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案报告

某县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案报告
某县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案报告

某县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为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推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保障目标的实现,根据《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方案》(环办〔2010〕27号)、《关于印发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方案的通知》(环办〔2010〕168号)的安排,要求对全县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评估,进一步摸清底数,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水源地研究环境对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某县环保局对本次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相当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朱堂珍局长为组长,叶旺森副局长、王永华副局长为副组长,局相关科室同志为成员,环境监察局、环境监测站具体负责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此次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工作。

1.2工作主要容

1、完成全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资料收集与整理,对全县15个镇及1个开发区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全面调查。

2、确定3个农村饮用水源地,并进行现场详细调查与了解,汇总相关资料;并完成集镇和3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录入工作。

3、编制完成工作报告、水源地简介,根据某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际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及建议。

1.3结论与建议

全县目前共有水厂157家,分布在15个镇、201个自然村,其中县级2家,镇级14家,村级141家,供水规模日供水1万以上有1家,为某县地面水厂,其余均为1000吨/日以下,供水均为地下水。全县总人口80.55万人,其中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服务人口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65.7%,计52.92万人。集镇和农村地下水环境禀赋良好,近三年来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未发生水污染事故。全县地表水水质总体以环境质量Ⅲ类为主,但各河流水体均呈轻污染级。

饮用水源地存在的问题:

一、地下水型水源地

1、多头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各乡镇水厂归属部门多,包括建设部门、水利部门、乡镇政府等部门和个人;第二管理部门多,农业面源归农业部门,水资源的管理使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归水利部门、污染源控制归环保部门,水厂的建设归建设部门,水质监测既有卫生部门,也有环保部门。由于归属及运行管理均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各部门均对饮用水源极为关注,都想做好此项工作,各部门关注有余,协调、配合不足,未能形成合力。

2、基础建设薄弱,部分水源地供水能力不足、水厂水处理工艺简单甚至“直供”,未划分水源保护区,不符合饮用水源地卫生防护要求,水源地周围存在种植等现象,标志设立不规,有的取水口周围无保护设施,农田回归水直接进入取水口,饮用水源地周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由于乡镇水厂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

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且目前乡镇水厂也不具备开展饮水安全监测的能力。

3、在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上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地区的部分领导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原有的农村改水工程因资金、认识、技术问题及未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已建的工程到现在不少已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而再次改水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限制。

4、乡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乡镇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大部分都是针对工业和城市制定的,难以适应基层环境管理的需要。

5、

二、河流型水源地

1、农业面源污染还比较突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不规,农用薄膜回收不到位,农作物秸秆和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置,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乏,沟河淤泥沉积,水草丛生,等等,使得农村大小沟河水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水环境污染较为突出。

2、工业污染达标水平不高。目前,在各镇建立的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创业园等,以及在农村遍布的工业点源基本上没有治污设施,即使有治污设施企业仍存在着偷排、直排污染物现象,给水体带来一定压力。

3、生活污染的比重逐步上升。随着城镇居民的日剧增长,集镇垃圾随意堆放,生产及生活污水乱排,致使大量污水进入(渗

漏)水源保护区。对现有土地、水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水面养殖等,也是造成饮用水源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4、外地客水、上游工业污染源、水上运输等影响。我县地处宝应县的下游,上游来的客水对饮用水源的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水上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生活垃圾、油污等对水体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建议

1、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环保部门加大对水源地围的污染源监管,农业部门对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建设部门对乡镇、农村饮用水建设提供资金,卫生部门加大对乡镇人口的卫生防治。同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进行专项监督与考核。

2、建立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加快保护区建设工作,根据不同的水源地特征建立、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饮用水安全。

3、加大水源保护工作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民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饮用水源地的良好氛围。

4、加大水厂水质监测力度。为确保居民的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防止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厂水质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水质指标,一旦发现水质异常,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在第一时间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工作。

5、县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化肥。

1.4组织分工

一、组织领导。某县环保局成立全县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朱堂珍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叶旺森、王永华担任副组长,成员:吕斌、吕健、金富、正云、周斌、戴玉岗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戴玉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指导协调工作,对工作进度进行督查,并组织调查评估技术成果上报。

