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疾病课件
健康养生与常见疾病的防治讲座课件
![健康养生与常见疾病的防治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8331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c.png)
二、谈谈养生问题
平衡膳食为长寿要诀 养生应顺应人体生物钟 怎样灭去人体的四把火(胃火、肝火、 心火、肺火) 十大排毒食物 办公室里的养生妙法 女性补血·补肾·补气方 男性温肾壮阳酒大全
人均预期寿命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计 算,预期每个人平均可存活的年数。 根据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最新资料, 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为76岁,相比之下,湖北人平均寿命 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还相差2.4岁。
第四把火:肺火
表现症状: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 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鼻干燥、潮热 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冬季固然寒冷,但人们穿衣多、住房暖、活动少、饮食所含热 量偏高,体内容易积热,故冬季也会时有肺火显盛的现象。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 适当吃偏凉的食物,如白萝卜、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 冬笋、香蕉、梨、苹果、百合、杨桃、枇杷,同时多饮水,少 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 可用呼吸咳嗽洗肺法,通过深呼吸和主动咳嗽,帮助呼吸道排 出分泌物,增强免疫力。 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反复进行吸气呼气,尽量排出肺内气 体,另外每天主动咳嗽几下,也是积极的保护性反射动作,能 有效清洁肺部。 肺热郁闭,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汤,阴 虚肺热可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或金果饮等。药物还有白薇、地 骨皮,两者均可清泻肺热。
4,其他:花生、莲子、榛子、松子、百合、 银杏、大枣、南瓜子、西瓜子、玫瑰花、琼 脂、豆豉、食盐、绿茶、白糖、蜂蜜、可可
5,动物性食品:鸭肉、兔肉、河蟹、 田螺肉、马肉、鸭蛋。中性的:猪肉、 鹅肉、鲤鱼、青鱼、鲫鱼、鲢鱼、甲 鱼、泥鳅、乌贼鱼、鸡血、鸡蛋、鸽 蛋、鹌鹑肉、鹌鹑蛋、鲈鱼、鳜鱼、 黄花鱼、带鱼、鱼翅
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
洗涤肠胃、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餐 前1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消化液的分 泌,促进食欲;睡前饮水,可冲淡血
(插画)秋季健康知识预防疾病-优质课件PPT
![(插画)秋季健康知识预防疾病-优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bafe9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0.png)
01 运动篇
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 “收养”阶段,阴精阳气都处在内养收敛的状态,故秋 季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个原则。
01 运动篇
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根据自 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可以
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如慢跑、散步、打拳、跳舞、 做操、球类运动等。
另外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要 加强保暖,避免过度流汗吹风
4 加强室内通风,特别是办公室和会场等人群集中的地方。
PART 03
秋季的疾病预防
关注身心健康
加强身体锻炼
03 以有氧运动为主
秋季天气慢慢转冷,爆出性的无氧运动轻易引起身体不适,甚至造成运动损害, 所以,健身时一定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
青年人,可以安排跑步等高 冲击有氧运动。
病人,症状也往往加重。
02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 注意天气变化,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2 注意保暖,但最好不要过早、过多添加衣褥,让机体逐 渐适应忽热忽凉的环境;如果在外活动的满头大汗,回 来时要用毛巾擦拭汗水,不要脱掉衣服吹风。
3 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尽量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已知过敏 原因者,更应杜绝接触;
导致着凉。
01 精神篇
秋季,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
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 的影响,人们在秋季且易生悲忧之情绪。 应顺应季节特点
保持平和心态和愉悦心情
有利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缓新陈代谢、减轻燥热感。 郁闷烦躁时,不妨听听舒缓音乐、看看优美画册等等,才能更 好地保持心情愉悦。
PART 04
秋季老人健康养生
关注身心健康
加强身体锻炼
04 老年养生注意事项
疾病与健康PPT课件
![疾病与健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877aa4cc1755270622081c.png)
.
28
医院环境的要求
▪ (一)高质量的物理环境 ▪ (二)舒适惬意的心理社会环境 ▪ (三)安全的生物环境
.
29
温度
▪ 适宜的病室温度一般为18-20℃,新生儿室、 老年科病室以及检查、治疗时应略高,以 22-24℃为宜。
▪ 适宜的室温可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宁、减 少体力消耗,有利于患者休息和医疗护理 工作的进行 。
▪ 环境的范畴:
▪ 1.内环境:指人体细胞和所处的环境,包括 生理、心理等方面 。
▪ 2.外环境:指人的机体所处的环境即环绕于 人类周围的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 境。
.
