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法 h 0.015 S
四、钳口的选定
1、钳口作用: (1)放置钳子用来夹持坯料; (2)使锻件容易从型腔中取出; (3)作浇型检验型腔的浇口。
图11-14 钳口
2、钳口位置:(如图11-15) 在终锻型腔和预锻型腔的前端一般要设计钳口。
图11-15 常用钳口
第四节 预锻型腔的设计
作用: 1、改善复杂锻件在终锻型腔中的流动情况; 2、避免在锻件上形成折伤,更好地充满成形; 3、减少终锻型腔的磨损,提高锻模的寿命。
第十一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
模锻件的分类 模锻件图的制定 终锻型腔的设计 预锻型腔的设计
其它型腔设计 毛坯体积计算与尺寸确定
锻锤吨位的确定 锻模的结构设计与锻模材料
返回
1.锤上模锻: 是在压力作用下,毛坯在锻模型腔中产生塑性成形,获得比自由
锻更高质量锻件的方法,适合大批量生产。
2.特点:
(1) 金属在型腔中的变形是在锤头的多
图11-1 模锻锤结构简图 1—滑阀 2—节气阀 3—气缸垫板 4—月牙板
5—螺栓 6—横向调节器 7—纵向调节器 8—踏板 9—下砧 10—下模 11—上模
12—锤头 13—锤杆
第一节 模锻件的分类
模锻件分为三类:(见表11-1) 1、第一类 短轴类锻件 锻件在平面图上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尺寸相等或相接近,在水平 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或方形。主要变形工步的锤击方向与主轴线平行, 属于体积变形。
2.尺寸公差:是指锻件的实际尺寸与锻件图规定的公称尺寸之间的 偏差。
(1)在模锻过程中,锻件尺寸在公差范围内波动,其大小取决于锻件 外形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级。 (2)国家标准GB12362-90规定了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三、模锻斜度的选择
1、模锻斜度:为便于将成形后的锻件从型腔中取出,锻模侧壁必须做成一 定的斜度。模锻斜度有两种:
型式Ⅱ:切边时须将锻件翻转或者整个型腔都设在下模的情况时采用。
型式Ⅲ:用于锻件尺寸大而形状较复杂,在算料时不太准确,采用这种 飞边型式,飞边仓部能容纳更多的金属。
型式Ⅳ:为了更大的增加金属外流的阻力,迫使金属更好地充满深而复 杂的型腔,多用于型腔的局部地方。
型式Ⅴ :主要用于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并便于将锻件放在切边凹模 的细颈上的情况。
4、将多余金属挤入飞边仓部。
图11-11 第四百度文库段子变形区的网格变化
图11-12 第四阶段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图
三、飞边槽的确定
(1)飞边槽的作用 1)容纳多余的金属。 2)增加金属流入型腔的阻力,迫使金属更好地充满型腔。 3)起缓冲作用,减轻上下模打击,防止锻模早期破裂和压塌。 4)便于切边
(2)飞边槽型式 型式Ⅰ:一般都采用此种型式。
四、圆角半径的确定
1、圆角半径:锻件上所有尖锐棱角都必须做成圆弧,圆弧的半径 称为圆角半径。
外圆角半径r:锻件上向外凸出的圆角半径。作用是使金属 易于充满,避免锻模在热处理和模锻过程中开裂。
内圆角半径R:向内凹进的圆角半径。作用是使金属易于流 动,防止模锻件产生折叠,还防止模膛过早磨损和被压塌。
图11-17 a)预锻 b)终锻
图11-18 预锻型腔水平面上拐角处的圆角型式
(2)型槽的宽与高: 预锻型槽的高度应比终锻型槽的大2~5mm,宽度则比终锻型
腔小1~2mm;横断面面积比终锻型腔稍大些。 预锻型槽不设飞边槽。
(3)模锻斜度:与终锻型槽的相同
图11-19 预锻与终锻的尺寸关系
(4)特殊剖面 锻件个别部位需特殊设计时,以剖面的形式画出。下面介绍 几种特殊剖面 。
缺点: 1、终锻型腔不能设在锻模的中心,产生偏心打击,引起上下模产生错移; 2、增加了模块尺寸; 3、对于尺寸较大的或复杂的锻件,需要预锻时,生产率降低。
预锻型腔一般用于有工字形截面、叉形和带有较高筋的复杂锻件。
图11-16 连杆
一、预锻型腔的设计
以终锻型腔或热锻件图为依据进行设计,与终锻型腔不同的在于: (1)预锻型槽的圆角半径要比终锻型腔的大