二、部分工。某县环境监测站负责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并汇总全县水源地监测环境信息数据库,对全县饮用水水源地的总体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某县环境科学研究所负责制定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治技术方案。某县环境监察局负责汇总全县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编制全县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制作全县饮用水水源地图集。

三、时间进度安排。

动员部署阶段。6月底召开全县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实施阶段。以2009年为基准年,动态更新全县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调查收集全县所有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部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基础环境信息。调查数据库中城镇部分、农村部分分别于7月30日前、8月15日前报市监测站。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治技术方案于8月15日前报市环科所。8月20日前将全县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最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关于坚决打好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解决我省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根据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环环监〔X〕2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以加强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为目标;以着力解决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不清、边界不明、规范化建设不达标、环境风险隐患较大、违法问题多见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利用两年时间,通过定期调度、预警通报、信息公开、整改销号等措施,认真梳理我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县级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努力实现“保”的目标。 二、工作步骤 (一)全面摸底排查。对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逐一核实水源地基本信息,查X源地

保护区划定、边界设立、规范化建设、违法环境问题等情况,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要及时上报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并在政府门户网及媒体进行公开(问题清单见附件1)。 (二)实施清理整治。根据排查出的问题,按照“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一源一策、积极稳妥”的原则,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具体措施、任务分工、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于X年7月底前,报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按照整改方案,积极稳妥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如期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各市(州)政府每月20日前向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报送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三)逐一核查销号。各市(州)、县(市、区、行委)政府要建立问题清单整改销号制度,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整改销号情况及时报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备案。各市(州)政府负责组织现场核查和销号,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适时组织现场抽查。各市(州)政府负责总结本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开展情况,X年11月底前,向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上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总结;X年10月底前,上报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报告。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负责起草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报告,经省政府审定后,按期上报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 三、主要任务

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环办〔2011〕93号) 1总则 (6) 1.1 编制目的 (6) 1.2 工作原则 (6) 1.3 适用范围 (6) 1.4 编制依据 (6) 1.4.1 法律法规、规章 (7) 1.4.2 相关预案 (7) 1.5 术语和概念 (8) 1.6 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9) 2 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 (9) 2.1水源地外风险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9) 2.1.1 固定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9) 2.1.2 流动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10) 2.1.3 面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11) 2.2 连接水体的环境风险防范 (11) 2.2.1 连接水体的环境信息调查 (12) 2.2.2 连接水体的环境风险防范 (12) 2.3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13) 2.3.1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调查 (13) 2.3.2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评估 (13) 2.3.3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14) 2.3.4 取供水安全保障 (15) 2.4 特殊时期水源地污染风险防范 (16) 2.4.1 地震 (16) 2.4.2 汛期 (17) 2.4.3 重大旱情 (18) 2.4.4 雨雪冰冻时期 (18) —3—

3 水源地预警体系建设 (19) 3.1 预警系统建设 (19) 3.1.1 监测预警 (19) 3.1.2 生物毒性预警 (20) 3.1.3 环境监管预警 (20) 3.2 跨界预警系统建设 (20) 3.3 预警信息研判 (21) 3.4 预警公告 (21) 4 水源地环境应急准备 (21) 4.1预案体系建设 (21) 4.1.1 预案体系 (21) 4.1.2 预案管理 (21) 4.2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22) 4.2.1 固定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22) 4.2.2 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22) 4.3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23) 4.3.1 部门联动机制 (23) 4.3.2 跨界联动机制 (23) 4.4应急能力保障 (23) 4.4.1 应急能力评估 (23) 4.4.2 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24) 5 水源地环境应急响应 (25) 5.1 责任单位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25) 5.1.1 事件报告 (25) 5.1.2 应急处置措施 (26) 5.2 环保部门的应急响应 (26) 5.2.1 接报与报告 (26) 5.2.2 应急指挥 (27) 5.2.3 应急监测 (27) 5.2.4 应急处置 (29) —4—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04 64页简介:1.1项目名称 1.2项目主管单位 1.3项目负责人 1.4项目承办单位 1.5项目法人 1.6项目建设地点 1.7项目建设时间 1.8项目类型 2.1编制依据 2.2编制原则 2.3编制范围 3.1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3.2主要环境问题 4.1项目实施背景 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项目建设内容 5.1水源保护地划分及保护地范围 5.2水源地保护措施 5.3项目建设内容 6.1工程设计年限 6.2工程设计内容 6.3水源保护地划分 6.4面源污染源拆除工程 6.5截污清淤工程 6.6隔离工程 6.7监测管理 6.8工程数量表 7.1劳动安全生产内容 7.2卫生要求 7.3劳动安全 7.4劳动保护 7.5安全卫生 8.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2水源保护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8.3环境保护措施 8.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8.5环境保护投资 9.1实施组织机构与分工 9.2计划主要履行单位 9.3设计、施工及安装 9.4项目实施计划表 11.1组织管理 11.2财务管理

