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件:第一章 本章整合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精品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e2e1063cc17552706220832.png)
2H2(g)+O2(g)=2H2O(l),△H1=-Q1kJ/mol H2(g)+1/2O2(g)=H2O(l),△H2=-Q2kJ/mol
Q1﹥Q2
△H1 <△H2
注意:热量比较比数值, △H比较带符号
练:⑴比较Q1<Q2的大小、△H1 >△H2的大小
S(g)+O2(g)==SO2(g) △H1=- Q1 kJ/mol S(s)+O2(g)==SO2(g) △H2=- Q2 kJ/mol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本质 从物质的角度: 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粒的角度: 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从化学键的角度: 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从能量的角度: 释放或贮存能量的过程
一、焓变 反应热
1、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恒(等)压过程:反应前后压强不变,体积改变 敞口、针筒、活塞
b、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mol/L盐酸, 倒入
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录。
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c、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mol/L氢氧化 钠,并用温度计测量氢氧化钠的温度,记录。
d、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 入小烧杯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 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在外面),盖好盖板。用 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量取混 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录。
1、烧已生知成在二2氧5℃化,碳1和01液kp态a下水,时1放gC8出H148(8辛.4烷0kJ)燃热 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1)+25/2O2(g)=8CO2(g)+9H2O(g) Δ H=-48.40 kJ·mol-1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精品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7d73d4c4b35eefdc8d3336a.png)
H2(g)+1/2O2(g)=H2O(l) △H2=△H1+△H= - 285.8kJ/mol
H2(g)+1/2O2(g)=H2O(l) △ H2=-285.8kJ/mol
一、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 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条条大路通罗马
答:ΔH=-285.8 kJ/mol
2、请分别写出石墨和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 式。
C(石墨s)+ O2(g)= CO2(g) ΔH= -393.5 kJ/mol
C(金刚石s)+ O2(g)= CO2(g) ΔH= -395.0 kJ/mol
石墨与金刚石的燃烧热为什么不相同?
因为石墨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不同,其具有 的能量也不相同
②其反应热是指反应物完全转变成生成物 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6、已知:C(s)+O2(g)==CO2(g) △H=-393.5 kJ/mol 要获得1000kg热量,需燃烧多少克碳?
30.5g
备用: 已知:S(s)+O2(g)=SO2(g) △H=- 290.6 kJ/mol 求1.6g硫燃烧成为SO2气体,放出多少热量?
C.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 H=+5518 kJ·mol-1
D.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 H=-48.40 kJ·mol-1
2、1克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恢复常温下测得 放出热量55.625KJ,试写出热化学方式。
e、重复实验步骤2—4三次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课件1.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课件1.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cdfd12376baf1ffc4fad2e.png)
题
探 究
于反应前后体系的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其单位
资
料
课 常采用________。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定 位
化 学 反 应 的 本 质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任 何 化 学 反
探
究 “+”,ΔH>0。
资 料
课
5.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案例精析
定 位
【例1】 根据要求回答:
自 主
(1)下列各图中,表示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研
习
问
题
探
究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自 主
反应的H2和Cl2都是1mol,生成HCl 2mol。则放出热量 :
研 习
431 kJ·mol-1×2mol-436kJ·mol-1×1mol-247kJ·mol-
问 1×1mol=179kJ。
题
探 究
(2)由于键能Cl—Cl键>Br—Br键>I—I键,故H2在Cl2
资 料
课 堂
中燃烧放热最多,在I2中燃烧放热最少。推测键能F—F键>
课 后
量,1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
(高中化学优质课)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课件(343页)
![(高中化学优质课)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课件(3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daa71c1faa00b52acec7ca44.png)
-92KJ/mol÷3= -30.7KJ/mo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
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若干化学键的键能( kJ/mol,25 ℃ )
生成HF: △H=436+157-568×2=-543 kJ/mol
生成HCl: △H=436+243-432×2=-185 kJ/mol
第2课时 2011.9.7
二、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例1:在200 0C、101kPa时,1molH2与碘蒸气 作用生成HI的反应。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①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角度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H<0
吸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H>0
ΔH= -183 kJ/mol(理论值) Δ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4.6 kJ/mol(实验值)√
②从化学键的角度
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
小结: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⑴大多数分解反应 ⑵某些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⑶C+CO2 — ⑷C+H2O — ⑸Ba(OH)2·8H2O+NH4Cl—
1、 已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的 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 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 2H2+ O2 = 2H2O中的能量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1-PPT精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1-PPT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bcfb53f76c66137ee061969.png)
6、已知:C(s)+O2(g)==CO2(g) △H=-393.5 kJ/mol 要获得1000kg热量,需燃烧多少克碳?
