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 12-1994 全宗卷规范
《档号编制规则》(DAT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13-1994)](https://img.taocdn.com/s3/m/e877871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4.png)
《档号编制规则》(DAT13-1994)《档号编制规则》(DA/T 13-1994)档号编制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DA/T 13-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1995年6月12日发布,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档号的结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于档案馆(室)编制档号2 术语2.1 档号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
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
2.2 全宗号档案馆(室)给定每个全宗的代码。
2.3 案卷目录号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代码。
2.4 类别号馆(室)藏档案类别的代码。
2.5 项目号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代字或代号。
2.6 案卷号案卷排列的顺序号。
2.7 文件号案卷内文件的顺序号2.8 页(张)号码案卷内文件每页(张)的顺序号。
2.9 代码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字母、汉字及其它符号。
3 档号编制原则3.1 唯一性原则档案馆(室)内档号应指代单一。
不同编号对象应赋予不同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3.2 合理性原则档号结构必须与馆藏档案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
3.3 稳定性原则档号一经确定,一般不应随意改变。
3.4 扩充性原则档号必须留有适当的递增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档案的需要。
3.5 简单性原则档号力求简短明了,以便减少代码差错,节省存贮空间,提高处理效率。
4 档号的结构档案号结构分为三种;4.1 第一种结构为: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图略)4.2 第二种结构为;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图略)4.3 第三种结构为: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图略)4.4 档号中左边为上位代码,右边为下位代码,连写时上、下位代码之间用“-”(短横)相隔。
4.5 件号、页(张)号根据档案保管和使用的需要,选择一项编号。
全宗卷规范
![全宗卷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f0e8b2c31126edb6f1a1020.png)
目录
二、全宗卷定义、作用
由记录和说明全宗立档单位及档案历 史和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 是管理全宗档案的重要工具。
目录
三、全宗卷编制原则
1、平时注意收集、保管在档案管理过 程中形成的相关文件材料; 2、收集的文件材料应做到齐全、完整、 真实,力求全面反映全宗及其管理的历史面 貌; 3、全宗卷的整理应做到分类合理、方 法科学、格式规范。
大事记
三、选事记录范围
1、本机关召开的各种重要会议 2、本机关作出的重要决定、决议、规划、部署以及发布的重要文件 3、本机关成立、撤销、合并以及内部机构设置、变化情况 4、本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能范围的变化情况 5、本机关党政领导人的任免、奖惩及其重要活动 6、本机关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展的重大活动、完成的重大任务、取得的重大科研 成果 7、本机关参加上级机关和其他机关召开的重要会议情况 8、上级机关对本机关的重要指示、批示、表彰、批评及来本机关检查指导工作的 情况 9、本机关所辖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灾情和事故 10、本机关开展的重要外事活动 11、也可将人员入党、退休、考录、职称的评定、内部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等录 入大事记。
返回
大事记
一、定义 : 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记载各机关在一定时 期内发生的涉及范围较大,在事后仍有一定参考意 义的大事、要事的一种编研资料。 二、编写原则 大事记的编写内容要真实、文字简明、扼要,做 到大事突出,要事不漏,一般一条一事、每条大事 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数据、发展过程,因果 关系等均应揭示出来。按月记述、或按年度记述。
全宗卷(六) 本单位历年来的销毁清册。
目录
五、全宗卷的整理
1、文件材料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
2、编制文件材料目录,设置件号、责任者、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解读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7f0d9e349649b6648d747ad.png)
钱淑仪 2019年5月
• 2018年4月8日,国家档案局发布行业 标准《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DA/T282018),代替2002年发布的《国家重大建 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28-2002)。
• 《规范》共分10章和附录。
• 主要修改内容: • 1.适用范围由“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
例:某单位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网络
建设项目参建各方的档案工作职责任务
1 建设单位 2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3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相关部门 4 参建单位
1.建设单位职责(管理方面)
• (1)制定、完善项目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制度、规范、程序,并 组织协调工程管理相关部门和参建单位实施。
• (2)与参建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章节或条款,明确项 目文件管理责任。对参建单位进行合同履约考核时,应对项目文件管 理条款的履行情况做出评价,并将项目文件是否按要求管理和归档作 为合同款支付的前提条件。
张加盖并签署竣工图审核章。
竣工图审核章式样
• 3.编制项目总平面图和综合管线图的要求:建设 单位应负责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
• 4.编制竣工图的其他规定:用施工图编制竣工图 的,应使用新图纸,不得使用复印的白图编制竣 工图。竣工图章、竣工图审核章应使用红色印泥, 盖在标题栏附近空白处。
• 5.竣工图的审核和签署 • (1)竣工图编制完成后,监理单位应对竣工图编
制的完整、准确、系统和规范情况进行审核。
• (2)竣工图章、竣工图审核章中的内容应填写齐 全、清楚,应由相关负责人签字,不得代签;经 建设单位同意,可盖执业资格印章代替签字。
• (3)涉外项目,外方提供的竣工图应由外方相关 负责人签字确认。
(档案管理)档案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档案管理)档案全宗指南编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ab22438fd0a79563c1e72f0.png)
档案全宗指南编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14-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档案全宗指南的编制原则、结构和编写细则。
