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学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150e1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e.png)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哲学化的儒学思想,理学是抽象的、艰深晦涩的。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c858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1.png)
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宋明理学主要观点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宋明理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2.教学难点: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关于宋明理学的知识?请大家分享一下。
”1.2引导学生关注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2.讲解宋明理学的起源2.1介绍宋明理学的起源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2讲解宋明理学的创立者周敦颐及其主要成就。
3.讲解宋明理学的发展3.1介绍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如北宋五子、南宋朱熹等代表人物。
3.2分析宋明理学的发展特点,如重视心性、强调道德、关注社会现实等。
4.讲解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4.1天理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人们应当遵循天理来生活。
4.2人性观:人性本善,但受到物欲的诱惑,需要通过修身来克服。
4.3修养观:主张通过读书、静坐、格物等途径来修身养性。
5.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1政治方面:影响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
5.2文化方面:影响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
5.3教育方面:影响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
6.讲解宋明理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6.1宋明理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发展和完善。
6.2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干。
7.课堂小结7.2强调宋明理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8.课后作业8.2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如:学生是否掌握了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2.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
3.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3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2023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12302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f.png)
2023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设计篇一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1.5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教学建议: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一、导入新课: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二、阅读指导: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
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
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a30f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6.png)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2)掌握宋明理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3)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内涵;(2)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历史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2)宋明理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 教学难点:(1)宋明理学的内涵及其与之前理学的区别;(2)宋明理学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2)提问:为什么说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如“天理”、“格物致知”、“诚信”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宋明理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文学艺术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朱熹、王阳明等;(2)分析宋明理学的思想特点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5. 巩固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宋明理学相关的问题;(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宋明理学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宋明理学》 导学案
![《宋明理学》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bf89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3.png)
《宋明理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理解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如“理”“气”“心”“性”等。
3、探讨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4、培养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主张。
2、难点(1)理解宋明理学的哲学内涵和思维方式。
(2)正确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1、政治背景(1)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需要强化思想控制。
(2)元代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背景(1)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2)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3、思想文化背景(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唐代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3)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力图复兴儒学。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观点:“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2、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陆九渊、王阳明。
(2)主要观点: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往往被私欲所蒙蔽,需要通过自我反省来恢复良知。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1)宋明理学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重视气节、品德,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等。
(2)宋明理学的思辨性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2、消极影响(1)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宋明理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2fce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1.png)
宋明理学教案范文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发展阶段,从宋代开始,明代形成并成为主流思想。
在宋明理学中,主要包括了理学的核心思想以及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相关内容。
下面就以宋明理学为主题,设计一份教案,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2.掌握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3.理解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儒家学派的基本内容,为后续学习宋明理学做铺垫。
2.导入之后,教师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
-宋明理学的起源:宋代理学家陆九渊、朱熹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吸收道家、佛家等其他思想,并提出“心学”的观点,形成了宋代理学。
-明代理学的发展:朱熹在宋代的理学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并为后世的明代理学奠定了基础。
3.介绍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20分钟):(1)心学:强调心性的根本重要性,认为修身治国齐家的根本在于修养自己的心性。
(2)格物致知: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对世界现象进行认识和理解。
(3)知行合一:知识与行为的统一,在于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4.介绍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15分钟):(1)陆九渊: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加入了一些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并提出了“心学”。
(2)朱熹:是明代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进一步发展了宋代理学,并创立了朱子理学,对后世影响巨大。
(3)王阳明:是明末清初的理学家,他加强了人性的要义,阐述了人心的本质,他主张“知行合一”。
5.了解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影响(15分钟):(1)对思想史的影响: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来的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对教育的影响:宋明理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3)对文化的影响:宋明理学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0fbd0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2. 学科领域:历史3. 教学年级:高中4. 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2)使学生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3)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内涵;(2)运用比较法,分析宋明理学与之前儒家学说的异同;(3)运用案例分析法,解读宋明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2)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3)宋明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宋明理学深奥的理论体系;(2)宋明理学与之前儒家学说的区别;(3)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宋明理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参与度;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宋明理学的内涵;3. 比较法:分析宋明理学与之前儒家学说的异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1)介绍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讲述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3)分析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
