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_夜行黄沙道中》ppt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631a7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0.png)
第3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准字音
解析诗题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这 首词的题目。
时间:夜晚。 地点: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 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 事情: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豪放派词人, 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 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曾遭贬职,在黄沙闲居多 年,对黄沙一带非常熟悉。
课后习题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时间是__夏_天__的__夜_晚____, 地点是_ 有山有水_的__农__村_田__野___,西江月是__词__牌_名___,夜行黄沙 道中是___题_目____,表达了诗人对_ 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_ 爱 之情。
发散思维
(2)古人常常借月亮遥寄自己的思念,请你写出两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村之 时。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民 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朗读节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词句品读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句段导读
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 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 乎也在争说丰年。
拓展应用
词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 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准字音
解析诗题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这 首词的题目。
时间:夜晚。 地点: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 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 事情: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豪放派词人, 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 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曾遭贬职,在黄沙闲居多 年,对黄沙一带非常熟悉。
课后习题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时间是__夏_天__的__夜_晚____, 地点是_ 有山有水_的__农__村_田__野___,西江月是__词__牌_名___,夜行黄沙 道中是___题_目____,表达了诗人对_ 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_ 爱 之情。
发散思维
(2)古人常常借月亮遥寄自己的思念,请你写出两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村之 时。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民 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朗读节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词句品读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句段导读
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 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 乎也在争说丰年。
拓展应用
词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 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PPT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72432bf46527d3240ce0f8.png)
愉
阕 稻花飘香,丰收在望
快
què
下
喜
雨将来时急忙赶路悦Fra bibliotek阕写作特点:
1、从多个角度写景
2、动静相映
“惊” 、“鸣” 衬夜的幽静
3、细节描写, 侧面烘托
以蛙声烘托丰收 的喜悦
练习
1.词中以“七八个星 ”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 加画面的美感。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那些感官? 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 用?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 。 色之静,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 。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 时/ 茅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溪 头 /忽 见
南宋词人,字幼安, 辛 弃 疾
号稼轩。21岁参加 抗金义军,一生主 张抗金。其词抒写 力图恢复国家统一 的爱国热情,倾诉 壮志难酬的悲愤。 艺术风格多样,以 豪放为主。热情洋 溢,慷慨悲壮,笔 力雄厚。
云起雨将至 的天气。
11、与“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语”义相
近的两句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村生活的热爱喜悦心情。
。
3.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等句中可以 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4.这首词描写的是 夏 季节,从清风、、鸣蝉、、蛙声,看得 出。
5.其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 为一体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
6(、本南节宋课)所爱学国的词词人的。
作者是
(
)他是
明月别枝惊鹊,
清7风、半这夜首鸣词蝉中;的七对八偶个句星有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8意、把通握过诗本词节的课(的音学韵习)我美们、懂(得意了境学习)诗美词和要注 ( 含蓄)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1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3c758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b.png)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时间
地点
【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人。
他力主抗金,后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屡遭排挤, 最后退隐闲居。
辛弃疾兼善诗文词,而以词的成绩为最高,与苏轼并称 “苏辛”。 辛弃疾代表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 口壁》等。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天边的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 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好像传来了远 处的蝉叫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 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 在说着丰收年。。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动与静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 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
作业
背诵并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 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 淅沥沥的小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 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 在眼前。
旧 时 茅 店 社 林 边 , 路 转 溪 桥忽 见 。
思考:“忽见”二字显露出词人怎样的感情?
写作背景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 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 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 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是作者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 黄沙岭道附近,看到月夜乡村风景写下的一首词。
初读古诗
上 阙
下阙
识文断字
词牌名
时间
地点
【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人。
他力主抗金,后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屡遭排挤, 最后退隐闲居。
辛弃疾兼善诗文词,而以词的成绩为最高,与苏轼并称 “苏辛”。 辛弃疾代表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 口壁》等。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天边的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 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好像传来了远 处的蝉叫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 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 在说着丰收年。。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动与静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 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
作业
背诵并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 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 淅沥沥的小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 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 在眼前。
旧 时 茅 店 社 林 边 , 路 转 溪 桥忽 见 。
思考:“忽见”二字显露出词人怎样的感情?