13
▪ 3、环境因素: ▪ (1)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 (2)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
14
▪ 1、自然地形、地质、气候的影响
.
3
希波克拉底认为: ▪ 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
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 成了人的不同气质: ▪ 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 ▪ 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 ▪ 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 ▪ 性情脆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 ▪ 人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
▪ 1、二十一世纪是长寿时代:
▪ 百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八十多来兮, 七十小弟弟,六十摇篮里。
▪ 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划分: 44岁以前是年轻人, 45至59岁叫中年人,60至74岁叫年轻的老 年人,75至89岁叫老年人,90岁以上的是 长寿的老年人。
.
6
▪ 2、二十一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
▪ 财富新概念:
▪ 2、环境污染的影响
.
15
▪ (1)空气污染:
▪ 指人为的因素使空气的构成和性状发生改 变,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从而对人类 的生活和健康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健康与疾病—健康促进(护理学导论课件)
![健康与疾病—健康促进(护理学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929f6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2.png)
健康促进的策略
(二)创造支持性的环境:环境是影响健康的第二大因素。
健康促进的策略
(三)加强社区行动:充分发动社区的力量,提高社区民众生活质量的真正力量 是他们自己。
健康促进的策略
(四)发展个人技能 发展个人技能是个体健康的首要措施。 如:火灾的防范、外伤的初步处理、徒手心肺复苏等。
健康促进的策略
(三)健康促进的特征
1.健康促进是在组织、政治、经济、法律上提供支持环境,对行为改 变的作用比较持久并且带有约束性。 2.健康促进是客观的支持与主观的参与,两者缺一不可。 3.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 4.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重点强调一级预防。
(四)健康促进的原则
WHO提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关注全社会的人,涉及人们每日生活的全部内容,而不只是针对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 2.针对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如贫困和环境因素 3.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4. 强调公众有效的参与,强调培养公众对自身健康负更大的责任,并授权社区促进健康的更 大责任和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 5. 卫生保健的专业人员在健康促进中扮演重要角色,形成“参与-合作”的关系
健康促进的策略
《渥太华宪章》于1986年11月21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健康促 进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宪章》,以期2000年和更长时间达到人人享有卫 生保健的目标。 实施健康促健康问题提到各级政府和组织、各个部门决策者的议事日程上。
(五)调整保健服务方向 改变卫生保健服务工作职能,促使其向提供健康促进服务方面发展,克服因长期
重治疗服务而轻预防服务造成的医疗支出不断增加而效果较差的状况。
一、健康促进的概述
(一)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1986年,WHO提出,健康促 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 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疾病与人体健康 PPT课件
![疾病与人体健康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37263dbed5b9f3f90f1c6f.png)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等几部分,有些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特殊 结构。
细菌最外层是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它由N-乙酰葡 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短肽交替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根据细胞壁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差异,Christian Gram创立 了革兰氏染色法把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Jenner做了一项大胆的实验,它用针尖蘸上感染了牛痘的 女工手上的痘脓,划到一个小孩的皮肤上。2个月后,他又 给这个孩子接种天花的病原体,结果这个小孩没有被天花 感染。
Jenner对伦敦的市民实施接种牛痘的免疫预防疗法,结果 伦敦市民的天花发病率下降了70%多。
19世纪后期,Pasteur的实验研究证实,弱化的病原体失去 致病能力的同时可以使寄主获得免疫即抵抗这种病原体的 能力。据此理论,Pasteur成功地治疗了禽霍乱和狂犬病。
多,构象千变万化,每个人的MHC也各不相同。
当入侵人体细胞的外源病毒、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 被分解或消化,病原体的一些抗原分子可穿过细胞膜
与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嵌合,形成抗原呈递细胞(APC
),进一步激活了细胞毒性T细胞,最终杀死被病毒和
细菌感染的细胞。
人体中的MHC蛋白有两种类型: MHC-I和MHC-Ⅱ型。细 胞毒素T细胞利用CD8辅助受体与MHC-I型嵌合抗原相互
Ⅳ型变态反应:与前三型不同,没有抗体参加,由致敏T细胞受到病 原体再次刺激所引起的单核细胞浸润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同种异 体移植中的排斥反应。
第三讲 疾病与人体健康
第一节
免疫学预防与治疗
免疫学预防:预防接种 免疫学治疗:
健康与疾病ppt课件
![健康与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037b87e2bd960591c6779c.png)
一级预防 常规体检及筛查
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 康复
促进及保持健康 预防疾病 促进康复
第三节 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Health care system
一、全球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 WHO提出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旨在改变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局面,缩小有卫生 保健和无卫生保健的鸿沟,使人人享有预防保健, 目标的重点是针对发展中国家人民。
(Terminology)
