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村庄改造现代化建设--以郑州市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都市村庄达到 + 郑州 市提 出建设 , % 个。) # # # 年, 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城市化的步伐又进
一步加 快, 特 别 是 郑 东 新 区 的 建 设, 规划范围达! #
)。到 三环路以内的都市村庄已达 " ) # # )年, " . 个, , 三环以外的新城区又新出现了 & 个都市村庄。城市 *
[ ] ( 活工作环境 。金水区宋砦建成了 ( 使全 ’ 栋居民楼,
( 郑州都市村庄现状
! ) ! 都市村庄经济社会的发展 郑州市的都市村庄数目是随着城市框架的迅速拉 大而不断增加的。 都市村庄只有 + 而到 ( ’ ’ # 年, ’ 个, 了& 仅三环路以内就有 ( (自然 # # &年, ( ! 个都市村庄
的迅猛扩张, 必然导致更多的农业村镇被圈入城市范 围之内, 这是郑州都市村庄数目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 $ " 投资主体对都市村庄的回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效益往往是城市建设投 资主体追求的惟一目标, 特别是在缺乏政策引导及法 规约束的条件下, 投资方往往选择征地费用低廉的农 田菜地, 而有意避开了居住密度大、 拆迁安置费用相对 较高、 建设周期较长的居民点。这种投资主体的效益 回报心理, 造成了建设成本高的农村, 未能像那些条件 优越的地区一样被 “整体消化” , 而是被有意避开, 这是 都市村庄被遗留下来的又一原因。 " $ # 交通轴线两侧效益衰变规律的影响 铁路、 公路、 机场等交通轴线是城市对外人流、 物 流的通道, 由于增长极效应, 临近交通轴线的城市地区 呈指状发展, 介于两交通轴线之间的农村地区逐渐被 “环抱” 。随着城市辐射力的进一步增强, 城市区域垂 直于交通轴方向向外扩展。投资效益与城市辐射力成 正相关关系, 在交通轴线两侧体现为衰变规律, 即距交 通轴线越远其投资效益越低, 投资效益很低的地区逐
第& !卷 第 &期 & # # "年 !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 A 2 * 0A 2 . 2 * A B C* D EE 2 F 2 0 G H I 2 D J
F > 7 ) & ! D > ) & * L ) & # # " K
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村庄改造和现代化建设
— — —以郑州市为例
马广钦 ,巴明廷
都市村庄 (又称城中村) 是指坐落于城市建成区内 或楔入建成区, 而生活和管理仍为农村模式的特殊区 域。都市村庄是城 市 化 过 程 中 的 阶 段 性 产 物。近 年 来, 随着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大, 原来的农村逐渐被城市 所包围, 市区里的都市村庄不断增多。由于城市行政 管理机制尚未到位, 都市村庄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与现代城市的异质性, 增加了城 市规划和管理的难度。及时地对都市村庄进行改造和 现代化建设, 使其尽快地融入城市主流, 已成为现代城 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题滋生。许多都市村庄缺少树木和绿地。有的居民缺 乏公共道德意识, 生活垃圾随处倾倒, 建筑垃圾堆积如 山, 街道越占越窄, 电线越拉越多, 人居环境指标无一 达标, “脏乱差” 成了都市村庄的代名词。由于人员复 杂, 管理不力, 抢劫盗窃、 吸毒、 赌博、 卖淫嫖娼等刑事 治安案件发生率大大高于城区。再次是土地资源浪费 严重。由于规划的滞后和管理的被动, 一方面, 村民多 划地为院, 乱占乱建, 土地利用率低, 更不能通过规划 进行功能组合, 发挥土地的级差地租效益。另一方面, 村民又进行高密度、 超容量建设。这种缺乏科学规划 的建设, 给远期的更新改造增加了成本。
(2 ) 要从事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研究, 3 4 5 6 7 9 6 : 5 : 4 6 "< 6 = > > ) 8 8 ; 。 ? > 4) ? :
万方数据
第 )期
马广钦等: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村庄改造和现代化建设
・.Baidu Nhomakorabea(・
