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中毒在家兔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中毒在家兔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谢方洲 201423200901017 临滨1班

摘要【目的】对经不同处理的实验动物输入NHCl,观察出现相应症状所需NHCl用量及时间,以探讨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通过耳缘静脉注射谷氨酸钠的治疗,探讨其治疗的病理生理机理。【方法】全班分为二大组,其中第一,二,三.四组为手术组,第五,六,七,八组为假手术组。【结果】当家兔出现角弓反张时,复方氯化铵使家兔大脑功能受影响,而肝可解氨中毒,复方谷氨酸钠也可缓解其作用。【结论】肝具有解毒作用,肝功能不全在肝性脑病的发生中占极大地作用。关键词:氨中毒;肝性脑病;复方氯化铵;复方谷氨酸钠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一系列精神神经综合症。有关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氨中毒学说受到重视。正常情况下,血氨的来源与清除保持动态平衡,而氨在肝中合成尿素是维持此平衡的关键。病理情况下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或慢性肝硬化等疾病使肠壁吸收肠道内生成的氨过多,或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均可导致血氨升高。增高的血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通过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等作用,引起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谷氨酸可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而成为无毒的谷氨酰胺,由尿排出,进而降低血氨。谷氨酸还可参与脑细胞的代谢,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家兔

1.2实验仪器:1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及针头,手术剪,镊子、止血钳、兔手术台、棉线若干、婴儿秤、缝针、导管

1.3实验药品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谷氨酸钠溶液,醋酸,生理盐水。

1.4实验分组:随机选取一半数量的实验动物作为实验组动物,另一半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动物。

1.5麻醉:取健康家兔称重,自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ml/kg 体重)后,背位固定于兔台上。

1.6急性肝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复制:从胸骨剑突下沿腹正中线行长约6~8cm 的切口,打开腹腔;暴露肝脏,向下压肝,剪断肝与横膈之间的镰状韧带,再将肝叶上翻,钝性分离肝胃韧带,使肝叶完全游离,辨明肝脏各叶。用粗棉线从肝蒂部结扎肝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和方形叶,以阻断肝血流。对照组动物不结扎肝脏。

1.7十二指肠插管:沿胃幽门向下找到十二指肠,提出腹腔,用眼科剪在肠壁上剪一小口,将导管插入肠腔约4cm,沿插管周围作荷包缝合,收缩荷包结扎固定,将肠管回纳腹腔,检查腹内无出血,关闭腹腔。 1.8实验观察:

1.8.1观察家兔一般状况,呼吸(频率、幅度)、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对刺激的反应、是否出现肌肉痉挛、抽搐及强直。

1.8.2十二指肠插管中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每隔5min向十二指肠插管中注入25g/L复方氯化铵溶液5ml,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直至出现全身性抽搐、角弓反张为止,记录所用的复方氯化铵溶液的总量,并计算每公斤体重的用量。

1.8.3治疗: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5g/L复方谷氨酸钠溶液20ml/kg,并按5ml/kg剂量向十二指肠注入10g/L醋酸,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症状有无缓解。

2.结果:

3.1分析谷氨酸钠和醋酸的作用:

本组是假手术组,主要探讨氨中毒对家兔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谷氨酸钠和醋酸对肝性脑病的影响及其机制。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递质,含量丰富,它在神经元间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和脑发育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结果可知,谷氨酸钠和醋酸对肝性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复方谷氨酸钠溶液为氨基酸类药。谷氨酸与血中过多氨结合而成为无毒的谷氨酰胺,化学方程式如下图:

3.1.1谷氨酰胺又是广泛存在于各组织的耗能解毒反应,它主要从脑、肌肉等组织向肝和肾运氨。在肾脏可被谷氨酰胺酶水解释放氨,氨与尿中H+结合成铵盐而排出体外;在肝脏则合成尿素后经血液运至肾脏随尿排出。这样有利于降低及消除血氨,并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改善脑病症状。所以推注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对治疗氨中毒有一定效果。而现在氨中毒学说在肝性脑病中的发病机制中又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谷氨酸钠溶液对肝性脑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3.1.2醋酸可降低血液pH值,可以中和血液中呈碱性的氨,并有效阻止氨继续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3.2.1随着实验的进行家兔的肌紧张加剧,以至于出现嘴角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表现。

3.2.2说明血氨浓度升高,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是干扰葡萄糖的生物氮化过程,而脑组织随时都要依赖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能量。氨与脑内的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影响糖代谢,使ATP产生不足,产生谷氨酰胺为抑制神经的递质,并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并且氨对神经细胞膜也有抑制作用是神经细胞兴奋性异常,并干扰神经传导活动。其中乙酰胆碱有扩张血管减慢心率的作用,从而可见家兔呼吸频率加快的原因。而其中肌紧张加剧可能由于脑组织中氨大量增加使大量谷氨酸转化成谷氨酰胺使氨中毒早期生成γ-氨基丁酸的底物-谷氨酸减少,引起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减少有关。

3.3本实验血氨升高的原因:肝具有生物转化的作用,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氨在肝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而解毒。但是,实验中结扎了肝,腹腔注射氯化铵的时候,由于氨大多,而清除太少;并且肠黏膜淤血、水肿,肠蠕动减弱以及胆汁分泌减少等,导致肠道细菌活跃,一方面可使细菌释放的氨基酸氧化酶和尿素酶增多,另一方面,未经消化道吸收的蛋白成分在肠道集聚使肠内氨基酸增多;同时在肝性脑病时兔子躁动不安、震颤等也会使肌肉的腺苷酸分解加强,产氨增多。

3.4复方氯化铵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肝大部分结扎在实验中的作用:

3.4.1据氨中毒学说,正常情况下,血氨的来源于清除保持动态平衡,而氨在肝中合成尿素是维持此平衡的关键。在结扎大部分肝的基础上灌注氯化铵导致血氨增高,增高的血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通过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引起脑的功能障碍,出现震颤、抽搐、昏迷等类似肝性脑病症状。

3.4.2肝大部分结扎术在实验性肝性脑病中的作用:采用家兔大部分肝结扎,是为了复制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造成肝解毒功能急剧降低,在此基础上经十二指肠灌入复方氯化铵溶液,导致肠道中氨生成增多并吸收入血。

4.实验结论:

肝具有解毒作用,肝功能不全在肝性脑病的发生中占极大地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迎雪、魏佑震、洪岸.谷氨酸钠对新生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的毒性损伤(英文), 泰山医

学院学报,2003(3).

[2]梁敏锐、冯劭婷.探讨中药及醋酸灌肠佐以静脉注射谷氨酸钠对肝性脑病的解毒作用[3]张志雄.生理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5~111 [4]陆源、林国华、杨午鸣.机能学实验教程.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60~162

[5]Konopacka A,Konopaeki FA,Albrecht J.Protein kinase Gis involved in ammonia-induced swelling of astrocytes[J].J Neurochem,2009,109(Suppl 1):246—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