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讲课教案
动漫发展历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动漫发展历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漫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动漫作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动漫创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动漫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动漫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 动漫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动漫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动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动漫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漫的了解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动漫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动漫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三、动漫起源1. 教师讲解动漫的起源,如埃米尔·雷诺发明的光学影戏机等。
2. 学生讨论动漫起源的相关知识。
四、动漫发展历程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动漫的发展历程,包括黄金时代、国际多样化、数字化转型等阶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漫发展历程的认识。
五、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漫作品,如《白雪公主》、《大闹天宫》等,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学生讨论并总结动漫作品的艺术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动漫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漫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二、动漫特点1. 教师讲解动漫的特点,如夸张、拟人、象征等。
2. 学生讨论动漫特点在作品中的体现。
三、动漫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动漫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漫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1.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部国产动漫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2. 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动漫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浅析中国动画发展及现状
2015年第10期说到“中国动画”的相关话题,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将之与“中国动漫”混为一谈。
实际上“动漫”一词是“动画”和“漫画”的简写与合称,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衍生物以及游戏、小说等和动漫相关的领域。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动画的发展情况来代替中国动漫的发展情况,反之亦然。
中国动画作为中国动漫的一部分,其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动漫发展状况的缩影。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史1、产生中国的动画事业是在外国动画片的影响下出现的。
在这一阶段,中国动画受到西方影响居多,从题材到内容和表现方法上都能看出欧美动画的痕迹。
1918年开始,美国动画片陆续从上海进入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引起轰动的同时,也激发了国人创作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
1926年,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位万氏兄弟创作、长城画片公司出品的《大闹画室》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动画片的开端。
《大闹画室》摄制完成不久就毁于战火,现今已经无法看到,但万氏兄弟于1930年创作出的《纸人捣乱记》可以看做是该动画一脉相承的产物。
《纸人捣乱记》的灵感来自于美国的Max Fleischer 在1921年创作的Out of The Inkwell,与《大闹画室》相比,《纸人捣乱记》在题材和内容上虽然很相似,但技术和画面都更为成熟,甚至领先于当时的欧美动画片。
2、发展中国动画很快结束了单纯模仿欧美动画的时期,将民族化的特色融入选题中。
1932年开始,万氏兄弟陆续为抗日救国绘制了《同胞速醒》、《精诚团结》、《民族痛史》等等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爱国动画。
1935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1941年,万氏兄弟又创作出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的人物设计融合了中国戏曲特点,景色带有中国水墨画的特征,制作精良、故事内容家喻户晓、画面和配乐富有民族特色,标志着当时中国的动画水平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3、辉煌抗战结束后,中国动画进入长足发展阶段,特别是建国之后,动画创作被纳入国家体制之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动画不再只有“万氏兄弟”,创作团队吸纳进一大批新鲜血液,许多优秀的画家、文学家和电影家参与到动画片的创作中,木偶动画、剪纸动画、水墨动画等一大批不同种类的动画片出现,开启了辉煌的“美术片”时代。