健康(health) 亚健康(sub-health ) 行为与生活方式(behavior and lifestyles)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 疾病(disease) 健康相关行为(health related behavior) 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the health-illness continuum) 病人角色(patient role)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疾病特征
局部与整体 相互影响
损伤与抗损 伤贯穿始终
因果关系 交替转化
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死亡
极差 不良 正常 良好 高度 最佳
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三、病人行为及心理
行为反应
无就医行为或 延迟就医行为
寻求帮助 犹豫不决 对抗行为
心理反应
焦虑、恐惧 猜疑心加重 依赖性增强 主观感觉异常 孤独感 心理性休克
难点:
阐述全球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及健康中国战略。
第一节 健康 Health
一、健康的概述
健康标准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道德健康
一、健康的概述
亚健康(sub-health)
疾病与健康讲座ppt课件
![疾病与健康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6dd820f78a6529647d53c7.png)
重点提示:乙型肝炎基因垂直传播
HBe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有85%成为HBsAg携带者; 母血清HBV-DNA浓度>10pg/10μl时,即使其子女出生
时接受HBIG和乙肝疫苗的联合预防,也难以阻止HBV感 染; HBeAg阳性父亲,父儿传播的可能性增至90%以上
220129/9/4
我国曾进行过三次(1980、1994、1996年)糖尿 病的普查,结果是15年上升4-5倍
220199/9/4
糖尿病分类
最常见的是: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提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目前认为与免疫、遗传、感染有关 2型糖尿病:与年龄、肥胖、缺乏锻炼、高血压
饮食、遗传易感史、脂代谢异常等有关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常 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绝 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
主要临床特征:多尿、多饮、多食、消 瘦(三多一少)。
220139/9/4
220149/9/4
在什么情况下作检查
体重减轻且找不到原因; 有糖尿病家族史且大于40岁者; 分娩巨大儿(体重大于4000克)的母亲; 有过妊期并发症者; 有反应性低血糖; 易患疥,痈及肢体溃疡持续不愈者; 肥胖; 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 易疲劳; 反复尿路、胆道、肺部和其他感染; 顽固性便秘或腹泻; 出汗过多; 男性龟头炎、性功能障碍者; 过早出现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 早起出现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 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等。
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 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
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 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 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健康与疾病 疾病 护理学导论课件
![健康与疾病 疾病 护理学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c7fb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d.png)
二、疾病对个体、家庭及社会的影响
(二)疾病对家庭的影响
1. 家庭角色改变。 2. 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3. 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增加。 4. 家庭运作过程改变。
二、疾病对个体、家庭及社会的影响
(三)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1. 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2.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 对社会健康状况的影响。
健康与疾病关系 健康与疾病是连续统一体。
疾病
(一)古代疾病观
“鬼神附体” “体液学说” ——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四元素 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
一、疾病概念及其演变过程
(二)近代疾病观
1. 疾病是不适、痛苦与疼痛。 2. 疾病是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丧失或改变的状态。 3. 疾病是生物学的变量。 4. 疾病是机体内稳态的紊乱。
(三)现代疾病观念
疾病是机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位的功能、 代谢、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
组织、细胞发生病理变化 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 生命质量降低
二、疾病对个体、家庭及社会的影响
(一)疾病对个体的影响
1. 行为和情绪的改变。 2. 体像改变。 3. 自我概念的改变。 4. 自治能力的丧失。 5. 生活方式的改变。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死亡 极劣健康 健康不良 正常 健康良好 高度健 康
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
最佳健康
1. 健康与疾病是相对的 健康与疾病是动态的过程 3. 健康与疾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 4. 健康与疾病在同一个体上可以并存
护理学导论(高职)全套完整课件(二)健康与疾病
![护理学导论(高职)全套完整课件(二)健康与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e27346d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f.png)
二、疾病的影响
1. 疾病对个人的影响
①行为和情绪的改变 ②体像改变 ③自我概念的改变 ④自制能力的丧失 ⑤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疾病的影响
2. 疾病对家庭的影响
① 家庭角色改变。 ② 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③ 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增加。 ④ 家庭运作过程改变。
二、疾病的影响
3. 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①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降低社会生产力 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消耗社会的医疗资源 ③对社会健康状况的影响:造成传染
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生理健康 • 心理健康 • 社会健康 • 道德健康。
二、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
