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_陈欣

合集下载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下颌骨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下颌骨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目前 用 于组 织工 程下 颌骨 支架 研究 的 多为无 机
生 组织 工程 骨 有 良好的 成骨 能力 ,未 见 明显排 斥反 应 及并 发症 。
1 .支 架材料
常用 于组 织工 程研 究 的支架 材料 分 为无机 和 有
类材料 。这类材料 包括羟基 磷灰 石( HA) 、珊 瑚 、
刘洪 臣
通讯 作者
主任 医师
解 放 军 总 医院 口腔 医 学研 究 所
教授 北 京 1 0 0 8 5 3
所 长
随着对 支 架材 料研 究 的进展 ,纳 米羟 基 磷灰 石
进 入 学者 们 的视线 ,纳 米羟 基磷 灰 石独 特 的结构 和

2 3 9 ・
中 华 老 年 口腔 医 学 杂志2 0 1 4 年7 月 第t 2 卷第4 期
机 两 类 。有机 类 包括天 然材 料 、合成 的 可生 物降解 材 料 及脱 钙 骨 等 。 常用 的 天 然 材料 有 :纤 维 蛋 白 、
羟 基磷 灰石 组 成 的生物 陶瓷 具有 高 负荷 力 ,但 吸 收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 ( 项 目编号 :8 1 2 7 1 1 8 o ) 全 军医学科技 “ 十二五 ”重大项 目 ( A WS 1 1 J 0 1 2 — 0 4 )
部 畸形 和 相 应 功 能障 碍 。 下 颌 骨 缺损 修 复 的 方法 主 要是 利用 组织 或材 料对 缺损 进 行重 建 。 目前 ,重 建 的方 法很 多 ,包括 自体 骨移 植 、牵张 成 骨 、同种 异 体骨 移植 等 。但 是不 同 的修 复 重建 方法 都有 各 自
的缺 点 。 自体 骨移 植 很 难 达 到下 颌 骨 理 想 的形 态 ,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作者:刘剑伟蒋卫平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0年第17期【摘要】关节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是现代骨科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由于软骨组织的无血管性质,其再生或修复能力有限,因此需要适当的材料系统,在物理、机械、组织学和生物学方面重新调整天然软骨组织的功能,促进软骨再生。

目前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组织工程技术正在成为软骨治疗的关键方法之一,并且为许多软骨创伤和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和更好的结果。

本文综述和总结了组织工程技术在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Abstract] Th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is one of the great challenges faced by clinicians. Due to the vaseless nature of cartilage tissue, its ability to regenerate or repair is limited, and appropriate material systems are needed to facilitate cartilage regeneration by physically, mechanically, histologically, and biologically readjusting the function of natural cartilage tissue. At present,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gene therapy are becoming one of the key methods of cartilage therapy and bringing new light and better results to the treatment of many cartilage injuries and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tissue engineer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Key words] Tissue engineering Repair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First-author’s address:Nann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Nanning 530031,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7.041關节炎及外伤所致的软骨缺损常常导致关节疼痛,由于软骨组织本身的无血管特性,软骨缺损后常常难以自身修复,因此软骨缺损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1]。

原位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与软骨损伤的应用进展

原位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与软骨损伤的应用进展

原位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与软骨损伤的应用进展张俊涛**岳辰2*倘艳锋2贾宇东2刘又文21.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研究生培养工作部,河南洛阳471002;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髋部损伤二科,河南洛阳471002[摘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及社会老龄化的加重,骨与软骨损伤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传统的治疗骨与软骨损伤的方法存在治疗时限长、效果差、费用高的缺点。

为更好地治疗该病,学者们提出原位组织工程技术的概念。

通 过良好的支架材料和自身微环境的调节,在细胞因子的引导下,向损伤部位募集自体种子细胞(干细胞/祖细胞)来对损伤的骨与软骨进行修复,不再需要传统组织工程技术所需的外源性种子细胞,避免了外源性种子细胞体外长时间繁殖、植人体内可能产生的免疫排斥等缺点,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治疗失败率,在治疗骨与软骨损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查阅文献,本文总结介绍原位组织工程技术在治疗骨与软骨损伤方面的原理及临床疗效,以供参考。

