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急诊处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mg/30min+1200mg/24h vs
300mg/30min+2400mg/24h 室率得到控制的时间两组无差别 高剂量组心室率更低 高剂量组转复率高于低剂量组
不同剂量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Tuseth V,et al. Amiodarone in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high versus low dose treatment. Heart 2019;91:964–965.35. Lee SH, Chang
对房颤血栓栓塞的评价和抗凝问题 已经提到急诊处理的日程上
2019年ACC/AHA/ESC房颤指南
转复时血栓栓塞的预防
I类适应症 ——房颤超过48小时或时间不详,抗凝治疗前3
后4(INR2.0-3.0) ——房颤超过48小时但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
立即转复,同时给予普通肝素(APTT1.5-2倍 于正常),然后华法林抗凝。低分子量肝素皮 下注射的支持资料有限 ——48小时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直接电复律, 不要因抗凝治疗耽误时间
地尔硫卓和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比较
0.15mg/k g 0.25mg/k g
Demircan. EMJ.2019:411
洋地黄制剂控制室率
地高辛起效时间>60min,达峰时间6h 地尔硫卓、维拉帕米起效快,2-7min 洋地黄对阵发性房颤心室率控制作用有限,控制
运动状态心室率效果不好 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控制静息态及运动态心室率
均好于地高辛 洋地黄不作为快速房颤控制室率的一线药物 洋地黄仅用于心衰或左室功能不全以及那些活动
很少、没必要控制活动时心室率的患者
胺碘酮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中的应用
——控制房颤心室率
胺碘酮应用指南2019
有心功能降低的重症患者,洋地黄制剂及胺碘酮可 以作为首选(急性期)(新)
急性心肌梗死伴房颤 控制室率是基本治疗,静脉应 用胺碘酮减慢心率为ⅠC级推荐
药物控制心室率-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地尔硫卓vs维拉帕米
十篇钙拮抗剂控制房颤室率文献回顾
均为控制房颤心室率的有效药物 活动或静息时心率均能控制 起效时间均为数分钟 均可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直接对照研究,两者疗效相当
慎用或禁用于收缩功能降低的心衰患者,但维拉帕 米的负性肌力 作用更明显
房颤急性发作期应用高剂量的静脉胺碘酮 更有效
低血压、肝功能损害、窦性心动过缓、房 室传导阻滞的风险也是剂量和输注速度依 赖性的
衡量效益/风险比决定用量、用法
心房颤动的转复
2019年ACC/AHA/ESC房颤指南
转复房颤
转复策略 -可通过药物转复或电转复 -药物通常先于电转复 -新药的发展增加了药物转复的普遍性 -电转复的有效性高于药物转复
150 Beats per minute
100 < 110
< 110 < 110 90-115
< 100
< 80
< 80
60-80
50
Rest Mild exercise
0
Fuster V et al. Europace 2019;8:651-745. Van Gelder IC et al. Am Heart J 2019:152;420.
获益/风险
指南/实践
谢 谢!
