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
新闻传媒英国的传媒与文化

在线新闻平台的兴起与挑战
在线新闻平台的兴起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英国的在线新闻平台逐渐兴起。这些 平台以快速、便捷的方式提供各种新闻和信息,满足了人们 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
面临的挑战
尽管在线新闻平台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 信息真实性、版权问题等。同时,由于竞争激烈,很多在线 新闻平台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05
英国新闻传媒的未来发展
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的发展
数字化转型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英国新闻传媒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传统媒体机构纷 纷拓展线上业务,开发移动应用、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以满足用户对于便捷、快速、个性化的信息需 求。
新媒体的发展
英国的新媒体产业蓬勃发展,社交媒体、博客、新闻聚合网站等新兴媒体形式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 这些新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了更广泛的参与和讨论空间,同时也为新闻传媒机构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 和商业模式。
ITV电视与独立电视台
两大商业电视台
独立电视台(ITV)是英国最大的商业电视台之一,与 BBC竞争激烈。独立电视台由多个地区性独立电视台合 并而成,覆盖了英国大部分地区。
多样化的节目
ITV的节目同样涵盖了新闻、娱乐、教育、体育等多个 领域,尤其注重娱乐节目的制作,吸引了大量观众。
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
新闻传媒英国的传媒 与文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英国新闻传媒概述 • 英国的广播与电视 • 英国的报纸与杂志 • 英国的社交媒体与网络媒体 • 英国新闻传媒的未来发展
01
英国新闻传媒概述
英国新闻传媒的历史与发展
17世纪
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报纸成为英国社会的重要信 息来源。
英国华威大学传媒专业详解

英国华威大学——传媒专业详解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2018TIMES:TOP 9 2018 QS:TOP 57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是一所稳居世界百强的顶尖研究型大学,同时是有英国常春藤之称的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也是M5大学联盟的成员之一,位于英国英格兰中部考文垂市和华威郡交界处。
作为英国大学的佼佼者,华威的校史虽不长,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却已建立起卓越的学术名望。
如今,华威大学已被视为英国工党政府最欢迎的大学。
华威大学的传媒类专业,有媒体/通信和电影方向,分别开设在【Cultural Policy Studies, Centre for】文化政策研究学院【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es, Department of】电影与电视研究学院【Cultural Policy Studies, Centre for】文化政策研究学院【学院简介】在2014年卓越研究框架(REF)中,90%的研究因其独创性,重要性和严谨性而被评为“世界领先”或“国际优秀”。
在最近的研究生教学经历调查(2015)中,我们的学生总体满意度得分为95%(与全国平均水平的82%相比)。
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与创意,文化和媒体组织合作,并与行业专业人士见面。
开设4个专业方向:MA in Arts, Enterprise and Development 艺术、企业和发展MA in 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创意和媒体企业MA in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全球媒体和通信MA i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Policy and Management 国际文化政策与管理MA in Arts, Enterprise and Development 艺术、企业和发展文化与发展是政策与研究的一大新课题:我们如何利用艺术创意和文化企业作为人类,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力量。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一、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它承载着历史、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英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独特的文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伯明翰学派作为英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学派,对英国文化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将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探讨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二、伯明翰学派的产生与背景伯明翰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股重要文化研究力量,得名于其成立地伯明翰大学。
伯明翰学派在当时的英国文化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以其新颖的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当时,英国正处于一场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中,伯明翰学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三、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基础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安东尼奥·格拉姆希(Antonio Gramsci)的思想。
格拉姆希认为,文化是统治阶级实现意识形态领导的重要手段,因此文化的研究对于探讨权利和话语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伯明翰学派吸收了格拉姆希的思想,强调对于英国文化中权利和话语的探讨。
此外,对于伯明翰学派来说,文化研究与社会变革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关注文化如何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以及文化变革的影响。
四、伯明翰学派的具体研究领域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流行文化和媒体的研究。
伯明翰学派认为,流行文化和媒体不仅仅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更是对社会变革的反映和推动力量。
在他们看来,流行文化和媒体的研究能够揭示出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的深层内容。
此外,伯明翰学派还研究了民族认同、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等方面,构建了一系列关于英国文化的理论框架。
五、伯明翰学派的学术贡献伯明翰学派的学术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理论上,更表现在实践和成果上。
他们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从批判的角度审视了英国文化的现象和问题。
《2024年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范文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篇一一、引言英国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研究领域,已经历经了数个世纪的沉淀与发展。
在众多的研究学派中,伯明翰学派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研究成果,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将主要围绕伯明翰学派为中心,探讨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英国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中叶,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二战后的欧洲,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给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这个背景下,英国的学术界开始对传统的人文社科研究领域进行反思,从而产生了对文化进行系统性研究的需要。