1.2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性档案馆,档案室亦可参照执行。
2 全宗指南的编制原则编制全宗指南应客观、准确、真实,语言简练、文字表达清楚。
3 全宗指南的结构全宗指南是向利用者介绍和报道全宗构成者(立档单位)及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工具书。
由封页、正文、备注三部分组成。
其结构形式如下:封页正文a.全宗构成者沿革b.全宗内档案情况简介c.全宗内档案内容与成份介绍备注4 封页项目封页项目包括:全宗指南名称、时间、全宗号。
4.1 全宗指南名称4.1.1 全宗指南名称由全宗构成者的名称(全称或通用简称)加"全宗指南"构成。
例: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全宗指南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形成的档案在全宗指南名称的书写上应加限定词。
例:1.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宗指南2.民国重庆市政局全宗指南3.国民政府(汪、伪)外交部全宗指南4.礼部(清)全宗指南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个人全宗,在人名后用圆括号注明所属年代。
例:1.方(清)全宗指南2.蒋中正(民国)全宗指南3.冯玉祥(民国)全宗指南4.2 时间全宗内档案文件的起止年代,一般采用公元纪年表示,必要时可使用朝年或其它特殊纪年方式表示,亦可以其一为主,另一为辅,为辅者加圆括号书于为主者正下方。
例:1.1928-1948(民国十七--三十七年)2.光绪三十二年--宣统三年(1906--1911)4.3 全宗号本全宗指南所对应的全宗的编号。
5 全宗构成者沿革简介全宗构成者沿革简介由全宗构成者名称、时间、主要职能、隶属关系、全宗构成者主要负责人名录、内部机构设置及其各历史阶段演变情况等内容组成。
5.1 全宗构成者的名称5.1.1 全宗构成者的名称按全称书写,通用简称书写在全称后面的圆括号内。
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纪委)5.1.2 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称按时间顺序书写在全宗构成者的沿革中。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da/t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da/t22—2000](https://img.taocdn.com/s3/m/30242e2aa5e9856a5612602d.png)
(四)编号
归档文件的编号是指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 的位置标识为符号,并以归档章的形式在归 档文件上注明。通过编号,使归档文件在全 宗的位置得以确定,并为后续的编目工作以 及将来查找利用时的实体存取提供条件。
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 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 内容。归档章设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 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
6、盖章 (1)归档章项目及填写方法 归档章的项目设置与编号项目相同,包括 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和件号等必备项目 ,以及机构(问题)等选择项目。
(2) 归档章格式
归档章规格为长45mm,宽16mm,分为均匀的六格。
(全宗号)
(年度)
(室编件号)
(机构或问题) (保管期限) (馆编件号)
(3)盖章位置
3、档案盒封面 档案盒的封面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标明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名称),下加双 横线。全宗名称在制作档案盒时可先行印制 ,也可刻章用蓝色印泥盖。
4、档案盒盒脊项目
档案盒盒脊应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边 设置检索项,包括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 )、起止件号和盒号等。
档 案 盒 式 样 及 封 面 和 脊 背 的 拟 写
因件号系自动生成,编制档号时,手工编制只 需编制至盒号。
以未划分机构为例: 002—永久2001—0001 002—永久2001—0002 002—永久2002—0003 以划分了机构为例: 002—永久2001办公室—0001 002—永久2001办公室—0002 002—永久2001馆室处—0003 002—永久2001法规处—0004 002—永久2002办公室—0005
1、文件的正本与定稿 定稿,又称原稿,是经领导人审阅签发或经会 议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是印制正本的依据。 正本,是根据定稿印制的、用于向外发出的正式 文本。一般来说,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定稿 过厚不易装订的,也可单独作为一件。 2、正文与附件 附件是指属于正文之后的其它文件材料,作为 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如附带的图表、统 计数字等,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如果附件量太多 或者太厚不易装订,也可各为一件。
DAT 14-1994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DAT 14-1994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e92733665ce050877321369.png)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DA/T 14-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 14-2012代替 DA/T 14-1994全宗指南编制规范2012-11-15发布2013-01-01实施国家档案局发布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全宗指南的结构5 全宗指南名称6 全宗来源背景简介7 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8 检索和查阅注意事项前言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了本标准起草的任务。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1995年6月12日首次发布,199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2006年4月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14次年会明确了本标准修订的任务。
广东省档案馆承担了本标准修订任务。
从本标准修订后自实施之日起,原标准同时废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彤本标准修订主要起草人:张平安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归口。
引言全宗来源的背景、档案内容概要介绍以及其检索和查阅的有关信息,应规范为标准条目信息。
这对于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方便对其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关系。
为此,制定本标准以规范全宗指南编制的内容和体例,为准确采集和报道有关信息奠定基础。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宗指南的编制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全宗管理机构,包括档案馆和有全宗管理职能的档案室。
编制介绍非全宗形式档案的指南,参照本编制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3—92 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DA/T 14—94 档号编制规则3 术语和定义3.1全宗 fonds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
