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内阁为何专横,议会主权是否动摇”问题研究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第 1 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一、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 1、资本主义在封建母体中孕育 司; 1577年德雷克探险队, 仅仅花费5000英镑, (1)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运回了150万英镑的 商品; 思考: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①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处于大西洋 呢子:一种较厚 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便利; 较密的毛织品, 多用来做制服、 ②海外政策:都铎王朝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 大衣等。 传统工业发展; ③国内政策: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骤 增,圈地运动大规模兴起。
一、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1、资本主义在封建母体中孕育 (1)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阶级领域: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 (3)宗教领域: 反对“君权神授”的启蒙思想的滋长; (4)政治领域: 限制王权的议会力量不断增强;
一、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1、资本主义在封建母体中孕育 2、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1)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 ①政治上: 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 ②经济上: 推行了王室操纵的垄断制度; ③宗教上: 迫害清教徒; ④财政政策上: 企图通过征税解决财政危机; (2)查理一世: 国王和议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思考:国王和议会矛盾斗争的焦点: 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 实质: 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分歧——专制 与自由,个人独裁与法律平等;
一、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二、议会与王权激化的导火线: 导火线:税收问题 三、议会与王权矛盾斗争的表现: 1、初步斗争:呈递《权利请愿书》 (1)时间:1628年; (2)内容: ①此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②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 ③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军队不得驻扎 在民居; (3)目的: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的胡作非为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英国内阁为何专横,议会主权是否动摇”问题研究

五 、 语 结
历程。
1政 治 原 因 .
人 民 版 高 中 历 史 必 修 一 《 议 制 的确 立 和 完 善 》 五 子 代 第 目“ 国 议 会 中 的 第 三 院 ” 述 道 : l 世 纪 7 年 代 以 后 , 英 叙 “9 0 议 会 的 权 力 和 作 用 开 始 缩 小 , 阁 开 始 凌 驾 于 议 会 之 上 , 阁 内 内 占 用 了议 会 的 大 部 分 时 间 , 乎 垄 断 了全 部 的立 法 提 案 权 , 几 掌 握 了一 部 分 的 立 法 权 , 控 了议 会 的财 政 权 , 相 和 内 阁 掌 首 对议会下 院的控制 大为加强 , 会的许 多权力转 向 了内阁 , 议 出 现 ‘ 阁 专 横 ’ 政 治 局 面 , 多 英 国 人 称 内 阁 为 议 会 中 内 的 许 的 ‘ 三 院’ ” 第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许 多 学 生 疑 问 : 9 纪7 有 l世 0 年 代 以后 . 国 议 会 的权 力 和 作 用 为 什 么 缩 小 了 ? 内 阁 为 何 英 会 凌 驾 于 议 会 之 上 ? 法 权 本 属 于 议 会 , 什 么 议 会 的部 分 立 为 立 法 权 会 落 到 内 阁 手 里 ? “ 阁 专 横 ” 否 动 摇 和 破 坏 了 议 内 是 会 的 主 权 原 则 ? 由 于 教 材 表 述 过 于 简 略 , 以及 较 强 的 学 术 性 . 生 在 学 习 上 产 生 了诸 多 困 惑 。 者 在 此 试 图 就 以 上 问 学 笔 题作些 探讨 。 英 国 内 阁 为何 专 横 1 世 纪7 年 代 以后 , 国 内 阁权 力 不 断 扩 张 膨 胀 , 会 的 9 0 英 议 些 权 力 开始 向 内 阁转 移 ,是 与 资 本 主 义 向帝 国 主义 过 渡 这 特 定 的 历史 背 景 密 切 相 关 的 。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答辩问题及解析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答辩问题及解析一、在责任内阁制下,英国的议会和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参考答案】在责任内阁制下,英国的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体现为: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内阁设首相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这样,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减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此外,也可以看得出英国的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
二、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1.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2.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的民主化。
3.创新性。
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三、简述你对《权利法案》的了解。
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保障了议会的选举权等,从而确立了议会的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运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国王权力的思想。