早期的英国文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学理论为基础,致力于分析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的关系。
三、伯明翰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伯明翰学派是英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学派之一,其形成与英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伯明翰学派强调对大众文化的关注,通过对电视、电影、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形式的研究,探讨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此外,伯明翰学派还注重对种族、性别等社会问题的研究,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在伯明翰学派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方法也经历了不断的创新和演变。
从早期的以文本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到后来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法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
这些研究方法不仅为英国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推动了其他领域的研究发展。
四、伯明翰学派对英国文化研究的影响伯明翰学派对英国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多元化发展,使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和深入。
其次,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其他学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伯明翰学派还为政策制定和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结论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其中伯明翰学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关注和研究,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伯明翰学派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2024年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范文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篇一一、引言英国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
从早期的文学批评到现代社会科学的多元视角,英国文化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中,伯明翰学派作为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其形成与发展对于理解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并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分析其研究方法和影响。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
在英国学术界,自195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跨学科研究。
该方式跨越了传统的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界限,更加关注现实问题与社会变迁。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文化研究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
早期英国文化研究以文学批评为主,强调从文化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与意义。
此外,该领域还关注大众文化、传媒、流行文化等研究主题,逐步扩大了研究范围。
三、伯明翰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伯明翰学派是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对英国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学派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斯图亚特·霍尔等人创建。
其理论框架强调文化的社会性与阶级性,主张通过分析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来理解文化现象。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口述历史、民族志等,注重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该学派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
四、伯明翰学派对英国文化研究的影响伯明翰学派对英国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该学派的理论框架为后来的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论基础。
其次,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成果为英国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依据与案例分析。
此外,该学派还对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参考。
五、英国文化研究的当前发展当前,英国文化研究继续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也日益多元化,包括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定性研究等。
英国传媒类专业详细介绍

英国传媒类专业详细介绍英国的传媒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英国不仅拥有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BBC、泰晤士报更是世界闻名。
英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独特角色,使得英国的新闻产品跨越世界传媒版图上,延伸至各个角落,并享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简单地说,媒体和传播专业学的东西比较泛,内容可以包括文化、广告、公关等等方面的理论性知识。
但新闻专业学习的就比较具体,比如International Journalism国际新闻,要学的除了一些理论知识外,更包括大量的实践内容,比如新闻写作、新闻报道、出镜和其他自己动手的机会。
专业分支传媒方向:国际文化政策;性别、媒体和文化;媒体与国际发展;媒体、文化和社会;媒体和文化政治;传媒法,政策和实践通信方向:政治与通信,科学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交际,沟通和语言研究,电影与电视研究/生产,电影研究,纪录片实践新闻学方向:广播新闻,印刷新闻,新闻杂志,网络新闻,全球新闻,国际新闻其他方向:创意与媒体企业,文化及创意产业,媒体和公共关系,企业传播及公共关系媒体和广告,新媒体/数字媒体/多媒体英国传媒专业占优势的高校以及对应专业的相关要求莱斯特大学开设的传媒研究生学位包括MA in Mass Communications, MA in 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s;以及MSc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这些专业理论性很强,要读、要写的东西很多。
利兹大学开设的传媒研究生学位包括MA in Communications Studies, MA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和MA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这三个硕士学位的理论性也比较强;另外该校的国际新闻硕士课程(MA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则包括更多要动手操作的内容。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文化传媒:历史上的信息传播与文化影响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文化传媒:历史上的信息传播与文化影响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从18世纪末持续到19世纪中期。
这一时期在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促进了信息传播和文化的发展。
