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居住空间设计概念与原则

合集下载

居住空间设计教案

居住空间设计教案

居住空间设计教案第一章:居住空间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概念和意义使学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培养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设计的定义和意义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实用性、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居住空间设计的主要要素(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料选择、家具配置)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居住空间设计的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居住空间设计案例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居住空间设计的要素和技巧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概念和原则的理解设计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居住空间设计方案第二章:居住空间的功能与分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的功能需求和分区原则使学生掌握居住空间各功能区的设计要点培养学生合理规划居住空间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的功能需求(居住、休息、娱乐、餐饮、家务、储物)居住空间的分区原则(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居住空间各功能区的设计要点(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居住空间功能需求和分区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居住空间功能分区设计案例设计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居住空间功能分区设计实践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居住空间功能需求和分区原则的理解设计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居住空间功能分区设计方案第三章:居住空间的色彩与材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色彩和材料的选择原则使学生掌握色彩和材料对居住空间氛围的影响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色彩和材料的能力3.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色彩的选择原则(协调性、对比性、温馨感、个性化)居住空间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木材、石材、金属、玻璃、布艺)色彩和材料对居住空间氛围的影响(舒适度、温馨感、空间感、风格)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色彩和材料的选择原则及影响因素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居住空间色彩和材料设计案例设计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居住空间色彩和材料设计实践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色彩和材料选择原则的理解设计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居住空间色彩和材料设计方案第四章:居住空间的照明与家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照明和家具的选择原则使学生掌握照明和家具对居住空间氛围的影响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照明和家具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照明的种类和作用(自然光、人工光)居住空间家具的选择原则(实用性、舒适性、美观性、协调性)照明和家具对居住空间氛围的影响(空间感、温馨感、风格)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照明和家具的选择原则及影响因素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居住空间照明和家具设计案例设计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居住空间照明和家具设计实践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照明和家具选择原则的理解设计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居住空间照明和家具设计方案第五章:居住空间的设计流程与实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居住空间设计的能力5.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设计的流程(需求分析、空间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居住空间设计的方法(功能分区、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照明规划、家具配置)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技能(设计软件、设计规范、设计理念)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居住空间设计流程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居住空间设计案例设计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居住空间设计实践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第六章: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与趋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理念和趋势使学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关注设计趋势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设计的新材料(生态材料、可再生材料、环保材料)居住空间设计的新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节能技术)居住空间设计的趋势(简约风格、混搭风格、个性化定制)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和设计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创新居住空间设计案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方向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创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和设计趋势的理解设计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具有创新元素的居民空间设计方案第七章:居住空间设计的经济与预算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经济因素和预算控制使学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预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合理控制设计成本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经济因素(投资预算、成本控制、经济效益)居住空间设计预算的方法(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调整)居住空间设计预算的技巧(合理选择材料、优化设计方案、控制施工成本)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经济因素和预算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居住空间设计预算案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控制设计成本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因素和预算方法的理解设计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居住空间设计预算方案第八章:居住空间设计的评估与改进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使学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改进的策略和技巧培养学生不断改进、提高设计水平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设计评估的方法(用户满意度调查、专业评价、数据分析)居住空间设计改进的策略(调整设计方案、优化空间布局、改进材料选择)居住空间设计改进的技巧(关注用户需求、借鉴优秀案例、不断创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居住空间设计评估的方法和改进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居住空间设计改进案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提高设计水平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设计评估方法和改进策略的理解设计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居住空间设计改进方案第九章:居住空间设计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使学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成功经验和技巧培养学生分析、借鉴优秀案例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设计案例的类型(现代风格、中式风格、简约风格等)居住空间设计案例的特点(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等)居住空间设计案例的成功经验和技巧(设计理念、创新元素、用户需求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居住空间设计案例的类型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居住空间设计案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优秀案例的成功经验和技巧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案例的理解设计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居住空间设计案例分析报告第十章: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与总结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过程和总结方法使学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技能和经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居住空间设计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过程(设计理念、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等)居住空间设计总结的方法(经验总结、问题分析、改进措施)居住空间设计的经验分享(设计技巧、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过程和总结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居住空间设计实践案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居住空间设计的经验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设定:这是教案的基础,需要明确每个章节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
团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居住空间的家具与装饰
第六章
家具的选择与布置
根据空间大小和功能选择合适的家 具
注重家具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考虑家具的材质和风格与整体装修 风格相协调
灵活运用各种家具布置技巧如组合 搭配、空间利用等
装饰品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空间风格选择装饰品 考虑装饰品的材质和质感 注重装饰品的色彩搭配 注意装饰品的摆放位置和布局
案例三: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与实现方式
设计特点:采用传统中式元素如红木家具、山水画、屏风等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
实现方式: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装饰细节的处理将中式风格融入到现代居住空间 中。
案例分析:以某中式风格住宅为例从设计理念、风格特点、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总结: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与实现方式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舒 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居住空间设计的 目的:满足居住 者的生活需求提 高居住者的生活 质量营造出舒适、 温馨的居住环境。
居住空间设计的 要素:包括空间 布局、色彩搭配、 材料选择、照明 设计、家具陈设 等方面。
居住空间设计的 特点:注重人性 化、个性化、实 用性和审美性强 调室内外环境的 协调与统一。
居住空间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色彩比例:合理 分配不同颜色所 占的比例避免过 于复杂或单调
常见色彩的运用
暖色系:如红色、 橙色和黄色能营造 温馨、舒适的氛围
冷色系:如蓝色、 绿色和紫色能带来 清爽、宁静的感觉
中性色系:如白色 、灰色和黑色是常 见的背景色能平衡 其他色彩
色彩心理学:不同 的色彩有着不同的 心理感受需根据居 住者的需求进行选 择

