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疑问句焦点研究_尹洪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看这一问对结构中的是非问句 , 其焦点很难确 定 , 但结合该问句的上下文 , 便很容易离析出该是非 问句的焦点为 “自由结婚 ”。 赵老根据上文大妈的 话一下子明白了 “二春要自由结婚 ”, 但又不敢十分 肯定 , 于是发出此问向大妈求证 , 大妈答语中的 “去 自由 ”等字眼进一步对赵老的猜测予以肯定 。
(1)康大力 妈 ! 你爸爸当初就在这儿卖了你的 ? 康顺子 对了 , 乖 ! 就是这儿 , 一进这儿的门 , 我就 晕过去了 , 我永远忘 不了这个地方 ! (茶 ①, 33页 )
收稿日期 :2007 -10 -22 作者简介 :尹洪波 (1974 -), 男 , 山东苍山人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系博士生 , 研究方向 :语言学理论 、现代汉语语法 、应用
所以 , 含有多项特殊疑问词即多重焦点的特指 问句 , 在特定语境条件下 , 专用的焦点语法形式并非
· 93·
江汉大学学报
总第 27卷
只能突出强调其中一个 。 它们的多个焦点之间也并 非单纯主次关系 , 也完全有可能存在强调程度均匀 的并列关系 。
3.正反问句的焦点 正反问句 , 又叫反复句 , 一般采用 “ X不 X” (或 “ X没 X” )的正 反并列形 式来进 行询问 。其 中 “ X 可以是动词 、助动词或形容词 。正反问句的结构形 式灵活多变 , 表达形式丰富多样 , 例如 :
上面的这些例句都只包含一个疑问词 , 只有一个焦 点 。有些特指问含有多个疑问词 , 相应地也就有多 个焦点 , 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如果问话人在短时间 内想急于知道好多问题的情况 , 也许会采用这种浓 缩的多元问句 。 例如 :
(7)谁在那 家超市 买了 什 么 ? (转 引 自徐 杰 《普 遍 语法原则与汉语 语法现象 》)
(8)你什么 时候在什么地方见 过他 ? (转引自 徐杰
《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 》)
以上各例都是只含有特殊疑问词的 。实际上 , 特指问 句 中的 疑问 词 还可 以 再带 上 焦 点标 记 词 “是 ”, 使焦点更加突出 。 例如 :
(9)是谁带来远古的 呼唤 ? 是 谁留下 千年的 期盼 ? (电视剧 《天路 》片头主题歌 《青藏 高原 》)
二 、四种类型疑问句的焦点
本文主要考察是非问 、特指问 、正反问和选择问 四种类型疑问句的焦点 , 其他类型不在本文研究范 围之列 。
1.是非问句的焦点 吕叔湘认为 :“是非问句一般是 对整个陈述的 疑问 , 但有时候也会集中在某一点 , 形成一个焦点 。 这个焦点在说话中可以用对比重音来表示 。”[ 2] 林 裕文则认为 :“是非问的疑问点和其他几种问句都 不一样 。是非问的答问往往是 `嗯 ' 或 `不 ' , 是对整 个句子的肯定或否定 , 这就无所谓疑问点了 。 如果
(2)赵老 王大妈 , 我明白了二春要自由结婚 ? 大妈 真没 想到 啊 ! 共 产 党给 咱 们修 茅 房 , 抓 土
匪 , 还要修沟 , 总算 不错 。 可是 , 他 们 也教 年 轻的 去 自 由 。 他们不单在城里 头闹 , 还 闹到龙 须沟 来 , 您说厉 害
不厉害 ! (龙 ②, 146页 )
第 27卷 第 1期 2008年 1月
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JournalofJianghan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s)
Vol.27 No.1 Cal.20 08
现代汉语疑问句焦点研究
尹洪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 生院 , 北京 100102)
摘 要 :是非问句都存在焦点 , 但有的 焦点透明度较 低 , 需要借 助语境 确定 。 特指 问句只 有一个 疑问词 时 , 只 有一个焦点 ;含有多个疑问词时 , 则有多个 焦点 ;多个焦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 。 正反 问句的焦 点总落在 “ X不 X” 上 。 选择问句的焦点可以是选择肢中的某 一成分 , 也 可以是 整个选 择肢 。 特殊 疑问词 进入特 殊构式 后 , 疑 问焦点 被消解 , 产生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 。