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信息传播主要依靠印刷术和手工制作。
然而,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工业化的进程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带动了信息传播的更高效率。
随着蒸汽船和铁路的发展,交通运输的速度和范围大大提高,加速了信息的传播。
激动人心的新闻、科学发现和文化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促进了知识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
在18世纪初期,英国的报纸数量非常有限,大部分都是政治和商业新闻的简报。
然而,工业革命期间,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报纸涌现出来。
这些报纸不仅报道了工业革命的创新和成就,也提供了人们交换意见和观点的平台。
报纸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主要来源。
另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是印刷品。
在工业革命之前,出版书籍非常昂贵且困难,限制了大多数人接触文化的机会。
然而,工业革命的进程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购买和阅读书籍。
这进一步加强了英国社会的文化交流。
此外,工业革命还促进了新的文化形式的兴起,例如音乐厅、剧院和博物馆。
这些场所为人们提供了欣赏音乐、戏剧和艺术作品的机会。
工业化还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并催生了消费文化。
商业广告迅速发展,通过海报、手册和报纸等传媒形式,向人们推销商品和服务。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工厂制造的激增,劳动条件恶化,工人阶级的生活质量下降。
这些问题在文化领域也有所反映,工业化的进程使得一些技艺和手工艺传统逐渐失去了市场需求。
此外,工业革命期间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性的文化作品,引发了传统价值观和新思想的冲突。
总体而言,英国的工业革命对信息传播和文化影响巨大。
通过新的技术、传媒形式和交通方式的发展,信息可以更迅速、广泛地传播,文化作品也得以更多地被人们接触和欣赏。
《2024年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范文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篇一一、引言英国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探究文化、社会以及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
在众多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中,伯明翰学派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了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围绕伯明翰学派为中心,探讨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英国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中叶,其形成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在二战后,英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人们开始关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文化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文化研究应运而生。
三、伯明翰学派的崛起伯明翰学派是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形成与发展与英国的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术环境密切相关。
伯明翰学派以批判性、多元性和跨学科性为特点,注重从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研究文化现象。
该学派的研究成果对英国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观点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观点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核心思想是批判性地探讨文化现象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该学派强调跨学科性,注重将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以更全面地理解文化现象。
此外,伯明翰学派还关注大众文化,如电视、电影、音乐等,试图揭示这些文化形式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五、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自伯明翰学派崛起以来,英国文化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研究领域,形成了众多的研究学派和理论观点。
这些学派和观点在不断交流和碰撞中,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同时,英国文化研究也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学术研究趋势。
六、英国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英国文化研究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释文化现象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其次,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伯明翰学派是英国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流派,对于英国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突破。
本文将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探讨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伯明翰学派的先驱是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他在伯明翰大学创办的“现代文化研究中心”成为了这一流派的重要基地。
伯明翰学派的出现是对传统文化研究的一次重要转变。
传统的文化研究主要关注文学、艺术和传统的文化活动,而伯明翰学派则将目光放在了大众文化和社会变迁上。
伯明翰学派关注的焦点是群众文化和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
他们认为群众文化是由社会经济背景和权力关系等多种因素所塑造的,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法也与传统文化研究不同,他们采用了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学、社会学、传媒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进行整合。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领域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种族和文化认同、性别和性别政治、媒体和沟通等。
他们通过对群众文化中的符号、象征和意义进行分析,揭示了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例如,他们通过对流行音乐的研究,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同时也承载着社会和政治意义。
伯明翰学派还研究了群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电视的广泛传播和接受。
他们的研究表明,电视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对于构建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在英国文化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他们的研究将文化从传统的艺术和文学范畴拓展到了社会日常生活中,认为文化是由各种社会力量和群体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
他们还强调了文化在种族、性别和阶级等身份认同上的重要性,反对将文化视为“纯粹”的概念。
伯明翰学派的观点虽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批评,但他们的研究为英国文化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激发了对英国文化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在伯明翰学派的影响下,英国文化研究向更加多元化和跨学科的方向发展。
