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念奴娇》学案 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1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1 苏教版必修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标:了解作者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

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3、了解作品中典故的含义及其作用。

4、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教学重点:描写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追思周瑜当年雄姿。

教学难点:首尾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新课导入:通过《前赤壁赋》(已经学过)引入:同样在黄州赤壁,同样于壬戌七月,同样写失意情怀,苏轼用另一种体裁——词,写了另一篇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作者作品提示: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

苏轼词的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

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三、朗读全文:(教师范读全文或播放朗诵)提示:该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高亢激昂。

四、欣赏上阕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这些景物有何物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这种雄浑壮阔的意境,与作者用词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

你觉得上阕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功底,为什么?赏析三个词――淘、穿、卷。

( 1 )淘。

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

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

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了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

可以这样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物理意义上水的概念,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 2 )穿。

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 3 )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形象真切。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0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0苏教版必修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教学目的:一、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二、理解衬托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3、培育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二、教学假想:一、指导如何把握意境,一课一得;二、分析、对比、归纳、感悟风格特点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进程:(一)导入:对于苏轼,咱们并非陌生。

在词的进展史上,苏轼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而且取得了庞大的成绩。

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充团练副使。

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他在游赤壁时,吊古抒怀,写下了豪放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人说,这首词应该由关西大汉,抬着铜琵琶、敲着铁绰板来唱。

究竟是如何的豪放呢?让咱们一路来看影片,听朗诵,感受豪放词风。

(二)上阕环境描述同窗们初步感知了这首词鲜明的豪放风格。

豪放风格也体此刻上阕的环境描述中。

师读上阕。

环境描述给咱们的整体感受能够用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来归纳。

这种特点集中体此刻作者的用字上。

一、很多评论家都以为此处的形容词和动词用得传神,试以“乱”“惊”“穿”“拍”“卷”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每一个人只须分析一字即可。

明确:“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字写出峻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字本义为“马骇也”,意即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之汹涌;“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二、环境描述在文章中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本词上阕中的环境描述有何作用呢?搜索关键词:环境描述的作用。

一、环境描述能够提供人物活动的广漠空间,显示事件进展的时期背景。

二、环境描述能够展现地域风貌和风土人情,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3、环境描述能够推动情节的进展。

4、环境描述能够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五、环境描述能够渲染衬托环境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

启思: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安静的时候,作者为何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安静之景?明确:环境描述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昔时赤壁酣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为英雄的出场创设一个广漠的背景。

【语文】3.1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苏教必修二.doc

【语文】3.1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苏教必修二.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了解作者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

(二)了解作品中典故的含义及其作用。

(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二、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用典的贴切自然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教学过程:导入:“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请问: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谁?(苏洵、苏轼、苏辙)“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

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

”再请问:这首诗中的“苏长公”又是谁?(苏轼)不错,是苏轼。

我们今天就学苏东坡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正是苏东坡在“投荒的岁月”里写的,词人苏东坡因为被贬湖北黄岗,当时叫黄州的地方。

一般说来,被贬职总归有点不太舒服,但是我们现在反过来审视这件事情,我们倒还觉得苏东坡的贬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正是由于贬职,使他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开始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和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教师范读全词,学生揣摩词的意境。

补充注释: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乱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

②群山。

《释名》:“山体曰石”。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

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对策,小乔嫁给周瑜。

唐代诗人杜牧《赤壁》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 指的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了:“初嫁了”就是刚嫁过去。

“了”字是衬词,填词时遇到文气不完整处,常加一、二字作衬,并没有实在意义。

强虏(檣橹):檣是船上的桅疔,橹是摇船的工具。

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檣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

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

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江月:临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三)指名学生朗读全词。

师生评价读怎样才能把诗词读的入情入境?生:理解词的意思生:把自己的心放进文章中去,自己仿佛置深其中。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_《念奴娇 赤壁怀古》优教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_《念奴娇 赤壁怀古》优教导学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教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语言、赏意境,体会文中词人情感,认识豪放词风。

2.鉴赏本词,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3.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

4.能够感词人所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预习检测给加点的字注音酹.江月( ) 公瑾.( ) 故垒.( )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词的风格方面有何特点?在全词中有何作用?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3.“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表现了周瑜怎样的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方面有何特点?4.词中作者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来塑造周瑜这一人物形象的?5.本词意境雄浑壮阔,与作者用词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

你觉得上阕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功底?试作分析。

我的质疑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提示:“大江东去”仅此四字就雄视千古。

用语极简洁、极质朴,却又气象极阔大,声势极豪壮,并且富含哲理。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浪淘沙,气魄宏大,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江浪淘尽,感慨颇深,尤其是把古代英雄的代谢同大浪淘沙的壮美形象拈连起来,构想奇妙卓越,气壮声洪,令人犹如听暮鼓晨钟,有怦然心动之感。