写作背景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 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 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 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是作者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 黄沙岭道附近,看到月夜乡村风景写下的一首词。
初读古诗
上 阙
下阙
识文断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12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df227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0.png)
七 八 个 星 /天 外,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路 转 / 溪 桥 / 忽
诵读悟情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想象,理解词的意思。
想象词中描写的景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仍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上阕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 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题目
背诵《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西江月 夜行黄沙 道中》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 收集并传唱经典咏流传——《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
❖ 积累辛弃疾的其它田园词——《清平乐—— 村居》。
❖ 3.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理解诗词的意思,感受词 描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 4. 通过反复诵读,能背诵本词。
初读感知
自由读词,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并画出节奏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充满,大方悲 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 自然的词作。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
西农村之时。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 苦,常常因农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 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诵读悟情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想象,理解词的意思。
想象词中描写的景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仍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上阕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 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题目
背诵《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西江月 夜行黄沙 道中》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 收集并传唱经典咏流传——《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
❖ 积累辛弃疾的其它田园词——《清平乐—— 村居》。
❖ 3.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理解诗词的意思,感受词 描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 4. 通过反复诵读,能背诵本词。
初读感知
自由读词,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并画出节奏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充满,大方悲 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 自然的词作。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
西农村之时。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 苦,常常因农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 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三首PPT优秀课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三首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9bb3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d.png)
读一读
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 喜悦
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欢快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结构梳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宁静 喜悦
1.正当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喜 悦中时,浑然不觉天气起了变化。等他猛 抬头,发生了什么呢?
2.词人此时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汇报交流
意外 惊喜
回忆一下,陆游写的哪句诗表达的也 是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感情一样吗?请 结合诗句说一说。
看到 明月 别枝 惊鹊
听到 鸣蝉 说丰年 蛙声一片
闻到 稻花香
主题概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 在闲居 时,夜晚经过黄沙岭附近,看到月夜乡村景色写 下的一首词。作者从视觉、听觉 和嗅觉三方面描 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这首词语言质朴,构思巧 妙,把乡村月夜的景色描绘得恬静自然、优美如 画,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经典佳作。
xiàn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chán
左窄右宽,左收 右让,注意第五笔是 提,不要写成横。
què
左窄右宽,横画 错落有致。书写时要 注意笔画的穿插,使 左右部件联成整体。
解词题
夜里经过黄沙岭 时创作的一首词
明词意
上阙大意: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 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 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
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17张PPT)
![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d001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8.png)
乘着诗词想开去……
读
选自己喜欢的方式
谈
我们来到了一个怎样的 江西乡村?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宁静的 神秘的
祥和的
伴着诗词游玩去……
小组合作 结伴而行
1.圈画
你一路看到 了哪些景象?
2.联想
你脑海里浮 现出怎样的 画面。
3.驻足
哪处美好让 你感受到 “意境美”?
