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毕业设计答辩ppt
合集下载
模具毕业答辩ppt
![模具毕业答辩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75b7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5.png)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为模具设计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 数字化技术提升模具设计水平,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的模具设计理念逐渐成 为主流。如何实现绿色、环保的模具设计,降低能耗和资 源消耗,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研究内容概述
简要介绍模具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包括模具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 艺流程等方面的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基本原则
模具设计时应遵循“三化”原则,即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标准化是指设计时应采用标准化的零件和标准化 的设计方法;模块化是指将模具分解为多个模块,便于组装和维修;系列化是指将模具设计成系列化产品,便于 扩大使用范围和降低成本。
设计流程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产品分析、确定工艺方案、设计模具结构、绘制图纸、审核修改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 需要考虑制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生产批量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力学分析和校核。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 习等技术,实现模具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智能化技术,设计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 算法进行模具优化和智能决策,提高设计效 率和精度。自动化技术则可以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绿色制造理念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总结词
绿色制造理念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循环经济的运 用,实现模具设计的绿色化。
VS
详细描述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 数控加工技术,快速制造出模具原型。通 过原型制造,设计师可以在早期阶段发现 和解决设计问题,减少后期修改和优化成 本,提高模具开发成功率。
数字化转型为模具设计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 数字化技术提升模具设计水平,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的模具设计理念逐渐成 为主流。如何实现绿色、环保的模具设计,降低能耗和资 源消耗,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研究内容概述
简要介绍模具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包括模具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 艺流程等方面的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基本原则
模具设计时应遵循“三化”原则,即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标准化是指设计时应采用标准化的零件和标准化 的设计方法;模块化是指将模具分解为多个模块,便于组装和维修;系列化是指将模具设计成系列化产品,便于 扩大使用范围和降低成本。
设计流程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产品分析、确定工艺方案、设计模具结构、绘制图纸、审核修改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 需要考虑制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生产批量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力学分析和校核。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 习等技术,实现模具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智能化技术,设计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 算法进行模具优化和智能决策,提高设计效 率和精度。自动化技术则可以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绿色制造理念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总结词
绿色制造理念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循环经济的运 用,实现模具设计的绿色化。
VS
详细描述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 数控加工技术,快速制造出模具原型。通 过原型制造,设计师可以在早期阶段发现 和解决设计问题,减少后期修改和优化成 本,提高模具开发成功率。
长方形角筒的冲模与拉伸模设计-答辩PPT
![长方形角筒的冲模与拉伸模设计-答辩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309bfdf90f76c661371af6.png)
选定冲压设备
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J23—63能满足使 用要求。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630KN 滑块行程:120mm 最大闭合高度:460mm 最大装模高度:250mm 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 710mm×480mm 模柄孔尺寸:50mm×70mm 最大倾斜角度:300
绘制模具总装图 落料拉深复合模
长方形角筒的冲模与拉深模设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设计任务
• 根据实际需要, 设计出一套右图所 示工件的冲压模具。 • 分析冲件工艺性, 选择最佳工艺方案; 技术路线准确可行。 • 编写设计说明书, 不少于6000字; 绘制零件图和装配 图,图纸量不少于 1.5张A0图纸。
设计思路
材料利用率:
η = A/LB×100% =82.37% 根据计算结果知道选用直排材 料利用率可达82.37%,满足 要求。
