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案—模拟部分(刘珺)
《电子技术实验》模拟实验安排一览表
实验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3)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4)减法运算电路;
(5)积分运算电路。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12V直流电源;②函数信号发生器;③双踪示波器;④交流毫伏表;⑤直流电压表;
⑥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1;⑦模拟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连接完成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几种运算电路;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图,注意波形间的相位关系;
(2)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加深对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的理解,以及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等;
(2)进一步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以及动态参数的测量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开环与闭环特性的测试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调整并测试静态工作点;
(2)测试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3)测量通频带;
(4)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5)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12V直流电源;②函数信号发生器;③双踪示波器;④交流毫伏表;⑤直流电压表;
⑥频率计;⑦模拟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连接完成负反馈放大电路;
(2)调试负反馈放大电路;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将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动态参数的实测值和理论估算值列表进行比较;(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四 OTL功率放大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理解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OTL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p和效率 的测试;
(2)最大输出功率
om
(3)输入灵敏度和频率响应的测试;
(4)研究自举电路的作用;
(5)噪声电压的测试。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5V直流电源;②函数信号发生器;③双踪示波器;④交流毫伏表;⑤直流电压表;
⑥直流毫安表;⑦频率计;⑧模拟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连接完成OTL功率放大器电路;
(2)分析电路,测量参数。
5.教学方式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p、效率 等,并与理论(1)整理实验数据,计算静态工作点、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om
值进行比较;
(2)分析自举电路的作用。
实验五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温度控制器是实现可测温和控温的电路,通过对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了解温度传感器件的性能,学会在实际电路中应用。
进一步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温度控制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本电路由温度传感器、K ~℃变换、温度设置、数字显示和输出功率级等部门组成。
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电流或电压信号,K~℃变换器将绝对温度K转换成摄氏温度℃。
信号经放大和刻度定标(0.1V/℃)后由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直接显示温度值,并同时送入比较器与预先设定的固定电压(对应控制温度点)进行比较,由比较器输出电平高低变化来控制执行机构(如继电器)工作,实现温度自动控制。
3.已有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5V直流电源;②函数信号发生器;③双踪示波器;④交流毫伏表;⑤直流电压表;
⑥直流毫安表;⑦频率计;⑧模拟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连接完成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电路;
(2)分析电路,测量参数。
5.教学方式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给出数据分析;
(2)总结设计中取得的成果和为实现的部分,并对后续设计提出展望。
实验六 RC正弦波振荡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
(2)学会测量和调试振荡器。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
(2)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12V直流电源;②函数信号发生器;③双踪示波器;④频率计;⑤直流电压表;⑥模拟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连接完成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
(2)调试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
(3)分析电路,测量参数。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由给定的电路参数计算振荡频率,并与实测值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2)总结三类RC振荡器的特点。
实验七简易电子琴的设计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简易电子琴的功能及特点;
(2)掌握波形产生的方法和参数调整的测试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组装实验电路;
(2)按要求调整电路参数,产生方波信号;
(3)改变外界电容的值,观察输出波形;
(4)改变频率参数,观察输出波形。
(5)送至扬声器,发出不同声调。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12V直流电源;②频率计;③双踪示波器;④单片精密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1;
⑤直流电压表;⑥模拟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连接完成简易电子琴电路;
(2)调试电路,产生合格的波形;
(3)分析电路,测量参数。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设计合适的波形产生电路;
(2)学会调整声音的音调。
实验八直流稳压电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研究集成稳压器的特点及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了解集成稳压器扩展性能的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整流滤波电路测试;
(2)集成稳压器性能测试。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可调工频电源;②直流毫安表;③双踪示波器;④交流毫伏表;⑤直流电压表;⑥三端稳压器W7812×1;⑦模拟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连接完成整流滤波、集成稳压电路;
(2)分析电路,测量参数。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计算稳压系数和输出电阻,并和手册上的典型值进行比较;(2)分析并讨论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
实验七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学习由双臂电桥和差动输入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桥式放大电路;
(2)掌握滞回比较器的性能和调试方法;
(3)学会电路系统的测量和调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差动放大器;
(2)桥式测温放大器电路;
(3)滞回比较器;
(4)温度检测控制电路整机工作状态。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12V直流电源;②函数信号发生器;③双踪示波器;④热敏电阻(NTC);⑤运算发达器μA741×2,稳压管2CW231;⑥模拟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对各级单元电路分别进行调试;
(2)对温度检测控制电路整机工作状态进行调试、参数测量。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有关曲线、数据表格及实验电路;
(2)用坐标纸画出测温放大电路温度系数曲线及比较器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3)实验中的故障排除情况及体会。
实验八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学会用实验验证所设计电路的逻辑功能。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设计半加器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2)设计全加器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5V直流电源;②数字万用表;③74LS00×2,74LS86×1,74LS54×2;④数字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用不同的门电路设计半加器、全加器电路;
(2)测试并验证其功能。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列写实验任务的设计过程,画出设计的电路图;
(2)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3)谈谈组合电路设计体会。
实验九触发器及其应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基本RS、JK、D和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熟悉触发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测试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测试双JK触发器74LS112的逻辑功能;
(3)测试双D触发器74LS74的逻辑功能;
(4)双相时钟脉冲电路。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5V直流电源;②双踪示波器;③74LS112×1,74LS00×2,74LS74×1;④数字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测试基本RS、JK、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链接完成双相时钟脉冲电路并测试。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列表整理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总结观察到的波形,说明触发器的触发方式;
(3)体会触发器的应用。
实验十计数器及其应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
(3)学习七段译码、显示器的使用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用D触发器构成4位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
(2)测试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192的逻辑功能;
(3)用2片74LS192组成两位十进制减法计数器;
(4)设计一个六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5V直流电源;②74LS74×2,74LS192×2,74LS00×1;③数字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设计半加器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2)设计全加器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总结使用集成计数器的体会。
实验十一 555时基电路及其应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熟悉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掌握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的基本应用。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组成单稳态触发器;
(2)组成多谐振荡器;
(3)组成施密特触发器。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5V直流电源;②双踪示波器;③时基电路IC555×2,二极管2CK13×2;④数字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分别组成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
(2)观察输出波形并测量参数。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绘出详细的实验线路图,定量绘出观测到的波形;
(2)分析、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十二 D/A和A/D转换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D/A和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
(2)掌握大规模集成D/A和A/D转换器的功能及其典型应用。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D/A转换器DAC0832;
(2)A/D转换器ADC0809。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5V,±15V直流电源;②计数脉冲源;③直流数字电压表;④DAC0832,ADC0809,μA741;⑤数字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组成并测试D/A转换器DAC0832;
(2)组成并测试A/D转换器ADC0809。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整理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十三电子秒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学习数字电路中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以及计数、译码显示等电路单元的综合应用;
(2)学习电子秒表的调试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单稳态触发器的测试;
(2)时钟发生器的测试;
(3)计数器的测试;
(4)电子秒表的整体测试
(5)电子秒表准确度的测试。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5V直流电源;②双踪示波器;③直流数字电压表;④数字频率计;⑤74LS00×2,555×1,74LS90×3;⑥数字电路实验箱。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电子秒表各单元电路的测试;
(2)电子秒表的整体测试;
(3)电子秒表准确度的测试。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最终成绩按五分制评定。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