《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使得之后英国的统治方式发生了变化,实行议会与国王的集体统治,即由人治转向了法治,英国也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之后英国社会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英国虽然实行的是民主政体,但是保留了君主制,君主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四、简述讲述法的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统一性原则,即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
关联性原则。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是内容繁复、彼此关联的,应用讲述法要正确处理历史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把握好历史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抓住能够表明或体现历史事件、现象本质的关键点。
英国责任内阁制课件

某届内阁的决策过程分析
总结词
决策效率高
详细描述
在某届内阁中,由于成员间的高度信任和专业素养,决策过程往往高效。内阁成员能够迅速理解问题 本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迅速达成一致意见。这种高效的决策方式有助于确保政府工作的 顺利进行。
内阁成员的个人影响力分析
总结词
个人影响力显著
详细描述
在英国责任内阁制中,内阁成员的个人影响力至关重要。某届内阁中的一些成员因为其 专业知识和个人魅力,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能够影响其他成员的观点和
行政效率
由于内阁成员通常是各领域的专家,他们能够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使政府决 策更加科学和高效。
对世界政治制度的影响
民主制度发展
英国责任内阁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民主制度的参考模式,推动了全球民主化进程 。许多国家的政治制度都受到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影响。
政治文化传播
英国责任内阁制所体现的集体负责、科学决策等原则,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政治 文化的一部分,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向议会负责
内阁作为政府机构,需向议会 负责,接受议会的质询和监督
。
立法提案
内阁成员根据分工,负责向议 会提出立法提案,经议会审议 通过后成为法律。
预算审议
内阁向议会提交政府预算,接 受议会的审议和批准。
议案审议
内阁提出的重大议案需经过议 会审议和表决,内阁需争取议
会的支持。
内阁与首相的关系
法国半总统半议会制
法国总统同样拥有较大的行政权力,可以任命政府首脑并主 导政府决策。英国责任内阁制与法国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区别 在于,英国的内阁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同承担行政责任。
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英国内阁

英国内阁在英国政治体制中,内阁是一个由首相组建的由最资深的政府部长组成的正式体制。
内阁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具有国务大臣头衔的英国政府部门的首长。
内阁的成员只能从英国上议院和英国下议院的议员中选取。
根据传统的宪法理论,在英国政府体制中,内阁是最高的行政决策机构。
这一解释最初是在十九世纪立宪主义者的著作中完成的,如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在1867年出版的《英国宪法》一书中,他称内阁是英国政治体制高效的奥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内阁的政治和决策权力在逐渐下降,一些人声称内阁的角色被首相制政府取代了(也就是说更像总统制)。
内阁组成英国首相需要使用君主特权的任命权(powers of patronage)任命和革除内阁大臣。
因此,首相任命内阁大臣需要英国君主的正式认可;君主认可都只是象征式,近期亦从无拒绝过。
任何超过一个任命的内阁内阁大臣调整被称作内阁改组。
内阁一直由英国首相领导,虽然首相的角色通常被描述为同侪之首。
共掌首相之权的程度视乎当时政治气候和个人作风而定。
首相自己或经内阁常任秘书长设定内阁会议的议程。
在英国宪法条款中,内阁是英国枢密院属下委员会;因此所有成员都是枢密顾问官,并因此拥有“阁下”称号。
在近代历史中,内阁大臣几乎都是由下议院议员,以及少数几位上议院议员所组成。
如今,除了一直由上议院议员出任的上议院领袖以外,商业创新及技能大臣曼德尔森男爵和交通大臣阿多尼斯男爵来自上议院。
这些年,英国首相批准非国会议员定期出席内阁会议,例如阿拉斯泰尔·坎贝尔在1997至2003年期间担任首相的通讯与策略总监时曾定期出席内阁会议。
内阁会议内阁定期召开内阁会议,通常是每星期的星期四早上,象征性地讨论政府重要政策以及做出决定。
会议时间的长短是取决与首相的风格以及政治气候,如今内阁会议只开30分钟就结束。
内阁有众多委员会,各委员会关注不同的政策领域,特别是那些横跨多个部、需要协调的政策领域。
西方议会制度的衰落及行政权力的膨胀

西方议会制度的衰落及行政权力的膨胀:以英国为例李莉2144201733[摘要]随着20世纪西方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西方国家在立法权及行政权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议会能力方面的原因,使得议会的立法权被削弱,出现衰落现象。
相反的,行政部门工作则逐渐增加,行政权力不断膨胀,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来大。
而针对于行政权力膨胀的原因和表现以及立法权衰落的原因与表现的研究中,我们积极吸取其经验,对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可以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使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
[关键词]立法权;行政权力;英国;启示议会制度,即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选出政治代表,委托政治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主权在民的原则。
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以议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度。
议会制度源于封建等级会议。
在封建时代是国王的咨询机关。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时期14世纪逐渐扩大资产阶级在等级会议中的力量,到1343年等级会议形成两院。
15世纪到16世纪则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支持王权削弱贵族势力,实现了王权与议会共存共荣的时代。
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以议会为阵地反对王权,夺取政权,建立了议会制度。