压力中心的确定:
该零件是一个长方形,属于 对称零件,所以该零件的压力 中心在图形的几何中心处。
主要零部件设计
冲孔凸模:
凸模材料为Cr12, 热处理硬度: 58~62HCR,尾 部回火。
落料拉深复合模
冲孔单工序模
设计计算
排样方式:
综合比较有废料排样、少废 料排样、无废料排样三种排样 方式,再结合模具结构及制造 成本,选择有废料排样。其具 体形式选择直排为最佳。
条料宽度及搭边值:
B0△=(Lmax+2a1+△) 式中 Lmax—条料宽度方向冲裁 件的最大尺寸; a---工件之间的搭边值; △—板料剪裁下的偏差;查表可 得 △=0.4mm。 B =(Lmax+2a+ ) =(38.3+2×1.2+0.4) =41.10-0.4mm 取条料宽度为420-0.4 mm;侧边搭 边值为1.2mm。
毕业设计内翻遍侧冲孔修边模具设计毕业答辩
![毕业设计内翻遍侧冲孔修边模具设计毕业答辩](https://img.taocdn.com/s3/m/b27d9f3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0.png)
第四页,共36页。
第二(dìèr)序 修边冲孔
第五页,共36页。
第三(dì sān)序 外翻边修边冲孔
第六页,共36页。
第四序 内翻边侧冲孔(chōnɡ kǒnɡ)侧修边
第七页,共36页。
第五(dì wǔ)序 侧冲孔侧修边
第八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设计
第九页,共36页。
二、模具工作原理(yuánlǐ)和主要结构设计
第十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翻边过程
第十一页,共36页。
二、模具工作(gōngzuò)原理-翻边过程
第十二页,共36页。
二、模具工作原理(yuánlǐ)-翻边过程
第十三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翻边过程
第十四页,共36页。
第十九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的结构-压件器
第二十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的结构-上模座和翻边凸模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二、模具的结构(jiégòu)-下模本体设计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二、模具的结构(jiégòu)-下模本体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的结构-翻边凹模
二、模具工作原理(yuánlǐ)-侧冲孔侧修边过 程
第十五页,共36页。
二、模具工作(gōngzuò)原理-侧冲孔侧修边 过程
第十六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侧冲孔侧修边过程
第十七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侧冲孔侧修边过程
第十八页,共36页。
二、模具的结构(jiégòu)-上模本体设计
第三十四页,共36页。
第二(dìèr)序 修边冲孔
第五页,共36页。
第三(dì sān)序 外翻边修边冲孔
第六页,共36页。
第四序 内翻边侧冲孔(chōnɡ kǒnɡ)侧修边
第七页,共36页。
第五(dì wǔ)序 侧冲孔侧修边
第八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设计
第九页,共36页。
二、模具工作原理(yuánlǐ)和主要结构设计
第十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翻边过程
第十一页,共36页。
二、模具工作(gōngzuò)原理-翻边过程
第十二页,共36页。
二、模具工作原理(yuánlǐ)-翻边过程
第十三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翻边过程
第十四页,共36页。
第十九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的结构-压件器
第二十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的结构-上模座和翻边凸模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二、模具的结构(jiégòu)-下模本体设计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二、模具的结构(jiégòu)-下模本体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的结构-翻边凹模
二、模具工作原理(yuánlǐ)-侧冲孔侧修边过 程
第十五页,共36页。
二、模具工作(gōngzuò)原理-侧冲孔侧修边 过程
第十六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侧冲孔侧修边过程
第十七页,共36页。
二、模具(mújù)工作原理-侧冲孔侧修边过程
第十八页,共36页。
二、模具的结构(jiégòu)-上模本体设计
第三十四页,共36页。
《冲压模具设计》PPT课件
![《冲压模具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f6f2cdc5da50e2534d7f71.png)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 题:连接片冲模设计 作 者:左金龙 班 级:20962P41 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郝刚
可整理ppt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本题目是根据自己的实习工作内容而选 定的。由于连接片的应用广泛,综合运用 冷冲模课程和其他相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 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问 题,并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 深化。
加工,且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
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使工件精度和质量
大打折扣,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故不选
择此方案。(2):由于零件结构对称,
为提高效率,主要可以应用采用复合冲
压或级进冲压,又由于复合模具结构相
对复杂,制造难度大,为了便于工艺加
工及节省昂贵的模具材料,本模具采用
级进连续冲压的方式进行生产,结构紧
助下我顺利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我非常感
谢大家,谢谢一起奋斗过的同学、谢谢我的
导师郝刚老师。
可整理ppt
18
致谢
❖ 这次设计是大学三年来我所接触的最为正 规、要求最为严格的设计。通过这次设计, 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培养了严格的学习态 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设计检验了我大学 三年的学习成果。
❖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尚缺乏经验,难免
可整理ppt
7