[关键词]原位组织工程技术;骨;软骨;种子细胞;细胞因子;支架材料[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21)01(c)-0039-04Application progress of in situ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o repair bone and cartilage injuryZHANG JunLao'1YUE Chen2 TANG Yanfeng JIA Yudong2LIU Youiven2i.DeparLmenL of Luoyang PosLgraduaLe Lraining, H e'nan UniversiLy of T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H e'nan Province,Luoyang 471002, China; 2.Lhe Second DeparLmenL of Hip Injury, Luoyang OrLhopedic-TraumaLological HospiLal ofH e’nan Province H e’nan Provincial OrLhopedic HospiLal, H e’nan Province, Luoyang 471002, China [Abstract] WiLh L he acceleraLing pace of life and L h e aggravaLion of L he aging socieLy, L h e incidence of bone and carLi-lage injury diseases is increasing. TradiLional meLhods of LreaLing bone and carLilage injuries have L h e disadvanLages of long L reaLm enL Lime, poor curaLive effecL and high cosL. In order L o beLLer L rea L L h e disease, scholars puL forward L h e concepL of in siLu Lissue engineering Lechnology. Through good scaffold maLerials and L h e regulaLion of iL s own microen- vironmenL, under L h e guidance of cyLokines, auLologous seed cells (sLem cells/progeniLor cells) are recruiLed from L h e in­jured siLe L o repair L he damaged bone and carLilage, eliminaLing L h e need for LradiLional Lissue engineering Lechniques.The required exogenous seed cells avoid L he shorLcomings of prolonged propagaLion of exogenous seed cells in vitro and possible immune rejecLion caused by implanLaLion in L he body, greaLly shorLening L he L reaLm enL Lime and reducing L h e L reaLm enL failure raLe. I l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Ls in L h e L reaLm enL of bone and carLilage injuries. By consulLing L h e liLeraLure, L his arLicle summarizes and inLroduces L he principles and clinical effecLs of in siLu Lissue engineering in L h e LreaLm enL of bone and carLilage injuries for reference.[Key words] In siLu Lissue engineering Lechnology; Bone; CarLilage; Seed cells; CyLokines; Scaffold maLerials骨与软骨损伤作为临床常见病,大多由创伤、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04126);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6ZY2089)。

组织工程在软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在软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在软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软组织损伤和缺陷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自体组织移植、异体组织移植和人工材料替代等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如供体组织来源有限、免疫排斥反应、术后并发症等。

组织工程的出现为软组织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其通过构建生物活性的组织替代物,有望实现受损组织的完美修复和再生。

一、组织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组织工程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利用细胞、生物材料和生物活性因子的协同作用,构建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组织或器官。

其基本原理是从患者体内获取少量的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然后将这些细胞种植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支架材料上,同时添加适量的生物活性因子,促进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最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或器官。

二、软组织修复中常用的组织工程策略1、细胞治疗细胞是组织工程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软组织修复中,常用的细胞类型包括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

成纤维细胞是皮肤和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类型,能够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等,在软组织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脂肪干细胞来源丰富,易于获取和培养,也成为了软组织修复的理想细胞来源之一。

2、生物材料支架生物材料支架为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提供了三维空间和物理支持。

理想的生物材料支架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合适的孔隙结构和机械性能。

目前,用于软组织修复的生物材料支架主要包括天然材料(如胶原蛋白、明胶、壳聚糖等)和合成材料(如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等)。

此外,一些新型的生物材料如纳米材料、水凝胶等也在软组织修复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3、生物活性因子生物活性因子能够调节细胞的行为和功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在软组织修复中,常用的生物活性因子包括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和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等)。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李凯【摘要】骨组织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上骨缺损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纵观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二十多年里,其构成的三大要素:种子细胞方面、支架材料方面和组织构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距离组织工程骨在临床中正式使用尚有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Bone tissue 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1980s and brought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Throughout twenty year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eed cells, scaffolds and organizations to buil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certain distance for tissue engineered bone to be used officially in clinic.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8【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缺损;研究进展【作者】李凯【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很常见,然而修复骨缺损的惟一方法是通过骨移植来实现。

