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州级公开课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种群特征公开课课件.pptx

种群特征公开课课件.pptx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 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请运 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 位为只/公顷)
(1)N总=(39×34)/15=88只 (2)种群密度=88/1=88只/公顷
第17页/共31页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1、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
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
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
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第10页/共31页
样方法
第11页/共31页
狭 长 地 带
等距取样法
第12页/共31页
样方法
第13页/共31页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该样方内的蒲公英数量为多少?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第14页/共31页
知识延伸
除了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 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 调查它们的密度。
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
第25页/共31页
【例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 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第26页/共31页
(2)性别比例
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应用: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 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2024版《生物课题种群的特征》ppt课件

2024版《生物课题种群的特征》ppt课件

遗传漂变和近亲繁殖问题
遗传漂变的定义
指由于随机因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随机改变的现象。
遗传漂变的原因
种群大小有限、随机交配和偶然事件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遗传 漂变的发生。
近亲繁殖的影响
近亲繁殖会增加有害隐性基因的表达机会,导致种群适应性 下降和遗传多样性降低。同时,近亲繁殖还可能引起种群数 量的波动和物种的灭绝。
繁殖策略
在食物供应不足或环境恶劣时, 种群可通过降低代谢率、减少活 动等方式节省能量。
根据环境条件调整繁殖策略,如 繁殖多个后代以确保至少部分后 代能存活。
行为生态适应性策略
迁徙行为
为寻找更适宜的生活环境或食物来源,种群会进行季 节性或长期迁徙。
领域行为
通过建立和维护领域,确保获取足够的食物资源和安 全的栖息环境。
性别比例和繁殖策略
性别比例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相对比例,对种群的繁殖和种群密度变化有重要影响。
繁殖策略
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采取的生殖方式、繁殖时间和繁殖投入等方面的策略,不同的繁殖策略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不 同。例如,K-选择(适应于稳定环境的繁殖策略)和r-选择(适应于不稳定环境的繁殖策略)。
PART 03
《生物课题种群的特 征》ppt课件
REPORTING
• 生物种群概念及意义 • 种群数量特征 • 种群遗传特征 • 种群生态适应性特征 • 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 环境因子对种群特征的影响
目录
PART 01
生物种群概念及意义
REPORTING
种群定义与组成要素
种群定义
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 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它是生物群 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 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优质课件1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优质课件1

数量将如何变化?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基本保持稳定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2) 临沂市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大多数生物种群都倾向于使
性别比例大约保持1:1,如果人为破坏这种平衡,会出现什么结
果?这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性 别比例,通过降低出生率来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4.1 种群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说出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 2.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一、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 植物的种群密度
请观看微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
1. 常用的样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那种地 形? 2.取样方时要遵循怎样的原则? 3.样方法的大小如何确定? 4.对样方计数时压在边界及夹角的个体如何 计数? 5. 样方法适合调查怎样的生物类型种群密度?
模拟实验
步骤: 1、首次抓取样本标记并计数
2、放回后充分均匀混合 3、再抓取样本并计数 4、建立等式处理数据
三、种群数量的其他特征
检查P62-63页的自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出生率及死亡率? 2.什么是迁入率、迁出率? 3.什么是年龄组成,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几种类型 ,分别是什么? 4.什么是性别比例? 5.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哪些?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种群 的特征 》优质 课件1( 完整版 PP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种群 的特征 》优质 课件1( 完整版 PPT)

41种群的特征好PPT课件

41种群的特征好PPT课件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 的总和。
概念要素: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核心问题
种群密度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 群密度
②举例:选取1㎡山地,计算马尾松为20棵, 则该样方的马尾松密度为20/1=20(棵/m2)
③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要调查的种群是哪一种双子叶植物 取样 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计算 求各样方的平均值
②操作过程 1、取样标记
2、放回后充分混合
3、再取样
4、计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总数的比率 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862个孩子, 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______1__._8__6_2__%
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 数的比率 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年后有2只死亡,猴 的死亡率为___1__%______
④ 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
(3)计数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左边和上边及两边的夹角
计数原则: 该样方有多少株蒲公英? 无论大小都要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 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练一练
某同学在一草地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了5个样方 (样方面积为1m2),5个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 8、8、9株。那么该草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为多少? (单位:株/公顷,1公顷=10000m2)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1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1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 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 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害虫的监测和预报
渔业捕捞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先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探究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问题: 你可以调查同一块地中不同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也可以调查不同地块中一种或几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 度。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 _____________。
⑴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先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 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 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 行诱捕的方法,调查其 种群密度。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种群 的特征 》公开 课课件1 (完整 版PPT)
⑵确定调查对象:观察地段中有哪些双子叶植物,记录下名称。确定要调查的种群。
⑶取样:观察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和地段的形状,根据观察结果,讨论确定样方的多少、大小、取样方法。
·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如果该种群个体数较少, 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取样方法: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五点 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种群的特征优秀课件