30.5g
备用: 已知:S(s)+O2(g)=SO2(g) △H=- 290.6 kJ/mol 求1.6g硫燃烧成为SO2气体,放出多少热量?
14.53kJ
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热
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 H2O时释放的热量 称中和热。
数值: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时 △H= -57.3kJ/mol
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①原理:Q=mc△t ②仪器及药品 ③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a、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 料(或纸条),使放入的 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 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 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 (或纸条),大烧杯上用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 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 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 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 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如上图所示。该实验也可 在保温杯中进行。
H2 (g)+ I2 (g) 10210K0℃Pa2HI (g) △H= -14.9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要点
①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如在25℃、101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 明温度和压强 ②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2H2(g)+O2(g)=2H2O(g) △H1=-Q1kJ/mol 2H2(g)+O2(g)=2H2O(l) △H2=-Q2kJ/mol
CO(g)
H1
H2
C(s)
H3 CO2(g)
已知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精品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ae4940ff7ec4afe04a1df61.png)
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热
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 H2O时释放的热量 称中和热。
数值: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时 △H= -57.3kJ/mol
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①原理:Q=mc△t ②仪器及药品 ③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a、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 料(或纸条),使放入的 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 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 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 (或纸条),大烧杯上用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 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 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 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 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如上图所示。该实验也可 在保温杯中进行。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7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 化学方程式。
1、能否根据式子
1/2CH4(g)+O2 (g) =1/2CO2 (g) +H2O(l) ΔH=-445.15kJ/mol
认为甲烷的燃烧热是445.15kJ/mol? 2、已知: 2H2( g ) + O2 ( g) = 2H2O ( l ) ΔH= - 571.6 kJ/mol H2( g ) +1/2 O2 ( g) = H2O ( g ) ΔH= - 241.8 kJ/mol 求氢气的燃烧热。
Q1>Q2
△H1 <△H2
5、已知某温度下的热化学方程式:
2SO2(g) +O2(g)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539130453610661ed9f495.png)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已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的能量拆开1mol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 2H2 O2 2H2O中的能量变化 1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 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 1 252O2 g 8CO2 g 9H2O g ΔH -4840 kJ·mol-1 B.C8H18 1 252O2 g 8CO2 g 9H2O 1 ΔH -5518 kJ·mol-1 C.C8H18 1 252O2 g 8CO2 g 9H2O 1 ΔH 5518 kJ·mol-1 D.C8H18 1 252O2 g 8CO2 g 9H2O 1 ΔH -4840 kJ·mol-1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H2 g 12O2 g H2O g △H1 -2418kJmol 例1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说明 1可以在书中查找需要的数据 2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理由查燃烧热表知①C 石墨s O2 g CO2 g △H1 -3935kJmol ②C金刚石s O2 g CO2 g △H2 -3950kJmol 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在相同压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 gB gC g 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 T2正反应吸热 B.T1 T2正反应吸热C.T1 T2正反应放热 D.T1 T2正反应放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A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熵增加反应D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 250C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 4NO2gO2g △H +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 S 