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密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在螺杆压缩机上的开发应用
郝木明’ 孟宪彬,
(.石油大学( I 华东) 山东东营市 276; .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 山东淄博 250 501 2 540 摘要: 针对丁二烯螺杆压缩机原用轴封存在密封介质泄漏严重、 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开发出油膜润滑上游泵 送机械密封并成功应用在该机上,可有助于解决国内引进的同类机组密封泄漏问题
游泵送密封,不仅可以基本解决存在的密封介质泄漏 严重、 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工艺生产等缺陷,而 且, 可以保证机组的长周期安全运行,已产生直接经 济效益数百万元。 5 结 论 ()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开发的新型上游泵送 1 机械密封可实现密封介质的低微泄漏,而且, 工作状 态非常稳定可靠,完全可以适用于国内引进的同类机
础上, 研制开发出 具有密封性能优良、 使用寿命长、 抗干扰能力强、 工作状态稳定可靠、 经济效益明显的
新型非接触式上游泵送机械密封,通过大量的实验研 究工作加以验证, 并成功应用在螺杆压缩机上。 1 原轴封泄翻分析 丁二烯螺杆压缩机一、 二段轴封如图1 所示,为 普通的多弹簧、 静止接触式机械密封结构,只是结构 尺寸不同。机械密封产生泄漏的主要原因有: ()密封静环0形圈产生裂纹导致泄漏 1 螺杆压缩机自20 年 1 月份开始运行, 01 0 ) 起初并 未发现封油泄漏,但随着时间的持续, 轴封开始出现
关键词: 螺杆压缩机 接触式机械密封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 泄漏
丁 s^ 日4
D vl m n ad p ct n pt a P p g l a o o U s em m i Sa ee p et A l i f r o n pi u n e fr td n Srw m rs r o B ai e e C pes u e c o o
图1压缩机用接触式机械密封结构 2 上游泵送密封设计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可以实现密封端面的非接触, 且端面温升明显低于接触式机械密封,出现 “ 泡疤” 的概率大大减少。另外,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具有优良 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即使出现突发性停车事故亦能保 持其密封性能。 根据螺杆压缩机轴封的工况条件,参照保证密封
压均匀化并提高密封工作的稳定性。 一段密封 :密封面内
0 2 4
‘
吕
1 0
径为D 二 8m , 11 外径为 m D 二 9m ,端面宽度为 。 11 m 5 , m 平衡直径为 D m ,=
15 m, 平 衡 系 数 为 8m 066 , 弹 簧 压 力 为 .05
Ho mn M n X nir aM i u g] eg b i n a
( irt f e , gi 276 , n; . br t QlPt-hm C , i 540 C n n e i oPtl m Dny g 01 h a 2 RbeFcr, u rCe . . Z o250 , i 1 U vsy e u o n 5 . o r Ci u ao y i e o o b h a) u c A sat n as nli f au r o o tdi ac a i m h c fe u d n a in se O t b ioaa s ot fl s s r i nl ttg cail s l o b tde e rw bt c; h s f ys h ir e n f t r e e e a a o o cn e n a a e s n c a e cm rs , usem p g h il f s w p s r dvoe ad d csuy Iiaal l trsle o p s rt pta pm i mca c s l c cm rs ws epd ue sc sl. vibe eo eo h e r u n e n a e o r o eo a e l a r e n s u e fl t a o v s t l kg p b m t s ir p sr h e a r l o h i l cm rs s. e e e f m a o eo e a o e t K y od Sr C pe o C na n ; w m r sr ot i Mehn aSa 脚t e o p g l aae ew rs c e o s t c g cai l l r 口P 口 i Sa ekg c e U e n e L