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变过程中,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 和组织, 出现了产品雷同、 恶性竞争、 产业结构失衡的 现象。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知识技术密集型 产业发展迟缓。这里的第三产业, 大多以房屋出租、 小 型餐饮和零售商业为主, 如中原区小岗刘村有糖烟酒 百货等大小商户 ! 如宋 " # 家。只有少数的都市村庄, 砦、 陈砦、 十二里屯、 张砦等组建了实业公司, 重视协调 村内各企业的经营行为, 使得村级经济总量持续稳定 上升。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变, 可能导致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挤垮, 致使村组经 济发展停滞或倒退。 也 ! $ " $ " 人口构成的复杂性。都市村庄有原住村民, 有在此征地建房的城市居民。这里有常住人口 (过去 分为市民、 农民) 、 暂住人口; 有户籍人口、 外来人口、 流 动人口等。在郑州市近% # 万外来人口中, & # ’ 栖居于 都市村庄。金水区 ( 就居住着 ( & 个都市村庄, # 多万 外来人员。关虎屯村全村常住人口) 但却聚集 * " " 人, 了" 是常住人口的 ! 倍。这些 $ ( 万多人的暂住人口, 暂住人口流动性强, 成分复杂, 不仅给社区管理带来了 困难, 而且容易滋生刑事治安案件。 ! $ " $ # 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的交错。都市村庄的管理 机构为 “村委会” , 上归镇和区领导, 但其所在地也有城 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这种行政权利的交错, 导致管理效力的衰微, 各种城市化管理措施难以执行。 近年来, 城市政府已经介入到都市村庄的管理, 但由于 体制不顺, 乡镇 领导和街 道管 理的地 域 交 错、 职责不 清, 本该属于城市政府管理的城市规划审批权、 治安管 理权得不到落实; 属于 乡镇政府负责 的 计 划 生 育、 教 育、 工商等行政管理权也难以执行; 涉及村民利益的医 疗保险、 子女上学、 就业等得不到落实。行政管理权力 的交错, 也使都市村庄的居民学会了 “有利两边站、 有 害站边看” 的应付对策, 由此引发出许多都市村庄问 题。 ! $ " $ $ 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脱节。首先是基础设施 落后, 空间形态紊乱, 建筑风格低下, 严重影响了城市 空间规划的科学性、 层次性和完整性。主要表现为道 路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狭窄曲折, 无法满足人流、 物 流、 停车及消防基本要求; 排水设施陈旧; 供水、 供电、 供气设施不配套; 幼儿园、 学校、 医院等公用设施不足。 村落用地功能紊乱,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商业用地相 互交织, 形不成连续的街景立面。建筑杂乱无章, 建筑 风格 低 劣 庞 杂, 几 乎 没 有 立 意 和 美 感。建 筑 密 度 达 容积率远远超标, 采光通风等居住条件恶 ! # ’! % # ’, 万方数据 劣, 私密性得不到保障。其次是整体环境恶化, 社会问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项目 (. ) / 0 # + 1 " # 作者简介:马广钦 ( , 男, 河南荥阳人, 副教授, 学士, 主 ( ’ " ! $)
村居民搬入各项设备一应俱全的单元房, 被村民称为 “第一家园” 。广大村民正在亲身体验和享受着城市文 明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都市村庄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 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 从而失去了土地; 他们发展房 屋租赁业, 为暂时无房的城市人群和进城的流动人口 提供了住房; 他们经营的企业和各种店铺, 提供了很多 的就业岗位, 帮助政府解决了一批人员的就业问题。 ! ) " 城市化中的都市村庄显现的问题 ! ) " ) ! 产业结构的失衡。大部分都市村庄在由第一
其收入已经占到全部收入的" # @ 以上。这反映了城市 与都市村庄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紧密, 带动了都市村 庄的经济发展。都市村庄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 既有 农村中的村组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也有城市中常见的 合资合作经济、 民营经济、 外来经济等。各种经济成分 所占比例也有很大差异。有的都市村庄以村组集体经 济为主, 如金 水区 常砦村 开办有 冰熊 大 厦、 天翔大酒 店、 五丰大酒店、 索克大厦等集体产业。