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六艺中“乐”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六艺”的当代意义
浅析“六艺”的当代意义摘要: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成为社会脊梁的莘莘学子肩负着深重的国家使命,加强自身修为和磨练才能让中国引领世界。
关键词:新六艺;措施;意义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80-01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音乐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大武等古乐;射: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算法(计数)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
由此可见,作为文明古国除“礼”占有主导地位,其他才能也同样强大必将让人更加叹服。
一、新时代的新“六艺”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六艺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延伸:礼:继续沿用和发扬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礼教之风;乐:了解掌握有代表性的本土和外来音乐和乐器,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射:基本的防御和自我保护能力及意识,强健的体魄;御:现代常用驾驶技术;书:各种书写及文字组织驾驭能力,漂亮流畅的字迹;数:计算理财规划能力。
以上各种能力也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应具备的。
二、当代大学生的“六艺”现状从“礼”而言,部分大学生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常自视过高目空一切,而表现为缺乏对人的尊敬和礼貌。
“乐”是复合型人才的一项,只会专业知识而不懂艺术情操既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陶冶情操,也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为自己添彩,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为自己的事业谱出华美篇章;“射”,现代大学生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和缺乏判断能力导致各种受骗;“御”的才能是利己而不强制的,看个人需要而定,只是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多掌握一项技能是对自己最大的辅助;“书”的好坏直接影响自己给人的第一映像和自信,好的语言驾驭和组织能力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漂亮的字迹,流畅的文笔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无计划开支而成为“月光族”就是缺乏“术”的表现,同时也是无形中增加家庭负担,对父母更深一层的精神和物质的压榨。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其一生成就斐然,是享誉古今中外的文化巨人之一。
孔子身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有着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积累总结出了许多教学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他的教育理念最总成为了珍贵的传统教育思想,并对现代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 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能够在他所处的时代提出:“建国君民,教学力先”的思想,体现了其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远见卓识。
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以此终结了奴隶主和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格局。
至此,教育的范围被扩大到了平民,非常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
他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这里的“性”是指人的素质和禀赋,而“习”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孔子意在说明在教育过程中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对人的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
所以他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总是深刻的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据记载,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他的学生来源多,分布广,差异大,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和商人子弟,大多数是平民,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
这充分说明,孔子认为人无论出生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
“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孔子的平等教育观,对当代教育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如今受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应当坚持孔子的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公共的学校教育体系(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人(如高校扩招、希望工程),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阶层的教育资助,保证所有学生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利。
2 关于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当官也;优,余力也。
这体现了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即鼓励人们如果当官有了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了余力就去当官,这样学习就与做官有了非常密切的联系。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启示
2019年第13期文学教育浅析孔子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启示曹汉卿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1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在社会经济和趋势上,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各诸候争相招聘贤士 ,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 为孔子办私学培养各类人才提供了社会条件。
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鲁国的文化传统是“周礼尽在鲁”,鲁国文化仍保留许多周朝文化,这有利于孔子把西周依赖的礼乐文化加以改造而创立自己的学说。
2孔子的教育思想2.1德育为主的教学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被称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这些内容可概括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并且以德育最为重要。
孔子非常重视弟子的德行修养,向弟子传授“礼”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仁”内在的仁爱之心的德育内容。
《论语》中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体现了“仁”,孔子告诉弟子,自己不想的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要学会推己及人。
这与我们目前提倡的“德育为先”的思想是吻合的。
孔子“仁爱”的教育主张培养了德才兼备的人才,也为我国当代教育重视德育做了重要的铺垫。
2.2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孔子将“有教无类”作为其教学方针。
“有教无类”指不分贵贱、贫富、种族、国别和年龄,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是一种教育公平的体现。
孔子认为,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并进行师生见面的流程,拜师之后就可以跟随孔子学习。
“有教无类”思想与今天提出的“全纳教育”内涵相似。
全纳教育是1994年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吸收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而孔子的“有教无类”也主张不论学生的贫富贵贱和等级出身,主要学生诚心求学,都应该得到老师平等对待和教育。
可以说“全纳教育”这一思想深受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提供了平民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培养了大量人才,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音乐文化发展影响之我见