泄漏并不断增加。压缩机运行至20 年3 01 月份时, 两段轴封的泄漏量已超过 IO , OLd 不得不停机检修。 更换机封时发现其零部件基本完好,只有静环 0形 圈6 靠近工艺气体侧沿周向 产生均布的纵向 裂纹, 分 析原因是由于 0形圈材料为氟橡胶,工艺介质中含 有渗透力很强的 D F M 溶剂, 在其作用下 0形圈发生
时间 () b
4 a( 06 t r) ,0 a h
助
1 此
图4 接触式机械密封泄 漏量随时间的变化 趋势
图5 i - S C摩擦副上游 c 泵送密封泄漏量随 时间的变化趋势
0lm a . p,端面螺旋槽有 o 关结构参数为:螺旋槽 内
( ) 图4 0
(月 闷 . 一 翻 . 赵 祀 . 一- .  ̄且
稳 性的 定 最大流体膜刚度优化结果[以及零泄漏上 3 1 游 送机械密封的 泵 设计程序『, 5 优化设计出压缩机 1
一、 二段用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结构尺寸。动环端 面结构见图2 ,为中间开槽的上游泵送密封。有一位 于上游侧狭窄的环形沟槽把各螺旋槽连通,使端面膜
(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性能 2 对S i c一c摩擦副上 游泵送机械密封进行考核 (勇 . 试验: 试验条件为:密封 】- 压力 04M a . P,密封腔温 .赵 2 度在 5 0一6℃范围内变 0 化,测得泄漏量 均小于
0mh . V 。其间,开停次 4 时间 伍) 数达1 次之多, 8 累积试验 S s i c摩擦副上游 时间为9h( 7 见图5 。 图6 c一 i )
图3 动态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普通接触式机械密封性能 1 密封摩 擦 副 为 S i c对 C石 墨,实验 压 力 为 03M a 转速为30r i,在实验时间的8h内, . P, 5 30 mn / 其泄漏量由2m/ 上升至3m h 4l h 6 V ,期间共开停 I 次 1
径为 D = . , ; 8 1 m 外 图2上 泵 密 端 1 5 3 m 游 送 封 面
径 , 1 . , 数 为D =8 9m 槽 m 8
密结 封构
为9 ,密封的设计压力 0 为03 ;二 段 密 封:密 封 面 内径 为 D . a M P . = 1 . , 1 5m 外径为D 二2. , 8m 。 1 5 端面宽度为4 m 6m m m, 平衡 直径为从二2m , 1 m 平衡系数为06 , 1 . 5 弹簧压 9 力为01 Po 螺旋 . a 端面 槽有关结构参数为: 2 M 螺旋槽
9- 0 试验: 封 密 压力0 5 P, . a 密封腔温度在5 6℃范 5M
( 润滑与密封》
万方数据
围内变化,实验时间为3h 5 ,开停次数为5 次,测得 泄漏量逐渐由1 下降至05 l 见图6 。由此 m/ l h . h( m/ )
可见 :
等优势。 在螺杆压缩机上使用性能优良的 非接触式上
溶涨而产生裂纹,断定泄漏由此产生。选取由多种材 料制作的0形圈分别在含有 D F M 溶剂的丁二烯中进 行浸泡,发现只有全氟醚橡胶制作的 0形圈不会出 现裂纹。于是, 在所有的密封静环上选用全氟醚橡胶 0形圈,并更换上新的机封。 ()摩擦副端面磨损产生的泄漏 2 第三次更换轴封以后, 密切观察机封泄漏量的变 化, 从密封的运行情况来看,其密封效果并没有改
组。
1 )无论在任何工况条件下, 研制开发的新型非
接触式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性能在密封性能方面远远优
于普通的接触式机械密封。 2 在变工况条件下, ) 新型非接触式上游泵送机械 密封性能的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 抗干扰能力增强。
进而对 S s c一 i i c摩擦 副上游泵送机械密封考核
间的变化趋势
内 为D 二1 8 m 外 为凡 二2 9m 槽 径 ‘ 1 . , 径 95 m 1 . , 数 4m
为9 ,密封的设计压力为06M a 0 . Pa 5 3 密封性能研究
7 4
泵送密封泄漏量随时
封。 ? | | | | J
t 动环座 2 动环 3 动环 O形圈 4 静环 . . 5 隔环 6 静环 O形圈 70形圈挡圈 8 推 .
环 9 弹簧 .