《2024年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范文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篇一一、引言英国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文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自20世纪初以来,英国文化研究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伯明翰学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并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梳理其重要影响及贡献。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英国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文学批评领域。
最初,它以研究文学作品的技巧、风格和主题为主。
然而,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英国文化研究逐渐拓展了其研究领域,开始关注社会现象、文化认同、传播媒介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学者为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伯明翰学派及其影响伯明翰学派是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强调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实证性和批判性。
该学派认为,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如斯图亚特·霍尔等人为文化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伯明翰学派在英国文化研究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拓展了研究领域:伯明翰学派将文化研究从文学领域拓展到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2. 强调跨学科性:伯明翰学派强调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3. 注重实证研究:伯明翰学派倡导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手段,深入了解文化现象的实质。
4. 批判性思维:伯明翰学派注重批判性思维,对现有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四、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自伯明翰学派以来,英国文化研究不断发展壮大,涉及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
在后续的发展中,英国文化研究逐渐形成了多个分支领域,如媒介研究、身份研究、性别研究等。
这些分支领域为英国文化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和方法。
五、结论英国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斯图亚特霍尔论大众文化与传媒

斯图亚特霍尔论大众文化与传媒斯图亚特·霍尔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学者,他在大众文化与传媒领域有着卓越的见解。
他认为,大众文化与传媒是当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力量。
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认同的文化形态。
这种文化形态具有普及性、通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等特点,它涵盖了电影、电视、音乐、小说、游戏等各个方面。
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传媒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印刷术到现在的数字技术,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带来了传媒的巨大变革。
现代传媒已经发展成为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于一体的综合性媒介。
数字技术的出现更是推动了传媒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使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广泛和深入。
传媒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传媒是传播大众文化的重要渠道,它通过报道、评论、广告等形式将大众文化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同时,大众文化也是传媒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众文化的普及和流行趋势的变化,不断推动着传媒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上的创新。
文化工业是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按照市场规律和消费逻辑,大规模生产、复制和传播文化产品的产业。
现代社会的文化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创作、生产到传播、消费,每个环节都相互连接、相互影响。
文化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蔓延和普及。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大众文化和传媒在当代社会中紧密相连,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大众文化和传媒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和研究大众文化与传媒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编码与解码”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旨在探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及其中的影响因素。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英国文化研究是一门探究英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英国社会的变迁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密切相关。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大英帝国时期。
当时,英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对世界各地的资源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一些学者开始对英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了解帝国的基础和影响力。
这些研究形成了英国文化研究的早期雏形。
20世纪初的英国文化研究以历史和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
学者们致力于研究英国的历史演变和文学作品,探索英国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意识。
这些研究不仅对英国内部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英国文化的研究范例。
在20世纪中叶,英国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这个时期,学者们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探讨文化与社会关系的互动。
他们认为,文化不仅仅是艺术和文学的表现,也是一种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表达。
这种观点促使英国文化研究逐渐朝着批判的方向发展,关注社会阶级、性别、种族和权力问题。
20世纪后期,英国文化研究进一步扩展了研究领域,探讨了媒体、流行文化和全球化等新兴议题。
学者们开始研究电视、电影、音乐等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全球化对英国文化的影响和变革。
这些研究使英国文化研究走向了跨学科的方向,与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形成了相互借鉴和合作的关系。
目前,英国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和多学科的领域。
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包括文学、历史、社会、性别、种族、流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
同时,英国文化研究也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对其他国家的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与英国社会变迁和国际学术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
