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之日本
高中日本知识点总结
![高中日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696d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a.png)
高中日本知识点总结一、地理1. 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全境由四大陆地及数千个岛屿组成,以四大岛居多。
2. 地形地势:日本地势起伏,山地占77%,平原面积有限。
主要山脉包括日本阿尔卑斯山脉、北海道山地、九州山地等。
3. 气候条件:日本气候受海洋影响,夏季潮湿炎热,冬季湿冷,明显的季风影响。
全国被划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4. 自然灾害:日本地处太平洋火环地带,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
此外,海啸、洪水、泥石流也常见。
二、政治1. 政治体系:日本是一个议会制、多党制国家,国会制定法律,内阁负责政策执行。
皇室作为象征性的元首,政治实权由首相和国会掌握。
2. 政治制度: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首相为政府首脑,由众议院选举产生,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3. 行政区划:日本分为47个都道府县,每个都道府县下设市町村,实行地方自治。
4. 民族组成:日本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占总人口的98%以上,其他少数民族包括琉球族、朝鲜族、中国族等。
三、经济1. 经济特点: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之一,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日本汽车、电子产品、工业设备等产品在全球市场有一定影响力。
2. 经济结构:日本经济以工业为主,电子、汽车、冶金、化工、纺织等产业发达。
此外,服务行业也相当发达,金融、保险、医疗等服务领域居领先地位。
3. 贸易状况:日本依赖进口能源和原材料,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
主要对外贸易伙伴包括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
4. 经济体系:日本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文化1. 传统文化:日本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武士道、园林、绘画、传统戏剧等多种形式,其中日本园林和日本茶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宗教信仰:日本信仰基督教、佛教、神道教等多种宗教,其中神道教是日本本土宗教,对日本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地理高中
![日本地理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5c84d88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7.png)
日本地理高中日本国位于东亚的西北太平洋的群岛之间,是一个由四大岛和其他几个小岛组成的国家。
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日本不仅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面临着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探讨日本地理的特点。
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南部,东经122°~153°,北纬24°~46°之间。
它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和琉球群岛四大岛组成,以及由奄美、小笠原、南鸟岛等其他小岛。
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靠日本海,南隔对马海峡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北部横跨日本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之一。
地貌日本地貌多样,由于地震活动频繁,地形多崇山峻岭,山地和丘陵地带占了国土的约四分之三,平原地带相对较小。
北海道和东北部以火山为主,包括日本最高峰富士山。
本州中央部分有日本阿尔卑斯山脉,以及许多火山和湖泊。
九州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有广袤的平原和肥沃的农田。
气候日本气候受太平洋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亚寒带、暖温带和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
北海道和本州北部气候寒冷,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寒冷多雪。
中部地区夏季相对温暖,冬季较冷,昼夜温差大。
南部地区气候相对温暖,四季分明。
冬季东岸常常受到寒潮的侵袭,台风也经常影响日本的气候。
自然灾害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频频。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等地震给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此外,日本还有众多的活火山,如富士山、桦木火山等。
火山爆发不仅对周围居民和农田造成破坏,还产生热岩浆流和火山灰等对空气质量和交通运输造成威胁。
另外,日本还经常受到台风侵袭,特别是夏季到秋季。
人类活动由于山地和丘陵地带占了大部分国土,日本的农田相对较小,因此国内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而农业仍然是日本的重要产业。
此外,日本的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海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的发展,日本的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人口占比较大。
高二日本地区思维导图笔记整理
![高二日本地区思维导图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b9072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b.png)
高二日本地区思维导图笔记整理一、为什么要做日本地区的思维导图笔记呢?咱都知道高二的学习内容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啦。
对于日本地区的知识,可能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啥的。
做思维导图笔记就像是给这些知识建了一个小房子,让它们整整齐齐地住在里面。
比如说日本的地理,它的岛屿分布、地形特点这些内容就像房子里的一个个小房间,思维导图可以把它们有条理地归置好。
这样以后复习的时候,就不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啦。
二、日本地理知识在思维导图中的呈现。
日本的岛屿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
那在思维导图里,“日本地理”可以是一个大的分支,然后这些岛屿就可以是这个大分支下的小分支。
每个岛屿又可以再展开,像本州岛,它的主要城市有东京、大阪等,这些城市又可以再继续细分它们的特色,比如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有很多现代化的建筑,像东京塔,那这就可以继续写在东京这个小分支下面。
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点,可以在地理分支下单独列出来,再详细说明一下哪些山脉比较著名之类的。
三、日本历史知识的思维导图构建。
从古代说起,日本有弥生时代、古坟时代等。
这些时代可以作为思维导图“日本历史”这个大分支下的小分支。
每个时代有它独特的文化和发展特点。
比如说弥生时代,这个时期日本开始有了水稻种植,这一事件对日本后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呢。
那就在弥生时代这个小分支下把水稻种植写上,还可以补充一些关于水稻种植对人口增长、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
到了近代,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个大事,这又可以在近代这个小分支下重点阐述,像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都可以详细地在思维导图里展开。
四、日本文化知识在思维导图里的整理。
