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根据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中国科学院科技布局调整的要求,围绕深圳市实施创新型城市战略,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友好协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经过十三年发展,深圳先进院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由九个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筹)、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前瞻性科学与技术中心),国科大深圳先进技术学院,多个特色产业育成基地(深圳龙华、平湖及上海嘉定)、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中科创客学院、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杭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组成。

2018年,深圳先进院获批牵头建设深圳市两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并正在全力筹建深港脑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学、先进电子材料等国际创新研究院;未来将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布局建设“深港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深港高端医疗设备创新中心”及“前瞻性国际化综合性研发平台”等创新平台。

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深签署《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协议书》,依托深圳先进院及中科院在粤科研力量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

使命和愿景 Mission and Vision建设一流的工业研究院提升粤港地区及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的建立,成为国际一流的工业研究院。

无人集群系统时变编队H_(∞)控制

无人集群系统时变编队H_(∞)控制

无人集群系统时变编队H_(∞)控制
康宇航;戴洪德;祁亚辉;张邦楚;刘玄冰;程俊
【期刊名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1(47)2
【摘要】针对有向通信拓扑网络下具有通信时滞与外部干扰的无人集群系统(AUSS)时变编队H_(∞)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基于AUSS期望编队构型信息、无人机(UAV)实时状态信息以及通信UAV之间带通信时滞的状态误差信息提出了AUSS的编队控制方法,通过变量替换将AUSS的编队控制问题转换成低维闭环系
统的渐近稳定问题,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形式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与最大允许通信时滞的计算公式。

其次,通过构造Lyapunov-Krasovskii(L-K)泛函,证明了存在通信时滞与外部干扰条件下AUSS能够实现时变编队。

最后,通过数值仿真
验证所设计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总页数】10页(P271-280)
【作者】康宇航;戴洪德;祁亚辉;张邦楚;刘玄冰;程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海军航空大学航空基础学院;中山大
学航空航天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49.1
【相关文献】
1.面向空地协同作战的无人机-无人车异构\r时变编队跟踪控制
2.基于T-S模型的时变时滞丢包网络控制系统H_(∞)鲁棒控制
3.异构集群系统分布式自适应输出时变编队跟踪控制
4.同时具有状态与控制时变时滞系统的H_∞输出反馈控制
5.基于时变编队控制的有人-无人集群协同飞行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评审结果名单

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评审结果名单
2
创新二等奖
王国胤
重庆邮电大学
知识发现的粗糙集理论和方法
3
创新二等奖
刘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网络化进化优化与学习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4
创新三等奖
王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人体传感器网络在可穿戴智能设备中的应用
5
创新三等奖
张小红
上海海事大学
关于Rough集及模糊逻辑的若干研究
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评审结果名单
序号Hale Waihona Puke 拟授奖等级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成就名称
1
成就奖
蔡自兴
中南大学
创建智能科学理论,创新智能科学教育,推动智能科学发展
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评审结果名单
序号
拟授奖等级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项目名称
1
创新一等奖
张立强
北京师范大学
复杂空间数据智能处理与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6
创新三等奖
叶球孙
福建武夷学院
VCN智模变进制计算技术研究
7
创新三等奖
罗庆生
北京理工大学
仿生特种机器人理论创新、技术实现与示范应用
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名单
序号
拟授奖等级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项目名称
1
进步一等奖
王贵锦,张树君,施陈博,孟龙,李涵,张淳,陈国栋,
周博文,饶青,陶凯
清华大学,山东明佳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
瓶装饮料自动化生产线全程智能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2

深圳先进院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合作研究取得进展

深圳先进院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合作研究取得进展

深圳先进院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合作研究取得进展
佚名
【摘要】6月初,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功研发出了光电转换效率达17%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先全国,比肩世界顶级水平。

【期刊名称】《今日电子》
【年(卷),期】2011(000)007
【总页数】1页(P27-27)
【关键词】薄膜太阳能电池;合作;深圳;香港中文大学;光电转换效率;中国科学院;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4.42
6月初,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功研发出了光电转换效率达17%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先全国,比肩世界顶级水平。

该工作由先进院集成所光伏太阳能中心团队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完成。

CIGS电池以价格低廉的玻璃、塑胶、金属箔片作为基底,再镀上1/200mm的多层薄膜材料组成,可在阴天及散射光下发电,适用于高楼林立的城市环境,比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50倍,成本降低一半,被称为“下一代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

此次深港合作研制的CIGS电池,纤薄易携,性能稳定,既适用于给屋宇楼顶及建筑外墙发电,也可植入手袋及背包等个人物品实时为电子产品充电,还可用作航天及军用电子设备电源。

如果在屋顶上铺10平方米CIGS电池每日可供5~6度电,足够提供4人家庭一日之用。

如果是面积为10cm×10cm的CIGS电池,在阳光
充足的条件下,为一部手机充满电只需2~3小时,价格预计为30港元。

而且CIGS电池耐用度可达20年,保养简单,只需偶尔抹拭电池表面便可。

中科院穿戴式传感设备:从“蛟龙”飞到“寻常百姓家”

中科院穿戴式传感设备:从“蛟龙”飞到“寻常百姓家”

中科院穿戴式传感设备:从“蛟龙”飞到“寻常百姓家”佚名
【期刊名称】《广东科技》
【年(卷),期】2014(23)11
【摘要】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制的穿戴式传感设备——微型动态心电仪和心电+脉搏+血氧三合一采集器,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圆满完成了于深海条件下对“蛟龙”号潜航员生理医学指标的监测任务。