这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进步,都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 (二)一味的追求收视率,不惜手段来吸取大众的目光。例如
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就出现过这样的现象,站在舞台上唱歌的人, 拼的不是唱功,而是拼自身的身世之惨,这不仅违背了这台节目所 要表达的真正内涵,也有损社会风气,这就像假借艺术的手段来达 到一种经济利益的目的,使音乐变得不纯粹。
四、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当代音乐教育观。孔子的音乐精神“仁” 以及他所提出的尽善尽美、注重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培育了民族精神, 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 有利于树立和谐音乐的理念。孔子的音乐审美态度即为“和”, 这使得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与外在表现都保持在中和的状态。 3. 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思想,使音乐逐渐走向平民化, 大众化。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正是继承并 发展了孔子之说。 4. 孔子主张正乐,推崇雅乐,反对郑卫之声,增强了音乐的艺 术性,使后世音乐文化更加专业化。 (二)消极影响 1. 孔子开启了以政治道德的标准来评判艺术的传统,间接造成 了艺术自身独立性的缺失,使得音乐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在我国缺 乏独立地位。 2. 孔子直接针对雅乐,郑卫之声这两者的关系,推崇雅乐,反 对郑卫之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民间音乐的发展,使得古代 的一些优秀的民间音乐不能够流传到后世。 3. 孔子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与强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在 新中国历史上,我们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把音乐作为政治的附 庸和单纯的宣传工具,使得音乐的发展一度滑落低谷。 结语 当今的音乐文化空间看似广泛,实则是一种受限制性的选择空 间。为了避免音乐文化过度娱乐化现象再加深,我们应该做到 1. 提 高辨别能力;2. 改革音乐体制;3. 增强文化自信;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让我们的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黄洁扬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他年轻时虽有积极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
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
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 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
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重德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
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
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属于世界普适价值。
其“有教无类”(不分阶层,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思想,是当代“平权”运动、“教育公平”理论的先驱;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后生可畏”等思想,以及孔子所推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的教、学态度等,堪称古今通用的“师道”、“学道”。
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
他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
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
因此孔子的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界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天何言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
苍天还需要说话吗?孔子是借这句话告诉我们,其实,有时候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你看,苍天从来没有说话,但它却厚载万物,承载着四季轮回,谁不说天地的胸怀最宽广呢?孔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商量的语气。
他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所以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反过来想想自己教育学生的时候,总是声色俱厉,经常指责学生不该如何如何,很少跟学生温和地讲道理,所以学生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如果教师采用无声的教育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吗?要求学生不要乱扔纸屑,我们弯腰拣起学生扔的废纸,此处无声相信比有声更能教育学生。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请教说,有没有这样一个原则,它是我们终身都应该遵守执行的。
孔子说,有的,这就是宽恕。
宽恕的意思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与这个原则相伴随,孔子主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不愿意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自己,自己就首先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
儒家音乐教育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儒家音乐教育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影响作者:李梅华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1期李梅华(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 276826)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古代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的转型时期。
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深刻变革,文化教育活动也相应的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导致形成“礼崩乐坏”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通过对夏、商、周三代流传下来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总结、梳理、思考和重新认识。
孔子的儒家音乐教育,突出了人的价值和地位。
孔子的音乐教育史将伦理道德的教育与审美情感教育相结合。
当今社会,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待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影响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16-011 儒家音乐形成的背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儒家乐教思想的萌芽。
礼乐制度(包括其教育制度)的产生,如果是追寻其本源,则可上溯至氏族社会的原始礼仪活动。
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具体实施内容,是从原始祭乐礼仪活动发展而来的。
夏代,使得祭祀礼仪的音乐变成为享乐音乐,标志着另外一种服务于娱乐的音乐教育的形成。
商代的乐教,人们习乐是为了服务于宗教祭祀活动的音乐教育观念,商代的礼器和乐器,其乐器的工艺制作与音列形态设计,都达到较高的标准。
在夏、商、周三代学校教育制度中,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三代中最为完善的,也是对儒家音乐影响最大的。
西周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西周的礼乐教育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的性质,这是历史的特征。
西周的乐教思想,总而言之就是道德伦理教育与乐舞艺术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与审美情感教育的共构一体,为以后的儒家乐教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 儒家音乐教育的发展孔子是教育家、音乐家,同时也是最早的、最具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中国古典音乐的思政教育功能历史缘起及当代价值
