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新编笔记(姜波克第四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节 国际收支
��� 定义���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活动的系统性货币记录或统计报表; ��� 需注意把握 ��� 涉外性 ���“居民/ 非居民”:经济领土、经济利益和经济单位尺度; ��� 系统性 ���以(付款或一些不付款)交易为基础:交换、转移、移居和其他;故它有别于
对外收付记录 ��� 流量概念 ���时期数目,常以一个会计年度计算; ��� 事后概念 ���对既成事实的记录
��� 本国居民收到国外的单方面转移,属贷方项目;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单方面 转移属借方项目。
��� 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包括财产和对外国人的债权)属借方项目;外国人获 得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属贷方项目。
��� 外国人偿还债务属贷方项目,本国居民偿还外国人债务属借方项目。 ��� 官方储备减少属贷方项目,官方储备增加属借方项目。
对于以上记账惯例,我们有便于记忆的两个检验法则,(1)凡是引起本国从国 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出的交易记入 借方,而这笔货币收入或支出本身则相应记入借方和贷方。(2)凡是引起外汇 供给的经济交易都记入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入借方。 ��� 记账货币 ���为比较不同交易,在记账时交易额折算成同一货币数字,多为美元; ��� 编制实例(详见课本) ��� 分析(详见课本)
第 2 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基本原理 ��� 特定账户分类 ���经常账户:实际资源(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流动; ���资本与金融账户:有形资本/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流动、对外资
产/负债所有权变更; ���错误与遗漏账户:各账户或会出现余额,但所有账户的借贷
应相等; ���图2-1 ��� 复式记账法 ���任一交易均涉及借贷两方;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以负号表示,贷方以正号表示。 ���“贷方”记录资金的来源,表明出口的实际资源和反映对外资
产减少或对外负债增加的项目;“借方”记录资金的使用,反 映进口的实际资源和反映对外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项目。( 具体情况参见后页) ��� 出口商品属贷方项目,进口商品属借方项目。
��� 本国居民为外国人提供劳务(运输、保险、旅游),或从外国取得投资及其他 收 入,属贷方项目;外国人为本国居民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属借方项 目。
第 4 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 调节的必要性 ��� 持续逆差/ 顺差的涵义; ��� 自动调节机制 ��� 货币-价格机制 ���图2-3和图2-4; ��� 收入机制 ���图2-5; ��� 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顺差)→ 本国货币存量减(增) → 利率升(降)→
本国金融资产收益率升(降) → 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增(减)→ 资金外流减(增)或资金内流增(减) → 国际收支改善; ��� 自动调节的局限性 ���涉及制度、信用货币和经济紧缩等问题 ��� 政策调节工具 ��� 支出转换型政策 ��� 用汇率、贸易壁垒和直接管制等政策将AD (AE)转向本国产品和劳务; ��� 支出增减型政策 ��� 用扩充性(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改变AD(AE)水平,进而改善国际 收支; ��� 融资型政策 ��� 运用官方储备和国际信贷,以缓解暂时性失衡; ��� 供给型政策 ��� 以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改变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和增加出口,以解决长期性失衡; ��� 道义与宣示型政策 调节途径和条件 ��� 弹性分析法 ��� “弹性” ��� 两个变化率之比率; ��� 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Em)、供给价格弹性(Sm); ��� 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Ex)、价格弹性(Sx);
由S = SP+ SG,可将(6)式写作S = SP + SG = I + CA, 或,
SP = I + CA – SG = I + CA + (G – T) (7) 上式在私人储蓄和国内投资、经常账户余额和政府储蓄间建立了 联系。定义( G – T )为政府预算赤字,则(7)式表明,一国私人储蓄 可用于三个方面:国内投资(I)、购买外国资产(CA),为政府债务( G – T )提供融资。 再者,(7)式还可写作, CA = SP – I – (G – T) (8) 由于私人储蓄、国内总投资、经常项目余额及政府赤字是共同决 定的相关变量,虽然仅从(8)式还难确定影响经常账户余额变动的 因素,但它却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经常项目账户余额的一个理论框 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私人储蓄的上升必然导致经常项目余额 的增加,而投资和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则导致经常账户余额的下 降。
储备的压力; ��� 外汇收支差额 ��� 体现一国的外汇供求状况、把握官方外汇储备和汇率水平的变动状
