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轮回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中的轮回观念

刘颖

摘要:“轮回”是佛教中涉及内容极为广泛的一个观念。它与佛教的关于事物本质观念、事物变化观念、伦理道德观念、修行观念、解脱观念等密切相关。佛教轮回观念的形成于印度,和早于佛教产生的婆罗门教等宗教中的轮回观念有重要关联。这一观念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也有重要影响,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观念。以下仅就这一观念在印度的形成、发展,和在中国的影响及对现代人们行为思想的影响方面作一粗略考察。

关键词:佛教轮回;产生及发展;影响

一佛教轮回观念的思想渊源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轮回就特指佛教轮回,这或许和中国古代时大部分朝代的崇佛政策有关。但其实在印度宗教中,有轮回观念的不仅佛教一家,且并非佛教首先提出。早在印度早期的宗教文献吠陀和奥义书中就有轮回观念的提出。所以要追溯佛教轮回观念的产生,就要回顾先前印度宗教中的轮回观念。

早期轮回观念的出现与一部分哲人思考自己死后的去处有关,早期吠陀文献——《梨俱吠陀》中,就论及了人死后的去处,提到了“阎摩”。认为阎摩是人们死后的所去之所。还提到了最高之天,认为做好事的回报就是死后升入最高之天。

吠陀时期的此类思想表明,当时印度一部分人就认为,人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不随肉体的腐败而消失,人死后精神会升天并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但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早期佛教所讲的“精神”并不是人生前对文化等的贡献,而是可以等同于魂魄。此时人们并未区别阎摩和神,没有对死后去阎摩表现出恐惧,即阎摩在早期印度人眼里不是我们所述的地狱,并认为阎摩是人死后的必经之所。这和后世印度人对轮回的看法有很大差别。

后世印度宗教(如佛教)则强调死后轮回的次数与所受苦难和人生前的行为密切相关。总体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奥义书时期印度的宗教思想有重要发展,轮回观念也渐成体系。这一时期的轮回观念与解脱观念密切相关,与伦理观也联系的更为紧密。再奥义书中已有对轮回观念好坏的区分,有了明确的业报轮回观念。提出了轮回的主体。

但在此时,所谓行善就是严格遵守婆罗门教的种种教义,尽各种姓应尽的义务。行恶就是与之相反。

早期印度宗教中关于轮回的阐释不尽完善,比如:吠陀中只有简单的轮回观念,并无轮回好坏和生前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奥义书中业报轮回的标准也只是依照婆罗门教教义,没

有广泛性。虽然如此,依然对印度后世宗教影响极大。二二早期佛教的轮回观念

佛教在批判和改造婆罗门教的一些理论上形成的,其重要特点就是否定婆罗门教的种姓制,提出凡人只要修行就可成佛。早期佛教的轮回观念也和婆罗门教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轮回的主体和轮回的具体形态上。

相对于婆罗门教的轮回主体是“我”,早期佛教主张“无我论”和“无主体论”。轮回则是诸缘相作用的结果,并无谁主谁次之分。十二因缘的理论是早期佛教缘起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其实就是人生死轮回的形成过程。在十二因缘中,无明是生命现象的根本原因,人有了无明才有行,行的本意是产生轮回的业。人的各种行为所产生的业力可以招感果报,识就是招感果报的重要表现形式。有了识才有人对自身的识别和认同,从而产生名色,有了名色才有六入,即人的六种身体器官(眼、耳、鼻、舌、身、意)。有感官才有触,有了触才有爱。有了爱才有对事物的追求,追求的结果会招感后世相应的果报,即所谓有。有生存环境就有生,有声必然有死。

早期佛教认为,如果不消除无明,轮回就会一直轮转下去,人就会一直受苦。停止轮回的唯一方法就是消除无明,所以佛教中大部分的修行和行善就是为了消除无明。

关于轮回的种类,早期佛教理论中就有“四生”理论,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三小乘和大乘部派佛教的轮回观念

相比于早期佛教,小乘佛教所阐述的轮回观念更为丰富和系统。小乘佛教提出了“三世两重因果论”。所谓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两重因果即无明,行作为过去之二因招感识、名色、六处、触、受这现在五果,还指爱、取、有作为现在之三因招感生、老死这未来两果。小乘佛教将十二支分为“三世”,细化了早期佛教的轮回观念。佛教在小乘佛教时期还对轮回的种类和具体内容做了详细叙述,主要表现在“五道”或“六道”的理论两方面。

大乘佛教在吸收了早期和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新的解释,在轮回形态的划分、轮回本质的判定、轮回主体的解释方面有了一些新观念。首先,大乘佛教把轮回形态从以前的“五道”“六道”发展到“十道”,增加了趋向于涅槃的道,即声闻道、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其次,在判定轮回本质方面,大乘佛教中主张彻底的“空”,但依此观点,如果十二因缘本身就是空,那么轮回和业报就是空,那就和佛教本身有冲突。最后,关于佛教的主体

问题大乘佛教特别强调无所得,所以轮回的主体就是“无我”。

四中国佛教中的轮回观念

佛教的轮回同其他佛教思想一同传入中国,但同其他宗教一样,在中国佛教更多地和政治结合。早在佛教在传入中国之时,就结合中国的封建体制进行自我改造,在中国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如果不加改造,佛教就无法生存和传播。同属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在传入罗马时也对自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基督教在流传过程中原始的那种反对民族和阶级压迫的斗争精神消失殆尽,连争取社会平等的观念也趋于淡化,而逆来顺受,视仇如己,希冀来世的教义被提到首位。到公元二世纪基督教正式形成后,便开始成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到三世纪,罗马教父极力宣传基督教和帝国利益的一致性。到帝国后期基督教完全失去被压迫者宗教性质,变为奴隶主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

因此,中国佛教轮回观念核心就变成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谓“善”已不是早期轮回中遵循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而是遵守各种封建道德和礼制规范。所谓“恶”则恰恰相反。纵观中国历朝历代佛教的作用,无外乎是禁锢人民思想,消除人民的反抗意识。以轮回观念最为明显。

根据轮回观念的具体理论,如果人民在现世多做好事,死后进入六道轮回,下一世就会投胎享福,当然统治者所谓的做好事就是:安于田亩,恪守己任,逆来顺受。反之,下辈子就会继续在社会的下层受苦。由于“今生受苦是源于前生作孽”观念的影响,谁也不愿“作恶”来世再受苦。所以封建社会的人民大多都闭目塞听,安分守己。遵守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三纲五常的束缚。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佛教中轮回观念对社会稳定方面也起了重大作用,由于大部分人都只注重个人生存,忽略了整体社会的不公。所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会那么的石破天惊。略观世界世人类文明五大发源地,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文化连绵不绝,不得不说佛教轮回也有功一份。

五轮回观念在现代的发展

不少认为在现代社会谈轮回观念是无意义的,因为现代科学表明人是物质的,并且唯物主义表明“形灭神散”。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人们都更注重物质,忽视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客观意义上来讲轮回观念在现在社会有一定的激励和正面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