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
![极坐标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0cb2eb69eae009581beca8.png)
极坐标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人教A 版选修4-4中极坐标部分内容有好多求极坐标下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我们一般都是把点极坐标与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和方程,然后利用直角坐标下的公式来解决的。
那么,能不能直接利用极坐标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我们分别来说明。
一.极坐标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1.结论一:设两点的极坐标分别是A (ρ1,θ1)、B (ρ2,θ2),则221212212cos -AB ρρρρθθ=+-()证明:如图,设两点的极坐标分别是A (ρ1,θ1)、B (ρ2,θ2),且ρ1>0,ρ2>0在△AOB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AB OA OB OA OB AOB =+-∠221212212cos -ρρρρθθ=+-()说明:也可以把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用直角坐标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证。
2.应用例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A ⎝⎛⎭⎪⎫1,3π4,B ⎝ ⎛⎭⎪⎫2,π4两点,则|AB |=________. 解:|AB |=12+22-2×1×2co s ⎝ ⎛⎭⎪⎫3π4-π4= 5. 例2.求圆心在C ⎝⎛⎭⎪⎫2,π4,半径为1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解:设圆C 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为M (ρ,θ),如图,在△OCM 中,得|OM |2+|OC |2-2|OM |·|OC |·cos∠COM =|CM |2,即ρ2-22ρcos ⎝⎛⎭⎪⎫θ-π4+1=0. 当O ,C ,M 三点共线时,点M 的极坐标⎝⎛⎭⎪⎫2±1,π4也适合上式, 所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cos ⎝ ⎛⎭⎪⎫θ-π4+1=0. 二.极坐标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1.结论二:在极坐标系中,设()11,p ρθ ,直线l 方程为22sin()a ρθϕ=+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112sin()-d a ρθθ=-证明:将()11,p ρθ化成直角坐标为1111(cos ,sin )ρθρθ 由直线l 方程222(sin cos cos sin )a ρθϕθϕ+=即2222sin cos cos sin a ρθϕρθϕ+=化成直角坐标系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sin cos 0x y a ϕϕ+-= 111122cos sin sin cos cos sin ad ρθϕρθϕϕϕ+-=+11sin()a ρθϕ=+- 2.应用:例1.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sin()4ρθ+=π 7(2,)4A π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2020年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学与练 20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解读)(解析版)
![2020年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学与练 20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解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b6c1584693daef5ef73dc2.png)
专题20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2.考查利用曲线的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计算某些量或讨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如图,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正半轴作为极轴,且在两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设M是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极坐标分别为(x ,y )和(ρ,θ),则⎩⎪⎨⎪⎧x =ρcos θ,y =ρsin θ,⎩⎪⎨⎪⎧ρ2=x 2+y 2,tan θ=y x x ≠0.【特别提醒】在曲线方程进行互化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范围,要注意转化的等价性. 知识点二、直线、圆的极坐标方程 (1)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若直线过点M (ρ0,θ0),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它的方程为:ρsin(θ-α)=ρ0sin(θ0-α). 几个特殊位置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①直线过极点:θ=α;②直线过点M (a ,0)且垂直于极轴:ρcos θ=a ; ③直线过点M ⎝⎛⎭⎫b ,π2且平行于极轴:ρsin θ=b . (2)几个特殊位置圆的极坐标方程 ①圆心位于极点,半径为r :ρ=r ;②圆心位于M (r ,0),半径为r :ρ=2r cos θ;③圆心位于M ⎝⎛⎭⎫r ,π2,半径为r :ρ=2r sin θ. 【特别提醒】当圆心不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上时,要建立圆的极坐标方程,通常把极点放置在圆心处,极轴与x 轴同向,然后运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变换公式.知识点三、参数方程 (1)直线的参数方程过定点M (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2)圆、椭圆的参数方程①圆心在点M (x 0,y 0),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x 0+r cos θ,y =y 0+r sin θ(θ为参数,0≤θ≤2π).②椭圆x 2a 2+y 2b 2=1的参数方程为⎩⎪⎨⎪⎧x =a cos θ,y =b sin θ(θ为参数).【特别提醒】在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高频考点一 坐标系与极坐标例1.【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如图,在极坐标系Ox 中,(2,0)A ,)4B π,)4C 3π,(2,)D π,弧AB ,BC ,CD 所在圆的圆心分别是(1,0),(1,)2π,(1,)π,曲线1M 是弧AB ,曲线2M 是弧BC ,曲线3M 是弧CD .(1)分别写出1M ,2M ,3M 的极坐标方程;(2)曲线M 由1M ,2M ,3M 构成,若点P 在M 上,且||OP =P 的极坐标.【答案】(1)1M 的极坐标方程为π2cos 04ρθθ⎛⎫=≤≤⎪⎝⎭,2M 的极坐标方程为π3π2sin 44ρθθ⎛⎫=≤≤⎪⎝⎭,3M 的极坐标方程为3π2cos π4ρθθ⎛⎫=-≤≤⎪⎝⎭. (2)π3,6⎛⎫ ⎪⎝⎭或π3,3⎛⎫ ⎪⎝⎭或2π3,3⎛⎫ ⎪⎝⎭或5π3,6⎛⎫ ⎪⎝⎭.【解析】(1)由题设可得,弧,,AB BC CD 所在圆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2cos ρθ=,2sin ρθ=,2cos ρθ=-.所以1M 的极坐标方程为π2cos 04ρθθ⎛⎫=≤≤⎪⎝⎭,2M 的极坐标方程为π3π2sin 44ρθθ⎛⎫=≤≤ ⎪⎝⎭,3M 的极坐标方程为3π2cos π4ρθθ⎛⎫=-≤≤⎪⎝⎭. (2)设(,)P ρθ,由题设及(1)知若π04θ≤≤,则2cos 3θ=,解得π6θ=; 若π3π44θ≤≤,则2sin 3θ=,解得π3θ=或2π3θ=; 若3ππ4θ≤≤,则2cos 3θ-=,解得5π6θ=. 综上,P 的极坐标为π3,6⎛⎫ ⎪⎝⎭或π3,3⎛⎫ ⎪⎝⎭或2π3,3⎛⎫ ⎪⎝⎭或5π3,6⎛⎫⎪⎝⎭.【变式探究】在极坐标系中,直线4cos()106ρθπ-+=与圆2sin ρθ=的公共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答案】2【解析】直线为23210x y ++= ,圆为22(1)1x y +-= ,因为314d =< ,所以有两个交点 【变式探究】在极坐标系中,直线cos 3sin 10ρθρθ--=与圆2cos ρθ=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答案】2【解析】直线310x y -=过圆22(1)1x y -+=的圆心,因此 2.AB =【变式探究】在极坐标系中,圆ρ=2cos θ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 A .θ=0(ρ∈R )和ρcos θ=2B .θ=π2(ρ∈R )和ρcos θ=2C .θ=π2(ρ∈R )和ρcos θ=1D .θ=0(ρ∈R )和ρcos θ=1【解析】由ρ=2cos θ得x 2+y 2-2x =0. ∴(x -1)2+y 2=1,圆的两条垂直于x 轴的切线方程为x =0和x =2. 故极坐标方程为θ=π2(ρ∈R )和ρcos θ=2,故选B.【答案】B高频考点二 参数方程例2.【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C 和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C 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答案】(1)221(1)4y x x +=≠-;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110x ++=;(2)7.【解析】(1)因为221111t t --<≤+,且()22222222141211y t t x t t ⎛⎫-⎛⎫+=+= ⎪ ⎪+⎝⎭⎝⎭+,所以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1(1)4y x x +=≠-.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110x ++=. (2)由(1)可设C 的参数方程为cos ,2sin x y αα=⎧⎨=⎩(α为参数,ππα-<<).C 上的点到lπ4cos 11α⎛⎫-+ ⎪=.2221141t x t t y t ⎧-=⎪⎪+⎨⎪=⎪+⎩,2cos sin 110ρθθ+=当2π3α=-时,π4cos 113α⎛⎫-+ ⎪⎝⎭取得最小值7,故C 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为7.【变式探究】在平面坐标系中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考方程为x 82t t y =-+⎧⎪⎨=⎪⎩(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2,x s y ⎧=⎪⎨=⎪⎩(s 为参数).设P 为曲线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答案】5【解析】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80x y -+=. 因为点P 在曲线C上,设()22,P s ,从而点P 到直线l 的的距离224s d +==,当s =min d =. 因此当点P 的坐标为()4,4时,曲线C上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取到最小值5. 