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的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云计算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云服务门户收到最终用户的请求时,将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策略对该请求进行立刻供应、预留或者排队。

不同的用户通过同一个云服务门户当中,将会看到只属于自己的应用、计算资源和服务目录,这是云计算当中的多租户技术,用户使用的资源在后台集中,但是在前端是完全的逻辑分离,有众多的安全保护措施来确保隔离。

f) 安全体系

在私有云当中,具有完整的安全体系,包括物理资源、虚拟化平台、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用户访问安全,每个层次都有相关的安全监控和控制,确保最终用户的应用运行稳定可靠。

g) 集成

私有云当中可以集成其它更多的功能,以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如服务级别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容量管理,为私有云的服务能力和扩展趋势作出建议。计量和收费,真正实现按使用付费。

虚拟化数据中心参考架构

虚拟化数据中心蓝图

图-虚拟化数据中心

如图“图-虚拟化数据中心“所示,在整个虚拟化数据中心当中包括了虚拟化平台,虚拟化数据中心管理,虚拟化数据中心备份,虚拟化数据中心运维,虚拟化数据中心安全,总共5个组成部分。通过对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详细划分,我们可以得到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参考架构图(图虚拟化数据中心架构图)。

图-虚拟化数据中心架构图

虚拟化平台: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基础和应用运行平台,实现所有计算资源的池化,能够实现共享、动态、集中监控、集中管理、扩展和高可用的特性。

虚拟化数据中心管理:虚拟化数据中心的管理平台不但可以实现对底层基础架构的管理,同时也可以实现对虚拟化资源的管理,并且可以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实现跨地域,多数据中心的管理。

虚拟化数据中心运维:虚拟化数据中心运维平台是确保虚拟化数据中心进行自动化操作的关键平台,也是和未来的有云门户进行接口的平台。

虚拟化数据中心备份:通过虚拟化备份平台的建设,对整个数据中心中的应用、数据实现集中的备份和恢复,确保当出现系统故障、误操作等情况下的应用系统可用性和可恢复。

虚拟化数据中心安全:集中的虚拟化数据中心安全,根据不同用户、不同管理员的使用权限和角色,对其能够访问的系统,能够执行的操作进行详细的定义。

虚拟化中心计算平台

虚拟化平台组成

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平台是面向业务系统以虚拟化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架构平台。它主要包含:

统一计算资源层:无状态的计算资源节点,各个计算节点能够透明的添加,调配,更改或删除,并且不影响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单个计算节点应具备更好的虚拟化技术支持能力,优化的CPU和MEM配比,充分保证虚拟技术对物理资源的充分利用;多协议支持能力,要对FC、iSCSI和NFS协议均具备良好的拨接端口和支持能力;精简的连接架构,网络交换架构要控制在二层之

内,做到一次布线的多协议,多链路支持能力;图形化的管理界面,能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各个模块单元;开放的体系架构,能够连接第三方的统一网络和统一存储及虚拟化资源层。

统一网络资源层:与虚拟交换机环境一体化的网络交换环境,能实现虚拟机提供的平滑漂移;端到端的网络QoS保障,能动态调节虚拟机的网络负载;可支持跨地域的二层网络交换架构,同步状态下能支持100KM的同城数据中心间实现一体化资源池体系;能与现有的网络结构充分融合,应由业界领导的网络厂商的核心产品构成,充分保障兼容性和用户投资。

统一存储资源层:多协议支持能力,要同时具备FC、iSCSI和NFS的稳定支持能力;动态的I/O资源调整能力,通过分层存储(企业级闪存磁盘,光纤通道磁盘和SATA磁盘)自动化的调度其上的虚拟机所处的位置,使虚拟机在存储资源层具备透明的I/O随需调整能力;存储级的虚拟环境快照和克隆能力,要能支持虚拟机环境的快照和克隆技术,对虚拟化环境提供高效的保障环境;针对虚拟化环境的存储消重技术,充分利用虚拟化环境下大量数据重复的特点进行消重支持,更高效的利用存储资源;与虚拟资源层紧密结合的复制和灾备技术,从数据层充分保障虚拟化环境的备份,复制和灾备体系的稳定和高效实现。

虚拟化资源层:稳定可靠的虚拟化操作系统,具备安全高效的内核,充分保障虚拟化操作系统层的稳定可靠运行;极小的性能消耗,最大限度的把物理资源有效的提供给虚拟机进行使用;个体封装,各个虚拟机之间独立运行,互不影响;高可用的支持支持能力,保障虚拟化的业务应用系统可以按需实现容错,漂移,冷备等不同层次的高可用能力;开放性的支持能力,对统一计算平台、统一网络平台和统一存储平台的第三方环境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支持能力,并得到充分的测试认证。

在各个统一资源层的基础上通过开放的API接口,构建一体化的监控部署工具进行统一管理,其目标就是构建一套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可以快速灵活部署和调用的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