五、如何让思维导图笔记更美观又实用。
咱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不同的板块。
比如地理部分用蓝色,历史部分用棕色,文化部分用红色。
这样看起来就很清晰啦。
还可以画一些小图标,在日本地理部分,如果提到富士山,就可以画一个小小的富士山的图案。
对于思维导图里的文字,不要写得太啰嗦,简洁明了最好。
日本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日本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f236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b.png)
日本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日本地理概述一、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以及数千个小岛组成。
日本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岛国,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中国和韩国相望。
日本的总面积约为377,975平方公里,地形多样,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较少。
二、气候类型日本的气候可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南部地区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日本四季分明,春季樱花盛开,夏季有梅雨季节,秋季枫叶红艳,冬季则有丰富的雪景。
三、自然资源日本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铜、铅、锌等,但储量有限。
日本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约为67%,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此外,日本周围的海域富含渔业资源,特别是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
四、人口与城市日本人口约为1.26亿,居世界第十位。
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和大城市周围。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都市区之一。
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大阪、名古屋、福冈和神户等。
五、经济地理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以高度发达的工业和服务业著称。
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电子、钢铁、化学和精密机械等。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制成品,因此海运对于日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日本在科技研发和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六、交通运输日本的交通运输系统非常发达,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
新干线是日本高速铁路的代表,以其高速和准时著称。
公路网络覆盖全国,而东京的羽田机场和成田机场则是日本的主要国际航空枢纽。
七、环境保护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由于国土面积有限,日本特别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非常严格,旨在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此外,日本政府还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和减排技术的发展。
八、地理教育日本的地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环境意识。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笔记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3e6927a0b1c59eef8c7b4e0.png)
日本位置范围:1、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琉球群岛。
2、范围:北隔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与俄罗斯相望。
东临太平洋。
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朝鲜半岛相望。
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3、经纬度:(主体)东经130-145度,北纬30-45度。
4、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5、板块位置:亚欧-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多火山-地震-地热能。
地热最主要表现是温泉)地形地势1、地形:中部山地丘陵为主,四周沿海为平原。
(出现这样地形的原因是:板块交界挤压而成)2、地势:由地形推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气候1、主要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强2、全年降水丰富,东西两岸的降水差异表现为:西冬冬夏洋流1、日本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
(出现洋流的原因是: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且是中低纬地区)2、有洋流因此渔业丰富(北海道渔场)为什么有洋流渔业会丰富:因为洋流交汇处会形成漩涡,漩涡会把本来沉淀在海底的营养物质浮上来,所以鱼群聚集,因此容易捕捞渔业丰富。
水文水系(因为日本太小没有特殊了解的河流,因此此块内容是按照河流整体来讲)1、水系:分为源头,流向,形状,注入水域。
①日本的河流多(说明降水丰富)且长度短(短因为日本面积太小)②流向:由地势推出流向为中间流向四周。
(★地势决定流向)③多放射状河流④河流最后注入太平洋。
水文(★由气候决定)日本分为两个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1、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日本的河流①补给:降水补给②流量:流量大(因为降水多所以流量大)③含沙量:少(日本多山地丘陵森林资源丰富)④冰期:有(因为温带季风冬天寒冷少雨)⑤汛期:夏季⑥水能:丰富(因为河流短且流速快加上日本多山地且板块交界所以水能丰富)2、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日本的河流①补给:降水补给②流量:大(因为降水多所以流量大)③含沙量:少(日本多山地丘陵森林资源丰富)④冰期:无(因为亚热带季风夏天高温冬季温和)⑤汛期:夏季⑥水能:丰富(原因同上)农业(林业-种植业-渔业)1、林业:中部的山地和丘陵2、渔业:北海道渔场,渔业发达3、种植业:平原分布水稻(农业单产高,日本耕地面积少,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
高中区域地理——日本
![高中区域地理——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95fd2b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8.png)
日
本
(2)再加上沿岸日本暖流的影响,
暖
流
降水丰富且均匀,与亚洲大陆
同纬度区相比,冬季较为温和,
夏季较凉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水 文特征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从流量、流程、流域面积、水力、含沙量 等方面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
、
1 流程短,流域面积小
2 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
3 含沙量小
4 水力蕴藏丰富
人文地理特征
(一)日本的工业
1
日本的产业结构构成图
工业发达
(一)日本的工业
1、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
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有利: 丰富的人力资源 较高的科技水平 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不利:矿产资源贫乏 国内市场狭小
日本
名古屋 大阪-神户 北九州
2、日本工业主要分 布在什么地方?