11.3工程管理 11.4技术管理 12.1经济效益分析 12.2社会效益分析 12.3环境效益分析 1.1法律法规 (1)一级保护地 (2)二级保护地 5.2水源保护措施 1)一类区Ⅱ时段,即烟尘排放浓度为80mg/m3、SO2排放浓度为900mg/m3。 一、面源污染源拆除工程 1、拆除居民房屋 2、仓房 3、简易厕所 4、畜禽舍 32 5、柴草垛 3 6、拆除排污管线及排污口 二、截污工程 1、生活污水截污工程 2、生活垃圾清运工程 3、畜禽养殖厂残留粪便清除工程 3 4、青一干清淤工程 6.3.1划分的基本原则 6.3.2水源保护水质要求 93)中的Ⅲ类标准《标准》GB5749-2006)。兴东群大马河组(Pt1d):主要分布在萝北县的嘟噜河、鸭蛋河流域,岩性中下部以变粒岩为主夹大理岩和少量片岩,上部由变粒岩和混合岩组成,总厚度大于3470。 (2)含水岩组富水性 7.17.38,为弱碱性水。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4)地下水位动态 13.5米左右,观测工作始于2009年1月5日,截止于2009年12月15日。根据观测资料,对地下水位动态分析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动态 2.8米;11~12月份,地下水接受的补给量逐渐减少,小于排泄量,造成水位持续下降 图2 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态曲线图 (5)水化学特征 4.524 5.42毫克/升,Na+含量5.52 6.49毫克/升,Ca+含量为30.13100.5毫克/升,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PH值为 7.107.38,总硬度为27毫克/升,为弱碱性 724.60毫克/升,其中二价铁离子含量较高,在0.684.46毫克/升,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高铁含量对农作物尤其是水稻影响最大。 6.3.4水源保护地划分方法

水源保护地郑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郑州市城市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饮水安全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又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提出“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郑州市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要求,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67号)和河南省环境保护局下发的《关于组织编制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函》(豫环函〔2006〕94号)的文件要求,在市政府统一安排下,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郑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布置、安排了该项工作,强调了该工作的政府目标和责任。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水利局、市政管理执法局、环境保护科研所等单位抽调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课题组;对各委、局、区、县具体从事该项工作的技术干部进行专项技术培训,开展了郑州市饮用水水源地城市经济基础情况、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分布状况、生态及管理状况调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与核定;并编制、完成了《规划》。 《规划》在充分分析郑州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市区城市总体规划,重新划分与核定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措施,近期(2010年)基本解决郑州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饮用水水源的标准;在远期(2020年)全面解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满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饮用水安全的要求。 通过制定《规划》,加强水源保护,促进水源涵养,推进城市水污染防治,加大节水力度,为防治饮用水源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水安全奠定基础;同时,完善水源地安全防护体系和监测系统,制定防止水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

湖北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地市级报告编制格式

目录 第1章总论 (2) 1.1项目背景 (2) 1.2工作内容 (2) 1.3结论和建议 (2) 1.4组织分工 (2) 1.5质量控制 (2) 第2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3) 2.1自然地理概况 (3) 2.2社会经济概况 (3) 2.3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 2.4水资源利用状况 (4) 第3章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和水源保护区划分析 (4) 3.1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 (4) 3.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 (4) 第4章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 (5) 4.1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 (5) 4.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 (6) 4.3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 (7) 第5章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评估 (11) 5.1环境禀赋评估 (11) 5.2污染状况评估 (11) 5.3环境监管评估 (11) 5.4环境风险评估 (12) 5.5综合评估 (12) 第6章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 (13) 6.1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 (13) 6.2饮用水水源地监控预警对策 (13) 6.3饮用水水源地环保宣传教育对策 (13) 6.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机制完善建议 (14) 6.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政策完善建议 (14) 第7章地市级饮用水水源地附图制作技术要求 (15) 7.1 电子版地图要求 (15) 7.2 水源地简介 (15) 7.3 水源地照片 (16) 附表1 市农村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详细列表 (17)