随着《权力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建立。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得议会制度相对衰落。
行政制度是指西方国家为了有效地执行宪法和法律,为了实现国家的行政职能而依法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权限、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体制、行政活动及行政监督等方面的制度。
西方行政制度的类型包括内阁制,总统制混合制和委员会。
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日等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掀起了改革政府行政制度的热潮。
一、立法权的衰落和行政权的膨胀产生的原因及表现(一)行政权的膨胀1.从消极行政转变为积极行政。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情况下,也造成了失业,贫困等一些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困扰着社会的发展。
英国权力制约机制简析

英国权力制约机制简析作者:王永梅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7期摘要:实现权力的有效制约一直是政治学领域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分权与制衡思想是西方最为推崇的制约政府权力的方式。
本文以英国的政治体制为例,分析英国议会民主框架下各种权力之间的分立与制衡,以期对我国转型时期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些许借鉴借鉴。
关键词:权力;制约;英国;借鉴中图分类号:D921.11文献标识码:A正如阿克顿勋爵所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1]权力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是必要的,但由于权力的强势地位和自我扩张性,权力必须得到限制。
权力的划分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但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权力划分只具有“分工”的意义,并不相互制约,随后,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为现代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分权与制衡成为限制政府权力的最有效方式。
分权制衡思想在机制设计上除了横向三权之间的制衡,还包括纵向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本文主要针对英国横向权力的分立与制衡进行分析,探究英国权力内部的制约机制。
一、英国政府权力的配置——分立与集中兼并英国的权力划分并非特别明晰,正如白哲特在《英国宪制》所写”英国宪制有效率的秘密可以被描述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紧密联合和几乎完全的融合“[2]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议会,议会对英国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英国的政治制度史可以说是“议会逐步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历史,是内阁对议会负责之原则产生、发展直至最后确立的历史,是政党在其内部起源、成长的历史”[3]所以议会主权一直是英国宪法的首要原则。
英国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构成,上议院长期以来由世袭贵族组成,在最高法院独立前是英国最高上诉法庭,兼具立法、司法职能。
英国下议院由人民选举产生,它的代议制与民主制紧密联系在一起,议会的主要权力也集中在下议院。
英国政党在下议院中进行角逐,获得多数议席的政党成为执政党,该党的领袖经过英王批准成为英国首相。
首相负责从下议院中挑选内阁和政府成员,经过国王批准后组建内阁,行使行政权。
英国的体制和议会制度

英国的体制和议会制度英国的体制和议会制度是英国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英国政府的结构、议会的角色和职能以及选举和党派政治等方面来探讨英国的体制和议会制度。
一、英国政府的结构英国政府的结构包括国王/女王、内阁、国会和法院等组成部分。
国王/女王是英国政府的元首,代表王室和国家的象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国王/女王的权力是受到法律和宪制的限制的。
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由首相和部长组成。
首相是内阁的领导者,由执政党在议会选举后任命。
内阁成员负责管理各自的部门,并制定和执行政府政策。
二、议会的角色和职能议会是英国政治决策的核心机构,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两个部分。
上议院是由贵族成员组成的,包括贵族和一些由王室任命的成员。
下议院是由选举产生的,是议会中最重要的机构,代表了英国人民的意愿。
议会的主要角色是立法、监督和辩论。
议会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修改法律,保障公民权利和责任。
议会还对政府进行监督,通过问询和辩论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进行审查和评价。
三、选举和党派政治英国是一个多党制国家,选举是实现民主的重要途径。
议会选举以普选制为基础,通过选举产生下议院的议员。
英国有一定的选区划分制度,保证不同地区的利益得到公平代表。
党派政治在英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有保守党和工党两大主要政党。
这两个党派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党鞭制度对议员的投票行为和党员纪律起着重要的影响。
党派政治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和挑战,如政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决策的政治化等。
同时,英国政治体系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多元化,出现了一些中间派和小党派的兴起。
总结:英国的体制和议会制度是英国政治的核心和基石,保障了政府的稳定和民众的参与。
通过议会制度,不同政治力量可以辩论和协商,为国家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提供了平台。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英国的体制和议会制度依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主要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议会下院
依据英国法律,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主要由上议院和下议院 组成.英国议会下院历来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 包括立法权,一定的财政权和司法权,对政府的监督权,是行政 权力的最高来源.