《居住》教学教案设计

《居住》教学教案设计

《居住》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居住环境1.1 教学目标1. 了解居住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居住环境的基本要素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1.2 教学内容1. 居住环境的概念与分类2. 居住环境的基本要素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居住环境的概念与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居住环境实例1.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居住环境的认识2. 讲解居住环境的概念与分类3. 分析居住环境的基本要素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居住环境实例第二章:探索居住空间2.1 教学目标1. 了解居住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居住空间的布局和设计原则3.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设计能力1. 居住空间的概念与分类2. 居住空间的布局和设计原则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居住空间的概念与分类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居住空间设计实践2.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居住空间的认识2. 讲解居住空间的概念与分类3. 讲解居住空间的布局和设计原则4.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居住空间设计实践第三章:认识居住文化3.1 教学目标1. 了解居住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居住文化的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3.2 教学内容1. 居住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 居住文化的表现形式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居住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居住文化实例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居住文化的认识2. 讲解居住文化的概念和特点3. 分析居住文化的表现形式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居住文化实例第四章:探索居住技术4.1 教学目标1. 了解居住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居住技术的发展趋势3.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4.2 教学内容1. 居住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 居住技术的发展趋势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居住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居住技术实例4.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居住技术的认识2. 讲解居住技术的概念和分类3. 分析居住技术的发展趋势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居住技术实例第五章:规划居住社区1. 了解居住社区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居住社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社区规划和设计能力5.2 教学内容1. 居住社区的概念和分类2. 居住社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居住社区的概念和分类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居住社区规划实践5.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居住社区的认第六章:了解居住建筑6.1 教学目标1. 掌握居住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了解居住建筑的设计原则3. 培养学生的建筑审美能力6.2 教学内容1. 居住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居住建筑设计的原则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居住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居住建筑设计实例6.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居住建筑的认识2. 讲解居住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讲解居住建筑设计的原则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居住建筑设计实例第七章:探索室内居住环境设计7.1 教学目标1. 了解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7.2 教学内容1. 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方法和技巧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室内居住环境设计实践7.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认识2. 讲解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 讲解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方法和技巧4.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室内居住环境设计实践第八章:认识居住环境与健康8.1 教学目标1. 了解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 掌握健康的居住环境标准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8.2 教学内容1. 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 健康的居住环境标准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居住环境与健康实例8.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居住环境与健康的认识2. 讲解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3. 分析健康的居住环境标准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居住环境与健康实例第九章:保护居住环境9.1 教学目标1. 了解保护居住环境的重要性2. 掌握保护居住环境的方法和措施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9.2 教学内容1. 保护居住环境的重要性2. 保护居住环境的方法和措施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保护居住环境的重要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保护居住环境实例9.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保护居住环境的认识2. 讲解保护居住环境的重要性3. 讲解保护居住环境的方法和措施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保护居住环境实例第十章:居住环境评价与改进10.1 教学目标1. 掌握居住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指标2. 了解居住环境改进的方法和策略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1. 居住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指标2. 居住环境改进的方法和策略10.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居住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指标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居住环境评价和改进实例10.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居住环境评价与改进的认识2. 讲解居住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指标3. 讲解居住环境改进的方法和策略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居住环境评价和改进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了解居住环境1. 居住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居住环境的基本要素二、探索居住空间1. 居住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居住空间的布局和设计原则三、认识居住文化1. 居住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 居住文化的表现形式四、探索居住技术1. 居住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 居住技术的发展趋势五、规划居住社区1. 居住社区的概念和分类2. 居住社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六、了解居住建筑1. 居住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居住建筑设计的原则七、探索室内居住环境设计1. 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八、认识居住环境与健康1. 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 健康的居住环境标准九、保护居住环境1. 保护居住环境的重要性2. 保护居住环境的方法和措施十、居住环境评价与改进1. 居住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指标2. 居住环境改进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了解居住环境重点解析:此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居住环境的广义和狭义之分,掌握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大部分的内容。

《居住空间设计》课件

《居住空间设计》课件
总结词
简约至上,强调自然与和谐
详细描述
日式风格以简约、自然、和谐为特点,大量运用天然材质,如竹、木、纸等。典型的日式风格采用低矮的家具、和纸 、榻榻米等元素,营造出清新脱俗的居住空间。
案例
某公寓的日式风格客厅,采用简约的家具、竹帘和绿植,呈现出宁静致远的氛围。
其他风格
总结词
多元化与跨界融合,满足个性化需求
窗帘、床品
01
选择与家具和陈设品相协调的窗帘和床品,增强整体效果。
地毯
02
选择合适的地毯,增加空间的温馨感和舒适度,同时起到隔音
、保暖的作用。
靠垫、抱枕
03
利用靠垫、抱枕等软装饰品,为居住空间增添色彩和层次感。
05 居住空间的绿化与景观设计
室内植物的选择与布置
室内植物选择
根据空间大小、光照、湿度等条件选择适合的室内植物,如吊兰、 绿萝、蕨类等。
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
设计应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同时 也要注重室内环境的视觉美感。
人性化与舒适性
充分考虑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人体工 程学原理,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
环保与节能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室内 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创新与个性化
在满足基本功能和审美需求的基础上 ,注重创新和个性化设计,打造独特 的居住空间。
次卧室
供其他家庭成员休息和睡 觉,布局可根据需求进行 调整,但同样需考虑隐私 和舒适性。
衣帽间
为主卧室和次卧室提供储 物空间,可设置衣柜、鞋 柜等。
辅助功能区
卫生间
书房
提供洗浴、如厕功能,需考虑洗脸盆 、马桶、淋浴等设施的布局,以及采 光、通风和清洁。

居住空间设计概念与原则

居住空间设计概念与原则

居住空间设计概念与原则居住空间设计概念与原则是指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设计师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概念。

