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生节目的优缺点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探析
王倩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分析1.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李长春同志在2003年的《求是》杂志上,曾对“三贴近”原则进行了细致分析和内容阐述,即新闻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民生新闻节目,宣传口号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随后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栏目提出“忧百姓之忧、急百姓之急”的宣传口号,也贯彻了“三贴近”的原则,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民生新闻之所以火爆,正是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百姓的视角出发,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平民百姓,从而受到老百姓青睐。
2.符合本土化的地域优势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有一条后院篱笆原则( Back-fence principle),意思是说人们在一天工作结束后,两个家庭妇女在他们家后院的篱笆旁聊天时谈到的内容,往往是她们一天中最感兴趣的事。
因此我们的电视栏目,抓取新闻点时,也必须抓取最能引起广大民众关注的话题,而最能让受众感兴趣的莫过于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也就是本地发生的新闻。
3.采用口语式的播报方式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著名的“公共领域”和媒介关系的论述,指出媒介在传播方法上要讲究“家常化”、“口语化”,要架起媒介和公众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因此电视新闻栏目所强调的“口语化”,目的就是搭建电视和观众的桥梁,尽可能地拉近电视与广大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老百姓感觉民生电视新闻就是咱们自己的节目,真的是关心咱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感。
比如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主持人用地道的济南话说新闻,一开始从语言上就抓住了济南市民尤其是老济南市民的心,风格也比较轻松活泼,得到了本地观众的喜爱。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走向1.提升品质如今,受众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在全国众多民生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成为电视人的第一选择?“内容为王”是永不过时的一条真理,一档节目能够生存且长期发展下去,必须从内容入手,用精品内容抓住观众的遥控器。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传递社会民生信息和倡导社会正能量,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发展这类节目,本文从现状出发,探讨了相关策略。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满足大众信息需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通过丰富内容、精准定位触动了观众的心弦。
一方面,新闻资源的丰富和采编团队的专业化成为了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民生新闻节目借助新闻记者和专家的力量,深入探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更好地呈现给观众。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无论是传统的新闻报道、访谈评述,还是辅以动画、微电影等形式的节目内容,都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然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内容创新和针对性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许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涉及社会问题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对于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不够。
这导致了内容的雷同和缺乏独特性,观众的兴趣难以持久。
其次,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信息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质疑。
在追求收视率和关注度的同时,部分媒体可能会夸大事实,并夹杂主观色彩,扭曲了信息的真实性。
此外,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边缘化趋势也开始显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寻求相应的发展策略。
首先,电视台应加大对民生问题报道的投入,提供更多的专题报道和深度剖析。
通过更加深入的调查和报道,将问题辨析得更加透彻,观众才能对节目内容产生共鸣。
其次,电视台可以加强与权威专家、社会组织的合作,增强节目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专家的解读和意见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相关问题。
此外,要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还要加强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的建设,确保新闻报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播出的一种以民生为主题的新闻节目,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就业、住房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针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困境分析1.传统节目形式受挑战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如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等,传统电视新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了解新闻,不再需要盯着电视等待新闻的播出,因此传统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逐渐下降。
2.内容同质化严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内容同质化严重,大部分节目都聚焦于同一些热点话题,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失去了对电视新闻的兴趣。
3.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很难做到深入解读,不能满足观众对于深度解读的需求。
4.受商业影响较大在现代社会,商业利益对于新闻报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能会因为赞助商的关系而无法客观地报道一些敏感问题,导致观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二、对策分析1. 创新节目形式针对传统节目形式受挑战的困境,电视台可以在节目制作上进行创新,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和形式,如VR技术、互动直播等,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2. 多元化内容策划要解决内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电视台可以调整节目策划,扩大新闻报道的领域,增加报道内容的多元化,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就业、住房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满足观众对于多样化新闻的需求。