【考点】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变式探究】在直角坐标系x O 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cos 1sin x a ty a t=⎧⎨=+⎩(t 为参数,a >0).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4cos θ.(I)说明C 1是哪一种曲线,并将C 1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II)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0θα=,其中0α满足tan 0α=2,若曲线C 1与C 2的公共点都在C 3上,求a . 【答案】(I)圆,222sin 10a ρρθ-+-=(II)1【解析】解:(Ⅰ)消去参数t 得到1C 的普通方程222)1(a y x =-+.1C 是以)1,0(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将θρθρsin ,cos ==y x 代入1C 的普通方程中,得到1C 的极坐标方程为01sin 222=-+-a θρρ.(Ⅰ)曲线21,C C 的公共点的极坐标满足方程组⎩⎨⎧==-+-,cos 4,01sin 222θρθρρa 若0≠ρ,由方程组得01cos sin 8cos 1622=-+-a θθθ,由已知2tan =θ,可得0cos sin 8cos162=-θθθ,从而012=-a ,解得1-=a (舍去),1=a .1=a 时,极点也为21,C C 的公共点,在3C 上.所以1=a .【变式探究】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1x t y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2θ=4⎝⎛⎭⎫ρ>0,3π4<θ<5π4,则直线l 与曲线C 的交点的极坐标为________.【解析】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2,由ρ2cos 2θ=4得ρ2(cos 2θ-sin 2θ)=4,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4,把y =x +2代入双曲线方程解得x =-2,因此交点为(-2,0),其极坐标为(2,π).【答案】(2,π)【变式探究】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线段y =1-x (0≤x ≤1)的极坐标方程为( )A .ρ=1cos θ+sin θ,0≤θ≤π2B .ρ=1cos θ+sin θ,0≤θ≤π4C .ρ=cos θ+sin θ,0≤θ≤π2D .ρ=cos θ+sin θ,0≤θ≤π4【解析】∵cos ,sin ,x y ρθρθ=⎧⎨=⎩∴y =1-x 化为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ρsin θ=1,即ρ=1cos θ+sin θ.∵0≤x ≤1,∴线段在第一象限内(含端点),∴0≤θ≤π2.故选A.【答案】A1.【2019年高考北京卷理数】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3,24x t y t=+=+⎧⎨⎩(t 为参数),则点(1,0)到直线l 的距离是( )A .15B .25C .45D .65【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将直线l 化为普通方程:1234x y --=,即()()41320x y ---=,即4320x y -+=,所以点(1,0)到直线l的距离65d ==,故选D . 2.【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C 和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C 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答案】(1)221(1)4y x x +=≠-;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110x ++=;(2)7.【解析】(1)因为221111t t --<≤+,且()22222222141211y t t x t t ⎛⎫-⎛⎫+=+= ⎪ ⎪+⎝⎭⎝⎭+,所以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1(1)4y x x +=≠-.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110x ++=.(2)由(1)可设C 的参数方程为cos ,2sin x y αα=⎧⎨=⎩(α为参数,ππα-<<).C 上的点到lπ4cos 11α⎛⎫-+ ⎪=.2221141t x t t y t ⎧-=⎪⎪+⎨⎪=⎪+⎩,2cos sin 110ρθθ++=当2π3α=-时,π4cos 113α⎛⎫-+ ⎪⎝⎭取得最小值7,故C 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为7.3.【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在极坐标系中,O 为极点,点000(,)(0)M ρθρ>在曲线:4sin C ρθ=上,直线l 过点(4,0)A 且与OM 垂直,垂足为P .(1)当0=3θπ时,求0ρ及l 的极坐标方程; (2)当M 在C 上运动且P 在线段OM 上时,求P 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答案】(1)0ρ=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23ρθπ⎛⎫-= ⎪⎝⎭; (2)4cos ,,42ρθθπ⎡⎤=∈⎢⎥⎣⎦π.【解析】(1)因为()00,M ρθ在C 上,当03θπ=时,04sin 3ρπ== 由已知得||||cos23OP OA π==. 设(,)Q ρθ为l 上除P 的任意一点.在Rt OPQ △中,cos ||23OP ρθπ⎛⎫-== ⎪⎝⎭, 经检验,点(2,)3P π在曲线cos 23ρθπ⎛⎫-= ⎪⎝⎭上. 所以,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23ρθπ⎛⎫-= ⎪⎝⎭. (2)设(,)P ρθ,在Rt OAP △中,||||cos 4cos ,OP OA θθ== 即 4cos ρθ=. 因为P 在线段OM 上,且AP OM ⊥,故θ的取值范围是,42ππ⎡⎤⎢⎥⎣⎦.所以,P 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42ρθθπ⎡⎤=∈⎢⎥⎣⎦π.4.【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如图,在极坐标系Ox 中,(2,0)A ,)4B π,)4C 3π,(2,)D π,弧AB ,BC ,CD 所在圆的圆心分别是(1,0),(1,)2π,(1,)π,曲线1M 是弧AB ,曲线2M 是弧BC ,曲线3M 是弧CD .(1)分别写出1M ,2M ,3M 的极坐标方程;(2)曲线M 由1M ,2M ,3M 构成,若点P 在M 上,且||OP =P 的极坐标.【答案】(1)1M 的极坐标方程为π2cos 04ρθθ⎛⎫=≤≤⎪⎝⎭,2M 的极坐标方程为π3π2sin 44ρθθ⎛⎫=≤≤⎪⎝⎭,3M 的极坐标方程为3π2cos π4ρθθ⎛⎫=-≤≤ ⎪⎝⎭.(2)π6⎫⎪⎭或π3⎫⎪⎭或2π3⎫⎪⎭或5π6⎫⎪⎭.【解析】(1)由题设可得,弧,,AB BC CD 所在圆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2cos ρθ=,2sin ρθ=,2cos ρθ=-.所以1M 的极坐标方程为π2cos 04ρθθ⎛⎫=≤≤⎪⎝⎭,2M 的极坐标方程为π3π2sin 44ρθθ⎛⎫=≤≤ ⎪⎝⎭,3M 的极坐标方程为3π2cos π4ρθθ⎛⎫=-≤≤⎪⎝⎭. (2)设(,)P ρθ,由题设及(1)知若π04θ≤≤,则2cos θ=,解得π6θ=;若π3π44θ≤≤,则2sin θ=π3θ=或2π3θ=;若3ππ4θ≤≤,则2cos θ-=5π6θ=.综上,P 的极坐标为π6⎫⎪⎭或π3⎫⎪⎭或2π3⎫⎪⎭或5π6⎫⎪⎭.5.【2019年高考江苏卷数学】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3,,42A B ππ⎛⎫⎫ ⎪⎪⎝⎭⎭,直线l 的方程为sin 34ρθπ⎛⎫+= ⎪⎝⎭.(1)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求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 【答案】(1)5;(2)2.【解析】(1)设极点为O .在△OAB 中,A (3,4π),B (2,2π), 由余弦定理,得AB =223(2)232cos()524ππ+-⨯⨯⨯-=. (2)因为直线l 的方程为sin()34ρθπ+=, 则直线l 过点(32,)2π,倾斜角为34π. 又(2,)2B π,所以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322)sin()242ππ-⨯-=. 1. (2018年全国I 卷理数)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方程为.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与有且仅有三个公共点,求的方程. 【答案】 (1). (2)的方程为.【解析】 (1)由,得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由(1)知是圆心为,半径为的圆. 由题设知,是过点且关于轴对称的两条射线.记轴右边的射线为,轴左边的射线为.由于在圆的外面,故与有且仅有三个公共点等价于与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与有两个公共点,或与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与有两个公共点.当与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到所在直线的距离为,所以,故或.经检验,当时,与没有公共点;当时,与只有一个公共点,与有两个公共点.当与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到所在直线的距离为,所以,故或.经检验,当时,与没有公共点;当时,与没有公共点.综上,所求的方程为.2. (2018年全国Ⅰ卷理数)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1)求和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曲线截直线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为,求的斜率.【答案】(1)当时,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当时,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解析】(1)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当时,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当时,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将的参数方程代入的直角坐标方程,整理得关于的方程.①因为曲线截直线所得线段的中点在内,所以①有两个解,设为,,则.又由①得,故,于是直线的斜率.3. (2018年全国Ⅰ卷理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1)求的取值范围;(2)求中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答案】(1)(2)为参数,【解析】(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当时,与交于两点.当时,记,则的方程为.与交于两点当且仅当,解得或,即或.综上,的取值范围是.(2)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设,,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且,满足.于是,.又点的坐标满足所以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是 为参数, .4. (2018年江苏卷)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方程为,曲线C 的方程为,求直线l 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答案】直线l 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为 【解析】因为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所以曲线C 的圆心为(2,0),直径为4的圆. 