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自我教育方法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自我教育方法探析
常建勇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代儒学教育大师。朱子理论作为封建社会后期官方教化的主要内容,在教育领域处于独尊地位。朱子的自我教育思想,是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进行的教育活动,由道德认知到情感认同、意志锻炼直至行为践履,每一个环节的完成,都离不开对自我教育方法的具体选择和准确把握。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自律、自省、存养、居敬等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和修养的方法。
一、自律
在自我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朱熹重视运用自律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自律的一般含义,就是“法”由己出,“法”由己行。道德自律就是个体用本身固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做到自律,社会道德规范对于个体不再是外在于他的客观必然,而是个体内在心灵和个性的构成因素;个体不再为外界压力所左右,不再是处于被动依附和简单执行的消极执行者,而是自主、自为地进行自我抉择和自我调控的积极主体。
首先,要做到内在动机的自律。
朱熹强调道德修养首先要诚,正是因为诚,才能把不好的念头消灭在萌芽之前。道德动机自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把错误的、不道德的动机,消灭在未萌之前,自然不会有不道德的行为产生。预防邪恶念头的产生,在于保持诚实本性,保持老老实实的态度,心口如一,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反对想的一套,说的一套,做的又一套。
诚是真实无妄,从诚出发,自己才能具备良好的道德动机。要存诚,诚心诚意自我体认本体具有的仁义礼智。诚是成己之学,做到诚便是圣人境界,即动机处无一丝一毫私心杂念。“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没有达到圣人境界,心便不能做到真实无妄,不偏不倚。“诚者,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天道之本然也。思诚者,欲此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人事之当然也。”诚作为在我之理,动机发处,就其本然而言,固实而无伪,但就其具体所发而言,则未必无伪,欲复其本然之实,达圣人境界,则必须“思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制约,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要“思诚”,则必须明善,“明善是格物致知,思诚是无自欺谨独,”二者要内外结合。“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诚和明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诚则明,明则诚,这是“诚明两进之学”。所有向外的功夫,只是为了向内,达到心诚,使道德动机能够纯粹无伪,回复天性,只有这样,才能发而皆善,言行举止,皆合道德规范。
其次,要在律人中律己。
个体不但要做到动机的自律,还要做到内在道德动机和外在道德效果的统一。朱熹提倡忠恕之道,主张通过律人来律己,在律己中立人。朱熹对忠恕的解释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主张将人比己,宽厚待人,在成己中成人。没有“尽己之心”的忠,便没有“推己及人”的恕,忠因恕见,恕由忠出,主于内为忠,见于外为恕。
在朱熹看来,忠恕之道虽然指要以己度人,由己之心去理解推及他人之心,更重要的是用他人来对比自己,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律人中检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同样,“所求于子,以事父,所求于臣,以事君,所求以弟,以事兄,所求于朋友,先施之。”因此,要实施忠恕之道,道德主体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反求诸己”的精神,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自己希望得到的,也以同样的心情让别人得到。既要从自己想到他人,又要用他人对比自己,反复进行己人之间的交叉体验,自觉通过这种角色换位,来理解他人,要求自己,从而加强对道义仁德的理解,
以成人成己。
忠恕之道是一种待人的原则,而不是“处己”的原则,它只要求自己行于他人,而不要求他人行于自己。这表明,忠恕首先是一种律己原则,没有自律的精神,就没有忠恕之道,也就不可能成圣成贤。
再次,要做到慎独。即一个人独处时,应小心谨慎,随时戒备。朱熹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恶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如恶臭;好善则如好色,皆务决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徇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在没有他人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规范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咨意妄行,强调从微处、私隐处下功夫。“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善恶意念已萌动,而他人还不知道,处于隐而未见,微而未显时,这时的是非善恶,对自己心之灵明来说,却是昭灼显著的,于此谨独审查。可防患于未然。这样防微杜渐,既能积善成德,又能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状况。
二、自省
省即反省,检查。朱熹认为,在自我教再过程中,提高个体道德修养,要靠个体的自我监督、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时不省察。省察的办法是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只有那些具有自我实现愿望的人,才能通过自我省察的方式,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个体的道德行为,不仅是为了自我实现,更是为了完成自我对社会的责任,凭自己的主动性和正义感去行动。
朱熹指出,自我省察要求人在思虑“将发之际”和“已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查。省察于将发之际,是指思虑刚刚萌生之时,于此处注意省察;已发之后的省察,是指思虑化为言行后,应该纠失于后,“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样,“有丝毫私欲去,便能识破它,自来点检贯了,譬有贼来,便识得,便捉得”。不断抛弃错误的观念,改变不道德行为。
省察还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时时进行反思。“要之天之与我者,只如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逊之心,非人也!今人非无恻隐、羞恶、是非、辞逊发见处,只是不省察了,若于日用间试省察此四端者,分明进趱出来,就此便操存涵养将去,便是下手处。只为从前不省察了,此端才见,又被物欲汩没了,所以秉宜不可磨灭处虽在,更终不能光明正大,如其本然。”所以,省察是通过强化自我意识,提高道德自觉,来制止人的非道德行为。能够做到自我省察,标志着个体自我教育能力的成熟。
三、存养
朱熹关于“存养”的主张,是对孟子“存其心。养其性”的自我修养功夫的继承和发展。其实质在于涵养本心,保存住先天固有的善端。若“人能操存此心,卓然而不乱,亦自可入道,况加之学问探讨之功,岂易量耶!”
涵养本心,要求“涵养于未发之前”,将不善禁于萌芽之中。朱熹说:“当未发见时,便合涵养。惟其平日有涵养之功,是以发见著明而扩充广大也。若必候其发见,然后保夫未发之理,则是未发之时漠然忘之,及其发后助之长也。”所以,“凡万事皆未萌芽,自家便先恁地戒慎戒惧,要提起此心,常在这里,便是防于未然。”
朱熹又提出,存养与省察二者交相助,把涵养于未发与省察于已发看作相互联系的一套功夫,无时不存养,无事不省察。“大抵未发已发,只是一项功夫,未发固要存养,已发亦要省察”,见存养、省察互相交叉。自我修养各种功夫融汇贯通,相互促进。但既是存养,终究是一种自我超越的体验活动,是一种与省察不同的主体实践,其要紧处在于培养根本,从心性本源处下功夫。对自我修养而言,应该详于持养而略于省察,如果“必欲因苗裔而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