以此提挈全篇,笔力非凡。

2.提示:这三句作者从正面描绘了赤壁雄伟奇险的景色。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乱石穿空”是向上看到的山峰高耸入云的形象,“惊涛拍岸”是向下看到的江、岸吞吐搏击的形象,“卷起千堆雪”是平视看到的江涛汹涌奔流的形象;从描绘的重点来看,“乱石”句着重写姿势,“惊涛”句着重写声音,“卷起”句着重写色彩,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到赤壁近在眼前,江涛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耳边。

这几句不仅写得概括集中,精神饱满,而且写得意态纵横,有声有色。

3.提示:这里把周瑜写得十分雍容闲雅,表现了周瑜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形象特点。

“羽扇纶巾”,从服饰上写周瑜虽身为主帅,身当大敌,却羽扇便服,不着戎装,这里把周瑜写得多么雍容闲雅,真是风度超人。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复习获奖学案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复习获奖学案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复习获奖学案苏教高中语文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复习获奖学案复习学案〔教师版〕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鉴赏: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跟他的妻子王弗伉俪情深,而王弗不幸早逝,故有此作。

上片先说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次说孤坟相隔千里,欲话凄凉而不可得;末说由于自己变得苍老,即使能够相逢,对方也认不出来了。

如此层层推进,自然引出梦中相逢一节。

下片前五句述梦境,夫妻重聚,一切宛似生前,而又相顾无言,泪落如泻;后三句写作者梦醒后浓重的哀思。

情词凄切,感人至深。

背诵苏轼词名句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⑷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临江仙》)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⑽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阮郎归》)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⑿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⒂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基础积累1。

注音〔开始积累吧!〕公瑾〔jǐn〕纶〔guān〕巾强虏〔lǔ〕早生华〔huā〕发酹〔lèi〕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浪淘.尽〔冲洗、冲刷。

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9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9 苏教版必修2

念奴娇•赤壁怀古【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古代优秀读物, 与文本展开对话。

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赤壁怀古》不仅是苏轼的代表作,是豪放词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它将笔触由闺阁延伸到了社会与人生,扩大了叙写的题材,抒发的不再是男女间缠绵悱恻之情,而注入了鲜明的士大夫情怀——修身、齐家、制国、平天下,折射出作者杰出的文学天才和非凡的个性品位。

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应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作品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并联系时代生活,科学品评作者看淡人生的文化品格,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⑴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⑵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学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⑶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 醉书一曲《念奴娇》, 让世人传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

苏教版高中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中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

2.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文章壮阔之景、周瑜形象及作者的思想2.词作炼字技巧教学难点: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倾向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视频片段。

导语设计:“大家知道这段视频展现了哪个历史事件?(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吴蜀两国联合抗曹有力打击了曹魏的势力,从此初步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吴国大将周瑜也为此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赤壁大战的古战场到底在哪儿呢?有人认为在湖北的武昌,也有人认为在湖北蒲圻,后经史学家证实,是在蒲圻的乌林赤壁。

有趣的是,蒲圻赤壁虽然江山不改,但却鲜为人知,反而是黄冈的赤壁闻名遐迩,甚至有人误以为黄冈赤壁就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轼的出现。

在学习赤壁赋的时候,我们了解到苏轼曾被贬黄州,在这期间,他生活困难,极度苦闷。

而这个时期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尤以两赋一词最为著名,两赋分别是前后赤壁赋,而一词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板书课题)二、知人论世复习相关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苏辛、苏黄米蔡。

三、初读感知学生诵读课文,初步感知音频示范,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四、细读鉴赏:文章题为“赤壁怀古”,可以看出是一篇怀古类诗词,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怀古类文章一般是由眼前之景,想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情。

本文描写了什么景想到了哪些人,又抒发了什么情呢?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找出人物相关的语句。

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苏教版 必修2

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苏教版 必修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的]1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1 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安排一教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1、文学常识:词又分为诗余、长短句、填词、乐章,原全称“曲子词”,即歌曲中的歌词。

起源于民间,兴于隋唐,盛于宋,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为词调或词牌。

词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2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提高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情怀3、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态度【课前预习】1、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某某省眉山县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是豪放派的开创者;诗歌创作亦有杰出的成就,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或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fú草木茂盛) 并称为“宋四家”;又善于绘画,善画竹和枯木。

所著有《东坡七集》等。

这首词写于1082年 (元丰七年 ),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当时苏轼由于王安石变法,为新派官僚罗织罪名,被贬到某某当团练副使,思想上很苦闷,经常游山玩水以排遗,这首词就是当时游某某赤壁矶所作。

苏轼的许多代表作就产生在此时。

苏轼认为,谪居某某是自己创作生涯的转折点。

这首词,就是他被贬期间,游某某赤壁时所作。

主要是反映他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精神苦闷。

这首词笔力雄健,风格豪放,一直被视为苏词的“标志性”作品。

2、解题:关于“词”1)词的起源: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

“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二)苏轼所游的赤壁,指黄冈城外的赤壁矶。

怀古: 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古代文人学士,登临山川胜地,凭吊前人遗迹,发为吟咏,叫做怀古。