(1)生物因素(遗传、种族、年龄、性别、生物性致病因素)
(2)心理因素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医恐学伤因素肾气)候7%因素
(3)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死亡 极劣健康 健康不良 正常 健康良好 高度健康 最佳健康
2疾病 DISEASE
一、疾病的概念
1. 疾病的演变发展
古代疾病观
(1)疾病是鬼神附体 (2)疾病是机体阴阳失衡的结果
近代疾病观 现代疾病观
(1)疾病是不适、痛苦与疼痛 (2)疾病是社会行为(劳动能力丧失或改变的状态) (3)疾病是机体功能、结构和形态的异常 (4)疾病是机体内稳态的紊乱
(三)现代疾病观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健康的10项具体标准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
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身体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2024版大班健康《预防疾病》PPT课件
![2024版大班健康《预防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2b1e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9.png)
课件contents •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常见疾病预防措施•个人卫生习惯与疾病预防•环境卫生与疾病预防•免疫接种与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目录01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减少疾病对身体的危害。
身体健康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预防疾病需要从饮食、运动、休息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疾病传播是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预防疾病传播是保障个人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同时也要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疾病会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预防疾病,我们可以减少医疗支出,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
预防疾病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让人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02常见疾病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
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等。
01020304010204隔离病人和疑似患者直到无传染性为止。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
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
对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污染水源和食物。
03不与病人或疑似病人接触。
不到病家或疫区串门、探视病人等。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物品。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可接种相应疫苗进行预防。
03个人卫生习惯与疾病预防讲解手上细菌的来源和危害,强调勤洗手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健康教育呼吸道疾病ppt课件
![健康教育呼吸道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1c704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e.png)
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1,管理,控制,消灭传染源
01
2,切断传播途径
02
3,降低人群易感性 管理,控制,消灭传染源 加强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6
5,甲肝:发病后1个月.
7
6,红眼病:隔离至眼睛不再有异常分泌物.
8
常见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日期:
01
流感:一周.
02
流行性腮腺炎:三周.
03
水痘:三周.
04
甲肝:1个月.
05
麻疹:三周.
06
切断传播途径是防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依不同传播途途径的传染病分别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期间暂停聚会和集体活动. 保持居室开窗通风. 空气和污染物体消毒. 健康教育,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咳嗽等. 加强饮用水管理 粪便无害化处理 加强食品管理 消毒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 免疫预防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药物预防
,皮疹 3,头痛,呕吐 4,腹泻
1
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
2
1,流感:发病之日起一周.
3
2,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一般为腮腺肿胀后9天.
4
3,水痘:隔离至所有水疱结痂脱落,一般为出疹后10天.
5
4,麻疹(风疹):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再延长5天.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
2
3
4
5
6
传播途径
健康与疾病ppt课件
![健康与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212c44561252d380eb6ef2.png)
健康是正常的生理、心理 ——忽视了人的社会适应性 活动.
5
(一)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宏观概念
1946年WHO的定义: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
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 会适应能力。
6
(一)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宏观概念
1989年WHO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
11
社会适应良好:
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 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最主要的
不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辩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 能按社会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行为; 能为人类的幸福作贡献;
12
巴西医学家10年的研究发现:
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 病和精神过敏症。
健康与疾病 Health and disease
Health and disease
1
第一节 健 康
一、健康及有关概念
健康与疾病是医学科学中两个基本概念 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及质量的反应
2
怎么样才算健康?----他健康吗?