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 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是根据应变中性层弯曲 前后长度不变以及变形区在弯曲前后体积不 变的原则来计算的。
❖ 弯曲属于90°角弯曲,取圆角半径r = 0.1t =0.05,r ‹ 0.5。查《冲压设计资料》表3-8可 知弯曲件毛坯长度按下式计算:
❖ L = l + l + l + 0.6 = 2.5+ 16 + 2.5+ 0.60.5 = 21.3
毕业设计
课 题:连接片冲模设计 作 者:左金龙 班 级:20962P41 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郝刚
可整理ppt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本题目是根据自己的实习工作内容而选 定的。由于连接片的应用广泛,综合运用 冷冲模课程和其他相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 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问 题,并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 深化。
加工,且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
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使工件精度和质量
大打折扣,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故不选
择此方案。(2):由于零件结构对称,
为提高效率,主要可以应用采用复合冲
压或级进冲压,又由于复合模具结构相
对复杂,制造难度大,为了便于工艺加
工及节省昂贵的模具材料,本模具采用
级进连续冲压的方式进行生产,结构紧
助下我顺利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我非常感
谢大家,谢谢一起奋斗过的同学、谢谢我的
导师郝刚老师。
可整理ppt
18
致谢
❖ 这次设计是大学三年来我所接触的最为正 规、要求最为严格的设计。通过这次设计, 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培养了严格的学习态 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设计检验了我大学 三年的学习成果。
❖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尚缺乏经验,难免
可整理ppt
7
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 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是根据应变中性层弯曲 前后长度不变以及变形区在弯曲前后体积不 变的原则来计算的。
❖ 弯曲属于90°角弯曲,取圆角半径r = 0.1t =0.05,r ‹ 0.5。查《冲压设计资料》表3-8可 知弯曲件毛坯长度按下式计算:
❖ L = l + l + l + 0.6 = 2.5+ 16 + 2.5+ 0.60.5 = 21.3
冲裁模具设计答辩
![冲裁模具设计答辩](https://img.taocdn.com/s3/m/262826f101f69e31433294b5.png)
03 材料分析
冲压材料30号钢为优质碳素钢,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 度为σb为490MPa,屈服强度σs为295 MPa,可做热锻和 热冲压的机械零件、冷拉丝,重型和一般机械用的轴、拉杆、 套杆等零件。制件具有较好的冲裁性能,适宜采用冲裁加工。
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类型的确定
根据列出了几种经典模具结构的特点,再结合本设计图形,该零件结构简单,中间无孔,可直 接选择落料单工序模进行加工。
比无导向的
低
冲裁简单的零件时,比复合模低 冲裁较复杂零件时,比级进模低
稍高
料厚精度要求低的小批量冲 大批量小型冲压件的生产
件的生产
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平直度要 求高的中小型制件的大批量生产
PART 03
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Que时零件材料利用率较低, 所以排样方案采用有废料 排样方法中的对排方式最 佳,可提高材料利用率及 提升加工效率。
第4 页
冲压工艺介绍及种类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 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 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 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
冲压工艺的种类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 序两大类。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 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PART 04
介绍过程
过程分析
冲裁排样 搭边值 材料利用率
排
刀刃
样
尺寸
冲压间隙 刃口尺寸计算
冲裁力 卸料力 推卸力 冲压力的计算 压力中心的确定
冲
凸凹模
压
结构设
力
计
凹模结构设计 凸模结构设计
冲压材料30号钢为优质碳素钢,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 度为σb为490MPa,屈服强度σs为295 MPa,可做热锻和 热冲压的机械零件、冷拉丝,重型和一般机械用的轴、拉杆、 套杆等零件。制件具有较好的冲裁性能,适宜采用冲裁加工。
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类型的确定
根据列出了几种经典模具结构的特点,再结合本设计图形,该零件结构简单,中间无孔,可直 接选择落料单工序模进行加工。
比无导向的
低
冲裁简单的零件时,比复合模低 冲裁较复杂零件时,比级进模低
稍高
料厚精度要求低的小批量冲 大批量小型冲压件的生产
件的生产
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平直度要 求高的中小型制件的大批量生产
PART 03
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Que时零件材料利用率较低, 所以排样方案采用有废料 排样方法中的对排方式最 佳,可提高材料利用率及 提升加工效率。
第4 页
冲压工艺介绍及种类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 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 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 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
冲压工艺的种类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 序两大类。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 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PART 04
介绍过程
过程分析