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研究进展

1 超 临 界 骨缺 损
1 . 1 概 念
骨缺 损 是指 各种 原 因导致 的局 限性 骨 质缺 如 ,足够 大 的骨质 缺损 使其 不 能在 自然状 态 下达 到骨 愈合 的 临界 点 即为 临界性 骨 缺损 ( c r i t i c a l s i z e d e f e c t ,C S D) 。S e h mi t z 研究 表 明 长骨 的骨缺 损 有一 个 不 能 自行愈
摘 要 :大 段 骨 缺 损 的 治 疗 一 直 是 骨 科 领 域 的 研 究 热 点 , 当 前 组 织 工 程 骨 技 术 是 修 复 大 段 骨 缺 损 的 较 新 方 式 ,而 利 用 膜 引 导 骨 再 生 技 术 ,带 蒂 筋 膜 瓣 包 绕 组 织 工 程 骨 技 术 促 进 了组 织 工 程 骨 的 血 管 化 及 成 骨 的 质 和 量 ,
1 . 2 超 临界 骨缺损 不 能 自行修 复 的原 因 ①全身 因素包 括 营养不 良、糖 尿病 、骨 质疏 松及 应用 非 甾体抗 炎 药 。②局 部 因 素包 括 局 部感 染 因素 、 血 供 障碍 、骨 缺损 处软 组织 嵌 入 以及 高 能量 损伤 致大 块死 骨 等 。影 响 骨缺 损愈 合 的根本 因素 在于 骨折局 部 的血液 供应 及 骨折 断端 骨痂 的 及时 生成 ,其 中外 骨痂 的生 成具 有重 要 意义 。有 学者 通过 实验证 实 骨折愈 合 过 程 中 ,成 骨 细胞 的生 长慢 于纤 维结 缔 组织 细胞 的生 长 ,从 而影 响外 骨痂 的生 成 。而局 部血运 障 碍也是 导 致 骨折 不愈 合 的重要 原 因 。但 如骨痂 生成 不 良,后期 虽然 血运 恢 复 ,但 骨折 愈 合过程 已被软组 织 干扰 ,骨 缺损 仍难 以修复 。所 以 ,怎样 促 进并 保证 骨折 愈合 初期 外 骨痂 的充 分形 成是 修 复骨缺 损 的重 中之重 L 4 ] 。超 临 界骨 缺损 在缺 损形 成 之初 可能 就 已被 软组织 占据 ,两骨 折断 端被 软组 织 隔离 ,非成 骨 的纤维 结缔 组织 及 软组 织 的嵌 入 ,阻止 成 骨细胞 的增殖 ,产 生竞 争性 抑 制 ,进而 导致 骨缺 损两 断端 不 能接触 ,甚 至造 成断 端 硬化 ,骨缺 损不 能修 复 。

组织工程在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在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在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在医学领域,骨组织的损伤和缺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创伤、疾病或先天性缺陷等原因,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成为了临床上的重要挑战。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替代材料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问题,但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如供体不足、免疫排斥反应和生物相容性差等。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为骨再生带来了新的希望。

组织工程是一门综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其核心思想是利用生物材料、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或器官。

在骨再生领域,组织工程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关键要素: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

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提供了三维的空间结构和物理支撑。

理想的支架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适当的孔隙率和孔隙大小、足够的机械强度等特性。

目前,常用的支架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胶原蛋白、壳聚糖等)、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聚乙醇酸等)以及无机材料(如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等)。

这些材料各有优缺点,通过对它们进行改性和复合,可以获得性能更优的支架材料。

例如,将胶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可以提高支架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生物活性。

种子细胞是骨再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们能够在支架材料上生长、分化,并形成新的骨组织。