(3)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 (曹 ③, 90页 ) (4)乙 那 你在哪儿练去 ? (侯 ④, 22页 ) (5)周 朴 园 好 , 好 , 好 , 那 么 , 你 现 在 要 什 么 ? (曹 , 93页 ) (6)甲 你 对 这 个 问 题 怎 么 知 道 这 么 详 细 啊 ? (侯 , 61页 )
语言学 。
· 92·
2008年 第 1期
尹洪波 :现代汉语疑问句焦点研究
在这一问对结构中 , 孤立地看其中的是非问句 , 我们 无法确定其焦点何在 。但结合相关背景及答语 , 这 一是非问句的焦点不难确定 。 相关背景是这样的 : 十几年前 , 康顺子被爸爸康六在裕泰茶馆卖给庞太 监当老婆 。 十几年后 , 被轰出庞家大门的康顺子带 着康大力再次来到裕泰茶馆 , 已经知道妈妈遭遇的 康大力为了证实妈妈被卖的地点 , 于是向妈妈发问 。 句中的 “你爸爸 ”“当初 ”以及 “卖了你 ”皆为双方共 知 , 焦点当然 是 “在这儿 ”。 这从康 顺子的 答语中 “就是这儿 ” “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地方 ”中可以得到 验证 。 又如 :
(15)你知道这件事不知道这件事 ? (16)你知道这件事不知道 ? (17)你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
(18)你知不知道这件事 ? (19)你知道这件事不 ?
正反问句是问话人给出正反两种情况 , 让听话 人选取其一作答 , 答语总要针对 “ X不 X”。 不管其 表达形式如何变化 , “X不 X”是焦点却总是不会改 变的 。 例句 (15)~ (19)的焦点始终落在主语 “你 ” 后的部分上 。又例如 :
认为整个问句是疑问点 , 必然把疑问点和疑问句混 为一谈 , 疑 问点的 分析也 就失 去了意 义 。”林氏 又 说 :“但能不能因此说是非问就一定没有疑问点呢 ? 也不是 。 是非问如果要突出疑问点 , 可以用上句中 重音 。”[ 3]
从林文的这两段话可以看出 :一方面不愿意承 认是非问句有焦点 。 另一方面 , 又不得不承认是非 问句带上句重音后 , 的确有焦点 。 我们把林氏的这 一观点与吕氏相比较 , 可以看出二者对同一问题认 识上的细微差别 :第一 , 吕氏明确承认是非问存在焦 点 , 并指出了焦点化 的方法之一 :用对比重 音 。 第 二 , 林氏先明确地说是非问 “无所 谓 ”焦点 , 然后才 十分勉强地承认有 。但最终还是承认是非问句焦点 的存在 。 因此 , 二者的观点也就基本一致了 , 只是在 肯定程度上有强弱之分 , 并非像邵敬敏所言林氏的 观点 “跟吕氏观点相悖 ”[ 4] 。
(22)这 个 “妙 ”的 出处 , 究竟 是 “敌 寇汉 奸 造谣 作 祟 ” 呢 , 还是在蒋介石 自己及其 一群的 身上呢 ? (毛 ⑥, 1009页 )
除了基本格式外 , 还有不少变式 。 基式和变式 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但在实际语言中二者的使用频 率并不对称 , 特别是 “还是 A还是 B”式很少见 , 所 以本文主要分析基式的情况 。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是非问句都存在焦点 , 这是 由疑问句的自身功能和焦点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 疑问句的主要功能是探询未知世界 , 获取信息 ;焦点 本质上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 。 由于是 非问句是对整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怀疑 , 有时存在焦 点不太明确的情况 , 但结合具体 的语境 , 特 别是答 语 , 是非问句的焦点并不难寻找 。 例如 :
4.选择问句的焦点 朱德熙把正反问看作选择问的一种特殊类型 , 又称为反复问[ 6] ;邢福义则认为选择问包括两种类 型 :列项选择问和正反选择问[ 7] 。 由于上文已单独 讨论了正反问的焦点 , 本节的讨论限于列项选择问 。 现代汉语选择问的基式 为 “是 A还 是 B” 。该 格式还可以添加语气助词 “呢 ”, 以及语气副词 “到 底 ”或 “究竟 ”, 构成比较复杂的结构形式 “到底是 A 还是 B呢 ”等 。 例如 :