冲裁排样 搭边值 材料利用率
排
刀刃
样
尺寸
冲压间隙 刃口尺寸计算
冲裁力 卸料力 推卸力 冲压力的计算 压力中心的确定
冲
凸凹模
压
结构设
力
计
凹模结构设计 凸模结构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PPT课件
![冲压模具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88b8d9a98271fe900ef936.png)
8
方案设计与确定
❖ 1.模具方案选定 ❖ (1)先落料再冲孔,最后弯曲。
单工序模生产 ❖ (2)落料—冲孔—弯曲复合冲压。
用复合模生产 ❖ (3)冲孔—落料—弯曲连续冲压。
用级进模生产
采用 采 采
9
方案比较与分析
❖ 方案(1):模具结构简单,但是需
要三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
加工,且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
课 题:连接片冲模设计 作 者:左金龙 班 级:20962P41 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郝刚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本题目是根据自己的实习工作内容而选 定的。由于连接片的应用广泛,综合运用 冷冲模课程和其他相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 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问 题,并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 深化。
18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9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5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该工件厚0.5mm, 形状较不复杂,图形对 称。主要工序有冲裁、 弯曲。弯曲时考虑最小 弯曲半径。该工件属于 大批量生产,因而适宜 采用多工位级进模制造。
6
10钢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 10钢主要机械性能如下: ❖ 抗剪强度(/MPa):255 ❖ 抗拉强度(/ MPa):330~600 ❖ 伸长率(/%):49 ❖ 屈服强度(/ MPa):110~500
4
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方案设计与确定
❖ 1.模具方案选定 ❖ (1)先落料再冲孔,最后弯曲。
单工序模生产 ❖ (2)落料—冲孔—弯曲复合冲压。
用复合模生产 ❖ (3)冲孔—落料—弯曲连续冲压。
用级进模生产
采用 采 采
9
方案比较与分析
❖ 方案(1):模具结构简单,但是需
要三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
加工,且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
课 题:连接片冲模设计 作 者:左金龙 班 级:20962P41 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郝刚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本题目是根据自己的实习工作内容而选 定的。由于连接片的应用广泛,综合运用 冷冲模课程和其他相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 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问 题,并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 深化。
18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9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5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该工件厚0.5mm, 形状较不复杂,图形对 称。主要工序有冲裁、 弯曲。弯曲时考虑最小 弯曲半径。该工件属于 大批量生产,因而适宜 采用多工位级进模制造。
6
10钢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 10钢主要机械性能如下: ❖ 抗剪强度(/MPa):255 ❖ 抗拉强度(/ MPa):330~600 ❖ 伸长率(/%):49 ❖ 屈服强度(/ MPa):110~500
4
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PPT课件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ec0fa0a216147916112881.png)
效率和质量是制造业的永恒主题。
23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五、冲压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续)
2.冲压技术发展方向(续) (3)模具新材料及热、表处理
提高使用性能,改善加工性能 ,提高寿命。 (4)模具CAD/CAM技术
二、三维相结合的数字化设计技术与数字化制造技术。 模具行业是最早应用CAD/CAM技术的行业之一。 (5)快速经济制模技术 加快模具的制造速度,降低模具生产成本。适应小批 量试制。
压力机许用压力曲线:
实际冲压力曲线与与压力 机许用压力曲线不同步。
包括: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
②结构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
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 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导向零件、紧固零件、 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16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四、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
冲压产品生产流程:
26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总结
冲压与冲模概念 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模的分类 冲模设计与制造要求 冲压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冲模重要性
27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冲 模 设 计
冲 模 制 造
冲模设计与制造场景
28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
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20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
2.冲压技术发展方向
产品市场变化:
技术发展:
多品种、少批量,更新换代速度快 计算机技术、制造新技术