常用的种子细胞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易于获取和培养,是目前骨组织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种子细胞。

脂肪干细胞来源丰富,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但由于伦理问题和免疫排斥反应等限制,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为了提高种子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常常需要对其进行体外诱导培养。

诱导剂包括地塞米松、维生素 C、β甘油磷酸钠等。

生物活性因子在骨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基质合成。

工程化骨对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工程化骨对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工程化骨对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一.立题依据1.研究意义:骨缺损、特别是大段骨缺损常因战创伤高能量损伤性骨折、严重开放性骨折伴感染、骨不连多次手术植骨内固定失败、骨髓炎病理性骨折及大块死骨切除、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及肿瘤大段骨切除等所致。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极为困难,最终很多病例不得不采用截肢术或用支具保护性负重[1]。

因此其治疗成为骨科临床的一大难点,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成为当前国内外骨科界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成为骨缺损修复的研究重点。

其研究多集中在种子细胞的选择与培养及支架材料的选择与修饰两方面。

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我们的早期研究证明,用组织工程骨修复小段骨缺损时,其早期成骨及后期骨愈合效果明显。

但应用大块组织工程骨修复大段骨缺损时,其核心部位往往发生缺血坏死,导致修复失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未能很好解决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问题[2]。

骨移植后的3 个基本过程是移植物血管化、骨再生及骨端融合,其中血管化是关键环节,其作用贯穿于整个移植修复过程,对骨再生与融合的方式及效果起决定作用[3]。

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尤其是大体积组织工程骨植入体内后必须迅速建立充分的血供,将成骨细胞前体细胞、相关因子、营养物质及其他参与骨修复的细胞带到局部微环境中,并带走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及坏死和分解产物,为种子细胞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营养,从整体上维持有利于这一生理过程的代谢微环境[4]。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最早由Asahara等于1997年报道,它是一群具有游走特性,尚未表达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体外培养后能增殖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

它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而且在骨髓、脐带血及外周血中均存在能在出生后的血管新生过程中有很强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并以血管发生方式形成新生血管的EPCs[5-6]。

这一发现,更新了传统意义上的出生后血管生成、血管损伤修复的理论,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于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进展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于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进展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于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进展李东亚;郑欣;陈一心【摘要】近年来,骨组织工程应用于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备受关注.其中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关键要素之一,分为人工合成无机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天然衍生物材料.本文就几种典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The development of hone tissue; engineering in repairing large hone defects has bee concerned in recent years. The scaffold material is one of the most key elements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which is divided into inorganic materials, polymers materials and natural organism-de rived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several typical scaf-folds applied i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large bone defects are reviewed.【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3(015)001【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生物材料;骨;组织工程;骨缺损【作者】李东亚;郑欣;陈一心【作者单位】210008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R687.3由损伤、感染、骨肿瘤术后等原因造成的大段骨缺损,其临床治疗方法包括骨延长术[1]、带血管蒂骨移植术[2]等,其中最佳治疗方法是骨移植,但由于自体骨移植供骨量有限且存在取骨区感染风险,而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传染疾病的可能[3],使得骨移植的应用受到限制。

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组织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软骨修复方面是组织工程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这方面,组织工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并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

本文将介绍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组织工程技术简介:组织工程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医学技术,它将生物学、物理学与工程学相结合,以开发可替代和修复受损人体组织的生物学产品和治疗方式。

组织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

在其发展过程中,组织工程技术的基石是”三维细胞培养技术“或称”三维细胞培养模型“。

这一技术可以使细胞自我组织形成,构建出和人体组织结构相似的元件。

软骨修复:软骨是人体的重要组织之一,它位于骨骼表面,可减轻关节承受的压力和磨损。

但是,软骨受到损伤后,很难自行修复。

在传统的医学治疗中,松质骨移植、干细胞移植和人工关节等方法均常用于软骨修复。

尽管这些方法可以部分修复软骨,但其效果并不稳定,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组织工程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构建和修复受损的组织,其中包括软骨。