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二节化学电源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阅读你有何感想金属腐蚀我国作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2005年全国生产钢材3711702万吨每年被腐蚀的铁占到我国钢铁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因为金属腐蚀而造成的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4约合人民币3000亿元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5万亿元根据各国调查结果一般说来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致为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另据国外统计金属腐蚀的年损失远远超过水灾火灾风灾和地震平均值损失的总和在这里还不包括由于腐蚀导致的停工减产和爆炸等造成的间接损失金属腐蚀的主要害处不仅在于金属本身的损失更严重的是金属制品结构损坏所造成的损失比金属本身要大到无法估量腐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经常对安全构成威胁国内外都曾发生过许多灾难性腐蚀事故如飞机因某一零部件破裂而坠毁桥梁因钢梁产生裂缝而塌陷油管因穿孔或裂缝而漏油引起着火爆炸化工厂中储酸槽穿孔泄漏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管道和设备跑冒滴漏破坏生产环境有毒气体如Cl2H2SHCN等的泄漏更会危及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面对这样惊人的数据和金属腐蚀危害事实大家有没有想过铁怎么会被腐蚀怎样防腐3沉淀的转化原理不同物质的Ksp不同以此进行转化锅炉水垢中含有CaSO4 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 CaSO4 SO42- Ca2 CO32- CaCO3 ①锅炉除水垢当 Qc Ksp时过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当 Qc Ksp时饱和溶液为溶解平衡状态当 Qc Ksp时不饱和溶液无沉淀生成②矿物的转化③分步沉淀思考题 1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的现象是什么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是什么 3铜片为什么有气泡产生 4如何检验证明是那种情况 5电子流向如何 6该装置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①两极正极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如石墨较活泼的金属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氧化反应 Zn-2e -=Zn2+电解质溶液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还原反应 2H++2e-=H2↑阴离子阳离子负极正极 Zn-2e-=Zn2+ 2H++2e-=H2↑ Zn+2H+=Zn2++H2↑离子方程式 Zn+H2SO4=ZnSO4+H2↑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负极正极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锌铜原电池 2原电池反应原理①粒子流向电子负极→正极电流正极→负极溶液中阴离子→负极溶液中阳离子→正极②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活泼金属失电子变阳离子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离子得电子总反应负极金属与电解液的离子反应3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割为氧化还原两个反应在负正两极同时不同地进行正负两极上进出电子总数相等根据电子守恒原理进行计算练习 1判断下列哪些装置构成了原电池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指出正负极名称并写出电极反应式①②③××∨ 2H++2e=H2↑负极总反应正极 Zn-2e=Zn2+ Zn+2H+=Zn2++H2↑⑤④∨∨负极正极总反应正极负极总反应 Zn-2e-=Zn2+ 2H++2e-=H2↑ Zn+2H+=Zn2++H2↑ Fe-2e-=Fe2+ Cu2++2e-=Cu Fe+Cu2+=Fe2++Cu Fe+CuSO4=Cu+FeSO4 ⑦⑥×∨负极正极总反应Zn-2e-=Zn2+ Cu2++2e-=Cu Zn+Cu2+=Zn2++Cu 或 Zn+CuSO4=ZnSO4+Cu 2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D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D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 > Z BX > Z > Y CY >X > Z DY > Z > X C 把ABCD四块金属片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D D B > A > C > D B 4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③正极反应②负极反应①总反应负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负极金属失电子变成阳离子的反应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一一次电池 1碱性锌锰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总反应 2MnO2+2H2O+Zn=Zn OH 2+2MnOOH 负极是Zn正极是MnO2 电解质是KOH正极 2MnO2+2H2O+2e-=2MnOOH+2OH-负极Zn+2OH--2e-=Zn OH 22银锌纽扣电池总反应 Ag2O+Zn=ZnO+2Ag 负极是Zn正极是Ag2O 电解质是KOH 正极 Ag2O+H2O+2e-=2Ag+2OH-负极Zn+2OH--2e-=ZnOH2O二二次电池能量化学能电能放电充电蓄电池放电过程工作原理正极PbO2 PbO2 +2e -+SO42-+4H +=PbSO4 +2H2O 负极Pb Pb-2e-+SO42-=PbSO4 总反应 Pb + PbO2 +2H2SO4 =2PbSO4 +2H2O 难溶于水 2PbSO4 +2H2O Pb + PbO2 +2H2SO4 放电充电放电过程为化学电池镍镉电池负极Cd 正极NiO OH 电解质KOH 镍镉电池应用收录机无线对讲机电子闪光灯电动剃须刀等缺点如不会回收会严重污染环境锂锂电池可充电的绿色电池负极应用常用在电话机照相机汽车计算机等中此外在工业医学军事上也有广泛的应用三燃料电池燃料 O2 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多孔性镍铂电解质溶液 KOH等强碱 H2SO4等强酸NaCl等盐溶液 1燃料电池的构成 1 下列溶液PH小于7的是 A 溴化钾 B硫酸铜 C 硫化钠 D 硝酸钡 2 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 碳酸钾 B 硫酸氢钠 C 碳酸氢钠 D 氯化铁 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 ANH4 B SO42_ C Al3 D F_ 4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NH4 H OH-Cl_B Cl _ NH4 H OH _C H Cl_ NH4 OH _D Cl NH4 OH- H 同物质的量浓度NaXNaYNaZ三种正盐溶液测得溶液的pH分别是7910则相对应的酸HXHYHZ的酸性比较 HX>HY>HZ 相同条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七种溶液Na2CO3NaClOCH3COONaNa2SO4NaOH NH4 2SO4NaHSO4 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OH NaClO Na2CO3 CH3COONa Na2SO4 NH4 2SO4 NaHSO4 7 7 7 3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谁弱写谁盐类的水解可以看作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一般来说水解程度很微弱一般不生成沉淀与气体无或↑↓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①常见阴离子 NH4 Mg2Al3Fe2Fe3Cu2 CH3COO ClO CNFAlO2 ②常见阳离子 CO32 SiO32 SO32 S2 PO43 HCO3 HSO3 HSHPO42 