为了解决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问题,电视台可以加强对于新闻的深度报道,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分析,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增加观众对于新闻的认可度。
4. 提升新闻信誉度为了减少商业影响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电视台应该建立起更加独立和客观的新闻机制,严格把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观众对于新闻的信任度,增加收视率。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指以报道民生问题为主题的新闻节目,旨在为观众提供生活中的实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当前的电视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节目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其困境,并提出对策。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之一是内容单一化和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利益的影响,一些电视台和制片方倾向于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导致节目内容趋同,过分关注热点话题而忽视其他民生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
一些节目在报道民生问题时过于功利化,只关注解决问题的表面,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根源和深层次因素。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还包括信息传递受限和观众参与度不高。
由于电视媒体的特性,节目的时间和空间有限,无法充分呈现复杂的民生问题和解决方案。
观众参与度不高也成为一个问题,观众只能被动接受节目的内容,无法对其进行互动和参与讨论。
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改善和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制片方和电视台应该多样化节目内容,不仅关注热点问题,还关注其他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可以通过深入调查和采访,揭示不同民生问题的背后原因和深层次影响,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分析,避免功利化的报道方式。
利用新技术手段扩大节目的传播和互动范围。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可以将电视节目与网络互动和社交媒体结合起来,开展在线讨论和观众参与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度,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出问题和建议。
制片方和电视台也应该加强多方合作,与学术界、专业机构和民间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民生问题的研究和调查,提供权威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
通过这种合作,可以提高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制片方和电视台还应该注重节目的创新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可以借鉴纪录片和访谈节目的方式,采用情景还原、主持人对话等形式,以更生动和具体的方式呈现民生问题和解决方案,增加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但可以通过多样化内容、加强互动和参与、与其他机构和组织合作、创新节目形式等对策来提升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观众和社会。
浅谈民生节目的优缺点
浅谈民生节目的优缺点——以《拉呱》为例《拉呱》节目是齐鲁电视台新闻节目,以山东方言为主要语言,实现新闻、文艺一体化,由小么哥(张勇)主持,还有一个搭词儿(通过打断或插入一些话语,而将本个话题和下一话题连接起来)除了播报身边事,又新添了子栏目:和事佬(让百姓当一回调解员)么也懂(教大家小窍门)雷翻天(主持人鄢磊、张帆表演的小笑话)等。
一、《拉呱》节目的优点1、传播内容符合“使用—满足”理论,接地气作为山东台主打的民生新闻栏目,《拉呱》节目切实的以山东本地民生新闻为主体,报道山东人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家庭、教育、医疗、婚恋、食品等相关问题的新闻,与老百姓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吸引山东本地人的收视热点。
例如,27号新闻《汶上:好消息!暖气供上了“开口费也退了”》就是与山东汶上小区居民冬季采暖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吸引居民收看,另一方面通过记者的采访调查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为居民担忧。
另外像“么哥秀”这样的版块贴近群众的生活,向观众介绍一些生活中的传统和实用技巧以及热点分析,受到观众欢迎。
2、节目主持人采用山东方言,贴近群众作为一档山东特有的民生节目,《拉呱》注重贴近山东本地语言特色,主持人小么哥、鄢磊均采用济南话方言,在情感上更加贴合观众,让受众更有亲切感,也使节目更有特色和山东特有的幽默感。
加之两人长相普通具有喜感,更有观众缘。
3、新闻报道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吸引观众《拉呱》节目主持人小么哥在播报每一条新闻时,基本采用通俗化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出新闻,例如24号新闻《济南:平安夜圣诞老人来送礼》,小么哥首先提出平安夜、圣诞节的概念,然后引出圣诞老人送礼物的话题,相当于“赛前热身”的播报手法,整条新闻也是先提出疑问、引出人物、进行采访,运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报道,一气呵成,更有可看性。
4、传播过程中不断加强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在《拉呱》节目的直播过程当中,热心观众可以不断参与微信、短信交流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是与主持人“拉家常”,增强了民生节目的交流性,另一方面,在节目播报的新闻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观众的热心线索得来,例如25日的新闻《泰安:神秘电话连上村里俩女人》就是由热心观众提供线索最后采访得来,如果没有观众的参与互动,民生节目就不能更好地贴近群众,反映观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摘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当前面临着收视率下降、信息过载、内容同质化等困境。
收视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观众选择多样化、新媒体竞争激烈等因素。
信息过载则导致观众审美疲劳,难以吸引观众眼球。
内容同质化问题也影响了节目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传统模式的困境使得节目难以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
创新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包括加强内容创新、结合新技术提升内容质量等。
未来发展趋势将是新媒体整合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加强内容创新也是关键。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不断探索适应发展的路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困境,对策,收视率下降,信息过载,内容同质化,传统模式,创新,未来发展趋势,新媒体整合,内容创新。
1. 引言1.1 现实背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发丰富多样,电视台所占据的信息传播优势逐渐被削弱。
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面对收视率下降、内容同质化、信息过载等问题时,亟需创新和改革。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已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出路,成为摆在广大新闻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寻找出可行的对策,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部分将从行业现状和问题意识等方面展开分析,为后续的探讨奠定基础。
