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联结派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派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28b760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5.png)
联结派学习理论(⾏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美国⼼理学家桑代克于 1898年提出联结说。
他在猫解决疑难笼问题中认为猫学到的不是观念之间的联结,⽽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即 S-R之间的联结。
并通过尝试与错误来说明学习过程中的这种缓慢⽽不规则的变化,学习正是在这种变化中形成的。
他提出了学习的三⼤定律练习率,效果率,准备率。
他认为,⼈性是先天形成的刺激或情景与反应间的联结,这些联结是教育的起点。
他重视个体差异,提出学习率要在具体实施中考虑个体差异,学校⼯作应努⼒消除差异上的问题和进⾏职业指导。
(⼆)斯⾦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1954年,程序教学创始⼈、美国⼼理学家斯⾦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中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学⽣在学习中收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产⽣愉快,甚⾄令学⽣反感;学⽣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学习过程不是逐步达到学习⽬标,缺乏合理的学习过程。
斯⾦纳根据⾃⼰的实验结果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压杆取⾷试验)。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的学习获得经验的主要途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有机体在刺激情境中可以⾃发地做出多种⾏为,如果其中某个⾏为得到了强化,该⾏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的概率就会提⾼。
不断强化的结果会形成在该情境中采⽤该⾏为的⼀种趋势,形成了情境与反应的联系,这就是有机体的学习。
这种由于⾏动的结果得到强化⽽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系的过程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个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主要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的过程。
(三)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是美国新⾏为主义的代表⼈物之⼀,他的思想受到⾏为主义、格式塔⼼理学派、麦孤独的策动⼼理学和吴伟⼠的动⼒⼼理学的影响,具有⼀定的复杂性,但是他始终坚持⾏为主义的⽴场。
他反对分⼦⾏为,提出整体⾏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介变量,即注重有机体⾃⾝的内部状态。
此外,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从⽽提出了“期待”、“位置学习”和“潜伏学习”三个概念。
联结主义课件
![联结主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61b8abd1f34693daef3e95.png)
• 几种有关的假设 • (1)神经元结构假设:完成特殊任务的直 觉处理器具有一定的联结主义结构,抽象模 拟了神经网络的一般特征。即与大脑完成这 种任务所使用的结构相同,相互作用是一种 活性进化方程。 • (2) 联结主义动力系统假设:任何时刻的 自觉处理器的状态是由对于每一单元的大量 活性值的向量精确界定,其动力学是由不同 的变异方程控制
这一网络被称为时间延迟神经网络,主要用 来描述声学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 1、韦伯尔运用语言光谱图的数字模拟作为其 时间延迟神经网络的输入,这是一个16*15 的加工单元输入行列。行列中的列代表时 间轨迹,行代表内容频率,每一单元代表 给定时间点上的不同频率内容。 2、隐含单元的第一层有由8*13的行列组成的, 而且在输入单元和隐含单元之间还有特殊 的联结。
三、对语言 联结主义对语言的说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即语音再认水平、单词再认水平和句子加 工水平,它与人类的经验心理学有很大关 系,因此人类所使用的经验方法不可能不 在联结主义对语言的说明中得到体现。 (一)韦伯尔的语音再认网络模型 韦伯尔及其同时建立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网络 结构模型,这一网络包括一个输入层、两 个隐含单元层和一个输出层。
心理学背景
• • • • • • 1、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 2、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 3、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4、巴甫洛夫的大脑皮层理论 5、华生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6、赫尔的刺激--反应理论
其它学科背景
• 1、控制论(维纳) • (1)从中接受了形式启示和方法论启示,建立 相应的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2)反馈这 一概念的影响 • 2、系统论(贝塔朗菲) • (1)运用不同系统的某种相似性或同构性进 行类比(2)整体思想 • 3、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普里高津) • 4、计算机科学5神经科学
《联结派学习理论》课件
![《联结派学习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15c9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7.png)
未来学习应关注个体的差异和特 点,根据不同个体的需求和能力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指导 。
THANKS
感谢观看
企业培训的案例分析
01
案例二
团队合作培训
02
总结词
联结派学习理论在团队合作培训中有助于员工理解团队协 作的重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
03
详细描述
在团队合作培训中,员工可以将个人角色、团队目标和协 作方式进行联结,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和作用。通过 这种学习方式,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未来展望
未来的联结派学习理论将继续关注环境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同时将进一步探索学习者内部 的认知过程和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
02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发生的。这种联结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取 决于学习者的经验和环境。
刺激可以是外部环境中的任何事物,如声音、图像、气味等,而反应则是学习者对这些刺激的认知和行 为反应。
《联结派学习理论》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联结派学习理论概述 •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应用 •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联结派学习理论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联结派学习理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 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发生的,强调环 境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连接关系。