附表2 市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详细列表 (17) 附表3 市农村水源地环境问题评估列表 (18) 附表4 市农村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列表 (18) 附件1 市优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方案材料 (19)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区作为我省战略定位之一,要求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地,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容,也是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 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 受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全年80%的降水集中在6至8月份),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等条件制约,我市区域性缺水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同时,在“海岛型”水系和北部山脉地势影响下,我市河流流域围小,河流短小且湍急,饮用水水库只能依靠水源地保护区进行调节才能形成有效蓄水。因此,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地以维护城市供水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国游客大量增加,对用水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市旅游接待人数从**年的**万人增加到**年的**万人,全市城市用水量已近**万吨/日。对于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市,保障饮用水供应安全至关重要。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加快,我市饮用水水源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保护环境,需要我们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可持续利用饮用水

资源,实现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饮用水水源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等五宗饮用水水库已经省政府批准划定了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km2,其中:一级保护区**km2,二级保护区**km2,准保护区**km2。但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污染局面复杂 我市水源地周边相当部分是重要的农业耕作区及经济作物种植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以及农业的粗放管理,促使其土壤中的人工化学物质含量增加,而化学残留物随雨水或径流汇入水库,造成水库富营养化,对水库构成面源污染威胁。除面源污染外,水源地还面临着无序开发工业、旅游等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复杂的污染局面。**水库上游**农场橡胶厂年产胶3000吨,其产生废水的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浓度(352mg/L)超出排放标准3倍以上,而未经严格处理的污水通过径流、地层渗透等方式汇入水库,影响了水库水质。**高尔夫球场建在**水库**平方公里的集雨围,并紧贴水库一级保护区,在生态防护和排水治污设施未完备的情况下,该项目的实施势必影响**水库供水安全。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我市水源地周边村庄排水多为地表漫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以及垃圾随意堆放、就地填埋等现象随处可见。水源保护围极其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未经处理的污水就近排入沟渠、河道、

乔官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实施方案 (采购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实施单位: 编制单位: 项目地点: 二、整治范围及问题 1. 整治范围 整治范围主要集中在()村庄区域,对集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2. 水毁问题 (1)()村庄区域还处于开放状态,按照规定划定保护区域后,简单设立了各保护区标志标牌。龙丹河流域拦河坝缺少,导致出水散排,进入周边流域,水流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河流治理麻烦。 (2)河道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理,河道周边脏乱差,直接影响了龙丹河流域水质问题。 (3)居民生活垃圾配套处理设施的不完善,造成进入垃圾池的垃圾收运转运不及时;村民习惯于将少量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其余大部分生活垃圾任意倾倒在房前屋后、路边、山坳河沟处,农田,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造成水质恶化。

三、预期整治目标与技术路线 1. 整治目标 加快解决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巩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成果,全面推进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完成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提高我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 2. 整治技术措施 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情况调查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情况;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制定相关制度措施,同时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污染环境等问题各方面的研究,为各级规划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四、整治内容及措施 1.整治内容 溎河路修复、姜家坊子村至老庄村路修复、姜家坊子至山秦村沿河公路修复、曹西楼村小桥修复、三官庙村至老庄村涵洞修复、溎河路涵洞修复、南水北调干渠修复12米、孤山水库溢洪道下游受损1处10米、刘双泉水库2处35米。 2.整治措施 (1)建设拦河坝,及时有效对水源地进行保护; (2)对脏乱河道进行治理,清理河道垃圾等影响水质的杂物,从根本上解

供水管网风险评估报告

玉门市城区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新建赤金路至石油大道DN315供水管线760米,改造维修消防井66个,在人员集中地段新建消防井34个,加装钢阀34个玉关北路至柳河路北DN200供水管线480米。改造明珠花园门前DN200供水管线380米。新城二幼备用水井DN200连接管线150米。改造老城电力局家属楼至北街二村DN200供水管线570米,DN500排水管线360米。改造南街三村家属楼前DN400排水管线120米。水源地新建DN400井间联络管1000米,配套建设36平米泵房2座。截止目前,管网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水源地泵房建设,预计月底全部完工。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及社会效益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根据《玉门市城市总体规划》,随着玉门市的城市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关系到全市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对现状城区供水系统分析,目前的供水系统存在设施不完善、供水能力小、供水管网严重老化,部分场院硬化和街道油面化、建筑物密度、层数增加,使城区用水水量明显增加,现状供水管网水压不足的问题。随着玉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市区面积东扩进展迅速,原有管线管径已经无法满足供水需求,造成农垦小区、巨龙

