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洲长江大桥主塔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伟俊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主塔墩
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基础施工特点
三、基础主要施工方案
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五、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
六、方案实施情况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主桥桥式
设计水位+27.50最高通航水位+25.68
012345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孔跨布置为(98+196+504+196+98)m,铁路四线,公路六车道,全宽27m;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梁。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倒丫形,塔高188.5m;每塔两侧各有3×16根镀锌平行钢丝斜拉索,索最大截面为451φ7mm,公路桥面处索距14m,三索面间相邻索面中心距15m。
一、工程概况
2、水文情况
南汊设计水位+27.5m,最高通航水位+25.68m,最低通航水位+9.62m。洪水期水深35m,水流速度3.5m/s,枯水期1.5m/s, 桥位处水流流向与横桥向夹角10°。
一、工程概况
3、主塔基础地质情况
2号墩位于深槽北侧,河床高程约为+5.0m,覆盖层主要为砂类土,上部为新近沉积的松散状细砂,中部为松散~中密状细砂夹少量中、粗砂,岩面高程在-27m附近,基岩主要为弱胶结、中胶结和强胶结砾岩。
3号墩位于深槽南侧,河床高程约为-2.9m,覆盖层主要为性质较差粉细砂层,冲刷较大,基岩埋藏较深,岩面标高在-33m附近,基岩上部主要为弱胶结砾岩,成岩作用差,岩质极软,下部以中胶结砾岩为主,中、强胶结砾岩极限抗压强度分别为9MPa和28MPa。
一、工程概况
4、主塔墩基础及双壁钢吊箱
主塔墩基础均采用φ3.4m钻孔灌注桩,2号墩32根,桩尖嵌固在强胶结砾岩中,3号墩40根,桩长84m,桩尖支承在中胶结砾岩中,2号墩承台平面尺寸为26×53.2m,3号墩承台平面尺寸为39.8×65.3m,承台厚6m,顶面标高
+10m,底面标高+4m,承台均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施工。
双壁吊箱平面为矩形,3号墩吊箱轮廓尺寸:长69.5m,宽44m,高15.5m,壁厚2.0m,围堰底部设置双壁底隔仓,底隔仓高5m,吊箱自浮状态下吃水深度约2.6m。
3#钢吊箱围堰位于船台上
二、基础施工特点
分析主塔墩基础的结构特点、墩位处水文地质、河床冲刷、通航等施工条件,基础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二、基础施工特点
1、基础工程规模宏大。
2#、3#墩基础应同步按排在两个枯水期一个洪水期完成。即在枯水期和洪水期完成钻孔桩,在下一个枯水期完成承台施工,汛期前下塔柱施工至历年最高水位以上。
二、基础施工特点
2、施工期间水深流急,水位落差大。
墩位处最大水深约35m,最大流速3.5m/s,流向与横桥向夹角为10°,钻孔桩、承台施工水位落差10m,水文条件变化大且频繁。
二、基础施工特点
3、河床施工冲刷大。
3号墩覆盖层为粉细砂,随水文条件变化冲刷现象较为敏感,最大施工冲刷约为10m,2号墩以冲刷为主,冲淤交替出现。
二、基础施工特点
4、地质条件复杂。
基岩为软硬胶结不均的砾岩,埋藏较深,岩性极为不均,胶结介质种类不一,胶结介质与骨架颗粒强度差异大。
二、基础施工特点
5、双壁吊箱施工难度大。
双壁吊箱形体尺寸大,结构复杂,带底龙骨的矩形结构水流阻力大,吊箱整体制造、下河、浮运、定位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二、基础施工特点
6、施工水域航运繁忙。
主塔墩位于主通航孔附近,航运繁忙,吊箱浮运定位及基础施工干扰大,水域要求高,安全风险大。
二、基础施工特点
7、施工工期紧,平台渡洪要求高。
根据施工总体要求,汛期前应完成足够数量的钻孔桩,形成稳定的施工平台,保证安全渡洪及汛期钻孔桩施工。复杂的施工条件与工程特点给工期控制、施工安全带来巨大难度,提出更高要求。
三、基础主要施工方案
针对桥位处水文地质、河床冲刷、通航等施工条件,研究基础的施工特点,调查吊箱整体制造、整体下河、整体浮运的条件,综合考虑基础施工在技术、工期、经济、安全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采用双壁钢吊箱工厂整体制造浮运的总体方案。根据2#、3#墩施工条件的不同,对吊箱锚墩定位与锚碇定位方案进行比较。
三、基础主要施工方案
1、定位方案比选
由基础施工方案的总体要求,定位系统的功能是:(1)待吊箱浮运至墩位后,先初步定位,然后分次对称张拉定位系统对吊箱进行精确定位。
(2)钻孔桩施工完毕后,解除吊箱与桩间固结,张拉定位系统调整吊箱位置与倾斜,在定位系统的控制下双壁内灌水下沉至设计标高二次挂桩,准备封底施工。
对两种工况的水文、冲刷条件下的受力计算,定位系统受力控制工况为吊箱下沉至设计标高。根据受力控制工况,结合2#、3#墩水文、地质、冲刷条件,分别对锚墩方案与锚碇方案进行同等深度的设计检算,在技术、经济、工艺、占用水域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锚墩与锚碇定位方案综合比较 2号墩 3号墩
施工条件 定位期间水深约10m,流速约
1.0m/s覆盖层为砂类土,冲刷相
对较小,冲、淤交替出现。
定位期间水深约20m,流速约2.0m/s,覆盖层表层
为性质较差的粉细砂,冲刷较大。
技术可行 性 两种定位方案技术上均可行,施
工难度不大,设备要求不高。若
采用锚碇方案,两主塔墩同步施
工,定位系统组织难度增加。
两种方案技术上虽均可行,但3#墩水深、流急冲刷
大,锚墩基础施工难度较大,设备要求高,精定位
时锚墩刚度相应降低,变形增加,在技术上锚碇方
案更能适应3#墩施工条件。
经济 合理 性 2#墩施工条件相对较好,两种方
案临时工程规模较为适中,工程
造价相当,差异在10%以内,均具
有较好的经济合理性。
受3#墩施工条件影响,锚墩工程规模显著增大,与
锚碇方案相比,临时工程造价增加约85%,锚碇方
案具有较好的经济合理性。
工艺 先进 性
锚墩方案工艺先进,其刚度大、变形小,定位时可施加较大的预拉力提高吊箱的定位精度,精定位后一定水文条件变化时无须调整定位系统,结构受力明确,操作简便,定位效率高。
锚碇方案为成熟工艺,常规设备,可超前准备,尽快形成定位系统。精定位时,虽采取重型锚碇与重型长锚链等措施,但其弹性、非弹性变形相对较大,定位精度相对降低,精定位后水文条件变化时调锚工作相对繁琐,定位难度大,操作相对复杂。
占用 水域
锚墩方案占用航道少,施工干扰小,且锚墩可兼作防撞设施,施工安全风险相对较小。
锚碇方案占用施工水域大,通航对施工干扰大,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