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分析其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对桂林地区脑卒中发病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探讨二者与脑卒中发病的关联性。

研究结果显示,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高盐、高油饮食以及缺乏运动等。

与此研究也发现了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明显关联性。

结论指出,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的启示,强调了提升社区脑卒中人群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该研究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脑卒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调查、关联性分析、预防、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桂林地区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脑卒中在桂林地区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研究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脑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桂林地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导致脑卒中发病的原因,为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帮助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桂林地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脑卒中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对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探究其与脑卒中发病的关联性,为脑卒中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社区脑卒中人群的详细调查和分析,旨在揭示脑卒中发病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之间的潜在联系,为减少脑卒中发病率、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提供有效措施和建议。

脑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活方式

脑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活方式

脑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活方式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除了个体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健康状况外,社会因素和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脑卒中的发生和预防。

本文将探讨脑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活方式,以期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预防措施。

一、社会因素对脑卒中的影响1. 教育水平研究表明,教育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更注重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相对而言,他们更有能力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并及时就医治疗,从而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2.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也被认为是脑卒中的重要社会因素。

研究显示,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更容易面临各种不利因素,如压力和环境污染,这些因素会增加他们罹患脑卒中的风险。

3.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社会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人群,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生活习惯不健康,如饮食不均衡、缺乏锻炼等,增加了患脑卒中的概率。

4. 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也会影响脑卒中的发生和预防。

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健康政策和法律法规,如提倡健康饮食、规范工作时间等,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二、生活方式对脑卒中的影响1. 饮食习惯饮食因素在脑卒中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多的高脂、高盐和高糖饮食会导致血脂和血糖增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因此,饮食习惯的调整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建议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减少摄入高盐、高油脂和高糖的食物。

2.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减少脑卒中的风险。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减少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

3.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吸烟会导致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进而增加脑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过量的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升高等问题,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威胁。

为了帮助脑卒中患者更好地康复,以下是一些日常护理方法的介绍和建议。

1. 饮食护理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该健康、均衡,并且注重控制摄入的盐分和脂肪。

建议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选择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鱼肉、瘦肉、豆类和蛋类,适量摄入全谷物和纤维,并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2. 运动护理适度的体育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可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这些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协调运动能力。

确保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并根据患者的体力和体能状况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3. 健康习惯脑卒中患者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给予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单一姿势,如长时间坐着或站立。

同时,要抵制不良嗜好,如吸烟和饮酒。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社交,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压力。

4. 注意安全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家居环境应进行合理的改造和调整,如增设扶手、安装防滑地板、移除障碍物等。

确保患者在家中的安全性和无障碍的移动。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和体检。

同时,避免自行更改用药方案,如停药或减少剂量,以免对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5. 家庭支持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爱。

家庭成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和活动,如语言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

同时,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应对困难。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脑卒中患者需要综合运用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习惯、注意安全和家庭支持等方法来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Co n e m e s r s a d I fu n i g Fa t r a y i fCo i g S y e fI c m i t o te t u t r a u e n n l e c n c o s An l sso p n t l so s he c S r kePa i n s CHEN u n TAN n — h n , EN i , J a , Yig c u 。 CH M n ZHOU n 。 GENG — i。 1 Nu sn p rme t Lin Yig , Deqn ( . r ig De a t n , a
t o n t e wih ic e i tok te t nc u ge e uc ton, he c pi g s yl t s h m c s r e pa i n s i l de a , d a i ADL, a p yme e hod a d y a s o ntm t n e r f d s a e ie s .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N u sJ hi r C n PLA
பைடு நூலகம்
r 2 1 2 ( B) 0 2, 9 3
缺 血 性 脑 卒 中患者 应 对 方 式 的影 响 因素 及 其对 策
陈娟 谭 迎春 陈敏 周 莹。 耿 德 勤。 , , , ,
港 2 0 6; ( . 云港 中 医药 高等 职 业技 术 学校 医学护 理 系 , 苏 连 云 2 2 0 1连 江
生命 和健康 的 主要疾 病之 一 , 有 高发 病率 、 病死 具 高 率、 高致残 率 、 医疗 费 用 等 特 点 , 中老 年 人 特 别 高 是
是6 O岁 以上老 年人 的常 见病 。脑 卒 中 的发生 , 患 对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重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影响脑卒中发病和预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桂林地区是我国脑卒中高发区之一,因此对该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及合理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和预防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字数:208】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脑卒中发病和康复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康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借此研究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促进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及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制定更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通过分析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为脑卒中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导。