《中国动画发展史》课件
影视动画节
举办各类影视动画节,促进国际 间的动画交流与合作,塑造中国 动画的国际形象。
基础教育中的动画教学
1
学校课程
将动画纳入学校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科间的融合。
2
教学资源
提供优质的动画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风格和类型的动画作品。
3
创作展示
组织学生动画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动画制作的技术和工艺
绘制技术
介绍传统手绘和数字绘制两种动 画绘制技术,以及二者结合的技 术方式。
模型制作
讲解动画中使用的模型制作工艺 和制作过程,如人物、场景和道 具的建模。
特效制作
介绍特效制作的相关技术和工艺, 如爆炸、火焰和水的特效制作。
动画推广和营销策略
社交媒体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与观众互动,传播动画作品和相关信息。
3
价值观倡导
通过动画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孝道、友善、忍耐等。
中国动画与国际动画的比较
中国动画 扎根本土文化 特色明显 市场独立发展
国际动画 跨国合作 多样风格 全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场竞争
中国动画界的知名人物介绍
吴子牛
严长清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创意总监, 代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创意和创 新。
著名动画导演,执导了《大闹天 宫》等经典中国动画作品。
合作推广
与各类机构和品牌进行合作推广,共同开展营销活动,提升动画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参展宣传
参加动漫展会和动画节等活动,展示动画作品,吸引观众和投资方的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体现
1
神话故事
将中国的神话故事融入动画剧情,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中国动画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区失灵等问题,英国学者提 出了整体性治理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政府、市场和社区之间的协同合作,以实 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随着理论的发展,整体性治理理论逐 渐被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和领域。
整体性治理理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状
当前,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应用范围已涉及医疗、环境、能源等多个领域。例如, 在医疗领域,通过跨部门合作,整体性治理理论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 效率;在环境领域,它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实现环境问题的协同 治理;在能源领域,整体性治理理论有助于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可再生能源的 发展。
1、萌芽期(1922-1949)
中国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2年,当时万氏兄弟制作了一部名为《大闹画室》 的动画短片。接着,他们又制作了一系列动画短片,如《骆驼献舞》等,标志 着中国动画的起步。
2、探索期(1950-197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动画开始进入探索期。这一时期,中国动画在艺术表现和 叙事手法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如《小鲤鱼跳龙门》、《大闹天宫》等作品。 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为后来的中国动画发展奠定了基础。
2、拓展应用领域: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涵盖教育、交 通、金融等多个领域。
3、强化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信息技术和数据科学工具将对整体 性治理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区块链技术有望为跨界合作提供更为 透明和安全的环境,人工智能则可能帮助提升决策效率和预测准确性。
4、深化制度设计:未来对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制度设计将更加重视,包括完 善法律法规、优化政策框架、健全市场机制等,以推动整体性治理的健康发展。
谢谢观看
二、中国动画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了解中国动画教案
幼儿园了解中国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开展,幼儿应能够: 1. 了解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2. 进一步认识中国动画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发展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动画的定义和分类;2.中国动画的历史发展;3.中国动画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1.课件、影视资料等教学辅助工具;2.纸、笔、颜色笔等辅助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的中国动画片(如《大闹天宫》),激发幼儿对中国动画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对于中国动画的好奇心。
第二步:引入新知(15分钟)1.通过课件展示不同国家的动画角色图片,引导幼儿发现中国动画角色;2.导入问题:你们都看过什么中国动画片?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喜欢他/她?3.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动画的种类和特点。
