促进了学校音乐教材建设(四)学堂乐歌促进了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结语浅论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意义赵艳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学号050914053指导教师:高彩荣讲师摘要:学堂乐歌是产生于清末民初专供学生集体演唱的学校歌曲。

这些歌曲虽然在音乐创作上还不够成熟,但正是它们把音乐课引入了学校教育,促使了一批音乐教育家的产生,也促进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学堂乐歌;题材;曲调创作;音乐教育前言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开设的音乐课中所唱的歌曲,它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产生的新生事物,乐歌的题材选择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新思想。

它的曲调以日本和欧美为主体,也有中国人自创作品,还有选用中国民间曲调填词的。

自从学堂乐歌时代开始,中国才有了系统的音乐教育,因此学堂乐歌是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系统化的开端,它的发展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开辟了道路。

首先将乐歌课引入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促进了音乐教材建设,并使我国的音乐教育走向了专业化道路。

一、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学堂乐歌通常是指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供学生集体演唱的学校歌曲。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不再是闭关自守的国家,而是和世界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但是中国处于被动地位,受到各个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

国家性质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任务,而百姓既要反帝,又要反封建,为使自己获得人身自由,尤其是广大女性要求男女平等和人身自由。

论述学堂乐歌

论述学堂乐歌

论述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指20世纪初期在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原创歌曲。

这些歌曲的曲调大多来自日本以及欧洲和美国,而歌词则是由中国人重新填写的。

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代表作有《送别》、《春游》等。

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因此,“学堂乐歌”也可以被视为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于当今的校园歌曲)。

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为当时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为中国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堂乐歌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分析

学堂乐歌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分析

学堂乐歌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分析[摘要]学堂乐歌通常是指中国清末时期在学校校园里传唱的歌曲。

由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一批从日本留学回来、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们参考西方乐曲的曲调、对其整理后为学校歌曲进行编写,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动整个国家的爱国热情,在普通中、小学中为创立唱歌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并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学堂乐歌;现代音乐教育;影响分析一、学堂乐歌对现代音乐教育的积极影响首先,从音乐教育的教材方面来看。

在早期的学堂教育中,没有正规的音乐教材,虽然后期成立了新式学堂,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也没有正式的教材和歌集,并且在该时期由于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从而导致了我国的音乐教育仅能以日本教习为主。

1903年,沈心工从日本留学归来,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和龙门师范学校任教乐歌课,但由于教材的短缺,沈心工自己开始编写歌集,并陆续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心工唱歌集?等。

这些教材不管是从选材上还是用语上都切合"循序渐进";的原那么,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编写了程度不同的歌曲,从而提高了作为学校唱歌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随后,曾志忞先生又编创了国内第一本比拟完备、系统介绍国外音乐体系的音乐教材?乐曲教科书?,包含乐理唱歌教授法在一起的?音乐全书?,此外,李叔同等人也相继出版了一些以乐歌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带有西方理论知识、唱歌教授法的音乐教材,需要注意的是,初期的音乐教材主要是参照国外的教材,其编写也多采用欧美和日本等国的曲调填词。

随着学校歌曲的流行,音乐教师的需求也更为明显,为了培养教师,沈心工和曾志忞经常组织社会音乐活动,如"音乐讲习会";"夏季音乐讲习会";等。

其办会宗旨是为了培养乐歌教师,以适应社会需求。

不仅如此,政府教育机构开展师资培训、考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师范教育和专业音乐院校的开展。

2.学堂乐歌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内容和程度20世纪初,由于学堂乐歌的不断开展,我国近代学生的音乐开始走向了标准化的开展道路,这样不但促使学校教育规模化,还明确了教育目的、内容和程度。

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

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

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内容提要在古代几千年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东方乃至世界的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

自先秦到明清,可谓代代有高峰,蔚为奇观。

近代,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突然面临许多新问题。

甲午战争“庚子事件”之后,出现了照搬日本模式和欧美模式的教育体制——学堂乐歌。

本文从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内容、形式和发展经历四方面的详细阐述,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