本研究还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关于脑卒中的认识,促使人们重视饮食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通过对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具体的健康管理建议,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传播。

本研究对于促进脑卒中预防工作的开展和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患者的饮食习惯分析在桂林地区,脑卒中患者的饮食习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在饮食结构上,很多脑卒中患者存在高盐饮食的问题。

桂林地区的许多传统菜肴都喜欢用调味料多,口味重,这导致脑卒中患者摄入过多的钠盐,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生活方式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生活方式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生活方式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8-15T09:23:06.64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作者:李源,韩艳[导读]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种疾病会造成患者劳动力丧失或者完全丧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对生活方式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依照组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应用生活方式管理,参照组应用常规方式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和观察。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管理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

结论生活方式管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效果明显,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得到提升,可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生活方式管理;脑卒中;满意度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种疾病会造成患者劳动力丧失或者完全丧失,加剧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患者承受的痛苦也不断增大[1]。

在脑卒中的治疗中,有必要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管理,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依照组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9例。

研究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0.67±5.83)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1.49±5.64)岁。

所有患者皆已确诊为脑中卒,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6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33例,入院神志不清者48例,言语不清19例,昏迷11例。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皆有发生程度不一的肢体乏力或者肢体偏瘫。

1.2方法参照组应用常规方式管理,研究组应用生活方式管理,具体如下:(1)饮食方面的管理。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nt osrai ru )ad5 el ypo l cnrl ru )b e ea qat fi cl,Mei lo igsa dSc l i y(bevt ngo p n 2ha h ep o t e(o t o p yG nrl ulyo f sa og i le e dc p l a oi a c n c en a
s p o c l. s l Th o a c r fq ai f l e c r f b d u c in u p r s ae Reu t t e tt l o e o u t o f ,s o e o o y f n t ,me t lh a t n o ils p r i b r a in s l y i o na e l a d s ca u p t n o s v t h o e o g o p i lwe h n t a o to r u .Th cn c r f b e v t n g o p i lwe n il c r ih rt n t eso eo ru s o rt a h ti c n r l o p n g e f ig s o eo s r a i r u a o o s o ra d y e s o ei h g e h h r f d s a c

86 ・ 9
护理与康复 20 0 8年 1 2月第 7卷第 1 2期
脑卒 中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杨 慧敏 , 陈爱红 , 丽 霞 邱 ( 台县 中医 院 , 天 浙江天 台 3 7 0 ) 12 0
摘 要: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 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 应对方式及其社 会支 持情况 , 为提高社 区脑 卒 中患者生 活质 量提供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 定问卷 、 医学应对 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 5 2例社区脑卒 中患者( 观察组 ) 5 及 2

出院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状况的研究

出院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状况的研究

出院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状况的研究曾德建; 尤黎明; 罗志民【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1(026)001【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 社会参与; 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量表【作者】曾德建; 尤黎明; 罗志民【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护理系广东珠海 519041;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急性脑卒中后的生存率不断升高,越来越多进入康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回归家庭和社区,其回归后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能力已成为脑卒中治疗、康复效果的最终评价指标。

为了解出院后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状况,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笔者对74例出院后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取某三甲医院出院后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并经CT或MRI证实;出院后1个月至5年;知情同意;年龄≥45岁;意识清醒。

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呼吸衰竭;恶性肿瘤;有痴呆病史和其他精神疾病史;前1个月内持续卧床。

入选患者74例,男 43例、女 31例,年龄49~86(70.53±8.90)岁。

脑梗死61例,脑出血 13例。

卒中首发61例,2次7例,3次或以上6例;平均病程23.26个月;出院1~57个月,平均19.72个月。

出院时言语障碍者7例。

63例患者与家人同住,丧偶者11例。

1.2 方法1.2.1 调查工具①患者的一般资料问卷。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病种、病程、住院时间、卒中发病次数等。