教育领域的案例分学习理论在数学问题解决中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
详细描述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联结,构建知识网络。通过将新问题与已知 知识点相联系,学生能够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问题解决效率。这种学习方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的联结理论优秀课件
![学习的联结理论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9b8ab127d3240c8547efc6.png)
指出:“据我现在看来,一种情境 的反复,其本身并没有选择的力 量。”“次数较多之联结,并不是 因其次数之较多而被选择。”在效 果律方面,他放弃了烦恼对学习的 影响这一看法,认为:“烦恼大概 都不使其所随的任何联结的力量减 弱,以致影响于学习。”但他仍坚 持满足对学习的影响。他指出: “至若满足对于学习的影响,似为 较为直接、普遍、一致而精细,但 究竟如何影响,我们应该持有比向 来更审慎的态度加以研究。” 在他看来,这三条主律是“人和动 物共有的,也是人类学习的基础”
2021年2月25日星期四
14
华生的论断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 和我可以用以培养他们 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 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 ,不问他的才能、倾向 、本能和他父母的职业 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 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 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 ,如医生、律师、艺术 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 丐、小偷。"
2021年2月25日星期四
7
在图 5—2所示 的学习曲 线中,纵 坐标表示 猫每次跑 出迷笼所 需的时间 ,横坐标 表示尝试 的次数。
2021年2月25日星期四
8
四、主要评价
贡献:联结—试误理论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史 上的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
局限: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 单的机械学习,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 动性,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 质区别
13
一、华生其人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 人。 1903年华生获得哲学博士学 位。1908年他和安吉尔一起离开 芝加哥来到霍布金斯大学任教授 。1913年他发表《从行为主义者 看心理学》。这篇论文被称为华 生在西方心理学史上掀起的一场 革命,是讨伐意识心理学的檄文 ,它成为行为主义诞生的标志。 1930年华生退出心理学界,直到 1958年去世。
《联结派学习理论》课件
![《联结派学习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c4bc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1.png)
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联结的质量,
理解和应用知识需要建立稳定和强
大的联结。
3
实践应用
联结派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培训和 认知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 研究。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
联结派学习理论基于以下基本假设: • 学习是通过建立概念和经验之间的联结来产生的。 • 联结的质量和稳定性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 学习可以通过不断重塑和调整联结来改善和提高。
1
编码
通过联结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来将学习材料编码成可记忆的形式。
2
储存
将编码后的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以便日后的检索和应用。
3
检索
根据所需进行提示或提取,从记忆中检索出合适的知识和信息。
积极学习的策略
积极学习的策略有助于加强和改善联结派学习过程的效果:
1 深度处理
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深入理解学习材料,建立更强的联结。
《联结派学习理论》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介绍联结派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通过联结概 念、经验和实践来发展认知和知识结构。
概述联结派学习理论
联结派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关注学习如何通过建立联结来促进知识的获取和应用。
1
基本原理
学习是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可以
关键观点
2
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经验 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认知结构和知识表示
联结派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知识表示的重要性: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个体对于知识 和经验的组织和表示方式。
知识联结
联结是知识表示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帮助我们建立 知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记忆和应用
联结的稳定性和深度决定 了我们能否有效地记忆和 应用所学的知识。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ppt课件第五章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ppt课件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868715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9.png)
❖ 建议:集中并练习应结合的联结,奖励所想 要的联结。
❖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理论
❖ 2、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 斯金纳发明了“Skinner box”箱内装一个操纵杆,操
纵杆连接着一个供应食丸的装置。将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 在这种缺乏明显的无条件食物刺激环境中,白鼠偶然踏上操 纵杆,供丸装置则自动送落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后, 就会不断按压杠杆,直至吃饱。
❖ 强化程式
❖ (1)强化理论
❖ 强化:能够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
❖ 正强化: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 负强化:通过消除厌恶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 普雷马克原则:用高渴望的活动(你想做)促进低渴望活动的
❖ (祖母法则) 出现 (要你做)例:吃完青菜才可以吃鸡腿
行为增强
行为减弱
❖ 呈现刺激 正强化 (呈现愉快)
❖ 行为主义者的环境决定论, 环境
个人
❖ 同时他也反对人本主义者的个人决定论。
(三)社会认知理论的3各方面观 点
❖ 2、学习与(操作)表现
❖ 强调知识的获得,与基于知识的可观察的操 作表现,是两种不同的过程。
❖ 学习者是否把从观察中习得的行为表现出来 ,依赖于很多因素,如动机、兴趣、外在刺 激、察觉到了需求生理状态、社会压力及社 会竞争等等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应用
思考: 如何理解谈虎色变?