况 ��� 统计口径的选择 ��� 图 2-2 ��� 临时性失衡 ��� 由各种偶然因素引起,属于常态;
��� 结构性失衡 ��� 由国内产业结构问题造成,涉及到产品种类、质量以及收入/价
格弹性等,具有长期性; ��� 货币性失衡 ��� 由国内物价水平、进出口货物的货币成本变动引起; ��� 周期性失衡 ��� 由经济周期波动引起; ��� 收入性失衡 ��� 由国民收入的变化引起; ��� 预期性失衡 ��� 预期的作用,可从实物/ 金融角度分析
��� 在封闭经济中,一国的总投资完全由国民储蓄提供,国民储蓄(S) 必须 等于投资(I)。
���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 此时,私人消费(I)、私人投资(G)、政府采购(G)和出口(EX)形成国民收入; 而前三项均可能包括部分进口。国内支出中只有针对非进口部分才能 形成对国内产出的需求。因此,只有从国内支出C + I + G 中减去进口 (IM)的价值,才能得到由国内支出产生的本国国民收入,而进口价值只形 成他国的国民收入。同样,EX是外国对本国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属于由 国外支出所产生的本国国民收入。因此, Y ≡ C + I + G + EX – IM (5)
��� 在AD等于AS时,宏观经济达到均衡, C + I + G ≡ C + SP + T (3)
��� 将“国民储蓄”定义为总产出中不用于C和G的部分,记作S;它由私人储 蓄(SP)和政府储蓄(T)构成,后者为SG =T - G,则S = SP+ SG;结合上述 均衡式(5),则有, I = S (4)
第 1 章导论
��� 国际金融学的定义 ���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开放宏观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 课程的国情基础 ���经济总量���发展阶段���资源和人口状况���增长方式���与世界的关系
第 2 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预备知识: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核算
��� 封闭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 此时,从总需求角度(AD)看,可将国民收入(Y)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 投资(I)和政府采购(G)三部分,任何不直接进入它们的最终产品、服务将 形成企业的存货投资。因此, Y = C + I + G; (1) ��� 另一方面,从总供给角度(AS)看,国民收入就是一国全部产出的总和;它 们由各种要素所生产,故也可看作各种要素供给的总和,可用各种要素所 得各种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表示;而这些收入最终又 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储蓄(SP) 和政府税收(T) 三部分。因此, Y = C + SP + T (2)
��� 经常账户余额 ��� 产品、服务的出口与进口间的差额,常称为经常账户余额,记作 CA,即EX – IM = CA。若CA> (<) 0,则称一国经济存在经常账户 盈余(赤字)。现实中难以见到EX与IM平衡的情况,更常见的是经 常账户盈余或赤字。 ��� 由于(5)式右端是用于国内产出的总支出,经常账户余额变动于是 与产出、就业相互联系。 ��� 经常账户余额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衡量国际借贷的规模和方向。 若出现赤字,出口收入无法弥补进口支出,国家须举借外债以 弥补赤字,此时其对外净负债增加;相反,若出现盈余,该国实 际上在为其贸易伙伴提供融资。无论这种融资的形式如何,该国 都获得了对某种外国资产未来收益的索取权,该国对外净资产增 加。因此,一国经常账户余额等于其对外净资产的变动。 ��� 经常账户与储蓄 ��� 将(5)式与(2)、(4)两式结合,可得, S = I + CA (6) 它说明了开发经济与封闭经济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即,前者可通 过增加资本存量或对外净资产而形成国民储蓄,而后者的国民储 蓄却只能通过增加资本存量形成。开放经济中投资的增加不必依 靠提高国民储蓄率,而可通过增加对外借债来实现,即用外债支 付投资所需原料的进口;此时,经常项目账户会出现相应的赤字。 相反,由于一国国民储蓄超过总投资的部分可被他国借入以增 加后者的资本存量,一国经常账户余额常被称作对外净投资。 可见,为国内资本积累( I – S )融资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与 国际产品、服务流动(CA)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资本总是从经 常账户盈余国流向赤字国,为后者国内资本存量的增加提供融资。
��� “马歇尔-勒纳条件” ��� 汇率变动将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如果Em+Ex > 1 ��� 贬值与时滞— “J-曲线效应” ��� 贬值伊始,贸易收支或反会恶化。 ��� 因需履行已签合约,以本币(外币)计价的出口(进口)品,折成外币(本
币)的收入(支付)将会减少(增加);出口增量不及出口外币价格的减量,
定函数; ��� 国内名义货币供给( Ms )没有实际效应;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小国经济,即贸易品价格取决于世界市场,其价格( Pd )和i 的水平接近
国际市场水平
��� 推导过程(参见教科书P42-43); ��� 基本结论 ��� ⊿R = ⊿Md - ⊿D ��� 其中,⊿R、⊿Md 和⊿D分别为国际储备变动(即国际收支)、名义货币需 求变动和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 该式意味着,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其逆差实为Ms超过了Md ;因货 币供应不影响实物产出,在Pd不变时,居民将增加货币支出以调整实际 货币余额,导致货币外流,从而形成国际收支逆差;反之则反是。其次,
而进口减量也小于进口本币价格的增量;