②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量表(Life Habits,LIFE-H)[1]。

LIFE-H 由营养、适应、自理、交流、室内活动、户外活动、职责与责任、人际关系、社区生活、教育、职业和休闲娱乐12个类别77个条目组成,前6个类别属于个人日常生活活动范畴,后6个类别属于社会参与范畴。

缺血性脑卒中健康教育

缺血性脑卒中健康教育

缺血性脑卒中健康教育引言概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提高公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预防、早期识别、治疗、康复和生活方式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一、预防1.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参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 控制体重,维持合适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暴饮暴食。

1.2 控制高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 减少钠盐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钾、镁的食物。

1.3 控制糖尿病-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 饮食均衡,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定期进行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二、早期识别2.1 了解脑卒中的症状- 蓦地浮现一侧肢体无力或者麻木。

- 语言难点,口齿不清。

- 蓦地浮现视力含糊或者失明。

2.2 紧急就医- 一旦浮现脑卒中症状,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咀嚼阿司匹林以减轻症状。

2.3 接受早期治疗- 在医院接受脑卒中急救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血液稀释治疗。

- 早期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

三、治疗3.1 药物治疗-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阻塞。

- 脂质调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水平。

3.2 血管重建手术- 血管成形术,通过植入支架扩张狭窄的血管。

- 血管搭桥术,通过移植健康的血管取代病变的血管。

3.3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和理疗匡助恢复肌肉功能。

- 言语治疗,通过语言训练和康复匡助恢复语言能力。

-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匡助患者调整心态。

四、康复4.1 家庭护理- 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患者的安全。

-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澡、穿衣等。

-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使用情况。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重视。

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影响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就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

一、饮食习惯
(一)高盐饮食
在桂林地区,许多居民都习惯于食用大量的咸菜、腌制品和加盐调味品,导致盐摄入过高。

许多脑卒中患者的饮食习惯也存在这种情况,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等高危因素,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

桂林地区的传统饮食习惯以米饭、面食、糕点等为主,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胆固醇升高等问题,进而增加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

(三)低蛋白饮食
笼统的认为只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就可以防止动脉硬化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

但长期低蛋白饮食会导致机体肌肉和脏器功能的减退和免疫力下降,进而容易发生脑卒中等疾病。

所以,合理补充蛋白质是非常必要的。

二、生活方式
(一)缺乏运动
桂林地区气候宜人,但是,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原因,居民们在工作日常中很少有时间去进行体育运动,特别是长时间处在办公室或家中,很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从而增加了脑卒中的风险。

(二)抽烟和饮酒
很多脑卒中患者都有抽烟和饮酒的习惯,这会使他们更容易出现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

(三)精神压力大
现代化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许多人长期处于高精神压力下,这会使得他们的身心疲惫,神经紧张,进而增加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

总之,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影响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只有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等疾病。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桂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一个多山的地区,自然环境优美。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桂林地区的社区中脑卒中人群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饮食习惯1. 饮食结构桂林地区的社区脑卒中人群主要以米饭、面食、蔬菜和水果为主食,辅以一定量的鱼、肉和豆制品。

从饮食结构来看,他们的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相对较少。

2. 食物种类在饮食习惯方面,脑卒中人群偏好清淡的食物,如清炖鱼、蔬菜炒菜等,较少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

桂林地区的社区脑卒中人群对于荷叶、莲子、茯苓等有清热祛湿功效的食材也比较喜爱。

3. 饮食习惯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逐渐开始注重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油脂和糖分的摄入,形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生活方式1. 运动情况桂林地区的社区脑卒中人群中存在一部分人习惯于早晚出门散步、晨练或参加一些群体性的运动,如太极、健身操等。

也有一部分人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较少参加体育锻炼,久坐不动,缺乏运动。

2. 生活习惯脑卒中人群中的一些老年人习惯于认为闲居养生,多数人有较为固定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生活规律。

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熬夜、过度劳累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3. 心理状态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中一些患者常常因为对疾病的恐惧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而另一些患者则存在顽固的侥幸心理,对疾病不以为然,存在放松警惕的倾向。

三、问题分析1. 饮食问题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中的饮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偏向单一,对于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较少,这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和健康隐患。

一些人群对于清热祛湿功效的食材偏好过多,可能造成食物热量过高,导致肥胖等问题。

2. 运动问题部分脑卒中人群缺乏运动,长期久坐不动,这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尤其是老年人群中存在的“闲居养生”理念,导致运动不足的情况,增加了患脑卒中的风险。