1.2 问题意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当前社会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观众的问题意识不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多样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观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也在下降。
观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电视节目,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获取新闻资讯。
问题意识的不足也体现在观众对于新闻内容的选择上。
许多观众更倾向于选择轻松有趣的娱乐新闻,而忽视了社会民生新闻的重要性。
这种现象导致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持续下降,节目内容也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与误区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与误区作者:史宏伟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2年第5期在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可谓异军突起。
各级电视台之所以对民生新闻青睐有加,主要是因为民生新闻这种独特的新闻理念和操作方式可以冲破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重重包围,获得其他节目无法获得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例如在郑州,河南电视台的《小莉帮忙》与郑州电视台的《郑州大民生》就备受关注。
归结起来,民生新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理念、内容、地域、播报等方面。
一、理念优势:做普通百姓的知心人电视民生新闻往往被亲切地称作“老百姓自己的新闻”,这其中蕴含着民生新闻贴近民众、服务民众的价值理念。
电视民生新闻就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对于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投以热切的目光,它关注着老百姓的生活际遇与生存状态,在意他们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带着人性化的思路贴近民众生活,用平等的眼光报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
可以说,“贴近民众”一直是新闻媒体向往的目标与努力的具体方向,而为什么在电视民生新闻这里,节目理念才找到合适的节目形式,电视新闻才被老百姓真正看作自己的新闻?这主要在于电视民生新闻平视的拍摄角度、平民化的采访语式以及对民众疾苦感同身受的评点立场。
民生新闻关注着普通人,使他们的利益能够得以保障。
二、内容优势:聚焦日常生活民生新闻的内容优势在于它对准了一个以往在媒介呈现中屡被忽略的领域———日常生活领域。
民生新闻的独特在于把新闻由专注于记录国家大事和国家行为转到深入挖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领域,去记录百姓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在新闻报道中勾勒百姓生活全景图。
毋庸置疑,新闻资源已经成为目前媒体围绕收视市场进行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时政新闻由于受到“规则”的限制,承载的“导向责任”更为重大,因此新闻媒体利用此类新闻资源的空间有限。
而社会新闻千变万化,记者采编的灵活度非常高,正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厚的内容资源,民众在生活中的种种遭遇都可以成为新闻,像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家庭矛盾、弱势人群的无助际遇等都成为了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与误区
心 人
电视 民生 新 闻往 往 被 亲 切 地 称 作 “ 老 百 姓 自 己 的新 闻 ”这 其 中蕴 含 着 民生 新 闻 ,
家 弱势 人 群 的无 助 际 遇 着 “ 播 你 听 ” 我 的观 念 , 抑扬 顿 挫 、 字正 腔 圆 、 贴 近 民众 、 务 民 众 的价 值 理 念 。 服 电视 民生 房 产纠 纷 、 庭 矛 盾 、 这 新 闻就 是 在 坚 持 正 确 的舆 论 导 向下 ,对 于 等都 成 为 了 民生 新 闻 的主 要 内容 。 而 民生 照本 宣科 地 为观 众 朗读 新 闻稿 , 种 方式 给 普 通 民 众 的 社 会 生 活 投 以 热 切 的 目光 , 它
二、 内容优势 : 焦 日常 生活 聚
民生 新 闻 的 内 容优 势 在 于 它 对准 了一 日常 生 活 领 域 。 民 生 新 闻 的独 特 在 于 把 新 闻 由专 注 于 记 录 国 家 大 事和 国 家 行 为 转 到 深 入 挖 掘 老 百 姓 的 日常 生 活领 域 ,去记 录 百 姓 的生 活状 态 、 活 矛 盾 、 感 困 惑 , 生 情 在 新 闻 报道 中 勾 勒百 姓 生 活全 景 图 。
地域性 的历史掌故都成 为可开采的文化资
源 , 以 唤起 人 们 对 特 定 历 史 阶 段 的 地 域 文
( ) 一 民生 新 闻绝 非 街 头 闹剧
因为电视新 闻快捷、 直观 , 相对于纸质
媒体 而言 , 受众 更 广 , 响力 也相 应 更大 。 其 影
郁 的地域特 色。 可以说 , 民生新 闻对于地域
适 的 节 目形 式 , 电视 新 闻才 被 老 百 姓 真正 性 的 强调 已成 为一 种 竞 争 性 的 策 略 与 价值 新 闻 自诞 生 以 来 却 始终 缺 乏一 个 准确 的定 看 作 自 己 的新 闻? 这 主 要 在 于 电视 民生 新 诉 求 。 电视 民生 新 闻 不仅 注 重 选 择 能 展 示 闻平 视 的拍 摄 角 度 、 平 民化 的 采 访 语 式 以 及 对 民众 疾 苦 感 同 身 受 的评 点 立 场 。 民 生 以保 障 。 当地 风 土 人 情 的新 闻场 景 ,还 对 当地 的 文 化 资源 进 行 历 史 性 开 掘 ,包 括 当地 的 地理 是, 当地 的城 市特 色 、 井 人 物 、 市 历史 遗 迹 、
试论民生节目的优点和弱点
试论民生节目的优点和弱点芦亮摘要:民生节目是当前电视节目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类型节目,其节目特点鲜明同时也能够较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所以当前各大电视台都推出了民生节目。
民生节目特点鲜明,其中既有优点也有弱点,下面我就对民生节目的优点与弱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生节目;优点;弱点一、民生节目的优点1、贴近百姓生活,满足群众需求。
民生节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百姓解决身边的问题,同时报道的有关百姓生活的新闻内容也更加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尤其是一些地方台的民生节目更是以报道本地区的百姓热点话题为主,例如很多民生节目都会选择一些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子女教育以及家庭婚恋为报道主题,这些主题内容也正是当下百姓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民生节目在很多地区都是非常说欢迎的[1]。
2、节目形式、语言平易近人。
民生节目以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为主题,所以其节目的形式也往往十分贴近百姓的生活。
很多民生节目一般都会以一些百姓身边的热点话题或者一些民生事件为主题,主持人往往会就这一话题展开报道,其中少不了对当事人的采访报道,对于一些群体性事件往往还会采访多个对象,这些被采访者也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同时对于一些伤害百姓合法权益的事件,民生节目中也会邀请嘉宾进行评论,对某一问题还会展开一定的讨论,观点会有不同但都会和百姓的实际利益息息相关,所以自始至终民生节目的形式都显得很平易近人,贴近百姓的生活。
在语言的运用上,无论是主持人还是节目中涉及到的人群谈论的话题都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运用的语言也比较实在甚至是通俗,朴实无华的语言更容易让百姓所接受,同时也更能贴近百姓的生活实际,更能让百姓的合理诉求得到全面的表达[2]。
3、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参与性。
