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对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说明相互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企业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企业文化的概念 (2)
2 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 (2)
2.1日本企业文化特点 (2)
2.2美国企业文化特点 (3)
2.3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特点 (4)
3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差异分析 (4)
3.1企业文化管理的交汇点 (4)
3.2企业文化管理的排异处 (5)
4各国企业文化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的意义 (6)
4.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态度 (6)
4.2个人本位与团体本位两价值取向 (6)
4.3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思维方式 (6)
4.4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 (6)
5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摘要
企业文化的兴起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里程,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

当今世界经济舞台,美国、德国、日本已经称霸数载。

2007年最新出炉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美国企业162家,德国39家,日本68家,三国相加占据总数的半壁河山。

之所以有如此战绩,很大程度归因于三国均是先进企业文化管理的实施者与践行人。

关键词:企业文化比较分析必要性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要正确处理跨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文化冲突与矛盾,吸取外国企业文化的优点,对企业文化中的一切不适应世界进步潮流的积淀,无情的抛弃。

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1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也称公司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和利益相关者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企业文化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家为实现价值增值所做的资源重组的努力,以及在这一努力所规章的企业目的之下参与企业活动的人群及其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过程。

企业文化属于形态观念的范畴,是一种以管理为目的的文化,又是一种以文化为内容的管理理论,既具有文化的特殊性,又具有管理的特性。

2 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
2.1日本企业文化特点
2.1.1和魂洋才构成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和魂”就是指日本的民族精神。

“和魂”实际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产物,是“汉魂”的变种和东洋化,是重视思想统治,讲究伦理道德的体现。

“洋才”则是指西洋(欧美)的技术。

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了资本主义进程。

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向西洋学习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在日本企业中逐渐形成高潮,于是“和魂”和“洋才”才开始结合起来,成为日本近代企业家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

以日本化了的中国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和魂”与以欧美的先进技术为内容的“洋才”相结合,构成了日本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基础。

2.1.2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
与个人才能相比,他们更重视协作与技术的作用,即表现为家族主义。

这种家族主义观念,在企业中则普遍表现为“团队精神”,一种为群体牺牲个人的意识。

所谓
家族主义就是把家庭的伦理道德移到集团中,而企业管理活动的目的和行为又都是为了保持集团的协调、维护集团的利益、充分发挥集团的力量。

家族主义精神要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和为贵”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2.1.3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还是企业工会,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这三大支柱都是紧紧团绕着人这个中心的,三者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从不同侧面来调整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劳资矛盾。

正是这些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格局,实现了劳资和谐,推动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2.2美国企业文化特点
2.2.1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美国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认为,要开发每个人的智力闪光点的资源。

“人人参与”、“群言堂”的企业文化,使该公司不断开发出具有轰动效应的新产品。

从强力笔记本式苹果机到现在为全球所有追求时尚生活人群所追捧的IPOD产品系列,无不折射出他们的这一企业的文化特点。

2.2.2提倡竞争和献身
竞争出效益,竞争出成果,竞争出人才,但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对手,而在于参与竞争的各方更加努力工作。

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为职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能。

2.2.3奖励创新
美国许多企业都用不断创新来保持自己的优势。

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美国IT公司都秉承了这一传统,使美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国际的前沿。

而这种优势的得来,也是其企业文化长期积累和爆发的必然结果。

即使在传统行业中,也不乏鲜活的例子。

2.2.4利益共享
美国许多企业实行股份制。

通过职工持股,使其除工资收入外还能分到红利。

此外还增加了职工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利,提高了他们的身分、地位和安全感。

美国希尔顿公司,将一部分股份作为工资或福利分给职工。

惠普公司等还通过增加职工的福利(如为子女提供助学金),让职工共享公司成果。

而其他耳熟能详的美国IT公司,也都早已用期权讲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的未来衔接并紧密结合起来,一步步打造完全新型的跨国性的行业巨无霸企业。

2.3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特点
欧洲文化是受基督教影响的,基督教给欧洲提供了理想价格的道德楷模。

受这一观念的影响,欧洲文化崇尚个人的价值观,强调个人高层次的需求。

法国最突出的特点是民族主义,傲慢、势利和优越感,因此法国人的企业管理表现出封闭守旧的观念。

意大利崇尚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企业管理上显得组织纪律差,企业组织的结构化程度低。