预防脑卒中的生活方式干预

预防脑卒中的生活方式干预

预防脑卒中的生活方式干预脑卒中,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正悄悄地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

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杀手”,一旦发作,可能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然而,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首先,健康的饮食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一步。

我们要尽量减少高盐、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比如咸菜、油炸食品和糖果。

过多的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油腻的食物容易使血脂升高,阻塞血管;而高糖食品则可能引发肥胖和糖尿病,这两者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反,我们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持血管的弹性。

全谷物、豆类、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减少血管损伤的风险。

控制体重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环节。

肥胖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还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这些都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保持健康的体重。

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再加上一些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

戒烟限酒同样不容忽视。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和硬化,增加脑卒中的发病几率。

饮酒也要适量,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心律失常,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那些已经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人来说,更应该严格控制饮酒量,甚至戒酒。

规律的作息对于预防脑卒中也非常重要。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血压波动,从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每天有 7-8 小时的充足睡眠。

此外,还要学会减轻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

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成为中国老年人口的主要疾病之一。

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影响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分析桂林地区社区脑卒中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脑卒中至关重要。

一、饮食习惯1.高盐饮食:盐是卒中高发源的罪魁祸首之一。

中国人通常喜欢吃咸食,特别是喜欢吃煮食、腌制和烤制的食品,如羊肉、猪肉、乌鸡、腊肉、干鱼等。

脑卒中人群中有28%的人常吃高盐饮食,且使用的盐量比健康人群高出30%以上。

2.高油脂饮食:脑卒中人群中有50%的人喜欢吃油腻的食品,如炸鸡、炒菜、高热量的甜品等。

这些食品会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导致动脉硬化和脑卒中的发生,因此对脑卒中的患者来说,应避免大量摄入高油脂食品。

3.不足蔬果饮食:研究表明,摄入足够的蔬果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但脑卒中人群中有50%的人饮食中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不足,特别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菠菜、番茄、胡萝卜等。

二、生活方式1.缺乏运动:缺乏运动是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脑卒中人群中有40%的人缺乏运动并且经常坐在电脑和电视前。

这对于脑卒中的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缺乏运动会导致胆固醇和脂肪在体内积聚,最终导致动脉硬化和脑卒中的发生。

2.压力大:长期的压力会导致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和焦虑症,这是导致脑卒中的又一个危险因素。

脑卒中人群中有20%的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

3.吸烟饮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脑卒中人群中有35%的人吸烟和饮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

而酒精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肪浓度上升,血管内的血液流动缓慢,也增加了脑卒中的风险。

89例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调查研究

89例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调查研究

89例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调查研究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其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的情绪问题。

本研究旨在调查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89例脑卒中患者的数据。

结果显示,约有70%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

与焦虑抑郁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和生活习惯等。

研究表明,在脑卒中患者的管理和治疗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焦虑和抑郁情绪问题。

引言: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缺血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脑卒中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其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除了身体的痛苦和功能障碍外,脑卒中患者还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延长康复的时间。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设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共收集了89例脑卒中患者的信息。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疾病情况、生活习惯以及焦虑和抑郁的相关问题。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结果显示,共有约7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

其中,焦虑症状占比为50%,抑郁症状占比为40%。

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与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相关性。

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年龄较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疾病严重程度越高,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越明显;生活习惯不良(如吸烟和酗酒)也与焦虑和抑郁有关。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脑卒中患者的管理和治疗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

对于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医生可以采取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等。

此外,对于有关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因素,也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结论:本研究调查了89例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并探讨了其相关因素。

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并与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生活事件、生活方式和负性情绪的对照研究

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生活事件、生活方式和负性情绪的对照研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UT ¥J Chi n PLA
21 02