这类作品往往联系历史往事来抒发个人的感慨。

《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念奴娇_赤壁怀古》学案(精)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念奴娇_赤壁怀古》学案(精)

苏教版必修2第二专题之念奴娇•赤壁怀古高手支招之一—阅读方略读前要热身乌台诗案与绝命诗iy 叮讣d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

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

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

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一句。

当时朝中政敌章敦、蔡确等人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 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

御史李11 —1 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宀《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于是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

此时,沈括还出来告密,说苏轼诗作有讥讽朝政之意,章敦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为证据(令苏轼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于死地。

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震惊朝野。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下狱后未卜生死,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

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

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

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

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交给狱卒,托其转交给弟弟苏辙。

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苏教版必修二)

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苏教版必修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这首词是苏轼的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并且在背景、手法、主题上非常具有典型性,是借景抒情诗词的代表作。

诗词鉴赏方法有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还原文本本身的情感内涵,直击文字背后那颗美好鲜活的灵魂。

这首词在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中被放在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二板块“千古江山”里,本专题以文本研习为主,而人教版中是在婉约词的对比下作为豪放词的代表作进行学习的,它更强调理性思考、研习。

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苏轼的诗词,对苏轼的生活经历和他的词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那么我们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重点就应该放在感受的基础上提升理性的认识,进而反思自己对于自身人生价值的理解与定位。

我们可以利用本篇中向来有不同版本的几个字作为切入点,以此来理解词作的蕴意;再利用各种方式,比如:相同主题的诗词、散文作品及评论来印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当然,诗词还是要注重诵读。

总之,我们在学习时要营造合适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诗词作品的兴趣,懂得如何去鉴赏诗词,并且在前人已知的知识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诗词作家展开对话,从前人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从而提升自己人生价值的高度。

二、案例描述板块一(准备)学生对苏轼比较理解,所以我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作为导语进入本课的学习。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

是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多文化,不仅是文学巨子。

他那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那份永远不灭的诙谐,正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一生仕途坎坷,一直生存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不停地遭贬、在这过程中,有一次遭贬对他的一生极为重要,这次遭贬形成了他旷达的胸襟、虽经历磨难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

这就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元丰二年,他写诗讽刺新法被小人利用,在他的诗中大做文章,扭曲他的用意,最终他以“文字讽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既是小官,又是闲职,此时苏轼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无以施展,内心极为郁闷。

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8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8 苏教版必修2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必修四第二单元编选的是宋词,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

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

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

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因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是苏轼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本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区分两大风格词派的作品以及以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了解苏轼的有关知识;2、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2、通过比较,认识豪放派与婉约派艺术风格的不同。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为:1、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比较豪放派与婉约派艺术风格的不同。

教学难点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二、学情介绍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对苏轼的诗文并不陌生,《题西林壁》《水调歌头》等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必修二《赤壁赋》抒写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借主客问答阐发人生感悟,旷达中透出老大无成的不遇之愤,为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①通读诗词,有感情诵读诗词,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②品读语言,感受诗词意境,体会作者苏轼在词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③背诵诗词,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

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

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

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

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北宋年间的文字狱)被捕入狱,坐牢103天,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的“三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而且“东坡居士”的别号也是他在这时起的。

同学们,我们在必修2已经学过了苏轼的《赤壁赋》,感受到了东坡居士的文笔才情,今天我们再一起品读体味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一代文豪的大手笔。

(板书题目作者)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明确自主合作学习的题目,合作讨论时间10分钟,分互动研讨题和体验探究题两部分,互动研讨题每组都要做,体验探究题3选1做好分工,1、2、3组负责第③题,4、5、6、7组负责第④题,8、9、10组负责第⑤题,并给各题目设置具体分值计入小组得分,作为评比依据。

小组展示内容的最终得分评判标准由教师掌控。

(楷体字部分为参考答案或评判标准。


互动研讨题:
①朗读这首词,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读准字音、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并展示成果。

(5
分)教师范读
②从词中的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读出了什么?结合词句分析。

(5分)
③分析上片使用的意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上片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式。

(10分)
④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周瑜?作者从几个方面拿自己与周瑜进行比较?(10分)
⑤词作的结尾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语句体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分)
3.交流展示,品读词作
4.魅力精讲,画龙点睛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文末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无论是上片的描绘景致,还是下片的回忆英豪、感慨咏怀,我们都能读到苏东坡的这种“成熟”,无论是“江山如画”,还是“人生如梦”,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一代文豪的才情气度,豪迈情怀。

5.落实巩固,当堂背诵
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当堂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小组全部成员都能成功背诵的加20分。

6.拓展迁移,检测反馈
出示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东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东风”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②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