从早期的历史和文学研究到后来的批判和跨学科研究,英国文化研究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为我们深入了解英国社会和文化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在当代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中,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受众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
两者虽然有各自独特的学术传统和研究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和互动。
本文将简要概述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受众研究的基本概念,分析两者的和区别,并探讨它们的未来研究方向。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是一个涵盖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学派。
该学派注重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分析,旨在揭示隐藏在文化表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特点是强调文化的多样性、矛盾性和流动性,以及受众在文化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受众研究是媒介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接受、解读和反应。
受众研究从早期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视角逐渐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即受众的需求、行为和体验。
受众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定量调查、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田野调查等。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受众研究之间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两者都文化现象和媒介产品的接受者,尤其是受众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体验。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强调受众在文化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而受众研究则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消费、解读和反应。
两者都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和传播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学科的方法论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受众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
然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受众研究也存在明显的区别:研究重点不同。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更注重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分析,旨在揭示隐藏在文化表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而受众研究则更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接受、解读和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如何受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方法不同。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通常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深入访谈、焦点小组和文本分析等,以获取对文化现象的深入理解和阐释。
而受众研究则可能采用定量方法,如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以获取受众对媒介产品的客观数据和信息。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英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复杂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探讨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伯明翰学派是一支起源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术团体,以对大众文化研究为主要特点,成为英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流派。
伯明翰学派的兴起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
当时,伯明翰市的工业衰退和社会变革带来了新的文化环境,传统的研究范式逐渐失去了对这些变化的解释力,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伯明翰学派的成员包括在学术界和社会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不同背景的学者。
他们试图探索大众文化、媒体传播和社会变迁等问题,并对英国社会的日常文化进行考察与解读。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法以对社会实践的观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强调跨学科的研究和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并对英国文化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主题极为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流行文化、媒体与传播研究、文化认同、族裔关系、性别与性别政治等。
他们深入研究了大众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了“受众研究”和“文化与权力”的概念,并试图破解媒体对人们认知和主导方式的操控。
在伯明翰学派的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经典作品应运而生。
其中,霍尔的《观众与传播》、威廉姆斯的《文化与社会》、哈里斯等人的《可接受的意义》等著作被广泛引用和传播,形成了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源。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影响了英国的学术界,也对国际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充满了政治、社会和文化批判性,揭示了文化及媒体产业背后的权力结构,以及它们对社会认同和意识形态的塑造作用。
伯明翰学派提供了一种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为后来的文化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思想启示。
然而,伯明翰学派也面临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权力,忽视了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
此外,由于学派内部成员的分歧和思想差异,伯明翰学派的凝聚力逐渐削弱,后续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国内学子留学英国传媒类专业有哪些大学推荐

国内学子留学英国传媒类专业有哪些大学推荐传媒专业,一直是英国留学申请中的大热门专业。
作为人文社科中的一个分支,英国的传媒专业已经变得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领域,而是更多元化,开始尝试与设计、文化创意、社会科学甚至商科的碰撞发展。
那么国内学子留学英国传媒类专业有哪些大学推荐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说说吧。
一、国内学子留学英国传媒类专业大学推荐1.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兰大传媒专业第一次进入TIMES的top10,就位列榜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兰大地处英格兰兰卡斯特镇,离伦敦较远,但每年都有从曼彻斯特机场接机新生的服务,收费25/人。
兰大传媒专业属于人文与社科学院(Arts and Social Sciences),授予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本科阶段第一年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自己是否喜欢、适合传媒类专业,一旦决定继续读传媒专业,本科段余下学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进入研究生阶段可以选择的只有一个项目: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MA)传媒和文化研究,学制1年,入学要求IELTS7.0分,有传媒行业实习经验或者工作经验会加分,所以正在读本科的同学可以在寒暑期寻求传媒公司实习机会为日后申请兰大多一个筹码。