3.2全宗号 fonds number管理全宗的代码,由具备全宗管理权限的档案馆按全宗排架或收藏时间顺序流水编制。
全 宗 卷 规 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12-94
![全 宗 卷 规 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12-94](https://img.taocdn.com/s3/m/86e304721eb91a37f1115cba.png)
全宗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12-94全宗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12-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全宗卷是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
1.2 本规范规定了全宗卷的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和整理、管理方法。
1.3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以下统称档案室)。
2 引用标准DA/T 1--92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GB 9705--88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3 全宗卷编制原则3.1 档案馆(室)对其所管的每个全宗都应以全宗为单位编制全宗卷。
3.2 全宗卷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凭据、清册、报表应做到准确、齐全、规范。
3.3 全宗卷内的文件材料,应按照其固有的特点,保持文件材料间的有机联系,反映全宗管理的历史面貌,以便于保管和利用。
4 全宗卷的主要内容4.1 档案收集:档案交接文据、移交目录,接收、征集记录、档案来源和价值说明等。
4.2 档案整理:整理工作方案、分类方案、案卷目录说明、档案整理工作小结等。
4.3 档案鉴定:鉴定小组成员名单、档案保管期限表、鉴定档案分析报告、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销毁档案的清册等。
4.4 档案保管:档案安全检查记录、报告,重点档案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情况报告等。
4.5 档案统计:档案收进、移出登记,案卷基本情况统计和重要的利用统计表等。
4.6档案利用:全宗指南(全宗介绍),开放利用和控制使用范围说明,档案汇编和公布出版情况及报批文件,档案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典型事例等。
4.7 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缩微复制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情况的文字说明材料。
5 全宗卷的整理5.1全宗卷内文件材料,是随全宗管理的延续而逐渐增加的,平时必须注意积累,把全宗管理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先归入预设的卷夹内,文件材料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及时进行整理组卷,数量较多的可设分卷。
全宗卷规范DAT12-1994
![全宗卷规范DAT12-1994](https://img.taocdn.com/s3/m/d1d62c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0.png)
全宗卷规范DAT12-1994《全宗卷规范》 DA/T12-1994(1995-6-12国家档案局批准,1995-10-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全宗卷是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
1.2 本规范规定了全宗卷的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和整理、管理方法。
1.3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以下统称档案室)。
2 引用标准DA/T1-92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GB9705-88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3 全宗卷编制原则3.1 档案馆(室)对其所管的每个全宗都应以全宗为单位编制全宗卷。
3.2 全宗卷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凭据、清册、报表应做到准确、齐全、规范。
3.3 宗卷内的文件材料,应按照其固有的特点,保持文件材料间的有机联系,反映全宗管理的历史面貌,以便于保管和利用。
4 全宗卷的主要内容4.1 档案收集:档案交接文据、移交目录,接收、征集记录,档案来源和价值说明等。
4.2 档案整理:整理工作方案、分类方案、案卷目录说明、整理工作小结等。
4.3 档案鉴定:鉴定小组成员名单、档案保管期限表、鉴定分析报告、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销毁档案的清册等。
4.4 档案保管:档案安全检查记录、报告,重点档案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情况报告等。
4.5 档案统计:档案收进、移出登记,案卷基本情况和重要利用统计表等。
4.6 档案利用:全宗指南(全宗介绍),开放利用和控制使用范围说明,档案汇编和公布出版情况及报批文件,档案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典型事例等。
4.7 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缩微复制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情况的文字说明材料。
5 全宗卷的整理5.1 全宗卷内文件材料,是随全宗管理的延续而逐渐增加的,平时必须注意积累,把全宗管理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先归入预设的卷夹内,文件材料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及时进行整理组卷,数量多的可设分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宗卷规范(修订本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宗卷规范(修订本征求意见稿)](https://img.taocdn.com/s3/m/56968b8271fe910ef12df8fa.png)
ICS备案号:DA全宗卷规范The rule for fonds descriptive file(修订本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6年10月)×××× 发布前言本标准代替DA/T12—94《全宗卷规范》。
本次修订,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对原标准的表述方式和书写格式进行了修改;根据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对原标准4“全宗卷主要内容”和5“全宗卷的整理”的内容做了较大修改,新增了6“全宗卷盒及目录格式”。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修订)由国家档案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归口。
本标准(修订)起草单位:湖北省档案局(馆)。
本标准(修订)主要起草人:吕炎生、宋刚、焦光生、胡陶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DA/T 12—94全宗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宗卷的编制原则、内容构成、整理方法和基本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705—88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12967—92 全宗单GB/T 12968—92 档案交接文据格式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4—94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全宗卷fonds descriptive file由记录和说明全宗历史和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管理档案的重要工具。
