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样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概念性规划
征集文件
主办单位: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组团管委会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管委会
二Ο一Ο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部分方案征集应征须知1.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概念性规划》
1.2、项目范围
1.2.1规划范围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位于杭州主城区的西北侧, 良渚组团东南部。

区块东临京杭大运河, 南靠宣杭铁路复线, 西至杭宁高速公路, 北至东西大道。

包括原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原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运河沿线区域及北部拓展区域, 规划总面积为22.57平方公里。

1.2.2规划研究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主要从良渚组团层面出发, 研究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区域发展背景、功能协调关系、区域产业分工、交通联系等, 准确把握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区域条件优势、周边关系以及区域功能定位等。

1.3、项目背景
1.3.1 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新要求
国家提出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 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 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 开拓农产品市场, 拓展农业功能, 进一步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功能、工业原料功能、生态保障功能, 拓展农业的观光旅游和文化传承等功能;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逐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拓展农产品市场,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提升农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 强化农业物质技术基础,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1.3.2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 世界经济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产业中农业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发展,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 跨国公司在农业中不断扩展, 大力发展新型、集约、高效生态农业。

经过产-学-研相结合, 大大加快世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经营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研发正成
为世界农业较普遍的经济现象。

对传统农业的发展思路需要进行变革, 都市农业, 观光农业, 休闲农业, 高新农业等名词渐入眼中, 意味着传统农业的发展瓶颈需要经过新的途径、新的模式进行解决。

1.3.3 杭州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杭州正向”生活品质之城, 东方休闲之都”的目标大步迈进, 各大板块活跃跳动, ”旅游西进, 跨江发展”策略实施进展迅速, 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溪湿地、运河等综保工程成功完成, 沿江地块开发建设迅猛, 钱江新城核心初具雏形, 湘湖板块、之江板块休闲度假、创意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城北依托良渚文化遗址等生态文化旅游板块, 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居住功能凸显, 杭州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发展的气息。

从整个杭州及余杭区的发展看来, 良渚遗址文化保护区已建立, 运河余杭段综保工程已基本完成, 塘栖——丁山湖板块已在谋划之中, 已有较成熟农业资源的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板块凭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将成为余杭良渚组团发展的重点, 在杭州大都市的功能与结构扩张中放出独特的光芒。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重要性非常突出, 具有双重功能, 位于大型城市生态带内, 不但起到了生态功能和农业功能, 还为杭州大都市的农副产品流通、加工及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1.3.4 余杭区发展新动态
余杭区”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中指出: 坚持”科学发展促转型、转型发展促和谐”核心理念, 全面实施”城市化引领、工业强区、服务业大区、文化名区、环境立区、民主民生”六大发展战略, 以”发展新经济、构筑新城区、创立新和谐”为发展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大平台大项目为支撑, 以三力提升为保障, 以改进民生民享为目的,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

”十二五”规划的七大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中, 以区域统筹与城乡一体为引领,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建设, 必
须深入推进新农村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具体措施有:
( 1) 推进农村住区合理布局。

新社区是落实和深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延伸与拓展, 重点将在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基础上依托原有集镇和发展条件较好农村居民点, 进行合理布局。

( 2) 完善新社区公共服务功能。

新社区是基于城乡统筹而建设的农村居住区, 应按城市社区的标准来建设与管理。

( 3) 全面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

农业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发展, 是促进农民增收, 改进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托。

本区块作为六大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区, 有利于余杭区实现整体区域大跨越。

从整个余杭看来,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重要性非常突出, 具有双重功能, 位于大型城市生态带内, 不但起到了生态功能和农业功能, 还为余杭农副产品流通、加工及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1.3.5 良渚组团发展的新变化
( 1) 良渚组团总体结构
良渚组团结构为”一心、两基、多片、多廊”。

”一心”: 即组团中心区, ”两基”: 即两个产业发展基地, ”多片”: 即组团的多个发展片区, ”多廊”: 即两条城市发展廊道、运河旅游休闲廊道与网络化生态廊道。

本区块内包含高新农业园区, 并位于城市发展廊道与运河旅游休闲廊道之间, 网络化生态廊道渗入其中,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属于良渚组团的重点发展区域。

( 2) 提出良渚新城、运河新城的概念
根据杭州大都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要求, 结合新城发展战略, 提升良渚组团的区域功能与新城定位。

在规划区块南侧与西南侧, 提出了建设良渚新城与运河新城两大新城的概念。

这两处新城位于本次区块与杭州主城之间, 新城功能各不相同, 本次规划应
与两处新城进行功能衔接与产业的互补, 特别是运河新城关于运河文化及沿运河景观带的延续。

( 3) 周边地块的开发情况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作为良渚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邻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区, 东靠京杭运河、塘栖历史文化保护区和超山风景区等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本次规划的旅游功能结合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 必将成为大杭州旅游圈中的重要旅游节点。

与本次规划区块仅一条杭宁高速之隔的良渚LZ-01-1、 LZ-01-2、 LZ-01-3三个组团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 规划应加强与三个单元的用地功能、市政设施廊道、道路的衔接。

1.4、方案征集目的
本次概念性规划旨在经过征集国内外先进理念, 博彩众长、开拓思路, 打造一个以”农”为本, 以现代农业产业为核, 整合农业全产业链, 浓缩杭州几千年农业发展史, 服务现代城市发展, 具有城乡统筹发展示范作用的特色型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

1.5、方案征集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组团管委会、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管委会主办单位有权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关活动日程, 拥有本次方案征集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并对参加方案征集的各设计机构所提交的设计方案及文件拥有无偿使用权和处理权。

征集活动期间, 所有征集函件由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组团管委会会同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管委会共同签发。

1.6、方案征集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管委会、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组团管委会联系人: 良渚组团管委会( 陈灿)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管委会( 刘青) 联系地址: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逸盛路183号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管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