❖ 老虎为中性 ❖ 老虎吃人为条件 ❖ 看到老虎会害怕(第一) ❖ 听到老虎就会害怕(第二)
❖ 如何理解学生一听到考试就会紧张或者焦虑?
❖ 考试失败为中性事件 ❖ 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是条件刺激 ❖ 考试失败会紧张(第一信号系统)
) ❖ 一听到考试就紧张(第二信号系统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ppt课件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e9710fd0d233d4b04e6900.png)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 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Bower&Hilgard, 1981
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 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 持久的变化。
--转引自陈琦等(2013 )
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 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 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 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 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 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 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 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 生影响。
术 式或者集体智力的更为一般的系统设计的
的 具体形式。当人们听到虚拟社区、协作网
关 络课程、分布式多媒体、虚拟协作、浸润
联 性
式环境和泛在计算的时候, 他们需要一种像 分布式认知这样的整合性理论观点, 用户构
建他们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的理解。
学习理论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行为主义联结理论
学习发生在我们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之中
知识的掌握能力更重要。对所有学习理论的真 正挑战是在应用知识的同时, 促进已知的知识 。不过, 当知识为人所需, 而又不为人知时, 寻 出出处而满足需要就成了十分关键的技能。由 于知识不断增长进化, 获得所需知识的途径比 学习者当前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知识发展越快
, 个体就越不可能占有所有的知识。
联通主义表达了一种“关系中学
联 通 主
(learning by relationships)”和“分布式认知 (distributed cognition)”的观念。贝尔
义 (Philip Bell),温(William Winn)认为:新的、高
与 度交互的、高度网络化的媒介, 推动人们探
信 息 技
讨一种对有意义的交互和远程协作反应灵 敏的框架, 比如分布式认知。这是支持分布
3联结派学习理论PPT课件
![3联结派学习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34a6209ec3d5bbfc0a7412.png)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 (二)行为塑造与矫正 • 渐进法、系统脱敏疗法
要使一个学生喜欢文学、艺术、科学,或其他任何学科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对这些科学 的早期经验联系起来。
第一个策略就是充分利用能引发积极反应的已有的联系。如长时间阅读是学会欣赏文学的 一个重要活动,开始时可以把环境布置很舒适,如沙发、灯光等,从而引发积极反应,就可能 扩展到日常的阅读活动中。
的创立者。 • 主要著作:《动物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1913-
1914、《人类学习》1931等
第5页/共39页
二、经典实验
桑代克迷箱(Puzzle Box)
第6页/共39页
饿猫实验(桑代克)
第7页/共39页
三、基本观点 • (一)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 • 学习的过程: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
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
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第30页/共39页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 3、特点:
•
<1>小的步子:教材上的知识项目应该是许都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以上一步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31页/共39页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 4、举例:通分(小学数学第十册,p.115-116)
通分
复习
(1)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
8和9
9和27
(2)
第32页/共39页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3
联通主义表达了一种“关系中学
联 (learning by relationships)”和“分布式认知
通 主 义 与
(distributed cognition)”的观念。贝尔 (Philip Bell),温(William Winn)认为:新的、高 度交互的、高度网络化的媒介, 推动人们探
.
14
脑神经元(神经细胞)结构图
神经元neuron是一种
高度特化的细胞,是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位,它具有
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的功能。神经元由胞
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神经元的
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较短但
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各类
.
1
何谓学习?
.
2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 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Bower&Hilgard, 1981
.
3
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 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 持久的变化。
--转引自陈琦等(2013)
.