3.2 全宗部类fonds category馆藏量较大的档案馆,根据馆藏全宗的历史时期、机构性质、机构级别等特征,对全宗进行的概括性分类。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https://img.taocdn.com/s3/m/47daf717192e45361166f536.png)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20092009年11月2日印发2010年01月01日实施1 范围本标准确立了企业档案工作原则、组织和制度要求,给出了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7678.1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 全宗卷规范DA/T 13 档号编制规则DA/T 1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 31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2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DA/T 43 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ISO 15489.1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通则ISO 15489.2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指南3 术语和定义DA/T 1—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企业档案business records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
3.2企业档案工作business records management企业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
3.3电子档案electronic records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及相应元数据、背景信息和支持软件。
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179e7f5022aaea988f0f4f.png)
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文件元数据的结构、定义、编码体系。
本标准描述的数字对象为通用的电子文件核心元数据,主要为原生电子文件与数字化文件(文本、图像)元数据。
根据发展需要,扩展编制图形、影像、声音等文件类型的元数据标准。
2.编制目的对文件及相关实体进行标准化描述;实现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之间文件及信息的互操作;为电子文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应用软件中的再利用提供统一的元数据;为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中心、文档管理、档案管理等系统提供成熟的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的设计模式。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代码编制规则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4880-1991 语种名称代码GB/T 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3字母代码GB/T 4881-1985 中国语种代码GB/T 文献著录总则GB/T 13959-1992 文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方法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T 37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GB/T 19667 基于XML电子公文格式规范DA/T12-1994 全宗卷规范DA/T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档发[1987]4号关于颁发《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的通知ISO15489 信息与文件—文件管理ISO23081-1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总则ISO23081-2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概念与实施问题ISO14721 空间数据和传输系统—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ISO11179 信息技术--元数据元素的规范与标准化ISAD(G)档案著录规则(总则)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s)4.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
![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ccbd5033687e21af45a99f.png)
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九省区各级国家档案馆、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电子文件进行以保证凭证性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其他社会组织可参照执行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使用元数据可实现以下目的:——确保并证明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有效性,从而保证其凭证价值;——有利于归档电子文件的保护,实现长期保存;——在异构的信息系统中对归档电子文件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可捕获、可收集、查长期利用;——对归档电子文件及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资源进行集成管理,实现有效、方便地查询、检索与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37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3792.1-1983 文献著录总则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3959-1992 文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方法GB/T 13967-1992 全宗单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1994 全宗卷规范DA/T 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31-2005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档发[1987]4号关于颁发《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第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7月28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2006年12月19日ISO 15489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Records managementISO 23081-1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Records