收稿日期:2021-6-3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2020-202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站式 学生社区 竹笛与传统文化学习基地 (2021-2022)成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 高职院校美育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以立达书院艺术教育进社区为例 (项目编号:10258020310006z )㊂作者简介:邢良(1983 ),男,河南南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㊂中国古典音乐的思政教育功能历史缘起及当代价值邢㊀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㊀518055)㊀㊀[摘㊀要] 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㊂ 体现了音乐具有使人向善的教化功能㊂中国古典音乐具有爱国主义教育㊁道德境界提升㊁激励青年奋进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㊂中国古典音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㊂[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思政教育;历史缘起;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11X (2022)05-0125-03doi :10.3969/j.issn.2096-711X.2022.05.054[本刊网址]http :// ㊀㊀音乐是人类文明的化身,它诠释了最单纯的真㊁善㊁美㊂音乐是道德品质的升华,它可以净化心灵,引人向善㊂古典高雅的音乐具有提升人们内涵修养和道德境界的特殊功能㊂党中央和国务院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和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育人价值㊂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㊂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㊁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㊂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艺术类课程要以美育人㊁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㊂这些重要指示精神,是当代高校思政工作和美育工作的根本指南㊂一㊁音乐教化作用的历史缘起礼乐 在古代具有宣传统治阶级政治主张㊁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人们道德境界的教化作用㊂教育家孔子提出 礼乐 治国安邦的思想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㊂ 他认为治理国家,改善民风,没有比音乐更好的方式了㊂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是 六艺 ,即礼㊁乐㊁射㊁御㊁书㊁数㊂礼㊁乐排在最前,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㊂ 礼 是设立规则,约束人们的外在活动㊂ 乐 可以提升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行㊂ 礼乐 兼治,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内外兼修㊂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有着和孔子截然不同的观点㊂他强调 大音希声 ,认为最原始㊁最天然的声音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㊂老子思想观念的核心就是 自然 和 无为 ㊂他利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阐述了 和 的理念,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世间万物,不要去打破本来的规律㊂魏晋时期嵇康认为,和谐的音乐能够促使人们内在心态的平和,促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减少社会矛盾,达到 移风易俗 的社会功效㊂因此,嵇康的音乐思想可以概括为: 和 为天下㊂在西方国家,也有类似音乐教化作用的观点:在柏拉图看来,音乐是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非常重要㊂他认为,音乐的感染力和人们的内在思想有紧密联系㊂音乐除了娱乐功能,还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可以影响人的性格㊁行为和思想㊂亚里士多德说:音乐是用来改变灵魂的艺术㊂他提倡将音乐与体育相结合,可以提高国民的内在修养和健康体魄㊂而一些消极的音乐必须禁止,否则可能会产生负面社会效应㊂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是一系列音高和节奏的组合体系,音乐不仅能够表现和反映人们内心的和谐状态,而且能够渗透进内心,以至人的灵魂,再通过内心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㊂综上所述,音乐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也是最美的艺术形式㊂音乐的功能不只是休闲娱乐和丰富生活,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特质体现出来的教化作用,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历史的发展㊂二㊁中国古典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解析中国古典音乐又称高雅音乐,早期的艺术形式包括声乐㊁器乐和乐舞表演等㊂诗经㊁汉乐府诗㊁唐诗㊁宋词和元曲等都属于早期的声乐作品,由诗词配上曲谱进行演唱的形式传承下来,有代表性的如汉乐府诗‘长歌行“等㊂古代的器乐演奏历史非常悠久,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 骨笛 已有8000年历史㊂另外还有古琴㊁琵琶等诸多古典乐器,经典曲目有琵琶曲‘夕阳箫鼓“,古琴曲‘广陵散“等㊂乐舞表演是综合歌唱㊁舞蹈和乐器演奏为一体的演出形式,往往表现特定的主题,一般用于大型庆典或祭祀活动,如‘秦王破阵乐“等㊂‘论语“中记载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㊂ 这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音乐教育作用的论道㊂他认为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㊂在这里,音乐的教化作用,体现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如‘念奴娇㊃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的诗句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琵琶曲‘春江花月夜“中对江南水乡令人陶醉的夜景描绘等,使人顿然升起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之情㊂(二)道德境界提升功能高雅音乐能够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使思想变得纯洁,心灵得到净化㊂如古琴曲‘梅花三弄“表现梅花冰清玉洁㊁迎风斗艳的傲骨形象,寓意做人也要像梅花一样,不畏艰难困苦,迎难而上;坚守道德准则,不染世俗㊂(三)激励青年奋进功能中国古典音乐不仅内涵丰富,旋律优美,还具有激励青521第35卷第5期㊀总第315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Vol.35.No.5(Gen.No.315)2022年3月(上)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Mar.(first half)2022年人奋进向上的特殊功效㊂如古筝曲‘战台风“描绘了一幅码头工人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与台风搏斗的激烈画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为普通工人的拼搏精神所感动,瞬间激发昂扬斗志㊂(四)促进社会和谐功能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㊂中国古典音乐不少曲目蕴含和谐社会元素,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㊂如洞箫曲‘送别“描述了送别好友时依依惜别的场景㊂聆听曲目时自然而然会被这种友人之间的真情所感动,对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所向往㊂三㊁中国古典音乐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㊂ 毛主席形象生动地强调了要完成任务,方法至关重要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理论 灌输 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㊂随着社会发展,新时代大学生个性更加突出,自主意识增强,传统理论灌输法很难达到预期教育效果㊂于是,教育者遵循 以生为本 的教育原则,开拓了疏导教育法㊁激励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方法㊂尽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从不同的角度起到了教育学生的积极作用㊂但是这些方法或过于抽象化,或过于理论化,从而降低了教育的实效㊂中国古典音乐教育形式多样,内涵丰富㊂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音乐感化教育的特殊功效㊂首先,通过音乐的熏陶,使大学生在欣赏美妙音乐的过程中提升审美眼光和道德品质㊂从而实现了对大学生 润物细无声 