目前,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有两种主要方法,即自体软骨细胞培养和外源性细胞培养。

自体软骨细胞培养技术:自体软骨细胞是从患者自己的软骨中提取的,然后培养起来,再通过移植到患者体内进行软骨修复。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自体组织不会被患者的免疫系统排斥,也不会引起其他相关的问题。

自体软骨细胞培养技术在软骨修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外源性细胞培养技术:在外源性细胞培养技术中,研究人员使用来自其他人、动物甚至细胞库的软骨细胞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也有其优点,例如资源富余、速度快等,但它在实践中也存在着重大的问题和风险。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改善外源性细胞培养技术。

结论:总体而言,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

从牙槽骨缺损的治疗现状入手,探讨了目前治疗方式的局限性。

然后,详细阐述了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原理和技术特点。

接着,展望了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分析了影响其应用的因素。

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优势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牙槽骨修复,组织工程技术,组织工程学,牙科医学,骨缺损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治疗现状,影响因素。

1. 引言1.1 绪论牙槽骨缺损是口腔领域常见的问题,其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植入人工牙槽骨或自体骨块移植,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局限性和风险,例如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恢复周期长等问题。

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本文将重点探讨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临床应用前景、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全面了解和分析,有望为牙槽骨缺损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选择,推动口腔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

2. 正文2.1 牙槽骨缺损的治疗现状牙槽骨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治疗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植骨术、移植术和骨移植术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周期长等问题。

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组织工程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手术创伤小、恢复周期短、患者术后疼痛小等。

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牙槽骨修复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牙槽骨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原理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原理是通过利用生物材料和细胞培育技术重建患者缺损的牙槽骨组织。

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软骨损伤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软骨损伤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软骨损伤的研究进展
安治国;王欣;李实;颜炜群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04(008)003
【摘要】人类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机体的组织和器官由于外伤或病变受损后,难以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者一直不断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从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应用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到70年代Green将分离,培养的软骨细胞与脱钙骨支架材料联合培养,观察软骨形成,实验虽未成功,但是却为未来软骨组织工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和手段修复组织缺损是一
【总页数】2页(P319-320)
【作者】安治国;王欣;李实;颜炜群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研究进展 [J], 张洋洋;彭效祥;赵荣兰
2.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运动性软骨损伤 [J], 王大鹏;张岚;赵娜;
3.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运动性软骨损伤 [J], 王大鹏;张岚;赵娜
4.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运动性关节软骨损伤 [J], 张路遥
5.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运动性关节软骨损伤 [J], 张路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软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缔组织,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可以保护关节,减轻身体各部位之间的摩擦,同时也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然而,由于软骨缺乏神经和血管,一旦发生损伤,修复难度极大。

传统的修复方法存在一系列问题,而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软骨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软骨损伤的传统修复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软骨修复方法通常包括关节镜下清创修整、自体软骨移植等。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缓解损伤,但是存在许多问题,比如:1.自体软骨移植存在供体局限性;2.治疗效果不稳定,术后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3.长期效果不如人意。

三、组织工程技术介绍组织工程技术(tissue engineering)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利用细胞、载体和生物因子等材料,在体内或体外重建和修复受损组织的技术。

它的出现和发展,为软骨修复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1. 细胞种植组织工程技术通过筛选细胞,诱导其分化,以构建三维复合细胞支架,植入到患者体内,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娴熟掌握细胞筛选和分化的技术,以及构建支架的能力。

在实践中,研究者不断探索各种新型生物材料,以规避成功率低下、排异反应等问题。

2. 生物材料影响通过结合载体、细胞和生物因子材料等,可以促进软骨的生长、分化和修复。

其中透明基质涂层技术、基质-细胞相互作用促进技术和动态膜促进技术等被广泛研究。

3. 组织外胚层衍化可将类造血干细胞(iPS)内源性干细胞转变成干燥有机化合物,再从这些干燥有机化合物中再生成软骨的简便方法。

五、组织工程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目前,国内外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和医学机构都在通过组织工程技术研发软骨修复产品。