第三步:学习新知(30分钟)1.课件分享中国动画的基本定义与分类,引导幼儿学习中国动画的基本概念;2.通过播放一段介绍中国动画的视频片段,深入介绍中国动画的历史发展;3.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和描述其中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第四步:展示与讨论(2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喜欢的中国动画片,并简要介绍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2.小组之间进行互动和讨论,分享彼此对于中国动画的理解和感受;3.教师搜集幼儿的观点和意见,引导他们逐渐了解中国动画的多样性和魅力。
第五步:小结与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中国动画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强调中国动画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2.鼓励幼儿表达对中国动画的喜爱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中国动画的热爱和理解。
五、教学延伸1.带领幼儿参观相关的艺术展览或美术馆,深入了解中国动画的创作过程和绘画技巧;2.邀请专业人士或动画制作公司的代表来幼儿园讲座,分享中国动画的发展及创作经验;3.组织幼儿参与创作自己的动画作品,以展示他们对中国动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中国动画的发展中国动画发展史课件
4.2.1中国动画的发展
3、中国动画发展期
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厂以后1957~1965年期间,是中国美 术电影的辉煌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我国美术电影,百花齐放, 在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秀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诸多的美 术形式和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拍出了许多在国内外产生深远 影响的优秀作品。 1958年,万古蟾等吸收了我国古老的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的艺术 基础上,拍出了独具风采的我国第一部剪纸《猪八戒吃西瓜》以 及相继的《金色的海螺》等片
4.2.1中国动画的发展
8、香港动画
香港动画的表现手段,好像是武侠小说配上香港武打片,又像 是日本和美国动画表现手法的一种组合,但更多还是融入了中国 文化以及本土的思想观念。
4.2.1中国动画的发展
9、台湾动画
台湾动画从无到有,保持中华文化的色彩和观念,具有中国 文化的特色,融入西方的表现手法,迈向国际舞台,不断加强 两岸动画产业的交流和合作。
4.2.1中国动画的发展
2、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创建与成长期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迁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此后,上影厂的美术片组先后汇集了包括万氏三兄弟等一批著名 艺术家、文学家,并吸收了许多毕业于艺术院校的青年参加工作, 通过制片实践,培养了一大批的年前的艺术、技术人才,为美术 电影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4.2.1中国动画的发展
2、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创建与成长期
木偶片《小小英雄》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
它们在技术方面所获得的成功,使中国美术片进入了彩色片时期。
4.2.1中国动画的发展
3、中国动画发展期
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1957年4月上海美术 电影制片厂建立。中国从此有了专业创作、生产美术片的电影制 片厂,标志着中国动画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期,也为此后以上海为 基地的中国美术电影走向成熟和辉煌创造了条件。
中国动画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研究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动画进步历程、现状及趋势探究一、引言中国动画产业自上世纪50时期开始进步以来,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起伏和转变。
动画片的今昔(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动画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基本制作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动画制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制作原理。动画片是通过逐帧播放静止图像,产生连续运动感觉的视觉艺术形式。它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等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从手绘动画到计算机动画的制作过程,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同时针对难点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动画片的今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有没有想过这些动画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动画制作的奥秘。
动画片的今昔教案
动画片的今昔教案教案标题:动画片的今昔教案目标:1. 了解动画片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 探究动画片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影响;3. 分析现代动画片对观众的影响和启发;4. 培养学生对动画片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童年时期最喜欢的动画片,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动画片的印象和喜好。