节律控制-选择性措施 转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症状不能耐受的房颤
抗栓治疗-必要措施 对所有合并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抗栓
治疗策略-指南建议
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均可作为初始的治疗策略 根据病程,首先的治疗策略如果无效可以考虑第二
种策略 对于房颤患者整体治疗策略考虑
-心房颤动类型和持续时间 -症状严重程度和类型 -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内科疾病 -患者年龄 -短期和长期目标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选择 -患者的选择
适应症 证据水平
Ⅰ
A
Ⅰ
A
Ⅰ
A
Ⅰ
A
Ⅱa
A
Ⅱb
C
Ⅱb
B
Ⅱb
B
Ⅲ
A
Ⅲ
A
胺碘酮与IC类药物转复心房颤动比较
胺碘酮与安慰剂和Ic类药物比较转复房颤-Meta分析 胺碘酮急症转复率在6-8h及24h优于安慰剂 急性转律,与IC类药物(氟卡尼、普罗帕酮)比较:
-急性转复率相似 -早期转复率(1h内、 8h内),IC类药物高于胺碘酮 -24h的转复率胺碘酮与 IC类药物相似,有略优趋势
No standardised method of assessment
Proposal
1. 60 – 80 bpm at rest 2. 90 to 115 bpm during
“moderate” exercise
9
药物控制心室率——急性静脉用药
药物
推荐强 度
无旁道时的心率控制
β阻滞剂
I类
钙拮抗剂
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
房颤的治疗原则
控制心率 纠正心律紊乱 预防血栓栓塞
心率控制与节律控制
室率控制或节律控制:临床试验
试验
例数
卒中/栓塞
死亡
室率控制 节律控制 室率控制 节律控制
AFFIRM 4060 88/2027 93/2033 310/2027 356/2033
RACE
522
(2019)
PIAF
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在哮喘和慢阻肺的病人长期应 用,优于β受体阻滞剂
药物控制心室率- β受体阻滞剂
文献回顾 β受体阻滞剂 ❖ 尽管所有β受体阻滞剂控制运动状态室率均有效,
但控制静息态心率仅部分药物有效 ❖ 控制静息态心率的有效性是药物依赖的,吲哚洛尔
和纳多洛尔最有效。塞利洛尔和拉贝洛尔无效 ❖ 剂量过大可导致运动耐量下降 ❖ β受体阻滞剂更适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张力较高
药物转复房颤
发作7天内的房颤药物转复
药物
给药途径
证实有效的药物 多非利特 氟卡胺 依布利特 普罗帕酮 胺碘酮
疗效较差的药物 普鲁卡因胺 双异丙吡胺 奎尼丁
不应使用的源自文库物 地高辛 索他洛尔
口服 口服 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静脉 静脉 口服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AHA/ACC/ESC 2019房颤指南
252
(2019)
STAF
200
(2019)
HOT
205
CAFÉ
(2019)
7/256 16/266 18/256 18/266
0/125
2/127
2/125
2/127
2/100
5/100
8/100
4/100
1/101
3/104
1/101
3/104
治疗策略-指南建议
心室率控制-基本措施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应该以控制心室率为主
J Am Coll Cardiol 2019:41:255-62 -6项与安慰剂对照的研究(595例患者)
-7项与Ic对照研究(579例患者)
药物转复房颤
静脉胺碘酮转复房颤的常用剂量: A. 300mg B. 600mg C. 1200mg D. 1500mg
静脉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
2019年ACC/AHA/ESC房颤指南
慰剂 只有较高剂量胺碘酮组 (>1500 mg/d) 转复率
优于安慰剂 应用125 mg/h ,直至最大剂量3000mg/d组
24h转复率最高
应用静脉胺碘酮转复房颤的研究
Int J Cardiol. 2019 Jun;89(2-3):239-48
大多数转复时间6-8 h 成功转复的预测因素为房颤持续时间短、左
非瓣膜性AF患者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危 险因素 ——以前有过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 ——高血压、 ——左室功能不全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龄(高于75岁), ——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史。
治疗策略
使用胺碘酮可以降低室率,但也可能转复。 要做转复的准备
鉴于胺碘酮可能转复,应该使用普通肝素 后接华法林
在急诊情况下行食管超声一般不现实
的情况下室率控制
地尔硫卓和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比较
Demircan. EMJ.2019:411 • 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均用于房颤室率控制,但没有进行直
接比较 • 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 • 入选房颤室率>120次/分,SBP≥95mmHg患者 • 排除标准:
SBP<95mmHg NYHA分级:心功能Ⅳ级 病窦、房室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支气管哮喘
治疗策略-指南建议
根据临床症状,合并高血压和器质性心脏 病的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首先给予心室率 控制
年轻患者,特别是孤立性阵发房颤患者, 节律控制是较好的初始治疗方案
选择节律控制时,通常需要既有抗心律失 常作用又有控制心率作用的药物
心室率控制
What is adequate rate control?