因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则直线l 过A (4,0),倾斜角为, 所以A 为直线l 与圆C 的一个交点. 设另一个交点为B ,则∠OAB =.连结OB ,因为OA 为直径,从而∠OBA =, 所以.因此,直线l 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为. 1.【2017天津,理11】在极坐标系中,直线4cos()106ρθπ-+=与圆2sin ρθ=的公共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答案】2【解析】直线为23210x y ++= ,圆为22(1)1x y +-= ,因为314d =< ,所以有两个交点 2. 【2017北京,理11】在极坐标系中,点A 在圆22cos 4sin 40ρρθρθ--+=上,点P 的坐标为(1,0),则|A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答案】1【解析】将圆的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222440x y x y +--+= ,整理为()()22121x y -+-= ,圆心()1,2C ,点P 是圆外一点,所以AP 的最小值就是211AC r -=-=.3. 【2017课标1,理2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4,1,x a t t y t =+⎧⎨=-⎩(为参数). (1)若a =−1,求C 与l 的交点坐标;(2)若C 上的点到la. 【答案】(1)C 与l 的交点坐标为()3,0, 2124,2525⎛⎫-⎪⎝⎭;(2)8a =或16a =-. 【解析】(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219x y +=. 当1a =-时,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430x y +-=.由22430{ 19x y x y +-=+=解得3{ 0x y ==或2125{ 2425x y =-=. 从而C 与l 的交点坐标为()3,0, 2124,2525⎛⎫-⎪⎝⎭. (2)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440x y a +--=,故C 上的点()3cos ,sin θθ到l 的距离为d =当4a ≥-时, d=8a =; 当4a <-时, d=16a =-.综上, 8a =或16a =-.【2017·江苏】[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在平面坐标系中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考方程为x 82t ty =-+⎧⎪⎨=⎪⎩(t 为参数),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22,x s y ⎧=⎪⎨=⎪⎩(s 为参数).设P 为曲线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答案】5【解析】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80x y -+=. 因为点P 在曲线C上,设()22,P s ,从而点P 到直线l 的的距离224s d +==,当s =min d =. 因此当点P 的坐标为()4,4时,曲线C上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取到最小值5. 1.【2016年高考北京理数】在极坐标系中,直线cos sin 10ρθθ-=与圆2cos ρθ=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答案】2【解析】直线10x -=过圆22(1)1x y -+=的圆心,因此 2.AB = 2.【2016高考新课标1卷】(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 O 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cos 1sin x a ty a t =⎧⎨=+⎩(t 为参数,a >0).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4cos θ. (I)说明C 1是哪一种曲线,并将C 1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II)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0θα=,其中0α满足tan 0α=2,若曲线C 1与C 2的公共点都在C 3上,求a . 【答案】(I)圆,222sin 10a ρρθ-+-=(II)1【解析】解:(Ⅰ)消去参数t 得到1C 的普通方程222)1(a y x =-+.1C 是以)1,0(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将θρθρsin ,cos ==y x 代入1C 的普通方程中,得到1C 的极坐标方程为01sin 222=-+-a θρρ.(Ⅰ)曲线21,C C 的公共点的极坐标满足方程组⎩⎨⎧==-+-,cos 4,01sin 222θρθρρa 若0≠ρ,由方程组得01cos sin 8cos 1622=-+-a θθθ,由已知2tan =θ,可得0cos sin 8cos162=-θθθ,从而012=-a ,解得1-=a (舍去),1=a .1=a 时,极点也为21,C C 的公共点,在3C 上.所以1=a .3.【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6)25x y ++=.(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 的极坐标方程;(Ⅰ)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cos 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 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求l 的斜率.【答案】(Ⅰ)212cos 110ρρθ++=;(Ⅰ)3±. 【解析】(I)由cos ,sin x y ρθρθ==可得C 的极坐标方程212cos 110.ρρθ++= (II)在(I)中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R θαρ=∈ 由,A B 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12,,ρρ将l 的极坐标方程代入C 的极坐标方程得212cos 110.ρρα++=于是121212cos ,11,ρραρρ+=-=22121212||||()4144cos 44,AB ρρρρρρα=-=+-=-由||10AB =得2315cos,tan 8αα==±, 所以l 的斜率为153或153-. 4. 【2016高考新课标3理数】(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3()sin x y αα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2C 的极坐标方程为sin()224ρθπ+=(I)写出1C 的普通方程和2C 的直角坐标方程;(II)设点P 在1C 上,点Q 在2C 上,求PQ 的最小值及此时P 的直角坐标.【答案】(Ⅰ)1C 的普通方程为2213x y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40x y +-=;(Ⅰ)31(,)22. 【解析】(Ⅰ)1C 的普通方程为2213x y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40x y +-=. (Ⅰ)由题意,可设点P 的直角坐标为3,sin )αα,因为2C 是直线,所以||PQ 的最小值即为P 到2C 的距离()d α的最小值,|3cos sin 4|()2sin()2|32d ααπαα+-==+-.当且仅当2()6k k Z παπ=+∈时,()d α取得最小值,2,此时P 的直角坐标为31(,)22.。
高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大题题型汇总(附详细答案)
![高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大题题型汇总(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e597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f.png)
高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大题题型汇总(附详细答案)本文介绍了高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大题题型,并给出了三个例子进行解答。
例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为(x-1)^2+y^2=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
解析:将x和y用极坐标表示,得到ρ=2cosθ。
例2: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x=-4t+a,y=3t-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点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圆M的方程为ρ^2-6ρsinθ=-8.求圆M的直角坐标方程和实数a的值。
解析:将ρ和θ用x和y表示,得到x+(y-3)=1,然后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得到3x+4y-3a+4=0.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直线截圆所得弦长的关系,解得a=12或a=22/3.例3: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x=2+5cosα,y=1+5sinα,以直角坐标系原点为极点,O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求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和直线l被曲线C截得的弦长。
解析:将x和y用极坐标表示,得到ρ=5.将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得到ρ(sinθ+cosθ)=1.由于曲线C是一个圆,因此直线l与曲线C的交点分别为A(7π/4.3+2√2)和B(3π/4.3-2√2),弦AB的长度为4√2.1)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x=9\cos^3\theta,\ y=3\sin^3\theta$,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1=0$。
2) 设$P(9\cos^3\alpha,3\sin^3\alpha)$,则$P$到直线$l$的距离为$d=\frac{|9\cos^3\alpha+3\sin^3\alpha-1|}{\sqrt{2}}$。
为求$d$的最大值,我们可以将$d$表示为$10\cos(\alpha+\theta)+\frac{1}{\sqrt{2}}$的形式,其中$\theta$为一个与$\alpha$无关的常数,且$\tan\theta=\frac{1}{3}$。
极坐标方程表达式
![极坐标方程表达式](https://img.taocdn.com/s3/m/d0add2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6.png)
极坐标方程表达式极坐标方程是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
它利用距离和角度来表示点的坐标,相比直角坐标系更适合描述圆的形状和对称性。
本文将介绍极坐标方程的表达式形式以及如何将其转换为直角坐标系。
同时,还将介绍极坐标方程在数学和物理中的应用。
极坐标方程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r = f(\\theta)$其中,r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theta$表示点与正 x 轴之间的角度,f是一个关于$\\theta$的函数。