民生节目的服务主体是人民大众,其目的是想通过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来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所以既然民生节目服务的主体是人民百姓,所以在节目中也会出现很多人民百姓的身影,甚至很多节目都会以普通百姓为主角,让他们在节目中去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意见看法,所以民生节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参与性。
浅谈民生节目
浅谈民生节目浅谈民生节目作者:玖言第一章我国民生节目现状“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民生新闻的界定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类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是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并列的概念。
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
民生揭幕,贴近百姓生活,平民化色彩浓厚。
服务特征明显。
民生新闻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活,使新闻变得可看、管用。
报道领域较宽。
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扫描。
区域特征明显。
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由于各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现今国内民生节目的缺憾: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1、以演绎的叙事制作民生新闻节目。
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均为百姓生活,但因事件的悬念和矛盾冲突带有刺激性和神秘感,因此大部分的民生新闻都展开了对其故事情节的深入挖掘,突出情节点、放大细节。
配合以影视语言和剪辑、特技手法,使得故事跌宕起伏,适合我国受众的传统欣赏习惯。
这本来无可厚非,对的渲染能够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上更容易拉近和普通受众的关系,也更能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但一味的追求叙事和感官刺激,不惜扮演、搬演新闻事件,有意或无意制造伪新闻,混淆视听,利用剪辑突出导演思维,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职业道德,应坚决摒弃;2、以趋同的叙事选择民生新闻素材。
叙事选材单一,围绕夫妻矛盾的“爱情保卫题材”、家庭纠纷的“财产分割题材”、子女责任的“赡养老人题材”充斥民生新闻。
跟风作业、千篇一律难有创新。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担着向观众传递时事资讯、关注社会民生的重要职责。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观众在面对多样化的新闻来源时,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内容单一化导致节目难以吸引广泛受众;时效性不足使得新闻节目难以抢占先机;激烈的竞争让节目制作方面临更大的挑战。
如何在面对这些困境的同时寻找有效的对策,成为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和对策展开分析,探讨未来展望。
2. 正文2.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传播民生实况、关注社会热点的重要平台,面临着诸多困境。
观众流失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新闻获取信息,而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逐渐下降。
内容单一化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选择报道内容时往往偏重于热点事件或娱乐新闻,缺乏多样性和深度报道。
时效性不足也是一个困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难题。
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日益加快,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周期往往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导致观众流失。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来自其他媒体形式的竞争,传统的电视节目面临着生存压力。
在这种困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提升节目质量,以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2.2 观众流失问题观众流失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观众的收视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
观众流失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受众群体年龄结构的变化。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年轻人对新媒体的偏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统受众群体逐渐流失。
2. 观众对新闻质量的要求提高。
现代观众对新闻的态度更加理性和批判,他们更加注重新闻的客观性和深度,而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往往只是简单地报道事件,难以吸引观众关注。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利弊与对策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利弊与对策在八小时之外,工作之余,普通民众打开电视机,无非就两个目的:获取信息和娱乐。
人们看新闻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但是,很多新闻,尤其是民生新闻栏目也将娱乐功能发挥出来,我们在下文中探讨一下电视民生新闻娱乐化的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娱乐化已经成为现今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正如一切文明社会的产物一样,这也具有两面性: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将一些自身无法克制或人为的弊端带给我们。
一、造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原因1.我国媒体市场化竞争导致媒体追求收视率是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传媒市场的发展,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也相继展开,由最开始的抢线索、抢新闻,到现在以各种娱乐化方式吸引受众眼球,收视率已经成为了衡量媒体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
所以,要把新闻娱乐化,要演绎新闻、要戏说新闻、要拍新闻剧---来拼命吸引眼球。
2.受众生活压力大,需要新闻节目娱乐化来缓解压力媒介向来是传播的主动者,决定公众选择新闻的范围,但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自己需要的信息,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不需要的信息。
在受众的约束下,媒介在传播中主动影响受众,不能不以信息的质量使受众满意为前提。
信息传播的大众化的具体表现,就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泛娱乐化”.那么,对于信息时代的受众来说,受众对于信息的取舍直接影响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娱乐化。
在纷繁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受众更多地会去选择一些有助于轻松接受信息的节目,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新鲜的信息。