2019年ACC/AHA/ESC房颤指南
转复时血栓栓塞的预防
IIa类适应症
——48小时以内的房颤应根据有无血栓栓塞的危险 因素决定转复前后的抗凝治疗
——也可采用TEE寻找左心房或心耳有无血栓
——无血栓:肝素抗凝转复,后接华法林4周
——有血栓:华法林抗凝3周后转复,后接华法林至 少4周
心房颤动合并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I类
AHA/ACC/ESC 2019房颤指南
证据级别 主要副作用
C ↓BP, 传导阻滞↓HR, HF, 哮喘 B ↓BP,传导阻滞↓HR, HF,
有旁道时的心率控制 胺碘酮
IIa类
合并心力衰竭 洋地黄类 胺碘酮
I类 IIa类
↓BP,肺毒性,甲低,甲亢,
C
视神经炎,角膜色素沉着,
窦缓,华法林相互作用
B 地高辛中毒,传导阻滞,↓HR C 同上
口服胺碘酮不适宜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慢性房颤室率 控制(推荐类别仅为Ⅱb)
在其它药物控制无效或有禁忌时,静脉胺碘酮为IIa 类推荐
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控制心室率 静脉胺碘酮控制室率与地尔硫卓一样有效,
但低血压的发生率前者较少 常用方法:静脉负荷2.5-7mg/kg,5-30min
静脉维持500-1500mg/24h 室率控制通常需要1小时左右
不同剂量胺碘酮房颤室率控制
Tuseth V,et al. Amiodarone in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high versus low dose treatment. Heart 2019;91:964–965.35. Lee SH, Chang
房不大、大剂量胺碘酮 用于转复的剂量一般高于用于室率控制的量 用于房颤治疗时静脉用药时间大多为24-48h,
之后转为口服药物控制
2019AHA心肺复苏指南关于 急性心房颤动的建议
房颤持续48小时栓塞事件的危险增加,在节律控制前必须 首先抗凝
不应试图对这些患者进行电转复或药物转复,除非患者不 稳定,或食管超声证实没有血栓
Concerns
Definition of heart rate control based on benefits from short term haemodynamic studies
Not well studied with regards to regularity vs irregularity
剂量与方法
转复房颤 -先给静脉5-7mg/kg静注,30-60min -1.2-1.8g/d -总负荷量10g -200-400mg/d 维持
应用静脉胺碘酮转复房颤的研究
Int J Cardiol. 2019 Jun;89(2-3):239-48 应用剂量与疗效: 胺碘酮5 mg/kg,1200 mg/24h ,转复率不优于安
300mg/30min+2400mg/24h 室率得到控制的时间两组无差别 高剂量组心室率更低 高剂量组转复率高于低剂量组
不同剂量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Tuseth V,et al. Amiodarone in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high versus low dose treatment. Heart 2019;91:964–965.35. Lee SH, Chang
对房颤血栓栓塞的评价和抗凝问题 已经提到急诊处理的日程上
2019年ACC/AHA/ESC房颤指南
转复时血栓栓塞的预防
I类适应症 ——房颤超过48小时或时间不详,抗凝治疗前3
后4(INR2.0-3.0) ——房颤超过48小时但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
立即转复,同时给予普通肝素(APTT1.5-2倍 于正常),然后华法林抗凝。低分子量肝素皮 下注射的支持资料有限 ——48小时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直接电复律, 不要因抗凝治疗耽误时间
地尔硫卓和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比较
0.15mg/k g 0.25mg/k g
Demircan. EMJ.2019:411
洋地黄制剂控制室率
地高辛起效时间>60min,达峰时间6h 地尔硫卓、维拉帕米起效快,2-7min 洋地黄对阵发性房颤心室率控制作用有限,控制
运动状态心室率效果不好 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控制静息态及运动态心室率
均好于地高辛 洋地黄不作为快速房颤控制室率的一线药物 洋地黄仅用于心衰或左室功能不全以及那些活动
很少、没必要控制活动时心室率的患者
胺碘酮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中的应用
——控制房颤心室率
胺碘酮应用指南2019
有心功能降低的重症患者,洋地黄制剂及胺碘酮可 以作为首选(急性期)(新)
急性心肌梗死伴房颤 控制室率是基本治疗,静脉应 用胺碘酮减慢心率为ⅠC级推荐
药物控制心室率-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地尔硫卓vs维拉帕米
十篇钙拮抗剂控制房颤室率文献回顾
均为控制房颤心室率的有效药物 活动或静息时心率均能控制 起效时间均为数分钟 均可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直接对照研究,两者疗效相当
慎用或禁用于收缩功能降低的心衰患者,但维拉帕 米的负性肌力 作用更明显
房颤急性发作期应用高剂量的静脉胺碘酮 更有效
低血压、肝功能损害、窦性心动过缓、房 室传导阻滞的风险也是剂量和输注速度依 赖性的
衡量效益/风险比决定用量、用法
心房颤动的转复
2019年ACC/AHA/ESC房颤指南
转复房颤
转复策略 -可通过药物转复或电转复 -药物通常先于电转复 -新药的发展增加了药物转复的普遍性 -电转复的有效性高于药物转复
150 Beats per minute
100 < 110
< 110 < 110 90-115
< 100
< 80
< 80
60-80
50
Rest Mild exercise
0
Fuster V et al. Europace 2019;8:651-745. Van Gelder IC et al. Am Heart J 2019:152;420.