有的是采用租 赁、 联营的方式, 发展民营经济, 来逐步增加集体的财 富, 如金水区宋砦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 吸引外部力量 来村开办了& 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固 #多家企业, 定资产近 " 亿 元, 总生 产能 力 达 ( #亿多元的都市村 庄。 都市村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在纳入市区范围以前, 这些村庄主要依靠农业经济, 收 入较低, 生活水平也不高。现在由于大力发展二、 三产 业, 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都有较快发展, 居民收入不断 增加。在政府的支持下, 对村民住房、 市政设施、 环境 绿化、 社会治安等进行了综合治理, 逐步改善居民的生
) 都市村庄产生的过程
" $ ! 郑州建设商贸城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拉动作用 都市村庄的产生和问题的凸现是与城市化进程密
), 郑州建成区的面积仅& 都市 切相关的。 " + % *年, # , 村庄只有( (自然村) , 人口约)万多人。到了 ) #多个 #
世纪+ 郑州市开始大规模的商贸城建设, 市区 #年代, 面积 迅 速 扩 大, 到" 建成区面积达到" + + + 年 底, ) *
[ ] ) 渐演变为都市村庄 。郑州市区范围的外扩就是沿金
・6 6・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7 6卷
水路、 建设路、 中原路、 郑汴路、 南阳路、 花园路、 ! " #国 道等十几条城市主干道向前延伸的, 然后形成环城路。 在离城市主干道较远的地区, 投资开发规模很小, 都市 村庄的数量也较多。 ! $ "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发展显著不平衡 作为城市中的村庄, 虽然依靠发展村办集体经济 和个体经济, 人 们 的生活水 平有较 大 提 高, 但整体来 看, 城乡之间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 距仍然较大, 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状况仍然没有 太大改变。在郑州市的贫困人口中, 有大约 ! / % 的人 口集中在都市村庄, 这里的居民享受不到城里人的政 治待遇, 他们的户口本上仍被称为农民, 也享受不到城 市居民应有的各项公共福利, 如子女上学、 医疗保险、 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等。 加大了都市村庄改造的难度 ! $ # 受传统观念束缚, 我国的农民有着浓厚的土地情结, 他们难以割舍 对土地的热受, 不愿出让世代耕作的土地。从现实和 未来利益考虑, 他们不知道离开了土地应该怎样生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热, 土地价值不断 增高, 村 民 逐 渐 意 识 到 土 地 的 价 值, 受 “土 地 增 值 获 利” “卖地获利” 、 动机的驱动, 他们提出难以接受的安 置费用, 拒绝征地拆迁。也有的都市村庄, 由于地理位 置优越, 建立起一批服务于城市的农工商联合企业, 获 利丰厚, 由于担心城市化改造后收入下降, 不愿马上城 市化。
&, 村) , 常住人口 - 万多人, 耕地面积 , 宅基地面 1 # = 4 &, 积’ 涉及" 个区, + # = 4 ( + 个乡镇。三环路以外的城 市边缘、 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 正在形成的
都市村庄约有1 "个。 都市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外围的乡村。第二 产业占有一定比例, 如机械制造、 建筑业、 食品加工业 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如批发零售业、 仓储业、 房地 产、 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 文化娱乐业、 餐饮旅店业等,
(郑州师专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郑州 ! ) " # # ! ! 摘要:文章以郑州市为例, 对都市村庄的现状、 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以城市系统理论和核 心$边缘理论为依据, 探讨了都市村庄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提出了都市村庄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的 目标、 指导思想和基本途径。 关 键 词:都市村庄; 城市化; 郑州市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