��� 供给弹性和预期等因素的作用; ��� 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完成调整后,贸易收支才会逐渐改善; ��� 图 2-6 ���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交换比价) ���出口商品单价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价指数之比,即T = Px/ Pm ���基本结论 本币贬值时,若 Sx Sm >(<或= ) Ex Em ,则 T 恶化(改善或不变)。 ���吸收分析法(支出法) ���结论 ���B = (1- a) Y - Ā ���含义 国际收支差额取决于总收入(Y)、边际消费倾向(a)和国内 自发性消费(Ā )。因为后者较难改变,故国际收支的调节路径 应在于前两者,实施支出转换政策改变改变a,而以支出增减 政策改变 Y,进而改变 AE,使得 Y= AE 进而改善国际收支。 ��� 货币分析法 ��� 前提条件 ��� 充分就业,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 md )是实际收入( y )和利率( I )的稳
国际金融新编笔记
姜波克第四版
内容
���第1章导论
���第2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3章汇率基础理论
���第 4 章内部均衡/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第5章内部均衡/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
���第6章外汇管理制度和政策调节
���第7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
���第 8 章金融全球化与国际协调合作
国第一、二产业的规模、结构和实力,可用作国际收支的近似数字; ���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 有形/ 无形货物进出口的差额,可更全面地反映一国各产业的规模、
结构、竞争力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实力; ��� 基本账户差额 ��� 经常账户+ 长期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余额,可反映一国的国际经济实 力和地位; ��� 综合账户差额 ��� 经常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余额,可衡量国际收支变动对其官方
第 3 节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
��� 涵义 ��� 自主性/ 补偿性交易: ��� 前者产生于自主性目的,后者服务于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 ��� 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为零(正、负),则称国际收支平衡(顺差、逆差); ��� 统计口径 ��� 贸易收支差额 ��� 有形货物进出口的差额,表现为贸易顺差(盈余)/ 逆差(赤字),反映一
��� 定义���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活动的系统性货币记录或统计报表; ��� 需注意把握 ��� 涉外性 ���“居民/ 非居民”:经济领土、经济利益和经济单位尺度; ��� 系统性 ���以(付款或一些不付款)交易为基础:交换、转移、移居和其他;故它有别于
对外收付记录 ��� 流量概念 ���时期数目,常以一个会计年度计算; ��� 事后概念 ���对既成事实的记录
��� 本国居民收到国外的单方面转移,属贷方项目;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单方面 转移属借方项目。
��� 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包括财产和对外国人的债权)属借方项目;外国人获 得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属贷方项目。
��� 外国人偿还债务属贷方项目,本国居民偿还外国人债务属借方项目。 ��� 官方储备减少属贷方项目,官方储备增加属借方项目。
对于以上记账惯例,我们有便于记忆的两个检验法则,(1)凡是引起本国从国 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出的交易记入 借方,而这笔货币收入或支出本身则相应记入借方和贷方。(2)凡是引起外汇 供给的经济交易都记入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入借方。 ��� 记账货币 ���为比较不同交易,在记账时交易额折算成同一货币数字,多为美元; ��� 编制实例(详见课本) ��� 分析(详见课本)
第 2 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基本原理 ��� 特定账户分类 ���经常账户:实际资源(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流动; ���资本与金融账户:有形资本/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流动、对外资
产/负债所有权变更; ���错误与遗漏账户:各账户或会出现余额,但所有账户的借贷
应相等; ���图2-1 ��� 复式记账法 ���任一交易均涉及借贷两方;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以负号表示,贷方以正号表示。 ���“贷方”记录资金的来源,表明出口的实际资源和反映对外资
产减少或对外负债增加的项目;“借方”记录资金的使用,反 映进口的实际资源和反映对外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项目。( 具体情况参见后页) ��� 出口商品属贷方项目,进口商品属借方项目。
��� 本国居民为外国人提供劳务(运输、保险、旅游),或从外国取得投资及其他 收 入,属贷方项目;外国人为本国居民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属借方项 目。