【总页数】1页(P62-62)
【关键词】中科院;传感设备;科学研究工作;数据分析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22.21
【相关文献】
1.可穿戴设备用光学式脉搏传感器技术难点及应用事例 [J], 罗姆半导体集团
2.柔性可穿戴式压力传感设备及其医疗方向应用综述 [J], 薛宁
3.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可穿戴式设备信号频率测量 [J], 程晓芳
4.Teijin: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压电式传感器 [J], 李婷
5.可穿戴医疗路在何方——介入式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将成大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程俊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程俊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研究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虚拟体育”,产品获得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官方指定运动礼品”,并利用该产品举办了首届网络运动会,第八届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2010年,“即时通讯机器人”获得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其他
联系方式
邮箱
Jun.cheng@
电话
个人主页
备注
Name
CHENG, Jun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导师简况表
导师姓名
程俊
性别

职称
研究员
专业名称
计算机பைடு நூலகம்觉
导师类别
■博导□硕导
所在单元
人机控制研究室
是否兼职
□是■否
招生专业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
主要科研成果及所获荣誉
在国际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大多数为SCI/EI检索;获得一项美国发明专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
担任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
2009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地方级);
2008年入选“深圳市人才驿站——双百计划”;
Positions
Professor
照片
Academic title
Computer Vision
E-mail
Jun.cheng@
Phone
Personal Website
Resume
Jun Chengreceived the B.Eng., B.Fin., and M.Eng. degre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Beijing, in 1999 and 2002 respectively, and the Ph.D. degree from the Chinese

3D语义地图构建方法和模块、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发明专利]

3D语义地图构建方法和模块、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442377.4(22)申请日 2020.12.08(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72)发明人 宋呈群 程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代理人 孙伟峰 武岑飞(51)Int.Cl.G06T 17/05(2011.01)G06K 9/00(2006.01)(54)发明名称3D语义地图构建方法和模块、机器人交互方法和系统(57)摘要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器人交互中的3D语义地图构建方法,其包括:接收输入的序列图像,并识别出所述序列图像的图像帧中的动态对象和语义信息;将识别出的所述动态对象从所述序列图像的图像帧中去除;根据所述动态对象被去除的所述序列图像的图像帧构建3D地图并获取机器人位姿信息;通过所述机器人位姿信息将与所述语义信息相应的语义图映射到所述3D地图上;根据映射有所述语义图的所述3D地图构建得到3D 语义地图。

本发明能够使机器人根据语义信息理解周围环境中的内容,并在周围环境中出现运动物体时也能够具有较高的算法精度和鲁棒性,从而能够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并且能够充分高水平的为人类提供服务。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CN 112465974 A 2021.03.09C N 112465974A1.一种用于机器人交互中的3D语义地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语义地图构建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序列图像,并识别出所述序列图像的图像帧中的动态对象和语义信息;将识别出的所述动态对象从所述序列图像的图像帧中去除;根据所述动态对象被去除的所述序列图像的图像帧构建3D地图并获取机器人位姿信息;通过所述机器人位姿信息将与所述语义信息相应的语义图映射到所述3D地图上;根据映射有所述语义图的所述3D地图构建得到3D语义地图。

基于字典学习的磁共振并行成像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

基于字典学习的磁共振并行成像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基于字典学习的磁共振并行成像方法和装置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珊珊,苏正航,梁栋,刘建博,刘新,郑海荣
申请号:CN201410614439.3
申请日:20141104
公开号:CN104360295A
公开日:
201502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基于字典学习的磁共振并行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并行采集部分k空间数据预估灵敏度得到编码矩阵;采用数据拟合项与字典学习的稀疏约束项建立目标图像对应的目标函数,所述数据拟合项中包括所述编码矩阵;将计算所述目标函数最优化解的迭代过程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迭代过程;在所述转换后的迭代过程中对字典进行更新,自适应地获取目标图像的结构信息数据;迭代达到终止条件时,根据所述结构信息数据得到重建后的目标图像。

采用该方法,能够自适应地获取目标图像的结构信息。

此外还提供一种基于字典学习的磁共振并行成像装置。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地址: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科研成果及所获荣誉
在国际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大多数为SCI/EI检索;获得一项美国发明专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
担任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
2009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地方级);
2008年入选“深圳市人才驿站——双百计划”;
研究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虚拟体育”,产品获得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官方指定运动礼品”,并利用该产品举办了首届网络运动会,第八届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2010年,“即时通讯机器人”获得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其他
联系方式
邮箱
Jun.cheng@
电话
个人主页
备注
Name
CHENG, Jun
Positions
Professor
照片
Academic title
Computer Vision
E-mail
Jun.cheng@
Phone
Personal Website
Resume
Jun Chengreceived the B.Eng., B.Fin., and M.Eng. degre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Beijing, in 1999 and 2002 respectively, and the Ph.D. degree from the Chinese
研究方向
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人机交互、机器人
在研课题
基于二值结构光的芯片凸点三维检测中的编码策略优化
即时通讯机器人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虚拟体育
个人简历
1999年、2002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作,任副研究员,2007年创建了人机控制研究室,任研究室主任;2009年12月被评为研究员。
Direction
Computer Vision, Pattern Recognition,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Robotics
Achievements
Articl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2006. Currently he is with the 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s a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Laboratory for Human Machine Control.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导师简况表
导师姓名
程俊
性别

职称
研究员
专业硕导
所在单元
人机控制研究室
是否兼职
□是■否
招生专业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