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法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税收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学》目录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四、教材与参考书目五、教学课时分配六、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第二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第三章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方法第四章国际避税概论第五章国际避税方法第六章国际避税的主要防范措施第七章其他反避税法规与措施.第八章国际税收协定第九章税收优惠与吸引外资第十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国际税收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国际税收学》是大学财政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学科。

它是随着国家间经济往来的发展和扩大而出现的。

它是国家之间由于征税引起的一系列税收活动,其本质反映了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它主要研究所得与财产收益的课说问题,涉及税收管辖权、国家重复征税、国际避税和逃税、国际税收协定等主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宗旨在于:要求学生学习、研究、了解和掌握国际税收基本知识、国际税收惯例和国际反避逃税等问题,并能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懂得妥善处理一些频繁出现的国际税收问题。

本课程教学时数共32课时。

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国际税收学的先修课是财政学,后续课包括中国税制、外国税制;相关课程是预算会计、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

教学或学习中应注意本学科与上述学科的课程的相互衔接,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国际税收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应密切联系实际,可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讨论等方法,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实习。

该课程实用性强,理论性复杂,学习本课程要求理论指导实践,注意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对理论问题要理解透彻;对业务方法要熟练掌握。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授课教材:朱青(主编):《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 朱青(主编):《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董再平(主编),2013:《国际税收》,东北财大出版社3. 葛惟熹(主编)2007:《国际税收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4. 黄衍电(著),2010:《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5. 王铁军,苑新丽(著),2009:《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6. 2012中国税收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税收发展战略研究,2013,中国税务出版社。

国际税法教学大纲

国际税法教学大纲

《国际税法教学大纲》
一、引言
1.1国际税法的概念
1.2国际税法的发展历程
1.3国际税法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国际税收体系
2.1主权国家和税收主权
2.2国际税收原则
2.3国际税收协定
三、跨境税收制度
3.1免税和抵免
3.2合法避税和非法避税
3.3税务争端解决机制
四、国际税收实务
4.1企业所得税的国际应税所得和扣缴义务4.2跨国投资和并购的税务筹划
4.3跨境电子商务的税务问题
五、国际税收合规与风险管理
5.1国际税收合规的基本要求
5.2国际税收风险管理的实务技巧
六、国际税收制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6.1国际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
6.2国际税收未来发展趋势
七、案例分析
7.1国际企业税收筹划案例
7.2跨境税收争端案例
八、教学方法
8.1案例分析
8.2小组讨论
8.3参观企业实践
九、教学评价
9.1考核方式
9.2评价标准
十、参考文献
10.1中文文献10.2外文文献。

国际税法经典教程29页PPT

国际税法经典教程29页PPT

课下作业
如何解决国际逃税和避税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1、
路 。24.7.1824.7.18Thursday, July 18, 2024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2、
。1 3:17:55 13:17:5 513:177 /18/20 24 1:17:55 PM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3、
。24.7.1813:17:5513:17Jul-2418-Jul-24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4、
。13:17:5513:17:5513:17Thursday, July 18, 2024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4.7.1824.7.1813:17:5513:17:55July 18, 2024
重复征税-------同一纳税人
重叠征税-------不同纳税人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不同纳 税人就同一课税对象在同一时期征税。
案例分析(重复和重叠征税)
M国(R) 20万美元(税后股息)??
甲国(分公司)
10万美元??
乙国(子公司)
50万美元(20)
第六节、 A国际逃税
(一)定义 国际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采取某种违
第一节 概述
一、产生(略)
二、定义
国际税法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各种法律规
范的总称。
讨论:税收关系
甲A-------------------------乙B
(技术转让费10万美元)
第一节 概述
主体
客体
税收关系
--------税收征纳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书:[1]《国际税收》,复旦大学出版社,杨斌著,2004年
[2]《国际税收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罗伊·罗哈吉著,2006年
教学内容
学时
基本要求
按章、节具体列出教学内容
具体列出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了解、理解、掌握及应用等。
第1章国际Hale Waihona Puke 收导论1.1国际税收的含义
1.2国际税收问题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3
掌握国际税收的概念;理解国际税收的本质、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国际税收问题的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有关说明:
拟稿(签名):韩晓婷2007年9月1日
核稿(签名):林孝成2007年9月3日
审批(签名):年月日
第2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
2.1所的税税收管辖权的类型
2.2税收居民的判定标准
2.3所的来源地的判定标准
2.4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义务
6
掌握税收管辖权的概念,了解各国税收管辖权现状;掌握税收居民的判定标准,理解自然人、法人居民身份的判断。了解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了解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义务的区别。
第3章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办法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国际税收
International Taxation
课程编号
(待学院制订统一的编号规则)
学分/学时
3/54
所属教研室
财务会计
前后课程
先修课程:国家税收、国际贸易等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
30%平时成绩+ 70%期末考试
授课对象
国际贸易专业(专科)
教学目的
列出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含知识、能力及素质发展),如了解、理解、掌握及应用等。