合理的设计概念和原则可以为居住环境提供舒适、实用和美观的空间布局,以满足使用者的生活需求。

以下是居住空间设计的几个重要概念与原则。

1.整体性:居住空间的设计应该有整体性,即不同空间之间应该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体性的设计可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果,营造出和谐、循环、流畅的居住环境。

3.层次感:居住空间设计应注重层次感的营造。

通过地面高低、天花板高低、家具布局等手法,使空间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变化,形成空间的多样性与层次感。

4.适用性:居住空间的设计应注重适用性,即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与习惯进行设计。

不同的家庭成员所需的功能与空间布局不同,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使空间设计更加贴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5.色彩与材质:居住空间设计应注重色彩与材质的搭配。

不同的色彩与材质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空间的功能与需求选择适合的色彩与材质。

比如,在客厅中可以选择温暖明亮的色彩与材质,使空间更加舒适与宜人。

6.效果与细节:居住空间设计应注重设计效果与细节的处理。

设计效果可以通过空间的布局、家具摆放、照明等手法来体现。

细节的处理可以通过家具与家装的搭配、陈设物品的选择等来完成。

7.美学:居住空间的设计应追求美学的传达。

通过合理的色彩、布局、家具与装饰品的搭配,可以营造出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

美学的传达还可以通过对空间形状与比例的控制,营造出协调、和谐的空间效果。

居住空间设计的概念与原则是设计师在进行住宅设计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

通过合理的整体性、通透性、层次感、适用性、色彩与材质、效果与细节、美学等原则的运用,可以为居住空间营造出舒适、实用和美观的居住环境,满足使用者的生活需求。

第一章居住空间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居住空间的基本概念
1.空间多样化
首先,居室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增加空间感。 其二,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差异导致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 对居住空间的功能需求、对空间的划分就会有所不同,这些导致居住空间布局的多样 化发展。 其三,法国室内设计家考伦说:“当今很难说室内设计有一个什么定则,因为在人们 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今天,再好的东西也会过时。新的风格不断出现并被人们 所接受,这就使得今天的室内设计作品多姿多彩,千变万化”。
一、居住空间的含义与特征
1.2居住空间的特征
1.空间多样化
一、居住空间的含义与特征
1.2居住空间的特征
2.色彩情感化
人们在感受空间环境的时候,首先是注意色彩,然后才会注意物体的形状及其他 因素。色彩的魅力举足轻重,影响着人们精神感觉。只有室内色彩环境符合居住者的 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才能使人产生舒适感、安全感和美感。科学的利用色彩有利于 人的身心健康。即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获得美的效果。
4.风格个性化
二、居住空间的历史发展与风 格流派
2.1居住空间的历史发展
室内设计是人类创造并美化自己生存环境的活动之一。确切地讲,应称 之为室内环境设计。
史前,人类赖以遮风蔽雨的居住空间大都是天然山洞、坑穴或者是借自然 林木搭起来的“窝棚”。这些天然形成的内部空间毕竟太不舒适,人们总是 想把环境改造一番,以利于生存。不过,从现代观点来看,人类早期作品与 后来的某些矫揉造作的设计相比,其单纯、朴实的艺术形象反倒有一种魅力, 并不时激发起我们创作的灵感。
二、居住空间的历史发展与风 格流派
2.2居住空间的风格流派
东南亚风格——是一种结合了东南亚民族岛屿特色及精致文化品位的家居设 计方式, 原汁原味,注重手工工艺而拒绝同质的乏味,在盛夏给人们带来 东南亚风雅的气息。

《居住》教学教案设计

《居住》教学教案设计

《居住》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居住环境的相关知识,包括居住区的规划、建筑设计、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居住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居住区的基本概念和规划原则;(2)掌握住宅建筑的设计要求和要点;(3)认识到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居住区的规划2.1 居住区的概念与组成2.1.1 居住区的定义2.1.2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2.2 居住区规划的原则2.2.1 安全性原则2.2.2 舒适性原则2.2.3 经济性原则2.2.4 环境友好性原则2.3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2.3.1 案例一:居住区规划方案2.3.2 案例二:居住区规划方案2.4 练习与讨论第三章:住宅建筑设计3.1 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3.1.1 满足使用功能3.1.2 注重舒适性3.1.3 考虑经济性3.1.4 突出个性与美观3.2 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3.2.1 平面布局3.2.2 空间设计3.2.3 立面设计3.2.4 环境协调3.3 住宅建筑实例分析3.3.1 实例一:住宅建筑设计方案3.3.2 实例二:住宅建筑设计方案3.4 练习与讨论第四章: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4.1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4.1.1 居住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2 人类活动对居住环境的影响4.2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适应4.2.1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协调4.2.2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冲突与解决4.3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案例分析4.3.1 案例一:居住区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3.2 案例二:居住区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4 练习与讨论第五章:居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居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5.1.1 居住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5.1.2 居住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标5.2 居住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5.2.1 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措施5.2.2 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措施5.2.3 法律法规与政策方面的措施5.3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3.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居住环境中的应用5.3.2 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5.4 练习与讨论《居住》教学教案设计第六章:居住区规划的实施与评价6.1 居住区规划的实施6.1.1 规划编制与审批6.1.2 规划管理与监督6.1.3 规划实施案例分析6.2 居住区规划的评价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6.2.2 评价方法与技术6.2.3 居住区规划评价案例分析6.3 练习与讨论第七章: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发展7.1 住宅建筑设计创新的必要性7.1.1 应对社会发展的挑战7.1.2 满足人类需求的多样化7.1.3 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7.2 住宅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与途径7.2.1 理念创新7.2.2 技术创新7.2.3 功能创新7.3 住宅建筑设计创新案例分析7.3.1 案例一:创新住宅建筑设计方案7.3.2 案例二:创新住宅建筑设计方案7.4 练习与讨论第八章:居住区景观设计8.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8.1.1 和谐性原则8.1.2 功能性原则8.1.3 美学原则8.1.4 可持续性原则8.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8.2.1 空间布局与分区8.2.2 植物配置与绿化8.2.3 景观设施与小品8.2.4 水体设计与利用8.3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8.3.1 案例一: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8.3.2 案例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8.4 练习与讨论第九章: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例分析9.1 国内典型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例9.1.1 实例一:新区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9.1.2 实例二:老城区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9.2 国际典型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例9.2.1 实例一:国外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9.2.2 实例二:国外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9.3 练习与讨论10.1.1 主要知识点回顾10.1.2 重点与难点解析10.2 课程拓展与展望10.2.1 居住环境发展趋势10.2.2 建筑设计新技术与材料10.2.3 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0.3 练习与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居住区的规划2.1.2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2.2.1 安全性原则2.2.2 舒适性原则2.2.3 经济性原则2.2.4 环境友好性原则2.3.1 案例一:居住区规划方案2.3.2 案例二:居住区规划方案二、第三章:住宅建筑设计3.1.1 满足使用功能3.1.2 注重舒适性3.1.3 考虑经济性3.1.4 突出个性与美观3.2.1 平面布局3.2.2 空间设计3.2.3 立面设计3.2.4 环境协调三、第四章: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4.1.1 居住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2 人类活动对居住环境的影响4.2.1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协调4.2.2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冲突与解决四、第五章:居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1 居住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5.1.2 居住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标5.2.1 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措施5.2.2 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措施5.2.3 法律法规与政策方面的措施五、第八章:居住区景观设计8.1.1 和谐性原则8.1.2 功能性原则8.1.3 美学原则8.1.4 可持续性原则8.2.1 空间布局与分区8.2.2 植物配置与绿化8.2.3 景观设施与小品8.2.4 水体设计与利用本《居住》教学教案设计涵盖了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居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居住区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