2、海岸线 _曲_折___,多 良港。
神户和横滨是两 个最大的对外贸 易港口
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
俄罗斯 中国
北海道
朝鲜
富士山
九州
3、地质: 多火山、地震
日本为什么多火山、 地震?
日本
亚
洲
气
日
候
本
图
气候---海洋性显著 的季风气候
【合作探究1】 日本为什么海洋性显著?
(1)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
C、日本人口多,国内市场广阔,产品自销为主
D、日本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⑧
⑨
④
⑥⑤ ①
③
⑦ ②⑿
⑽ ⑾
⒀
1 东亚 , 2 东南亚 , 3 南亚 , 4 中亚 , 5 西亚 , 6 北非 , 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8 欧洲西部 , 9 欧洲东部和北亚 , 10 北美 , 11 拉丁美洲 ,12 大洋洲 , 13 南极洲 。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第8讲日本知识梳理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第8讲日本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f2d5e5866fb84ae55c8d7c.png)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第8讲日本知识梳理一.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周围小岛组成。
二.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1)纬度位置:30°N―45°N ,全部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2)经度位置:130°E―145°E,全部位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3.相对位置:西隔日本海与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三.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1)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
(2)分布: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各大岛的中央,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3)地势:岛屿内部崎岖不平,地势高,岛屿四周的沿海地区低平,地势低。
(4)多火山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或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如富士山就是日本的一座活火山。
(5)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气候(1)类型:海洋性的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大约是38°N。
(2)风向与降水: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湿度增加,受地形阻挡,在日本海沿岸形成丰富的降水,由于冬季温度低,可以形成丰富的降雪。
3.河流: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4.资源(1)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2)优势资源:硫磺矿丰富(多火山活动),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四.人文地理特征1.经济(1)条件①有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科技水平高(北九州、科技城筑波城)。
②不利:国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2)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区域地理日本高考知识点
![区域地理日本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3d733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b.png)
区域地理日本高考知识点区域地理:日本高考知识点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地理知识在我们的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对于那些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地理知识点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将聚焦于区域地理,具体而言是日本地理知识点,探讨一下它的一些重要内容。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作为位于东亚的岛国,日本地理位置独特。
它位于欧亚大陆的交汇点,由四大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以及其他成百上千的小岛组成。
这些岛屿之间由日本海、东海和太平洋等海域分隔开来。
日本位于冲绳海槽、日本海槽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交汇带上,这使得它成为地震和火山活动频发的地区。
例如,日本拥有“火山之国”的美誉,其中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
此外,河流也在日本的自然环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信浓、关东和关西三大平原以及琵琶湖是著名的地理特征。
人口和城市化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由于其有限的土地资源,人口分布通常偏向于岛屿上的沿海地区。
东京都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区之一。
城市化是日本最显著的地理特征之一。
日本的城市经常被标志性的高层建筑所定义,尤其是在东京的商业区。
此外,高速公路和铁路网密集,连接了各个城市和地区,这在提高交通效率和促进人口流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和产业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一,一直以来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创新驰名全球。
它拥有强大的汽车、电子、机械、化工、钢铁和纺织等产业部门。
世界著名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和本田就诞生于这片土地上。
农业和渔业也在日本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日本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山区和平原地区。
大米、小麦、蔬菜和水果是主要的农产品。
渔业在日本亦十分重要,尤其是捕捞到的海产品在当地和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文化和旅游日本的独特文化和悠久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歌舞伎、盛装舞蹈和茶道等仍然是日本文化的重要元素。
此外,关于忍者、武士和日本神话的故事也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兴趣。