图11-6e
带连皮的模锻件,不需绘出连皮的形状和尺寸。产品 图的主要轮廓线要用点划线在模锻件图上表示,便于表示 各部分的加工余量。
六.锻件图的技术条件
1、有关锻件质量而又没在锻件图形上表示的,都写入技术条件。
2、内容:
(1)未注明的模锻斜度和圆角半径;
(2)锻件沿中心线的错移量;
(3)允许表面缺陷值; (4)锻件允许翘曲范围; (5)允许残留飞边和毛刺的大小; (6)锻件壁厚差的规定;
图11-8e 金属流动过程
三、开式模锻的应力应变分析
锤上开式模锻时,上模和下模间的间隙不断变小,变形结束时, 上下模完全打靠。从坯料开始接触模具到上下模打靠,锻造坯料最大 外廓始终敞开,即飞边的仓部未完全充满。
开式模锻的成形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锻粗阶段: 锻粗阶段是开式模锻的第一阶段。压下量△H1,模锻力为P1。此时整
在设计冷锻件图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分模面的位置 加工余量和公差 模锻斜度 圆角半径 冲孔连皮 技术条件等
一、分模面位置的选择
确定分模面位置最基本的原则是: 保证锻件形状尽可能与零件形状相同,以及锻件容 易从锻模模膛中取出。
确定分模面时,应以镦粗成形为主,还应考虑材料利用率。 分模面的位置与模锻方法直接有关,它决定着锻件内部金属纤
图11-10 开式模锻时各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图
3、打靠阶段: 打靠阶段是开式模锻的第三阶段。压下量△H3,模锻力为P3。此时
金属已完全充满模膛,但上、下模面尚未打靠(锤上模锻结束时要打靠), 多余金属挤入飞边槽,锻造变形力急剧上升,变形区缩小为模锻件中心部 分区域。
图11-10 开式模锻时各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图
图11-6a
图11-7 平底冲孔连皮厚度的确定
2)斜底连皮(图11-6b)
当锻件内孔较大(d>2.5d1或d>60mm),采用平底连皮锻造时,锻
件内孔处的多余金属不易向四周排除,容易在连皮周边产生折叠,冲 头部分也易过早磨损或压塌,此时应采用斜底连皮,如图11-6b所示。
图11-6b
s大 1.35s s小 0.65s d1 (0.25 ~ 0.35)d
维方向。
锻件分模位置一般都选择在具有最大轮廓线的地方。此外,还应考 虑下列要求:
(1)保证锻件能从型腔中取出,锻件的侧表面上不得有内凹的形状;
(2)分模的位置要尽量使型腔的深度最小和宽度最大,使金属容易 充满型腔。
(3)容易发现锻件的错移,分模面应尽量使上、下两部分对称,避 免分模面选择在端面上;
实际情况可根据零 件图的要求和模锻车 间具体情况,经供需 双方协商后制定的。
(7)热处理硬度值;
(8)锻件的清理方法;
(9)印记项目和位置;
(10)其它特殊要求等。
第三节 终锻型腔的设计
终锻型腔:是锻件最后成形的型腔,通过它获得带飞边的锻件,其按 照热锻件图进行设计。
一、热锻件图的绘制
热锻件图是根据冷锻件图制定的,但两者不完全一样,需要注意: 1.热锻件图的尺寸应比冷锻件图的尺寸增加一个收缩率。 2.当吨位不足产生模锻不足时,适当减小锻件的高度尺寸使其值接近 负偏差;当型腔承击面不足,适当增加热锻件的高度尺寸使其值接近正偏 差。 3.型腔容易磨损处,应在锻件负公差的范围内增加一定磨损量。 4.锻件上形状复杂且较高的部分应尽量放在上模。
终锻型腔 =热锻件图+飞边
二、开式模锻成形过程
锤上模锻时,金属的流动过程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镦粗变形过程(如图11-8a)
坯料发生镦粗变形或局部压入变形,在金属与模壁接触时结束,镦 粗所需的变形力不大。
第二阶段 飞边形成过程(如图11-8b)
金属流向高度方向的同时,开始流入飞边槽,出现少许飞边,变形 力显著增大。
个坯料都产生变形,在坯料内部近似存在分流面。分流面外的坯料金属流 向法兰部分,分流面内的金属流向凸台部分。
图11-9 孔板件镦粗时各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图
2、充满模膛阶段: 充满模膛阶段是开式模锻的第二阶段。压下量△H2,模锻力为P2。
这时下模膛已经充满,凸台部分尚未充满,金属开始流入飞边槽。随着 桥部金属变薄,金属流入飞边的阻力增大,迫使金属流向凸台和角部, 直到完全充满模膛,变形区仍然遍布整个坯料。