H2PO4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1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①内部因素盐的本性越弱越易水解②外部因素水解反应△H 0 越热越水解浓度温度越稀越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加酸加碱加盐 pH c OH 加NaA 加NaOH 加浓硫酸加大量水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c A c H 移动强碱弱酸盐NaA AH2O HA OH pH c OH 加BCl 加NaOH 加浓硫酸加大量水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c B c H 移动强酸弱碱盐BCl BH2O HBOH 3mL CH3COONa溶液后滴加酚酞有何现象将溶液加热后颜色有何变化 01molL的NaCl溶液中 NaClHOH ②设[Na] [Cl] [H] [OH]分别表示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则完成下列各关系式子①存在哪些离子建立一个只含有[Na][Cl]的等式建立一个只含有[Na] [Cl] [H] [OH]的等式建立一个只含有[H][OH]的等式 a建立一个只含有[Na][Cl]的等式b建立一只含有[Na] [Cl] [H] [OH]的等式 c建立一个只含有[H][OH]的等式 [Na][SO42] [Na][H] [Cl][OH] [H] [OH] 01molL的Na2SO4溶液中 NaSO42HOH ②设[Na] [SO42] [H] [OH]分别表示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则完成下列各关系式子①存在哪些离子建立一个只含有[Na][SO42]的等式建立一个只含有[Na][SO42] [H] [OH]的等式建立一个只含有[H][OH]的等式 a建立一个只含有[Na][SO42]的等式 b建立一个只含有[Na] [SO42] [H] [OH]的等式 c建立一个只含有[H][OH]的等式 [Na] [SO42] [Na][H] 2[SO42][OH] [H] [OH] 溶质浓度关系溶液中的电荷关系水电离出的两种离子的关系 4水溶液中的三个守恒①物料守恒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②电荷守恒溶液中正负电荷总数相等③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H存在形式各浓度之和与水电离出的OH存在形式各浓度之和相等例1写出CH3COONa溶液中的三个守恒NaCH3COO CH3COOHHOH 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CH3COO][CH3COOH] [Na] [CH3COO][OH] [Na][H] [OH] [CH3COOH][H] 例2写出Na2CO3溶液中的三个守恒 Na CO3 2 HCO3 H2CO3HOH 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 [Na] [CO3 2][HCO3] [H2CO3] [H][Na] 2[CO3 2][HCO3] [OH] [OH] [HCO3]2[H2CO3][H] 写出NH4Cl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写出CuCl2溶液中的三个守恒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c CO32- 的大小关系依次① Na2CO3 ②NaHCO3 ③ NH4HCO3④ NH4 2CO3 5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实验室配制 FeCl3 CuSO4 溶液为何易浑浊如何克服将FeCl3 CuSO4 溶液蒸干灼烧最终得到什么物质①盐类水解与温度为什么生活中常用Na2CO3溶液代替NaOH溶液去油污热水好还是冷水好②双水解泡末灭火器是 Al2 SO4 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混合产生大量 CO2 来灭火的分析产生CO2的原理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用③胶体纳米材料制备明矾为何会净水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长期使用NH4 2SO4 化肥土壤会酸化 Mg 放入 NH4Cl 溶液中会有小气泡相同浓度相同温度的Na2CO3 NaHCO3水解程度哪个大pH值哪个大要使CH3COONa中 CH3COO-浓度与 Na 浓度相等应采取什么措施④其它问题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溶解结晶现象浓度不变或晶体质量不变本质溶解速率析出速率为什么饱和溶液不再溶解溶质知识回顾§2-3可逆过程向小试管加少量水中再加入AgCl则溶液是否达到饱和呢如何来表示呢一Ag和Cl的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 1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的表示 AgCl s Ag aq Cl aq 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动等定变一切平衡的特点 4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只要是饱和溶液都存在溶解平衡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不同难物其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001g 10g m 难溶微溶易溶可溶 1g ②外因加相同离子沉淀温度升温多数溶解浓度加水溶解压强气体加压多数溶解气体Ca OH 2除外 AgCl s Ag aq Cl aq 5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AgCl s Ag aq Cl aq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又称溶度积 BmAn s Bm aq An aq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①调pH值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混有氯化铁加氨水调pH值至7-8 Fe3+ 3NH3H2O Fe OH 3↓3NH4+工业除去沉淀Cu2Hg2等以Na2SH2S做沉淀剂 Cu2+S2- CuS↓ Hg2+S2-=HgS↓②加沉淀剂 2沉淀的溶解原理化学平衡移动 FeSAl OH 3Cu OH 2溶于强酸①难溶于水的盐溶于酸中 CaCO3溶于盐酸如AgCl溶于NH3的水溶液中②难溶于水的盐溶其它物质中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H2OH2O H3OOH H2O HOH2水的离子积常数 Kw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5℃ KW 1014 T升高KW增大 KW只与温度有关与氢离子氢氧根浓度无关溶液酸碱性 CH×COH- C HCOH- C H COH- C H COH- C H 与 COH-比较 C H COH- C H COH- C H COH-溶液中 C HCOH- C H COH- C H COH- C H COH- 水的电离 C HCOH-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NaOH HCl H2O 不动←←↓↓↓↓↑↓↓↑10-14 10-14 10-14 酸碱中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常温下中性溶液 CH COH- 酸性溶液 CH > 1×107molL 碱性溶液 CH<COH-COH->1×107molL 1×107molL CH>COH- 有关水的离子积 1在水中加入稀盐酸后水的离子积是否发生改变 2在水中加入强碱后水的离子积是否发生改变 3在酸碱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 H和COH-是否相等 4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求C H为多少 5求1molL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C H的为多少 6在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 H和酸电离出来的C H什么关系练习有关溶液的酸碱性---正误判断 1如果C H不等于COH-则溶液一定呈现酸碱性 2在水中加酸会抑制水的电离 3如果CH COH-的值越大则酸性越强 4任何水溶液中都有CH和COH- 5 CH等于10-6molL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 6对水升高温度 CH增大酸性增强√√√√×× 250C口算下列溶液的c H+⑴ 001molL H2SO4 ⑵ 10×10-4 molL HCl溶液⑶ 10×10-4 molL NaOH溶液⑷ 0005 molL Ba OH 2溶液练习 1在25℃时01 mol·L-1 的硫酸中水的KW值为 A.