4.分享
与同伴交流 自己的真实 感受。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宋] 辛弃疾 旧时茅店溪桥边,路转社林忽现。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旧时社林溪桥边,路转茅店忽现。
结结伴伴而而行行驻驻足足美美好好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 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夜行黄沙·西 江 月
辛
道弃 中疾
跟着诗词去研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研学活动一
游江西上饶,想象“江月”静好
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兵荒马乱的北宋 我们先去认识诗词背后的那个他
走近稼轩想开去…… 一代抗金名将
文能挥笔填词 武能上马杀敌 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字幼安,号稼轩 《清平乐·村居》
闲居江西农村20余年
走进史料想开去……
绍兴三十一年,金大举南侵,欲灭亡南 宋。此时金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赋役繁 重,人民颠沛流离,纷纷起义反抗。二十 一岁的辛弃疾毅然参加起义军,他以惊人 的勇敢和果断,让自己名重一时。
但是,在逐渐偏安成风的情况下,他的 满腔热忱如石沉大海,这使辛弃疾陷入极 度的悲愤和苦闷中。几番起落,辛弃疾回 到上饶,开始了他的闲居生活……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ppt课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3b2706be23482fb5da4c45.png)
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
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西江月”词牌名,每首词都必然有个 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这首词有个题美的黄沙
弃
道中。
疾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 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 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 打击,隐居上饶达20年。曾 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 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 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 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 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 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 《稼轩长短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想一想这首词描写的时间、 地点、景物,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
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 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 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 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鸥,一身都是愁。
灯火阑珊处。
清平乐 独宿博山 王庵 宋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 灯舞。屋上松风吹 急雨,破纸窗间自 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 来华发苍颜。布被 秋宵梦觉,眼前万 里江山。
西江月 示儿曹以家 事付之
万事云烟忽过,百 年蒲柳先衰。而今 何事最相宜?宜醉 宜游宜睡。
大意
• 月光十分明亮,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 爽的夜风吹来,传来了蝉儿的鸣叫。 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传来一片 青蛙的叫声,使人觉得仿佛是在争说丰年。 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 雨洒落山前。 过去熟悉的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 在道路转过溪桥后,忽然出现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完美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abc9a95727a5e9846a617b.png)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喜鹊 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清风吹 拂,传来声声蝉鸣。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着七 八颗星星,黄沙岭上下起了两三点小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过去熟悉的 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在转了弯穿过溪桥后 才忽然看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谁“听取蛙声一片”,又是谁“稻花香里说 丰年”? 2.讨论:这句话应该如何解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词题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词牌 名,我们还学过哪些词牌? 后一部分是题目,从题目中你读懂 了什么?说说题目的意思。
时间:夜晚。 地点:黄沙道。 事情: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题目的意思: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 路上。
朗读古诗, 明确节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思考: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这 首词。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再见!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把命运寄托在自己身上,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心思。为此努力,拼搏,不舍昼夜。每个人的内心都充 满了魔鬼,学会控制他。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些美丽的诱惑。忍一时之 气,免百日之忧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还有一种坚实的力量可以依靠,那就是你自己。想过去是杂念, 想未来是妄想,最好把握当下时刻。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计较少。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 要看他有谁相伴。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里60块,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 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10、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会成功!成功者往往有个计划,而失败者往往有个托辞。成功者会说:“我帮你做点什么吧!而失 败者说:那不是我的事。成功三个条件:机会;自己渴望改变并非常努力;贵人相助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让你赚到亿万财富。一个讯息从地球这一端到另一端只需要 0.05秒,而一个观念从脑外传到脑里却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鸟无翅膀不能飞,人无志气不成功。成功99%是心志,1%是能 力。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两个字——恐惧。一个会向别人学习的人就是一个要成功的人。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 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真者,精 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对时间的慷慨,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天下之事常成 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企业家收获着梦想,又在播种着希望;原来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空白。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你生而 有翼,为何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蝼蚁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世上那有什么成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代名词罢了。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 下去的人。微笑不用本钱,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气力。分享不用过度,但能倍增快乐。微笑向阳,无畏悲伤。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并不等于没发生,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并不 代表不存在。我们渴望成功,首先要志在成功。我要让未来的自己为现在的自己感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小鸟眷恋春天,因为它懂得飞翔才是生命 的价值。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一个细节足以改变一生。 一切成就都缘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永远不要嘲笑你的教师无知或者单调,因为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用瞌睡来嘲弄教师实际上很愚蠢时,你在社会上已经碰了很多钉子了。幽默胜过直 白,话少胜过多言;坦率胜过伪装,自然胜过狡辩;心静何来多梦,苦索不如随缘。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 的人还比你更努力。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昨天如影——记住你昨天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今天如画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要靠你 自己去描绘;明天如梦——珍惜今天,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努力地为自己的明天去寻求和拼搏。