教育效果㊂其次,中国古典音乐教育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内涵修养,而且有助于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㊂最后,中国古典音乐教育属于美育范畴,美育的目标就是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美的认识,同时激发内心对美的追求㊂音乐教育这种寓教于乐㊁潜移默化的特点,是其他思政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㊂因此,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开展思政工作,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㊂(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真㊁善㊁美是社会弘扬的人类精神三种境界,即追求真理㊁提升道德和提高审美㊂追求真理和知识,提升道德素质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方面㊂美是真与善的升华,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才是应该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㊂人的综合发展要求真㊁善㊁美三种境界同时具备,当前高校教育主要体现在智育和德育层面,审美教育方面还严重不足㊂中国古典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㊂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音乐特有的感染力具有特别的感化作用㊂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内心境界的升华㊂一方面,中国古典音乐教育有助于高校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㊂高校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㊁理解和感悟,进而形成艺术审美能力㊂这种审美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并以文化素养的方式展现出来㊂另一方面,中国古典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感悟人生,自我反省的意识㊂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变得物质化,功利化㊂通过古典音乐的熏陶感化,进一步提升青年学生自我反省,明辨是非的能力㊂远离假恶丑,追求真善美㊂中国古典音乐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内涵,完善人格的素质教育㊂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传统思政教育由真㊁善达到了美的境界,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㊂(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出现偏离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轨道,甚至被不良信息影响而误入歧途,因此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课程十分必要㊂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主要还是理论教学㊂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现,理论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㊂一方面纯理论的灌输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情绪,影响教育效果㊂另一方面由于授课形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㊂因此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㊂把中国古典音乐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创新方法㊂通过发挥中国古典音乐旋律优美㊁内涵丰富的优势来提升传统教学的吸引力,可以使枯燥的理论课变得充满趣味性㊂第一,利用中国古典音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㊂艺术教育具有非强加性的特征,靠音乐自身的吸引力来感染学生,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㊂第二,通过中国古典音乐教育可以把思政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形象㊂把枯燥难懂的理论文字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形象具体㊂第三,推广中国古典音乐教育更容易帮助受教育者辨别善恶,区别美丑㊂中国古典音乐大多主题鲜明,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美丑,泾渭分明,并且音乐内容弘扬的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也比较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㊂因此,中国古典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必定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魅力㊂(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是道德品质㊁知识水平㊁审美能力㊁身体和心理状况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即德㊁智㊁体㊁美全面发展㊂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知识技能提升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身体和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艺术审美能力则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升华㊂中国古典音乐教育能够推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可以促进大学生品德素养的提升㊂充满正能量的中国古典音乐意境深远㊁寓意崇高,具有春风化雨的思政教育功效,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思想意识,激发内心善因,促进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养成㊂其次,可以促进大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㊂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古典音乐能够增强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激发人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同时音乐具有启迪智慧的特殊功能,正所谓 音乐是唯一的宇宙通用语言㊂ (注:塞㊃罗杰斯‘意大利㊃贝加摩“)借助中国古典音乐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㊂最后,使大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和正确价值观㊂古典音乐具有引起情感共鸣和情绪抚慰的特质,通过 音乐治疗 可以使人快速走出情绪低谷,因此有人说:音乐是心灵的良药㊂同时,高品质的古典音乐,还能够使大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大学生的奋斗意志,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㊂参考文献:[1]中央人民政府网.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xinwen/2018-09/ 10/content_5320835.htm,2018-9-10.[2]张冀瑶.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探究[J].北方音乐,2019(24):28,30.(下转第129页)621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35卷第5期㊀总第315期育教学中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必须进行深入研究㊁解决,具体可以从加强对体育 非遗 方面的重视与投入㊁拓展丰富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㊁优化队伍促进传承效果的有效彰显等方面着手,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与高职校体育教学的结合中走得更远㊂参考文献:[1]周紫微,刘芳,王卓. 涵化理论 视阈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3):145-146,158.[2]李晓明.乡村学校畲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内容的适切性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1):129-130.[3]樊腾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大众文艺,2020(24):220-221.[4]杨伟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宾小彩龙 的价值与教育活态传承研究[J].武术研究,2020,5(11):104-106.[5]黎丹,刘中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路径研究[J].文化学刊,2020(9):116-118.[6]何飞,李婷婷.高校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策略[J].教育观察,2020,9(26):136-137,140.[7]覃宇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8]仲佳锋,覃宇德.信息化时代体育非遗校园传承研究 以黄沙狮子为例[J].武术研究,2019,4(6):118-122.[9]藏威,李国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98-199.Research 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Physical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WU Zhen -zhen(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for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Changzhou Jiangsu 213000,China)Abstract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enrich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value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mbin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path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rsonnel.Key words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hysical education;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study(责任编辑:桂杉杉)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第126页)㊀㊀[3]柏拉图.