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二等奖”的马加爵于2004年 在云南大学杀死4名同窗
特点:
“自感不适,检查无
病”
16
( 卫23分: 你的健康状况良好,继续保持 。 24-41分: 你的健康状况开始令人担忧,
以后要注意了; 42-60分: 你的健康状态比较糟糕,建议
马上去医院查查 ;
18
认为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研究人体亚健康问题,积极促进其向健康转化。 注意亚健康状态与疾病无症状现象相鉴别。
如:糖尿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色盲等 遗传倾向较大—肿瘤、心血管疾病
健康与疾病 健康 护理学导论课件
![健康与疾病 健康 护理学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b901e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0.png)
健康并不代表一切 但失去了健康,便丧失了一切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1988
(一)古代健康观念
毕达哥拉斯 恩培多克勒
“四元素说” 认为生命是由水、火、气、土
四元素组成。
(一)古代健康观念
“体液学说”中提出: 健康是自然和谐的状态,
一个人身体各部分与体液协 调就是健康,反之即为疾病。
健康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行为生活 方式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 遗传 2. 种族 3. 年龄 4. 性别 5. 生物性致病因素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二)心理因素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心理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三)环境因素
1. 自然环境 2. 社会环境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范围和质量与人的健 康密切相关。
三、亚健康状态
(一)亚健康状态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 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 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 态
三、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影响因素
1. 脑力和体力超负荷。 2. 心理失衡。 3.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4. 人的自然衰老。 5. 疾病前期。
三、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
健康标准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道德健康
身体结构完整、功能状态 良好、没有疾病和残疾
正确认识自己、情绪稳定、 自尊自爱、积极乐观
有效适应不同环境,胜任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
各种角色
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约 束自己;履行对社会及他
人的义务
心理健康与疾病预防PPT课件
![心理健康与疾病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d592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b.png)
运动方式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跑步、游泳、瑜伽等,保持适量和 规律的运动习惯。
避免过度运动
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和损伤, 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
保持良好的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不自卑、不自负,有助于建立自
信和自我成长。
自我调节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控 制冲动和过度反应,有助于保持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制作和传播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资料、加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 的认识和理解。
探索新的心理治疗方法
随着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深入了解,心理治疗方法也在不断 发展和创新。
探索新的心理治疗方法,需要结合传统心理治疗方法和现 代科技手段,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详细描述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持续的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恐惧和烦 躁等情绪障碍。患者常常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不安,无法控制自己的思 维和情绪。
抑郁症
总结词
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疲劳无力、失眠等心理障碍。
详细描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疲劳无力、 失眠等症状。患者常常感到绝望和无助,对生活失去信心。
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 支持和日常照顾,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 活。
案例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焦虑症 的影响
温暖、理解和支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 助于减少儿童焦虑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在温暖、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环境 中成长的儿童,更不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社区心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
案例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
健康生活方式与预防疾病主题班会PPT课件
![健康生活方式与预防疾病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cd0de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e.png)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积极情绪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影响身心 健康。
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面对生活挑战,才能获 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对心理健康
得健康。
至关重要。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 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或外出回家 后。
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 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飞沫传 播。
区分工作和生活,下班后尽量减少工作干扰,享受个人时间 。
定期休息
安排定期休假,进行放松和调整,避免身心疲惫。
主动参与健康管理
了解自身情况
定期体检,关注自身健康指标。了解 自身健康状况,以便制定个性化的健 康管理方案。
积极寻求帮助
咨询医生或健康管理师,获取专业建 议和指导。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共 同努力,共同进步。
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健康咨询 、健康宣传等活动,提高居民 健康素养。
科学运用医疗资源
合理就医
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避免过度诊疗,浪费资源。
合理用药
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药物,防止药物不良反应。