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不去耕 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成 为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每天精力充沛的努力工作,不虚掷光阴。从未跌倒算不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战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脆弱的心灵创伤太多,追求才是愈合你伤口最好的 良药。挫折经历的太少,所以总是把一些琐碎的小事看得很重。当你知道你不在是你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你!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所有的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成功六机握机当你握着两手沙子时,一定就拿不到地上那颗珍珠了。快乐在满足中求,烦恼多从欲中来。人若有志,万事可为。为明天做准备的 最好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在茫茫沙漠,唯有前进时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这 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上任何奇迹的产生都是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而得的,首先承认自己的平凡,然后用千百倍的努力来弥补平凡。 真正的导者,其厉害之处不在于能指挥多少君子,而在于能驾驭多少小人。追逐着鹿的猎人看不到脚下的高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_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_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90b0d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1.png)
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 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时 精读引领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回顾复习
《 清 平 乐
村 居 》
·
解课题 知作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多读词 品韵味
男女生赛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
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
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 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注释: 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
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
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见:同“现”,显现,出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时 精读引领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回顾复习
《 清 平 乐
村 居 》
·
解课题 知作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多读词 品韵味
男女生赛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
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
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 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注释: 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
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
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PPT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c3efc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8.png)
西江月·夜行 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目 一 诗人生平 二 诗词内容
录 三 诗词赏析
四 诗人典故
第一部分
诗人 生平
一 诗人生平
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5月28日,在山东历城长大。他的爷爷辛 赞先后做过谯县和开封等地的地方守令,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名望的 人物。辛弃疾少年时期,辛赞曾在亳州做县令,当地有一位名叫刘 瞻的诗人,长于作田园诗,在当地颇负一些声名。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 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 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三 诗词赏析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 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 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 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 言表。
绍熙五年(1194年),辛弃疾遭弹劾,庆元二年(1196年), 辛弃疾遭罢官。
第二部分
诗词 内容
二 诗词内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 忽见。
二 诗词内容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 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 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别枝惊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⑷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⑸鸣蝉:蝉叫声。
——宋代·辛弃疾
目 一 诗人生平 二 诗词内容
录 三 诗词赏析
四 诗人典故
第一部分
诗人 生平
一 诗人生平
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5月28日,在山东历城长大。他的爷爷辛 赞先后做过谯县和开封等地的地方守令,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名望的 人物。辛弃疾少年时期,辛赞曾在亳州做县令,当地有一位名叫刘 瞻的诗人,长于作田园诗,在当地颇负一些声名。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 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 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三 诗词赏析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 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 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 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 言表。
绍熙五年(1194年),辛弃疾遭弹劾,庆元二年(1196年), 辛弃疾遭罢官。
第二部分
诗词 内容
二 诗词内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 忽见。
二 诗词内容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 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 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别枝惊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⑷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⑸鸣蝉:蝉叫声。
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共28张PPT)
![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d9cd2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8.png)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思乡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喜悦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
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
边,路转溪桥忽见。
欢快之情
链接资料
这首词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 黄沙岭道时写的。辛弃疾在南宋官至封疆大 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 特别是力主抗战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 妒忌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公元1181年,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 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 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 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 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以动衬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愉快、喜悦
视觉
听觉
嗅觉
齐
读
上 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明亮的月光,惊醒的喜鹊,微微的 凉风,鸣叫的夏蝉,清新的稻花香,蛙 声一片,这一切多么美好。