种群的特征优秀课件
N=〔4+6+8+8+9〕/5=7只/hm2
例4、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 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 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 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那么该农田中田 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N:M=n:m, N=〔42×38〕/12=133只
一、种群
1.概念: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2.要点:〔1〕同一地点 〔2〕同一物种 〔3〕全部个体 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
3.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
〔1〕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 位和进化单位。 〔2〕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种群,种群和 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同一种群内的个体 才能互配繁殖。 〔3〕种群内部个体之间形成种内斗争和种 内竞争的关系。 〔4〕同一区域的多个种群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群落。
取样关键:随机取样 确定样方大小:应根据被调查植物类型而定。 确定样方数量:相对多一些较好。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求平均值 求各样方的平均值
〔2〕标志重捕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 ,做上标记 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 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2〕类型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降低
〔3〕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在研究城人 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个体数目的比例。

种群的特征(优秀——上课专用)PPT课件

种群的特征(优秀——上课专用)PPT课件
(1)概念: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水 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量表示;陆生生物一 般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来表示。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 量,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
7
种种群群密密-度度较一很高般
8
种群密度是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和衰退特征。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28
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图
不移动的动物可用样方法如蝗蝻
-
15
如何调查一个岛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
16
2、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 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 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
17
算一算:
计数
求平均值)
假设随机抽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 为X1,X2,X3,…Xn,则样方的平均数X=∑Xn/n;
3、适用范围:植物和活- 动范围小的动物 12
A:五点取样法 B:等距取样法
-
13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样方边缘上的个体的处理:只计样方相邻的两
条边上 (计上不计下,记左不计右)一般而言,样方顶
老年 成年 幼年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 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我国的人口组成基本 属于增长型
增长型年龄组成
② 稳定型
种群中各年龄时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 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定时期 内会保持稳定。
老年 成年 幼年

种群的特征优质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种群的特征优质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碰到的问题之一是边沿效 应,即如何解决样方边沿上的个体。普通而言,样方 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它边沿不作 统计。
P61 探究
用样办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某物的种群密度
讨论1、实地调查与本节“问题探讨”活动中的模 拟调查有什么异同?
“问题探讨”中调核对象是完全随机分布的,且调查区域是规则的,调核对象与其 它物体的分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采用样办法得到的估算值与真实状况比较容易靠 近(误差小)。而在实地调查中,调核对象的分布往往不是随机的,调查区域也往往 不是规则的,尚有许多其它因素会干扰和影响调查的精确性,因此,采用同样的办法 其成果误差会比较大某些。但是,只要掌握了科学的调查统计办法,其误差会控制在 允许的范畴之内。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
3、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都市人口密度
急剧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C )
A.年纪构成呈增加型 B.性别比例适宜
C.迁入率不不大于迁出率 于死亡率
D.出生率不不大
4、农业生产上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 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尾,
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A )
③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 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3)年纪构成的意义: 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性别比例 (1)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造成出生 率下降进而引发种群密度下降。
(①2雌)雄类相型称:型(:特普点通是分雌三性种和类雄型性个)体数目大致相
讨论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

那边的三叶草分布较为均匀,容易数数,
就选那边吧。
X
(2010·高考海南卷)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
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
可行的是( )
C 估算法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若干个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 数目再取平均值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
2.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 获52只,但是标志46只鼠,第二次捕获25只鼠,其
D 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
A.46只 B.25只 C.12只 D.96只
小试牛刀
C 6.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 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 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5.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比例。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②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奶牛等 ③雌少雄多型:如白蚁、蜜蜂等。 (3)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 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 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种群数量
影直 响接
年龄结构
预测 变化方向
种群密度