御园等小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市区绿化灌溉抢水严重。同时,水源地输水管线为单线供水,在输水管线破裂抢修期间需全城停水,存在供水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区供水管网功能,提升安全供水能力,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及备用水源建设工程已势在必行。为了解决用水压力不足,及备用水源问题,申请建设此项目。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玉门市供水管网工程是一项服务百姓、建设文明卫生城市、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公用事业工程。工程实施后,可有效的解决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压力不足问题,为城市服务,为社会服务。可改善城市市容,提高卫生水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同时,该工程的实施,可进一步改善整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因此,本工程是把玉门市建设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活方便的文明卫生城市的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三、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自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先期评估,建立专项档案,制定评估方案。经过分析论证,管网改造工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社会稳定风险:一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廉政风险。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商户经营及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引起的上访风险。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调查报告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调查报告 为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水用水安全,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县近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污染源调查与整治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把水源地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抓好水污染治理,较好地保护了水源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 一是各级重视,保障有力。县政府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律宣传教育,积极营造保护好水源地的良好氛围。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行监管职责,积极配合,认真抓好各自辖区内的污染治理,促进了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是强化措施,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围绕县城饮用水安全这一目标,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坚持日常监察与开

展专项行动相结合,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排偷放污水、使用剧毒农药等违法行为,污染隐患得到有效控制;严格新上项目审批,要求符合条件的新上项目必须实行“三同时”制度,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把新增取水许可审批关口,严格禁止在保护区内新设入河排污口,有效保障了水生态安全。对供水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监测技术和水平,强化对水源水、出厂水的水质监测,促使供水企业规范运营,全力保障水质安全达标。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近期县政府组织水务系统对我县饮用水源井周边污染源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调查,调查结果为: 1、县城区。共有8眼水源井,井深450—500米,水质优良,在水源地设立了明显的保护区标志,周围100米以内均无污染源。县自来水公司制定了《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主管领导为水务局党总支书记、副局长,具体负责人为县自来水公司经理。 2、镇区。共有3眼水源井,井深450—500米,水质优良,周围100米以内均无污染源。自来水公司制定了《供水应急预案》,主管领导为水务局党总支书记、副局长刘凤军,具体负责人为自来水公司经理李宗力。 3、县乡村供水管理站。共有18眼固定水源井,井深410—500米,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

第一节设计原则 本项目方案设计的原则为: 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满足《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的规定要求。 2、提高全民意识、警示及保护地下水,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3、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警示牌上的图形和文字。 4、根据现场情况设计绿化形式及植株选择。 第二节设计范围 本项目的内容包括: (1)设计内容包括:界标、警示牌图形文字;隔离栅布设;绿化。 (2)界标、警示牌的制作安装;隔离栅的采购、安装;绿化所需种植地整理、种植、浇水等。 第三节设计依据 本项目方案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有: 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 (HJ/T433-2008) 3.《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环境保护指南(试行)》 4.《饮用水水源地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 (HJ/T433-2008) 5.《饮用水水源保护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 6.《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政策》 (HJ588-2010) 第四节项目概况 在饮用水水源区域做好防护措施,设立界标、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采用隔离栅来进行物理防护,对水源地周边进行合理绿化,建立植被绿化,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拦截农业污染物进入水源,构建植被绿化防护工程。

①隔离栅建设 隔离栅的建设坚持以下原则:根据地形及实际情况,避开较大面积耕地、居住区,有利于彻底保护水源地的生态及安全,所用材质为PVC浸塑护栏。 ②警示牌设置 在水源地区域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牌,警示牌注明保护区范围及注意事项。 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 界标正面的上方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形标。中下方书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名称,下方为监督管理电话等监督管理方面的信息,监督管理电话一般为当地村居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 ④植被绿化防护工程 对水源地周围进行植被绿化,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植被蓄水能力,有效防止其他生物对水源地进行污染和破坏。 辖区内14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内容清单参照下表: 采购项目分布如下:

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第一章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 第一条基本情况 2007年,我国城市及县级政府所在镇共有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地4002个,供水服务人口4.91亿,占全国城镇人口的83%。南方地区以地表水水源地(含河流型与湖库型)为主,北方地区以地下水水源地为主。从取水量来看,湖库型水源地取水量最大,地下水型水源地取水量相对较小。 第二条水质特征 河流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河流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是氨氮、溶解氧、铁、锰、CODMn、石油类等。湖库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湖库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是总磷、总氮、CODMn、BOD5等。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地下水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是氟化物、铁、锰、氨氮、硫酸盐等。 第三条管理状况 1.保护区划分 全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大部分水源已完成保护区方案,但仍有部分水源的划分方案未获省级政府批复。 2.监测能力 (1)站点设置。据2007年统计,仍有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未设置监测站点,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仅设置1个监测点。因水源地分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一个监测点难以全面反映水源地的水质状况。 (2)监测频次。据2007年统计,水源地监测点位和频次不能满足水质监督需求,常规监测点数量有限且自动检测点位甚少。监测频次也需进一步加强。

(3)常规指标监测能力。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均具备常规指标监测能力,县级城市及乡镇,多数不具备常规指标监测能力。 (4)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省级监测中心站中,绝大部分监测站不具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全指标(109项)的监测能力。县级市不具备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目前,绝大部分可能对水源地构成影响的有毒有机物质尚未纳入监测和管理范围。 3.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现有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各地也颁布实施了多个饮用水水源环保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水质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源地面临的环境压力显著增大,饮用水水源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部分水源因水质下降,不得不更换取水口位置(向上游迁移),甚至关闭水源地。 第五条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级保护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流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沿岸建筑物、居民点、工业及生活排污口、趸船码头、采沙场等。湖库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农村居民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农业种植、旅游度假村、宾馆等。生活、农业和养殖污染是影响湖库型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地下水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建筑物、居民区、生活污染及垃圾堆放场等。 2.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流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及污水处理厂排放等;湖库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模板) 一、水源地概况 ***水库位于***,距县城中心约1公里,属地表水,湖库型水源,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库建成后,服务人口约2万人,日均供水量1.2万立方米/天。 二、划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三)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六)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七)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GJ3020-1993) *** 三、划分方案 ***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二级保护区,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一、二级保护区面积分别为1.18平方公里和9.14平方公里。取水点位于***,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19.58″,北纬27°48′44.04″。 一级保护区(编号:X-Ⅰ) 以取水口处北侧500米101号点为起点,往东北沿山脊一线至102号点,往东南沿道路经103号点至漆树沟北104号点, 往西南至105号点,往南经

105、106、107号点至1245米高程山108号点,转西经大官山至大形地109号点,往北经***水库大坝与101号点闭合。总面积约1.18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编号:X-Ⅱ) 以***水库大坝北约700米201号点为起点,往东北沿山脊线至大垭口东202号点,往东至1300.5米高程山203号点,往东北沿集雨范围至坪子头204号点,往东南沿山脊线抵1613.5米高程山205号点,往南至马家田206号点,转西沿集雨范围线至王家大坡207号点,往南至羊角老208号点,往西经郭家大坡沿集雨线至大形地209号点,往北沿铁路东至201号点闭合。总面积约9.14平方公里。 保护区拐点及界限详见附表和附图。 四、拐点坐标