最后,我们学习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夏天的夜晚,词人夜行黄 沙道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词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描绘静谧 的夜景和蝉鸣、蛙声等声音,形成了一幅富有乡村气息的画卷。在诗歌形式上,这首词采用了词牌《 西江月》的格式,通过上下阕的结构安排和优美的韵律,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思乡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喜悦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
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
边,路转溪桥忽见。
欢快之情
链接资料
这首词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 黄沙岭道时写的。辛弃疾在南宋官至封疆大 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 特别是力主抗战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 妒忌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公元1181年,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 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 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 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 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以动衬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愉快、喜悦
视觉
听觉
嗅觉
齐
读
上 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明亮的月光,惊醒的喜鹊,微微的 凉风,鸣叫的夏蝉,清新的稻花香,蛙 声一片,这一切多么美好。
最后,我们学习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夏天的夜晚,词人夜行黄 沙道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词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描绘静谧 的夜景和蝉鸣、蛙声等声音,形成了一幅富有乡村气息的画卷。在诗歌形式上,这首词采用了词牌《 西江月》的格式,通过上下阕的结构安排和优美的韵律,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语文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共22张PPT).ppt
![语文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共22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ffd4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4.png)
悟诗情
“惊鹊”和“鸣蝉”两句 动中寓静,把半夜“清 风”“明月”下的景色描 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动喜鹊 飞离树枝。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远处 的蝉叫声。一阵阵浓浓的稻花香扑 鼻而来似乎在告诉(行人):“今 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时耳边传 来一阵阵青蛙的欢叫声。
课堂演练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 写了月夜的景色,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不一样
愁思
喜悦
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谢谢观看
使用说明:使用课堂活动,请 学生拖动古诗题目到相应的南 瓜里进行古诗分类
生字学习
使用说明:使用蒙层功能,请 学生拖动橡皮擦擦除蒙层。
生字学习
使用说明:使用蒙层功能,请学 生拖动橡皮擦擦除蒙层。
生字学习
使用说明:使用蒙层功能,请学生 拖动橡皮擦擦除蒙层。
解诗题
使用说明:使用蒙层功能,请学 生拖动橡皮擦擦除蒙层。
陶醉 喜悦
想一想作者的 心情如何?
悟诗情
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品读词的上阕:
看到的:
听
鸣蝉
蛙声
稻花香
悟诗情
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土地庙附 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夜间中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词牌名
题目
题目中写了那些内容? 时间:夜里;地点:黄沙道;事情: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12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9da1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8.png)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 弃 疾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 1207)字幼安, 号稼轩。南宋爱 国词人。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 1.在诵读中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有 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 理解词的意思。
▪ 3.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词中的意境,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到达熟读 成诵。
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 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 不时送来阵阵蝉鸣。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预示 着丰收。
驻足凝听,好像在为人们 的丰收而欢唱着… …
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 八颗星星,转眼山前便洒落 了两三点雨。
大雨将至,赶忙避雨,可一 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 跑到溪桥转弯处,嘿,茅店 不就在眼前么?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 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 生前身后名。可怜白产生!
作:
默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小试身手
▪ 请同学以“西江 月 ”为词牌名,“课 间操”为题目,发挥想 象,大胆动笔,写一首 词。
西江月 课间操
▪ 军乐声声动心,迅速集队走 廊,步伐豪迈向操场,动作 齐迎朝阳。
▪ 玩游戏跳绳忙,齐跑操爱乒 乓,今看我辈朝气扬,积极 向上乐观。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上阕 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一首词的一段叫一阕。
}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 弃 疾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 1207)字幼安, 号稼轩。南宋爱 国词人。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 1.在诵读中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有 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 理解词的意思。
▪ 3.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词中的意境,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到达熟读 成诵。
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 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 不时送来阵阵蝉鸣。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预示 着丰收。
驻足凝听,好像在为人们 的丰收而欢唱着… …
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 八颗星星,转眼山前便洒落 了两三点雨。
大雨将至,赶忙避雨,可一 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 跑到溪桥转弯处,嘿,茅店 不就在眼前么?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 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 生前身后名。可怜白产生!
作:
默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小试身手
▪ 请同学以“西江 月 ”为词牌名,“课 间操”为题目,发挥想 象,大胆动笔,写一首 词。
西江月 课间操
▪ 军乐声声动心,迅速集队走 廊,步伐豪迈向操场,动作 齐迎朝阳。
▪ 玩游戏跳绳忙,齐跑操爱乒 乓,今看我辈朝气扬,积极 向上乐观。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上阕 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一首词的一段叫一阕。
}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人教部编(共17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人教部编(共17张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f5d711e009581b6ad9ebab.png)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学习导航
作者简介 初读感知 生字学习 课文讲解 课文总结 课后作业
作者简介
在这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年景象,使之更为突出鲜明,也映托出人逢丰年
的喜悦。 这两句点明了季节是在夏天,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
辛弃疾,字幼安,号
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你从这一句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说明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 “两三点雨”说明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两三点雨”说明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你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词人拥有怎样的心情?