知识讲解:2. 向学生介绍动画片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包括早期的黑白无声动画片、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片时代、日本动画的崛起等。
3. 分析不同时期的动画片特点,如早期动画片的简单绘画风格、迪士尼动画片的音乐和故事性、日本动画片的多样题材和复杂剧情等。
讨论活动:4.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不同时期的动画片特点展开讨论,让他们彼此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时期的动画片进行展示,介绍该时期的代表作品、特点和影响。
创作活动:6.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以自己所了解的动画片为基础,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画片角色和故事情节,并用绘画或文字形式展示出来。
7. 学生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总结活动:8. 教师总结:总结动画片的今昔变化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对他们的影响和启发。
9. 学生反思:让学生写下他们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思考,鼓励他们思考动画片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资源:- 动画片片段或图片-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绘画和写作工具评估方式:-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参与度和质量- 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现- 学生的反思和思考记录拓展活动:- 邀请动画片制作人或相关行业人士进行讲座或访谈- 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经典或现代动画片,并进行影片分析和讨论- 组织学生参观动画片制作工作室或相关展览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
《中国动漫发展史》课件
中国动漫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动漫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1 创新内容
中国动漫应该继续推动创 新,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 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2 提高生产质量
中国动漫工业应该加强生 产技术和制作质量,提供 更高水准的动画作品。
中国动漫发展史
作为一个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中国动漫的发展历史层次丰富,充满了 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动漫的起源与发展
动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中国戏曲艺术,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1
古老的艺术形式
动漫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如皮影戏和布袋戏。
2
现代动画的诞生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制作出第一批传统手工动画。
《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是一部家喻户晓的 中国动漫电影,由于其精美的画 面和生动的故事而闻名。
中国动漫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市场增长
中国动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各类作品层出不穷。
国内外合作
中国动漫与国际市场开始合 作,促进了全球动漫文化的 交流和发展。
技术创新
3 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动漫应该积极拓展国 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国 文化和创意。
结论和总结
中国动漫从起步阶段到现在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展现出了令 人瞩目的成就。未来,中国动漫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观众提供更多精彩 的作品。
3
技术的进步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动漫逐渐掌握了制作高质量动画的技巧。
中国动漫的黄金时代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动漫经历了一段黄金时代,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和创作者。
浅谈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浅谈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关键词:动画;动画产业;现状出路一、动画的由来形形色色的卡通形象以及可爱的造型都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光彩,但是对于它的发展我们可能还并不是很了解。
早在1831年,法国人Joseph Antoine Plateau把画好的图片按照顺序放在一部机器的圆盘上,圆盘可以在机器的带动下转动,这部机器还有一个观察窗,用来观看活动图片效果。
在机器的带动下,圆盘低俗旋转。
圆盘上的图片也随着圆盘旋转。
从观察窗看过去,图片似乎动了起来,形成动的画面,这就是原始动画的雏形。
1906年,美国人J Steward制作出一部接近现代动画概念的影片,片名“滑稽面孔的幽默形象”(Houmoious Phase of a Funny Face)。
他经过反复琢磨和推敲,不断修改画稿,终于完成这部接近动画的短片,俗称——动画片,这也是第一步动画片。
现在我们大概清楚了一点,动画片是要有情节的。
这样才能勾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才能调动观者的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1908年法国人Emile Cohl首创用负片制作动画影片,所谓负片,是影象与实际色彩恰好相反的胶片,如同今天的普通胶卷底片。