其中,以美国Ossari公司、熙健医学中心等为代表的全球领先厂商,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产品,如E-36、ETC-1002等,并在临床中取得卓越成果。

而在中国,众多研究类似产品的机构和公司也在逐渐崛起,并将这项技术商业化。

骨组织工程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骨组织工程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骨组织工程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颌面部大面积骨缺损的修复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一大难题。

目前临床常用的修复方式包括:赝复体修复、血管化骨肌瓣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等技术。

近年来,随着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为修复颌骨缺损带来了新的思路。

[Abstract] The repair of large area bone defect in the maxillofacial region has been a major problem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At present,the methods of repairing in clinic includs prosthesis prosthesis,vascularized bone flap transplantation,allograft bone transplantation,and so on.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it bring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repairing jaw defects.[Key words] Bone 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 material;Osteogenic factor骨组织工程是利用医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结合[1],将体外培养及扩增后得到的种子细胞,接种于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且能够吸收降解的支架材料上,辅以诱导因子诱导细胞的增殖以及新血管的长入,逐渐达到修复骨缺损的目的的一种修复方式[2]。

目前实验室已在种子细胞选择、支架材料选取、细胞与支架材料结合及血管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1 载体材料优良的支架材料可促进种子细胞的黏附与增殖,具有与组织细胞生长相一致的生物降解性。

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关节软骨缺损所带来的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软骨缺损的修复成为研究的热点,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就种子细胞的要求、来源以及培养方法,生物支架的要求及类型,细胞生长调节因子进行综述,总结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Abstract] The pain and joint movement disorder caused by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of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the repair of cartilage defect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research,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its treatment. 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issue engineering to repair cartilage defects on the basis of the requirements,sources and methods of seed cells,the requirements and types of biological scaffold,and the regulation of cell growth factors.[Key words] Cartilage defect;Tissue engineering;Seeding cells;Support;Cytokines关节软骨缺损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甚者可丧失关节功能,是引起肢体功能丧失和降低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组织工程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应用

组织工程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应用
运用 尚处 于起步 阶段 , 如何 精确控 制 E S C s向软 骨细 胞
效, 限制 了其 运 用 。软 骨组 织工 程 改变 了传 统 的 “ 以 伤 治 伤” 的治疗模 式 , 为软骨 缺损 的修 复提 供 了新 的方
法 和 思路 。软 骨组织工 程 的基本 原理 是从 机体 获取 少
袁 心伟 , 谭 波 , 李 平 综述 ; 王 跃 审校
( 1 .  ̄ 1 1 3 J l 省 医 学科 学 院 ・ 四川 省 人 民 医 院骨 科 , 四川 成 都 6 1 0 0 7 2 ; 2 . 遵 义 医学 院 ,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3 )
【 关键 词】 组织工程 ; 关节软骨 ; 关节软骨缺损 ; 修复 【 中图分类号】 R 6 8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0 5 0 1 ( 2 0 1 3 ) 0 5 0 - 7 5 6 0 - 3
用的转 化将 会是 一大 进 步。④ 骨髓 间充 质干 细 胞
( b o n e m a r r o w s t e m c e l l s , B M S C s ) 约 占骨 髓 有 核 细胞 的
软骨 组 织 工 程研 究 的重要 因素 是种 子 细胞 , 其 选
择 及 来源 途径 显 得尤 为 重 要 , 这 也 是 目前 软 骨 组织 工 程研 究 的热点 。 目前 常用 种子 细胞 的来 源 主要 有 两大 类: 具 有 成软骨 细胞 能力 的细胞 和软骨 细胞 。
工 程 化软 骨并 植入 病 损 部 位 , 以达 到创 伤 修 复 和功 能 重 建 的 目的 。本 文将 对 软 骨组 织 工 程 三 大要 素 : 种 子
转导人 种子细胞 , 使 该 种 子 细胞 不 断 地分 泌 细 胞 生 长