高二日本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日本区域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3b0f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6.png)
高二日本区域地理知识点日本是位于东亚的岛国,由四大岛屿以及其他近千座小岛组成。
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地貌等独特特征。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方面介绍日本的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属于火山带和地震带。
四大岛屿为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分别从北到南排列。
除了这些大岛外,还有琉球群岛等其他小岛。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日本面临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日本地形起伏,多山地与平原相间。
北部地区以深山为主,其中有日本最高峰富士山;中部地区为山地和高原,包括阿尔卑斯山脉;西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南部地区则以火山岛屿和狭长的海岸线为特征。
二、气候特点因地理位置和地形多样性,日本的气候也因此呈现出多样性。
由北部到南部,日本可分为北海道型、本州型和四国九州型三种气候类型。
北海道型气候是冷温带湿润气候,冬季寒冷而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本州型气候是暖温带湿润气候,四季鲜明,冬季相对较冷,夏季相对较热,降水充沛。
四国九州型气候是暖温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暖,年降水量较多。
三、自然资源日本虽然土地资源相对较少,但是其地下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以及铁矿石、铜、铝等金属矿产资源。
此外,日本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海洋资源。
四、经济发展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家之一,以制造业著称。
其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产品在全球市场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日本的经济也非常发达,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
由于地域限制和土地资源的短缺,日本注重科技创新和高效利用资源。
在环境保护方面,日本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等工作。
五、人口与城市化日本人口密度高,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由于土地有限,大部分人口聚集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中。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都市。
其他重要城市有大阪、名古屋等。
城市化水平高使得日本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非常发达,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和环境提出了挑战。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课件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a497a65a8102d277a22f52.png)
日本海沿岸冬季积雪多。
30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600
冬季风 迎风坡
20 10 0℃ -10 -20
500
日
400
300 冬季风
200 北京
本
100
海
夏季风 迎风坡 40°
温带 N 季风气洋候
-30
北京
大陆性强
0
东京
海洋性强
东
京平
东京与北京相比:降水更丰富、季节分 配更为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 爽,气温年较差较小。(海洋性特征显著)
2020/6/5
气候特征
区域地 理的知 识框架
2020/6/5
河流特征 自然资源
人文地理
地形特征
地理学 科整体 性思想
研学旅行主题初探
今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寒 假到日本开展一次研学旅行。该小组从地理角度设计了以 下研学主题,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1.自然生态类 目的地:富士山 研学项目: (1)观察富士山的沉积岩,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 意义; × (2)观察富士山火山地貌,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 态变化的影响; (3)欣赏富士山樱花,感受“一山有四季”的景观,体验 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差异;× (4)近距离观察富士山地区河流,分析地形、气候对河 流的影响;
2020/6/5
一衣带水的邻邦
1 日本概况
位置
范围
亚 欧 大 陆 日北海道本岛 海
朝鲜濑户内海 半岛九州岛
东 海东 海
130 135
琉球群岛
本州岛
东京
四国岛 太 平 洋
2 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 气候 河流 资源 自然概况 地形
以山地为主的地形
高二市区公开课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日本PPT课件
![高二市区公开课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日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f046706bec0975f565e29d.png)
展示 点评
第16页/共34页
探究:日本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冬
日本海
解析:
东部太平洋沿岸夏季降
太
水较多,是处于东南季风 的迎风坡;
平
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降
洋 水较多(多降雪),是处
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探究2:濑户内海沿岸为
夏 何多晴朗天气。
解析:四周多山,处于冬夏
季风的背风坡。
第17页/共34页
俄罗斯 中国 朝鲜
( 2)海陆位置: 日本东部濒临
__太__平___洋,西北 部隔__日__本___海与 _俄__罗__斯__、中__国____ 、__朝__鲜___及韩国 相望。
第3页/共34页
2、日本的范围
九州 本州
北海道
四国
濑户内海
附近1000多个小岛组成及周围海域
第4页/共34页
练习 ➢说出BCDE所代表的国家。 ➢说出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海洋名称。 ➢说出abc所代表的群岛、半岛和岛屿
日本的自然资源
日本地形多山,森林资源丰富;
日本的森林覆盖 率达70%,被誉 为“绿色王国”。
第23页/共34页
日本的自然资源
日本渔业资 源丰富,北 海道附近海 域,是寒暖 流交汇的地 方,为世界 著名的大渔 场之一。
第24页/共34页
北海道渔场
日本自然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地理 位置
海陆位置 (岛国) 纬度位置