国家篇[A].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4](美)谢尔曼㊃汤恩比克著,黄韬,梁豪,徐卫翔等译.音乐的故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5.[5]吴淑元.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审美类型和作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7-91.[6]葛军.高等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0-13.[7]张瑞蓉,卢红.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30-32.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Func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XING Liang(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China)Abstract : Music can purify people s minds. It reflects that music has the function of making people kindness.Chinese classical music h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s of patriotism education,raise the moral,inspire young and promotion of social harmony.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expand the path,enhance the height and cha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promote the all -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al music;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istorical origin;contemporary value(责任编辑:章樊)921第35卷第5期㊀总第315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Vol.35.No.5(Gen.No.315)2022年3月(上)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Mar.(first half)2022。
儒家“六艺”再研究及其对当代美育的启示
盘 吸收 了这些 文化要 素并 上升 到系统 的理 论 高度 , 破 旧 日统治 阶级 垄断 教 育 的局 面 , 变 “ 打 一 学在 官
府” 为“ 而 有教 无类 ” 使传统 文化 教育播 及 整个 民族 。六 艺 , , 即礼 、 、 、 、 、 , 为 周代 的教 学 乐 射 御 书 数 作
科 目, 被儒 家教 育所继 承 , 为儒 家 教育 的一个 基 本科 目, 也 成 在古 代 教 育 中有 着 极其 重 要 的 地位 。然
而, 自汉代 开始 , 儒术 独尊 , 经学成 为儒 学 的主流形 态 , 由于“ 生乏 文武 之才 , 师 重训 诂之 义 ” 儒 经 … , 六 艺虽 然仍列 于经学 教育 之 中 , 其重 视人 的全 面发展 、 但 尊重 人 的感 性 经验 和情 感 诉求 的精神 实质 却 日渐衰废 , 到宋 明理 学时期 , “ 仍 占据修 身 的 中心地 位 外 , 他 各 艺在 儒 生 的经 验 和 知识 世界 里 除 礼” 其 都 处于边 缘位 置 , 艺至此 几近 湮灭 。清代 颜元 重 振六 艺 之教 , 颇 有 成效 , 惜 在 当时 儒 学教 育 体 六 并 可
遇是 否 与传 统教 育 的特点相 关 ?是否 可 以从 六 艺 的沿 革 历程 中寻 找根 源 ?并 且 , 如今 美 育 虽在 我 国 教育 中 占据 一席 之地 , 仍处 于边缘 状态 , 但 特别 是难 以落实 于具 体 的课 程教 育之 中。而 这恰 是关 系 到
儒家教育观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儒家教育观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作者:董双双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23期董双双(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30)【摘要】儒家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学派。
其思想中有关音乐教育的言论也为数不少,这些音乐教育思想至今仍对后世具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音乐的教化作用、教育对象的选择、教育方法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对儒家教育思想带来的启示进行论述。
【关键词】儒家;教育观;当代音乐教育;启示儒家学派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学派。
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为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该学派崇尚“礼乐”“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
在音乐方面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对人民的教化作用。
后世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中与音乐相关的资料主要见于《乐记》、《论语》及荀子的《乐论》等书。
那么,众书中所载儒家音乐教育观会给后世带来些什么启示呢?1 要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乐记·乐施篇》载:“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
”①是说天地的道理是:寒暑不适时就会发生疾病,风雨失去调节就要出现饥荒。
乐的教化对人民如同寒暑一样,乐教不适时宜就会危害时世;礼的制度对于人民如同风雨一样,礼制不加调节就会劳而无功。
《乐记·乐化篇》载:“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者也。
”②说乐是用以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的,礼是用以约束外貌行为的。
又有《乐记·乐论篇》载:“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
”③即礼是用不同的礼节规定使人们互相敬爱;乐是用不同的乐曲形式使人们互相亲爱。
荀子在《乐论》中亦指出音乐对人的影响很深,对人的感化很快,“夫声乐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④。
由上述诸引文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对音乐的教化功能所持的高度重视之态度,音乐教化作用的重要性亦可推知。
而今,我们应大力学习儒家的这种态度。
自2005年始国家教育部、文化部便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其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全国各地高校亦积极响应了该号召。
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刘 敏 ( 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 学 河南开封 河 4 5 0) 70 1
摘要 : “ 六艺”教 育在我 国的教育历 史上 占相 当重要 的地位 , 六 艺教育的宗 旨是 明德 ,而不在 于是否 掌握 高深的技术。六艺的教 育 思想一直影响着我 国的教 育思想,同时也影响着 美术教育的发展 。 医 术、天文、算数 等技术技 艺都不是通过 学校教育获取知识的 ,而是 由 父子相传 ,师徒相授 ,世代相传有利益 于文化的传承性 ,从 中可以得 到许多启示。今天 的美术教育的首要 目标就是培养新时代发展 的高素
质人 才 。
关键词 :六 艺的教 育思想;美术教 育;启示
引言
奴 隶 制 时 期 统 治者 夏 启 把 歌 舞 “ 天 而窃 以下 用 ” , 《 登 礼 记 》是 艺 术书 写成 文字 变成 后世 典籍 。六 艺教 育 《 记》 是战 国 礼 至秦汉 年 间儒 家学 者解释 说 明经 书 《 仪礼 》 的文章 选 集 ,是一 部 关 于 儒 家 思想 的 资料 。六 艺 教育 中乐 教 也 是 古代 的艺 术 教 育 形 式 ,虽 然 与 美术 教 育 没 有 直接 的紧 密 联 系 ,但 乐教 对 艺 术 的 发 展 ,尤 其是 对艺 术素 养 的培养 与提 高 , 以及对 艺术 作 品鉴 赏水 平 都 有一 定 的提 升 。 因其对 人 的审美 观 和能 力有 积极 影 响,所 以对 后 代的 艺术 教育 ,尤 其是 对 当今 的美 术教 育产 生 了不可 估量 的影 响。
一
学校 教育 制度 。这种 制度 在 当时来 说是 非 常合理 有效 的方 法 ,它 的影 响力 和价 值 是不 可估 量 的, 正是 因为这 样 , “ 艺 ”教育 成 六 为 了当时 主要 的教育 内容 。 六艺 教育 内容 中与 美术 联系 最 多 的就 属 “ ”了, “ ”的 书 书 教学 内容 包括 文字 的识 读 与书 写 ,由于 中 国汉字 具有 象形 性和 意 象性 , 以及它 在 中国文 化传 承 中 的重要作 用 ,所 以汉 字 的识读和 书写对 于 中 国视觉 文化 传统 的形 成起 到 了根 本性 的作用 。 “ ” 书 的教 学对 中 国的 古代美 术教 育有 着非 常深 远 的意 义 。在当今 ,人 们对 书法 的学 习和 追求 更 加强 烈 ,并没有 被 五彩 的视 觉文 化所淹 没 ,而 是 略显 出一些淡 雅和 从容 。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影响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敏而好学,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是知也”,这些脍炙人口的思想,每每读来,都让我们如醍醐灌顶。