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娱乐化便随之产生了。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利1.对于电视业本身带来的好处我国电视媒介一直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在改革之前,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一本正经、板着面孔对大众说话的“指导者”、“教育者”,严格划分着传者与受者角色关系。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向娱乐化、大众化趋势的发展,改变了电视新闻媒介一贯在受众心中沉重、保守、古板的形象,使其变得更加清新、更加自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受众,成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方式,也拉近了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浅析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浅析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学校代码学号分类号密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院 XXXXX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年级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201 年月日浅析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摘要近年来,民生新闻的兴起成为了传媒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电视媒体的体制也发生了变化。
传媒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和需求,不得不一改以前严肃和格式化的报道方式,代之以通俗、宽松的报道方式,民生新闻也应运而生;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提高,人民越来越希望通过媒体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文通过很多现实的例子,来分析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并联系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使受众对民生新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民生新闻并不是指很多琐碎的小事组成的新闻,民生新闻有自己的内涵,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新闻的聚焦点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上。
关键词:民生新闻,社会责任感,舆论监督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livelihood news programsAuthor:XXXTutor:XXX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has become a beautiful scenic media. 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easeless and perfect, the television media system has changed. The media in order to cater to the audience's taste and demand, have changed before serious and formatted report way, the easy, relaxed way of reporting,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news also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mocratic process continues to improve, people increasingly want to make their voices heard through media.In this paper, through a lot of practical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news of people's livelihood problems,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from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The audience to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news,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does not mean that many trivial news,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has its own connotation,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news about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focus point in people's daily life.Key words: News of people's livelihoo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目录绪论 (1)一、民生新闻节目的概念 (1)二、民生新闻节目引发热潮的原因 (2)(一)平民表达语态(二)监督力量(三)人文情怀三、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2)(一)负面报道过度造成受众的社会认知偏差(二)民生新闻传播者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三)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越位(四)民生新闻的方言化问题四、如何解决当前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4)(一)培养品牌主持人,树立节目崭新形象(二)注重记者能力培养,发掘深度新闻内容(三)继续坚持“三贴近”原则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绪论(一)研究背景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一直是时政新闻,民生新闻的诞生源自于90年代初期都市报纸刊办的热潮,许多省市包括一些国家级报社在90代初期纷纷开始发行不同于党报语态的都市类报纸,这类报纸以市民所关注的民生方面信息为主要内容。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在播出中重要的一个栏目,它关注民生热点、反映社会问题、传递政府政策,是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衰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对策来应对挑战。
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1. 受众转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电视新闻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尤其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新闻,这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逐渐减少。
2. 内容同质化:由于节目制作成本高昂,电视台倾向于选择容易生产的新闻内容,导致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呈现出内容同质化的现象,缺乏新意和深度,缺乏吸引力,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3. 观众参与度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一般是单向传播模式,观众很难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
而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更趋向于互动和参与,观众希望能够和新闻媒体互动,发表意见,提出问题,但这对于传统电视新闻来说是一个挑战。
4. 广告收入下滑:随着电视收视率的下降,一些企业对电视广告投放的兴趣也在下降,这导致了电视台的广告收益下滑,民生新闻节目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 提升内容品质:面临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容品质,让自己在内容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加大调查报道的力度,增加深度和艺术性。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树立自己的观众群。
