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论文:浅谈课堂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讨论论文:浅谈课堂讨论
哲人说思想的撞击,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数学教育思想强调课堂上的交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讨论作为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之一,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它以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方式通过互相交流观点,形成对问题的理解、评价或判断,是体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课堂上的讨论和争辩可以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在这个讨论中,让学生表现自我,交流学习心得,品尝独立思考的乐趣,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发挥,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在课堂讨论中,我们要把握以下原则
1.明确讨论的目的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讨论,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讨论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得出什么结论并不是主要的,了解学生想了什么,怎么想的才是最重要的。
2.确定讨论的问题
在课堂讨论中要确定出有讨论价值的数学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预先设计多层的问题,使它成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动力,把知识的获取、规律的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寓于课堂讨论中。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例如在学习四边形内角和定律时,让学生自己设计证明方法并展开小组讨论,集体讨论,交流解题方法。
(1)连接对角线,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如图1。
(2)在四边形内任取一点与四边形各顶点连结,将四边形化为四个三角形,如图2。
(3)在四边形外任取一点与四边形各顶点连结,将四边形化为四个三角形,如图3。
(4)在四边形边上取一点与其余两点连结,如图4。
(5)将四边形的两边延长转化为三角形,如图5。
(6)过b作ad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性质和三角形来解决,如图6。
通过这个问题设计,学生探索、实践、交流,集聚了这么多的好证法,不单单是落实深化了一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控制讨论的“度”
讨论气氛的热烈活泼是课堂讨论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如
果一味地追求气氛热烈也会影响课堂讨论的效果,教师要把握好“度”,不能乱哄哄的放任自流,但是讨论又不能草草收场,影响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讨论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课堂讨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有冷场情况,有时往往只有尖子生或班干部参与讨论,有时学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就需要优化课堂讨论,提高课堂讨论效率,下面来具体阐述。
二、提高课堂讨论效率
课堂讨论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气氛
讨论氛围由讨论主题、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智力活动三个因素构成。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不要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中,要十分珍惜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善于表达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适时安排讨论
(1)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展开讨论,有助于知识内化。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
构建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在知识产生的关键处设置问题。如数学中有关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等知识,学生经过观察、猜想、实践、操作、运用后,已经初步感知到规律所在,但不十分清晰。这时候我们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促进了对问题的理解,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在知识处理与转换时易发生障碍。教师应及时给予启迪引导,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排除疑难。
(3)在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解答思路时,引导学生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角度不同,思维策略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有时会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针对学生所呈现出的不同思维结果,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
3.加强讨论的组织和指导
在实践中,发现小组讨论的参与率和有效率较高,为此我们尽量采取小组讨论。在小组中指定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使讨论有序有效地进行。在讨论方法上,对于一些较复杂的
问题,把它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放到小组中来尝试解决。如果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模型图片,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中进行讨论。同时要给予充足的讨论时间。因为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整理,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时间不足就会走过场。当然讨论不是尖子生的专利,要给予中等生、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有思考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让大多数学生去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提高。
4.教师自身要突破“三关”
(1)提问关。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处设置疑问。提出的问题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难度适中,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2)疏导关。由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在讨论时难免会跑题,不按既定的目的进行。另外并非所有的学生在讨论中能畅通无阻,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拨和疏导。
(3)总结关。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提炼之后,可能就是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要做好讨论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同时教师还要指出讨论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参与活动的状况给予评价,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成功的课堂讨论,无疑是一次数学盛宴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