《国际税法》教学大纲

《国际税法》教学大纲

《国际税法》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5035023总学时:40学时总学分: 2.5课程类别:必修(自学)适用专业:法学专业预修要求: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国际公法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国际税法是一门新兴的多种法学门类的边缘性法学学科。

它是以研究国际税收活动法律规范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属部门法学。

通过传授国际税法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对国际税法体系和基本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国际税法的主要理论问题,对国际税法的发展完善及创造完备的税收法制环境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为以后更好地学习理论和从事相关的实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突出难点和重点,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本课程系采用学生自学课程,由学生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学习,同时安排教师予以指导和答疑。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法学本科专业。

大纲与教材配套使用,要求学生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及难点。

大纲正文第一章税法概论 4学时本章要点:税收的定义和特征,税法的概念及特点,税收法律关系,税法的体系和基本内容。

重点:税法的概念及特点,税收法律关系,流转税法,收益税法。

难点:征税客体,税率,税目。

第一节税法的概述一、税收的定义和特征二、税法的概念及特点三、税收法律关系第二节税法的体系和基本内容一、税法的分类二、税法的基本内容复习题:1、分析税收法律关系的要素。

2、税法的分类和基本内容。

第二章国际税法概论 4学时本章要点:国际税法的概念,国际税法的渊源,所得税是国际税收的基本形式,税收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重点: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税制结构的选择,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及其特点。

难点:税制结构的选择。

第一节国际税法的概念一、国际税收的概念及产生二、国际税法的概念三、国际税法的渊源第二节所得税是国际税收的基本形式一、税制结构的选择二、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及其特点三、各国所得税制的类别第三节税收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不断充实和完善二、国际税制改革的趋势方兴未艾三、区域性税收一体化蓬勃发展,税收的国际协调正在扩大复习题:1、说明各国所得税制的类别。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第一章:税法概述1.1 税法的定义和功能解释税法的概念探讨税法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税法的基本目标和原则1.2 税法的分类和结构介绍税收法律的分类,如直接税和间接税探讨税收法律的组织结构和层级关系分析不同税种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1.3 税法的构成要素讲解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税率、税基等探讨税法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分析税法要素在不同税种中的具体应用第二章:税收制度和税法原则2.1 税收制度的概述解释税收制度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探讨税收制度的种类和特点分析税收制度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2 税法原则讲解税法的基本原则,如税收法定原则、公平原则等探讨税法原则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分析税法原则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应用和限制2.3 税收优惠政策介绍税收优惠的概念和种类探讨税收优惠的目的和作用分析税收优惠在不同税种中的具体应用和规定第三章:税种的分类和特点3.1 直接税和间接税解释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概念和特点探讨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差异和联系分析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和影响3.2 主要直接税种讲解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直接税种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不同直接税种的适用范围和征收规定分析直接税种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应用和问题3.3 主要间接税种解释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间接税种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不同间接税种的适用范围和征收规定分析间接税种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应用和问题第四章:税收征收管理4.1 税务机关和税收征管体制介绍税务机关的概念和职能探讨税收征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分析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和责任4.2 税收申报和纳税程序讲解税收申报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税收申报的程序和规定分析纳税人在税收申报中的义务和责任4.3 税务检查和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理解释税务检查的概念和目的探讨税务检查的程序和规定分析税收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处理方式第五章:税收争议的解决5.1 税收争议的概念和类型解释税收争议的概念和种类探讨税收争议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式分析税收争议的重要性和影响5.2 税收争议的解决途径讲解税收争议解决的途径,如行政复议、税务诉讼等探讨不同解决途径的适用范围和程序规定分析税收争议解决途径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5.3 税收争议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税收争议案例探讨案例中的争议问题和相关法律规定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供解决税收争议的参考。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REVE2009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授课对象: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课学期:秋季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讲课学时:54学时指定教材:朱青,《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参考书目:1、葛惟熹主编,《国际税收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4版2、杨斌著,《国际税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3、邓力平主编,《国际税收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4、邓子基, 唐腾翔著,《国际税收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5、杨志清编著,《国际税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6、王铁军, 苑新丽编著,《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7、饶友玲, 李月平, 张志超主编,《国际税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8、徐信艳主编,《国际税收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版9、黄衍电主编,《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10、程永昌主编,《国际税收学》,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第2版11、唐腾翔,《国际税收协定通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12、王传纶,《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3、UN,United Nations Model Double Taxation Conven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200114、Report of the OECD Committee on Fiscal Affairs,1997,Model Double TaxationConvention on Income and Capital ,Paris,OECD15、Giles Clarke,Offshore Tax Planning,Tolley Lexisnexis,200216、International Bureau of Fiscal Documentation,1988, International TaxGlossary,IBD.教学目的:随着国际间经济、技术和文化合作交流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兴起,到处都存在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逃避税现象,影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国际税收课程设计