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自1860年起,清政府为抵御外辱,为培养急需人才,开办了新式学校,尽管在这些学校中,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学校音乐教育,但客观上为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出现作了教育体制上的准备。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一次又一次丧权辱国的条约,迫使政治精英们认识到,只有向日本学习,走西方的路,才能避免亡国的危险。

由于地域、交通运输和通讯的局限,中国人看到的世界首先是日本那块“扶桑岛国”,于是效仿日本成了一时之风。

康有为与梁启超一起热情宣传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教育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科,发展音乐教育,记述乐歌作者和评论作品,提出改革音乐的主张。

康有为主张:“远法德国、近效日本、以定学制”;梁启超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

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乐堂渐有发达之机,可谓我国教育界前途一庆幸”。

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近代学校制度,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章程。

其中,1903年颁布的《重订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规定》中就将“音乐”列为必设课程之一,授课对象以女子师范学堂的学生为主;1907年又颁布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章程规定,在女子初、高两级小学堂开设“音乐”课;1909年后,在《修正初等小学课程》中更是明文规定,凡初等小学堂中必开设“乐歌”课以及在高等小学堂中需增设“乐歌”课。

论学堂乐歌的源起及原因

论学堂乐歌的源起及原因

论学堂乐歌的源起及原因作者:魏莱吴宜辰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1期【摘要】对于学堂乐歌的源起及原因已不再是一个新兴的话题,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于学堂乐歌有所研究,对于学堂乐歌的源起及原因也是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对于现有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尝试从音乐教育史学的角度对学堂乐歌的源起及原因进行简单的梳理,力图对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键词】中国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史;学堂乐歌对于学堂乐歌源起及原因的研究,至今学界对此已有了深入的探讨,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1)引入说[1];(2)改良说[2];(3)模仿说[3];(4)交流说[4];(5)生产发展说[5]。

但是笔者通过搜集和整理现有的史料,对已有的成果进行自己的思考,尝试从音乐教育史学的角度对学堂乐歌的源起及原因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学堂乐歌的源起(一)对日本学校音乐教育的模仿康有为于1898年提出,日本能够超越我国,并不在于他们的军事力量有多强大,而是在于他们开设大量学校,教习技艺,而我国在这些方面确远不如日本[6]。

康有为在1898年的奏折中也同样提到了效仿日本,制定学制,在省级、县级乃至乡级地区兴办学校[7]。

1904年,戴鸿慈曾记载了日本学校教习唱歌课的概况,他们教唱《从军乐》以及《竹谣》,用鼓风琴作为伴奏[8]。

总的来说,清末民初创办的学校,无论是从观念、制度还是内容方面,大都是对日本学校音乐教育的模仿,因而,对于日本学校音乐教育的模仿是学堂乐歌的重要起源之一。

(二)传教士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移植我国第一所开设音乐课的学堂便是玛礼孙学堂,该学堂由美国人勃朗先生在1839年于澳门创办[9]。

当时的教会学校大部分都开设有音乐课、唱歌课或琴学课,形式上采用全盘移植,但内容上有些许变化,以歌唱圣咏为主,后转为教习音乐知识。

因而笔者认为,教会学校的建立也可以作为学堂乐歌的源起之一。

(三)国内民办学校的尝试在教会学堂的影响下,维新派的先进人士也开始陆续开办学堂,开设唱歌课,其中时敏学堂于1898年在广州创立,这是一所走在时代前头的洋学堂[10]。

试论抗战歌曲在音乐课程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以歌曲《长城谣》为例

试论抗战歌曲在音乐课程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以歌曲《长城谣》为例

收稿日期:2020—05—12基金项目:2019年度山西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SXDDKT 201907):开放教育音乐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作者简介:刘雅琴(1982—),女,山西新绛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硕士。

李焱(1974—),女,山西古交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第3期(总第120期)2020年9月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Shanxi radio &TV UniversityNo.3Sep.2020试论抗战歌曲在音乐课程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以歌曲《长城谣》为例□刘雅琴李焱(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太原030027)摘要:抗战歌曲是高校音乐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曲《长城谣》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抗战作品。

通过探讨抗战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以歌曲《长城谣》的创作背景、创作者、演唱者、音乐内容、歌词内容的角度深入剖析抗战歌曲在高校音乐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促进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达到教学相长;教育学生深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

让爱国情感厚植于心,对抗战歌曲的理解外化于行,担当起艺术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抗战歌曲;音乐课程思政;作用;艺术责任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350(2020)03—0041—04在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1]当今社会,音乐题材多样化、多元化。

同时,社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谈学堂乐歌.