自由民主党转向工党,一方面是出于政策考虑,自由民主党与保守党 在欧洲、移民、教育政策上有很大分歧,两党政治理念相差较远,合 作起来在心理上抗拒、操作上困难;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一个原 因,是对于自由民主党的选举改革的诉求,保守党内部有着强烈的反 对态度,认为比例代表制将对保守党造成伤害,同时会动摇英国议会 以选区为主导的传统。
舆论和反对党制约其过分行为。
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英国王室仍位居高层
议会——有钱人议事的场所 组成上看,上议院由贵族组成,阶级性质不会发生根本改 变,下议院由工党和保守党掌控; 执政理念和政策上看,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效力
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两党没有根本区别,他们是资本主 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内阁在决策,立法,财政等方 面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议会的工作日程也受到内阁左右.其主要原因在 于——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员很难自 己作出决定;随着社会发展,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 数是根据内阁的提案作出选择.
内阁的地位——内阁是英国政府的行政机关。
关于英国大选
英国大选5月7日虽揭晓,但首相之位的争夺才拉开序幕。 自1997年以来一直执政的工党,在本次大选中屈居第二, 第三大党自由民主党目前成为工党和保守党的“必争力量”。 英国首相布朗隔夜宣称“主动让贤”,实则为“以退为进” 为工党争取机会;稍稍领先的保守党,若能争取到自由民 主党,则将以363票成功控制英国国会,“多数党议会”则 有望形成。
英国议会权力和作用为什么缩小,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

现代发达国家中,英国政府的权力之大,可能仅次于法国政府。
宪政平衡原理要求,政府权力愈大,议会对政府的监督就愈应加重。
现代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制有着双重意义。
一方面,政府负责制摆明了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即从与主的关系,或者说,政府必须有平民院的信任才能继续执政。
这一关系提供议会监督政府的前提。
另一方面,政府负责制的各项要点又直接构成议会监督制度的内容。
现代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制显示下述特点。
第一,集体负责制日见收缩,个人负责制表现活跃。
第二,政府负责制多以说明制这一形式呈现出来,而辞职制这一刚性负责形式却受到抑制。
现代英国崇奉政府统治能力的宪政取向导致政府负责制走向今日式样。
然而,现代式样的政府负责制对议会监督的能力、效果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1.政府执政依赖平民院信任保持平民院信任依然是现代英国政府安身立命之本。
为信任原则指明现代英国政府权力的来源和权威的基础。
现代英国政府权力再大,权威再重,皆不是政府单方面意志的结果,而是获得议会的认可,来自议会信任。
现代英国政府权力的此种来源进而又限定了政府权力的性质,即它是依议会意志而行使的对社会的治理权,而不是专制权力。
信任原则体现了现代英国政府对议会的从属关系。
从表象上看,政府安排议会的立法,支配议会的时间,控制议会。
但是,仍然奉行的信任原则最终毫不含糊地显示了政府与议会谁主谁从的关系:政府的执政资格“最终取决于它能否维系平民院的信任”;失去平民院信任的政府在同一届议会之下必须停止执政。
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由平民院采取下面两种明确的信任方式中的一种决定。
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
平民院的此种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
第二种:领衔反对党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平民院就谴责案举行表决,仍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
无论采用这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只要表决通过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即可继续执政;只要否决对政府的信任,或通过对政府的谴责案,政府便要么辞职,要么提请国王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
英国内阁_精品文档

英国内阁概览:英国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由首相及其部长组成。
内阁具有重要的决策权和行政职责,对英国政府的领导和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英国内阁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力,并分析其在英国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组织结构:英国内阁的组织结构相对灵活,通常由首相、副首相以及各个部长组成。
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命,其中大部分由议会下院的议员担任。
内阁部长可以是来自不同政党的成员,但通常来自首相所在的政党。
内阁的核心是内阁会议,定期召开以讨论重大政策事项并做出决策。
内阁会议由首相主持,会议记录由内阁办公室负责。
内阁会议通常是机密的,会议记录仅在较长时间后公开。
职责和权力:英国内阁有多个职责和权力。
首相是内阁的主要成员和英国政府的领导者,负责组织和协调内阁工作。
首相还具有重要的决策权,可以制定政策和指导内阁成员的工作。