极坐标方程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取决于具体问题的性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极坐标方程的表达式。
1. 极坐标方程表示直线:$r = a\\sec(\\theta - \\alpha)$其中,a是一定的常数,$\\alpha$是直线与极轴之间的夹角。
2. 极坐标方程表示圆:$r = a$其中,a是圆的半径。
3. 极坐标方程表示椭圆:$r = \\frac{a(1 - e^2)}{1 - e\\cos(\\theta - \\alpha)}$其中,a是椭圆的长半轴,e是离心率,$\\alpha$是椭圆与极轴之间的夹角。
4. 极坐标方程表示双曲线:$r = \\frac{a(1 + e^2)}{1 + e\\cos(\\theta - \\alpha)}$其中,a是双曲线的长半轴,e是离心率,$\\alpha$是双曲线与极轴之间的夹角。
利用以上表达式,可以方便地描述出各种形状的曲线。
将极坐标方程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的表达式需要利用以下关系式:$x = r\\cos(\\theta)$$y = r\\sin(\\theta)$通过上述关系式,可以将极坐标方程中的$r$与$\\theta$表达式用$x$和$y$来表示,从而得到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方程。
极坐标方程在数学和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它可以用来描述曲线和曲面的形状及其性质。
例如,极坐标方程可用于描述螺旋线、心形线等特殊曲线。
在物理中,极坐标方程可用于描述圆周运动、波动等循环性质的物理现象。
极坐标、参数方程
![极坐标、参数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11a323f78a6529657d5316.png)
极坐标、参数方程知识概念见导学单一、重要概念、基础知识回顾(可以适度填空形式回顾知识点)自主填空:1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利用: x = 2ρ=y = tan θ=2、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1.若直线l 经过点00(,)M ρθ,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00sin()sin()ρθαρθα-=-2.圆心是A (0ρ,0θ),半径r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2220002cos()-0r ρρρθθρ--+= 参数方程的定义:3一般地,在取定的坐标中,如果曲线C 上任一点P 的坐标x 和y 都可以表示为某个变量t 的函数:⎩⎨⎧==)()(t g y t f x 反过来,对于t 的每个允许值,由函数式: ⎩⎨⎧==)()(t g y t f x ,所确定的点),(y x P 都在曲线C 上,那么方程⎩⎨⎧==)()(t g y t f x 叫做曲线C 的参数方程,变量t 是参变数,简称参数 4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1、过定点),(00y x P 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ααsin cos 00t y y t x x (t 为参数) 其中t 表示),,(000y x p 到l 上一点),(y x p 的有向线段p 0的数量。
2、圆22020)()(r y y x x =-+-参数方程为:⎩⎨⎧+=+=θθsin cos 00r y y r x x (θ为参数)3、椭圆12222=+b y a x 参数方程 ⎩⎨⎧==θθsin cos b y a x (θ为参数)二、思想方法归纳(老师给出本周典型例题类型,通过例题体现重要的思想方法)(见导学案讲义)例1: 1、在极坐标系中,求过点M (4,6π)且平行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2、(1) .化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x 2=2p (y +2p ) (p >0)为极坐标方程。
(2) .化曲线的极坐标方程ρ2=sin2θ为直角坐标方程。
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公式
![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34c58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7.png)
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公式在数学中,直线和圆是非常常见的几何图形。
通过极坐标系,我们可以更加简洁地表示直线和圆的方程,使得问题的解析更加方便和直观。
本文将介绍直线和圆在极坐标系下的方程公式。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在极坐标系下,直线的方程通常被表示为极坐标参数等于常数的形式。
一个通用的直线方程为:r = p·cos(θ − α)其中,r 表示极坐标径向距离,p 表示直线到原点的距离,θ 表示角度,α 表示直线的偏转角度。
具体地,当直线与极坐标系的x 轴的交点不在原点时,直线的方程可以表示为:r = p·cos(θ − α) + d·sin(θ − α)·cot(α)其中,d 表示直线与极坐标系的 x 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
圆的极坐标方程在极坐标系下,圆的方程可以表示为极坐标径向距离等于常数的形式。
一个通用的圆方程为:r = a + b·sin(θ − α)其中,r 表示极坐标径向距离,a 表示圆心到极坐标系的 x 轴的交点的距离,b表示圆的半径,θ 表示角度,α 表示圆的旋转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当圆心位于极坐标系的 x 轴上时,圆的方程可以简化为:r = a + b·sin(θ)应用示例现在我们来看一些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应用示例。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应用示例:假设我们现在有一条直线,该直线与极坐标系的x 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4,直线的方向与极坐标系的 x 轴的正方向呈45度角。
那么,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可以表示为:r = 4·cos(θ − 45°) + 4·sin(θ − 45°)·cot(45°)圆的极坐标方程应用示例:假设我们现在有一个圆,该圆的圆心到极坐标系的 x 轴的交点的距离为3,圆的半径为2,圆的旋转角度为30度。
那么,圆的极坐标方程可以表示为:r = 3 + 2·sin(θ − 30°)通过这些示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直线和圆在极坐标系下的方程公式的应用。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0b7652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7.png)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在极坐标系中,我们可以用极坐标方程来描述直线和圆。
直线可以通过极坐标系中两个特殊点之间的连线来定义,而圆则可以由一个特定的中心点和半径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直线和圆在极坐标系中的极坐标方程表示方法。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用一般形式的线性方程 y = mx + b 来表示直线,其中 m 是斜率,b 是 y 轴截距。
然而,在极坐标系中,直线的方程表达形式有所不同。
考虑极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连线,我们可以使用直角坐标系中的斜率来找到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记直线的斜率为 m,两点的极坐标为(r₁, θ₁) 和(r₂, θ₂)。
则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可以表示为:θ = arctan((r₂ * sin(θ₂) - r₁ * sin(θ₁)) / (r₂ * cos(θ₂) - r₁ * cos (θ₁)))在上述方程中,θ 表示直线的极角。
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差分,我们可以得出直线在极坐标系中的方程。
圆的极坐标方程圆是极坐标系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由一个中心点和一个半径确定。
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用标准形式的方程 x² + y² = r²来表示圆,其中 (x, y) 是圆上的一个点,r 是半径。
然而,在极坐标系中,圆的方程要更加简洁。
对于以极点为中心的圆,设圆的半径为 r,圆心的极坐标为(r₀, θ₀)。
则圆的极坐标方程可以表示为:r = r₀在上述方程中,r 表示圆上任意一点的极径。
这意味着,对于以极点为中心的圆,其极径始终等于圆的半径r₀。
对于以极点外的任意一点为圆心的圆,设圆的半径为 r,圆心的极坐标为(r₀,θ₀)。
则圆的极坐标方程可以表示为:r = 2d - r₀在上述方程中,r 表示圆上任意一点的极径,d 表示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这意味着,对于以极点为中心的圆外的任意一点,其极径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之差等于圆的半径r₀。
总结在极坐标系中,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可以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角度来表示。
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 (1)
![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 (1)](https://img.taocdn.com/s3/m/36ec99ed7c1cfad6195fa71a.png)
∴点 A( 2,- 2)到直线 x+y-1=0 的距离为
d=| 2-1+21-1|= 22,
故点 A(2,74π)到直线 ρsin(θ+π4)= 22的距离为 22.
答案:
2 2
2.圆的极坐标方程
(1)圆心在 C(a,0)(a>0),半径为 a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为 ρ=2acos θ .
(2)圆心在极点,半径为 r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r .
(3)圆心在点(a,π2)处且过极点的圆的方程为
ρ=2asin θ(0≤θ≤π)
.
例1 求圆心在(ρ0,θ0),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 【思路点拨】结合圆的定义求其极坐标方程.
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在极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上 任意一点的极坐标中 至少 有一个满足方程f(ρ,θ)=0,并且坐标适合方程f(ρ,
θ)=0的点
都在曲,线那C上么方程f(ρ,θ)=0叫做曲线C
的
极坐.标方程
பைடு நூலகம்
(2)建立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方法步骤是: ①建立适当的极坐标系,设P(ρ,θ)是曲线上任意一点. ②列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极径与极角之间的关系式. ③将列出的关系式整理、化简. ④证明所得方程就是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解 在圆周上任取一点 P(如图) 设其极坐标为(ρ,θ). 由余弦定理知: CP2=OP2+OC2-2OP·OCcos∠COP, 故其极坐标方程为 r2=ρ20+ρ2-2ρρ0cos(θ-θ0).