总之 , 任何是非问句都有焦点 , 只是焦点的透明 度不同而已 。借助于上下文 、答语等语境因素 , 是能 够离析出其焦点的 。
2.特指问句的焦点 特指问句常常含有下列特殊疑问词 :谁 、什么 、 怎么 、哪 、几 、多少等 。 这些疑问 词 (或含有所有这 些疑问词的短语 )是问话人最 想知道的部分 , 自然 也就成为特指问句的焦点 。例如 :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疑问句 ;焦点 中图分类号 :H1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152(2008)01-0092-05
一 、引 言
汉语疑问句的焦点 , 是吕叔湘 1982年首次提出 的 :“是非问句 。 我们的疑 点不在这件事件的哪一 部分 , 而在这整个事件的正确 性 。”[ 1] 在 此 , 吕先生 使用 “疑点 ”这一名称 , 此后 , 吕先生对疑问点的理 论有所发展 , 正式采用 “焦点 ”这一名称 。他说 :“特 指问句里的疑问词代表疑问 所在 , 是 疑问的焦点 。 是非问句一般是对整个陈述的疑问 , 但有时候也会 集中在某一点 , 形成一个焦点 。”[ 2] 后来 , 林裕文 、吕 明臣 、黄正德 、程立珊 、李艳惠 、潘海华 、蒋严 、徐杰和 伍雅清等从不同的角度都对此源自文库以研究 , 限于篇幅 不再赘述 。 本文在前 贤研究的基础 上作进一步的 探索 。
选择问句采用 “是 A还是 B”这种基式 , 问话人 要求听话人针对 A或 B予以回答 , 即 A或 B负载问 话人特别关注和特别强调的语义信息 , 所以选择问 句的焦点总落在 A、B上 。 例如 :
徐杰曾指出 , 含有多个疑问词的特指问句 , 在添 加焦点标记词时 , 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 , 即下面这类 句子不合语法 [ 5] 135 -136 :
(10)*是张三打了谁 ? (转引自 徐杰 《普 遍语法原 则与汉语语法现象 》)
(11)*谁是买了那么 多书 ? (转 引自徐杰 《普遍语 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 》)
(20)“对了 , 有件 东西 , 你 能不 能先 帮我 收着 ?”刘 萍从兜里掏出个 沉甸甸的小包递给我 。 (天 ⑤, 100页 )
(21)邹福远 怎样啊 ? 王掌柜 ! 晚上还添评书 不添 啊 ? (茶 , 49页 )
例 (20)的焦点为 “能不能 ”, 例 (21)的焦点为 “添评 书不添 ”。
(12)*他什么 时候 是在 美 国念 的书 ? (转引 自徐 杰 《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 象 》)
[ 比较 :他是什么时候在美国念的书 ] (13)*是谁是买了什 么 ? (转引 自徐杰 《普遍语法 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 》) [ 比较 :是谁买了什么 ?]
对 (10)~ (13)这些不合法的句子 , 黄正德 、郑良伟 和汤廷池等几位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和运用不同的 理论予以解释 。徐杰运用普遍语法原则 , 作出如下 解释 :“当一个简单句包含多个焦点时 , 专用的焦点 语法形式只能突出强调其中一个 。这就是简单句的 `单一强式焦点原则 ' 。上面那种 句子不合法都是 因为它们违反了前面的这一原则 。疑问代词在词库 中已经带有焦点特征 [ +F] , 进入句法结构后它们 必然自动成为所在句子的强式焦点 , 要加用焦点标 记词 `是 ' 的话只能加在它们前面 , 否则就制造了两 个强式焦 点 , 违 反 了简 单句 的 `单 一强 式 焦点 原 则 ' 。”[ 5] 126
徐氏的解释的确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然而在某 些特定语境中 , 他所提出的 “单一强式焦点原则 ”不 一定成立 。例如 :
(14)是谁是什么时候杀 死了张三 ?
像上面的这个句子 , 如果是一个破案人员在思索一 个案件 , “谁杀死了 张三 ?”和 “什么 时候杀死 了张 三 ?”这两个问题受强调的程度很难说哪个 高哪个 低 。 另外 , 在审讯语这种特殊的语体中 , 对嫌犯提出 的一系列问项 , 往往是相互并列 , 如职业 、年龄 、文化 程度 、民族 、籍贯等等 , 无所谓恐怕也很难区分哪个 重要 , 哪个不重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