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康复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1、肝肾亏损: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关节灵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骨关节病。
2、感受外邪:脏腑虚弱、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影响气血运行,经气不通畅,也是形成骨关节病的常见原因。
3、慢性劳损:常从事低头、弯腰、久立等工作,致使气血、筋脉运行不利,瘀血阻滞,导致肌肉、筋脉骨骼营养障碍,局部受损,因而产生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
4、跌扑闪挫:由于暴力外伤或患部用力过度,损伤筋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雍滞不通,而发生骨关节病。
5、先天畸形:有些患者骨关节畸形,虽年轻体壮时尚无症状,但中年以后,由于体质虚弱,劳累或感受外邪后,畸形部位易出现病变。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高的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不少患者虽不情愿,但又时常成为“拜访”医生的“回头客”。该病复发率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
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
3、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
4、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另外,发病可能还与遗传、体质、代谢等因素有关。
三、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多数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姿势导致的。那么如何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呢?适度的、有规律的的腰椎锻炼可以锻炼腰椎,达到治疗效果。下面就由整脊专家崔彦杰教授为我们介绍一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有氧运动能减轻腰椎负担,并能增强腰椎柔韧性和肌肉力量,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首选运动是快走和慢跑。进行这两项运动时应穿有弹性的运动鞋,抬头挺胸,每天或隔日活动30分钟左右。建议腰椎术后患者快步行走,腰肌劳损等退行性腰椎病患者活动时间应有所限制,一旦发生腰痛症状应立刻停止活动。
其次是登山运动。登山可锻炼大腿肌肉和腰肌力量,但过度劳累会增加腰椎负担。登山时应尽量避免斜坡角度大的山路,不应背着重物登山。登山时有意让腹肌用力,膝关节稍微屈曲。
第三是骑自行车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也有益。骑车时车座尽量降低,把手高一点。骑车对腰椎管狭窄患者最有利,它可以增加腰椎管宽度和腰椎柔韧性,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为宜。
四、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康复疗法:
1、鱼跃:俯卧,两手放在腰部,把上身和两腿同时后伸抬起,做成弓状。一定要注意膝部不要弯曲。尽量在这一姿势下维持一段时间,这样保持的时间越长越好。
2、昂胸:俯卧,用双手支撑床上,一定要先从头部后仰开始,然后同时支撑手渐渐撑起而把胸部向上昂起,最后使劲后仰,力度达到腰部为止。
3、下腰和后伸:站立,两腿分开约肩宽,足尖向内。弹动性地向前弯腰,使手触地。然后复位再向后伸腰,同时也要弹动性地后伸到最大量。如此反复五至十次,病情好转后一定要加大动作幅度,还要注意循序渐进的保养。
4、动髋:仰卧,先以右腿向脚的前方猛然一伸,同时髋部向右一摆。再做左腿。动作要协调而有力,两腿交替做二十至三十次。
5、蹬腿:仰卧,尽量屈曲髋、膝关节,足背勾紧。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后,将大小腿肌肉绷紧,然后放下还原。
五、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保健
1、关节松动术:治疗师在实施手法治疗中应整个身体用力,双手、拇指、手指等仅仅起传导作用,肌肉力量应作用弥散而不能集中到局部。治疗接触点应
稍离开运动关节,以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比较舒服。
治疗技术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模式,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技术都必须适应患者的症状、体征、病理变化,主要治疗技术如下:脊柱中央后前按压;脊柱中央后前按压并右侧屈;脊柱中央前后按压;单侧脊柱外侧后前按压;横向推压棘突;旋转;纵向运动;屈曲;直腿抬高
2、整脊推拿:未破裂型推拿效果好,破裂型效果不佳,巨大突出的中央型为推拿禁忌证。
对适合整脊推拿的患者,要根据其病情轻重、病变部位、病程、体质等选择适宜的手法,并确定其施用顺序、力量大小、动作缓急等。初次发病但症状较轻和恢复期疼痛缓解者,肌松类手法加牵引、整复类手法。而病程迁延日久者,可适当增加整复类手法。
六、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1、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属于腰痛范畴,考《内经》、《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等中医针灸典籍,治疗腰痛症的有效穴位逾百十个,主要可以起到宣痹止痛、通经活络、调理气血、强健腰膝、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使腰椎间盘突出症之病痛得以消除。
2、推拿:常用手法滚法、按揉法、挤压法、点法、拿法、斜扳法、搓法、擦法,热敷法及腰腿被动运动法。它与其它推拿方法不同之处是推拿者在施治时运气发功于手指或掌心(劳宫穴)直向病灶,灵活运用顺经、点穴推拿按摩,有补有泻。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力强,能直达病灶,能打通气路,使血液畅通无阻,达到通则不痛的理想效果,安全舒适,男女老少皆宜,无副作用,深受当代人的欢迎。
3、中药调理:腰椎间盘突出应做到及时治疗,可以外贴【腰椎.骨方.世医贴】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作用,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并且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不能久坐,不能使腰部猛然受力。
4、腰椎牵引:牵引是治疗腰椎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力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腰椎施加牵引力,拉宽椎间隙从而达到:A、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椎间盘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B、消除炎症,促进血液循环。C、解除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