2 ( B) 95
论 著
首 发 缺 血 性 脑 卒 中患 者 1 0例 生 活 方 式 的调 查 与 分 析 3
3 吴 建 霞 秀君 。周 莉 莉 。杨 复 君 。袁 文 慧 吕艳 0 , 郭 , , ,
W U in xa , Ja - i GUO i- n , HOU i i, X uj Z u L— 。 YANG uj n , l F -u 。 YUAN n h i, V n ( . c o 1o rig We - u。 L Ya 。 1 S h o fNu sn , Na j g Unv ri fT a io a hn s dcn , nig 2 0 2 , ia 2 Nu sn e at n , i f i— ni ie s y o rdt n lC ie eMe i e Na j 1 0 9 Chn ; . rig D p rme tThr Af l n t i i n d ia td Ho ptl& Na j g Ho ptl fT a i o a hn s dc e Na j g Unv ri f rdt n lC ie eMe i e si a ni s i rdt n lC ieeMe ii . ni iest o a io a hn s d— n ao i n n y T i c e Na j g2 0 0 , hn ; . p rme to cp ao ah , i f itd Ho ptl& Na j g Ho pt lo i , ni 1 0 1 C ia 3 De at n fEn e h lp ty Thr Afiae s i n n d l a ni s i f n a Tr dto a ie eM e iie a iin l Ch n s dcn ,Na jn ie st fTr dto a ie eM e ii e n ig Unv r i o a iin lChn s d cn ) y

1 ( . 京 医药 大 学 护 理 学院 , 苏 南京 20 9; 1南 中 江 02
江 1 0 1 2 南京 中 医药 大 学 第 三 附属 医院 南 京 市 中 医院 护 理 部 , 苏 南京 2 0 0 ; .
3 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第 三 附属 医院 南京 市 中 医院 脑科 ) .
a n o p t l e s h m i s r k a i n s S s t r v d a i f r c n u tn e lh e u a i n i d — mo g h s ia i d ic e c t o e p t t , O a o p o i e a b ss o o d c i g h a t d c t n i z e o
养、 自我 实 现 、 康 责 任 、 力 管 理 、 动 等 。结 论 健 压 运 首发 缺血 性 脑 卒 中患 者 中 青 年 人 逐 渐 增 多 ; 体 生 活 方 式 水 平 不 容 乐 观 。 总
医护人员应对 患者进 行系统性 、 体性 、 个 持续性的健康教育 , 进其改善生活方式 , 促 以期降低脑卒 中的发生率及复发 率。
C re p n iga to : o rs o d u h r GUo X uj n E ma :u xuu 6 0 @ 1 3 cm n i— , — i g o ij n 5 7 6 . o u l
【 sr c obe t e To iv siae t e g n r li fr t n a d t e sa u fh at - r mo ig l esye Ab ta t jci l v n e tg t h e e a n o ma i n h t t so e lh p o t i -t l o n f
【 要 】 目的 了解 首 发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住 院 患 者 的一 般 资 料 及 其 生 活 方 式 状 况 , 便 针 对 性 地 实 施 健 康 教 育 。 方 法 2 1 摘 以 00 年 7月 至 2 1 0 1年 3月 , 便 利 抽 样 法 选 择 在 南 京 市某 三级 甲 等 医 院 住 院 的 脑 卒 中 患 者 1 0例 , 用 自制 问 卷 对其 进 行 生 活方 用 3 采
式 的 调 查 。结 果 被 调 查 患 者 中 ,O岁及 以上 者 占 5 .8 ,8 9岁 者 占 4 . 2 。不 同 婚 姻 状 况 、 化 程 度 、 6 5 3 1 ~5 4 6 文 经济 状 况 ( 月
收 入 ) 家 庭 支 持 情 况 的患 者 , 生 活 方 式 评 分 不 同 ,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0 ) 脑 卒 中 患 者 生 活 方 式 总 量 表 平 均 得 、 其 差 均 . 5 分 为 (1 . 8 1 . 7 分 , 于 一 般 水 平 , 条 目平 均 分 为 ( . 9 . 1 分 , 维 度 平 均 得 分 由 高 到 低 依 次 是 : 际 间 关 系 、 138士 57) 处 各 2 1 士0 6 ) 各 人 营
【 键 词 l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 活 方 式 ; 康 教育 关 生 健
【 图 分 类 号 l R 4 . 中 733 【 献标志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3 2 1 )B0 0 —5 文 0 89 9 (0 2 5 -0 10
a d An lsso at - r m o i g Lie sy ea o g 1 0 P t n swi rtlc e i t k n ay i fHe lh p o t f -t l m n 3 a i t t Fis s h m cS r e n e h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