大于1×10-14 B.小于1×10-14 C.等于1×10-14 D.无法确定 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纯水的c H+=10-7 mol·L-1 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C.在100℃时纯水的 c H+< 10-7 mol·L-1 D.在100℃时纯水中 c H+> 10-7 mol·L-1 C BD 3在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4 在100℃时KW=1×10-12 说明 A.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B.100℃时KW 较大 C.KW 与电离平衡无直接关系D.25℃时的c H+比100℃的时c H+大 4往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NaCl固体B.NaOH固体 C.乙醇D.CH3COOH AB BD 2溶液的酸碱性pH pH lg c H ① pH pOH lg c OH pOH pH [lg c OH lg c H ] lg [c OH ·c H ] lg Kw lg 1×1014 14 2溶液的酸碱性pH pH lg c H ① pH pOH lg c OH pOH pH 14 CH ↑ CH↓ pH ↓ pH ↑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中性溶液 CH COH- 酸性溶液碱性溶液 CH<COH- CH>COH- pH 7 pH 7 pH 7 ③pH的适用范围注意当 CH> 1 molL 或 COH->1 molL时一般不用 pH 表示而直接用浓度表示 1014 molL ≤CH≤ 1mol L 取值范围 14 ≥ pH ≥ 0 ④pH的计算酸性溶液直接求pH 碱性溶液先求pOH再求pH 混合溶液先判断酸碱性在根据以上方法求无限稀释接近7 三pH的应用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①甲基橙酸红碱黄②石蕊酸红中紫碱蓝③酚酞酸无色碱红色例1现有浓度为01molL的HCl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按下列比例混合后求新溶液的pH005mL约为一滴溶液的体积 2500mL 2505mL 2500mL 2500mL 2500mL 2495mL石蕊颜色混合液pH NaOH溶液 HCl溶液 5 7 10 紫红蓝例2现有某未知浓度的HCl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按下列比例混合求HCl溶液的pH004mL约为一滴溶液的体积紫色 2500mL 2505mL 紫色 2500mL 2500mL 紫色2500mL 2495mL 石蕊颜色 HCl的浓度 NaOH溶液 HCl溶液 01002 01000 00998 2酸碱滴定突跃四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仪器滴定管的使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装酸玻璃旋塞碱溶液腐蚀装碱胶皮管高锰酸钾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滴定管刻度 0刻度在上与量筒不同取液在刻度范围内取液不够再装液体不能放完放液酸式旋转旋塞碱式挤压玻璃球 2药品指示剂甲基橙或酚酞已知酸碱未知碱酸 3滴定的关键准确测定两溶液的体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4操作 1滴前准备①检查漏不漏活塞是否灵活橡皮玻璃球②洗涤仪器滴定管自来水蒸馏水盛装液润洗锥形瓶自来水蒸馏水不用盛装液洗 2装液标准液装入滴定管中排调记未知液锥形瓶中加指示剂23滴 3滴定右手持锥形瓶左手控制旋塞或玻璃球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注意①先快后慢②滴定终点半分钟不褪色 4读数平视小数点后两位 5重复23次 6 计算取平均值 5误差分析仪器洗涤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洗偏高 2锥形瓶用待测液洗偏高视线 1滴前仰视滴后平视偏低 2滴前平视滴后俯视偏低 3滴前仰视滴后俯视偏低其它 1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开始有终时无偏高 2滴完悬液滴偏高 3震荡锥形瓶把液体溅出偏低 4纯水入锥形瓶不变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NH4 2SO4 CH3COONa Na2SO4 NH4ClNaHCO3 Na2CO3 NaCl 盐类型酸碱性盐溶液酸酸碱碱碱中中强酸强碱弱酸强碱弱酸强碱强酸强碱强酸强碱强酸强碱强酸强碱 NH4 2SO4 强酸弱碱酸性 NH4Cl CH3COONa Na2CO3 弱酸强碱碱性 NaHCO3 Na2SO4 强酸强碱中性NaCl 盐类型酸碱性盐溶液谁强显谁性CH COH- H2O HOH CH3COONa Na CH3COO 以CH3COONa为例写出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溶液碱性水的电离平衡向向移动正 CH哪里去了 CH3COOH H CH3COO二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1盐类水解①定义水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②实质电离出的弱酸根或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促进水的电离③条件有弱阴离子或弱阳离子 2盐类水解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能溶才水解 D A 2KClO3 s2KCl s 3O2 g △H -7803 kJ·mol-1 △S 4944 J·mol-1·K-1 CO g C s石墨 12O2 g △H 1105 kJ·mol-1 △S -8936 J·mol-1·K-1 一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①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常见的电解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水范围前提水溶液或熔化状态导电自身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除H 乙醇等绝大多数有机物NH3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 H2SO4HClSO3Cl2KOHAgNO3COH2ONH3Na2SO4 BaSO4Al OH 3CuSO4·5H2OCu 盐酸CH3COOH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 H2SO4HClSO3Cl2KOHAgNO3COH2ONH3Na2SO4 BaSO4Al OH 3CuSO4·5H2OCu 盐酸CH3COOH Na b Br2cCaO dAl2O3 e SO3 f H2S g H2SO4 h HCl HClOj HF k Ba OH 2 NH3H2O m NaCl n BaSO4 o H2Op C2H5OH 1 属于电解质的有 2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3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4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c d f g h i j k l m n o e pc d g h k m n f i j l o 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为什么有强酸弱酸为什么有强碱弱碱 2强弱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②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3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离子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什么是弱电解质既然是部分电离以CH3COOH为例在水中都存在哪些例子CH3COOH