为了验证密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密封的工作 性能,又专门设计了如图3 所示的动态实验双端面密 封结构,并在石油大学机电学院流体机械与动密封研 究室的高速实验测试装置上进行了反复的性能研究, 以确保其工业应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为二段密封的工况条件比一段的要苛刻, 故在 试验过程中,以二段密封作为研究对象。如图 3 所 示,密封腔内装有两套机械密封,右侧为普通的接触 式机械密封,左侧为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对两者进行 对比性试验研究。
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二抽提装置中的丁二烯压缩 机为从英国 Hwe 公司进口的两段四轴双螺杆压缩 odn 机, 其工作参数为: 输送介质:丁二烯 ( D F 含 M 溶
剂, 二甲基甲 即 酞胺) 介质压力一段为。 5 P, ; . Ma 3
二段为05 P ;介质温度 t 0C . a M < ;转速 n二 99 / r 0 3 mn i;润滑 油一段压力为 01M a . P,二段压力为 5 03M a . P,温度控制在4℃左右。 5 0 该机每段各配有随机进口同规格的接触式机械密 封4 套, 两段共采用 8 套接触式机械密封。自20 00 年 1 月份投人使用以来,因机械密封泄漏严重而年 0 停机三次,每次都不得不使工艺装置停止生产超过 7。一方面, d 机械密封为进口 备件, 价格昂贵;更严 重的是因停机更换密封而使装置停产所造成的经济损 失巨大。为此,对现有机械密封进行技术改造,彻底 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已成为橡胶厂一重大技术攻关 课题。 在对原有密封结构及系统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的基
善, 使用不到两个月泄漏量便增加至8Ud 0 。其间因
意外停电而停机,发现静止状态下机封并没有出现泄 漏, 而一运行起来后就出现明显的泄漏, 断定密封泄 漏的主要部位应在动静环端面摩擦副,而非其它部 位。 观察更换下Fra Baidu bibliotek的密封静环, 发现磨损主要集中在 靠近内径的局部区域, 并且因局部端面过热导致石墨 环端面出现 “ 泡疤”现象,有的 “ 泡疤”已径向贯 穿接触区域,必然造成密封泄漏严重。特别是一段密 封,由于力热变形致使动静环端面仅在靠近内径侧接 触,实际接触压力远大于名义接触压力,摩擦磨损严
20 03年第 6期
重。 虽然该压缩机的旋转速度并不高, 但因一段轴封 直径大而线速度高 ( 端面的平均线速度已超过3m 5/ ,, ) 接触区域的温升较大,产生 “ 泡疤”的可能性
万方数据
大大增加。另外,对压缩机用机械密封的加工质量、 安装维护、 辅助控制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技术 要求, 若不能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 压缩机用接触式 机械密封发生磨损失效的概率要大大高于泵用机械密
郝木明’ 孟宪彬,
(.石油大学( I 华东) 山东东营市 276; .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 山东淄博 250 501 2 540 摘要: 针对丁二烯螺杆压缩机原用轴封存在密封介质泄漏严重、 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开发出油膜润滑上游泵 送机械密封并成功应用在该机上,可有助于解决国内引进的同类机组密封泄漏问题
游泵送密封,不仅可以基本解决存在的密封介质泄漏 严重、 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工艺生产等缺陷,而 且, 可以保证机组的长周期安全运行,已产生直接经 济效益数百万元。 5 结 论 ()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开发的新型上游泵送 1 机械密封可实现密封介质的低微泄漏,而且, 工作状 态非常稳定可靠,完全可以适用于国内引进的同类机
础上, 研制开发出 具有密封性能优良、 使用寿命长、 抗干扰能力强、 工作状态稳定可靠、 经济效益明显的
新型非接触式上游泵送机械密封,通过大量的实验研 究工作加以验证, 并成功应用在螺杆压缩机上。 1 原轴封泄翻分析 丁二烯螺杆压缩机一、 二段轴封如图1 所示,为 普通的多弹簧、 静止接触式机械密封结构,只是结构 尺寸不同。机械密封产生泄漏的主要原因有: ()密封静环0形圈产生裂纹导致泄漏 1 螺杆压缩机自20 年 1 月份开始运行, 01 0 ) 起初并 未发现封油泄漏,但随着时间的持续, 轴封开始出现
关键词: 螺杆压缩机 接触式机械密封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 泄漏
丁 s^ 日4