但由于意大利和绝大多数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组织松散对企业生机影响并不突出。

德国人的官僚意识比较浓,组织纪律性强,而且勤奋刻苦。

因此,德国的企业管理中,决策机构庞大、决策集体化,保证工人参加管理,往往要花较多的时间论证,但决策质量高。

企业执行层划分严格,各部门负责只有一个主管,不设副职。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广泛而正规,许多法律都保障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

3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差异分析
3.1企业文化管理的交汇点
3.1.1以人为本
“人才开发的利益大得无穷”,“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这是企业文化管理共同的座右铭。

日本丰田公司的成功经验是,积攒人才,善用能人,重视职工素质的培养,树立良好的公司内部形象。

3.1.2勇于创新
许多企业重金资助创新研究人员,并承担研究风险,如果研究失败,不仅不会受到谴责,而且还允许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享受原来的待遇,这在美国是很有代表性的。

3.1.3参与竞争
美国企业坚信竞争出效益,竞争出成果,竞争出人才。

杜邦公司成功的经验是发扬永不停顿的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应对世界市场层出不穷的竞争对手。

德国奥迪公司认为“竞争是从来不睡觉的”,显示了德国公司用于面对竞争的意识和决心。

贫乏的资源使得日本人忧患意识超强,坚信只有勇于竞争并在其中取胜才是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3.2企业文化管理的排异处
3.2.1“单枪匹马”与“团队合作”的抗衡
美国企业文化管理中风行个人至上原则,在美国人心目中“白手起家”的人事英雄。

德国公司在保证员工独立性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员工的合作净胜。

日本企业更是团队合作的典范,“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的说法正是团队精神的精辟诠释。

3.2.2企业价值与社会道德的冲突
美国企业往往把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看成终极价值目标,企业获利情况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企业及企业家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德国企业文化管理中重视社会道德与责任感教育,注重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

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融入了佛教中“经世济众”、“虔诚感恩”等宗教思想,使员工感到工作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还有精神上的满足。

3.2.3“刚性制度”与“柔性民主”的博弈
美国文化相对比较忽视情感,而重视理性。

表现在企业文化管理上就是重视制度,强调计划、目标、任务、指令、规章和纪律,而忽视员工情感的维系。

德国企业在尊重制度的前提下,更注重柔性民主的发挥。

德国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十分优良,这就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企业大打感情牌,将柔性民主发挥到了极致。

日本企业管理中始终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情感投资于道德教化,充分发挥人、价值观、作风、技能有机组合的“软管理”作用。

日本企业就是员工家庭的缩影,员工与企业保持家的“血缘”关系,员工忠于企业、奉守家规,为企业尽职尽责。

4各国企业文化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的意义
4.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态度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平相关的基础上,西方企业以前那种对自然的过度征服欲必须收敛。

以儒家伦理为主要思想基础的东方企业文化正好与这一要求相一到处。

工业文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东方国家的企业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一方面要善待自然,吸收西方工业化过程中的教训;另一方面,也要学习西方更先进的技术,减少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造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的工业文明。

4.2个人本位与团体本位两价值取向
西方企业文化坚持个人本位价值观,认为每个人都以自我利益为动机,凭着理性趋利避害。

东方企业文化强调“家族”和团体意识,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各种群体关系。

在实践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整体目标的指导下,为个体发展创造条件,使个人价值与团体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4.3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思维方式
西方企业文化中蕴涵着较多的更改思想,强调直接、明确、实用、科学、效率,重视标准、制度的作用,表现出一种非常理性的思维方式。

东方企业文化重礼仪,重人际关系,重人情和“面子”,到处充满着灵性化和人情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特征。

它趋向于不断把个人与亲属联结在一起,表现出对外人的不相任。

经营中缺乏法律意识和信用意识,管理灵活有余,刚性不够,影响效率。

4.4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
如何正确看待和科学移植国外的企业文化,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企业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中国企业在学习吸收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时尤其要注意:一是要认真研究双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对国外企业文化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移植性进行科学分析。

二是在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管理创新,构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新模式。

三是处理好学习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文化、进行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5 结论
企业文化就是决策层意志和行为在企业管理实际中和员工认识中的投影。

建设企业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不是让员工知道该怎样做,而是要让领导们清醒和明白怎么做、以及这么做的意义和代价。

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来说,通过宣传媒介、强化教育等形式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烘托固然是个办法,但实际上影响员工行为的却绝不是这些,而是决策者、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管理行为,所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是“文化促管理”,而是“管理促文化”——至少在未形成固有的良性的企业文化氛围之前,管理行为的辐射力是决定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齐冬平.文化决定成败[M].中国经济出版社
[3] 王超逸.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M].中国经济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