2. 多元化播出形式:如今的观众更加注重体验感受,希望通过多元的方式来获取新闻信息。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如网络直播、手机APP、社交媒体等,让更多的观众参与提高互动性和参与感。
3. 强化社会责任感:电视台作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应当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呼吁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响应。
这样不仅能够展现电视台的社会责任感,也会受到更多社会的认可。
4. 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开发新闻产品,借助新媒体的资源和优势,加强内容传播,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浅谈中国的民生新闻
浅谈中国的民生新闻新闻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是党和政府宣传的重要饮阵地,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贯彻的“落脚点”,担负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宣传任务。
它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它主要宣传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因此, 新闻传播只有把价值取向定位在人民利益和人民需要的方向上,才能从根本上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统一的喉舌,才能成为真正的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纽带与桥梁。
一、民生新闻的优势。
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拥有一个充满活力、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
新闻取材是丰厚的,内容是易受群众欢迎的。
记者也能大有作为。
观众最想了解的莫过于与己有关或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而且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对全国而言的,具体到某一地区就会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发生关系,这样,我们的报道对观众而言就会有较强的针对性,满足观众对政策、信息的一切需求。
同时,又不断地追踪、寻找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人的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使整个新闻宏观的“信息总汇”呈现出浓郁的民生特色,深深地吸引着观众。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丰富多彩当前又处于改制时期,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呼唤着精神文明建设,所有这些使得社会新闻的报道领域越来越广泛。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需要了解这个世界,需要用崭新的知识为他们服务。
有力度、深度,带有服务功能的民生新闻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这也为社会新闻记者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
就拿广东珠江台的《今日关注》来说,开放性和观众的参与性是节目成功的金钥匙。
大力发动观众用个人DV第一时间记录事件发生、进展和结局,拓宽新闻资源空间,以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节目组还开设一个以《今日关注》命名的专题网页,设立观众论坛,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构建节目与观众互动的双向通道。
通过开通热线、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的观众报料平台,由专责编辑负责收集整理,对有价值的一组新闻线索提交监制,再安排记者前往采访。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上非常重要的栏目之一,它主要关注国内外的社会民生新闻事件和故事。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包括收视率下滑、内容同质化、观众需求变化等问题。
本文将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收视率下滑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要困境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新闻信息,而不是依赖于电视。
这导致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下滑,很多观众不再选择通过电视来获取新闻信息。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下滑还与内容同质化、观众需求变化等问题有关。
当前,很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大量的内容都是在重复报道一些热点事件,缺乏深度和专业性。
这种内容同质化导致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吸引力下降,观众失去了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兴趣,进而导致了收视率的下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多样化,观众对民生新闻节目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希望看到更加深入的报道,更加贴近生活的新闻故事,而不是简单的事件报道。
目前很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仍然停留在简单事件报道的层面,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针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的困境,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内容创新,提升节目质量。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加强内容创新,不断推出具有深度和专业性的新闻报道,提升节目的质量。
可以通过深度报道、专题策划、人物专访等形式,来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还可以加大投入,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平,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和新闻价值。
二、深入挖掘新闻故事,贴近观众需求。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深入挖掘新闻故事,通过真实的报道方式贴近观众的生活,满足观众对新闻的需求。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生事件,展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引起观众的共鸣,提升节目的吸引力。
三、开拓多样化的报道形式,吸引年轻观众。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开拓多样化的报道形式,比如结合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式,采取更加轻松活泼的方式来呈现新闻故事,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及对策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及对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新闻媒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达社会民生信息、引导社会关注焦点、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内容呈现、观众反馈方面普遍存在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传播方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传播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收看方式的变化而不断转变。