(4)为了使模具制造方便,尽量采用平面分模,凸出部分也尽量不 要高出分模面;
(5)锻件较复杂部分应尽量安排在上模。
二、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1.加工余量:锻件上凡是尺寸精度和表面品质达不到零件图要求的部 位,需要在锻后进行机械加工,这些部位应预留加工余量。
确定加工余量的原则:在不影响产品零件加工的前提下,应尽量 选用小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大小取决于零件的轮廓尺寸、重量大小、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
次打击下逐步完成的,冲击力使金属变形具
有流动惯性,有利于金属充填型腔。
(2) 在锤上可实现多种工步成形,锤头
打击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模具常采用整体
结构。
(3) 由于模锻锤的导向精度不高,锤头行
程不固定,模锻件的尺寸精度不高。
(4) 无顶出装置,锻件起模困难,模锻
斜度宜适当大些。(5) 操作方便、劳动强度 比自由锻小。
1)叉形劈开部分:劈开台的形式有两种(图11-20)。
图11-20 劈开台
2)工字形断面设计(图11-21)
工字形断面的预锻型腔设计方法一: 当h<2b时,B’=B-(2~3)mm,图11-22a; 当h>2b时,B’=B-(1~2)mm,图11-22b。
图11-4 锻件圆角半径
2、圆角半径的取法: 较大的圆角半径有利于金属充满型腔、提高锻件质量和模具寿命。
外圆角半径r =余量+c。 内圆角半径R应比外圆角半径r大,一般可取:
R=(2~3)r
五、冲孔连皮
定义: 具有通孔的零件,在模锻时不能直接锻出通孔,仅能冲出一个具有一定
厚度的盲孔,即孔内还留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层,称为冲孔连皮。
外斜度:锻件外壁上的斜度。 内斜度:锻件内壁上的斜度,应比外斜度大一级。 自然斜度:锻件本身具有的、大于常用的模锻斜度。 匹配斜度:为了使分模线两侧的模锻斜度相互接头,而人为地增大
斜度。
锻件成形后,外模锻斜 度有助于锻件出模,内 模锻斜度的金属由于收 缩反而将模膛的突起部 分夹得更紧。
图11-8a
图11-8b
第三阶段 型腔充满过程(如图11-8c)
三向压应力状态,金属向飞边流动,变形抗力上升,径向阻力增大, 促使整个型腔得以充满。
第四阶段 打靠或锻足阶段(如图11-8d)
飞边温度低,阻力大,为把多余金属排入飞边槽,使上下模打靠, 所需的打击力最大。
图11-8c
图11-8d
压下量与打击力的关系如图
2、第二类 长轴类锻件 轴线的长度大于其它两个方向的尺寸,锤击方向与轴线垂直,近 似认为是平面变形。
3、第三类 复杂外形锻件 具有以上两类锻件特征的组合。
第二节 模锻件图的制定
模锻件图:模锻件图是确定模锻工艺和设计锻模的依据, 是指导生产和验收锻件的主要技术文件。
锻件图分为: 冷锻件图:冷锻件图用于锻件的检验; 热锻件图:热锻件图用于锻模设计与加工。
型式Ⅵ、 Ⅶ :均为楔形飞边,主要依靠飞边桥部斜面产生的水平分 力阻止金属外流。型式Ⅵ用于预锻型腔,型式Ⅶ用于终锻型腔。
型式Ⅷ :扩张型飞边,主要用于锻件形状简单,容易充满的情况。
3.飞边槽尺寸确定 (1)飞边槽最主要的尺寸是桥部高度尺寸h飞,宽度b。 (2)h飞增大,阻力减小,h飞减小,阻力增大;桥部b增加时阻力增 大。 (3)确定方法: 锻锤吨位法
作用: (1)使锻件更接近于零件形状,减少金属消耗,减少机加工; (2)减轻锻模的刚性接触,起缓冲作用,避免锻模的损坏。
形式: 平底连皮 斜底连皮 带仓连皮
(1)冲孔连皮的形式
图11-6 冲孔连皮的形式
(2)连皮尺寸的确定方法 1)平底连皮(图11-6a) 是常用的连皮形式,其厚度s可根据图11-7确定。
3)带仓连皮 如果锻件要经过预锻成形和终锻成形,在预锻模膛中可采用斜底连皮,
在终锻模膛中可采用带仓连皮。带仓连皮的厚度s和宽度b可按飞边槽桥部高 度h和桥部宽度b确定。仓部体积应能够容纳预锻厚斜底连皮上多余的金属。
图11-6c
图11-6d
(4)压凹 当锻件内孔直径较小,不易锻出连皮,应改为压凹形式,如图11-6e。 通过压凹变形有助于小头部分饱满成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