知识拓展
几种特殊情形下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当圆心在极轴上即 θ0=0 时,方程为 r2=ρ20+ρ2- 2ρρ0cos θ,若再有 ρ0=r,则其方程为 ρ=2ρ0cos θ=2rcos θ,若 ρ0=r,θ0≠0,则方程为 ρ=2rcos(θ-θ0),这几个 方程经常用来判断图形的形状和位置.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e4e95558fb770bf68a551e.png)
选修4-4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一、极坐标1.(1)极坐标系 (2)极坐标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3.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二.参数方程 1.概念2.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1)过点M (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的应用过点M 0(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若M 1,M 2是l 上的两点,其对应参数分别为t 1,t 2,则①|M 1M 2|=|t 1-t 2|.②若线段M 1M 2的中点M 所对应的参数为t ,则t =t 1+t 22,中点M 到定点M 0的距离|MM 0|=|t |=⎪⎪⎪⎪t 1+t 22.③若M 0为线段M 1M 2的中点,则t 1+t 2=0. ④|M 0M 1||M 0M 2|=|t 1t 2|.(2)圆心在点M 0(x 0,y 0),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x 0+r cos θ,y =y 0+r sin θ(θ为参数).1. (3)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参数方程为⎩⎪⎨⎪⎧x =a cos φ,y =b sin φ (φ为参数)一、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及判断曲线类型【例1】化下列极坐标方程为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1) 2540ρρ-+=; (2) 53cos 4sin ρθθ=+;(3) 523cos ρθ=-; (4)242ππρθθρ-+=, 其中R ρ∈【解析】(1)方程变形为(1)(4)0ρρ--=,∴1ρ=或4ρ=,即221x y +=或2216x y +=, 故原方程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分别为1和4的两个圆。
(2) 变形得3cos 4sin 5ρθρθ+=,即3450x y +-=,故原方程表示直线3450x y +-=。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及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课件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及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96181b59eef8c75fbfb3f9.png)
新课讲授 例题1:求过极点,倾角为 4 的射线 的极坐标方程。 M 分析: 如图,所求的射线 上任一点的极角都 ﹚ 4 o x 是 / 4,其 极径可以取任意的非负数。故所求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4 ( 0)
思考: 5 1、求过极点,倾角为 的射线的极 4 5 坐标方程。 易得 ( 0 ) 2、求过极点,倾角为 坐标方程。
点M(ρ 0,θ 0),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 ,直 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ρ sin(α -θ ) =
ρ 0sin(α -θ 0)
.
阅读课本P16---17
了解柱坐标系的定义, 以及如何用
柱坐标系描述空间中的点.
z 设P是空间任意一点, P(ρ,θ,Z) 在oxy平面的射影为Q, 用(ρ ,θ )(ρ ≥0, 0≤θ <2π )表示点Q o y 在平面oxy上的极坐标, θ 点P的位置可用有 Q x 序数组(ρ ,θ ,z)表示. 把建立上述对应关系的坐标系叫做柱 坐标系. 有序数组(ρ ,θ ,Z)叫点P的柱 坐标,记作(ρ ,θ ,Z). 其中 ρ ≥0, 0≤θ < 2π , -∞<Z<+∞
柱坐标系又称半极坐标系,它是由 平面极坐标系及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 一部分建立起来的. 空间点P的直角坐标(x, y, z)与柱坐 标 (ρ ,θ ,Z) 之间的变换公式为
x cos y sin z z
设点的直角坐标为(1,1,1),求它 在柱坐标系中的坐标.
由已知的对称直线的问题关于sin12一个圆的方程为在极坐标系中已知sinsin直线的方程是相切的一条化为极坐标方程为圆的方程为那么一条与此圆相切的面积所围成的的面积积就是扇形解
§1.3.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圆与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圆与直线的极坐标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aa30d984bed5b9f3f90f1cab.png)
sin 2.
2 求过A(2,3)(直角坐标)且斜率为2的直线的 极坐标方程.
解:由题意可知,在直角坐标系内直线方程为 2x y 7 0.
设M ( , )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 将x cos ,y sin 代入直线方程
2x y 7 0 ,得
2 cos sin 7 0这就是所求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为(1 ,1 )知:OP =1 ,xOP 1, 设直线 l 与极轴交于点A,已知直线 l 与极轴成 角,所以xAM= ,在MOP中, OMP ,OPM ( 1 ).
由正弦定理 ,得 OM sin OPM
OP , sin OMP
即
sin[
(
1 )]
1 sin(
, )
知识要点
1.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若直线l经过点M(ρ0,θ0),且直线l的倾斜 角为α ,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ρsin(θ −α) =ρ0 sin(θ0 −α)
l
P(ρ,θ)
ρ
ρ0
θ θ0 O
M(ρ0,θ0)
α
x
3. 已知一个圆的方程是=5 3 cos 5sin求圆心
坐标和半径.
解:=5 3 cos 5sin 两边同乘以得:
)
A、两条相交的直线 B、两条射线
C、一条直线
D、一条射线
)
C、 2cos( 1)
B、
2 sin(
4
)
D、 2sin( 1)
例5 设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一定,求直角顶点 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负极径的概念
( 0)表示极角为 的一条射线; = ( R)表示极角为 的一条直线.
例1 求过点A(a,0)(a>0),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专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专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baa31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9.png)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1)极坐标系:一般地,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自点O引一条射线Ox,同时确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其中,点O 称为极点,射线Ox称为极轴.(2)极坐标(ρ,θ)的含义:设M是平面上任一点,ρ表示OM的长度,θ表示以射线Ox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所成的角.那么,有序数对(ρ,θ)称为点M的极坐标.明显,每一个有序实数对(ρ,θ),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其中ρ称为点M的极径,θ称为点M的极角.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的最大区分在于:在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一对应的,而在极坐标系中,对于给定的有序数对(ρ,θ),可以确定平面上的一点,但是平面内的一点的极坐标却不是唯一的.(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假如平面曲线C上的随意一点的极坐标满意方程f(ρ,θ)=0,并且坐标适合方程f(ρ,θ)=0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方程f(ρ,θ)=0叫做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1)过极点且与极轴成φ0角的直线方程是θ=φ0和θ=π-φ0,如下图所示.(2)与极轴垂直且与极轴交于点(a,0)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ρcos θ=a,如下图所示.(3)与极轴平行且在x轴的上方,与x轴的距离为a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a,如下图所示.3.圆的极坐标方程.(1)以极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为ρ=r,如图1所示.(2)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点,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为ρ=2rcos_θ,如图2所示.(3)圆心在过极点且与极轴成π2的射线上,过极点且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为ρ2rsin_θ,如图3所示.4.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若极点在原点且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则平面内随意一点M 的极坐标M(ρ,θ)化为平面直角坐标M(x ,y)的公式如下:⎩⎪⎨⎪⎧x =ρcos θ,y =ρsin θ或者ρ=x 2+y 2,tan θ=y x ,其中要结合点所在的象限确定角θ的值.1.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假如曲线上随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即⎩⎪⎨⎪⎧x =f (t ),y =g (t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x ,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 ,y 之间关系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2.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1)过定点P(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x =x 0+tcos α,y =y 0+tsin α(t 为参数), 其中参数t 是以定点P(x 0,y 0)为起点,点M(x ,y)为终点的有向线段PM 的数量,又称为点P 与点M 间的有向距离.依据t 的几何意义,有以下结论:①设A ,B 是直线上随意两点,它们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A 和t B ,则|AB|=|t B -t A |=(t B +t A )2-4t A ·t B ;②线段AB 的中点所对应的参数值等于t A +t B2.(2)中心在P(x 0,y 0),半径等于r 的圆:⎩⎪⎨⎪⎧x =x 0+rcos θ,y =y 0+rsin θ(θ为参数) (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椭圆:⎩⎪⎨⎪⎧x =acos θ,y =bsin θ(θ为参数)⎝ ⎛⎭⎪⎫或⎩⎪⎨⎪⎧x =bcos θ,y =asin θ. 中心在点P(x 0,y 0),焦点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椭圆的参数方程为⎩⎪⎨⎪⎧x =x 0+acos α,y =y 0+bsin α(α为参数).(4)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双曲线:⎩⎪⎨⎪⎧x =asec θ,y =btan θ(θ为参数)⎝ ⎛⎭⎪⎫或⎩⎪⎨⎪⎧x =btan θ,y =asec θ. (5)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的抛物线:⎩⎪⎨⎪⎧x =2p ,y =2p(t 为参数,p>0). 注:sec θ=1cos θ.3.参数方程化为一般方程.由参数方程化为一般方程就是要消去参数,消参数时经常采纳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乘除消元法、三角代换法,消参数时要留意参数的取值范围对x ,y 的限制.1.已知点A 的极坐标为⎝⎛⎭⎪⎫4,5π3,则点A 的直角坐标是(2,-23).2.把点P 的直角坐标(6,-2)化为极坐标,结果为⎝ ⎛⎭⎪⎫22,-π6.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ρ=4sin 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4.4.