(最新版)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 水源地保护区清拆与搬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前言 (1) 1 总论 (4) 1.1项目概况 (4) 1.1.1 项目名称 (4) 1.1.2 建设地点 (4) 1.1.3 项目法人 (4) 1.1.4 工程内容 (4) 1.1.5 工程投资 (4) 1.2编制目的 (5) 1.3编制依据与基础资料 (5) 1.4编制原则 (6) 1.5编制范围 (7) 2 城市概况 (8) 2.1城市性质和规模 (8) 2.2自然条件 (9) 2.2.1 地形、地貌 (9) 2.2.2 气象 (10) 2.2.3 水文 (11) 2.2.4 地震 (12) 2.3地质概况 (13) 2.3.1 区域地质概况 (13) 2.3.2水源地地质条件 (14) 2.4供水现状 (17) 2.5地下水水源地概况 (17) 3 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 3.1项目背景 (20)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2) 4. 项目水资源现状及水量预测 (27) 4.1地表水环境质量 (27) 4.2地下水水资源现状 (27) 4.3水量、水质状况、发展趋势和开采前景 (29) 4.3.1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条件 (29) 4.3.2 地下水资源评价 (40) 5水源地环境保护方案 (50) 5.1水源地环境保护思路 (50) 5.2水源地环境保护范围 (50) 5.3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制度 (50) 5.4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51) 5.5地方政府保障措施 (52) 6. 项目影响 (54) 6.1减少项目影响的措施 (54) 6.2项目影响范围 (54) 6.3.1 项目影响 (54) 6.3.2项目永久征收占用集体土地 (55)

平度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XX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发布日期:2008-12-07 XX 政府 1 总论 1.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和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的统一部署要求,秉承建设生态市的主线,坚持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山水田园秀美宜居”城市的目标,践行“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坚持流域污染防治与饮用水源保护并重,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法治,严格监管,切实解决一批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隐患、问题,确保全市饮用水源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1.2 规划原则 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并举的原则: 深化流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强流域生态建设与保护,促进末端治理与源头预防有机结合,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和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以战略地位重要、环境敏感度高、环境问题突出的饮用水源地为重点,解决重点环境污染问题,保护重要饮用水源地,统筹兼顾其它饮用水源地保护,统一规划,按轻重缓急分步有序推进实施。 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各项工作均坚持科学性原则;规划方案制定、技术方法研究,应体现前瞻性、可操作性,以保障其有效性并得以落实。 积极动员公众参与的原则:

保护饮用水源地、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规划各方面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 坚持从平度实际出发,与国家、省、青岛市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的原则。要立足于平度的实际,规划要融入国家、省、青岛市的总体规划之中。规划在遵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总体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与相关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土地及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尤其是编制现状调查及工程措施时,应与其充分沟通,使现状调查内容更加完善,采取的工程措施避免重复。同时兼顾各行业需要,统筹安排,保证项目资金使用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3 规划编制依据 《xx 环境保护法》( 1989.12) ; 《xx 水法》( 2002.10); 《xx 水污染防治法》( 1996.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03); 《xxxxxx》( 1991.06); 《xxxxxx 实施条例》( 1993.08); 《XX农业法》( 2002.12) ;

关于我县饮用水水源地情况的报告

关于我县饮用水水源地情况汇报 德昌县供排水总公司 (2015年7月16日) 各位人大、政协代表: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人大、政协代表对我县供水事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正是有历届人大、政协代表的重视、呼吁和支持,我县城市供水才得以发展壮大,供水设施才得以逐步完善,供水质量才能够逐步提高,让我县供水事业迈上新台阶。 下面,由我向各位领导和委员们汇报我县饮用水水源情况。 一、全县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 我公司现有三个取水点,主要以鹿厂沟取水点为主,角半沟、七大坝堰为备用水源。我县原取用角半沟原水,枯水季节水量少,无法保证原水供应,每年都有2—3个月需取用安宁河水;而上游旅游业的开发,严重污染水源。另一备用水源七大坝堰系安宁河水,近年来,安宁河水受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且原水流到七大坝堰取水口处流经村庄农田10多公里,受沿途村庄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水质更差。多年来,县委、政府为改善居民用水,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在2011年元月,完成了三水厂取水口、原水管道和进城主管道,将鹿厂沟水输送进城,改善了水质、水压。现鹿厂沟取水量为2万吨/日,如果鹿厂沟遇特殊情况不能取水,备

用水源角半沟取水量为1.5万吨∕日,丰水期可达2万吨∕日。 二、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角半沟水源地。由于饮用水水源地的重要性,角半沟水源地由环保部门批准建立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设立了饮用水源地标识碑。划定保护区域: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为水源保护区,根据《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2003年9月5日县人民政做出了公告。 (二)鹿厂沟饮用水源地。 2011年年底全县人民喝上了鹿厂沟水,在县委、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取水口上游5公里、两岸纵深200米、下游200米范围内。在取水口设置警示碑,力保水源地更加规范,保证水源地和水质的安全。2014年6月3日,由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通告》。 1、我公司在取水口设置了警示牌、警示碑,在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内安装了围栏,并粘贴警示标语、标牌。同时,在取水口处安排了六个定期、不定期巡查人员进行巡视,对取水口进行疏通整治,清理沉淀淤泥、垃圾,河道石块,积极修复被人为破坏的围栏,刷新警示标语。 2、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项活动,加强宣传《水污染防治法》和《城市供水条例》等,增强广大群众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意识,同时对于行为恶劣者采取摄像曝光。

