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与供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称为流动 性偏好,所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也被 称为流动偏好理论。 1、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1)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 (2)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3)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认为,满足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的 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比,所以这项需 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我们用Y表示收入, L1表示Y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则有: M1==L1(Y),如图11-1所示: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一) 货币供给的含义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 (收缩)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其主要内 容有:货币供给量及层次的划分、货币供给机制 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给量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用于 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 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
1
Y
M1=L1(Y)

图11-1 交易与预防性货币需求百度文库收入的关系
0
M1


M2则与利率有关,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就越多,故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特别是利率已降低到中 低档以后,货币需求就会变为无限大,即没有人愿意持有 债券,人人都愿意持有货币,这时,流动性偏好变为绝对 r 性,货币需求便跌进了所谓“流动性陷进”。以r表示利 率,以L2表示r与M2之间的函数关系,则有: M2=L2(r),如图11-2所示: M2=L2(r)
三、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简介



(一)传统货币数量说 所谓“货币数量说”(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是指以货币的数量来 解释货币的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的一种理 论。 1、费雪的现金交易说 MV=PT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 M=KPY
(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案例导入】11-1 对货币的认识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量则是指一国在特定的时间内,社会各 部门对货币需要持有量的总和。或者说是在一定 时期内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货币需求的存量是指在一定经济运行条件下的某 一确定时刻的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的流量则是 在某一确定时期内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货币需 求量。通常研究货币需求量主要是研究货币需求 存量,分析经济主体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持有货币 的数量 。
r MI
M = M1+M2=L1(Y)+L2(r)
流动性陷阱
o
M2
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它的政策含义是,若中央银行在流动性陷 阱区域,试图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的货币 政策扩张经济,是没有效果的,因为所有 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几乎全部被投机性的货 币需求所吞噬,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对产出 增加不会产生刺激作用。
(二) 货币供给机制中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机制中的作用是通过其特殊 的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来发挥的。 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总额AD是在原始存款AP的 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而且,经过派生的存款总额 实际上是原始存款的一定倍数,用公式可表述为: AD=K· AP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主要经营存款货币的企业,不 断地将流通中现金吸收为存款,又不断地通过发 放贷款来创造出新的存款,使整个银行系统形成 数倍于原始存款的存款货币总量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活动虽然在多数情况下可以 自主进行,但从总体上看,这一过程仍然置于中 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约束之下。
(三)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继承了剑桥学派的研究方法,重视的 是货币的资产职能。提出了影响和决定人们货币 需求的几大因素。 1、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总财富 (2)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 (3) 货币及其他资产的收益 (4)其他因素 2、货币需求函数 Md = f[Y,W,rm,rb,re,1/P•dp/dt,u]P
(二)理解货币供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绐 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的货币存 量;而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就是 实际货币供给。 2、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 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的货币供应量:而货币流量则 是指按一定时期计算的货币周转总额,亦即货币所完成的 交易量总和。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的变动决定于经济体系中的 实际变量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当局能够凭自身的意图,运用 政策工具对社会的货币量进行扩张和收缩。
二、货币供给机制

所谓货币供给机制,就是指在经济运行过 程中,货币是通过什么途径、如何进入流 通,并形成连续不断的货币运动的。在现 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一国的货币供给是由 中央银行创造信用的机制和商业银行扩张 信用的机制共同作用完成的。
(一) 货币供给机制中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机制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基础货 币来发挥的。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通常是指流通中的现 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可用公式表 示为: B=C+R 式中,B代表基础货币;C代表流通中现金;R代表商业银 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 源泉。 如果以M表示货币供应量,以B表示基础货币,以K表示货 币乘数,货币供应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MS = B· K 该公式表明,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 扩张为货币供应总量,因此,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机制中 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 理解货币需求的关键



1.货币需求是有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 望的统一 2.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 币的需求 3.货币需求包括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 段、储藏手段等职能货币的需求
二、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




(一) 利率水平和融资条件 (二) 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 (三) 资产收益率和投资环境 (四) 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 (五) 收入水平和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 (六) 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偏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