国际税收课程设计

国际税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国际税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分类;2. 掌握跨国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了解国际税收协定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影响;4. 掌握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基本手段。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跨国企业的税收环境,提出税收筹划建议;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国际税收案例的解读和分析;3. 能够运用国际税收协定,为我国企业制定合理的税收策略;4. 能够识别和应对国际避税行为,提高税收合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际税收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使其认识到税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税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税收筹划与分析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税收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程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中,对具体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分解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国际税收概述- 税收基本概念与原则- 国际税收的分类及特点- 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2. 跨国企业税收筹划- 跨国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跨国企业税收筹划的技巧与应用- 案例分析:跨国企业税收筹划实例3. 国际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与作用- 我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及其主要内容- 国际税收协定在跨国企业中的应用4.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避税的基本手段- 反避税措施及国际税收合规- 案例分析: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实例5. 国际税收案例解析- 案例分析方法与技巧- 典型国际税收案例解析- 学生分组讨论:国际税收案例分析与报告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国际税收概述第二周:跨国企业税收筹划第三周:国际税收协定第四周: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第五周:国际税收案例解析及学生分组讨论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国际税收(International Taxation )课程代码:20410042学分:3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财政学A、中国税制A、经济法概论适用专业:财政学教材:《国际税收》,朱青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国际税收是财政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研究跨国税收关系的一门课程,其核心是所得的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国际税收协定以及商品税的国际协调。

该课程以税收学、中国税制和税务管理等课程为基础,又是对这些课程的深化。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国际税收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技能,更能使学生的税收学知识和技能系统化、体系化,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国际税收合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课程目标2:掌握国际减除国际重复征收、国际反避税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程目标3:熟悉各国不同的税收权利主张及其制度选择;课程目标4:了解国际税收合作的一般程序;课程目标5:初步具备运用国际税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 国际税收导论(一)课程内容1.国际税收的含义2.国际税收问题的产生3.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1.掌握国际税收的含义和本质2.理解商品课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理解所得课税对国际投资的影响4.了解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国际税收的含义与本质2. 难点所得课税对国际投资的影响第二章 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一)课程内容1.所得税管辖权的类型2.税收居民的判定标准3.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4.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义务(二)教学要求1.理解税收管辖权的定义2.掌握税收居民的判定标准3.掌握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4.理解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义务5.了解政府行使管辖权的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6.了解三种税收管辖权(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税收居民的判定标准、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2. 难点3. 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第三章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一)课程内容1.所得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产生2.避免同种税收管辖权重叠所造成的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3.不同种税收管辖权重叠所造成的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4.双重征税减除方法的经济分析1.掌握国际重复征税的定义2.了解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3.掌握解决同种税收管辖权冲突造成的重复征税的方法4.掌握消除不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冲突所造成的重复征税的方法5.理解双重征税减除方法的经济分析(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方法2. 难点间接抵免法第四章国际避税概论(一)课程内容1. 国际避税的含义2.国际避税地3.转让定价(二)教学要求1.掌握国际避税的概念以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2.了解国际避税的成因;3.了解避税地与自由港的区别;4.理解国际避税地的类型和特征;5.掌握转让定价的含义及其对跨国公司的作用。