北海道渔场2021234日本的重要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京滨名大神长期崎居九州长崎140e36n202124日本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单产高渔业发达东京矿产国内市场国土面积海运
第1页/共34页
一、位置、范围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东亚和日本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c131532233d4b14e842468ac.png)
帕米尔高原
内蒙古高原
本州岛 朝鲜半岛
华北平原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①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 向东注入太平洋;②地势起伏 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 富。 ③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航运 价值不大。
(2)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性 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 性。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的大致分界线: 我国:33°N 朝鲜半岛:36°N 日本:38°N
韩国: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以汽车、电子、 服装等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朝鲜: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日本: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Hale Waihona Puke 日本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上图绿色区域代表日本范围
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140°E
45°E
日本海
130°E 135°E
日本虽然森林资源非常丰 富,但木材确大量从俄罗斯、 巴西、东南亚和北美等地区进 口。
⑤资源
1.水能资源丰富 2.森林资源丰富 3.鱼类丰富
多山地、降水丰富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 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 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 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渔业日本渔业发达,北海 道附近海域,是寒暖流交 汇的地方,为世界著名的 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 场。
东亚 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和分布。
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较少,解释其原因。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 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太平洋
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
日本高中地理
![日本高中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e2ff3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7.png)
日本高中地理日本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岛国,由四个主要岛屿(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以及其他较小的岛屿组成。
地理环境对于日本的自然资源、气候和人口分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高中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地理位置和地形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的太平洋上,西面是东海和日本海。
它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地震带上,因此地震是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此外,日本还经常受到台风和海啸的影响。
日本的地形多样,由山脉和平原交错组成。
日本的主要山脉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其中最有名的是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
此外,日本还有很多独特的地理景观,如日本海沿岸的悬崖,以及西南部的热带雨林。
气候和环境由于日本地处亚洲大陆和暖流之间的交界处,其气候受到多种气候系统的影响。
日本的气候在全年内呈现出四个明显的季节:春季温暖宜人,夏季潮湿炎热,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并伴有降雪。
此外,日本还有丰富的降雨量和湿度,特别是在夏季季风的影响下。
这种气候条件促使了日本独特的植被,包括茂密的森林和广泛的稻田。
自然资源尽管日本国土面积较小,但其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首先是水资源,日本拥有许多水系,包括河流和湖泊,为农业和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其次,日本的森林资源也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全国土地面积的近70%。
这些森林为木材、纸浆和木材制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资源。
此外,日本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
这些资源在日本的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口和城市由于日本的土地资源有限,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在日本的平原地区和周边大城市。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日本的城市化程度非常高,城市人口的密度很大。
除了东京之外,大阪、名古屋和京都等城市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这些城市不仅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还是商业、文化和教育中心。
总结日本高中地理涵盖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环境,以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二第二学期区域地理复习课件日本 (2)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二第二学期区域地理复习课件日本 (2)](https://img.taocdn.com/s3/m/82619433ec3a87c24128c426.png)
(2)气候特征:海性洋显著。(思考其原因)
原因: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又有强大 的日本暖流。
分析:海洋性气候在气候特点上具有什么表现呢?