采用负片制作动画,从概念上解决了影片载体的问题,为今后动画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09年,美国人Winsor Mccay用一万张图片表现一段动画故事,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象样的动画短片。
从此以后,动画片的创作和制作水平日趋成熟,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制作表现各种内容的动画片。
1915年,美国人Eerl Hurd 创造了新的动画制作工艺,他先在塑料胶片上画动画片,然后再把画在塑料胶片上的一幅幅图片拍摄成动画电影。
多少年来,这种动画制作工艺一直被沿用着。
从1928年开始,世人皆知的Walt Disney逐渐把动画影片推向了颠峰。
(参考《迪斯尼传》)他在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的同时,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价值联系了起来,被人们誉为商业动画之父。
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点和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我应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更加细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解决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片的画面、角色设计、故事情节等方面,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团队合作与沟通: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达成共识。
解决方法: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突出核心知识,明确学生难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技术变革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确保学生透彻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举例:《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分析它们在技术、艺术、主题等方面的特点。
(2)认识动画技术的变革:掌握2D动画、3D动画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动画产业中的应用。
举例: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动画技术,让学生了解技术进步对动画片的影响。
(3)提高动画艺术鉴赏能力:分析不同时期动画片的风格、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中国动画发展史》课件
代表作品与人物
《大闹画室》
万籁鸣
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由万籁鸣执导 。
中国动画的先驱者,被誉为“中国动 画之父”。
《铁扇公主》
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长片,由万籁鸣 执导。
02
中国动画的成长与繁荣
成长阶段(1950s-1970s)
总结词:探索起步,风格初现
技术上以传统手绘为主,注重细节和笔 触的表现。
《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 作品广受欢迎,风格各异,既有 传统的水墨、剪纸风格,也有现 代的科幻、魔幻风格。
总结词:技术进步,风格多样
内容上更加注重教育和娱乐相结 合,强调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代表作品与人物
《大闹天宫》
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背景,画 面华丽,音乐震撼,成为中国动 画的经典之作。由万籁鸣执导。
《黑猫警长》
以现代科幻题材为背景,内容新颖 ,情节紧凑,成为中国科幻动画的 代表作之一。由戴铁郎执导。
《葫芦兄弟》
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 七个葫芦娃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勇敢、智慧和团结的精神。 由胡进庆、吴云初执导。
03
中国动画的转型与创新
转型阶段(2000s-2010s)
总结词
《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
代表人物
陈英杰、黄伟明等。
创新阶段(2010s-至今)
总结词
这一阶段的中国动画在技术与内容上都有所创新,注重原创性和个性化表达。
详细描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动画开始涌现出大量原创作品,这些作品在内容、画风、叙事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同时,中国动画也开始注重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制作经验和技术,提高整体制作水平 。
《中国动画发展史》ppt课件
动画片的今昔教案
动画片的今昔教案第一章:动画片概述1.1 动画片的定义1.2 动画片的分类1.3 动画片的发展历程1.4 动画片的作用与价值第二章:中国动画片的兴起与发展2.1 中国动画片的历史背景2.2 中国动画片的兴起与发展过程2.3 中国动画片的代表性作品及特点2.4 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第三章:外国动画片的传入与影响3.1 外国动画片在中国的传入3.2 外国动画片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影响3.3 外国动画片的代表性作品及特点3.4 中外动画片的交流与合作第四章:动画片创作的基本原理与技术4.1 动画片创作的基本原理4.2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与技术4.3 动画片的创意与表现手法4.4 数字化时代动画片的创作与发展第五章:动画片产业的发展与现状5.1 动画片产业链的构成5.2 我国动画片产业的发展现状5.3 我国动画片产业的挑战与机遇5.4 动画片产业的发展策略与建议第六章:动画片在教育领域的应用6.1 动画片在教育中的优势6.2 教育动画片的设计与制作6.3 动画片在各个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6.4 