他的教育思想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实践。
一、德育教育与教学实践孔子重视受教育者的德育教育。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肯定了教育改变人道德品质的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完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来担当爱人济世的使命,所以把道德的教育放在首位。
人的素质最核心的是人的道德素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的关键。
对人的教育首先应该教育怎样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有益于社会,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要把人培养成为有仁德的人,成为志士仁人。
所以,孔子强调对人要用道德加以教化,要导之以德,使其学会怎样做人,进而成为“仁人”。
“仁”的内涵主要包括:孝、义、忠、恕、勇、信、诚、勤、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直、中庸等。
所有这些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并做到身体力行。
学习上,我提倡同学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班里有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我倡导学生捐款捐物,让大家在帮助中感到班级的温暖。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中、信。
”并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教育学生。
所谓“六艺”,指礼仪、音乐、射箭、驭车、书法、算术等方面的内容,礼、乐、书、数是文,射、御是武。
他教文化的场所有杏坛,教武功的场所有射圃。
它既包括了为人处世的教育,又包括了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的教育。
孔子的三千弟子中,通晓六艺者72人。
“文、行、中、信”可以说是孔子制订的教学大纲,这说明孔子在数学中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给弟子,而且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艺”则包括了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基本要素,是通贯古今的教育方针。
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蕴涵
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蕴涵孔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在其教育活动和实践中所创立的教育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当今教育也具有重要影响和启示作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是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即主张人的天赋素质相近,而人的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的。
这一论断不仅被现代教育科学所证实,而且一直被推崇为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是孔子率先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即倡导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强调教育的平民化和公平性。
这不仅在春秋旧战国时期就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为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对目前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普及高中教育乃至均衡城乡教育、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三是孔子一贯主张“学而优则仕”,其教育目的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要培养从政的君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这一思想对于新时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教育必须以德首,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都要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四是“学而知之”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他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戏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指出要“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这对于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仍有重要意义。
五是孔子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和“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论,注重启蒙教育。
他教育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他强调新知识的引伸和拓宽,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即“举一而反三”。
在教育活动中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儒家乐教美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发
论儒家乐教美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发作者:吴丹宁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6期【摘要】谈到“美育”这个概念,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所首次提出的。
的确,西方正是将“美育”作为一门系统的理论和独立的学科,是源于18世纪席勒的所提出的这个概念和理论。
其后,经过近代以来著名学者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将此概念对国内学界的引介,“美育”逐渐在中国完善了理论体系,并且开始成为中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的“美育”思想到底还是根植于西方的,然而,本文就是要说明中国有着自己悠久的“美育”传统,并对今天的教育依然有着颇多启发意义。
【关键词】儒家;美育;乐教;礼教;当代音乐教育【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有云:“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说的是他对学生审美教育过程的感悟。
从中也可以看出,乐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决定成败的最后一步,审美教育是否成功,就看能不能在乐教上产生成果,培养出完善的才智与人格。
当一个人的情操与德行在音乐教育中得以提升,在孔子看来,对此人的教育就是成功的,也就是培养出了孔子心目中完善的人格代表:君子。
一、乐教美育思想在中国的起源谈到“美育”这个概念,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所首次提出的。
的确,西方正是将“美育”作为一门系统的理论和独立的学科,是源于18世纪席勒的所提出的这个概念和理论。
其后,经过近代以来著名学者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将此概念对国内学界的引介,“美育”逐渐在中国完善了理论体系,并且开始成为中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的“美育”思想到底还是根植于西方的,然而,中国有着自己悠久的“美育”传统,并对今天的教育依然有着颇多启发意义。
在《尚书·尧典》中就有相关记载:“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谢子元在我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真正重视音乐的只有儒家,尤其是早期儒家。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在音乐搜集、整理、修订、教学上自觉地做了大量工作,《论语》中记载他音乐方面的言论和实践近30处。
孔子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音乐观,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丰富的音乐思想。
可以说,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
孔子生当“礼崩乐坏”的时代,他痛心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无道,愤慨于诸侯“八佾舞于庭”的儹越,以恢复和弘扬礼乐文化为一生志业。
他“删诗书,订礼乐”,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教育学生(据说他还编有《乐经》作为教材,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约生前498年)著有《乐记》,是儒家的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一般认为也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