海洋性气候的表现:气温年较差小,最热月和最冷月 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年降水 量偏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编辑版ppt
3
一 读图说出:
地 日本的地理 日
理 位置(经纬 位 度位置、海
本
置 陆位置) 海
和
范
130 °
围
编辑版3pp0t °
45°
145 °
4
领土范围
领土主要由哪几部 分构成?(注意被俄 罗斯占领的日本四 岛的位置)
濑户内海 九州
四国
编辑版ppt
北海道
北
方
津轻海峡
四
岛
太
平
洋
本州
5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 总面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 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 近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编辑版ppt
1
一衣带水的邻邦——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环境概况 2、掌握日本人口、产业的分布特点 3、理解日本产业、人口分布与自然地理 环境的关系。
编辑版ppt
2
学法指导:安静、快速、独立阅读《三维设计》P28考点 二的内容,10分钟内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读图说出日本的位置和范围 2、描述日本的地形特征,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和地震? 3、日本共有哪两种气候?为什么海洋性显著? 4、描述日本自然资源状况,对发展经济有什么影响? 5、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6、日本经济有什么特征?形成这样特征的条件是什么?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680094d949649b6648d7478b.png)
日 本一、位置范围及重要地理事物位置:范围:北海道、本州、四国、四大岛及诸多小岛组成的群岛国家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山地丘陵为主(3/4),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平原,关东平原最大;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活火山,最高)——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2.气候: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丰富)例:①、夏季日本太平洋海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
因为太平洋沿岸处于夏季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湿润水汽,在迎风坡遇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②、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很紧张。
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属于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3.河流: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4.生物: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覆盖率高(75%) 纬度:北温带(30°N —45°N ) 海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与中国西南部比较,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就是由于它的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良好。
5.资源:森林、水利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三、人文经济地理特征1.人文(1)人口众多,1.2亿,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素质高(2)种族:黄色人种,大和民族(3)宗教:佛教为主,部分基督教(4)食品:主食稻米,副食:渔产品2.经济(1)农业—发达种植业:平原狭小,人多地少,稻米单产高,可自给。
措施:小型农机具;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种等渔业发达:远洋、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发达。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于此,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补:寒暖流交汇的地方①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底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②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类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日本的渔业有:①、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起来的近海捕捞②、远洋捕捞③、近海和陆上的水产养殖。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3f231d748bd63186bdebbc92.png)
比一比
海岸线_曲__折__,多优良港湾。
日日本本所是跨一经个度 和岛纬国度,大国约土都面是积20
度南,北英狭国长所,跨并的且经
纬与度经大线约斜各交是。1英0度, 日国本也跨是越这的样经一纬个度 更岛国。比较这两 大个。国跨家越跨的跃经的纬经度 越海度哪对岸大和个地线的纬 国 理会岛度 家 环更国范 大 境为,围 ? 的曲它, 这 复折的, 地杂理有环影境响会吗更?加复 杂。
上海 东京
北京(40°N) 东京(36°N)
最冷月平均 气温(℃)
--4.7 3.7
最热月平均 气温(℃)
26 25.1
年降水量(mm)
683 1610 16
温带季风气候 30 20 10 0℃ -10 -20 -30
北京
大陆性强
00
200
100
0
东京
海洋性强
东京与北京相比:降水更丰富、季节分配更为均匀。冬 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海洋性 特征显著)
(二)领土组成
九州 本州
四国
北海道
日本领土主要由九州、 四国、本州、北海道四 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 多个岛屿组成,其中本 州岛的面积最大。
北海道岛 九州岛
本州岛 四国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
1、以山地为主的地形
平原面积狭小,多山地、丘陵 。 最大平原: 关东平原
36° N
富士山 关东平原
2、海陆轮廓
火山之国 地震之邦
火山爆发 日本海 日本 太 平 洋
太平洋板块
熔岩
由于日本地处 亚欧板块 和太平洋板块 交界处,属于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 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日本的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课件全县公开课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课件全县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71d839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e.png)
工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工业类型:以重工业为主,如钢铁、机械、电子等 工业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等 工业发展:二战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铁路: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 铁路网络之一,包括新干线、特 急、快速、普通等不同等级的列 车。
航空:日本拥有多个国际机场, 如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大阪关西 国际机场等,连接国内外各大城 市。
采用互动式教学, 鼓励学生提问、 讨论,提高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团队协作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 结合实际案例, 引导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