2. 第二课时: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1)讲解“理”的概念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2)阐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核心观念;(3)介绍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认识。
3. 第三课时: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1)介绍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2)分析这些代表人物的学术成就和影响;(3)评价这些代表人物的历史地位。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d54b4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8.png)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分析:
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三、教学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章重点介绍宋明理学。
理学产生于北宋,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和主要内容。
一、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宋明理学的产生
2.宋明理学的发展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
1.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理学的主要内容
(1)理学产生的背景
(2)理学的基本内容
(3)理学的影响
三、宋明理学的评价
1.宋明理学的地位
(1)程朱理学的地位
(2)陆王心学的地位
2.宋明理学的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六、小结:
宋明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思想,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和思想学说应从历史背景、阶级属性、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进行分析。
七、作业:
1.课后练习题
2.自我检测题。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有范文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2d0ca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a.png)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掌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宋明理学对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2. 教学难点: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分析其对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的影响。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课堂讲解: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1. 讲解理学的“理”概念,解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核心地位。
2. 分析“知行合一”的理念,探讨其在道德修养和行为实践中的应用。
3. 介绍“格物致知”的学说,讲解其对于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重要性。
第七章: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1. 简介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强调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2. 探讨程颢、程颐的理学贡献,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宋明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宋明理学》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dd083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a.png)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讨一个宋明理学家的思想观念及其影响。
2.讨论主题:各小组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学习心得,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3.教师指导: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4.小组汇报: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宋明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掌握其核心思想观念,如“格物致知”、“诚信为本”等,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2.掌握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时代的关系。
3.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概括其主要成就,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梳理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
2.详细讲解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观念,如“格物致知”、“诚信为本”、“致良知”等,并通过实例阐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3.分析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4.对比先秦儒学、汉代经学等,突出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观念及其历史背景。
2.指出宋明理学的现代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理学精神,如诚信、勤奋、修养等。
3.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宋明理学的短文,加深对宋明理学的理解。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有范文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34074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5.png)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第一章:宋明理学的背景与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起源和发展过程1.2 教学内容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理学的兴起和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理学的主要思想和影响1.3 教学方法讲座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宋朝背景和理学起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理学的发展过程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二章: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2.1 教学目标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核心观念理解理学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和解释2.2 教学内容理学的“天理”观念和道德伦理思想理学的“心学”思想和内在修养理学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献,深入了解理学的思想内涵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探讨理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三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3.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贡献掌握理学发展的关键人物和重要事件3.2 教学内容朱熹的理学思想和学术成就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和实践经验其他理学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等的思想特点3.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贡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理学代表人物的重要事件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四章:宋明理学的影响与传承4.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掌握理学在后世传承和发展的情况4.2 教学内容理学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理学在后世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理学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深远影响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和传承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探讨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五章:宋明理学的批判与反思5.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局限性和批判观点掌握对理学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主要思想和观点5.2 教学内容明清之际对理学的批判和反思近现代学者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和看法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争议和讨论5.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和反思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不同观点和立场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六章:宋明理学在文学艺术的影响6.1 教学目标理解宋明理学如何影响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掌握理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体现和作用6.2 教学内容理学对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影响理学在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领域的体现理学对文学艺术主题和审美观念的影响6.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作品鉴赏,引导学生感受理学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课堂讨论,探讨理学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和意义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作品鉴赏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分析报告和作业第七章:宋明理学与伦理道德7.1 教学目标掌握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的解读和发展理解理学在当代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中的应用价值7.2 教学内容理学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创新理学伦理道德观念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理学对当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启示和挑战7.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理学在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中的应用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作业第八章:宋明理学与政治思想8.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影响掌握理学在政治领域的具体应用和作用8.2 教学内容理学对古代政治理论的贡献理学在古代政治实践中的体现理学对现代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启示8.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贡献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理学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8.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作业第九章:宋明理学与现代社会9.1 教学目标理解宋明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掌握理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价值9.2 教学内容理学在现代教育、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理学在现代社会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理学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关联9.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理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作业第十章:宋明理学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探讨宋明理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理解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0.2 教学内容理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影响理学在当代哲学、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等领域的发展理学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10.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0.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中,学生需要理解宋明理学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这可能是一个难点,因为需要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哲学思想与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联系起来。
