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对外开放格局已具雏形,正向较高层次演替
(7)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 各产业总体概述
2012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各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 (%) 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辽宁省 山东省 0.008400729 0.013308639 0.119911902 0.086765785 0.08561133 第二产业占总产值比 0.227036142 0.516820383 0.526945051 0.532490583 0.51457834 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 0.764563129 0.469870978 0.353143047 0.380743632 0.39981033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能源)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河北省)
年份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 Primary Energy Production ( 10000 tons of SCE)
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 (%) As Percentage of Total Energy Production (%)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一次电力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地科2班 第六小组
小组成员:程必海 程红 程婉云 代欢欢 董莉 董小芳 范悦
目录
A 环渤海地区 概述
B 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二、 三产业)
C 重点开发区
D 发展中的问题 及发展前景
2014-4-10
A、环渤海地区概述
一、地区范围 环渤海地区包括两个层次: a、小范围的——环绕渤海沿岸和部 分黄海沿岸的17个城市和地区差; b、大范围的——环绕渤海和黄海由 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 (中部7盟市)五省区和北京、天津 两直辖市以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的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辽宁省 山东省
3.73
2.97 39.51 31.92 79.73
3.76
2.97 38.41 30.97 74.1
3.79
2.97 60.59 46.63 77.56
7
3 56.3 43.8 82.1
6.69
2.97 60.59 44.64 84.11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b.加快港口和滨海城市建设 c.实施生产力布局和国土开发向海滨地带推进的战略
d.充分发挥海洋资源和海洋科技优势,加快海洋产业群发展步伐
2006 2007 2008
2915.55 2926.45 3034.76
95.21 93.94 93.86
4.79 6.06 6.14
2009
2010
3471.63
5236.14
94.52
90.93
5.48
8.73 0.34
——资料来源:天津市2013年统计年鉴
C、重点开发地区
① 环渤海海滨 经济开发带
加工转换能源占 一次能源产量(%)
火电 洗精煤 焦炭 56.00 13.04 25.07 17.89 50.02 12.81 22.65 14.56 50.91 14.22 22.44 14.25 47.20 13.43 20.77 13.00 45.31 12.46 21.05 11.80
——资料来源:山西省2013年统计年鉴
2010
481.1 500.1 3457 257.1 116.1
2011
482.0 500.1 3209 251.2 126.4
二次能源
#油
煤 油
柴 油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热 力 电 力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百万 千焦) (亿千瓦 时)
180.7
68.2 43.3 10973.9 200.4
该区有著名的京广线、京九线、京沈线、京包线等铁路通过,是重要的交通 枢纽,加强了我国各地的联系。 同时,环渤海地区的航空运输发展很快。近年不仅扩建了原有机场,更是新 建了许多机场,大大方便了该区的对外联系。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煤炭)
环渤海地区近五年煤炭储量(单位:亿吨) 地区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能源)
主要年份一、二次能源生产量及构成(山西省)
占能源产量(%) 年 份 一次能源产量 (万吨标准煤)
原煤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53755.77 55902.23 52526.52 63326.74 74481.77 99.65 99.71 99.58 99.45 99.55 水电 0.19 0.17 0.19 0.23 0.26 瓦斯 0.16 0.12 0.23 0.32 0.19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4615.32 14600.08 16055.71 16351.80 17261.75
注:1.本表使用当量折标系数折算标准煤。 2.2009年开始,一次能源包含水电和风电,1949-2011年数据不包括风电。 ——资料来源:山东省2013年统计年鉴
2005
679.5 945.2 2832 156.5 12.4
2006
460.6 642.1 2714 159.3 11.6
2007
466.1 648.8 2895 176.5 36.4
2008
414.2 578.5 3213 215.5 85.2
2009
475.7 641.3 3347 272.6 111.6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能源)
主要年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山东省) 单位:万吨标煤 能源生产 总 量 具体能源 原 煤 10500.62 10424.07 11913.14 12255.64 13138.83 原 油 3998.91 4040.38 3980.08 3973.65 3963.94 天燃气 113.05 119.97 129.01 69.16 79.80 水电和风电 2.74 15.66 33.48 53.35 79.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北京为“三二一”结构,其他四省市为“二三一”结构。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 产业结构特点
本区产业结构的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的重型结构一较直占有突出 地位,尽管近年轻工业有较大发展,但重工业在工业中的主导地位并 未改变。
由于工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除北 京外其他省市第二产业占总产值均比重大于50%),第一产业基础较 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