第一章 居住空间总论

第一章 居住空间总论
1.2.1 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利用天然的洞穴建造各种形式的居住 空间。后期,在北方居住形式逐渐由地穴发展为木骨泥墙房屋,而南方的先民的 居住形式为巢穴,最后逐渐演变为干阑式建筑。
1
居住空间设计导论






J
U
Z
H
U
K
O
N
G
J
I
A
N
S
H
E
J
I
隋唐到五代,已普遍采 用了垂足而坐的高足家具, 早期社会席地而坐的住宅家 具形式逐渐被替代,中国居 住空间的面貌得以改变。
1
居住空间设计导论






J
U
Z
H
U
K
O
N
G
J
I
A
N
S
H
E
J
I
1
居住空间设计导论
这是由英国 一家企业推出未 来住宅——“光 子空间”,它是 世界上第一个全 部由智能玻璃打 造的未来式住宅。 考虑到自然光对 我们的日常生活、 睡眠模式、能源 使用还有身体健 康方面都有巨大 而积极的好处, 所以该设计的目 的是创建一种新 式住宅,允许住 户与外界进行最 大程度的互动与 连通。
1.3 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1.3.1 1.3.2 1.3.3 1.3.4
以人为本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地域性与文化性并重 倡导绿色设计
1
居住空间设计导论






J
U
Z
H
U
K
O

居室空间设计 教学日历

居室空间设计  教学日历
第一周
第二讲
形式美原则
一、形式美原则产生及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二、形式美原则的内涵
三、情感预判度原则
学习了解形式美原则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并 通过学习形式美原则的内涵及对室内设计作品中运用形式美原则的分析,掌握室内设计过程中如何把握形式美原则。
第一周
第二章
居室空间设计与实践
第一单元
小户型居室空间设计
第一讲
第七周
第八讲
智能化家居设计
一、智能家居概念
二、智能家居设系统基本知识
三、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智能家居的概念,以及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智能家居概念;智能家居设系统基本知识;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第七周
第九讲
绿色环保家装设计
一、绿色环保基本概念
二、装修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第三周
第四讲
室内空间构建与应用1
一、室内空间构建概述
二、玄关
三、起居室
通过了解中户型居住空间的室内空间构建、分类。掌握中户型玄关、起居室空间的各自定义,特征、作用,分类,设计要求。
第三周
第五讲
室内空间构建与应用2
一、卧室
二、书房
三、卫生间
通过了解中户型居住空间的室内空间构建、分类。了解并掌握卧室、书房、卫生间等不同性质的空间的功能特点和设计要求。
第二周
第二讲
小户型设计基本原则与项目调研
一、小户型空间概念
(一)户型的性质1、日本小户型住宅发展状况 2、户型设计特点
二、小户型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小类型的居住空间的概念、设计基本原则与设计方法;通过小户型项目调研,了解小户型设计流程,实施过程,设计要求等,使学生能完成小户型居住空间的设计项目分析、解决实际设计问题。