获益/风险
指南/实践
谢 谢!
节律控制-选择性措施 转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症状不能耐受的房颤
抗栓治疗-必要措施 对所有合并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抗栓
治疗策略-指南建议
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均可作为初始的治疗策略 根据病程,首先的治疗策略如果无效可以考虑第二
种策略 对于房颤患者整体治疗策略考虑
-心房颤动类型和持续时间 -症状严重程度和类型 -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内科疾病 -患者年龄 -短期和长期目标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选择 -患者的选择
适应症 证据水平
Ⅰ
A
Ⅰ
A
Ⅰ
A
Ⅰ
A
Ⅱa
A
Ⅱb
C
Ⅱb
B
Ⅱb
B
Ⅲ
A
Ⅲ
A
胺碘酮与IC类药物转复心房颤动比较
胺碘酮与安慰剂和Ic类药物比较转复房颤-Meta分析 胺碘酮急症转复率在6-8h及24h优于安慰剂 急性转律,与IC类药物(氟卡尼、普罗帕酮)比较:
-急性转复率相似 -早期转复率(1h内、 8h内),IC类药物高于胺碘酮 -24h的转复率胺碘酮与 IC类药物相似,有略优趋势
No standardised method of assessment
Proposal
1. 60 – 80 bpm at rest 2. 90 to 115 bpm during
“moderate” exercise
9
药物控制心室率——急性静脉用药
药物
推荐强 度
无旁道时的心率控制
β阻滞剂
I类
钙拮抗剂
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
房颤的治疗原则
控制心率 纠正心律紊乱 预防血栓栓塞
心率控制与节律控制
室率控制或节律控制:临床试验
试验
例数
卒中/栓塞
死亡
室率控制 节律控制 室率控制 节律控制
AFFIRM 4060 88/2027 93/2033 310/2027 356/2033
RACE
522
(2019)
PIAF
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在哮喘和慢阻肺的病人长期应 用,优于β受体阻滞剂
药物控制心室率- β受体阻滞剂
文献回顾 β受体阻滞剂 ❖ 尽管所有β受体阻滞剂控制运动状态室率均有效,
但控制静息态心率仅部分药物有效 ❖ 控制静息态心率的有效性是药物依赖的,吲哚洛尔
和纳多洛尔最有效。塞利洛尔和拉贝洛尔无效 ❖ 剂量过大可导致运动耐量下降 ❖ β受体阻滞剂更适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张力较高
药物转复房颤
发作7天内的房颤药物转复
药物
给药途径
证实有效的药物 多非利特 氟卡胺 依布利特 普罗帕酮 胺碘酮
疗效较差的药物 普鲁卡因胺 双异丙吡胺 奎尼丁
不应使用的源自文库物 地高辛 索他洛尔
口服 口服 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静脉 静脉 口服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AHA/ACC/ESC 2019房颤指南
252
(2019)
STAF
200
(2019)
HOT
205
CAFÉ
(2019)
7/256 16/266 18/256 18/266
0/125
2/127
2/125
2/127
2/100
5/100
8/100
4/100
1/101
3/104
1/101
3/104
治疗策略-指南建议
心室率控制-基本措施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应该以控制心室率为主
J Am Coll Cardiol 2019:41:255-62 -6项与安慰剂对照的研究(595例患者)
-7项与Ic对照研究(579例患者)
药物转复房颤
静脉胺碘酮转复房颤的常用剂量: A. 300mg B. 600mg C. 1200mg D. 1500mg
静脉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
2019年ACC/AHA/ESC房颤指南
慰剂 只有较高剂量胺碘酮组 (>1500 mg/d) 转复率
优于安慰剂 应用125 mg/h ,直至最大剂量3000mg/d组
24h转复率最高
应用静脉胺碘酮转复房颤的研究
Int J Cardiol. 2019 Jun;89(2-3):239-48
大多数转复时间6-8 h 成功转复的预测因素为房颤持续时间短、左