影响 数量变动
性别比例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迁出
Page 27
小试牛刀
D 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大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PPT课件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PPT课件

18
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采用样方
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
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
的数目是
D
A. 5个 B.7个 C.11个 D.8个
什么样的生物适合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植物(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除外); 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等 )。
--
3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本节聚焦
• 种群有哪些数 量特征。
• 怎样估算种群 密度。
种群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密度是最-- 基本数量特征。 6
(一)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Ⅰ)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个数
Ø样方多大适宜?
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可 根据调查对象进行调整
Ø取样的原则是什么? 随机取样
Ø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
五点取样方和等距取-- 样法
16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
17
③计数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计数原则:
方框内+相邻两边上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长
--
30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4.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相对稳定 c.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降低
5. 意义: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比例
1. 种群密度的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中的个体数 (个/m2、km2、m3)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2.种群密度的表达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 △★△△★△
数大样方取样效果好。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B.取样的方法: 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C.取样的关键(选取代表性样本的一般原则): 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调查步骤:
1.提出问题: 调查前,要明确调查目的,确定探究的问题,带 着问题进行调查。 (1)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和范围
2m2
△★★△△★
△★★★△△
★△△★★△ 14/2=7株/m2
结合教材P60-61思考:
1、什么是样方法? 2、调查的一般步骤?
3.1.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 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 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学生活动:用植物材料模拟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
a、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b、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产生伤害。 c、标志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d、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 不能消失。 e、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出和迁入,没有外界因素的强 烈干扰。
调查步骤:
1.提出问题: 调查前,要明确调查目的,确定探究的问题,带 着问题进行调查。 (1)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和范围
2.制定计划: (2)讨论需要携带的材料和用具 (3)确定小组成员间的分工
(1)准备:实地考察 3.实施计划: (2)确定调查对象
(3)确定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和取样的方法
A.样方的多少、样方的大小: 一般而言,对于分布不规则的种群,多个小样方取样比少
1.提出问题: 调查前,要明确调查目的,确定探究的问题,带 着问题进行调查。
(1)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和范围 2.制定计划: (2)讨论需要携带的材料和用具
(3)确定小组成员间的分工
(1)准备:实地考察 3.实施计划: (2)确定调查对象
(3)确定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和取样的方法 (4) 计数:边缘效应 (5) 计算种群密度: 求平均值(即为调查区域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制定计划: (2)讨论需要携带的材料和用具 (3)确定小组成员间的分工
(1)准备:实地考察 3.实施计划: (2)确定调查对象
(3)确定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和取样的方法 (4) 计数:边缘效应
样方内个数的统计:
一般而言,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 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
15
调查步骤:
1.年龄组成 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增长型 稳定性 衰退型 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2.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
数目的比例。 性别比例失调会对种群产生怎样的影响?
性别比例失调会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思考一:
昌吉市的所有人口可以看 作一个种群吗?
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
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思考二:
如果你是昌吉市计划生育 部门的分管领导,你会关注该 种群的哪些方面?
年龄组成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举例说明性别比例在农业上的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 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 到降低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请将“预测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影响密度大小”、 “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等词填在箭头上
种群数量
直1接影响
年龄组成
预4测变
化趋势
种群密度
决定种群
2
3
密度的大小
3.2.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内,捕获一 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 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 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 算种群密度。
17
18
学生活动:用植物材料模拟标志重捕法 估算纸杯中的黄豆数量
1、材料用具:纸杯 黄豆
2、步骤: 3、计算: 4、结果分析:
Ø小结: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q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逐个计数 q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 估算(取样调查)
Ø估算方法: ü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样方法 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阅读P62-63思考以下问题
• 1、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计划生育? • 3、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 4、什么是年龄组成?有哪几种类型? • 5、什么是性别比例?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怎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 年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 1%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体占该 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 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影响5 密 性别比例
度大小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 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课堂小结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 种群密度。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是 年龄组成。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特征是 性别比例。
样的影响? • 6、举例说明性别比例在农业上有什么应用?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决定种群密
(1)概念:
度的大小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 中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
1.862%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