《居住空间设计》PPT课件

《居住空间设计》PPT课件

间与内部空间置换的过程,但也是最能体现设计师“以人为本”的设
计理念的地方,也是要特别考虑使用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地方。
精选ppt
7
玄关的设计风格要与起居室的风格协调统一,空间不需太大,但 要有较高的防卫性能,不能让陌生人站在门口就一眼看清居室的布局; 要有合适的照明度,以方便进出和更换鞋帽;要有足够的储藏空间以 及很好的心理暗示。很好的心理暗示尤为重要,玄关是业主或客人进 入居室的第一站,考虑到居室主人在外面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的心 情,通常是希望一打开门,就看到安定又温馨的场景,由此产生浓重 的归属感;其次要考虑客人的心情,而玄关是客人对居室的第一印象, 对玄关第一印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对整个居室的印象,进而也影响 到对居室主人的印象。玄关的吊顶可适当做低, 一般比起居室低 200~300mm(图1-4)。
一种空间设计形式。
精选ppt
5
B.家居设计的基本理念
家居设计是根据人的基本需求、生活方式、感觉、人的精神追求
等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的。这是家居设计的根本,但是现在很多设计
却往往脱离了这个根本,只一味地追求装饰效果和设计新意,使家具
设计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以使用性与装饰性的完美结合才使设计作
品成为真正的设计作品。
精神需求,放松疲惫心理的功能(图1-11)。 卫生间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a.卫生间的沐浴部分和如厕部分尽量分开,空间大的可分为干区和湿 区,小的也应在布置上有明显的划分。 b.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卫生间有窗户的称为明卫,没窗户的称为暗 卫。如果通风不好,需增设引风装置,即在吊顶装排风扇和通风管道。 c.良好的排水条件更为重要,卫生间是家居空间中最潮湿的地方,墙 壁、地面必须有防潮措施。 d.安全使用,保证电器的绝对安全。 e.色调一般采用浅色调或灰色调,便于清洁。 H.储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第二版电子课件第一章居住空间设计概述

居住空间设计第二版电子课件第一章居住空间设计概述
4.合适的装饰材料和可行的施工工艺 想让设计由构想变成现实, 必须选用合适的地面、墙面、顶棚等各 个界面的装饰材料, 采用现实可行的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必 须在设计开始时就整体考虑, 以保证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第二节 居住空间设计的目的和依据
5.投资限额、交付条件及工程施工期限 具体又明确的经济和时间概念是一切现代设计工程的重要前提。投 资限额与交付条件是居住空间设计必要的依据因素。不同交付条件的居 住空间, 其装修预算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同时, 不同的工程施工 期限对应不同的装饰材料安装工艺及界面设计处理手法。 另外, 原有建筑物的建筑总体布局和建筑设计总体构思、业主提出 的设计任务书, 以及有关的规范(如防火、卫生防疫、环保等)和定额 标准也都是居住空间设计的依据。
人体空间可归纳为静态尺度、动态活动范围和心理需求范围三个方面。 (1)静态尺度 我国成年男子人体尺寸数据(平均值)如图1-9所示, 我国成年女子人体尺寸数据 (平均值)如图1-10所示。
第二节 居住空间设计的目的和依据
(2)动态活动范围 人体平面、立面的动作领域与活动范围(平均值)如图1-11和图1-12所示。
第一节 居住空间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5.居住空间软装设计 软装是对居住空间中所有可移动元素的统称。软装包括家具、装饰 画、艺术器皿、花艺绿植、窗帘布艺、灯饰及其他装饰摆件。 除固定家具、嵌入式灯具、壁画等与界面组合外, 大部分软装都可 以相对地脱离界面而布置于居住空间里。软装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都很突 出。家具、陈设品、绿化等在烘托居住环境气氛和形成居住空间设计风 格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节 居住空间设计的对象
第三节 居住空间设计的对象
二、公寓式居室
公寓式居室一般建在大城市里, 多数为 高层建筑, 每一层内有若干单户独用的套房, 有的附设于酒店之内, 供一些常住客商及其 家属短期租用(见图1-16)。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概念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概念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概念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是指对居住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和装饰,以满足人们居住需求和提升居住体验的一项工作。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室内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概念是将居住者的需求和设计师的创意相结合,创造出一个舒适、功能齐全、美观大方的居住环境。

室内设计应该考虑到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个人喜好和社会文化背景,充分满足他们对空间的需求,并通过设计手法创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室内设计中,空间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设计师需要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和空间的特点,合理地规划每一个区域的功能和尺寸。

例如,客厅是家庭活动和接待客人的主要场所,应该确保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家具和人流量;卧室是人们休息和私人空间,应该注重隐私和舒适性。

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使居住空间更加实用、舒适和美观。

除了空间规划,色彩搭配也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颜色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受,因此在选择室内装饰颜色时需要考虑到居住者的喜好和所追求的氛围。

例如,暖色调的颜色可以给人带来温馨、舒适的感觉,适合客厅和卧室等场所;冷色调的颜色可以给人带来清新、宁静的感觉,适合厨房和浴室等场所。

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打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居住空间。

此外,材质的选择和质感的设计也是室内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不同的材质和质感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触感和视觉效果,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风格,选择适合的材质和质感。

例如,在卧室中使用柔软细腻的棉质面料,可以提升居住者的舒适感;而在厨房中使用耐磨防水的瓷砖和不锈钢材质,可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材质选择和质感设计,可以打造出一个高品质和舒适度的居住环境。

除了上述的概念要点,室内设计还需要注重细节和实用性。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家具和储物空间,确保空间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第一章:住宅室内设计空间特征

第一章:住宅室内设计空间特征








住宅室内环境的分析与使用功能 住宅内部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门厅(玄关、过厅、过道) 楼梯 门厅是从家庭入口到期他客房的一个过渡空间,它的基本功是起缓和冲击作 用,此外,人们进门家门一般在此换鞋和整装。 楼梯是联系上下两层的通道,也是一个过渡过城 2、起居室,客厅 起居室是从事日常起居活动,如看报纸欣赏音乐等等。客厅那就是会客的空 间属性。在我国当前的居住水平,一般将起居室与客厅合二为一。起居室兼 客厅应具备上述两种空间的功能。 3、餐厅 餐厅为居室的用餐空间。除用餐外还应具有储藏用具、储藏食品饮料的功能。 4、工作室、书房 工作室、书房为从事创作、阅读等个人活动的场所。 5、卧室(分为主卧、儿卧、老人卧、客卧、佣人卧等) 卧室是供睡眠,进行私密活动及促藏物平的场所,其功能包括、睡眠储藏、 阅读及梳妆等。 6、厨房 厨房的功能主要是食物的处理加工。 7、卫生间 卫生间是集沐浴、更衣、洗漱、化妆、如厕等多种机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
2、注意空间动静关系、主次关系 的分布
空间安排要考虑到空间的 流动性特点,动区指餐厅、 客厅、卫生间等人流通行较 多的区域,静区指卧室、书 房等相对安静的区域。
(1)家庭成员公共的活动空间
餐厅
起居室是家庭团聚、 会客等使用最为频繁、 内外接触较多的房间, 也是家庭活动的中心
门厅
(2)私密性空间