人民版宋明理学教案
![人民版宋明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cfa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b.png)
人民版宋明理学教案人民版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2. 掌握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3. 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2. 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三、教学难点理解宋明理学的实践思想和社会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2.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还记得什么是宋明理学吗?它有哪些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2. 讲授(20分钟)介绍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例如:宋明理学是明清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流派之一,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明理学注重实践,强调人的本性善良,提倡人与天地和谐相处。
代表人物有朱熹、王阳明等。
3. 分组讨论(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呈现。
指导问题:1. 宋明理学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2. 宋明理学对教育的影响;3. 宋明理学对艺术文化的影响。
4. 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简单介绍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2. 学生能够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在社会、教育和艺术文化方面的影响。
七、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观相关展览等方式深入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和影响。
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讨论宋明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51b0b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c.png)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如程朱理学的“天理”说、陆王心学的“致良知”等。
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包括对社会秩序、个人道德修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对比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佛教、道教思想的异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宋明理学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思考宋明理学中的道德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宋明理学中抽象的哲学概念,如“天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
客观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和主要思想,使学生对宋明理学有初步的了解。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诗词、笔记等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宋明理学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比较法对比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佛教、道教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幅宋代士大夫的画像,提问学生:从这幅画像中,你能感受到宋代士人的哪些精神风貌?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的文化氛围和思想特点,从而引出宋明理学的主题。
2、讲授新课(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政治方面: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士大夫阶层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
经济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文化需求增加。
文化方面:儒学在唐代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面临发展困境,儒学家们为了复兴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学。
高一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fbb43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d.png)
高一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2.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内容。
2.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1.宋明理学的哲学内涵。
2.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引出宋明理学,简要介绍其产生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特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讲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a.社会背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b.学术背景:儒、道、佛三教合流,儒家思想面临挑战。
2.讲解宋明理学的基本内容a.理气二元论:理为宇宙万物之源,气为万物之质。
b.性命论:性为天命,命为气质。
c.格物致知:通过研究事物,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
d.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
3.讲解宋明理学的影响a.促进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b.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哲学资源。
c.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案例分析1.分析朱熹的《四书集注》对后世的影响。
2.分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后世的影响。
五、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2.讨论宋明理学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六、课后作业2.深入了解宋明理学,寻找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和影响,使学生对宋明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宋明理学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需继续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谁能举个例子?”2.自主学习教师指导:“请大家翻开书本,仔细阅读关于宋明理学的部分,看看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信息。
宋明理学教案 人民版(优秀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 人民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654d3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7.png)
宋明理学教案人民版(优秀教案) # 《宋明理学》教案一## 一、教学标题《宋明理学:探究理学的发展、内涵与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如程朱理学的“天理”、“格物致知”;陆王心学的“心即理”、“致良知”等),在本节课结束后的小测试中,准确率达到80%以上。
2. 能够理解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历程中的地位,能绘制简单的儒学发展脉络图,包含宋明理学阶段的主要内容,且逻辑清晰。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与解读,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在课堂资料分析练习中,能够在10分钟内准确提炼关键信息。
2. 运用比较法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思维能力,在课堂讨论环节中能够积极参与并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感受宋明理学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课堂讨论和课后交流中能够积极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2. 体会宋明理学中积极的道德观念(如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在课后作业中能够结合现代社会现象进行阐述。
##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1. **重点内容**-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这是宋明理学的核心部分,掌握这些思想内容才能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内涵和意义。
- 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明确其在儒学发展历程中的位置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儒学知识体系。
2. **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宋明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及其思想内涵,这是课程的核心要求。
-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在之前学习过儒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此基础上学习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是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b96f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9.png)
宋明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学派,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巅峰之作。
其思想以理性、人性和天命为核心,强调“心即理”,提出了“大同世界”、“君权神授权衡”等重要理论,并对中国文化、政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史教学中,宋明理学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宋明理学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提升,更能够扩大其视野,更好地融入到当今时代的发展中去。
为此,本篇文章将就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做进一步探讨,探究如何构建优秀的历史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学派,应该成为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在学习宋明理学方面,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全面掌握这一学派的基本内涵和影响。