采用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探 究、发现、解决 问题,提高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创新能力。
重点:日本地理 概况、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经济 状况等
森林资源:日本 森林覆盖率高, 木材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日本 矿产资源匮乏, 主要依赖进口
水资源:日本水 资源丰富,但分 布不均
海洋资源:日本 海洋资源丰富, 渔业和海洋产业 发达
农业在日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农业以水稻、蔬菜、水果等为主 日本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 日本农业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难点:理解日本 地理环境的形成 原因、分析日本 经济特点及影响 因素等
重点:日本文化 特点、历史背景、 社会制度等
难点:理解日本 文化的多样性、 分析日本历史与 现代社会的关系 等
亚洲东部,太平 洋西北部
北纬30度至45度 之间
东临太平洋,西 临日本海
由四个大岛和数 千个小岛组成
平原:日本平原面积较小,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人口数量:约 1.26亿人
人口分布:主要 集中在东京、大 阪、名古屋等城 市
高考地理日本知识点
![高考地理日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c0db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1.png)
高考地理日本知识点日本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岛国,由四个主要岛屿(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和其他数千个小岛组成。
作为高考地理的一个重要考点,了解日本的地理特点和关键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全面介绍与日本相关的高考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东经125°至145°,北纬24°至46°之间。
它与大陆的最狭窄海峡是韩国海峡,最远与美国的距离约为8,300公里。
这个区域被称为东亚地区。
由于其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也是火山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二、地形地势日本地形多山,山地和丘陵约占其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日本的地势分布自北向南呈阶梯状,北部是日本阿尔卑斯山脉,南部则是狭长的九州山地和四国山地。
此外,日本有许多火山,包括著名的富士山。
这种地形地势使得日本的平原面积相对较小。
三、气候环境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国分布有明显的自然气候区域。
北海道地区寒冷,冬季长,夏季短,气温较低,而南部地区则气候较温暖,四季分明。
东部面临太平洋,受海洋影响明显,气温和降雨量相对较高。
西部则面临日本海,冬季降雪量较多。
台风经常影响日本,给当地的农业和交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经济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之一。
战后,日本通过积极的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制造国之一。
汽车、电子产品、机械设备、航空航天和制药等行业都非常发达。
此外,日本的渔业和农业也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总结:通过对高考地理日本知识点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在地理上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无论是其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环境还是其经济发展,都体现出日本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日本的整体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亚洲地区的地理特点和相互关系。
注:本文只是对高考地理日本知识点的概述,未能详细涵盖所有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资源
• 1、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资源丰富。 跟地形、气候有关。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 • 2、矿产资源缺乏。 、矿产资源缺乏。
但硫磺多,与火山有关。
• 六、多火山、地震,地热资源丰富 地热资源丰富. 多火山、地震 地热资源丰富
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 五大工业区:看图: 五大工业区:看图: • 1、京滨工业区 、 城市:东京、横滨 • 2、名古屋工业区 、 城市:名古屋 • 3、阪神工业区 、 城市:大阪、神户 • 4、北九州工业区 、 城市:北九州 • 5、濑户内海工业区 、 福山钢铁公司
• 4、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但存在 环境污染、工厂用地和工业用水不足等 问题。所以工业出现分散,这样既能充 分利用国外的资源、能源、劳动力、土 地,又接近消费市场。 • 5、日本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工业,分 布在九州岛南部。有“硅岛’之称。
• 二、工业 • 1、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 (1)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 )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 • (2)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量出口。 )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量出口。 • 典型的“加工贸易型”国家,“外向型 典型的“加工贸易型”国家, 经济” 经济”
• 2、原料、能源来源国:
4、资源
(1)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 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 水力资源丰富。 林、水力资源丰富。
原因: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 原因: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 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日本山地多, 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日本山地多, 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 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日本的经济特征有下面几点: 日本的经济特征有下面几点: 1、高度发达。 高度发达。 2、以工业为主,现代化水平高。 以工业为主,现代化水平高。
工业部门以钢铁、机械、电子、 工业部门以钢铁、机械、电子、化 纺织等为主。 学、纺织等为主。许多工业产品的 产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产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3、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3 ~5 月 12. 12.0 435 14. 14.2 672.3
6 ~8 月 24. 24.3 558.3 24. 24.6 868.4
9~11月 11月 16. 16.2 541.6 18. 18.5 544.7
根据图表材料,结合相关地理知识,说明①、 根据图表材料,结合相关地理知识,说明① 两城市冬季和夏季降水的差异, ②两城市冬季和夏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造成 这种差异的原因。 这种差异的原因。 差异:冬季①城市降水多于②城市;夏季② 差异:冬季①城市降水多于②城市;夏季② 城市降水多于① 城市降水多于①城市 原因:冬季该地盛行西北季风, 原因:冬季该地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越 过日本海,湿度增大,受山地抬升在① 过日本海,湿度增大,受山地抬升在①城市形成 地形雨,②城市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夏季该地 地形雨, 城市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东南季风受山地抬 升在②城市形成地形雨, 城市位于背风坡, 升在②城市形成地形雨,①城市位于背风坡,降 水少