3. 利用颜色和图案改变空间感——室内空间六个面 颜色的选择 (1) 深色使空间缩小,房间高度降低;浅色则反 之。 (2) 蓝色等冷色调使墙面、天花板有退后感,是 人感觉房间较宽敞;颜色的红色等明显的暖色调则 产生相反的效果。 (3) 墙纸图案大且偏红,使空间缩小。 (4) 按行进方向饰有宽条纹的地板会延长空间感。 (5) 墙面上强调横向条纹可降低房间高度、扩大 房间宽度;墙面上强调竖向条纹可增加房间高度、 减小房间宽度。 (6)小型图案使房间感觉大而深。

第一章居室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ppt课件

第一章居室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ppt课件

干栏 生存压力大 → 建造目的单一 → 满足基本生存要求 ↗ ↘ 木骨泥墙
巢居和穴居发展图
穴居
巢居、干栏式建筑
木骨泥墙
西北窑洞和云南干阑式建筑
二、中期阶段(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至工业革命前期)
生产技术进步 → 技术能力提升 → 结构复杂 → 哥特式(曲辕 犁、牲畜的运用)(中:斗拱、砖瓦 西:肋拱、火山灰)
一早期阶段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中期生产技术落后穴居窑洞及山洞生产能力不足物质财富有限形式巢居木骨泥墙巢居和穴居发展图穴居巢居干栏式建筑木骨泥墙西北窑洞和云南干阑式建筑二中期阶段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至工业革命前期生产技术进步哥特式曲辕犁牲畜的运用中


节第
居 住
一 节
空 间 设 计 的 现 状 和 发 展 趋 势
居 住 空 间 设 计 的 基 本 知 识
居 第

住 章

空 住
空 间
间 设
计 的
设 概
念 和
计 发
展 趋 势
本章内容提要
居住空间设计的概念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 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 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居住空间设计的概念
居室 什么是

居室就是居住的房间,是家庭和个人日常起居生活的私人空间。 居住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中的一个类型,即对建筑提供居住性室 内空间进行调整、装饰、布置和采光、通风、调温的设计,包括 空间设计、装修设计、陈设设计和物理环境设计等方面的环节。
空间多样化 色彩情感化 空间生态化 风格个性化
三、居室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1、现有的居住环境设计在民族文化、建筑风格、空 间、功能划分上有待于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室内环 境新模式。

居住空间讲义 ppt课件

居住空间讲义 ppt课件
1.以个人为生活单位集体长期居住的是宿舍。
2.短暂居住并提供服务的是旅馆。
3.以家庭为生活单位长期居住的是住宅。
住宅是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物,是人们 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 创造的人造环境。
家庭的生活模式,是住宅内部居住空间组织的内在依据。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的家庭组成方式使住宅设计 呈现差别性。
·壁柜门设在房间门后 ·阳台门靠一边或开在开间中部 ·套间门宜靠近外间门,减少室内交通面积 居室空间划分也可采用比较灵活的空间组合 ·帷幕 ·家俱 ·玻璃
2020/12/2
11
一、厨房
第三节 辅助部分的布置与分析
功能:炊事(兼有进餐或洗涤)是家务劳动的中心所在,家庭主妇在厨 房内的时间占家务劳动的2/3。
当今厨房设备现代化、综合化趋势,紧凑、简洁、方便、卫生,“L” 形布局有利于减少人的体能消耗。 二、厕所、卫生间、洗衣房
设计原则:
1.布置紧凑,尽可能减少人的体力消耗。 2.注意防水、排水,并便于清洁,地面的材料、水流的方向、坡度和 高差。
3.通风,最好外窗直接通风与采光(南方地区,墙面的凸凹变化), 暗卫生间设通风道与排气扇、门上设进风百叶与门缝,排气口设在贴近 顶棚的位置。
厨房设计的基本要求:
1.有适当的面积——满足设备及操作要求 设备
空间尺度 操作方便
贮藏
2.设备的布置及尺度要适宜于操作
3.有良好的室内环境,有利于排除有害气体及保持清洁
4.有利于住宅户内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
炊事 使用面积:≥5~6m2 分为:餐室厨房
进餐
2020/12/2
12
工作厨房:仅安排炊事活动 ≥3m2 厨房设备按操作流程的布置有四种 一字形 二字形 L形 U形