D vl m n ad p ct n pt a P p g l a o o U s em m i Sa ee p et A l i f r o n pi u n e fr td n Srw m rs r o B ai e e C pes u e c o o
图1压缩机用接触式机械密封结构 2 上游泵送密封设计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可以实现密封端面的非接触, 且端面温升明显低于接触式机械密封,出现 “ 泡疤” 的概率大大减少。另外,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具有优良 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即使出现突发性停车事故亦能保 持其密封性能。 根据螺杆压缩机轴封的工况条件,参照保证密封
压均匀化并提高密封工作的稳定性。 一段密封 :密封面内
0 2 4
‘
吕
1 0
径为D 二 8m , 11 外径为 m D 二 9m ,端面宽度为 。 11 m 5 , m 平衡直径为 D m ,=
15 m, 平 衡 系 数 为 8m 066 , 弹 簧 压 力 为 .05
Ho mn M n X nir aM i u g] eg b i n a
( irt f e , gi 276 , n; . br t QlPt-hm C , i 540 C n n e i oPtl m Dny g 01 h a 2 RbeFcr, u rCe . . Z o250 , i 1 U vsy e u o n 5 . o r Ci u ao y i e o o b h a) u c A sat n as nli f au r o o tdi ac a i m h c fe u d n a in se O t b ioaa s ot fl s s r i nl ttg cail s l o b tde e rw bt c; h s f ys h ir e n f t r e e e a a o o cn e n a a e s n c a e cm rs , usem p g h il f s w p s r dvoe ad d csuy Iiaal l trsle o p s rt pta pm i mca c s l c cm rs ws epd ue sc sl. vibe eo eo h e r u n e n a e o r o eo a e l a r e n s u e fl t a o v s t l kg p b m t s ir p sr h e a r l o h i l cm rs s. e e e f m a o eo e a o e t K y od Sr C pe o C na n ; w m r sr ot i Mehn aSa 脚t e o p g l aae ew rs c e o s t c g cai l l r 口P 口 i Sa ekg c e U e n e L
泄漏并不断增加。压缩机运行至20 年3 01 月份时, 两段轴封的泄漏量已超过 IO , OLd 不得不停机检修。 更换机封时发现其零部件基本完好,只有静环 0形 圈6 靠近工艺气体侧沿周向 产生均布的纵向 裂纹, 分 析原因是由于 0形圈材料为氟橡胶,工艺介质中含 有渗透力很强的 D F M 溶剂, 在其作用下 0形圈发生
时间 () b
4 a( 06 t r) ,0 a h
助
1 此
图4 接触式机械密封泄 漏量随时间的变化 趋势
图5 i - S C摩擦副上游 c 泵送密封泄漏量随 时间的变化趋势
0lm a . p,端面螺旋槽有 o 关结构参数为:螺旋槽 内
( ) 图4 0
(月 闷 . 一 翻 . 赵 祀 . 一- .  ̄且
稳 性的 定 最大流体膜刚度优化结果[以及零泄漏上 3 1 游 送机械密封的 泵 设计程序『, 5 优化设计出压缩机 1
一、 二段用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结构尺寸。动环端 面结构见图2 ,为中间开槽的上游泵送密封。有一位 于上游侧狭窄的环形沟槽把各螺旋槽连通,使端面膜
(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性能 2 对S i c一c摩擦副上 游泵送机械密封进行考核 (勇 . 试验: 试验条件为:密封 】- 压力 04M a . P,密封腔温 .赵 2 度在 5 0一6℃范围内变 0 化,测得泄漏量 均小于
0mh . V 。其间,开停次 4 时间 伍) 数达1 次之多, 8 累积试验 S s i c摩擦副上游 时间为9h( 7 见图5 。 图6 c一 i )
图3 动态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普通接触式机械密封性能 1 密封摩 擦 副 为 S i c对 C石 墨,实验 压 力 为 03M a 转速为30r i,在实验时间的8h内, . P, 5 30 mn / 其泄漏量由2m/ 上升至3m h 4l h 6 V ,期间共开停 I 次 1
径为 D = . , ; 8 1 m 外 图2上 泵 密 端 1 5 3 m 游 送 封 面
径 , 1 . , 数 为D =8 9m 槽 m 8
密结 封构
为9 ,密封的设计压力 0 为03 ;二 段 密 封:密 封 面 内径 为 D . a M P . = 1 . , 1 5m 外径为D 二2. , 8m 。 1 5 端面宽度为4 m 6m m m, 平衡 直径为从二2m , 1 m 平衡系数为06 , 1 . 5 弹簧压 9 力为01 Po 螺旋 . a 端面 槽有关结构参数为: 2 M 螺旋槽