系统地学习、研究孔子的音乐观,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扬弃和转型,对当代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孔子的音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音乐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和道德教化工具的音乐功能观。
孔子主要是从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道德教化功能的角度来强调音乐的重要性的。
我们的古人虽然很早就认识到音乐是“由人心生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即认识到音乐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精神享受、抚慰和宣泄方式,但却几乎从来没有把音乐当作一种单纯的艺术,放任人们“为艺术而艺术”,而是把音乐当成一种统一老百姓思想感情的重要的统治工具。
《论语》和《乐记》大多是“礼”“乐”双提并论,如:“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礼节人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所有这些论述都强调音乐和礼的规X一样,是至关重要的统治工具。
简论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理论研究职 业OCCUPATION28OCCUPATION2022 05简论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储 潇摘 要:作为古今中外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
在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思想仍对当代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针对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 办学理念 教育方针 教育方法孔子在政治上最早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前些年,在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教授的建议下,孔子故里曲阜曾建成济宁市政德干部教育基地,这个基地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对干部开展教育培训。
孔子倡导统治者治理国家时不能靠武力和强权压制,应辅以对百姓的教育,对人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方能使统治稳固。
实际上,孔子的绝大多数弟子所从事的活动均与政治活动相关。
其弟子子夏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明确提出孔子的教学目的。
为培养出为一定政治目的服务的统治人才,孔子又提出系列教育主张,不仅开创了兴办私学的先河,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圣贤之士,并且形成较为完备的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人结合从教近三十年的体会和认知,现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简要论述。
一、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孔子在政治上有抱负、有远见,他希望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在此前提下,兴办教育成为他实现政治目的的主要途径。
通过“有教无类”的办法广收门徒,以培养一批栋梁之材,成为他实现政治目的的基本力量。
孔子以前的教育是“学在官府”,仅有极少数的贵族官宦子弟才有权接受教育,教育具有极大的社会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参加政治活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旧的教育体制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当时很多文人雅士、地位较低的从政者为了得到统治阶级的提拔赏识,获取从政本领,需要不断进行学习。
当然,下层人民为了改变贫穷愚昧等现状,也需要接受教育、读书识字、掌握谋生技能。
孔子的文艺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的文艺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孔子重视乐教。
乐教是通过音乐、舞蹈、歌唱等艺术手段来进行的。
孔子所说的“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乐”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它包括音乐、歌唱、舞蹈、建筑、绘画、雕塑、仪仗等等,如孔子推崇的《韶》、《武》诸“乐”就是包括音乐、舞蹈、歌唱等在内的综合性的“乐”。
狭义的“乐”则是指音乐,《论语?泰伯》“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的“乐”就是指“音乐”。
所以,我们应该将他的“乐教”的思想看做是对艺术教育的理论概括。
孔子衡量“乐”的标准是“尽善尽美”,“子谓《韶》美矣,未尽善也”(《八佾》),朱熹解释说:“《韶》,舜乐;《武》,武王乐。
美者,声容之盛;善,美之实也”,郑玄注:“《韶》,舜乐也,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尽善,谓太平也。
《武》,周武王乐,美武王以此定功天下;未尽善,谓未致太平也”。
尽善尽美,乃孔子所追求之最高理想。
孔子尽善尽美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除诗教、乐教、礼教外,孔子还重视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这里包括有美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里仁》)择居要择美的社会环境。
“知者乐山,仁者乐水”(《雍也》),就是指美的自然环境。
分析孔子的文艺思想,还应了解其艺术实践活动。
孔子精通乐理,“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很多资料表明,孔子不仅限于对文艺的了解,他本人还是一位很有修养的音乐家,既有一定的音乐演奏本领,还是第一位把音乐列为教育课程的老师,六艺中,‘乐’是其弟子们的必修课。
孔子的文艺思想,反映了他所处变革时代中复杂的矛盾,也给我们留下了富足的思想文化资源。
孔子一生所追求的“仁爱”思想在封建社会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他追求理想的精神却可以给当代的精神文化建设以深刻启示。
孔子的文艺思想中有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力图以乐教来建构完美和谐人性结构的思想,以乐成人的观点确实又有着超载时代、超载阶级的因素,可资我们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华“至圣先师”孔子创办私学时教授“三千弟子”时的六种教学科目。
其中,礼居首,乐居次,并兼顾射、御、书、数,礼即规范,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感性世界形式化的固定形式,是立身、处世、成人所必须遵循的法则。
乐即音乐,是人对现实世界的情感反应的具象化表达,具有调节生活,愉悦心身,陶冶情操的作用,与礼互为表里,是使人成“仁”的桥梁。
在古代中国教育演变中,在其他各艺相继泯灭被逐放出教育科目的过程中,礼、乐始终顽强地占据着儒学传承的核心位置,为六艺中生命力最强。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因而,孔子的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对礼、乐的教育上,时至今日,只要提起孔子,必想到“礼乐”,他的礼乐教育是其音乐教育哲学的核心和体现。
一、深窥“六艺”(一)六艺的来历夏商之时就有六艺,只是尚未臻于完善,乐居首位,礼排在从属地位。
到了周代,六艺的内容终于确定下来,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包含有射御书数完整系统的教育内容。
“六艺”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保氏》中:“保氏掌练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而曰六乐,三曰吴射,四曰御,五曰九数。
”西周的时候,无论国学还是乡学,无论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因为“学术官守”,致使礼乐教育自与庶人无缘,“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官学的重心在周宫廷,故而“六艺”只是宫廷的专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时期,“礼崩乐坏”“学术下移”“私学兴起”都使得社会教育活动发生了新的变化,做为“成人”的必修课也经孔子取精华去糟粕,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六艺的教材而实行。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关六艺来历的记述:“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记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事。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乃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儒林列传》也说:“孔子论次《诗》、《书》,修起《礼》《乐》”。
论即去取,次即编排,论次之外就是没有孔子本身的东西。
修起是使《礼》《乐》免于澌灭,也与著作不同,(实则是孔子立于新时代的文化复兴)从此奉为儒家教育经典,指导着中国古代的教育,甚至时至今日,儒家教育的哲学思想也影响着当下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
(二)“六艺”的内容1、礼与乐礼列于六艺之首,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礼即规范、伦理、道德等,内容及其广泛,包括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各种宗法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