居住空间概述

居住空间概述
2.群体活动或公共活动空间宜与其他生活区域保持 密切关系
3.居住房门宜紧靠墙角开设,使家具陈设获得有利空 间,各房门之间距离不宜太长,尽量缩短交通路线
面积较小,使用效率高
› 起居室
传统建筑的堂 群体生活主要场所 家庭主人身份、 修养、实力的象征
› 餐厅
家庭日常进餐和宴请宾 客重要场所
› 卧室
私密性、封闭性强,位于住宅平面布局的尽端 设计上旨在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睡眠空间
› 书房
供阅读、藏书等活动的 场所,是学习与工作的环 境,空间环境体现文化感、 修养感和宁静感
› 居住空间设计的概念: › 依据现代人的生活特点,具体房间的形状、大小、
朝向、楼层等运用艺术设计手法和物质材料、工 艺技术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生理、 心理要求的理想居住空间——家
第二章 居住空间的设计
一、居住空间的功能布局
› 基本功能
平面布局
门厅玄关
过渡性空间,家人进出和 迎送宾客
› 厨房专门处理家务膳 食的场所,在家庭生活 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功能流线简洁合理
› 浴厕间
家庭中处理个人卫生的 空间,一般与卧室的位置 靠近,具有较高的私密性
二、居住空间的交通动线分析
是指居住各活动区域之间的联系,使家庭活动得以 自由流畅的进行
1.每个独立活动区域之间保持直接沟通,避免穿越其 他空间,交通路线以介于各个活动区域之间为宜
第一章 居住空间概述
一、居住空间的定义
是一种以家庭为对象的居住活动为中心的建筑环境 狭义理解为:家庭生活方式的体现,即家庭生活的标志 广义理解为:社会文明的表现
二、居住空间的社区条件
› 精神条件
充分的文教设施 和谐的环境 集体背景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标准(68课时)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属必修课,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设置与室内设计装饰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相一致。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居室空间设计的基本技能,使其设计的居室空间使用方便,空间布置合理,设备设施配置完善,以便较好地适应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技能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技能、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注意与后继课程的“接口”。

(三)课程设计思路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需要学生系统掌握居住设计方法、居住设计程序、居住设计表达、居住设计表现以及设计项目整体策划、运作、管理能力。

并通过设计项目的实际训练,让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在项目运作筹划的层面来理解居住空间设计。

本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居住空间设计项目作为本课程教学实施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与要求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室内设计最新的设计理念、知识、方法、技术、工艺,能综合运用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完成系列化室内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要求设计的图纸规范、标准,达到投标要求,设计方案具有独创性、潮流性和可实施性。

(二)分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居室空间类型,空间的组合关系,户型特点;②居室空间使用功能及布局合理;③居室空间室内设计的原则;④居室空间功能布局、界面设计: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⑤居室空间室内装饰材料与工艺;二)过程与方法1.以完成项目小组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