2.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拉夫堡一向在商科、土木工程见长,今年传媒专业荣登TIMES的第二名可谓异军突起,传媒相关专业授课在拉夫堡校区和伦敦校区两个校区,拉夫堡校区周边自然风景优美,有大面积绿地、河谷,步行、爬山都很方便;伦敦郊区在伊丽莎白女王奥运公园,到伦敦市中心交通方便。
一个安逸乡村,一个世界大都市,两个极端,另外伦敦消费要比拉夫堡高很多。
拉夫堡大学拉夫堡校区传媒类相关专业授课型硕士有四个:分别是Digital and Social Media(MA)数字媒体与社会;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MA)媒体与文化分;Global Media and CulturalIndustries(MA)国际媒体与文化产业以及Media and Cultural Analysis(MA)传媒和文化分析。
传媒专业英国哪所大学好英国十大传媒大学英国传媒专业排名

对于媒体大国英国来说,传媒专业Communication & Media Studies也是大热的留学专业哦!BBC、泰晤士报等知名媒体,和英国大学一起打造了这个媒体王国,也让全世界的留学生趋之若鹜!而哪些大学的传媒专业最棒呢?WordSunny来给大家分享分享。
传媒专业近年来在中国留学生中备受欢迎,想要报考相关专业的同学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你要学的是Media媒体,还是Journalism新闻,或Communication传播。
简单地说,媒体和传播专业学的东西比较宽泛,内容可以包括文化、广告、公关等方面的理论性只是。
但新闻专业学习的就比较具体,除了一些理论知识之外,更包括大量的实践。
传媒专业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为了全面发展,迎合国际市场需求,会开放更多的传媒课程来给到国际学生。
而我国国内的传媒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需要大量的传媒人才。
无论是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媒体、或者企业,对于传媒人才也是万分渴求。
在文化传播,企业公关,外联等工作岗位上,传媒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都更具优势。
英国传媒专业主要分五个方向1、大众传媒、媒体研究类(大众传媒、公共关系)这类专业主要通过文化差异、思维方式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传媒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在电影电视、平面媒体、通讯机构的实践能力。
就业:该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传媒行业工作也可成为专业的公关人员,在企业、政府、社区、教育机构、酒店、医疗福利机构、文化交流组织等行业任职。
2、营销广告类传媒(广告、市场营销、文化政策、文化研究)广告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将掌握广告以及广告行业运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不过多数的广告专业更强调广告的创意与设计,因此广告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就业:该类专业的毕业生既可进入政府部门,也进入私人企业,从事消费者营销、销售、品牌经理、广告设计、广告执行、营销咨询等。
3、创作表演类(创造性写作、表演艺术、剧院艺术)这类留学传媒专业更侧重于影视表演方向,专业更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表演天赋。
新闻传媒论文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

新闻传媒论文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英国是全球新闻传媒和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其传媒与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和思想成果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该领域的学术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从最初的意识形态时期,到文化研究时期,再到全球化时期。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介绍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的现状。
一、历史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主要研究新闻媒介的意识形态、内容和形式等问题,而没有太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等分析。
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舞蹈、戏剧、电影、音乐、建筑等文化元素的融合,文化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出现了文化新左派的“伯明翰学派”。
随着时间推移,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态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其研究领域拓展到了广泛的传媒与文化领域。
1980年代之后,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如受众、新闻语言、新闻媒介和政治社会学等。
二、发展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学术研究方法可能不再适用,研究方法和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因此,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新媒体发展的现实环境,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领域一直处于紧密的连结状态。
在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时期,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发展势头。
最近,例如研究电视、游戏、媒体文化、儿童媒体、出版、文学和语言等领域,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和新进展。
另外,在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领域,我们还应该关注通讯员、媒介工作者和媒体技术的传播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传媒与文化研究中有很大的影响。
三、研究成果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全球传媒与文化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众多的学者和专家致力于不断探索新兴媒体的文化多样性、文化经济和文化政治,也为新兴媒体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
在新兴媒体与社会革命、媒介民主和政治审查等领域,英国传媒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多层次的研究,包括媒体内容、媒介受众、媒介政治、媒介经济和媒介技术等领域。
《2024年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范文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篇一一、引言英国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
自其诞生以来,伯明翰学派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在英国文化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并重点关注伯明翰学派的研究特点和贡献。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英国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源于对文化和艺术的分析。
受欧洲大陆社会学、哲学以及语言学等多学科思想的影响,英国的文化研究开始以不同的角度审视本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学者们通过解读各种文本,关注大众文化的崛起、传媒与流行文化的交互等议题,使文化研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研究方式。
三、伯明翰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作为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一环,为文化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学派以其多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开放的研究视角,为英国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伯明翰学派关注社会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
同时,该学派还注重对媒介的批判性分析,将媒介作为反映社会和文化的工具。