Management Processes – Metadata for Records—Part 1: PrinciplesISO 14721 Open archives information system (OAIS)ISO/IEC 11179-3 :200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PEC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DATAELEMENTS - PART 3: BASIC ATTRIBUTES OF DATA ELEMENTSGUIDE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RECORDS FROM AN ARCHIVAL PERSPECTIVE, COMMITTEE ON ELECTRONIC RECORDS,ICA(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管理委员会《电子文件管理指南》),1997 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s)3 术语与定义3.1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DAT8-1994明清档案著录细则
![DAT8-1994明清档案著录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32429e4f705cc1754270915.png)
明清档案著录细则DA/T 8-19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档案著录标准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之一。
为建立明清档案目录中心,统一明清档案的检索体系,早日使用现代化的检索手段,更好地开展档案信息的报道与交流,充分发挥明清档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特制定本细则。
1·2本细则依据《档案著录规则》GB3792.5的原则和基本概念,结合明清档案的特点和明清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
1·3本细则适用于所有保藏明清档案的部门进行明清档案的著录,2著录项目2·1题名与责任者2·1·1题名2·1·2责任者2·2文种(或文本)项2·3时间项2·4附注项2·4·1责任者注2·4·2时间注2·4·3载体类型及形态注2·4·3·1载体类型注2·4·3·2数量及单位注2·4·3·3附件注2·4·3·4规格注2·4·4语种注2·4·5档案实体状况注2·5排检与编号项2·5·1分类号2·5·2档案馆(室)代号2·5·3档号2·5·4缩微号2·5·5主题词2·6提要项3著录详简级次3·1著录项目分为必要项目和选择项目。
3·1·1必要项目:题名、责任者、时间、分类号、档号、缩微号、主题词。
3·1·2选择项目:文种(或文本)、附注、档案馆(室)代号;提要。
3·2 著录详简级次分为简要级次和详细级次。
3·2·1凡条目仅著录必要项目的称简要级次。
DAT 13-1994档号编制规则
![DAT 13-1994档号编制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efc3464fa45177232e60a20a.png)
《档号编制规则》(DA/T 13-1994)档号编制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 13-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1995年6月12日发布,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档号的结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于档案馆(室)编制档号2 术语2.1 档号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
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
2.2 全宗号档案馆(室)给定每个全宗的代码。
2.3 案卷目录号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代码。
2.4 类别号馆(室)藏档案类别的代码。
2.5 项目号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代字或代号。
2.6 案卷号案卷排列的顺序号。
2.7 文件号案卷内文件的顺序号2.8 页(张)号码案卷内文件每页(张)的顺序号。
2.9 代码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字母、汉字及其它符号。
3 档号编制原则3.1 唯一性原则档案馆(室)内档号应指代单一。
不同编号对象应赋予不同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3.2 合理性原则档号结构必须与馆藏档案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
3.3 稳定性原则档号一经确定,一般不应随意改变。
3.4 扩充性原则档号必须留有适当的递增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档案的需要。
3.5 简单性原则档号力求简短明了,以便减少代码差错,节省存贮空间,提高处理效率。
4 档号的结构档案号结构分为三种;4.1 第一种结构为: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4.2 第二种结构为;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4.3 第三种结构为: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4.4 档号中左边为上位代码,右边为下位代码,连写时上、下位代码之间用“-”(短横)相隔。
4.5 件号、页(张)号根据档案保管和使用的需要,选择一项编号。
5 档号的编制方法5.1 全宗号的编制方法全宗号用四位代码标识。
全宗卷规范1994
![全宗卷规范1994](https://img.taocdn.com/s3/m/1d1fbc355901020207409cf1.png)
《全宗卷规范》本标准代替DA/T 12—94发布人:钱杰生发布时间:2015-09-24 浏览次数:230前言本标准代替DA/T 12—94《全宗卷规范》。
本次修订,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对原标准的表述方式和书写格式进行了修改;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对原标准中“全宗卷主要内容”和“全宗卷的整理”的内容做了较大修改,新增了“术语和定义”和“卷盒及目录格式”两章内容;根据馆(室)藏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新增了“综合全宗卷”的内容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档案局(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炎生、宋刚、焦光生、胡陶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DA/T 12—94全宗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宗卷的编制原则、内容构成、整理方法和基本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档案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705—88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12967—92全宗单GB/T 12968—92档案交接文据格式DA/T 14—94全宗指南编制规范DA/T 18—1999档案著录规则DA/T 1—2000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全宗卷fonds descriptive file由记录和说明全宗立档单位及档案历史和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管理全宗档案的重要工具。
3.2综合全宗卷synthesize fonds descriptive file由记录和说明多个全宗立档单位及档案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管理馆(室)藏档案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