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文学由五四文学革命起进入1917-1949年的30年迅速发展期

一、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二、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

并存的30年代文学

三、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开端以及

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

代文学

填空:

1、严复翻译的几部西书将西方19世纪主要思潮的一部分介绍到中国来,《天演论》(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把进化论思想带进xx。

2、1902年——1917年,以“小说”命名的杂志就创

办过27种(含报纸一种)

3、“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

观念都是由xx提出的。

4、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以诗文为正统,以古人约束今人为特点。

5、诗界革命要达到三个标准:

“第一要新意境,第二

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

诗。

6、真正以诗人面目倡言诗界革命的是黄遵宪。

7、提倡戏剧观念更新的代表有xx

8、1905年,后来为南社领导人的陈去病、柳亚子创办

了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

9、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了春柳社

10、最早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是黄遵宪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

12、真正体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

13、《宋元戏曲考》推许元杂居为“一代之绝作”,是“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14、在文学史上对现代化具有实际意义的是政论散文和小说(含翻译)

15、1909年成立的南社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诗歌社团,以反清为主要特色,主要人物中的高旭、马君武原来就与梁启超等同是“诗界革命”中人。

16、五四后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成就以小品为最大

17、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民主革命家、学者。章太炎国学造诣精深,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文章“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其文章的突出主题是鼓吹排满、反清的民族民主革命。

18、1906-1910年清末小说的高峰期,1907年则是翻译小说的高峰,与创作的繁荣持同步发展水平。

19、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文学家、翻译家。他一生译欧美的小说180多种,1200万字,译作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迦因小传》、《黑奴吁天录》、《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20、民处言情小说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21、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被誉为“五虎将”的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

22、他们的“四大说部”《玉梨魂》、《廣陵潮》、《江湖奇俠傳》、《啼笑因緣》。

23、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

25、《青年杂志》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

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

26、

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提出文学改良的第一人,并从“八事”入手,主张书面语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7、

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

28、文学革命首先是思想革命,

1985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29、在各文艺团体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30、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在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标志五四新文学时代的伟大开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31、叶绍钧(1894-1988),名圣陶,江苏苏州人。

192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作为新文学初期少见的长篇创作(也是他自己唯一的长篇小说),具有拓荒的价值。

32、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华生,以其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为代表,特点是异域色彩与其小说中的宗教氛围及在情节上几乎都贯穿着一条爱情的线索。

33、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今属福州市)人。爱、童心、自然是她的“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超人》提出了“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是冰心宣扬“万全之爱”、讴歌伟大的母爱的代表性作品。处女作《两个家庭》。在日本留学期间写作小说处女作《银灰色的死》到

1922年回国,这期间除《银灰色的死》以外,郁达

夫还写了《沉沦》、《南迁》,这三篇小说于1921年

10月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

是xx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35、胡适(1891-1962)有诗集《尝试集》,它是

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别集。

36、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标志着第二个十年

中的各种成分的文艺运动(无产阶级文艺、民主主

义文艺、自由主义文艺乃至国民民族主义文学进行

着大联合)汇和,形成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文协“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得

到作家们的积极响应,是抗战期间成立唯一的全国

性文学组织——文协。

37、《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它的第一部《家》,具有

永恒的艺术价值。

38、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

宁人。他的xx诗集:

《志摩的诗》

(1925)、《翡冷

翠的一夜》

(1927)、《猛虎集》

(1931)、和《云游

集》

(1932)。P86

39、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浠水

人,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

者。1931年发表长诗《奇迹》,1920-1927年间《红烛》

(1923)与《死水》

(1928)。P90(“三美”P92-P3)

40、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1921年

诗集《女神》的出版,不仅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