以极坐标系中的点⎝ ⎛⎭⎪⎫1,π6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ρ=2cos ⎝⎛⎭⎪⎫θ-π6.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直线l :⎩⎪⎨⎪⎧x =t ,y =t -a (t 为参数)过椭圆C :⎩⎪⎨⎪⎧x =3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的右顶点,则常数a 的值为3.解析:由直线l :⎩⎪⎨⎪⎧x =t ,y =t -a ,得y =x -a.由椭圆C :⎩⎪⎨⎪⎧x =3cos θ,y =2sin θ,得x 29=y24=1.所以椭圆C 的右顶点为(3,0).因为直线l 过椭圆的右顶点,所以0=3-a ,即a =3.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的直角坐标为(1,-3).若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点P 的极坐标可以是(C )A.⎝ ⎛⎭⎪⎫1,-π3B.⎝ ⎛⎭⎪⎫2,4π3C.⎝ ⎛⎭⎪⎫2,-π3D.⎝⎛⎭⎪⎫2,-4π3 2.若圆的方程为⎩⎪⎨⎪⎧x =2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直线的方程为⎩⎪⎨⎪⎧x =t +1,y =t -1(t 为参数),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B )A .相离B .相交C .相切D .不能确定3.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x =t +1,y =t -3(t 为参数),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ρ=4cosθ,则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D )A.14 B .214 C. 2 D .2 2解析:由题意可得直线和圆的方程分别为x -y -4=0,x 2+y 2=4x ,所以圆心C(2,0),半径r =2,圆心(2,0)到直线l 的距离d =2,由半径,圆心距,半弦长构成直角三角形,解得弦长为2 2.4.已知动直线l 平分圆C :(x -2)2+(y -1)2=1,则直线l 与圆O :⎩⎪⎨⎪⎧x =3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A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过圆心解析:动直线l 平分圆C :(x -2)2+(y -1)2=1,即圆心(2,1)在直线l 上,又圆O :⎩⎪⎨⎪⎧x =3cos θ,y =3sin θ的一般方程为x 2+y 2=9且22+12<9,故点(2,1)在圆O 内,则直线l 与圆O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二、填空题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y =sin θ-2,x =cos θ(θ是参数),若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则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可写为ρ2+4ρsin_θ+3=0.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y =sin θ-2,x =cos θ(θ是参数),∴⎩⎪⎨⎪⎧y +2=sin θ,x =cos θ.依据sin 2θ+cos 2θ=1,可得x 2+(y +2)2=1,即x 2+y 2+4y +3=0.∴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sin θ+3=0.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2+2sin θ(θ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圆C 的圆心的极坐标为⎝⎛⎭⎪⎫2,π2.三、解答题7.求极点到直线2ρ=1sin ⎝⎛⎭⎪⎫θ+π4(ρ∈R)的距离.解析:由2ρ=1sin ⎝ ⎛⎭⎪⎫θ+π4⇒ρsin θ+ρcos θ=1⇒x +y =1,故d =|0+0-1|12+12=22. 8.极坐标系中,A 为曲线ρ2+2ρcos θ-3=0上的动点,B 为直线ρcos θ+ρsin θ-7=0上的动点,求|AB|的最小值.9.(2015·大连模拟)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将曲线C 1上全部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得到曲线C 2.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的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l :ρ(cos θ-2sin θ)=6.(1)求曲线C 2和直线l 的一般方程;(2)P 为曲线C 2上随意一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值.解析:(1)由题意可得C 2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即C 2:x 24+y23=1,直线l :ρ(cos θ-2sin θ)=6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6=0.(2)设点P(2cos θ,3sin θ),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d =|2cos θ-23sin θ-6|5=⎪⎪⎪⎪⎪⎪6+4⎝ ⎛⎭⎪⎫32sin θ-12cos θ5=⎪⎪⎪⎪⎪⎪6+4sin ⎝⎛⎭⎪⎫θ-π65=55⎣⎢⎡⎦⎥⎤6+4sin ⎝⎛⎭⎪⎫θ-π6. 所以255≤d ≤25,故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25,最小值为255.10.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1+4cos θ,y =2+4sin θ(θ为参数),直线l经过定点P(3,5),倾斜角为π3.(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 的标准方程.(2)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求|PA|·|PB|的值.解析:(1)由曲线C 的参数方程⎩⎪⎨⎪⎧x =1+4cos θ,y =2+4sin θ(θ为参数),得一般方程为(x -1)2+(y -2)2=16,即x 2+y 2-2x -4y =11=0.直线l 经过定点P(3,5),倾斜角为π3,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 =3+12t ,y =5+32t (t 是参数).(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x 2+y 2-2x -4y -11=0,整理,得t 2+(2+33)t -3=0,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t 1,t 2,则t 1t 2=-3,因为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所以|PA|·|PB|=|t 1t 2|=3.。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ppt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9b19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7.png)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1.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可以通过直线在极坐标系下的特征得出。
极坐标系中,每个点由极径(r)和极角(θ)确定。
直线在直角坐标系中常用的方程为y = mx + c,其中m为斜率,c为y轴截距。
在极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将直线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然后应用一些转换公式,推导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方程的一般形式为:r = ±(r₀ / cos(θ - θ₀))其中r₀为直线到原点的距离,θ₀为直线与极轴的夹角。
2. 圆的极坐标方程圆的极坐标方程可以通过圆在极坐标系下的特征得出。
圆的一般方程为(x - a)²+ (y - b)² = r²,其中(a, 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在极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将圆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然后应用一些转换公式,推导出圆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方程的一般形式为:r = r₀其中r₀为圆的半径。
3.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示例3.1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示例考虑直线y = 2x,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为y - 2x = 0。
然后根据转换公式:r = ±(r₀ / cos(θ - θ₀))我们可以得到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r = ±(2√(x²+y²) / cos(θ - atan2(2, 1)))3.2 圆的极坐标方程示例考虑圆(x - 2)² + (y + 3)² = 4,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为(x - 2)² + (y + 3)² - 4 = 0。
然后根据转换公式:r = r₀我们可以得到圆的极坐标方程为:r = 24. 总结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可以通过将其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然后应用一些转换公式得出。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r = ±(r₀/ cos(θ - θ₀)),圆的极坐标方程为r = r₀。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1faf99581b6bd97e19ea83.png)
4、直线1C :1cos .sin ,x t y t αα=+⎧⎨=⎩ (t 为参数),圆2C :cos ,sin ,x y θθ=⎧⎨=⎩ (θ为参数),(Ⅰ)当α=3π时,求1C 与2C 的交点坐标; (Ⅱ)过坐标原点O 作1C 的垂线,垂足为A,P 为OA 的中点,当α变化时,求P 点轨迹的参数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5、已知P 为半圆C :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πθ≤≤0)上的点,点A 的坐标为(1,0),O 为坐标原点,点M 在射线OP 上,线段OM 与C 的弧»AP的长度均为3π. (Ⅰ)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点M 的极坐标; (Ⅱ)求直线AM 的参数方程.6、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3,2252x t y t ⎧=-⎪⎪⎨⎪=-⎪⎩(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25sin ρθ=.(Ⅰ)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圆C 与直线l 交于点A 、B ,若点P 的坐标为(3,5),求|PA|+|PB|.7、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2cos 22sin x ay a =⎧⎨=+⎩(α为参数)M 是C 1上的动点,P 点满足2OP OM =u u u r u u u u r,P 点的轨迹为曲线C 2.(1)求C 2的方程;(2)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3πθ=与C 1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A ,与C 2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B ,求|AB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ϕϕsin cos y x (φ为参数),曲线C 2的参数方程为⎩⎨⎧==ϕϕsin cos b y a x (a >b >0,φ为参数).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l :θ=α与C 1,C 2各有一个交点.当α=0时,这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当α=2π时,这两个交点重合.(1)分别说明C 1,C 2是什么曲线,并求出a 与b 的值; (2)设当α=4π时,l 与C 1、C 2的交点分别为A 1,B 1,当α=4π-时,l 与C 1,C 2的交点分别为A 2,B 2,求四边形A 1A 2B 2B 1的面积.9、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方程为x -y +4=0,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ααsin cos 3y x (α为参数).①已知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点P 的极坐标为(4,2π),判断点P 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 ②设点Q 是曲线C 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 的坐标(x,y )满足方程组:(1) 若k 为参数,为常数(),求P 点轨迹的焦点坐标。