23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五、冲压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续)
2.冲压技术发展方向(续) (3)模具新材料及热、表处理
提高使用性能,改善加工性能 ,提高寿命。 (4)模具CAD/CAM技术
二、三维相结合的数字化设计技术与数字化制造技术。 模具行业是最早应用CAD/CAM技术的行业之一。 (5)快速经济制模技术 加快模具的制造速度,降低模具生产成本。适应小批 量试制。
压力机许用压力曲线:
实际冲压力曲线与与压力 机许用压力曲线不同步。
包括: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
②结构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
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 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导向零件、紧固零件、 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16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四、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
冲压产品生产流程:
26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总结
冲压与冲模概念 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模的分类 冲模设计与制造要求 冲压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冲模重要性
27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冲 模 设 计
冲 模 制 造
冲模设计与制造场景
28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
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20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
2.冲压技术发展方向
产品市场变化:
技术发展:
多品种、少批量,更新换代速度快 计算机技术、制造新技术
毕业答辩ppt某汽车车轮固定架冲压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
![毕业答辩ppt某汽车车轮固定架冲压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61227abb4cf7ec4bfed014.png)
我国目前,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通讯和军工等
产品中,大部分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无法相比。我国模具行业将向大型、
精密、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模具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开发能力。
v
目前中国模具的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
毕业答辩ppt某汽车车轮固定架冲压 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
大纲
➢ 第一部分:对给定制件车轮固定架的 冲压工艺研究及分析
➢ 第二部分:对生产该制件模具进行模 具设计
➢ 第三部分:根据一、二步骤绘制模具 总装图
毕业答辩ppt某汽车车轮固定架冲压 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
前言
第一节 模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v
模具号称“产业之母”,具有“不衰亡工业”之称。就
毕业答辩ppt-某汽车车 轮固定架冲压工艺研究
及模具设计
2020/11/26
毕业答辩ppt某汽车车轮固定架冲压 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
任务书
v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某汽车车轮固定架冲压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2)
v 二、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掌握各种模具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在设计、制造模具
毕业答辩ppt某汽车车轮固定架冲压 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
第三节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 由上图工艺分析,产品的最终成形需要三道基本工序:落料,冲孔,弯 曲。组合起来,可以有一下方案进行加工: 方案一:先落料,再冲孔,最后进行弯曲,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先冲孔落料级进模,然后再进行弯曲,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先冲孔落料复合模,然后再进行弯曲,复合模生产; 方案四:先落料弯曲复合模,最后冲孔,复合模生产。 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分比较,结合设计要求,原则以及现有的冲床 的生产设备,第一种方案、第二种、第四种方案不适用于采用。该件的 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即采用先冲孔落料复合模,然后再进行弯曲 设计方案。本课题只要求我完成冲孔落料复合模的设计,不需要弯曲部 分的设计。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答辩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答辩](https://img.taocdn.com/s3/m/a84c125ffc4ffe473368ab6d.png)
谢谢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Hmax-5mm≧Hm≧Hmin+10mm 式中Hmax为压力机最大装模高度(mm);Hmin为压力机最小装模高度(mm)
冲裁模具闭合高度应为各零件在高度方向的尺寸之和模具闭合高度: 模具闭合高度H=上模座+上模垫板+上模+下模座+下模垫板+下模
=105+40+30+80+80+45 =380mm 所以所选的J23—40开式单点压力机满足要求。
选择冲床时,必须使冲床的额定吨位大于冲模所需要总的的冲 裁力。压力机的工作台面尺寸应大于冲模下模座的尺寸,一般பைடு நூலகம்每边最小应大于50-70mm,便于安装固定模具用的压板和螺钉。 一落二分割模中总的冲裁力为972.94KN,即97吨。则要选择公 称压力大于972.94KN的压力机,为了提高压力机的利用率和节 约经济成本,可选用400的开式压力机,所以应选择的冲压机床 型号是J23—40
第3章 模具结构设计