(完整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饮用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 月9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 年2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备用和规划水源地)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指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3.2 潮汐河段 指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 3.3 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3.4 承压水 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3.5 孔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颗粒间孔隙中的地下水。 3.6 裂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HJ/T338—2007 3.7 岩溶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地下水。 4 总则 4.1 水源保护区的设置与划分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2.2项目编制依据1 1.2.1相关法律法规1 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 1.2.3技术标准1 1.3项目编制范围2 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2 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2 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3 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 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4 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4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4 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第二章 XX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5 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5 2.1.1地理位置5 2.1.2气候特征6 2.1.3地表水资源7 2.1.4地下水资源8 2.2社会经济状况11 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11 2. 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12 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13 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13 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14 2.4水源地水质评价14 2. 4.1甘泉水厂14 2.4.2五台山水厂15 2.4.3东峡水库15 2.5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17 2.6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17

2.6.1工业源17 2.6.2生活源19 2.6.3总体情况及评价21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23 2.1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23 2.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23 2.1.2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5 3.1编制依据及说明25 3.2投资估算25 3.3资金来源26第四章后期管理与保障27 4.1组织管理27 4.2资金管理28 4.3质量管理28 4.4水源保护29第五章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29 5.1社会效益分析29 5.2经济效益分析30 5.3环境影响评价30第六章结论31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河洛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的目的 为做好河洛市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和国家、公民的财产安全,指导和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综合防范能力,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编制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及时控制、消除隐患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和危害,减少对国家财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第三条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6)《河洛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河洛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第四条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协调配合。 第五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涉及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周边突然发生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严重影响城镇居民饮水安全和对本地区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 本预案适用于河洛市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报、预警、处置、善后等工作。 污染事故主要包括: (1)生物性污染。一切以饮用水源为传播途径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由此可能导致腹泻病、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2)化学性污染。一切剧毒、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如氰化物、砷、汞、六价铬、亚硝酸盐、农药、氨氮、石油类、磷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其他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引发干旱、洪水、季节性断流、蓄意投毒等。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 在现在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究竟我们喝到口中的水,是否干净安全,符合什么样的标准,从自然界到水龙头这个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是否受到污染,各个环节对最终水质的影响有多大,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提高饮用水水质,怎样建立法制框架保护饮用水水质等等,这些问题在“净泽计划”撰写的调研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中都能找到答案。该报告将于3月22日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并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呼吁全社会关注饮用水安全。 历时一年走访调研权威发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用水安全。近几年来,中国城市供水水源、净水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污染源治理和饮用水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更为严峻的是,公众对水环境及饮水安全的知识不足,对于自来水是否健康安全、矿泉水是否可以安全饮用等一系列

安全饮水问题,尚存疑惑。 20xx年3月,针对我国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状况,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浩泽净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下,启动水质公益调研项目“净泽计划”,以“一滴水的历程”为线性考察逻辑,即水源地、自来水厂、市政管网、建筑物管网及二次供水、污水处理,并结合监管、行业标准规范,对全国范围内xx年,“净泽计划”走访了包括政府监管者、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高校学者、环保组织等在内的专业人士和机构,针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基本情况、水源地水质和水污染情况、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情况、安全用水指导、未来水环境的治理建议等问题实施调研,并最终撰写出对公众安全饮水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浩泽净水品牌中心总监表示,《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将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发布,但在此之前,“净泽计划”将于3月22日在浩泽净水官网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 关系民生饮用水安全亟需重视 在今年两会上,环境保护话题备受关注。作为与水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息息相关的企业、机构,甚至是日常使用者,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水环境保护活动前,则必须要对水环境现状充分了解。 “一般来说,影响城市自来水水安全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水源地水质,也就是原水的品质;二是从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净化工艺处理后的水质;三是从自来水厂到供水管网水龙头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