(完整版)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题型总结
![(完整版)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题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c156545ef7ba0d4b733b08.png)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题型总结一、伸缩变换: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y x P 的作用下,点对应到点,称伸缩变换⎩⎨⎧>⋅='>⋅=').0(,y y 0),(x,x :μμλλϕ),(y x P ),(y x P '''一、1、极坐标定义:M 是平面上一点,表示OM 的长度,是,则有序实数实ρθMOx ∠数对,叫极径,叫极角;一般地,,。
,点P 的直角坐标、(,)ρθρθ[0,2)θπ∈0ρ≥极坐标分别为(x ,y )和(ρ,θ)2、直角坐标极坐标 2、极坐标直角坐标⇒cos sin x y ρθρθ=⎧⎨=⎩⇒222tan (0)x y yx xρθ⎧=+⎪⎨=≠⎪⎩3、求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方法一、先求出直角坐标方程,再把它化为极坐标方程方法二、(1)若直线过点M (ρ0,θ0),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它的方程为:ρsin(θ-α)=ρ0sin(θ0-α)(2)若圆心为M (ρ0,θ0),半径为r 的圆方程为ρ2-2ρ0ρcos(θ-θ0)+ρ02-r 2=0二、参数方程:(一).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某个变数的函数 并且对于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所确y x ,t ⎩⎨⎧==),(),(t g y t f x t 定的点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y x M 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y x ,t 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二).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下: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1、过定点(x 0,y 0),倾角为α的直线:(t 为参数)ααsin cos 00t y y t x x +=+=(1)其中参数t 的几何意义:点P (x 0,y 0),点M 对应的参数为t ,则PM =|t| (2)直线上对应的参数是。
极坐标方程及其应用
![极坐标方程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ac5b1ebe1e650e53ea9909.png)
考点一极坐标方程及其应用例题(2015山西四校联考)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圆C 的参数方程x = 1 + cos ©(©为参数)•以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y = sin©①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n n② 直线I 的极坐标方程是2 p in E+ 3 = 3 3,射线OM : A3与圆C 的交点 为O 、P ,与直线I 的交点为Q ,求线段PQ 的长.【审题立意】本题考查极坐标方程,属于中档题. 【技能突破】求解极坐标方程的题应注意两点:(1)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时,如果不容易直接转化,要先变 形. (2) 已知两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求交点时,可首先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求出直 角坐标交点,再化为极坐标.【解题思路】把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注意化简,联立求交点坐标. 【参考答案】①圆C 的普通方程为(x - 1)2 + y 2= 1,又x = p os O, y = p in 9, 所以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9.尸 2cos 9②设P(p, 9),则由 n ,解A ;p sin 9+ 3cos 9 = 3 3设Q( p, 9),则由 n缸3 所以 |PQ|= 2. 【变式训练】(2015课标全国卷I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C 1: x =- 2,圆C 2: (x - 1)2 + (y - 2)2= 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C 1, C 2的极坐标方程;冗(2)若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 =4( p€ R),设C 2与C 3的交点为M , N ,求 △ C 2MN 的面积.解析:(1)因为x = p os 9, y = p in 0所以C 1的极坐标方程为 p os 0=- 2, C 2的极坐标方程为 p-2 p os 9-4 psin 9+ 4 = 0.⑵将 9=才弋入 p - 2 p os 9— 4 p in 9+ 4= 0, 得 p-3.2 p+ 4 = 0,n,解得 p = 3, 0=3.解得 p = 2 2, p= 2.故 p — p= .2,即 |MN|= 2.1由于C 2的半径为1,所以△ C 2MN 的面积为$ 考点二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例题1 (2015陕西高考)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I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C 的极坐标方程为 尸 2 3sinB.(1) 写出。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ff54f510a6f524cdbf8507.png)
θ+π
3.若直线ρsin
4=
2 与直线
3x+ky=1
垂直,则常数
k=________.
2
5
4.设⊙O1 和⊙O2 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4cos θ,ρ=-4sin θ. (1)把⊙O1 和⊙O2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求经过⊙O1,⊙O2 交点的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A 基础达标]
考点 2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把下列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
π
θ-
(1)ρcos
3 =3;
(2)射线 y= 3x(x≥0).
小结: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的注意事项
y (1)两种方程的等价性,如运用 tan θ= 时,应有 x≠0,要对 x=0 进行验证.
x与θ= (ρ≥0)表示的曲线不相同.
8
α(ρ≥0)
过点(a,0),且与极轴垂直
ππ - <θ< ρcos θ=a 2 2
图形
a,π 过点 2 ,且与极轴平行
ρsin θ=a(0<θ<π)
过点(a,0)倾斜角为α
ρsin(α-θ)=asin α(0<θ<π)
2.直线极坐标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情形,设直线 l 过点 P(ρ0,θ0),倾斜角为α,M(ρ,θ)为直线 l 上的动点,则 在△OPM 中利用正弦定理可得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α-θ)=ρ0sin(α-θ0).
(1)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2)设 R 为 l 上的任意一点,试求|RP|的最小值.
(1)用极坐标法可使几何中的一些问题得出很直接、简单的解法.当然,因为建系的不 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也会不同.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09adfe172ded630b1cb6e6.png)
M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 重难聚焦
UBIAODAOHANG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S随堂演练
IANLITOUXI
UITANGYANLIAN
1
2
3
1.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1)极坐标方程与曲线. 在极坐标系中,曲线可以用含有 ρ,θ 这两个变量的方程 φ(ρ,θ)=0 来表示. 如果曲线 C 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 φ(ρ,θ)=0 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①曲线 C 上的每个点的极坐标中至少有一组(ρ,θ)满足方程 φ(ρ,θ)=0; ②极坐标满足方程 φ(ρ,θ)=0 的点都在曲线 C 上. 那么方程 φ(ρ,θ)=0 叫作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曲线 C 叫作极坐标方程 φ(ρ,θ)=0 的曲线. (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直线 l 经过极点,倾斜角为 α,则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是 θ=α(ρ∈R). (3)圆的极坐标方程. ①圆心在极点,半径为 r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ρ=r; ②圆心在(a,0)(a>0),半径为 a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ρ=2acos θ.
2.3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2.4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2.5 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
-1-
2.3 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2.4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 坐标方程的互化 *2.5 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
M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 重难聚焦
UBIAODAOHANG HISHISHULI
1
2
3
【做一做 3】 把极坐标方程 ρ= 解 :由 ρ=
4 变形得 2ρ-ρcos 2 -cos������
4 2 -cos������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极坐标系及简单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系及简单的极坐标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be81395727a5e9856a61fc.png)
评析: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比较 容易,只要运用公式x cos 及y sin 直接代入并化简即可.对方程进行变形时, 方程必须同解,因此应注意对变形过程的检验.
素材3.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 sin , 则其直角坐标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 轨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 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sin( ) , 4 2 则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是 __________ .
评析:直角坐标与极坐标互化要注意互 化的前提.若要判断曲线的形状,可先 将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再判 断.在直角坐标系中,求曲线的轨迹方 程的方法有直译法,定义法,动点转移 法.在极坐标系中,求曲线的极坐标方 程,这几种方法仍然是适用的.
素材4.在极坐标系中,极点为O,已知 P ( 3,,P2 ( 3, ),曲线C: 2. 0) 1 2 1 求直线P1 P2的极坐标方程;
5.坐标方程4sin 3化为直角坐标
2
方程是
2
.
解析: 由4sin 3知, 4r 2 sin 2 3 2, 即4 y 2 3 x 2 y 2 ,则y 2 3x 2, 即y 3 x.
1.坐标系的类型
1 直线上的点的坐标;2 平面直角坐标系; 3 ① __________ 系;4 柱坐标系;5 球坐标系.
sin 的关系是 ________ .