H CH3COO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KCl KCl 电离方程式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1强酸强碱的电离 H2SO4 HCl NaOH HCl 2HSO42 NaOH 强酸强碱一步完全电离2弱电解质的电离 CH3COOH H CH3COO 弱酸弱碱可逆电离 NH3·H2O H2CO3 HCO3Mg2 2OH 多元弱酸分步可逆电离第一步为主主NH4 OH HHCO3 H CO32 Mg OH 2 3盐类的电离 NaCl NaHSO4 NaCl NaHSO42水溶液 NaHSO4 NaHSO4 熔融状态 NaHCO3 NaHCO3 HCO3 H CO32酸式酸根继续可逆电离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 HClO 2KHSO4 3 CaCO3 4 CuOH2 HClO- KHSO42- Ca2CO32- Cu22OH- 5NaHCO3 NaHCO3- HCO3- H CO32-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aSO4 Ba2SO42- B H3PO4 3HPO43- CAlOH3 HAlO2-H2O D NaHS NaHS2- C 3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HCH3COO NH3·H2O NH4 OH H2CO3 HCO3 主 H HCO3 H CO3244×107 47×1011 K1 K2因此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CH3COOH H CH3COO 在醋酸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加入固体NaOH电离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cH+ ____________ 加入固体CH3COONa电离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c H+____________ 滴入少量浓硫酸电离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c H+____________ 加入同浓度的醋酸电离平衡______ c H+ ____________ 正减小减小逆逆增大不变不变 4电离平衡的移动电离吸热越稀越电离越热越电离 CH3COOH H CH3COO 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c H+____________ 加水电离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CH 正正减小增大加NaA 加NaOH 加浓硫酸加入H2O 加入HA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c A c H 移动方向 HA HA △H 0 加BCl 加NaOH加浓硫酸加大量水加入BOH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c B c OH 移动方向 BOH BOH △H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在于电离时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B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所有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只有离子没有分子 D强电解质融化状态下都能导电 A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 固BH2O CNH4Cl固 DCH3COONa 固 BD E降低温度 F NaCl溶液 EF 有H浓度相同体积相等的三种酸 a盐酸 b硫酸 c醋酸同时加入足量的锌则开始反应时速率______反应完全后生成H2的质量_________ a b c a b c B B开始反应时两种酸液的反应速率相等但盐酸的反应速率下降较快 C开始反应时两种酸液的反应速率相等但醋酸的反应速率下降较快 D完全反应后两种酸液产生的氢气的量相同已知盐酸和醋酸的溶液中CH相等现将这两种溶液各10毫升分别跟足量的锌片反应在如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酸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 B 05molLNH4Cl溶液 C 05molL 醋酸 D 05molL盐酸BD 例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20mol CO和 10mol H2O g 发生反应 CO g H2O gCO2 g H2 g 800℃时反应达平衡若k 1 求 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1 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 mA g nB g pC g qD g 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K随反应物浓度改变而改变.DK随温度改变而改变.AD2在一定体积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 g H2 gCO g H2O 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1 k的表达式为2 该反应为反应吸热或放热 26 17 10 09 06 k 12001000 830 800 700 toC 吸热 3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Cv H2 正 v H2O 逆DcCO2 c CO 4 若 c CO2 c H2 c CO c H2O 此时温度为例1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在某温度下各物质的浓度平衡是[N2] 3mol·L-1 [H2]9mol·L-1[NH3] 4mol·L-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N2H2的初始浓度 K 732×10-3 初始[N2][H2]为515mol·L-1 练习3在2L的容器中充入 1mol CO和 1molH2O g 发生反应CO g H2O g CO2 g H2 g 800℃时反应达平衡若k 1求 1CO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 2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 2molH2O g CO和H2O g 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3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 4mol H2O g CO和H2O g 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4若温度不变要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在题干的条件下还要充入 H2O g 物质的量为多少多重平衡规则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之乘积商例 1 2NO g O2 g 2NO2 K1 2NO2 g N2O4 K2 2NO g O2 gN2O4 g K K1 K2 例 2 C s CO2 g 2CO g K C s H2O g CO g H2 g K1 CO gH2O g CO2 g H2 g K2 KK1K2 对于可逆反应 mA g nB g pC g qD g QC k QCk QC k 逆向进行平衡不移动正向进行 K >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K <10-5 认为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较完全 10-5 ≤K ≤ 105 认为是可逆反应 N2 g O2 g 2NO g K 1×10-30 298K D CO g =C s +12O2 B 2N2O5 g =4NO2 g +O2 g A NH4 2CO3 s =NH4HCO3 s NH3 g C MgCO3 s =MgO s +CO2 s 