动画片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第七章:动画片对儿童的影响7.1 动画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7.2 动画片对儿童情感与价值观的影响7.3 动画片中的角色典范与行为引导7.4 家长与教师如何引导儿童观看动画片第八章:动画片的社会价值与责任8.1 动画片的社会价值8.2 动画片制作方的社会责任8.3 动画片内容的健康性与适宜性8.4 动画片的社会教育功能第九章:动画片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9.1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9.2 跨界合作与多元发展9.3 个性化与定制化的需求9.4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传播第十章:教案设计与实践案例分析10.1 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0.2 动画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0.3 动画片教学评价与反思10.4 实践案例分析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动画片概述:理解动画片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作用与价值。
二、中国动画片的兴起与发展:掌握中国动画片的历史背景、兴起与发展过程、代表性作品及特点,以及发展现状与挑战。
中外动漫概述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外动漫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主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动漫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动漫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中外动漫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中外动漫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1. 中外动漫的审美差异。
2. 学生对动漫文化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动漫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动漫作品?它们分别来自哪个国家?二、中外动漫概述1. 中国动漫发展历程:- 20世纪20年代,中国动漫开始萌芽。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动漫逐渐发展,出现了《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漫迎来了黄金时期,如《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
- 21世纪,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优秀作品。
2. 日本动漫发展历程:- 20世纪20年代,日本动漫开始兴起。
- 20世纪50年代,日本动漫逐渐成熟,如《铁臂阿童木》等。
- 20世纪70年代,日本动漫走向世界,如《龙珠》、《火影忍者》等。
- 21世纪,日本动漫产业成为全球动漫产业的重要力量。
3. 欧美动漫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欧美动漫开始兴起。
- 20世纪50年代,欧美动漫逐渐发展,如《猫和老鼠》、《米老鼠》等。
- 20世纪80年代,欧美动漫走向世界,如《变形金刚》、《蝙蝠侠》等。
- 21世纪,欧美动漫产业不断创新,如《阿凡达》、《疯狂动物城》等。
三、中外动漫特点1. 中国动漫特点:- 强调传统文化元素,如《大圣归来》中的中国风。
- 注重道德教育,如《黑猫警长》中的正义感。
-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如《葫芦兄弟》中的剪纸艺术。
2. 日本动漫特点:- 注重人物塑造,如《龙珠》中的悟空。
- 强调友情、爱情、冒险等主题,如《火影忍者》。
- 创新视觉表现,如《攻壳机动队》中的未来科技。
3. 欧美动漫特点:- 强调视觉效果,如《阿凡达》中的3D技术。
传统动画发展历史教案初中
传统动画发展历史教案初中教学目标:了解传统动画的发展历史,掌握动画技术的演变,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一、古代动画1. 中国剪纸动画:剪纸动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剪纸和灯光的结合,展现出生动的动画画面。
2. 欧洲玩具移动画:欧洲在18世纪出现了以玩具为载体的移动画,通过旋转、摆动等方式让画面产生动态效果。
二、早期动画1. 黑白手绘动画:20世纪初期,动画开始以手绘形式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迪士尼公司的乌托邦。
2. 早期动画技术:在动画发展的初期,人们使用透明胶片和多格动画等技术制作动画片。
三、传统动画的黄金时代1. 彩色手绘动画:20世纪中期,动画开始出现彩色手绘作品,如《灰姑娘》、《小飞象》等。
2. 大型制作动画片:动画产业开始兴起,出现了许多大制作的动画片,如《辛普森一家》、《狮子王》等。
四、数字化时代的动画1. CGI动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CGI动画,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和特效,让动画画面更加真实。
2. 3D动画电影:随着3D技术的出现,许多动画片开始以3D形式制作,如《冰雪奇缘》、《超人总动员》等。
教学活动:1. 讲解传统动画的发展历史,介绍古代动画和早期动画的技术特点。
2. 观看传统动画经典作品,分析其画面构图和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讨论动画技术的演变,分享自己对动画的看法。
4. 鼓励学生参与动画制作,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
教学评价:1. 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分享自己对传统动画的看法。
2. 制作动画作品,展示自己的动画创意和技术水平。