2
解析: 1 ①当>0时,点A(5, )的极坐标的一般 3 形式为(5, 2k )(k Z). 3 由 2 < <0,得 2 < 2k <0(k Z), 3 5 解得k 1,所以 2 , 3 3 5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A的极坐标为(5,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n( ) a sin
显然A点也满 足上方程。
例题3设点P的极坐标为( 1 ,1 ) ,直线 l 过点P且与极轴所成的角为 ,求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
1 P
M
o
﹚ ﹚
1
x
解:如图,设点 M ( , ) 为直线上除 点P外的任意一点,连接OM 则 OM , xOM 由点P的极坐标知 OP 1 xOP 1
所以,等式(1)就是圆上任意一点的极 坐标( , ) 满足的条件,另一方面 ,可以验证,坐标适合 等式(1)的点都在这个圆上。
极坐标方程:
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 ,如果平面曲线 C上任意 一点的极坐标中至少有 一个满足方程 f ( , ) 0 并且坐标适合方程 f ( , ) 0的点都在曲线 C上, 那么方程f ( , ) 0叫做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
所以, 2a cos就是圆心在C (a,0)(a 0),半径 为a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例1、已知圆O的半径为r,建立怎样的极坐 标系,可以使圆的极坐标方程简单?
M
O
r x
解:如果以圆心 O为极点,从O出发的一条射线 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如 图),那么圆上各点的 几 何特征就是它们的极径 都等于半径r. 设M ( , )为圆上任1)中心在极点,半径为2;
=2
(2)中心在C(a,0),半径为a;
=2acos (3)中心在(a,/2),半径为a; =2asin
(4)中心在C(0,0),半径为r。 2+ 0 2 -2 0 cos( - 0)= r2
题组练习2
2 化为直角坐标系为 2=4 sin
2 2 2 2
即x y 4 y x ( y 2) 4
6、已知圆C1 : 2cos ,圆C2 : 2 2 3 sin 2 0, 试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解:将两圆都化为直角 坐标方程为 C1 : ( x 1) 2 y 2 1,圆心O1 (1,0)半径为 1 C2 : x 2 ( y 3 ) 2 1,圆心O2 (0, 3 )半径为 1 O1O2 2所以两圆相外切。
解:由题意可知,在直 角坐标系内直线方程为 2x y 7 0 设M ( , )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 将x cos , y sin 代入直线方程 2 x y 7 0得 2 cos sin 7 0这就是所求的极坐标方 程
1 3、极坐标方程 sin ( R)表示的曲线是 3 A、两条相交的直线 B、两条射线
1.3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一、定义:如果曲线C上的点与方程 f(,)=0有如下关系 (1)曲线C上任一点的坐标(所有坐标中 至少有一个)符合方程f(,)=0 ; (2)方程f(,)=0的所有解为坐标的点 都在曲线C上。 则曲线C的方程是f(,)=0 。
探究:
如图,半径为a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a,0)(a>0),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 圆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满足 的条件?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4 sin 化为直角坐标 方程是什么?
x ( y 2) 4
2 2
2、极坐标方程分别是 =cos和=sin 的两个 圆的圆心距是多少?
1 解:圆=cos 圆心的坐标是( , 0) 2 圆 sin cos( ) cos( ) 2 2 1 2 圆=sin 的圆心坐标是( , ), 所以圆心距是 2 2 2
C、一条直线
D、一条射线
1 2 2 解:由已知sin 可得 cos 3 3 2 y 2 所以得 tan 即 4 x 4 两条直线l1 : 2 x 4 y 0, l2 : 2 x 4 y 0 所以是两条相交直线
4、直线 cos 2关于直线= 对称的直线 4 方程为 ( B ) A、 cos 2, B、 sin 2 C、 sin 2, D、=2sin
4、圆=10 cos( )的圆心坐标是 ( C ) 3 2 C、 (5, ) (5, ) A、 (5,0) B、 D、 (5, ) 3 3 3 5、写出圆心在点A(2, )处且过极点的圆的 2 极坐标方程,并把它化成直角坐标方程。 解:=4 cos( ) 4sin
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草图; 2、设点 M ( , ) 是直线上任意一点; 3、连接MO; 4、根据几何条件建立关于 , 的方 程,并化简; 5、检验并确认所得的方程即为所求。
练习:设点P的极坐标为A( a , 0) ,直 l 线 过点P且与极轴所成的角为 ,求直l 线 的极坐标方程。 M 解:如图,设点 M ( , ) ﹚ 为直线 l 上异于的点 o p x 连接OM, 在MOA 中有
O
C(a,0)
x
解:圆经过极点 O。设圆与极轴的另一个 交点 是A,那么OA=2a, 设M ( , )为圆上除点O,A 以外的任意一点,那么 OM AM。在RtAMO 中 OM OA cos MOA即=2a cos .......... .(1) 可以验证,点O(0, ), A(2a,0)的坐标满足等式 (1) 2
7、从极点O作圆C:=8cos 的弦ON, 求ON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如图,圆C的圆心(4, 0), 半径r OC 4, 连结CM , M 是弦ON的中点 CM ON , 所以,动点M 的轨迹方程是=4 cos
O N
M
C(4,0)
练习 4 把极坐标方程=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cos
3、极坐标方程 cos( )所表示的 4 曲线是 ( D )
A、双曲线 C、抛物线 B、椭圆 D、圆
解:该方程可以化为 =cos( ) 4 1 1 以( ,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2 4 2
解:=cos cos
2
4
sin sin
4
2 2 cos sin 即 2 2 2 2 2 2 x y x y0 2 2 2 2 2 2 1 (x ) (y ) 4 4 4
新课讲授 例题1:求过极点,倾角为 4 的射线 的极坐标方程。 M 分析: 如图,所求的射线 上任一点的极角都 ﹚ 4 o x 是 / 4,其 极径可以取任意的非负数。故所求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 0)
4
思考: 5 1、求过极点,倾角为 的射线的极 4 坐标方程。
设直线L与极轴交于点A。则在MOP
OMP , OPM ( 1 )
由正弦定理 得
1 sin[ ( 1 )] sin( )
显然点 P 的坐标 sin( ) 1 sin( 1 ) 也是它的解。
解:在直线l上任意取点M ( , ) A(2, ) 4 MH 2 sin
练习
以极坐标系中的点(1,1)为圆心,1为 半径的圆的方程是 C
A. 2cos 4 C. 2cos 1
B. 2sin 4 D. 2sin 1
解:原式可化为 3 1 =10(cos sin ) 10 cos( ) 2 2 6 所以圆心为(5, ), 半径为5 6
圆心为(a, )(a 0)半径为a 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2a cos( ) 此圆过极点O
练习
以极坐标系中的点(1,1)为圆心,1为 半径的圆的方程是 C
A. 2cos 4 C. 2cos 1
B. 2sin 4 D. 2sin 1
5 易得 ( 0) 4 2、求过极点,倾角为 的直线的极 4
坐标方程。 5 或
4 4
和前面的直角坐标系里直线方程 的表示形式比较起来,极坐标系里的 直线表示起来很不方便,要用两条射 线组合而成。原因在哪?
0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可以考虑允许 极径可以取全体实数。则上面的直 线的极坐标方程可以表示为
6、在极坐标系中,与圆 =4 sin 相切的一条 直线的方程是 ( B ) A、 sin 2, B、 cos 2 C、 cos 4, D、 cos 4
解:圆=4 sin 的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x 2 y 2 4 y 0即x 2 ( y 2) 2 4 那么一条与此圆相切的 圆的方程为 x 2化为极坐标方程为 cos 2
解:此题可以变成求直 线x 2关于y x 的对称直线的问题 即y 2化为极坐标方程为 sin 2
5、在极坐标系中,已知 一个圆的方程为 6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C
=12 sin( ),则过圆心与极轴垂直 的
)
A、 sin 3 3B、 sin 3 3 C、 cos 3D、 cos 3
=r
显然,使极点与圆心重 合时的极坐标方程在形 式 上比(1)简单。
思考:已知一个圆的方程是=5 3 cos 5sin 求圆心坐标和半径。
解:=5 3 cos 5sin 两边同乘以 得
=5 3 cos -5 sin 即化为直角坐标为
2
5 3 2 5 2 x y 5 3 x 5 y 即( x ) ( y ) 25 2 2 5 3 5 所以圆心为( , ), 半径是5 2 2
2 2
你可以用极坐标方程直接来求吗?
解:原式可化为 3 1 =10(cos sin ) 10 cos( ) 2 2 6 所以圆心为(5, ), 半径为5 6
圆心为(a, )(a 0)半径为a 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2a cos( ) 此圆过极点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