教学目标应该突出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基本观点和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政治、哲学和社会的作用,使学生懂得理性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感。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在实施教学计划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要求和内容,确保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 学习宋明理学及其影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宋明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该通过精讲,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经典著作对于宋明理学及其影响的重要性。
同时,教学还应该深入探究宋明理学的典型代表,如王阳明、张载、陈亮、朱熹等人的理论观点和思想特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宋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 探究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心性论”、“知行合一”、“大同世界”、“君权神授权衡”、“物我一体”等,教学中应该分别针对这些观点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学习这些观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和特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3. 把握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宋明理学以个人的心性、道德、伦理思想为核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深入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作用,例如如何影响了士人的政治观念,如何对之后的科举考试和科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cae0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6.png)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宋明理学课件篇一宋明理学课件【教材整合】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 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儒学受到挑战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同时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
北方各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大力崇儒兴教,如羯族建立的后赵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北魏孝文帝时期大兴儒学。
史书称当时儒学之盛况,“比隆周汉”。
这样,经过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4、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为了重兴儒学,回应社会上礼佛、祟道的挑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他们弘扬积极人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二、形成过程:1、理学:又称“道学”,指宋及之后,以儒学为主、融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具体指在回应佛、道的挑战时,新兴的儒学思潮力图建立起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
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优秀5篇)
![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b3c66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4.png)
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优秀5篇)课宋明理学教案篇一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危机;程朱理学中“理”的含义,把握“理”的方法;陆王心学的内容。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宋明理学的社会影响。
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完成学案,积极讨论,踊跃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重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和地位。
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学引导】【归纳总结】一、儒学的危机1.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代儒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无法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以来,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2.三教合一: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__________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为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学者不断进行思考。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一)程朱理学1.背景:在回应佛、道挑战时,新兴的儒学到宋代确立了一套以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
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基本主张:(1)“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身上就是_________。
这就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观。
(2)求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3)朱熹的成就:理学的__________;代表作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e98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c.png)
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大学本科生开设,属于中国哲学史中宋明理学部分。
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哲学史知识,了解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于理解本教学内容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宋明时期儒学的基本思想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2.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其哲学体系;3.分析宋明理学的特点及其意义,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2.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3.明末清初儒学思潮的兴起及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4.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如朱熹、程颐、张载、王阳明等;5.宋明理学的哲学体系,包括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存天理、去人欲、静心修身等。
1.传授法:通过讲解权威经典、代表性儒家著作及其注释,授予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2.课堂讨论:规定话题,鼓励学生阅读原著,进行对话、辩论、思考等互动活动;3.研读课外文献: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文献、专业著作以及研究论文,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4.全班研讨:安排学生小组进行辩论、研究等活动,发扬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及个人能力;5.第一手资料研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等静态文物资源处阅读资料,或到社会实践现场去考察、调查,增加资料来源的多样性。
五、教学评价1.考试评分:本教学内容将作为考试范围,以试卷形式进行考核;2.课堂表现评分: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阅读能力等;3.课外作业评分:布置课外阅读和调查作业,作为学生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评估依据;4.期末论文评分: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内容包括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
1.《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等著作;2.宋明理学代表性文献,如《大学》《中庸》《论语》《四书》等;3.与宋明理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专著;4.儒家思想及历史文化相关资料。
七、教学注意事项1.建立互动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经验;2.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让他们接触到更真实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3.尊重学生差异,掌握好教学节奏,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差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
第3节 宋明理学学案
![第3节 宋明理学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09af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d.png)
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精选2篇)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篇1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课前思索】宋代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在预习中,结合所学内容思索: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进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消失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本课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进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进展过程的熟悉。
主动参加课堂争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意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沟通。
学会用观看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学问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加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抱负。
4.【重难点突破】宋明理学的产生与进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
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晰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进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
在整体把握理学进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进展阶段的熟悉。
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进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
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进展趋势的了解。
【学问梳理】一、理学消失的背景1.儒学面临的逆境: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和减弱缘由: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②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同时又消失三教合一的趋势)2.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见,成为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创立的先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