冲模结构是确定实现冲压工艺方案所需模具的功能结构,以及组成功能结构 的零件及其安装关系。冲压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对冲裁件的质量与精度、冲 裁加工的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模具的使用寿命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模具结构 设计包括模具总体结构的设计和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冲模总体结构设计就是根据所采用的模具类型、制件的精度要求、形
2.2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
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滑块在下止点时,滑块底平面到工作台面之间 的高度。调节压力机连杆的长度就可以调整闭合高度的大小。当压力 机连杆调节至最上位置时,闭合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闭合高度 Hmax。当压力机连杆调节至最下位置时,闭合高度达到最小值,称为 最小闭合高度Hmin。模具的闭合高度必须适合于压力机闭合高度范围 的要求,它们之间的关系查一般为:
适用于支架零件冲压与冲模设计毕业设计答辩模板
![适用于支架零件冲压与冲模设计毕业设计答辩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72277bd284ac850ac024204.png)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制作过程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 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 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 颜色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814号字,1.3倍字间距。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 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 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 颜色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814号字,1.3倍字间距。
作品展示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
总结回顾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
PART
选题背景
“
点击此处添加简短介绍,顶部 “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
更换图片方法:点击图片后右键,选择“更改图片”即可。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 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 8-14号字,1.3倍字间距。
B
D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 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 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建议正 文8-14号字,1.3倍字间距。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 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 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建议正 文8-14号字,1.3倍字间距。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选题背景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 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 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 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 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A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 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 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第2章冲压设备的选择
冲压设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以及生产效率、产品质 量、模具寿命和生产成本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冲压设备的选择 主要包括设备的类型和规格参数两个方面。 选择冲床时,必须使冲床的额定吨位大于冲模所需要总的的冲 裁力。压力机的工作台面尺寸应大于冲模下模座的尺寸,一般 每边最小应大于50-70mm,便于安装固定模具用的压板和螺钉。 一落二分割模中总的冲裁力为972.94KN,即97吨。则要选择公 称压力大于972.94KN的压力机,为了提高压力机的利用率和节 约经济成本,可选用400的开式压力机,所以应选择的冲压机床 型号是J23—40
方案二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量生产。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提高了生产率,有利于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模具轮 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但是模具使用寿命长,有利于大批量生 产。
比较各个方案,方案二适合在大批量生产用任意几何形状板类零件冲裁, 而且比较简单,内孔数量不太多,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也高, 使用寿命长。
Hmax-5mm≧Hm≧Hmin+10mm 式中Hmax为压力机最大装模高度(mm);Hmin为压力机最小装模高度(mm)
冲裁模具闭合高度应为各零件在高度方向的尺寸之和模具闭合高度:
模具闭合高度H=上模座+上模垫板+上模+下模座+下模垫板+下模 =105+40+30+80+80+45 =380mm 所以所选的J23—40开式单点压力机满足要求。
一落二分割模具设计
设计零件图样
零件名称:电机转子冲片
冲压技术要求 材料:硅钢片 材料厚度:0.5mm 生产批量:大批量 精度要求:保证中心孔与外形
轮廓的一定位置精度
1.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和方案确定