非瓣膜性AF患者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危 险因素 ——以前有过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 ——高血压、 ——左室功能不全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龄(高于75岁), ——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史。
治疗策略
使用胺碘酮可以降低室率,但也可能转复。 要做转复的准备
鉴于胺碘酮可能转复,应该使用普通肝素 后接华法林
在急诊情况下行食管超声一般不现实
的情况下室率控制
地尔硫卓和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比较
Demircan. EMJ.2019:411 • 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均用于房颤室率控制,但没有进行直
接比较 • 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 • 入选房颤室率>120次/分,SBP≥95mmHg患者 • 排除标准:
SBP<95mmHg NYHA分级:心功能Ⅳ级 病窦、房室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支气管哮喘
治疗策略-指南建议
根据临床症状,合并高血压和器质性心脏 病的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首先给予心室率 控制
年轻患者,特别是孤立性阵发房颤患者, 节律控制是较好的初始治疗方案
选择节律控制时,通常需要既有抗心律失 常作用又有控制心率作用的药物
心室率控制
What is adequate rate control?
2019年ACC/AHA/ESC房颤指南
转复时血栓栓塞的预防
IIa类适应症
——48小时以内的房颤应根据有无血栓栓塞的危险 因素决定转复前后的抗凝治疗
——也可采用TEE寻找左心房或心耳有无血栓
——无血栓:肝素抗凝转复,后接华法林4周
——有血栓:华法林抗凝3周后转复,后接华法林至 少4周
心房颤动合并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I类
AHA/ACC/ESC 2019房颤指南
证据级别 主要副作用
C ↓BP, 传导阻滞↓HR, HF, 哮喘 B ↓BP,传导阻滞↓HR, HF,
有旁道时的心率控制 胺碘酮
IIa类
合并心力衰竭 洋地黄类 胺碘酮
I类 IIa类
↓BP,肺毒性,甲低,甲亢,
C
视神经炎,角膜色素沉着,
窦缓,华法林相互作用
B 地高辛中毒,传导阻滞,↓HR C 同上
口服胺碘酮不适宜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慢性房颤室率 控制(推荐类别仅为Ⅱb)
在其它药物控制无效或有禁忌时,静脉胺碘酮为IIa 类推荐
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控制心室率 静脉胺碘酮控制室率与地尔硫卓一样有效,
但低血压的发生率前者较少 常用方法:静脉负荷2.5-7mg/kg,5-30min
静脉维持500-1500mg/24h 室率控制通常需要1小时左右
不同剂量胺碘酮房颤室率控制
Tuseth V,et al. Amiodarone in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high versus low dose treatment. Heart 2019;91:964–965.35. Lee SH, Chang
房不大、大剂量胺碘酮 用于转复的剂量一般高于用于室率控制的量 用于房颤治疗时静脉用药时间大多为24-48h,
之后转为口服药物控制
2019AHA心肺复苏指南关于 急性心房颤动的建议
房颤持续48小时栓塞事件的危险增加,在节律控制前必须 首先抗凝
不应试图对这些患者进行电转复或药物转复,除非患者不 稳定,或食管超声证实没有血栓
Concerns
Definition of heart rate control based on benefits from short term haemodynamic studies
Not well studied with regards to regularity vs irregularity
剂量与方法
转复房颤 -先给静脉5-7mg/kg静注,30-60min -1.2-1.8g/d -总负荷量10g -200-400mg/d 维持
应用静脉胺碘酮转复房颤的研究
Int J Cardiol. 2019 Jun;89(2-3):239-48 应用剂量与疗效: 胺碘酮5 mg/kg,1200 mg/24h ,转复率不优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