常温下下列反应向那个方向进行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原理镁条燃烧酸碱中和铁器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就燃烧锌遇CuSO4溶液自动反应生成Cu和ZnSO4等①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②电流总是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③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④墨水扩散⑤食盐溶解于水⑥火柴棒散落等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自发反应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就称为自发反应镁条燃烧酸碱中和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就燃烧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电流总是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1反应方向的焓判据能量判据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H 0的放热反应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这时体系会对外做功或者释放热量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NH4HCO3 s CH3COOH aqCO2 g CH3COONH4 aq H2O l△H +373KJmol NH4 2CO3 s NH4HCO3 s NH3 g△H +373KJmol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室温下水变水蒸气硝酸铵溶解于水墨水扩散火柴棒散落等 2反应方向的熵判据混乱度判据状态函数符号为S单位 Jmol-1K-1 ①熵混乱度越高熵值就越大热力学上用来表示混乱度△S S生成物总熵-S反应物总熵 Ss。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1-PPT精品精品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1-PPT精品精品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612d177866fb84ae45c8dc2.png)
二、能源
1、能源定义 2、能源种类 3、我国现阶段能源构成 4、能源研究热点课题
1、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物不污染环境
②充分燃烧的产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大量的热
④燃烧时放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5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 完全燃烧,放出50kJ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 烧热为:
已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的能 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 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 的能量,试说明 2H2+ O2 = 2H2O中的能量变化。
△H=-484kJ/mol
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lmol CO(g)和 1应m的ol反H应2(g热),为需△要H=吸+收13113.15.5kJ的kJ热/m量ol,。该反
①放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H 为“-”或△H <0
常见放热反应: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H 为“+”或△H >0 常见的吸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 某些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C+CO2 C+H2O Ba(OH)2·8H2O+NH4Cl
CH4(g)+2O2(g)=CO2(g)+2H2O(l) △H=- 890 kJ/mol
3、常温下14克CO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放出141.3KJ热量,写出该热化学方程式。
CO(g) + 1/2O2(g)=CO2(g) △H=- 282.6 kJ/mol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943298da300a6c30c229fb9.png)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 化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6页 0028页 0082页 0142页 0162页 0232页 0405页 0456页 0509页 0565页 0607页 0639页
绪言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附录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ppt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7d2663580216fc710afd53.png)
1、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正确的是
A.C8H18(1)+25/2O2(g)=8CO2(g)+9H2O(g) Δ H=-48.40 kJ·mol-1
B.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 H=-5518 kJ·mol-1
④燃烧时放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8
2、1.5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 完全燃烧,放出50kJ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 烧热为:
A.1000kJ/mol C.2000kJ/mol
B.1500kJ/mol D.3000kJ/mol
39
3.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是丁烷,当 10kg 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 态水时,放出热量5×105kJ。 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不同的物质燃烧热不同酸碱中和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量强酸强碱间的中和反应中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573kjmol二能源11能源定义22能源种类33我国现阶段能源构成44能源研究热点课题11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7KJ/m。ol 12
13
二、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 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2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dee36b581b6bd97f19ea93.png)
问 不同时,其ΔH________。即使化学计量数相同,当反应物、
题
探 究
生成物的状态不同时,ΔH________。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第化一学章(人教版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答案:
定 位
1.物质的量 反应热 物质 能量 25 101 1
自
液 放出
主
研 习
2.物质的量 分子(数) 整 小数 分数 不同 也
题
探
究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第化一学章(人教版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4.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定