环渤海地区 全国
102,350.53 234,320.45
96,750.98 221,198.76
89,923.25 203,732.91
82,728.27 192,779.03
68,856.62 158,590.46
占比
43.68%
43.74%
44.14%
42.91%
43.42%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原煤
占能源生产总量的%
原油 26.9 28.0 27.4 23.7
天然气 2.4 1.9 1.8 1.8
水电 0.9 0.9 1.1 1.2
2006 2007 2008 2009
6513.4 6311.2 6257.5 6037.8
69.8 69.2 69.7 73.3
2010
6769.5
73.9
22.2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 第三产业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明显偏高 , 这与拥有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有直接关系。
交通
该区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交通体系中处于中枢地 位。是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地区,已形成比较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是我国铁路 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176.8
68.9 47.3 11335.7 209.8
185.9
64.0 40.5 12181.6 209.7
268.2
41.9 66.2 12951.1 224.4
373.3
42.1 50.0 13846.2 244.9
364.2
29.6 40.3 14476.1 242.0
350.4
34.9 32.9 15710.9 263.3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 第一产业
环渤海地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小麦、棉花、油料、畜产 品、温带水果和水产品的重要产区。以传统农业为特色,以种植业为主体,畜牧 业占一定比重,林牧业则比较薄弱。 种植业——是环渤海地区的主导部门。 种植业结构是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为特色。 畜牧业——在农业生产各部门中仅次于种植业,占有重要地位。 农区畜牧业以舍饲为主,多为农区副业; 牧区畜牧业以放牧为主,是当地经济的主体。 渔业——是环渤海地区农业发展中最具潜力的部门之一。 该地的渔业生产以海洋渔业为主。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钢铁)
环渤海地区近五年钢铁产量(单位:万吨) 2012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辽宁省 山东省 257.14 9,807.40 55,433.04 16,412.92 20,440.03 2011 292.48 9,557.23 51,157.31 16,636.10 19,107.86 2010 1,633.64 8,582.66 44,951.78 16,567.31 18,187.86 2009 1,677.24 7,967.27 42,016.06 14,833.19 16,234.51 2008 1,560.24 6,180.93 34,516.87 12,455.32 14,143.26
1.6
1.9
——资料来源:辽宁省2013年统计年鉴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能源)
北京市能源生产量(2004-2011年)
项
一次能源
#煤
目
(万吨标 准煤) (万吨) (万吨标 准煤) (万吨) (万吨)
2004
765.0 1067.9 2851 169.8 8.1
大渤海经济区。
该地区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31%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2%
A、环渤海地区概述
二、环渤海地区区位优势 (1)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区位 条件优越 (2)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优势明显 (3)港口优势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 (4)人才集中,综合科技实力 居全国第一 (5)产业基础雄厚,城市化水平高
1.31 1.72 2.11 2.07 1.86
Primary Electricity
0.29 0.28 0.26 2.50 3.66
——资料来源:河北省2013年统计年鉴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能源)
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辽宁省)
年
份
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③ 辽东南地区 ④ 胶济铁路 沿线地区
⑤ 呼包、北同蒲 和太焦铁路 沿线地带
② 京津唐地区
C、重点开发地区
① 环渤海海滨 经济开发带
1.范围: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山东岚山头 2.相对位置:是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出海的门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又是我国北部外向型经济较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
3.发展方向:
a.大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建成高度发达的开放地带
355.7
21.4 30.2 15127.7 257.3
——资料来源:北京市2013年统计年鉴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能源)
天津市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1995—2010年) Total Production of Energy and Its Composition, 1995-2010
Year
Raw Coal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7246.47 6755.66 6879.85 8129.05 8718.40 85.39 84.40 85.19 84.89 84.87
Crude Oil
13.01 13.60 12.44 10.53 9.60
Natural Gas
年份
Year
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Total Energy Production (10 000 tons of SCE) 原 油 Crude Oil
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
As Percentage of Total Energy Production (%) 天然气 Natural Gas 其 他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