组织工程学骨再造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学骨再造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学骨再造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骨组织的缺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肿瘤、炎症、外伤等原因,其中以肿瘤性的骨缺损最为常见,肿瘤性骨缺损修复是今后肿瘤外科修复重建的一个方向[1]。

口腔恶性肿瘤手术往往导致下颌骨或上颌骨的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有自体骨、异体骨及人工材料等,但目前的这些修复方法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近来,随着组织工程学这门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起,能够利用这项技术达到骨再造而满足临床需要。

本文就口腔癌与下颌骨缺损的关系、组织工程学再造骨的重要内容及其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进展作一综述。

1 口腔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及其并发症1.1 口腔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口腔颌面部具有一个丰富的淋巴系统,口腔癌一般都有下颌骨骨膜的侵犯。

Sudhir对22例口腔癌是否侵犯下颌骨进行研究,分别用X线、CT检查,发现有21例均有下颌骨的侵犯,并且与术后组织学相对照,其阳性率是一致的[2]。

Tsuchimochi等用99mTc��MDP骨扫描显示肿瘤引起了下颌骨松质骨的侵犯[3]。

因此从肿瘤外科原则出发,必须作下颌骨切除,势必会引起下颌骨的缺损。

1.2 下颌骨缺损的并发症下颌骨缺损不仅仅影响面部美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如言语、吞咽、呼吸等功能的障碍。

McConnel等对下颌骨切除后的病人进行口咽吞咽效率(OPSE)的检测,发现平均的OPSE值明显低于正常值,30个病例中有8例不能进食,其余只能进点流质[4]。

Haribhakti也证实了下颌骨缺损可引起呼吸困难、睡眠质量差、下齿槽神经损伤的各种并发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5]。

2 组织工程学骨再造的主要研究进展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是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是应用生命科学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设计、构造、改良、培育和保养活组织,以修复或重建组织器官的结构,维持或改善组织器官功能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其基本方法是将体外扩增的正常组织细胞,吸附到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上,然后植入机体缺损部位,细胞在生物材料逐渐降解吸收过程中形成新的组织,达到修复缺损,重建功能的目的。

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全世界每年骨折和骨缺损的患者数以千万计,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等,但均因各种因素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自体骨移植安全性高,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因而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供体来源往往有限。

而且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同种异体骨移植植入后容易吸收,而且容易感染,排斥反应重;人工骨移植原材料孔隙变异较大,成骨困难,而且来源有限。

由于现行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以上问题和局限性,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近年来已被许多学者关注。

支架作为组织细胞及细胞活性因子粘附、生长分化的载体,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中起重要作用,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研究开展的越来越多。

以往用于修复骨缺损的材料,第一代惰性材料和第二代生物活性材料均以减少免疫反应、诱发生成新骨,使移植物被新形成的组织长入而与机体牢固结合为目的,其缺点是支架材料不能再体内降解,长期存留于体内。

近年来修复骨缺损的生物材料集中于选用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可吸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属于第三代新材料,不只是追求简单的填充骨缺损及诱发新生新骨,而是逐渐在体内被降解,从而被新骨替代,最终使骨缺损处完全被组织所替代的新材料。

目前研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以下特性:(1)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自身降解率与组织替代率相匹配,随成骨细胞的生长和人体自身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支架材料逐步降解直至最终完全吸收,从而避免长期的外源体反应,最重要的是降解速率与组织细胞生长率相适应,降解时间应能根据组织生长特性进行认为的调控,从而保证骨缺损处拥有合适的力学性能;(2)骨诱导及骨传导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构建符合生物学特性要求的支架诱导骨组织生长;(3)安全无毒,在体内不致畸,不引起无菌性炎症。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以其无抗原性、来源不受限制、可预先设计塑形、具有生物功能等特征。

其基本方法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的功能相关活组织细胞扩增,并种植于一种生物性能良好、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细胞外基质上,然后将它们共同移植于所需部位,在机体内细胞继续增殖,而生物支架结构则逐渐被降解吸收,结果形成新的有功能的组织器官,从而达到修复结构、恢复功能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