位
自
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主
研 习 问 题 探 究 课
化 学 计 量 数
是整数,既表示 可以是整数也可
微粒个数又表示 以是分数,只表
该物质的物质的 示物质的物质的
量
量
题
探 究
守恒。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第化一学章(人教版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定
位
热化学方程式
自 主
1.概念及表示意义
研
习
能表示参加反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的化学
问 题
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
探
究
反应中的_____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变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课件全部ppt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课件全部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d970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8.png)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 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思考题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 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 C.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D.热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 数 答案 A 3.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 (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如在25 ℃、101 kPa下 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符号、数值和单位。 (3)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了它们的聚集状态。
一、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比较 类 型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形成原因
与化学键强弱 的关系
表示方法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 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 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 能量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 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 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 能量
答案 A
跟踪练习1 下列过程要吸收热量的是( )
A.○H○H →○H +○H
B.○H +○Cl →○H○Cl
C.H++OH-→H2O 答案 A
D.C+O2→CO2
知识点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考查 例2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 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解析 A、B、C三项均为放热反应,说明它们的反应物 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多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放 出;而D项为吸热反应,正好相反,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b730ffcf84b9d529ea7a61.png)
主
研 习
间的化学键________时,需要_______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
问 ________能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新
题
探 究
化学键________时,又要________能量。
资
料
课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当ΔH为“________”或ΔH________0时,为放热反应; 当ΔH为“________”或ΔH________0时,为吸热反应。
作
业
第化一学章(人教版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2.对于抽象的内容,要利用教材中的图示,通过老师
定 位
提供的电化学学习手段、多媒体软件等进行形象化学习。
自 主
3.对于化学键断裂与形成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
研 习
系,从化学反应本质来认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带着问题
问 去学习。
题
探 究
4.关于热化学方程式,可采取对比的方法启发思维。 资
定 位
写热化学方程式;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应用盖斯定律和
自 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理解燃烧热的概
主
研 习
念。
问
【本章难点】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会正确
题
探 究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会判断。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第化一学章(人教版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定 位
知 能
2.反应热产生的原因: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
问 量,都可以用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课件(343页)
![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课件(3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3c8d43d14791711cd791700.png)
例如: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容器
2019/9/2
3
2、焓变
焓:热力学状态函数。
焓变:在一定条件下(恒压)的反应热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从微粒的角度:
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从化学键的角度: 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从能量的角度: 释放或贮存能量的过程
2019/9/2
5
①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角度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H<0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⑵某些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⑶C+CO2 —
⑷C+H2O —
⑸Ba(OH)2·8H2O+NH4Cl—
2019/9/2
10
1、 已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 的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