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2.教学的组织非常重要,需要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而不是把理论课与实践课分离开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态性 家居生态包括: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自然生态是指空气、阳光、水、 和原有植被等自然构成因素,在规划伊始,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保护和 维持居室的自然生态,因为这是人工所不能比拟的。人工生态是指人工绿化 环境以及人为的对居室地形地貌的改造,这方面多要设计师和业主协商共同 完成。 (3)人本思想 以人为本是居室规划的出发点和终结点,这要求我们在进行规划工作时 时刻意识到最终的使用对象是人类本身,要充分考虑到规划后的空间实用水 平,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水平,以及注重文化内涵等方面来构思。
乌德勒支住宅建筑的外部与内部/吉瑞特 ·托马斯·里特维德/风格派
2.2.7表现派 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名为“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 流派。表现主义艺术家认为艺术的认为是表现个人的感受。
2.2.8构成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批俄国年轻艺术家将雕塑作品做成抽象的结 构或构造物模样被称为构成主义。构成派的作品以木、金属、玻璃、塑胶 等制作成抽象的空间构成,以表现力、运动、空间和物质结构的观念。
4.1.4 整体化个性构思 规划前期需要构思,要根据居室环境和使用者的各种特点、爱好、习惯 以及经济条件等做出整体的规划。不同性格和生活背景的业主对于规划的要 求也不尽相同。行为和习惯的不同就会影响到室内使用功能的及空间风格的 定位。所以居住空间的规划要体现人文关怀和个性保护的意图,最大限度的 做出独特风格,不同以往的好方案。
4.2 居住设计原则 居住空间的设计是多种学科的交集。 4.2.1空间原则 (1)空间的限定 对于室内空间的定义是:建筑限定结构经过围合、覆盖、下沉、高出、 架起和设立变化所限定出的空间。围合是限定空间的经典方法,常见的有隔 断、家具布置、绿化营造等。这些各自又都有自己的限定度的不同:家具围 合功能性区分明显,隔断具有较高的限定度,绿化限定自然清新等。
二、居住空间风格、流派及类型 2.1 室内设计风格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 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
2.1.1 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 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和“神”的特征。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 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古典主义等。
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构成派
三、国内外居住空间发展概况 3.1 国内居住空间发展概况 3.1.1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开始以天然形成的洞穴营造各种居住空间, 比如入地较深的袋穴和坑式穴居、半穴居等。
3.1.2 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 青铜技术的使用使建筑技术也得到提高,大规模室内空间和精细华美的 建筑装饰开始出现,空间规划的严谨、建筑空间规模、室内空间装饰氛围 体现着人对自然由崇拜转向敬畏与渴望支配、统治者的意志、力量和严格 的等级制度。
2.2.3工业革命时期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包豪斯学院,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 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及室内设计上提倡与工业社会相 适应。该时期也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设计师,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就是其 中一位,他提出了“新建筑五点”,即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 横向的长窗和自由立面。他设计的萨伏伊别墅就是这一类建筑的代表。
第一章
居住空间设计概念与原则
一、居住空间设计概念 1.1 居住空间设计含义与内容 《黄帝宅经》开篇曰:“居者,人之本。人因居而立,居因人得志。人居 相扶,感通天地。”数语之间已然道出了“人”与“居”相存共融的关系, 揭示了人居空间的哲理内涵。
《黄帝宅经》
居住空间设计就是在室内空间这一舞台内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根据使用功能需要的划分,居住空间一般可以分为:起居室、客厅、卧室、 餐厅、厨房、书房、卫生间等不同性质的空间。
栗树山母亲住宅/罗伯特·文丘里
住宅立面图/罗伯特·文丘里
图1-2-12
住宅内部陈设/罗伯特·文丘里
图1-2-13
汉索曼住宅/迈克尔·格雷夫斯
2.1.4混合型风格 近年来,设计多元化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的总体趋势。室内布置 中也有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的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溶古今中 西于一体如传统的屏风、摆设和茶几等
4.1.1居住空间规划的“三性”原则 (1)节约性 作为我们每个人起居的居住空间,绿色家居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 房屋建造、环境维护成本、房屋拆除预算、室内热工性能(尽可能利用环境 能源,诸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等诸多方面,作为室内规划人员一 定要遵循这一节约性原则,用做少的物,创造出极可能多的实用生活空间。
结构的完美凸显/解构主义
浅蓝空间/解构主义
白色空间/解构主义
纯白的布色细化了结构轮廓/解构主义
建筑鬼才Zaha Hadid部分/解构主义
2.2.5新洛可可派 新洛可可派原为18世纪盛行于欧洲宫廷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充分利用 了丰富多变的色彩,墙面采用大片镜子,顶棚基本上是暗灯和反射板,地面 用光滑透亮的材料辅砌,再配上色彩鲜明的地毯,艳丽的摆设与各种款式的 家具,人动景迁,交相辉映,富丽堂皇。同时,设计师还用园曲面,反射出 变了形的灯光和景物。
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
2.2.2简洁派 简洁派是把居住空间内的装饰减到最少的程度。它的设计讲究居住空间 内部的色彩的纯朴、淡雅以及调子的素净、统一;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凡德罗/简洁派 ( a)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凡德罗/简洁派(b)
2.2.3白色派 白色派的居住空间各个界面以至家具等陈设品常以白色为基调,简洁 明朗,以美国建筑师的史密斯住宅为代表。
4.1.2 功能布局合理原则 功能是实现各项生活活动的基础,功能的分布以及布局的合理也就成了 规划的核心。住宅空间功能多样化、家庭设施完备化,要求空间组织也要更 加多变,在层次形态和观感上也丰富多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1.3 动静主次区分原则 居住空间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但是其组成部分并不是都处于同一使用环 境的,动静之分是居住空间的重要区别方式,再完成了功能和布局的规划后, 区分动静分区就是真正意义上保证了居住空间的可居住性。
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W·格罗皮乌斯
别墅外部/勒.柯布西耶/现代风格
别墅内部实景/勒.柯布西耶/现代风格
2.1.3 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 班牙语类诗选》一书。 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 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 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 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人物有菲尔普斯〃约翰逊、罗伯特〃文丘里等。
3.2.2中世纪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中世纪及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主义、巴洛克及洛可可等风 格的住宅建筑及其室内已经非常完善了,艺术风格亦日趋成熟。哥特式建筑 是欧洲中世纪建筑设计的顶峰,无论工程技术还是艺术设计手法都达到了空 前的高度。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改变了中世纪的刻板作风,从古希腊、罗马的设计 中汲取灵感,在设计上力求个性的解放和自由,面向现实,面向人生。
(1)对称与平衡 对称平衡是参照于一定的中立基准展开的形式美准则,在视觉上讲, 它有均齐之美;从心理上讲,它有协调之美。这种对称与平衡在现实中十 分常见。
(2)调和与对比 对比与调和是反映矛盾的两种状态。对比主要通过视觉形象的明暗、室 内物体的色彩冷暖、色相与尺寸的差异都是形成室内对比的方式。调和可以 借互相之间的共同点而获得和谐的效果。
(2)空间的组织 规模较大的室内设计方案中,需要根据功能而对原有的建筑空间进行再 划分与再限定,这就涉及到不同空间的组织,综合的说有以下一些组织方式: 主厅式、主走廊式、嵌套式、点散式。这些组织形式的变换结合让我们的室 内空间大不一样。
4.2.2 形式美原则 作为艺术设计和建筑学专业的交叉学科,室内设计也要满足一定的形 式美法则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让人有审美欲望,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参照 生活的种种环境总结出来的美的形式规律和抽象概括。是美学的基本原则 之一,其内涵有:对称与平衡、调和与对比、节奏与韵律等。
梁志天-上海鹏利海景花园
2.2 室内设计流派 现代居住空间的设计从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流派类 型。 2.2.1银色派 银色派往往通过在居住空间内采用大量的镜面以及平曲面玻璃,不锈 钢,磨光的花岗石和大理石等反光性强的材料作为装饰面材。 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佩利 1971年 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
3.2 国外居住空间发展概况 3.2.1 古代时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在古埃及贵族府邸的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抹灰墙上画有彩色竖直条 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还配有各类家具及生活用品。 住宅建筑多为木构架,墙垣以土坯为主,墙面一般抹一层胶泥砂浆,再 涂一层石膏,然后绘上植物和飞禽等壁画,天花、地面和梁柱都有各种各 样华丽的装饰图案。
3.5
封建设计后期(明、清) 明清时期居室空间设计达到很高的水平,呈现独特的风格和样式,反映 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居室空间中,厅堂一直是最为重要的空间,到明清时 期,厅堂的地位逐渐成为住宅中礼仪化和神权化的场所,其功能和形式已经 发展得十分完备和丰富了,如古书所云:“厅堂立基,古以无间三间为 率”,“凡厅堂中一间易大,旁间宜小,不可均造”等,长有秩序通过厅堂 内摆设的形式也一目了然,位于中轴线上的坐北朝南的位置为主位,左右两 边采用对称布局。
巴黎苏比兹宅邸/新洛可可派
2.2.6风格派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和画家、设计师凡.杜艾斯堡等人形成一个艺术流派, 1917年出版名为《风格》的期刊,故得名“风格派”。风格派提倡“排除自然 形象”的“纯粹艺术表现”,主张国际化的艺术,通过“抽象和简化”寻求 “纯洁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红黄蓝-蒙特利安/风格派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
3.1.3 封建社会前期(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 春秋时期(公元前八世纪末至公元前五世纪初)的住宅没有遗留下来的 实物,也没有完整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