3. 完成课堂作业,对传统动画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传统动画的发展历史,掌握动画技术的演变,培养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画产业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应该秉持初心,保持对传统动画的尊重与热爱。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摘要:中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但是真正的动画产业链仍未形成,国家虽然在中国动画产业中投入了许多,但中国动画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以下就我愚见来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的现状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程●起步(1926~1949)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动画短片,由此,中国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动画。
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篇《铁扇公主》,这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的起步是相当早的。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
可以说这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中国动画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
●发展(1950~1980)与断层(1966~1976)1950年后,中国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当时的中国动画产业的龙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全国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创作了如《东郭先生》(1955)、《骄傲的将军》(1956)《小蝌蚪找妈妈》(1960)、《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
但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击,10年内没有任何作品诞生,出现了断层期。
直到1979年《阿凡提》的问世,才结束了中国动画产业长久的沉默。
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中最纯真的一个阶段,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中国动画制作人们追求质量,不计较成本,不考虑盈利,运用动画、木偶、剪影等技术,一集一完结,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国产动画。
●踟蹰(1980~2004)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引进外国动画。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铁臂阿童木》;1986年,引进《花仙子》;1992年,引进《圣斗士星矢》;1996年,引进《灌篮高手》;2001年,引进《EV A》。
八九十年代是外国动画盛行的时期,笔者认为外国动画盛行的原因有:1.传统与市场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动画电影制作者习惯慢工出细活,一集一完结,完全抵不过国外已经市场化的按季度生产上百集的势头。
以《魔方大厦》为例,9集的动画用了4年来制作,而日本按照季度,一般每季度生产13集动画。
显然,中国动画供不应求,观众们在等待周期当然更多的会接触国外动画。
2.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例,1980年后的作品有《九色鹿》(1981)、《天书奇谭》(1983)、《葫芦兄弟》(1986)、《十二生肖》(1993~1995)等,大多是以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为故事蓝本。
而当时进口的如《铁臂阿童木》(1980),设定是未来世界;《圣斗士星矢》(1992),以希腊神话为蓝本,架空世界观;《灌篮高手》(1996),描绘热血的青春校园生活。
中国文化虽博大精深,但看得多了观众难免审美疲劳,于是会更倾向于看不同于中国世界观的动画作品。
虽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此后逐渐没落,但她在中国动画制造业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是奉献式的,50多年来,《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宝莲灯》、《大耳朵图图》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包括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童牛奖”等在内的200多个奖项1。
●缓冲(1995~2012)动画工业化的铁蹄在20年完全冲垮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积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逐渐没落,此时中央电视台“接管”了中国动画制造业,创作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1995)、《小糊涂神》(1998)、西游记(1999)、哪吒传奇(2003)、《围棋少年》(2005)、《天上掉下个猪八戒》(2005)、《小鲤鱼历险记》(2007)等作品。
中央电视台出品的这些动画中规中矩,在作画上有一定进步,但编剧上依然墨守成规。
在缓冲期,《蓝猫》系列是不得不提及的。
《蓝猫淘气三千问》于1999年12月在北京电视台首播,透过蓝猫一行人的历险过程,向观众科普一些科学知识,十分受青少年观众的喜爱。
《蓝猫淘气三千问》全集3000集,是世界上集数最多的动画。
但相比于其集数之令其他动画难以望其项背,《蓝猫》系列更令人称到的是,它终于将中国动画的产业链搭出了一个雏形,即由动画片——动画片运营策划——动画片制作——影视播放——动画衍生产品营销五大产业有机结合,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特点。
2在《蓝猫》系列热播后,快速扩张出了许多特许加盟店,2002年加盟店达到2300余家,衍生产品多达6000多种。
然而这种快速的膨胀势必会使产品质量、经营水准低下,不过几年《蓝猫》系列的衍生产品就没落了。
《蓝猫》系列虽然没落,但给中国动画指明的一盏灯:1.产品面向低年龄段。
2.打造好品牌,制作动画衍生产品。