4
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 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 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 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 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 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 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 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 生影响。
.
1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学习的解释
学习就是建立新的联结或改变联结间的 激活模式。在讨论学习问题时,新联结主义是 将具有神经元功能的大量单元组合成网络, 考 察它们并行的动态特征。以此立场来看,新联 结主义所谓的学习就是联结权重的变化, 是原 来的联结消失而产生一种新的联结关系。或 者说,新联结主义所谓的学习就是对联结权重 的适应性变化, 通过联结权重的改变以使输出 符合期望。
心法则: 学习发生在
学习者个体内部。连
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
制定过程的社会建构
主义观点都认同了个
人 (及其生理特征, 如
大脑结构)在学习中
的重要性。
.
21
果真如此么?
.
22
“学习就是优化自 己的内外网络”
---克罗斯
内部网络? 外部网络?
.
23
学习不再是一个 人的活动, 学习是连接 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 过程
.
34
学习理论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结来源于外部情景。 .
12
认知主义联结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哲学背景上, 认知主义根植于结构 主义, 其渊源可以看作是早期的格式塔 理论。所以在认知者看来: 学习的实质 在于形成认知结构; 承认在刺激与反应 之间存在着中介心理过程(O), 把学习看 作是 S- O- R 过程; 看到了学习者的能动 性, 这适合于解释人类较为高级的认知 学习现象。
-- 陈 琦 等 ( 2007 : 111 )
.
5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
.
6
.
7
行 刺激—反应
为 主
学习 = 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义
.
8
? 刺激 –反应
认 知 刺激 – 中介(学习者) – 反应 主 义 学习 = 通过学习者实现的
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
9
行为主义联结理论与认知主义联结理论: 区别
.
10
行为主义联结理论的基本观点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条件( 包括问题解决目标) 与动作之间的联结 语义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联结
.
11
行为主义联结理论对于学习的解释
当在环境中的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时,
就会发生学习。这样的联结能根据刺激—反应之
间配对的不同加工模型来形成, 学习过程则是有
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元树突的数目多少不等,形态各异。每个神经元
只发出一条轴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
轴突传出。
.
15
.
16
.
17
.
18
行为主义联结理论
认知主义联结理论
新联结主义
.
19
两种联结理论的共通
? 行为主义
联结理论
认知主义 联结理论
学习发生在学习 者内部还是外部啊? 额滴那个娘啊!
.
20
大多数学习理论的中
得新的经验的过程。因此, 在联结主义者看来, 现
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外部的、直接的、无
中介的, 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强调对学习过程
的客观研究, 相对忽视学习的内部过程。因此, 这
种理论较适合于解释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低层次
学习现象。但这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从
联结的视角探究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并且这种联
信 讨一种对有意义的交互和远程协作反应灵
息 敏的框架, 比如分布式认知。这是支持分布
技 术 的
式或者集体智力的更为一般的系统设计的 具体形式。当人们听到虚拟社区、协作网
关 络课程、分布式多媒体、虚拟协作、浸润
联 式环境和泛在计算的时候, 他们需要一种像
性 分布式认知这样的整合性理论观点, 用户构
建他们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的理解。
.
联 通 主 义 理 论 的 内 本 观 点
31
.
32
在西门思看来, 管道比管道中的内容物 更重要。网络、情景和其他实体(许多是外部 的)的相互影响导致了一种学习的新概念和方 法。个体对明天所需知识的学习能力比对今天 知识的掌握能力更重要。对所有学习理论的真 正挑战是在应用知识的同时, 促进已知的知识。 不过, 当知识为人所需, 而又不为人知时, 寻出 出处而满足需要就成了十分关键的技能。由于 知识不断增长进化, 获得所需知识的途径比学 习者当前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知识发展越快, 个体就越不可能占有所有的知识。
----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by George Siemens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联通主义
.
30
联通主义表述了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 变化的学习模式。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 活动。当新的学习工具被使用时, 人们的学 习方式与学习目的也发生了变化。联通主 义建立在这样一种理解上: 即知识基础的迅 速改变导致决策的改变、新的信息持续被 获得、区分重要信息与非重要信息的能力 至关重要。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 个人的 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 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 组织与机构, 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 被回馈给个人网络, 支持个人继续学习。这 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个人对网络对组织)使得 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连接在各自的领 域保持不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