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真空论》
.名实: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 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 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 当,万物安在?故《中观》云:物无彼此,而人以 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 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然则彼此初非 有,惑者初非无。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 哉?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是以圣人乘千化 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 假虚而虚物也。”
• 第七于道邃明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故即无,称第一 义谛。

——《中观论疏》
二、不真空论
.“缘起”:
“《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 不无。寻理,即其然矣。所以然者,夫有若真 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 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 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 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 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 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不真空论》
三、物不迁论
.“即动以求静”: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
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 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 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 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 谓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
——《物不迁论》
.“物不相往来”: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 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 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 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 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
• 叹曰:美则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犹未 尽
• 善也。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
• 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学善方等, 兼
• 通三藏。及在冠年,而名振关辅。
僧肇是我国佛学史上的一位著名的高僧,
在历史上影响不小,并被后人誉之为我国的 “解空第一人”。僧肇所处的东晋十六国时代, 正是我国佛教的“始盛”时期,其是僧肇服膺 鸠摩罗什所弦传的大乘中观佛学,撰写了我国 佛学史上的名篇《不真空论》、《物不迁论》、 《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等佛学论文, 从本体论与解说论两个方面系统而又深刻地阐 说了大乘中观佛教哲学思想,并把印度佛学与 我国的老庄玄学相结合了起来,不仅使我国佛 学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且也对整 个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节 慧远
慧远(公元—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 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 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 父游学许昌、洛阳等地。精通儒学,旁通老庄。 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 安法师讲《般若经》。于是悟彻真谛,感叹地 说:“儒道九流学说,皆如糠秕。”于是发心 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他的主要著作 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三 报论》等,后来收集在僧佑编辑的《弘明集》 中。
• 次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论》,明即色是空,故言即色游玄 论。
• 第三温法师用心无义。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 第五于法开立识含义。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主。 今之所见群有,皆于梦中所见。其于大梦既觉,长夜获晓, 即倒惑识灭,三界都空。
• 第六壹法师云:世谛之法,皆如幻化。是故经云:从本以 来,未始有也。
一、六家七宗
六家:
七宗:
本无宗、即色宗、心无 本无宗、本无Leabharlann Baidu宗、即
宗、识含宗、幻化宗、 色宗、心无宗、识含
缘会宗
宗、幻化宗、缘会宗
• 一者释家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 始。……详此意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 云本无。此与方等经论什肇山门,本无异也。
• 次琛法师云:本无者,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 即无在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
——《般若无知论》

——《三报论》
二、形神观
“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 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 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 数之感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为 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谓终期都 尽耳。”
——《形尽神不灭》
第二节 僧肇
• 释僧肇,京兆人,家贫以佣书 • 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 • 尽坟籍。爱好玄微,每以庄老为 • 心要。尝读老子《道德章》,乃
——《物不迁论》
四、般若无知论
“夫般若虚玄,盖是三乘之宗极,诚真一之无 差……何者?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 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 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 其照,终日知而未尝知也……所以俯仰顺化,应接 无穷,无幽不察,而无照功。斯则无知之所知,圣 神之所会。然其为物也,实而不有,虚而不无,存 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
——《物不迁论》
.“事各性住于一世”:
“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 于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 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 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 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然则四象风驰,璇玑电卷,得意毫微,虽速 而不转……故虽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迁。 不迁故,则湛然明矣 。”
章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哲学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大概是在两汉之
际,我国史书对于佛教传入的较早记载 是《后汉书·楚王英传》和《三国志·魏 志·东夷传》,当时,人们一般是把佛教 看成是一种黄老方术,影响并不大。但 在其后的年中,佛教逐渐获得了较大的 发展,到东汉末年的时候既已普及到民 间。三国时期,玄学盛行,并开始与佛 学相结合,受到玄学名士和士族贵族的 推崇,逐步取代了玄学的地位。
一、因果报应
“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 二理俱游,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 之动。”
——《明报应论》
• “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 后报。”
• “一曰现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 此身受。”
• “二曰生报。生报者,来生便受。”
• “三曰后报。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 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