谈学堂乐歌.

谈学堂乐歌[摘要]学堂乐歌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开端,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学堂乐歌近代音乐发展一、学堂乐歌的艺术特征学堂乐歌的兴起是我国近代新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的重要标志。

它伴随着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而诞生,在中日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发展,因此形成了与中国传统音乐相区别的一种新音乐体裁,无论在歌词或曲词上都有其独具特色之处。

学堂乐歌歌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流歌词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

这一特点源于20世纪初日本提倡的“言文一致”活动,要求把儿童的日常生活语言和形成文字的学校歌曲统一起来,而不应把歌词写成儿童难以理解的文言文或古风化的语言。

中国留学生们将这一思想带回中国,使中国的乐歌在一开始就强调“言文一致”和适应儿童的需要。

在曲调方面,学堂乐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选曲填词,这也是当时日本乐歌的主要创作方式。

由于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辛汉等我国最早的乐歌创作者们都曾留学日本,因而大多采用这种创作方式,而这种方式也较好地适应了当时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对学堂乐歌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由中国音乐家自己作曲创作的学堂乐歌现在仅见十余首。

其中《黄河》(杨度词、沈心工曲)、《春游》(李叔同歌曲)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作。

二、代表人物1.沈心工:在我国学堂乐歌发展初期,沈心工为我国学堂乐歌的编写和中小学乐歌课的教学所做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

他从1904年以后先后编印出版《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

沈心工编写学堂乐歌的突出贡献是他成功地摆脱了旧文学、旧诗词所体现的那种语言艰涩、好用典故的文人习气,在选曲填词中密切结合青少年,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现实、他们的理解能力,如很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体操——兵操》、《竹马》、《赛船》等,以及青年学生演唱的《春游》等。

2.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中国早期音乐教育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早期音乐教育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

版的音乐教材 70 余种,抗战时期音乐教材还增加了有关抗战
社会中的实践、美育理念的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的内容。
这些变化有日本音乐对中国早期音乐发展中启蒙和示范作用的
学堂乐歌教材早期在艺术形式上引入了日本的音乐内容,
影响,通过对中国早期音乐发展中日本音乐影响的分析,可以
并结合了中国思想,形成了较多的精品之作,也得到了广大群
目的,强调音乐教育中要把音乐的独立性、独特性发挥出来,
队、城市市民中逐渐展开。特别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参与民众
教学中技术和艺术性要同步提升,已达到陶冶性情、涵养德行
教育的力度也增加了。教育部成立了音乐教育委员会、实验巡



的效果。
回歌咏团,在全国各大城市积极的成立歌咏队等,对近代中国
学堂乐歌、唱游的教学方法,在传统音乐教学基础上有了
力,还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音乐专科学校,把社会音
武的教学法。他在音乐知识、配器、歌唱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详
乐化的运动向前推进。

细的讲解,这些内容对乐歌和唱游课程的实施,和对中国音乐
随着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这种新的
教育的发展都提供了参考。青柳善武也着重阐述了音乐教育的
社会音乐教育样式,不仅在学校,还扩大到在工人、农民、军
唱和唱游教材、教学方法、音乐教育的社会实践和德育、美育相关内容加以论述,以回顾中日音乐交流的早期成果。
关键词:日本音乐 中国音乐教育 影响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面临
忞的乐歌创作生涯并不很长,以至于其乐歌的影响不及沈心工
解体,一些保守、反动封建势力仍然强烈的捍卫其权利,阻碍
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日本音乐教育方法的影

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

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

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日本的音乐文化自产生以来就受中国音乐文化的广泛影响——日本的传统音乐被视为是唐朝音乐的流传,日本的传统乐器也是在中国民族乐器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产生的。