《周礼·春官》:“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也即将礼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类型,是国学所教,乡学有六礼,为冠、婚、丧、祭、飨、相见礼。
《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是周代之礼,到了春秋战国之时,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常爱人,敬人者人常敬之”。
(《孟子·离娄下》)礼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感性世界的形式化,成为个体与鬼神、祖宗、衣食、自然的关系纽带,成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为个体建筑精神生活空间的一种方法,成为成人、处世、立身的一种法则。
乐,六艺之二,指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活动,旨在陶冶人们内心情操,帮助人们修身立性,从而“心平德和”实现社会和谐。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快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过分伤感,此“中庸之道”在音乐方面的体现,中庸之道渗透于音乐之中,音乐表现也要局于中庸之意,不难看出,中庸是礼的一种表现、而乐是配以礼实行的。
所谓:“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亲和,异则畏敬。
和亲则无怨,畏敬则不争。
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
”也即礼是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具有强制性,乐重于陶冶内心情感,使本就强制性的礼成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需求。
所以孔子又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不仅如此,乐还被视为培养成为君子人格的途径。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总之,礼乐成为六艺的奠基之石,它们相辅相成,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的必要工具。
2、射与御射指射箭技术的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射御二者即是军事能,又是体育训练,自夏代就列为学校教育的课程,据古籍记载,当时的射就有“五射”,《周礼·地官·保氏》:“五射:白氏、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
御也有“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至周代后期,射、御二科从实用技巧训练演化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礼仪活动,成为礼仪的内容,正合了孔子礼乐教育的思想之意:“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
”(《论语·八佾》)3、书与数书、数二科,在六艺中是指书写文字、认知文字和算术,大概相当于当下的语文常识和自然科学。
书也称六书,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曰:“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专注,六曰假借”,六书是造字的原则,用字的方法。
如《说文》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黍可为酒,禾入水也”“犬子字,如画狗也”。
可见,孔子是用六书的方法来进行汉字教学的,他认为牛、羊这些字是象形字,黍是由禾入水构成的会意字。
书有“六书”,数也有“九数”,包含有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数的内容之多也决定其用途之广,配用兵的人数,棺材的厚度,守丧的年数,礼让的次数等都是有明确规定,实则也是配以“礼”在实施,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礼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思是只有天子才能用有八行的乐舞,怎能随便在院落中表演?太不合礼数了!书、数是两门基础学科从小就开始学习,《周礼》记载:“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礼记·内则》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三)“六艺”应归属于礼乐思想六艺虽各不相同,实则隶属于礼乐。
礼、乐本为六艺中两个不同科目,但他们一旦和起来成为一个词,意义就大不相同。
礼乐在周朝已经是一种制度了,它是以“礼”来区分宗法远近等级秩序,以“乐”和同共融,从而来维系等级观念的一种规范,借以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
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
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射御被列为礼的一部分,书数也运用礼分列出各项条目。
(四)六艺在儒家教育中的重要性“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足见六艺地位的重要。
子曰:“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立志于道,据守着德,依据着仁,而活动于六艺中,将艺至于同道、德、仁一样的地位。
朱熹也说:“至理之所寓,而日用之不可缺”亦即六艺有双重性,即是道,也是技。
可见,无论从哲理的层面论证,还是从现实需要出发的阐释,六艺都是一个自然人成为适合当时社会的理想人的重要基础。
二、浅探孔子音乐教育哲学(一) 孔子其人和他的哲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其言行语录被其弟子记录下来作为《论语》,最为重要的是,他开创的儒学,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时至今日,儒学中合理的成分也得到了积极的运用。
儒学,亦称为儒家学说,孔子是其创始人,经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的继承、创新、发展不断壮大,而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和文化主脉。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究其根底,仁字为唯一。
故而,孔门之学,亦称仁学。
仁有三义,一曰“仁者爱人”,爱人之道即忠恕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忠。
己之不欲,勿施于人为恕。
二曰克己复礼为仁。
三曰君子之仁,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
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二)“六艺”与仁学六艺是手段,仁学为目的。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六艺各个方面的训练才能造就个体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仁学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个体与社会、理智与情感谐和的基本精神诉求。
《中庸》以“诚”来概括:“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要达到这一目标,就是对人施以“六艺”教育,所谓,“立于诗,成于乐”是也。
1、“爱人”与有教无类孔子使教育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受教育权利一直以来都只属于皇家、贵族子弟,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但孔子曰:“仁者爱人”,他改变了这个局面,广收门徒,四处游学,平民子弟前来求教概不拒绝,他甚至认为不道德的人也有正直善良的本性,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孔子这种是人都有接受教育权利的思想,从根本上颠覆了平民不能受教育的状况,从而使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光芒四射,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才有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达七十有二,而我们熟知的颜回、冉有、子路等终成大器的贤达皆出身寒门,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人而达人”。
对于音乐方面的教育,孔子更是立己又达人,在教育内容上选《雅》《颂》,还要像《韶》一样的“尽善尽美”,像《关雎》一样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礼乐教育是仁学核心礼乐制度兴起于西周,就是通过反对“淫乐”,采取“节乐”的措施,形成一种以乐附庸于礼的固定模式从而从思想、行为上规范人们的社会活动达到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目的。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音乐亦有不同,如祭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祀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周礼·春官》)诸侯宴飨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乐队歌舞队的编制上更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
这些规定无不是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进行礼乐教育就在所难免。
孔子是礼乐制度的忠实维护者,认为人就应该服从礼教,统治者“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被统治者“不学礼,无以立”。
要有完美人格,要成仁,就必须“凡三世教世子,必以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