3而《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便是按照这种营销方式经久不衰了。
●复兴(2013~)在2006年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成立之后,仿佛埋下了中国动画复兴的种子,2012年有妖气在多方筹备下投资制作了《十万个冷笑话》动画第一集,并于7月11日正式启动,虽然故事设定仍取材于中国神话,但是其中人物的性格、形象,与神话中的完全不同,各个形象都十分滑稽有趣,好评如潮。
2013年《十万个冷笑话》获得第十届金龙奖,最佳新媒体动画奖。
2015年9月29日获得了最佳动漫改编奖。
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的营销模式比较接近日本动画的营销模式。
2015年,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独家签约的漫画《雏蜂》在中国与日本同时播出,并放出了手办化的消息(手办是日本流行的动画衍生产品的一种),也邀请了日本的声优演出。
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现在许多中国动画在模仿这种模式,更多的中国动画也在外国开始播放。
二、中国动画的现状随着国人的观赏水平、经济水平提高,中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国家政策1.对动画的补贴。
政府扶持国产动画产业并不以质量好坏区分,而是以产量、播出平台等标准核定。
以石家庄出台的规定为例:凡在省级电视台首播的,按二维动画片每分钟800-1500元、三维动画片每分钟1500-2000元标准奖励动漫企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及境外主流电视媒体首播的,按二维动画片每分钟2000元、三维动画片每分钟5000元标准奖励动漫企业,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笔者认为,这一政策一方面激发了热爱动漫产业的制作人的斗志,一方面又出现了套取国家补贴的不良制作者。
如抄袭《赛车总动员》的《汽车人总动员》、以及号称耗资2100万打造的3D动画巅峰巨作,无一不表明了此政策的漏洞与不足。
让中国动画产业进入了不良的正1百度百科2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王冀中3引用知乎:今也平反馈调节:有志之士难以得到补贴、抄袭之作得到补贴——好作画、好编剧、有创意的作品无法问世、抄袭之作横空出世——观众不满,国产动画口碑大打折扣——政府看不到国产动画产业的成效,减少补贴——有志之士更难获得补贴···2.禁止外国动画在黄金时段播出据《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的播出管理的通知》: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20时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战士境外动画片的栏目。
合拍动画片在这一时段播出,需报广电总局批准。
笔者认为,这一政策虽然保护了国产动画的收视率,但也出现了很严重的报复性反弹,在2013年日本动画《进击的巨人》被广电总局禁止在网络平台上播出的时候,广电总局遭各论坛的动画迷的批评,以及之后因版权原因使得许多境外动画下架的时候,广电总局又成为了中国动画迷的“出气筒”。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有:1.政策使观众在电视上接触的多是国产动画,使得观众审美疲劳。
2.国产动画不如境外动画,这一政策更显得像是“闭关锁国”,令观众不满。
观众是以作品好坏来选择观赏的作品的,对这一政策报以批评的态度无可厚非。
资金以下列出三项数据:1.《大圣归来》:耗资6000万人民币。
2.《大鱼海棠》:耗资3000万人民币。
3.《疯狂动物城》:耗资1.65亿美金《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是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无论在作画、编剧、宣传上,在全国范围内都获得了巨大成功的电影,但影响力和风评,远不及《疯狂动物城》。
暂且不谈编剧上的差距,仅比较《大圣归来》和《疯狂动物城》两部3D作品的作画,《大圣归来》更多的运用了模糊远景、毛发以及雾化的效果,而《疯狂动物城》则几乎没有运用模糊技术,甚至在不同地区播放的电影中,将影片中的配角做了替换,例如中国地区播放的版本,将电视台的主持人由灰熊改成了熊猫。
外国动画处于良好的正反馈调节中,用更多的资金吸引更大的市场,在《功夫熊猫3》中,梦工场动画甚至不惜重金,将在中国地区所播放的动画中的英文口型改成了中文口型。
不得不夸赞此为匠心。
中国动画处于不断摸索的负反馈调节中,受到资金的制约,无法一时间拿出冲击全球级别的作品。
笔者认为,造成中国动画产业资金不足的原因有:1.中国的影视播放系统的垄断地位并没有变化4电视台和影院,掌握着国家公共的资源,对于制作公司送来的动画作品百般挑剔,压价甚至不付款,以广告时间交换,把本应该属于电视台广告部门的业务强加在动画制作公司的头上,让动画制作公司在拍摄动画的同时还要考虑为电视台承接广告业务。
一部制作完成并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播放的动画,却先要付给院线一笔保证播出影片后不亏损的补偿金(如《小兵张嘎》)以至于动画制作公司不制作骗子不亏,制作就亏,播出更亏,除非能得到企业和银行资金的大力支持。
但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和银行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他们是看中了动画产业的潜在市场远景才会投资,但对动漫产业有远大的独特的眼光的企业家银行家又有多少呢?2.中国影视的受众人群。
4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王冀中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视正在逐步被即时网络直播的网络媒体取代,真正看电视的一般是中老年人,或儿童,即不能十分熟练使用网络媒体的人。
而中老年人更多的喜欢看电视连续剧,或者综艺节目,儿童更倾向于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这种面向低领年段的国产动画,但若是只制作低年龄段的国产动画,中国动画是不会有出路的。
在网络媒体上,青少年的选择十分广泛,如韩剧、美剧、外国综艺、境外动画等,选择在网络媒体上看国产动画的占少数。
但是受众人群的选择驱使企业家投资项目,故很少有企业家、银行家投资动画产业,这也是中国动画资金短缺的原因。
3.中国动画产业确实在亏损。
《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2012)》指出:国内动漫企业大约有85%处于亏损状态,移动互联网游戏开发者也有70%处于赔钱的状态。
对于企业家和银行家来说,这种数据直接导致他们不会花重金投资中国动画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