但自1867年明治维新之后,由于广泛深入地吸收西洋音乐的曲调和技法而产生的代表日本近代音乐创作新时期的学校歌曲,却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音乐中的重要代表——学堂乐歌的产生。

李叔同(1880—1942)是中国近代的一位艺术全才,1905—1911年间留学于日本,在研习油画的同时跟从音乐家村上音二郎攻习音乐,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洋音乐者之一。

他有许多艺术水平较高的歌曲在当时的中国有着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是学堂乐歌代表性的创作者和引导者。

基于学堂乐歌的产生是以中国留日学生作为创作和传播的主体,本文通过对李叔同及其创作歌曲的分析来讨论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内容和创作两方面的影响。

1自明治五年(1872)日本政府发布近代教育制度的法令,规定在小学设置唱歌,在中学设置奏乐,把音乐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之后,许多音乐家开始致力于学校歌曲的创作,这使学校歌曲在日本日益发展和普及。

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里,学校歌曲作为日本政府培养“德性涵养”的手段和对“忠君爱国精神”的养成,对于改良当时的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与扩张产生了相当的作用。

而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开始到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一直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辱瓜分,面对国家的日益衰败,大批爱国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学习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崭新的政治、文化、思想,接受西式的教育,以图对国家的振兴起到有意义的作用,学校歌曲的创作正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李叔同在赴日留学之前,就创作了为数众多的歌曲,并收编成一本《国学唱歌集》,于1905年由上海中新书局国学会发行,其间包含弘扬国学的前15首,引导人们奋发及宣扬新思想的《杂歌十章》等。

到了日本不久,为了国家的音乐普及教育,他编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论学堂乐歌

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论话说,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以及各种势力对我们国家的瓜分势而不减,日益加剧。

无论从哪一方面,我们始终无法超越强国,更不能去战胜之。

直至中日“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和国家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促使了我国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他们提出各种口号、方针以及政策,都想使中国能够强大起来。

“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文人,极力鼓吹音乐对鼓舞士气以及进行启蒙教育的重大作用,并积极提倡设立唱歌课,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等。

“学堂乐歌”也是在这一时刻兴起,20世纪初我国在国内新学堂开设乐歌课,教一些新歌当时称乐歌,后来音乐界将这一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也极为广阔,其中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等爱国主义的思想;还有一部是分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歌曲,其中秋瑾还用学堂乐歌来宣传革命;学堂乐歌中还有号召青年发奋学习自立图强来挽救祖国危机的歌曲;其中还有些歌曲是赞扬“辛亥革命”的歌曲,还有一些是宣传封建思想和鼓吹“君主立宪”的作品;不仅如此,学堂乐歌还介绍了当时欧洲和日本的各种歌曲题材。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兴起对我国的新音乐运动的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堂乐歌活动的影响下,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从而为中国普通音乐的教育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师资基础。

通过学堂乐歌活动,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音乐的兴趣,从而肯定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学堂乐歌的活动,它系统地把西欧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及音乐会演出形式介绍到国内,丰富音乐的修养,活跃了音乐的生活。

通过学堂乐歌的活动,肯定了集体合唱这一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为中国五四以后群众歌曲体裁准备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总之,乐歌活动在我国学校音乐启蒙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实践成果为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新音乐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中小学普通教育方式铺垫了最初的基石。

关于学堂乐歌我们能说点什么1

关于学堂乐歌我们能说点什么1

关于学堂乐歌我们能说点什么?摘要:当下人们对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滥觞的学堂乐歌不是没有一点责任的。

本文就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影响、特点及不足进行阐述,以期能对我国当下音乐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学堂乐歌一、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一)清末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内部逐渐分化,在洋务派的影响下,清政府在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开办了一些学习“西文、西艺”的新学校。

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奏呈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未提及音乐,也没有实施。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再次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此章程中虽提及音乐教育的有关问题,只因种种原由仍没有将音乐课列入正式的课程设置之中,但地方的一些学校开设了音乐课。