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冲裁件如上图所示,冲裁落料为外轮廓槽和中心的圆孔,在冲裁时可 一次落料成型。 1.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硅钢片,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2.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较为简单,比较适合冲裁。 3.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尺寸均是有公差的尺寸,所以加工尺寸精 度较高。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可认为图样所示主要冲压工序的工艺性良好。
尺寸比冲床漏料孔的尺寸每边大40-50mm以上。对于麽做的安装,上
模座通过模柄安装在冲床的滑块上,下模座则用压板和螺栓固定在冲 床的工作台面上。
第4章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
用机械加工方法制造模具,在工艺上考虑模具零件的材料、结构形状、
尺寸、精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不同要求,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路 线,尽可能通过加工设备来保证模具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
第一部分 工作零件设计
第二部分 卸料装置零件设计
第三部分
导向零件
第四部分 固定零件设计
固定零件设计
上、下模座 模座分为上模座和下模座两部分。整个模具的各个零件都直接或间 接的固定在上下模座上,模座还要承受和传递压力,所以模座不仅要 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刚度。选用模座时还应使下模座的Βιβλιοθήκη
1.2确定合理冲压工艺方案
图样所示零件所需的基本工序为冲孔、落料。可拟定出如下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落料复合冲压。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制造简单,但需要两副模具,成本高而 生产效率低,冲压精度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1—上模座 2—弹簧垫圈 3—六角头螺栓 4—六角头螺栓 5—顶料杆 6—六角头 螺栓 7—轴孔冲 8—打料杆 9—定位套柄 10—打料板 11—六角头螺栓 12—上 退料板13—上模垫板 14—上模组件 15—导套 16—垫套 17—导柱 18—六角薄螺 母 19—垫圈 20—内六角头螺栓 21—下退料板22—六角头螺栓 23—弹簧垫圈 24—下模外垫板 25—下模外26—垫板 27—下模内 28—退料小套 29—六角头螺栓 30—下模座31—六角头螺栓 32—键槽上冲 33—下模中 34—下模内垫板 35—轴孔冲垫 板 36—六角头螺栓
Ft=KtF落料=0.063×603.19=380KN
4)模具总冲压力F总的确定。 F总=F落料+F卸+Ft =603.19+331.75+380=972.94KN
2.2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
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滑块在下止点时,滑块底平面到工作台面之间 的高度。调节压力机连杆的长度就可以调整闭合高度的大小。当压力 机连杆调节至最上位置时,闭合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闭合高度 Hmax。当压力机连杆调节至最下位置时,闭合高度达到最小值,称为 最小闭合高度Hmin。模具的闭合高度必须适合于压力机闭合高度范围 的要求,它们之间的关系查一般为:
综合生产成本方案2更经济,现确定用此方案进行生产。 因此采用普通板人工送料,即可满足生产的需要。
1.3毛坯排样类型及选择
对所示零件,依据条料的供应形式,被冲零件形状及尺寸变形关系,排样方案
有如下图:
1.4确定搭边和步距大小 查表(搭边数值表)知,搭边值为: a 沿送进方向搭边为 a=1.5mm 侧向搭边为b=1.5 mm 由此可算出步距初定为: S=c+b=510+1.5=511.5 mm 式中:c---制品最大宽度(mm) b---零件间侧向搭边值(mm) 条料宽度b=2a+d =513mm a---零件间侧向搭边值(mm) 由此可以算出一个步距内材料的利用率为: η =77.9% 由利用率可知,排样合理。
。上下模用导板导向。冲
孔凸模与落料凹模之间的距离就是送料步距。送料时由固定挡料销就 行初定位,由两个装在落料凸模上的导正销进行精定位。导正销与落
料凸模的配合为H7/r6。由于工件简单,在送进和退料时可直接采用
手动方式。
谢谢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1冲裁力的计算
1)冲压力 F落料=Ltσ b=2010.62×0.5×600=603.19KN
2)卸料力
查[1]表2-5得卸料力系数K卸=0.055 F卸=K卸F落料=0.055×603.19=331.75KN 3)推件力 查表2-5得卸料力系数Kt=0.063
本。要特别注意在设计和制造模具时,不能盲目追求模具的加工精度和使
用寿命,应根据模具加工零件的质量要求和产量,确定合理的模具精度和 寿命,否则会使制造费用增加,经济效益下降。本次设计主要对导柱及导
套的机械加工及定制工艺路线。
主要对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加工工艺编制
模具总装配图
模具工作原理
这是一副用导正销顶距的冲孔落料复合模
第3章 模具结构设计
冲模结构是确定实现冲压工艺方案所需模具的功能结构,以及组成功能结构
的零件及其安装关系。冲压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对冲裁件的质量与精度、冲 裁加工的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模具的使用寿命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模具结构
设计包括模具总体结构的设计和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冲模总体结构设计就是根据所采用的模具类型、制件的精度要求、形 状特点及冲压工艺方案等来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模具的总体尺寸及模架类 型,以便设计各零部件的具体结构。
第2章冲压设备的选择
冲压设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以及生产效率、产品质 量、模具寿命和生产成本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冲压设备的选择 主要包括设备的类型和规格参数两个方面。 选择冲床时,必须使冲床的额定吨位大于冲模所需要总的的冲 裁力。压力机的工作台面尺寸应大于冲模下模座的尺寸,一般 每边最小应大于50-70mm,便于安装固定模具用的压板和螺钉。 一落二分割模中总的冲裁力为972.94KN,即97吨。则要选择公 称压力大于972.94KN的压力机,为了提高压力机的利用率和节 约经济成本,可选用400的开式压力机,所以应选择的冲压机床 型号是J23—40
方案二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量生产。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提高了生产率,有利于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模具轮 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但是模具使用寿命长,有利于大批量生 产。