内阁的成员负责领导各自的部门,并制定和执行政府的政策。
每位内阁部长通常负责特定的领域,例如外交、国防、财政等。
内阁成员在各自部门内享有相应的权力和职权,例如签署条约、制定法案以及任命高级官员等。
此外,内阁还承担起监督议会和制衡立法程序的责任。
内阁成员必须在议会中回答问题和辩论,并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决策和行动。
这种制衡机制确保内阁的决策是透明的,并有民众和议会的监督。
在英国政治体系中的地位:英国内阁在英国政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政府的决策和政策。
内阁的决策对英国国内和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
内阁成员多数情况下都是议会的成员,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政治领导人。
内阁部长在议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通过内阁来推动政府议程、引导立法和管理政府事务。
内阁还与其他政治机构和利益集团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它与议会、宫廷和政党之间存在着协商、合作和制衡关系,以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行和决策的合法性。
总结:英国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由首相及其部长组成。
内阁具有重要的决策权和行政职责,对英国政府的领导和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浅论英国议会主权的形成与衰落

浅论英国议会主权的形成与衰落英国宪法有四个基本原则:限制王权原则、议会主权原则、人权原则、法治原则。
议会主权原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是英国宪政制度的最好诠释。
作为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英国是最早将启蒙思想家“主权在民”以及分权等学说付之实践的创始国,不仅在世界上最早拥有了别具风格的宪法,且成功地将在中世纪就已形成的等级会议制度延续演化为近代意义的议会制,使其成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普遍采取的重要形式。
西欧历史学家哈勒维曾经说:“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这里积聚了以往岁月的陈物遗迹。
”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奉行“议会主权”原则的国家,这一原则集中体现在:议会作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享有制定和废除一切法律的权力;任何法律或司法判例都不能约束议会上述权力;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宣布议会法案无效;只有议会自己才能修改、废除自己所制定的法律。
此外,议会还享有对国家行政与财政的监督权,以及对政府的各项政策的讨论权和弹劾权。
考察英国议会主权原则的历史由来,我们不难发现英国是西方议会制的发源地。
远在13世纪以前,英国就有“大议会”的组织形式,由国王指派僧侣、宫廷大臣和封建领主等组成,作为国王处理国家事务的咨询性机构,国王也利用这种会议筹款征税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1215年,对国王强烈不满的英国贵族、僧侣联合市民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宪章规定国王非经大议会同意,不得向封建主征收额外税金。
1258年,英王亨利三世召开大议会,要向贵族筹款,诸侯们全副武装出席会议,拒绝国王的要求,这次大议会被称为“疯狂的议会”,“议会”从此而得名。
1265年,担任摄政王的贵族革新派领袖蒙福尔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重新召开议会,这次议会除照例邀请大贵族和大主教参加外,各郡和各大城市还分别推选出两名骑士代表及两名市民代表参加。
从此,资产阶级作为市民代表开始参加会议,并使议会成为等级代表机关,握有对国王财政收支的监督权。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表现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结果
一、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1.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得到发展 。 问题一:英国本是欧洲边缘的岛国,但是在16世纪得到 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强国。英国的发展有哪些因素促 成的呢?
二、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表现
表现:
1.呈递《权利请愿书》(1628年) 2. 提交《大抗议书》(1641年)
(1)背景:
•1)查理一世的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①迫害人民,迫害清教徒。
②在征税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
•2)议会与王权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反对王权的斗争
表现:
1.呈递《权利请愿书》(1628年)
1. •内容: •结果:查理一世违心同意了请愿书,却 没有认真履行国王擅自征税,1629年解散 议。
二、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表现
表现:
1.呈递《权利请愿书》(1628年) 2. 提交《大抗议书》(1641年)
【问题探究】在1641年的突变形势下,议 会提交了大抗议书。那么议会这一次又准 备怎样解决双方的矛盾、分歧呢?同学们 觉得议会通过大抗议书要达到什么目的?