四、伯明翰学派的研究特点与贡献伯明翰学派的研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学派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文化研究;其次,该学派关注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最后,该学派强调批判性思维,注重对文化和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伯明翰学派对英国文化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使英国成为了文化研究的中心之一;其次,为后来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最后,该学派的研究成果对全球的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结论英国文化研究自其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伯明翰学派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为英国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学派的研究特点与贡献不仅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还对全球的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中华传媒学术网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中华传媒学术网)蔡骐谢莹曾有学者认为,受众是由设想它的范式所促成的建构物。
[1] 因此,研究范式不同,受众的角色定位便有所不同,而且研究受众所采用的方法也会不同。
早期传媒研究的主流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出发进行的传媒效果研究,认为传媒一旦发出刺激信号,受众必定会在态度或行为上有所反应,传播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并测量这种受众反应。
在这一研究传统中,受众多处于被动地位,而研究主要采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量化方法来进行。
与之不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从文本—话语模式出发,关注传播过程中意义的建立,认为意义是由传播者与受众通过文本进行协商而产生的。
由此,它确立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性,并具体考察两方面的情况,即受众如何解读文本,以及受众如何在日常生活语境中接受文本。
与此同时,它还开创性地把民族志方法论引入到传媒研究中来,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受众研究。
就这样,带有鲜明人文科学色彩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开辟了受众研究的一条新路径,同时这也构成了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关注效果的传统受众研究的有益补充。
一、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新范式的兴起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在新左派观点的影响下,他们从文化、权力、意识形态等角度切入来探讨各类社会现象,尤其是大众文化现象。
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文化研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以及它在理论上所借鉴的各种学术资源都深深地影响了该学派的传媒研究,具体到受众研究来说,受众的主动性得到了重视,一种全新的受众研究范式开始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促成了福利国家的建立,缓和了战前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
同时,以通俗性、娱乐性为特征的美国文化凭借现代传媒技术在欧美社会中广泛流行,这使得社会文化日益趋同,有人认为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及意识形态与中产阶级已经没有很大区别,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大同的时代开始降临。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当今西方世界,媒体与传播(media & communications)已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尤其从6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科学家们就大众传媒对西方社会及其文化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和阐述。
然而,鉴于中国社会科学的独特历史和遭遇,媒体与传播研究在本来就倍备冷落的社会科学中更是寥寥无几。
目前,在国内有关传播媒体的论说和文字中,占相当比例的是媒体从业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总结和探讨。
同时还有知识界对汹涌而至的大众流行文化的有感而发。
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传播媒体进行系统的经验研究和严密的理论分析的文字则很少①。
这种研究状况,与大众传媒本身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当今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所扮演的愈来愈关键的角色极不相符。
因此,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提倡发展文化与传媒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对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进行简单的综合介绍,重点选择在传媒研究历史上有过重大突破和影响的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成果,并希望借此能为国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
1. 早期经验主义的传播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对大众传媒的关注,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美国,也就是有声电影开始盛行之际。
由于美国的社会科学具有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传统,其特征之一是方法的缜密与理论的贫乏成正比。
社会科学的用途,不在于从根本上对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而在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最大程度地维护现有制度的稳定。
至于制度本身是否公正则无关紧要。
因此,美国社会科学的主流是御用研究而非批判研究,最初的对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的研究也不例外。
传媒研究史上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调查报告,就是针对美国公众对当时正在兴起的有声电影所抱的成见撰写而成的。
有声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出现,就得到众多青少年观众的青睐。
很多家长因此担心添加了声音的银幕更具吸引力,对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当时的社科学者们针对公众的这种顾虑,进行了一系列包括问卷调查在内的实际调查研究,结果便是后来传播研究史上常提到的“潘恩基金研究”(The Payne Fund Studies)②。
此研究得出的结论,现在看来似乎多余而且肤浅,即电影的确对青少年能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但是,由于套上了“科学”的光环,这一结论在当时公众中影响很大,对后来的传媒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在此后的30多年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传播与媒体研究的主流,便停留在关注传媒对受众所施加的影响上,也就是所谓的媒体效果研究(media effect studies)。
从总体来看,媒体效果研究大都有意无意地落入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stimulus-response)之中。
该模式假定,传媒一旦发出刺激信号,受众(audience)必定会在态度或行为上有所反应,传播研究的任务在于发现并测量这种受众反应。
这一模式在后来社会科学对不同媒体的研究中都得以体现,包括对广播、电视以及连环画册的研究。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60年代中后期对儿童与电视的研究。
与“潘恩基金研究”背后的动机类似,儿童与电视的研究,也起因于公众对电视这一“更新的”媒体的顾虑,人们担心电视这一闯入家庭中的小屏幕比电影院更容易教会儿童一些不良的行为。
50年代中后期,电视正在普遍进入西方家庭,当时的研究得以采用实地考察(field work)的方式,把已经普及电视的社区与尚未普及电视的社区进行比较③。
