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历史悠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
“亳”当时写作“薄”。
《汉书·地理志》有注云:“亳同薄”。
《史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
商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
周代,此地称“焦”。
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此置谯县曹氏公园,隶属砀郡。
秦末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由于一时难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据谯县。
西汉,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
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
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置谯郡,曹操以谯郡一带为基地,不断在军事和经济上扩充自己的力量。
曹操在谯郡等地实行屯田,大力开展“军屯”、“民屯”,促进了谯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
魏文帝皇初二年(22l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兖州。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临,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
隋唐时期,几次更名,或亳州,或谯郡。
明初,亳州降州为县,隶属颍州。
弘治九年(1496年),亳县又升为州。
清初,亳州隶属江南省凤阳府。
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划为江苏、安徽两个布政使司。
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
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行政公署。
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其隶属关系和辖区不变。
1998年2月归省直接管辖。
2000年5月设立地级亳州市。
亳州历史文化:亳州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亳”字甲骨文为“乇”。
《说文大字典》解为:“商汤所都,京兆社陵亭也,从高省乇声”。
“乇” 《说文大字典》释:“原义草叶也,从穗,上贯一,下有根,象形”,读作“zhe”,由此可见,亳的本义为生长着茂盛庄稼的高地,商初水害和粮食是涉及到国家根基的两大问题。
因此所选建都之地必然是肥沃的高地。
风土民情
1.武术
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
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
亳州历史上武人辈出,"
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全国一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生根开花。
亳州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
2.剪纸
亳州的旧时大户人家闺女出嫁,每件嫁妆都贴有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的剪纸,好似一次剪纸大展览,引得市民们争相观赏。
如今,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内和许多单位的会议室,都饰以民间特色的剪纸,古朴、明朗、典雅、大方。
它还作为礼品馈赠国外宾朋,并作为工艺品出口美国、澳洲、欧洲。
3.高跷
在中国民间广有市场,亳州高跷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训练有素的团体,场面一般很大,而且非常喜庆,里面人物各式各样,让人忍俊不禁,是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
亳州高跷很有特色,且技艺高超。
据传十八里集有一位施先生,踩高跷站在八张方桌叠起的高台上,双手捧一簸箕米,倒折而米不撒出,人送绰号"倒拐"。
4.鬼会
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它十分精彩奇特。
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演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小鬼,纷纷登场。
真是牛鬼蛇神,群魔乱舞。
5.三斗
亳州作为商业都会,文化古城,在社会市井生活中有许多消遣娱乐活动,如斗鸡、斗蟋蟀、斗鹌鹑、踢毽子、听书、听戏、养鸟、养花、下棋、搓麻将等。
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种,被称为"民间三乐"。
6.肘搁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
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部分。
"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7.地方戏
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梆剧,是亳州的特色剧种。
近似豫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剧种。
解放前,主要由涡河固定书棚和地方一些不正规徽戏班子演出。
另外杨金贵和鲍志安的相声也是亳州的历史传奇。
亳州历史太悠久了,可以用4321来概括:
“4”是亳州诞生过老子、庄子、曹操、华佗四位世界级名人,在一个地级市范围内,出现如此多的“重量级”名人,在全国也绝无仅有;
“3”是亳州拥有三张金字招牌,既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今年谯城区被命名为安徽省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
“2”亳州拥有中药材、古井贡酒两大名产,被称为“中华药都、华夏酒城”;
“1”省委、省政府把亳州规划为安徽旅游的三大板块之一,成为新皖北旅游区的核心,这为亳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很多啊,亳州作为一个三千多年的古城历史积淀深厚,历史上有曹操,华佗,商汤,花木兰,老子,庄子等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现存有以花戏楼、被称为地下长城的曹操运兵道为代表的诸多文物旅游景点,我也是亳州人,亳州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是的确是个生活很舒服的城市。
五步绝杀赵匡胤
亳州谯城南宋塘西陈抟庙(观)前院东南角,太极池旁有陈抟与赵匡胤弈棋的石雕像,两人俱是聚精会神,盯住棋子,栩栩如生,后院西廊房北间摆放着一盘棋式,讲解员向游客讲了棋式的来历,据说,这是当年陈抟老祖在华山顶上与赵匡胤下棋时,赵匡胤连输三棋,银钱、马匹、兵器都输光了,要求再来最后一局。