9- 0 试验: 封 密 压力0 5 P, . a 密封腔温度在5 6℃范 5M
( 润滑与密封》
万方数据
围内变化,实验时间为3h 5 ,开停次数为5 次,测得 泄漏量逐渐由1 下降至05 l 见图6 。由此 m/ l h . h( m/ )
可见 :
等优势。 在螺杆压缩机上使用性能优良的 非接触式上
溶涨而产生裂纹,断定泄漏由此产生。选取由多种材 料制作的0形圈分别在含有 D F M 溶剂的丁二烯中进 行浸泡,发现只有全氟醚橡胶制作的 0形圈不会出 现裂纹。于是, 在所有的密封静环上选用全氟醚橡胶 0形圈,并更换上新的机封。 ()摩擦副端面磨损产生的泄漏 2 第三次更换轴封以后, 密切观察机封泄漏量的变 化, 从密封的运行情况来看,其密封效果并没有改
组。
1 )无论在任何工况条件下, 研制开发的新型非
接触式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性能在密封性能方面远远优
于普通的接触式机械密封。 2 在变工况条件下, ) 新型非接触式上游泵送机械 密封性能的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 抗干扰能力增强。
进而对 S s c一 i i c摩擦 副上游泵送机械密封考核
间的变化趋势
内 为D 二1 8 m 外 为凡 二2 9m 槽 径 ‘ 1 . , 径 95 m 1 . , 数 4m
为9 ,密封的设计压力为06M a 0 . Pa 5 3 密封性能研究
7 4
泵送密封泄漏量随时
封。 ? | | | | J
t 动环座 2 动环 3 动环 O形圈 4 静环 . . 5 隔环 6 静环 O形圈 70形圈挡圈 8 推 .
环 9 弹簧 .
为了验证密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密封的工作 性能,又专门设计了如图3 所示的动态实验双端面密 封结构,并在石油大学机电学院流体机械与动密封研 究室的高速实验测试装置上进行了反复的性能研究, 以确保其工业应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为二段密封的工况条件比一段的要苛刻, 故在 试验过程中,以二段密封作为研究对象。如图 3 所 示,密封腔内装有两套机械密封,右侧为普通的接触 式机械密封,左侧为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对两者进行 对比性试验研究。
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二抽提装置中的丁二烯压缩 机为从英国 Hwe 公司进口的两段四轴双螺杆压缩 odn 机, 其工作参数为: 输送介质:丁二烯 ( D F 含 M 溶
剂, 二甲基甲 即 酞胺) 介质压力一段为。 5 P, ; . Ma 3
二段为05 P ;介质温度 t 0C . a M < ;转速 n二 99 / r 0 3 mn i;润滑 油一段压力为 01M a . P,二段压力为 5 03M a . P,温度控制在4℃左右。 5 0 该机每段各配有随机进口同规格的接触式机械密 封4 套, 两段共采用 8 套接触式机械密封。自20 00 年 1 月份投人使用以来,因机械密封泄漏严重而年 0 停机三次,每次都不得不使工艺装置停止生产超过 7。一方面, d 机械密封为进口 备件, 价格昂贵;更严 重的是因停机更换密封而使装置停产所造成的经济损 失巨大。为此,对现有机械密封进行技术改造,彻底 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已成为橡胶厂一重大技术攻关 课题。 在对原有密封结构及系统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的基
善, 使用不到两个月泄漏量便增加至8Ud 0 。其间因
意外停电而停机,发现静止状态下机封并没有出现泄 漏, 而一运行起来后就出现明显的泄漏, 断定密封泄 漏的主要部位应在动静环端面摩擦副,而非其它部 位。 观察更换下Fra Baidu bibliotek的密封静环, 发现磨损主要集中在 靠近内径的局部区域, 并且因局部端面过热导致石墨 环端面出现 “ 泡疤”现象,有的 “ 泡疤”已径向贯 穿接触区域,必然造成密封泄漏严重。特别是一段密 封,由于力热变形致使动静环端面仅在靠近内径侧接 触,实际接触压力远大于名义接触压力,摩擦磨损严
20 03年第 6期
重。 虽然该压缩机的旋转速度并不高, 但因一段轴封 直径大而线速度高 ( 端面的平均线速度已超过3m 5/ ,, ) 接触区域的温升较大,产生 “ 泡疤”的可能性
万方数据
大大增加。另外,对压缩机用机械密封的加工质量、 安装维护、 辅助控制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技术 要求, 若不能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 压缩机用接触式 机械密封发生磨损失效的概率要大大高于泵用机械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