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的检查研究方法(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噬菌体的检查研究方法(一)

【摘要】噬菌体在普通显微镜下看不到,在电子显微镜下有四种外形,即有尾(均有一立方对称的头及螺旋对称的尾)、立方体(无尾,衣壳为立方对称)、丝杆状(无头尾区别,呈螺旋对称),和多形性(有包膜无衣壳)。大多数噬菌体由头部和尾部组成。例如大肠杆菌T4噬菌体头部呈六边形,立体对称,大小约95×65nm,内含遗传物质核酸;尾部是管状器官,长95~125nm,直径13~20nm,是由一个内径约2.5nm中空的尾髓和外面包着的尾鞘组成。尾髓具有收缩功能,可使头部核酸注入宿主菌。在头和尾连接处的颈部还有一个颈圈结构,颈圈有六根须。尾部末端有尾板、尾刺和尾丝。尾板内可能有使宿主菌细胞壁裂解的溶菌酶。尾丝为噬菌体的吸附器官,能识别宿主菌表面的特殊受体。【关键词】噬菌体检验

一、噬菌体的分离

所有样品必须是液体。土壤和其它污物可悬于适量液体培养基中。为了易于分离,可以预先经过培养,使样品中的噬菌体数量增加,这一步称富集。其方法是将2~3g土样或5ml水放入灭菌三角瓶中,加入对数生长的敏感指示菌3~5ml,并补加培养基20~25ml,在适宜温度下振荡或静止培养过夜。如果样品中有噬菌体,将随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使噬菌体数量增多,因而达到富集目的。需要定量检查相对噬菌体时,应该省略上述操作,直接进行分离。将上述样品液以3000r/min 离心或通过微孔滤膜(孔径0.45μm)除去杂菌。有的实验室采用氯仿消

除杂菌,即在样品上清液中加入1/50~1/10体积氯仿,混合,涡动,保温1h后取上清液。这种方法仅对氯仿不敏感的噬菌体适用。取消除杂菌后的上清液用肉汤或缓冲液,经适当稀释后用双层或单层琼脂法检查。

二、溶原性细菌的检查

(一)自发释放噬菌体的菌株检查

许多细菌自发释放噬菌体,其频率为10-2~10-5。从溶原菌中分离噬菌体,首先必须排除由噬菌体本身所携带的游离噬菌体,其次是选择足够数量的相近菌株。测定所释放的噬菌体,关键是选择敏感指示菌,才能在指示菌的菌苔上形成噬斑而加以区别。缺适宜的指示菌就不能获得噬斑,也无法判断是否释放噬菌体和作出结论。

1.先在平板上挑选典型单菌落,在生理盐水制成悬液,振荡分散细胞,在3000r/min离心30min,弃去上清液,重悬在生理盐水中,离心洗涤三次,取沉淀物适当稀释后,涂布在平板上,获得单菌落,连续洗涤三次的目的是脱除所携带的噬菌体。

2.取上述处理的菌株培养物,按1%的接种量接入10ml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适宜温度(因菌不同而不同)下振荡培养2.5~3h,或静止培养过夜14h。

3.取对数生长的敏感指示菌培养物0.2ml和稀释的上清液0.1ml混合。用双层或单层琼脂平板,铺展上述混合物。在适宜温度下培养。4.凡出现噬斑的菌株,可证明该菌株是溶原性菌株;未出现噬斑的菌

株:还不能确定为非溶原性菌株,可能需要寻找适当的指示菌,再经过测定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二)经诱导产生噬菌体的菌株检查

有些溶原菌以极低的频率产生噬菌体,而利用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如果利用紫外线或丝裂霉素C诱导,可明显提高噬菌体产生的几率。

紫外线诱导操作程序:

1.取对数生长的细菌悬液(5×108/ml),经缓冲液洗涤,重悬在缓冲液中,配成108/ml。将5ml悬液放入带有一微型转子的直径9cm小皿中。

2.小皿放在电动搅拌器上,距离15W紫外线灯管30cm处,灯管应事先启动30min后再照射。

3.在蔽光下开动搅拌器进行照射,以5s,10s,20s,30s,40s,50s 和60s计时照射。

4.取出4ml照射液,加入1ml5倍浓缩培养基混合。移入所需温度振荡培养数小时,遮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