陈抟说:“你赌什么?”赵匡胤信口说:“咱来华山的,我输了华山归你所有。
”陈抟当即表示:“我要输了,把赢你的所有东西如数奉还,但空口无凭,咱得立个契约。
”陈抟早已备好笔墨纸砚,二人写好契约双方签字,又下这最后一局,结果陈抟又赢了赵匡胤,赵匡胤称帝之后,把华山赐给了陈抟,当时消息传来,陈抟的家乡亳州人欣喜异常,拍手称快。
这就是当年陈抟赢华山的棋式,流传至今,这个棋式叫“五步绝杀、孤马擒王”。
讲解员当场示范将棋式摆开,边走棋边讲解,赵匡胤武艺高强,在柴荣帐下屡立战功,受到重用,当上了点兵,他把带兵打丈的勇气用在弈棋上,主动进攻,步步追杀,最后用炮打掉了陈抟的车,棋盘上的残局杀的陈抟很惨。
只有一将一马,而赵匡胤不仅士相全,还有一马一炮四个兵,赵匡胤心想,这一棋我是必胜无疑,遂说:“我要赢了,得按契约执行”。
陈抟说:“那是当然,人言为信,决不食言,那么,你要输了呢?”赵匡胤说:“华山归你,永不反悔。
”于是陈抟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使用孤马困将的战法,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杀的赵匡胤措手不及,无法抵挡,孤马进入敌阵即是马六进八,马八进七,马七退六,马六进四,挂角将军仅走五步形成了绝杀之势,孤马赢了赵匡胤。
游客说:“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
正是
用兵妙计对棋中,弄险原非圣主风;
博立立约君有信,孤马五步定输赢
亳州的商业文化
亳州的文化是与“商”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亳州在三千七百多年前就是商朝初建之地,况且是商的国都。
商人、商业之商源于商朝、商族之商,已不是新说。
商朝灭夏,与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达,促使商业发达,“通川谷,达陵陆”,同周边各国及边族人民交通贸易日益
发达,从而使国力强盛是有密切关系的。
由此我想,商朝的命名肯定是重商主义的结果。
所以说,商业的兴盛才使亳州产生,亳州的发轫与商业密不可分。
记得有次亳州市文联曾举办了个猜谜语大赛,有一个谜语是这样制的:“商之都(打一地名)”,谜底是亳州。
商之都是本市一家大型商业企业,合肥的分店,出谜者制这个谜真是很机巧。
再者说,亳州的繁华与商业的繁荣也密切相连。
马克思指出:“商业依存于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以商业为条件。
”亳州的繁华起于商汤,兴于秦汉,盛于魏唐,衰于金元,在明清之际,勤劳智慧的亳州人民又抢抓机遇,争先进位,使亳州有了“小南京”的美誉,成为淮北地区的一大商埠,不然,俺祖先也不会慕名前来亳州打工的。
对了,忘记交代一下了,俺现在虽是亳州人,可祖上是古徽州的歙县人,明末清初之际,从全省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发扬振兴安徽经济的精神,俺祖先慕名来亳州做生意,借这一方宝地,落脚生根,繁衍至今。
经商,是亳州人从业择业的首选,是驾轻就熟的行当。
亳州人不是没人干过工业,可是往往干不一阵子就自行破产了,有的也确实红火了几年,可最终都是在为社会输送下岗职工。
工业化的理念才引进到中国多少年啊,怎能与三千多年的商业传统较劲呢?不过,商业有商业的优势,吸纳劳动就业能力强,所以,亳州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没其他地方大,亳州外出打工的也没周边地区的多。
商业的头脑本应运用于商业,可商业意识极容易带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请客送礼,风情民俗,就连当官从政,也喜欢按商业的理念去思考,一不留心会时不时地流露出商人的气息,散发出一种取名叫作货币的东西的味道,酸酸的又甜甜的,口中不说心里明,表面憎恶内心喜。
世界上著名的商业城市都是靠水的地方,如水城威尼斯、苏州的周庄,可是要按正宗不正宗来说,俺们这儿才是商之都呢!不信看,这里沿街商铺门面的密集度,比任何地方都多。
亳州的商业发展,尤其是近现代商业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崛起的一代经营药材的商人身上。
支撑目前亳州雄踞于全国“四大药都”之首的原因,在于亳州有全国最大的药商群体,包括产、供、销和加工等涉药产业的,总体大约有近百万人。
当亳州在“文革”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农民的自留地里,就半公开地种了些药材,犹抱琵琶半遮面,小打小敲。
改革开放后,一大批从事药材经销的近郊农民纷纷到外面闯世界,采取了请客送礼的手段,去拉拢国营药厂药店的头儿,钻双轨制的漏洞,而另一方的国营厂站的老总们,就用权力去寻租,也着实从亳州地界上捞得了不少银两。
后来,当他们掘得第一桶金后,都纷纷涌进了城市,盖房建楼,成了亳州开放后第一批新增城市人口。
应该说,这群商人的整体素质在当初是不高的,是地少人多的现实境遇逼得他们走了这一步,这种情况与本省南方徽商的起源颇有几分相似。
而亳州药商与徽商不同。
亳州地处中原农耕文化腹地,作为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保守意识普遍较强,在古代,亳州又位于古代楚文化的疆域,这就造就了亳州人至今骨子里尚有楚人的倔强、蛮野遗风,长期以来亳州药商群体的发展状况是散户经营,自我奋斗,遍布全国,富裕个人。
而富裕之后,绝少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太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往往用在改革开放之初那种无序情况下侥幸获得的成功经验,去狭隘地贬低知识的重要性,从而缺少了继续发展壮大的能力和
机遇,也失去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在目前知识经济的年代,再想靠改革初期的那种请客送礼去“打口子”,然后掺杂使假,贱买贵卖中药草的做法再也难行得通。
可是,我们的广大药商们,只有少数人已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而更多的人还在信奉着做生意靠关系人情,靠胡闯乱碰的机会主义,这确实是缺乏远见的,这种状况令人堪忧。
总之,亳州的商贸文化是相当发达的,这种发达对亳州的历史和现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亳州若是没有根深蒂固的丰富的商业文化,就没有这么多的钱庄票号,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会馆,就没有七十二条街,三十六条巷,就不会有七大家八大户,当然,也引不来这么多的兵燹匪祸、数次蹂躏;亳州若是没有根深蒂固的丰富的商业文化,老庄道家文化和建安风骨将不至于被中途扼杀式微,亳州的人文历史当是另外一种模样;亳州若是没有根深蒂固的丰富的商业文化,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也许早被建立起来了,经济发展的格局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亳州若是没有根深蒂固的丰富的商业文化,现在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猜测和难以想像的了。
真是成也商业败也商业。
亳州小街文化
亳州的“小街文化”:嘈杂之中不失温暖,热闹之中又不乏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