一、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詹姆士一世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损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
一、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1.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得到发展 。
2.阶级领域: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产生 。 3.宗教领域: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的宗教派别——清教 。 4.思想领域:反对“君权神授”的思想不断滋长; 王在法下的思想愈发强劲 。 5.政治领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推行专制统治,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 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

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第一课[解析与探究]根据上述材料,试归纳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的成因。
提示:引导学生翻译、分析材料:材料一所描述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进行贵族分封而形成的宗法等级秩序,材料二所描述的是与宗法等级秩序结合在一起的行政等级秩序。
对学生的归纳与概括可以作字数上的要求,并强调主题是“社会结构”,以提高表达能力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①基本特点。
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条件下,西周社会结构中,各个阶层的关系既是家族隶属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一方面表现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一庶人”的宗法等级,另一方面表现为“周王一公、侯一大夫一士一皂役”的行政等级,二者紧密结合。
②形成原因。
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受到上古时期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影响,西周实行分封制。
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政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与分封制相关联、把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宗法制。
[自我测评]1.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提示:商代的附属国是被征服或主动臣服于商王的,附属国的首领由商王册封,但与商王基本上没有血缘宗亲关系;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是有限的,附属国基本保持独立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发生战争。
而西周的诸侯则是被周王分封到地方的,被封诸侯或是周王的宗亲,或者通过姻亲与周王形成宗法关系,诸侯与周王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周王的势力渗透到诸侯国,周王派代表监督诸侯,对诸侯国的控制加强了,诸侯国的自主权有所削减,对周王的义务更加明确了;周初有的诸侯国打破商朝附属国的血缘界限,成为人口构成复杂的更有活力的新兴封国。
2.说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
提示:①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
西周的天子分封同姓宗族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
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封地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浅论英国内阁制政治制度

浅论英国内阁制政府制度内阁制政府制度,亦称议会制政府制度或责任内阁制政府制度或议会内阁制政府制度。
它是西方国家及一些其他国家由内阁(政府)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
提到议会制,人们首先会想起英国,可以说,英国是现代议会进度的发源地,有着“议会之母”的称誉。
在当今世界,议会被视为是国民自由平等的象征之一,即使名称和作用大小不一样,但议会几乎存在于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中,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英国的议会内阁制政府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发展的呢?一、内阁制政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英国议会是在王权专制和限制王权的斗争中产生的。
早在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字接受《大宪章》。
大宪章对王权作了限制,其精髓在于臣民对其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障权,以及在臣民和君王的契约关系中臣民对暴君的反抗权。
它保障了教俗大贵族的利益,统一了度量衡,确认伦敦和其他城市的自由权利,对市民骑士和富裕农民也有利。
《大宪章》被人们称“英国自由的奠基石”,今天仍是宪法的组成部分。
约翰王死后,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了《大宪章》。
1264年,一些贵族在蒙特福特的领导下,依靠骑士和市民的支持,击败了国王,控制了朝政。
次年,蒙特福特召集有僧侣、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创立了英国国会的雏型。
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费,再次召集国会,除世俗和宗教贵族外,每郡骑士代表两人,每个大城市市民代表两人参加。
这次国会史称“模范国会”。
此后,国会经常召开,并逐步取得了财税权和立法权。
从1341年起,国会开始分为上下两院。
1640年起,国会与王党展开了激烈斗争,最后英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1689年,复辟王朝被推翻,新登基的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接受了国会提出的《权利法案》,史称“光荣革命”。
议会通过《权力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文件,确立议会权力高于国王,从此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基本确立。
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内阁的地位也发生实质性变化。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19世纪末英国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权力不断膨胀扩张。