传统电视机收视方式已经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网络、流媒体、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应用摆在了眼前。
因此,电视节目应该借助新媒体,通过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互动,进行精准投放,实现信息覆盖面的扩大。
同时,制作方应该加强创新,充分结合大数据技术、视觉设计、导演语言,为观众呈现更丰富、更立体、更有人情味的电视节目。
二、内容呈现无论是传统电视还是网络视频,作为民生新闻节目,其内容必须具有前瞻性、公信力和人性化。
在前瞻性方面,节目制作方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热点,自觉引领社会思潮,关注全民健康、人权保障、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问题,扩大受众面。
在公信力方面,节目制作方必须坚持独立书记,充分展现对象真实情况,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严打虚假报道、更加注重事实核实,确保电视节目传递真实、可信信息。
在人性化方面,电视节目要真正与观众沟通,关注社会基层,真实反映民生问题,传递温暖人文关怀。
同时注重以人为本,以人性化的润色、情感化的措辞来加强节目内容的感染力,吸引观众或让观众参与节目,促进社会关注和社会互动。
三、观众反馈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观众反馈是制作方判断、改进节目的重要依据。
要保持与观众的良好互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开展观众互动与评论,收集观众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并在未来的电视节目制作中考虑到观众对节目的喜好和要求,真正做到因为观众紧紧围绕着观众的利益需求来打造优质的电视节目。
总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结合新媒体的应用,推进传播方式、呈现内容的创新,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呈现及维护观众利益,才能真正起到引导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实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价值。
浅谈民生新闻节目现存问题及改进策略
为 中国电视传播层 面的第三次革命 。 各地 电视台民生新 闻节 目 开播至今 , 经 过了不足十年的发展 , 从 当初 的一枝独 秀到 如今的遍 地开花 。 尤其是在地方 电视 台开设 多个频道、一个频道多档栏 目 都是 民生新 闻 的现象 日趋严重 , 在民生新 闻节 目 看似繁荣 发展、一派生机的背后 , 暴露 出越来越 多的 问题和弊端 , 使得近些年来有很多人开始关 注民生新 闻的现状和发展问题 。 文 中笔者通 过各 地方 电视 民生新 闻对 比,选 取典 型事 例, 通过 自己的调查分析和思考浅述对 民生 新 闻的现存 问题和应对策略的一些观点。 “ 讲述 老百 姓 自己的故事 ” 、“ 反 映普 通人 的生存状态 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是学术 界 对 民生新 闻的定 义。“ 民生”一 词最 早 出 现在 《 左传 ・宣公 十二 年 》 ,所谓 “ 民生在 勤, 勤则不 匾。 ”这里 的 “ 民” ,就是百姓的 意 思。而 《 辞海 》中对于 “ 民生”的解释是
三 、节 目流 于世俗 , 娱 乐化 倾 向 明显
当电视文化 由卖方市 场转入买方市场 , 即电视进入 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 时代后 ,资 讯、 娱乐与媒介 的互动和整合 , 使 资讯娱乐 化成为一股时 尚的传媒潮 流。目前 ,部分 电 视民生新闻节 目 从新 闻采集 到制作 、播报 , 都暗 含着娱 乐化 的倾 向。融人 过多娱 乐元 素 ,新 闻报 道沦为 “ 戏说新 闻” ,降低 了新 闻本 身的力度 , 内容的肤浅 和包装 的矫饰使 得民生新闻 日益偏离新 闻采制的正常轨道 , 在形式化和庸 俗化 的路子上越走越远 。 这种娱 乐化 报道对 电视 民生 新 闻的发 展带 来了很大 影响 , 首 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信 息传播 中理性 的缺失 , 进而削弱 了电 视新 闻的文化批判意味 ; 其次这种娱乐化助 长了信 息的情绪化传播 , 消解 了新 闻记录社 会真实 的诚意性和客观性 。长此以往 ,将导 致新 闻传播 中 “ 重美学传效 、轻历史事实” 的不 良 倾 向。这从事实上颠倒 了信息传播 中 真实与效果之 间的主次关系 , 使 电视媒介的 资讯可能成 为社会现实的 “ 梦工厂” 。 其 实存在 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说很多 栏目 设置 民众互动的环节 , 但这些有名无 实 的互动根本不能听到 民众的心声 , 反而很 多 时候遭到 民众 的反感 ;再者 , 很多栏 目喜欢 在 节 目中穿插一 些外 景连线 等 ,但 一些 记 者、 主持人的表现令人不敢恭维 , 预设 立场 , 主观情 绪严重 等问题让 民众 对这些 场景 感 到厌烦 ……
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由《南京零距离》引发的思考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栏目,打出了“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口号,并率先提出“民生新闻”的理念,即新闻要反映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
作为江苏省十大名牌栏目之一,《南京零距离》的市场收视率稳居南京地区冠军,占据同时段南京地区一半的份额。
《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实践与民生新闻理论建构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
无论在技术、操作还是绩效方面,《南京零距离》让业内人士看到了在现实条件下民生新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民生新闻的异军突起,掀起了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三次电视变革不但出现了民生新闻节目的高涨,而且出现了所谓的平民主播,使得电视的大众性、平民性终于浮出水面。
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新闻观念的变化,这正是民生新闻之所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声誉日隆,对全国新闻媒体改革形成又一次强烈冲击,“民生新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关注、认同、追捧。
1、民生新闻的概念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问世以来,新闻传播的取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比较窄的,其主要关注的是“高、大、全”式的新闻。
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全面入世,中国本土传统的电视新闻遭遇到严峻的挑战。
面对制作理念、技术手段、操作平台、争取观众等方面落后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
民生新闻就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多、更贴切地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以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闻资源的新概念新闻。
本文所界定的电视民生新闻区别于传统时政新闻,是指那些面向都市,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节目,它关注社会民生,报道时事新闻,倡导社会正能量,旨在为观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指导观众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传统电视媒体的衰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将从节目内容、收视率、竞争对手等方面分析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内容上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众对于广告内容的快速审美疲劳,这导致了民生新闻节目往往要在新闻之间插播大量的广告,让观众疲于应对。