1400E 450N
1300E 350N
300N
二、地形
• 1、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平原 以山地、丘陵为主( 3/4), ),平原 狭小(沿海狭窄平原)。 狭小(沿海狭窄平原)。 • 2、日本最高山脉 ——富士山 3776m) ——富士山(3776m) 富士山( 关东平原 活火山,盛产樱花。 活火山,盛产樱花。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电子工业发展之初,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电子工业发展之初, 世纪60 年代 九州岛成为著名“硅岛” 位于东京东北部60 九州岛成为著名“硅岛”。位于东京东北部60 千米处的筑波城, 千米处的筑波城,是亚洲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区。简述九州岛和筑波各自发展电子工业的相 对优势。 对优势。
日本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 是原因 。
、
,其形成
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国内资源匮乏、 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国内资源匮乏、国 内市场狭小、 内市场狭小、沿海多优良港口便于产品和原料的 运输
4、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的地区, 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业区。
石油——西亚、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 3、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 、 太平洋沿 岸工业带” 岸工业带”。 • (1)分布在这里的原因:日本工业原料、 能源需大量进口,产品需大量出口,这 就决定了工业必须布局在对外交通便利 的沿海地区。
大阪城
三国中对外贸易规模最大的是__,原因是什么? 三国中对外贸易规模最大的是__,原因是什么? __ 丙国经济发达, 丙 丙国经济发达,但本国发展经济所需要 的能源、矿产资源严重不足,需要大量进口; 的能源、矿产资源严重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本 国市场狭小,产品多依赖国际市场。 国市场狭小,产品多依赖国际市场。
四、河流、湖泊 河流、 • 河流多,且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河流多,且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但不利于航运。 但不利于航运。 • 分析日本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1)流量(气候中的降水决定)
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降水丰富, 河流流量大。
• (2)落差(地形决定)
河流流经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 大。
• 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良港:深水港、避风港。
第二部分 日本经济地理特征
• • • • 一、农业 1、农业机械小型化,精耕细作,单产高 农业机械小型化, 农业机械小型化 精耕细作,单产高。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高。 2、渔业: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世界第一。 、渔业:
平原地区多种植水稻,丘陵地区多栽培果树、 平原地区多种植水稻,丘陵地区多栽培果树、茶和 粮食可以自给,鱼是重要食品补充,蔬菜、 桑。粮食可以自给,鱼是重要食品补充,蔬菜、淡水 鱼需要进口。 鱼需要进口。
日本渔业发达, 日本渔业发达, 渔业发达 北海道附近海域, 北海道附近海域, 是寒暖流交汇的地 方,为世界著名的 大渔场之一。 大渔场之一。
第一部分 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日本的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 、 纬度: 纬度:300N——450N。 350N 。 经度: 经度: 1300E——1450E。 1400E 。 东京( 东京(350N, 1400E ) ,
(二)领土组成 1、群岛国家。 群岛国家。 北海道、 领土由北海道 本州、四国、 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四大岛屿及其附近众多小岛组成。 四大岛屿及其附近众多小岛组成。 2、地狭人稠。 地狭人稠。 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面积37万多 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面积37万多 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 人口单一, 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人口单一,99 以上为大和民族。 %以上为大和民族。
日本最大平原——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 日本最大平原——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 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
3、分析地形特征: 分析地形特征:
(1)中部是山地和丘陵,四周是沿海平原;以 中部是山地和丘陵,四周是沿海平原; 山地丘陵为主。 山地丘陵为主。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三、气候
三、城市与贸易
• • • • • 1、贸易对象: 美国、中国、韩国,西欧。 2、城市: (1)最大的贸易港口:横滨、神户 (2)最大城市:东京。
(1)图中A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图中A B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
,
(2)A、B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与我国冬季 什么等温线的分布是一致的? 什么等温线的分布是一致的? 。这 条分界线在我国境内所处纬度位置较 , 在日本境内所处纬度位置较 ,主要 原因是 。
原料 石油
进口% 进口% 99.7
天然气 94.3 煤炭 90.9
铁矿石 99.8 棉花 100
(2)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 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 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为世界 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二、日本的经济
• 1、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分界线:370N • 2、季风气候但海洋性特征明显。 (1)首先是季风气候,必须满足雨热同期。 (2)海洋性特征明显。
• 从A—C—D:大陆性越来越强。 • (1)气温:夏季气温越来越高,冬季气温越
来越低,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 (2)降水:年降水量越来越少,季节分配越 来越不均匀。
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东京 北京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降水量 1610毫米 3.7 25.1 1610毫米 — 4.7 636毫米 26.1 636毫米
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 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 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 降水量比北京丰沛, 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 具有海洋性特点。 具有海洋性特点。
九州环境条件优越,劳动力价格低廉; 九州环境条件优越,劳动力价格低廉; 筑波利用东京附近的科学技术优势而兴起, 筑波利用东京附近的科学技术优势而兴起, 通信网络通达性高
5、农业居次要地位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耕地面积不大。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耕地面积不大。但日本农业多采 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 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不断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