音乐课在全国中小学堂正式设立是1909年,学部规定在初等小学增设“乐歌”课,在中学堂开设“乐歌”课。

1910年12月30日,学部又规定在高等小学增设“乐歌”为随意课。

1911年,美国政府建立清华学校,招收留美预备班的学生,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美国高中的课程,其中开设有音乐课,音乐教师多位外籍人士。

(二)民国初年的学校音乐教育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1月9日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

同年7月10日,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央临时教育会议,并通过了新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提出将美感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宗旨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创举,它对后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12年9月2日教育宗旨颁布后,教育部根据这个法令,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校教育的章程,其中对音乐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

从此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得以确立。

此时,音乐课称之为“乐歌”课,其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设施、教学资料、师资力量等都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学堂乐歌教育研究

学堂乐歌教育研究

学堂乐歌教育研究一、新音乐教育之乐歌教育的产生学堂乐歌教育的产生,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探究,既有鲜明的外力作用,又有深刻的社会内因。

外力作用源于帝国主义对华的入侵。

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与列强的坚船利炮掩护下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大力宣传西方音乐文化,猛烈冲击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促使中国的传统音乐教育悄然发生着转型。

此外,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势必影响到音乐文化的渐变,因而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改革的内在因素。

当“中国封建时代的音乐文化产物———传统音乐已完成了其作为主流地位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时代呼唤着一种新的音乐形态的诞生,以成为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2](P116)因此,为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清政府先后搞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三次近代化运动,这在客观上为新音乐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条件。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积极培养人才,开办了许多近代新式学校,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出现,作了教育硬件上的准备。

然而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彻底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同时因战争失败而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迫使政治精英们意识到,只有向日本学习,走西方的道路,才能避免亡国的危机。

因为处于同时期的日本在经历了1868年的“明治维新”改革后,在使其建立起完备的西方政治、经济、教育体制,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同时,还废除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赢得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

此外,由于中国与日本在地域上较近,能够节省一定的留学费用,加之受“中日同文同种”观念影响,日本成为中国人效仿的最佳选择。

在戊戌变法中,维新派领导人热情宣传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大力提倡兴办新式学堂、开设乐歌课、发展音乐教育,并提出改革音乐的主张,新音乐教育改革是循序渐进的。

早期改革人士的推崇,为学堂乐歌的传播推波助澜,如梁启超主张“今日不从事教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阙者。

”[3](P62)清末新政中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将“乐歌”列为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之一,加速了乐歌教育在学堂教育中的普及进程。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摘要近代,鸦片战争的硝烟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西方列强的重大冲击。

19世纪末,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开始兴起,出现了主要在新办学校歌唱的歌曲——学堂乐歌。

它是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的校园歌曲,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从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内容、形式、代表人物和发展经历,以及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字:学堂乐歌;音乐教育;IAbstractIn modern times, the Opium War made China a semi-feudal society in which the western powers had great affect o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movement, the tidal curren t of “launching modern school, introducing western educational system and developing modern science education” began to rise. The School Songs emerged, which existed mainly in modern school. Acting as the campus songs of the early 1902s and 1930s, the School Songs made contribution to the initiation of school music education and China’s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This essay would have a expatiation on the background, content, form, representatives, history of the School Songs and their affect on modern music education.Key words: The School Songs; music educ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 II 前言. (1)一、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及表现形式、内容 (1)(一)产生背景 (1)(二)学堂乐歌的表现形式 (1)1、运用现成旋律选曲填词 (1)2、全新作词作曲 (2)(三)内容 (2)二、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3)(一)沈心工:(1870-1947) (3)(二)李叔同:(1880-1942) (4)(三)曾志忞:(1879-1929) (5)三、学堂乐歌的发展经历、历史地位以及意义 (6)(一)发展经历及历史地位 (6)(二)历史意义 (7)(三)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7)1、“学堂乐歌”促使了近现代第一批教育家的出现 (7)2、“学堂乐歌”促进了音乐教材的建设 (7)3、“学堂乐歌”促进了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学校的出现 (7)结论 (8)参考文献 (9)谢辞 (10)III。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