比较各个方案,方案二适合在大批量生产用任意几何形状板类零件冲裁, 而且比较简单,内孔数量不太多,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也高, 使用寿命长。
Hmax-5mm≧Hm≧Hmin+10mm 式中Hmax为压力机最大装模高度(mm);Hmin为压力机最小装模高度(mm)
冲裁模具闭合高度应为各零件在高度方向的尺寸之和模具闭合高度:
模具闭合高度H=上模座+上模垫板+上模+下模座+下模垫板+下模 =105+40+30+80+80+45 =380mm 所以所选的J23—40开式单点压力机满足要求。
一落二分割模具设计
设计零件图样
零件名称:电机转子冲片
冲压技术要求 材料:硅钢片 材料厚度:0.5mm 生产批量:大批量 精度要求:保证中心孔与外形
轮廓的一定位置精度
1.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和方案确定
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冲裁件如上图所示,冲裁落料为外轮廓槽和中心的圆孔,在冲裁时可 一次落料成型。 1.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硅钢片,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2.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较为简单,比较适合冲裁。 3.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尺寸均是有公差的尺寸,所以加工尺寸精 度较高。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可认为图样所示主要冲压工序的工艺性良好。
尺寸比冲床漏料孔的尺寸每边大40-50mm以上。对于麽做的安装,上
模座通过模柄安装在冲床的滑块上,下模座则用压板和螺栓固定在冲 床的工作台面上。
第4章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
用机械加工方法制造模具,在工艺上考虑模具零件的材料、结构形状、
尺寸、精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不同要求,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路 线,尽可能通过加工设备来保证模具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
第一部分 工作零件设计
第二部分 卸料装置零件设计
第三部分
导向零件
第四部分 固定零件设计
固定零件设计
上、下模座 模座分为上模座和下模座两部分。整个模具的各个零件都直接或间 接的固定在上下模座上,模座还要承受和传递压力,所以模座不仅要 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刚度。选用模座时还应使下模座的Βιβλιοθήκη
1.2确定合理冲压工艺方案
图样所示零件所需的基本工序为冲孔、落料。可拟定出如下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落料复合冲压。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制造简单,但需要两副模具,成本高而 生产效率低,冲压精度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1—上模座 2—弹簧垫圈 3—六角头螺栓 4—六角头螺栓 5—顶料杆 6—六角头 螺栓 7—轴孔冲 8—打料杆 9—定位套柄 10—打料板 11—六角头螺栓 12—上 退料板13—上模垫板 14—上模组件 15—导套 16—垫套 17—导柱 18—六角薄螺 母 19—垫圈 20—内六角头螺栓 21—下退料板22—六角头螺栓 23—弹簧垫圈 24—下模外垫板 25—下模外26—垫板 27—下模内 28—退料小套 29—六角头螺栓 30—下模座31—六角头螺栓 32—键槽上冲 33—下模中 34—下模内垫板 35—轴孔冲垫 板 36—六角头螺栓
Ft=KtF落料=0.063×603.19=380KN
4)模具总冲压力F总的确定。 F总=F落料+F卸+Ft =603.19+331.75+380=972.94KN
2.2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
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滑块在下止点时,滑块底平面到工作台面之间 的高度。调节压力机连杆的长度就可以调整闭合高度的大小。当压力 机连杆调节至最上位置时,闭合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闭合高度 Hmax。当压力机连杆调节至最下位置时,闭合高度达到最小值,称为 最小闭合高度Hmin。模具的闭合高度必须适合于压力机闭合高度范围 的要求,它们之间的关系查一般为:
综合生产成本方案2更经济,现确定用此方案进行生产。 因此采用普通板人工送料,即可满足生产的需要。
1.3毛坯排样类型及选择
对所示零件,依据条料的供应形式,被冲零件形状及尺寸变形关系,排样方案
有如下图:
1.4确定搭边和步距大小 查表(搭边数值表)知,搭边值为: a 沿送进方向搭边为 a=1.5mm 侧向搭边为b=1.5 mm 由此可算出步距初定为: S=c+b=510+1.5=511.5 mm 式中:c---制品最大宽度(mm) b---零件间侧向搭边值(mm) 条料宽度b=2a+d =513mm a---零件间侧向搭边值(mm) 由此可以算出一个步距内材料的利用率为: η =77.9% 由利用率可知,排样合理。
。上下模用导板导向。冲
孔凸模与落料凹模之间的距离就是送料步距。送料时由固定挡料销就 行初定位,由两个装在落料凸模上的导正销进行精定位。导正销与落
料凸模的配合为H7/r6。由于工件简单,在送进和退料时可直接采用
手动方式。
谢谢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1冲裁力的计算
1)冲压力 F落料=Ltσ b=2010.62×0.5×600=603.19KN
2)卸料力
查[1]表2-5得卸料力系数K卸=0.055 F卸=K卸F落料=0.055×603.19=331.75KN 3)推件力 查表2-5得卸料力系数Kt=0.063
本。要特别注意在设计和制造模具时,不能盲目追求模具的加工精度和使
用寿命,应根据模具加工零件的质量要求和产量,确定合理的模具精度和 寿命,否则会使制造费用增加,经济效益下降。本次设计主要对导柱及导
套的机械加工及定制工艺路线。
主要对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加工工艺编制
模具总装配图
模具工作原理
这是一副用导正销顶距的冲孔落料复合模
第3章 模具结构设计
冲模结构是确定实现冲压工艺方案所需模具的功能结构,以及组成功能结构
的零件及其安装关系。冲压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对冲裁件的质量与精度、冲 裁加工的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模具的使用寿命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模具结构
设计包括模具总体结构的设计和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冲模总体结构设计就是根据所采用的模具类型、制件的精度要求、形 状特点及冲压工艺方案等来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模具的总体尺寸及模架类 型,以便设计各零部件的具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