第 4 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 调节的必要性 ��� 持续逆差/ 顺差的涵义; ��� 自动调节机制 ��� 货币-价格机制 ���图2-3和图2-4; ��� 收入机制 ���图2-5; ��� 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顺差)→ 本国货币存量减(增) → 利率升(降)→
本国金融资产收益率升(降) → 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增(减)→ 资金外流减(增)或资金内流增(减) → 国际收支改善; ��� 自动调节的局限性 ���涉及制度、信用货币和经济紧缩等问题 ��� 政策调节工具 ��� 支出转换型政策 ��� 用汇率、贸易壁垒和直接管制等政策将AD (AE)转向本国产品和劳务; ��� 支出增减型政策 ��� 用扩充性(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改变AD(AE)水平,进而改善国际 收支; ��� 融资型政策 ��� 运用官方储备和国际信贷,以缓解暂时性失衡; ��� 供给型政策 ��� 以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改变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和增加出口,以解决长期性失衡; ��� 道义与宣示型政策 调节途径和条件 ��� 弹性分析法 ��� “弹性” ��� 两个变化率之比率; ��� 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Em)、供给价格弹性(Sm); ��� 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Ex)、价格弹性(Sx);
由S = SP+ SG,可将(6)式写作S = SP + SG = I + CA, 或,
SP = I + CA – SG = I + CA + (G – T) (7) 上式在私人储蓄和国内投资、经常账户余额和政府储蓄间建立了 联系。定义( G – T )为政府预算赤字,则(7)式表明,一国私人储蓄 可用于三个方面:国内投资(I)、购买外国资产(CA),为政府债务( G – T )提供融资。 再者,(7)式还可写作, CA = SP – I – (G – T) (8) 由于私人储蓄、国内总投资、经常项目余额及政府赤字是共同决 定的相关变量,虽然仅从(8)式还难确定影响经常账户余额变动的 因素,但它却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经常项目账户余额的一个理论框 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私人储蓄的上升必然导致经常项目余额 的增加,而投资和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则导致经常账户余额的下 降。
储备的压力; ��� 外汇收支差额 ��� 体现一国的外汇供求状况、把握官方外汇储备和汇率水平的变动状
况 ��� 统计口径的选择 ��� 图 2-2 ��� 临时性失衡 ��� 由各种偶然因素引起,属于常态;
��� 结构性失衡 ��� 由国内产业结构问题造成,涉及到产品种类、质量以及收入/价
格弹性等,具有长期性; ��� 货币性失衡 ��� 由国内物价水平、进出口货物的货币成本变动引起; ��� 周期性失衡 ��� 由经济周期波动引起; ��� 收入性失衡 ��� 由国民收入的变化引起; ��� 预期性失衡 ��� 预期的作用,可从实物/ 金融角度分析
��� 在封闭经济中,一国的总投资完全由国民储蓄提供,国民储蓄(S) 必须 等于投资(I)。
���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 此时,私人消费(I)、私人投资(G)、政府采购(G)和出口(EX)形成国民收入; 而前三项均可能包括部分进口。国内支出中只有针对非进口部分才能 形成对国内产出的需求。因此,只有从国内支出C + I + G 中减去进口 (IM)的价值,才能得到由国内支出产生的本国国民收入,而进口价值只形 成他国的国民收入。同样,EX是外国对本国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属于由 国外支出所产生的本国国民收入。因此, Y ≡ C + I + G + EX – IM (5)
��� 在AD等于AS时,宏观经济达到均衡, C + I + G ≡ C + SP + T (3)
��� 将“国民储蓄”定义为总产出中不用于C和G的部分,记作S;它由私人储 蓄(SP)和政府储蓄(T)构成,后者为SG =T - G,则S = SP+ SG;结合上述 均衡式(5),则有, I = S (4)
第 1 章导论
��� 国际金融学的定义 ���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开放宏观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 课程的国情基础 ���经济总量���发展阶段���资源和人口状况���增长方式���与世界的关系
第 2 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预备知识: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核算
��� 封闭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 此时,从总需求角度(AD)看,可将国民收入(Y)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 投资(I)和政府采购(G)三部分,任何不直接进入它们的最终产品、服务将 形成企业的存货投资。因此, Y = C + I + G; (1) ��� 另一方面,从总供给角度(AS)看,国民收入就是一国全部产出的总和;它 们由各种要素所生产,故也可看作各种要素供给的总和,可用各种要素所 得各种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表示;而这些收入最终又 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储蓄(SP) 和政府税收(T) 三部分。因此, Y = C + SP + T (2)