本文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不同角度对英国内阁权力扩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是否导致议会主权原则的动摇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英国内阁权力扩张议会主权动摇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第五子目“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叙述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占用了议会的大部分时间,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掌握了一部分的立法权,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1]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疑问: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为什么缩小了?内阁为何会凌驾于议会之上?立法权本属于议会,为什么议会的部分立法权会落到内阁手里?“内阁专横”是否动摇和破坏了议会的主权原则?由于教材表述过于简略,以及较强的学术性,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诸多困惑。
笔者在此试图就以上问题作些探讨。
一、英国内阁为何专横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内阁权力不断扩张膨胀,议会的一些权力开始向内阁转移,是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
1.政治原因
19世纪后期,英国政党组织的逐步健全,是形成内阁控制议会局面的重要原因。
通过1832年与1867年的两次议会改革,选举权得以不断扩大,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选民的增加促进了政党组织的发展,任何人要想成为议员必须首先得到政党的支持。
由于有着严格的党纪的约束,议员很少按照个人的意志来行动,而要与本党保持一致。
通常内阁成员主要是由执政党的核心成员构成,执政党在下院又占了多数席位,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议会是被内阁所控制的。
资产阶级通过控制政党――政党控制议会――议会控制内阁这样一个政治程序的逻辑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从某种意义上说,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由政府的主人逐渐变成了政府的仆人,这一变化是英国社会政党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2.经济原因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自由主义的商品经济要求政府采取和奉行不干预经济的政策。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向垄断阶段过渡,为了防止自由商品经济造成的无政府状态,政府必须更多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适应垄断资本发展的需要,因而政府的职能被大大强化。
3.社会原因
19世纪后半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失业、救济、福利、保险、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增多,立法工作需要及时跟上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其一,立法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技术性,而普通议员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储备来准备复杂的议案。
按照宪法惯例,内阁和部长可以向议会提出法案,正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出现了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的状况。
其二,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程序繁琐,效能有限,且对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较为生疏,难以及时立法以满足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在一个现代国家中,在许多场合有采取立法行动的突然需要。
对于许多这样的需要,授权立法是惟一方便的甚或是惟一可能的应付办法”。
由于行政机关立法具有针对性强和便捷快速等特点,能有效应付国家发生的紧急情况,[2]因此,19世纪后期英国的授权立法有了新的发展,议会把部分立法权授予内阁。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一所讲的内阁掌握了部分的
立法权即指授权立法权。
二、议会主权是否动摇
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内阁权力的膨胀现象,是否必然导出内阁“专横”的结论,是否导致议会主权原则的动摇,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笔者认为,从表面上看,英国内阁的权力扩张使“议会主权”原则受到严重威胁,但从议会与内阁关系的实质来看,议会主权原则仍然是英国宪政制度的重要原则。
1.英国内阁的权力来源于议会的授予
(1)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议会。
自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来,所有的政府都产生于议会。
英国的大选是选举下院议员,而议员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党,在大选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即为执政党(个别时候会少于反对党),其领袖受国王之命为首相,负责组织内阁。
只有经过这样途径建立起来的政府才具有合法性。
如果反对党控制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及其内阁成员要么辞职,要么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举行新的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英国政府的权力来源限定了政府权力的性质,即它是依议会意志而行使对社会的治理权,而不是专制权力,因此不能认定为议会的权力变小了。
(2)关于内阁掌握部分立法权问题。
虽然英国议会的部分立法权通过授权转移到内阁,但内阁并不能为所欲为,不能从根本上影响议会的至上地位。
一方面,内阁所拥有的立法权来自于议会的授权,且授权的内容是有限的,只能就特定事项授权,而对带有宪法根本原则性的内容并不授权。
另一方面,议会仍可通过多种手段对内阁的立法权进行监控,如对授权立法程序的监控、向议会备案等。
从根本上讲,英国议会的立法大权仍然牢牢地掌控在议会的手中。
(3)议会使内阁的议案合法化。
虽然议案和政府的预算案都是由内阁提出来的,但不经议会通过和批准,议案绝对不能成为法律,预算案也不能被执行。
2.议会对内阁行使监督权
既然政府产生于议会,从法律上讲,政府的权力是议会授予的,议会就有权监督和调查政府的行为,进而影响政府的执政进程。
英国议会主要通过质询制度、弹劾制度、不信投票制度和调查制度对内阁实行监督,制约内阁的权力。
[3]
因此,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内阁权力的不断扩张,并没有动摇英国议会的主权地位,议会主权原则仍然是英国宪政制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