二是由于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较弱,许多新闻事件在网络媒体上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所以电视新闻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三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成本很高,在面对5G、VR等技术更新时,则需要更多的投入。
四是新媒体的兴起导致观众对于信息获取的方式多样化,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获取新闻信息,而非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上的困境也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随着观众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电视的收视率逐渐下降。
电视台之间激烈的竞争导致了电视节目的多样化,观众选择的余地增多。
收视率不断下滑会使得广告商对于广告的投入减少,同时对于电视台的影响也会更大。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来自互联网和新媒体。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轻松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电视台要想吸引更多观众,就需要改进自己的节目内容和传播方式。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获取最新的动态消息,这也让电视新闻的地位更加脆弱。
如何应对这些困境呢?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考虑提升自身的内容质量,提高感染力。
比如增加一些深度调查的报道,增加一些专题性的节目,让观众在观看时得到一种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满足。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加强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比如通过5G技术实现更快速的传输,通过VR技术创造更加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生节目的优缺点
——以《拉呱》为例
《拉呱》节目是齐鲁电视台新闻节目,以山东方言为主要语言,实现新闻、文艺一体化,由小么哥(张勇)主持,还有一个搭词儿(通过打断或插入一些话语,而将本个话题和下一话题连接起来)除了播报身边事,又新添了子栏目:和事佬(让百姓当一回调解员)么也懂(教大家小窍门)雷翻天(主持人鄢磊、张帆表演的小笑话)等。
一、《拉呱》节目的优点
1、传播内容符合“使用—满足”理论,接地气
作为山东台主打的民生新闻栏目,《拉呱》节目切实的以山东本地民生新闻为主体,报道山东人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家庭、教育、医疗、婚恋、食品等相关问题的新闻,与老百姓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吸引山东本地人的收视热点。
例如,27号新闻《汶上:好消息!暖气供上了“开口费也退了”》就是与山东汶上小区居民冬季采暖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吸引居民收看,另一方面通过记者的采访调查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为居民担忧。
另外像“么哥秀”这样的版块贴近群众的生活,向观众介绍一些生活中的传统和实用技巧以及热点分析,受到观众欢迎。
2、节目主持人采用山东方言,贴近群众
作为一档山东特有的民生节目,《拉呱》注重贴近山东本地语言特色,主持人小么哥、鄢磊均采用济南话方言,在情感上更加贴合观众,让受众更有亲切感,也使节目更有特色和山东特有的幽默感。
加
之两人长相普通具有喜感,更有观众缘。
3、新闻报道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吸引观众
《拉呱》节目主持人小么哥在播报每一条新闻时,基本采用通俗化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出新闻,例如24号新闻《济南:平安夜圣诞老人来送礼》,小么哥首先提出平安夜、圣诞节的概念,然后引出圣诞老人送礼物的话题,相当于“赛前热身”的播报手法,整条新闻也是先提出疑问、引出人物、进行采访,运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报道,一气呵成,更有可看性。
4、传播过程中不断加强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
在《拉呱》节目的直播过程当中,热心观众可以不断参与微信、短信交流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是与主持人“拉家常”,增强了民生节目的交流性,另一方面,在节目播报的新闻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观众的热心线索得来,例如25日的新闻《泰安:神秘电话连上村里俩女人》就是由热心观众提供线索最后采访得来,如果没有观众的参与互动,民生节目就不能更好地贴近群众,反映观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每次节目的最后,主持人的抽奖环节也体现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对热心观众抽奖给予物质奖励,能大大提高观众的参与度,提升节目收视率。
二、《拉呱》节目的缺点
1、节目内容选择闭合化,过于关注个人生活
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生节目,《拉呱》与其他民生节目一样,都犯有选择题材狭窄、过于关注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琐事的倾向性。
在25号的节目当中,《德州:媳妇不给钱耽误大哥去治病》就具有典型的琐碎性,整个新闻全部叙述的就是夫妻二人的纠纷,对于大众来讲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这样的节目内容在民生新闻中比比皆是,不再赘述。
2、开设婚恋版块,娱乐性愈演愈烈
作为一个民生新闻类节目,《拉呱》的节目定位在根本上应该立足于“新闻”二字,而随着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的倾向化,节目越来越偏离于新闻本身,开设了像“拉对象”这样的版块,在栏目中分别邀请一男一女进行相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为了博取眼球,提高收视率。
3、节目明星主持人的品牌化与消费化
在《拉呱》节目中,小么哥已经俨然成为了节目的代言人,在摄像机面前,比起播报新闻更像是一场个人的表演。
栏目组设置《么哥秀》环节,使主持人变成了被消费的对象,新闻的内容反而很不重要。
栏目从“一切为了消费”出发,当民生新闻不再具有吸引力,那么主持人便成为了包装推销的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小么哥已经俨然不是一个新闻主播,更是山东各种品牌的代言人,更是婚庆市场的热门司仪,在栏目的打造下,小么哥已经成为一个山东的本土明星。
三、如何突破民生新闻瓶颈
1、提升高度,做“大格局”的民生新闻
当今的民生新闻大多集中关注于本土化新闻,但常常演变为市井化。
当今观众对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民生新闻仅仅集中于琐碎
的内容,就会流失大量的高品质观众。
因此,民生新闻可以再基层民众都关心的民生政策、措施、规划上从小处入手,做深入浅出的解读,利用比时政新闻更生动的优势,与时政新闻联动,以全局观打造立体大新闻。
打破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局限性,内容多元、价值优先。
2、强化深度,做有品质的新闻解读
民生新闻主持人的特点之一,就是除了在播报新闻的本身,也会对事件阐发自己的观点,但是由于民生新闻本身的琐碎化,主持人本身除了插科打诨外基本也提不出什么有意义的见解。
因此,在民生新闻选题更要有深度的提升基础上,主持人本身要善于抽丝剥茧,在表面新闻中发现事件的深层意义,做有分量、由表及里的新闻解读。
3、回归新闻本质,摒弃娱乐化倾向
民生新闻栏目的本质就是新闻,而社会的浮躁和喧嚣改变了观众的观看品味,作为新闻节目的传播者,民生节目有义务扭转泛娱乐化的新闻环境,严肃新闻形式,逐渐减少、取消与新闻无关的栏目形式,从新闻本身入手做吸引观众的民生新闻,而不是依赖其他栏目形式吸引眼球,博取关注。
相关链接
1、汶上:好消息!暖气供上了“开口费也退了”
/qlpd/l0/2014/1227/4163324.html
2、济南:平安夜圣诞老人来送礼
/qlpd/l0/2014/1224/4162238.html
3、泰安:神秘电话连上村里俩女人
/qlpd/l0/2014/1225/4162599.html
4、德州:媳妇不给钱耽误大哥去治病
/qlpd/l0/2014/1225/4162597.html 5、拉对象:小伙有点“矜持”姑娘问题一个个/qlpd/l0/2014/1226/416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