��� 经常账户余额 ��� 产品、服务的出口与进口间的差额,常称为经常账户余额,记作 CA,即EX – IM = CA。若CA> (<) 0,则称一国经济存在经常账户 盈余(赤字)。现实中难以见到EX与IM平衡的情况,更常见的是经 常账户盈余或赤字。 ��� 由于(5)式右端是用于国内产出的总支出,经常账户余额变动于是 与产出、就业相互联系。 ��� 经常账户余额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衡量国际借贷的规模和方向。 若出现赤字,出口收入无法弥补进口支出,国家须举借外债以 弥补赤字,此时其对外净负债增加;相反,若出现盈余,该国实 际上在为其贸易伙伴提供融资。无论这种融资的形式如何,该国 都获得了对某种外国资产未来收益的索取权,该国对外净资产增 加。因此,一国经常账户余额等于其对外净资产的变动。 ��� 经常账户与储蓄 ��� 将(5)式与(2)、(4)两式结合,可得, S = I + CA (6) 它说明了开发经济与封闭经济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即,前者可通 过增加资本存量或对外净资产而形成国民储蓄,而后者的国民储 蓄却只能通过增加资本存量形成。开放经济中投资的增加不必依 靠提高国民储蓄率,而可通过增加对外借债来实现,即用外债支 付投资所需原料的进口;此时,经常项目账户会出现相应的赤字。 相反,由于一国国民储蓄超过总投资的部分可被他国借入以增 加后者的资本存量,一国经常账户余额常被称作对外净投资。 可见,为国内资本积累( I – S )融资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与 国际产品、服务流动(CA)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资本总是从经 常账户盈余国流向赤字国,为后者国内资本存量的增加提供融资。
��� “马歇尔-勒纳条件” ��� 汇率变动将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如果Em+Ex > 1 ��� 贬值与时滞— “J-曲线效应” ��� 贬值伊始,贸易收支或反会恶化。 ��� 因需履行已签合约,以本币(外币)计价的出口(进口)品,折成外币(本
币)的收入(支付)将会减少(增加);出口增量不及出口外币价格的减量,
定函数; ��� 国内名义货币供给( Ms )没有实际效应;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小国经济,即贸易品价格取决于世界市场,其价格( Pd )和i 的水平接近
国际市场水平
��� 推导过程(参见教科书P42-43); ��� 基本结论 ��� ⊿R = ⊿Md - ⊿D ��� 其中,⊿R、⊿Md 和⊿D分别为国际储备变动(即国际收支)、名义货币需 求变动和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 该式意味着,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其逆差实为Ms超过了Md ;因货 币供应不影响实物产出,在Pd不变时,居民将增加货币支出以调整实际 货币余额,导致货币外流,从而形成国际收支逆差;反之则反是。其次,
而进口减量也小于进口本币价格的增量;
��� 供给弹性和预期等因素的作用; ��� 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完成调整后,贸易收支才会逐渐改善; ��� 图 2-6 ���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交换比价) ���出口商品单价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价指数之比,即T = Px/ Pm ���基本结论 本币贬值时,若 Sx Sm >(<或= ) Ex Em ,则 T 恶化(改善或不变)。 ���吸收分析法(支出法) ���结论 ���B = (1- a) Y - Ā ���含义 国际收支差额取决于总收入(Y)、边际消费倾向(a)和国内 自发性消费(Ā )。因为后者较难改变,故国际收支的调节路径 应在于前两者,实施支出转换政策改变改变a,而以支出增减 政策改变 Y,进而改变 AE,使得 Y= AE 进而改善国际收支。 ��� 货币分析法 ��� 前提条件 ��� 充分就业,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 md )是实际收入( y )和利率( I )的稳
国际金融新编笔记
姜波克第四版
内容
���第1章导论
���第2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3章汇率基础理论
���第 4 章内部均衡/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第5章内部均衡/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
���第6章外汇管理制度和政策调节
���第7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
���第 8 章金融全球化与国际协调合作
国第一、二产业的规模、结构和实力,可用作国际收支的近似数字; ���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 有形/ 无形货物进出口的差额,可更全面地反映一国各产业的规模、
结构、竞争力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实力; ��� 基本账户差额 ��� 经常账户+ 长期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余额,可反映一国的国际经济实 力和地位; ��� 综合账户差额 ��� 经常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余额,可衡量国际收支变动对其官方
第 3 节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
��� 涵义 ��� 自主性/ 补偿性交易: ��� 前者产生于自主性目的,后者服务于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 ��� 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为零(正、负),则称国际收支平衡(顺差、逆差); ��� 统计口径 ��� 贸易收支差额 ��� 有形货物进出口的差额,表现为贸易顺差(盈余)/ 逆差(赤字),反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