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的进一步普及,儿童及电视的研究便从社区转向心理学研究室(laboratory experiment),纯量化研究成为一种不得已的时尚。
此时在美国,公众舆论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反对电视中的暴力和性。
面对这种舆论压力,由政府资助的研究人员便开始企图通过心理学实验来建立电视内容与儿童行为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相当一批实验研究似乎证明了其中的因果关系,但是也有少数得出恰恰相反的结果,即电视中呈现的暴力可以减少实际的暴力行为,亦即所谓的宣泄理论。
这种相互矛盾的结论并非偶然,而恰恰说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本身的严重局限性。
因为它将研究对象从活生生的实际生活中抽出来,放在人为的实验室里去观察,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虚拟的。
这种局限性也正是后来英国的传媒社会学批判和超越的对象。
狭隘的经验主义对传播媒体研究的垄断,直到60年代后期才得以解体。
它们常被后来的批评者戏称为“皮下注射模式”(the hypodermic model),或者“子弹理论”(bullet theory)。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就没有其他非主流的传媒研究存在,只是它们影响甚微。
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当时在西方世界方兴未艾的批判社会学(critical sociology)将其矛头指向了大众传媒。
批判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与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是分不开的,亦即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结束。
一系列社会动荡取代了平衡发展,包括人们熟知的西欧青年学生运动,美国黑人公民权利运动,以及反对越战示威游行。
突如其来的社会动荡,进一步动摇了长期以来作为英美社会科学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从而也将社会学从安于现状的结构功能主义中解放出来,迫使其成为社会批判的工具。
在西欧,马克思主义以及后来被统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为批判社会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在美国,以威伯伦(Thorstein Veblen)和米尔思(C. Wright Mills)为代表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本土批判传统也得以宏扬。
当时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大众传播媒体自然也成了社会学批判分析的对象之一,批判传媒研究(critical media research)从此得以在70年代迅速发展壮大起来④。
2. 英国的文化研究英语世界的批判传媒研究,起于60年代后期,在8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
在其主要发源地英国,批判传媒研究从一开始就围绕两个大学的研究中心所采取的不同理论和学科立场而展开。
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University)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从一开始就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提供汲取多方面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确立了所谓的英国文化研究(British cultural studies)的传统,传播媒体则构成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晚两年成立的莱斯特大学(Leicester University)大众传播研究中心(Centre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则以社会学为其学科基础,全力以赴地对传播媒体进行全面深入的批判研究。
这两个中心先后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其理论骨干的离任而逐步衰落。
但是,它们早期和鼎盛时期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为英国的批判传媒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后来在高校中逐渐普及了的传媒与文化研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也是难以超越的。
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主要理论家霍尔(Stuart Hall),致力于重新发掘“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关键词,并对其进行理论“整容”,使它成为文化研究和批判的有力工具⑤。
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那么,在电子传媒时代,一个社会中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又怎样成了包括被统治阶层在内的全社会的意识形态?这实际上是一个争夺和取得文化领导权的问题,也就是霍尔所说的“语言阶级斗争”。
在这样一个“和平”而非强制的过程中,传播媒体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文化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解构这一过程,探讨媒体有意无意中采取的意识形态立场。
为了便于实际研究和分析,霍尔还详细探讨了意义创造过程中“编码”(encoding)和“解码”(decoding)这两个不同的阶段⑥,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正是通过这两个实际操作上极其复杂的阶段而实现的。
在传媒研究领域,意识形态分析(ideological analysis)代替了过去的效果研究,理论和研究实践长期分离的状态也得以改变。
除了对文化研究领域进行理论探讨,更为重要的是,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还作了大量的文本分析和经验研究,对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当代西方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多方位的描述、阐释和批判,内容涉及亚文化(subculture)、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女性研究(women’s studies)等方面。
在追述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思想根源时,霍尔不但谈到英国本土“鼻祖”郝哥特(Richard Hogard)、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和汤姆逊(E. P. Thompson),还谈到欧陆的阿尔杜塞(Louis Althusser)、格拉姆西(Antonio Gramsci)、列威-斯特劳斯(Levi-Strauss)、福科(Foucault)和拉康(Lacan),可见伯明翰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其理论和方法资源上集大成的原则⑦。
被霍尔誉为英国文化研究开山鼻祖的威廉斯和郝哥特,都是工人阶级出身的人文知识分子。
面对英国这样一个阶级划分极为鲜明并且相对稳定的社会,威廉斯形象地将自己这种特殊境遇称作一种“越界”(border crossing),即跨越社会阶层的界限。
他们对工人阶级生存状况的同情和理解,决定了他们对大众传媒和流行文化采取的特定态度。
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他们的批判立场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这种批判与传统精英文化倡导者所持的态度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亦即西方社会政治上左与右的区别。
传统文化精英对大众流行文化采取的态度是无视和蔑视,手段则是隔离或消灭。
威廉斯等则把大众传媒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其起源的发展进行认真的探讨。
大众文化现象从此也登上了学术这一“大雅之堂”,成为原来只针对经典严肃文本的文艺批判的对象。
这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威廉斯等才被后来者们推举为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山鼻祖。
威廉斯早在50年代就对开始对英语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词源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探讨,从词义的变化中把握社会的变迁,反之亦然。
英语中culture一词,从原来的拉丁词根发展而来,并延伸出种种不同的意思和用法,成为英语中最难界定的概念之一。
只有当culture从狭窄的“高级精神产品”延伸为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成为“文化”,也才有了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流行文化(ppular culture)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