奏写得逼真。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你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词人拥有怎样的心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课文讲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词题名
课文讲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 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课文讲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你从这一句中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
课文讲解
先以惊鹊写明月,明月出来了,树枝 上的鹊儿一见到光惊飞不定。次写鸣蝉, 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伏 笔。
你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词人拥有怎样的心情?
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这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年景象,使之更为突出鲜明,也映托出人逢丰年 的喜悦。
学习导航
作者简介 初读感知 生字学习 课文讲解 课文总结 课后作业
作者简介
在这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年景象,使之更为突出鲜明,也映托出人逢丰年
的喜悦。 这两句点明了季节是在夏天,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
辛弃疾,字幼安,号
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你从这一句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说明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 “两三点雨”说明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两三点雨”说明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你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词人拥有怎样的心情?
奏写得逼真。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你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词人拥有怎样的心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课文讲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词题名
课文讲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 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课文讲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你从这一句中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
课文讲解
先以惊鹊写明月,明月出来了,树枝 上的鹊儿一见到光惊飞不定。次写鸣蝉, 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伏 笔。
你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词人拥有怎样的心情?
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这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年景象,使之更为突出鲜明,也映托出人逢丰年 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默写古诗。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 ),“忽见”的“见” 读_____,这里的“忽见”的是______,那份惊喜不 禁让人想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 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 称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自然的的 词作。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 村之时。
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 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 怀。
词目 题之解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不是题目, 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词按字数 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 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 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 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 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
明月别西枝惊江鹊月,·夜行黄沙道中
}上阕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一首词的一段叫一阕。
}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夜行黄沙道中
——辛 弃 疾
作者介绍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 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 参加抗金义军,历任安抚使等职,一生政 治清明,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 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 卒。
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 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有 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 理解词的意思。
❖3.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词中的意境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达到熟 读成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村生活的喜爱,对恬静美丽大自然的无 比热爱。 ❖ 他憧憬的,心里所思的, 难道仅仅是一 个黄沙道的恬静安乐吗? 他所思的是整个国家、所有的家庭,都 能像黄沙道这样“安居乐业”。
❖ 听到的景物有: ❖ 看到的景物有: ❖ 闻到的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以自然 朴素的语言,清新爽朗的风格, 呈现出一片鲜活逼真的田园风光,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表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意思: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 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 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 彼伏,连成一片,
写出了作者热爱自然,夏天的生机勃勃。
上阙(片)写乡村田野清幽的夜色, 恬静的气氛和丰收的年景。 写到的景物有:,明月、树枝、喜鹊、清风、 夜空、蝉。
句子讲解
❖ 2、尽管是夜行,但作者并不寂寞,词中写到了许多 声音,有____声,有____声,有_____声,有 _______声。
▪ 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平常
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 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 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 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 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 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 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 鸣 ,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 幽 。总之 ,“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 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 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 喜鹊飞离树枝,清凉的夜风 伴随着蝉的鸣叫。
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 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 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 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 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意思:旧时相识的茅店、围绕土地庙附 近的树林,就在小溪上的石桥转个弯儿 便看见了
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店的 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在“路转溪头”后 才忽然见到。
可以看出词人刚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花香里 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
❖ 下阕(片)写山前落雨,词人寻找旧时的茅 店。
❖ 写的景物有:星星、雨滴、茅店、溪桥
诗中情怀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 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 流小桥,构成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在望的 喜悦心情以及闲适的心境。
总结:
❖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 这首词充分地表现出他对淳朴安乐的农
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对美 丽大自然的பைடு நூலகம்爱之情。
❖ 当堂检测
❖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
_宋___代_辛__弃_疾_,“西江月”是这首词的
词_牌__名__,这首诗的题目是:夜_行__黄_沙__道__中_。这
首诗写出了__恬__静_的__乡__村_自然美景
_,
表达是作者
对_乡__村_生__活__的_喜__爱_,__对__美_丽__大_自__然__的_热__爱___心情。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意思:很远的天空闪烁着七、八个星 星,山前滴落着两三点雨滴。
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 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 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 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 到了词人身上。 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 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 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