预防为主
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疾病风险。
合理用药 远离自我诊疗
遵医嘱用药
只有医生才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药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合理膳食
规律进餐,按时吃饭,避免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膳食结构,适量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脂肪等营养素。
适当运动的好处
增强体质
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 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素 质。
预防疾病
规律运动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 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某地区特定人群和全体人群健康状况有关的 健康指标
与健康状况直接有关的环境因子指标 与健康服务有关的指标,如医院设备有使用情
况等。
健康的测量指标
WHO健康水平测量研究小组: 与疾病及卫生政策有关的指标(宏观及微观)
社会经济指标 预防性卫生服务指标 健康状况指标 卫生政策指标 心理健康指标 个人身心功能健全的健康指标
认识健康 健康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古老但抓住了健
康的重要特征 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
健康(health)的概念
健康的宏观概念
但 心 是 幸 且111999是 理 疾 福 包478689没 状 病 的 括年 年 年躯有 态 与 完, , ,体和 赢 美疾世WW优局物健体医健良弱状病HH界点限、康健务OO好的态康和卫:于心是康工在:从康康件可与的匿”、身生德从维每自而①生理动-作和微是是,有自复《宏健社迹’心体“组健社护个己且对物、态群者社观生促良效然杂观阿康会,。理缺健康会人社的也健学社的体的会织的理进好地、多角承拉适而健陷康”公类会健要康范会变健目的角基健的调社变(度担木的共的成康对的围及化康标目应且康,不度础康社整会的:W社图概道健员承社解,经过;,标能是、还:,的会和环关仅W会H念德康不担会释扩济程④也。宣躯心必适平境系HO力身社要是责,出。仅责群从大等;健是O体理要应衡之。)言任。心会有没强发要要任体过 到 ; ③康 国“健健条性人间: 》。道” 健适完有调,求为,的去生②个是家“康应整疾“健健和良的病康康社好生,不不会和理而仅、 道德健康”。
亚健康状态
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 状态,临床查检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 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 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 症状时,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具有动态性和两重性,其结果是 回归健康或转向疾病。
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学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 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 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 社会政治制度 • 社会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生活方式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因素 脑力和体力超负荷 不良生活习惯 心理失衡 衰老 疾病前兆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健康的测量指标
不同学科的健康概念
学科观点 流行病学观点
生物医学观点 生态学观点 社会学观点
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观点 经济学观点
健康定义 宿主对环境中致病因素具有抵抗 力的状态 身体在结构、功能上的良好状态 人和生态间适应协调关系的产物 个人身体和/或行为状态符合社 会规范道德 躯体结构与功能正常、心理 和社会适应状态良好 一种可以通过购买健康服务 而获得的商品
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是通过护士的努力, 使公众建立和发展促进健康行为的活动
促进健康的行为
日常健康行为 保健行为 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控制、干预和预测人 的健康问题,
去除或减少不健康行 为。
预警行为
求医行为
遵医行为
病人角色行为
个人身心功能健全的健康指标
健全的自我照顾能力。 不会时时刻刻关切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或某个特定的
器官部位。 感觉轻松、乐观。 活力充沛、体能的协调与效率良好。 享受人生,觉得生活过得愉悦、踏实。 面对问题时,能平静松弛,适时放松心情,思考合宜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偏食、食欲佳。 维持恒定的体重。 睡眠和休息规则而充分。 日常生活有目的、有计划。 情绪平稳 良好而充分的社交生活
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的概念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亦称生活质量 或生命质量。
社会学意义上QOL的研究有两个层面:宏观层 次、微观层次
宏观层次指研究人口群体的生存质量;微观层 次指研究个体、家庭人口的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
WHO定义
1993年:“生存质量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 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 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 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它包括个体生理、 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士在帮助病人角色适应 中的作用、预防疾病的措施。
第一节 健 康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 态,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 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国家富 强的基础标志。
健康(health)的概念
健康的微观概念
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传统的生物个体健康观 健康是人们感到身体舒适,从功利主义角度来
健康与疾病
课堂目标
识记
WHO的健康定义、疾病的定义、四维健康观的概念、 病人角色的概念、现代疾病观的特点及要求。
领会
微观健康与宏观健康、WHO的健康测量标准、影响健 康及亚健康的因素、生存质量的概念及衡量标准、两 种疾病模式、影响个人对疾病的因素、病后主要的心 理反应、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及心理原因。
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内容
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生理领域 采取一定的措施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与不 适 保证周围环境的安静,使病人有足够的休息 和睡眠 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帮助满足饮食、 饮水、排泄等方面的需要
心理领域 社会领域。
疾病
疾病的概念 古代的疾病观 疾病是鬼神附体 疾病是机体阴阳的失衡 希波克拉底: “液体病理学”,认为人的健康 取决于其体内四种基本流质,血液、粘液、黑胆 汁和黄胆汁,疾病是四种流质不正常的混合和污 染的结果。
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
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躯体状态 心理状态 社会关系 环境 独立程度 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等
生存质量测量的两种类型:
一般量表 综合范围广泛,可用于不同人群 的比较,但不精确。
特殊量表 只针对特定病人,内容狭窄,不 易于病人组间比较,但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