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亲子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陌生情境中,母 亲的出现会感到最 大的安全和抚慰;
• 当饥饿、寒冷、疲 倦、厌烦和疼痛时, 喜欢寻找母亲。
1 谢弗和爱默逊的阶段模型
社会性和非社会 信息都偏爱
非社会性 阶段
(0-6周)
社会性微笑,对 人偶不会
无分化阶段
与母亲分离焦虑; 陌生人焦虑; 依恋形成关键阶段
分化的依 恋阶段 (7-9个月)
亲子依恋的发展 主要有谢弗和爱默逊的阶段模型、鲍 尔贝的依恋阶段论和艾恩斯沃斯的依 恋类型等。
教学启示 幼儿教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 关系,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想一想】
亲子依恋对学前儿童后期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
一、亲子依恋的内涵及表现
1.定义
所谓依恋,从字面上解析就是一个 人依偎着衣服,也就是寻求身体上 的接触,而恋下面是一颗心也就是 寻找情感上的连接,所以亲子依恋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 的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 向,强调身体的接触和情感上的寄 托。
2.表现
• 婴幼儿喜欢与母亲 在一起,与母亲的 接近会感到最大的 舒适和愉快;反之 产生“分离焦虑”。
与其他照顾者建 立依恋关系
多重依恋 阶段
(9-18个月)
(6周-7个月)
2 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喜欢所有人
前依恋期
对熟人和陌生人 的反应有区别
依恋关系建 立期
(2-7月)
(1.5-2月)
目标调整的 伙伴期
依恋关系 明确期
(1.5~2岁以后)
(8月-1.5岁)
建立双边人际 关系
确定对特定个体 的依恋
(出现分离焦虑、 陌生人恐惧)
• 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1
• eg:出生时让妈妈看一下;10h在妈妈身边留一会;隔4h喂一次 奶。
2 • 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 父母对孩子发出的敏感信号要及时反应,且
3
经常保持身体接触。
课堂小结
亲子依恋的概念 婴幼儿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亲密的、 持久的情感关系。
建立良好亲子依恋关系的策略 主要有注意“母性敏感期”、避免长 期分离和经常保持身体接触等。
• 妈妈离开时:宝宝的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一定影响,明 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妈妈回来。
• 妈妈回来时:宝宝会立即寻找与妈妈的接触,并且很容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抚慰而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B.回避型(10%- 15% )
• 宝宝表现:对妈妈在不在场都无所谓。
• 妈妈在场时:很少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 妈妈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而是直接忽略,不予理
会,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 • 妈妈回来时:避免与妈妈互动,不理睬妈妈对与他们交往
的表示。
C.矛盾型(15%- 20% )
• 宝宝表现:在不管在不在,都易焦虑不安、哭闹
• 妈妈在场时:很警惕,大惊小怪。 • 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
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 • 妈妈回来时:很矛盾,心里既想与妈妈接触,又有些反抗。
如果妈妈想抱他,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这时他已不能 再重新回到游戏,而是不时地朝妈妈这里看。
D .混乱型(10%)
• 宝宝表现:无固定模式
• 看起来害怕抚养者,对其表现出恐惧、过分任性,并感到 迷惑。
• 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杂乱无章和缺乏组织的行为,和极 大的不安全感。
• 容易发展为精神障碍者。
三、建立良好亲子依恋的策略
3 艾斯沃斯的依恋类型
陌生人情境法
在“陌生情境”中观察母 亲和孩子的相互作用,每3 周进行4h,从出生到第54 周。
A.安全型(65%)
• 宝宝表现:
• 妈妈在场时:能自如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靠妈妈, 更多的是用眼睛看妈妈、对妈妈微笑或说些什么;对陌生 环境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