118068 国际税收 教学大纲

118068 国际税收 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International Taxation课程编号:118068 学分: 3开课学院:商学院课内学时:48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任选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国际税收》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研究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相关的一门学科。

目的: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国际经济与技术交流、国际贸易日益提高,尤其是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很快,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税收管理与合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一项重要技能。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国际避税的主要方法与防范措施、国际税收协定等主要内容,从而适应国际贸易所需的知识和思想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国际税收的研究领域既涉及经济理论,又涉及国际税收的法律法规。

其内容与体系大体包括对跨国课税对象征税的国际规范、所得的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国际税收协定以及国际协调问题等等。

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主要国家的涉外税收,从而更好地学习国际税收,和理解国际税收课程的实践价值。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知识模块顺序1.知识单元一:国际税收导论(3学时)(1)知识点一:国际税收的产生(2)知识点二:国际税收的概念(3)知识点三:国际税收的本质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2)理解国际税收的起源;国际税收与外国税制、与涉外税收制度、与国际税务的异同(3)掌握国际税收的概念;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异同点(4)理解税收的产生条件和发展2.知识单元二: 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6学时)(1)知识点一: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的类型(2)知识点二:税收居民的判定标准(3)知识点三:所得税来源地的判定标准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税收管辖权概念和原则(2)理解所得税管辖权的判定标准((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3)理解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标准3.知识单元三: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办法(9学时)(1)知识点一:交叉管辖权导致重复征税(2)知识点二: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式、思路和原则,以及具体的减除办法和税收饶让。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税法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和复杂的法律领域之一,它涉及到国家的财政收入、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平等方面。

因此,税法的教学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

本文将深入探讨《税法》课程的教学大纲,重点介绍其结构和内容,以期为税法教学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正文内容:一、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当代税法定义:介绍税法的基本定义,并对税法的主要特点进行概述。

2.国内外税法的发展历程:梳理税法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税法的演变过程和重要法律文献。

二、税法的基本原则和分类1.税法的基本原则:介绍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原则、便利纳税原则等,以及这些原则在实际纳税中的应用。

2.税法的分类:从税种、税率、税基等角度对税法进行分类,深入解析各类税种的特点和纳税主体之间的关系。

三、税法的实施和执行1.税法的实施程序:介绍税法的实施程序,包括税收政策确定、税法立法、税收征管等流程,以及各个环节中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

2.税法的执行机构和权力:详细介绍税法的执行机构和权力,包括税务局、税务机关等,以及他们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职责和权力。

四、税法的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1.税法的法律责任:对税法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罚款、征收滞纳金、刑事责任等,在实际案例中解析各种法律责任的判定依据和适用标准。

2.税法的争议解决:介绍税法纠纷解决的方式和程序,包括行政诉讼、仲裁、调解等,以及这些程序在税法争议解决中的具体运作。

五、税法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展望1.税法的最新发展:讨论当前国内外税法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税法的法规更新等方面。

2.税法的趋势展望:展望未来税法的发展趋势,包括税收国际化、税务信息化等方向的预测,并探讨这些趋势对税法教学的影响和挑战。

总结:税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学科,学习和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对于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经济、金融和法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税收》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教学大纲 (International Taxation)制定单位:公共管理学院制定人:孙 莉审核人:李淑萍编写时间:2007年1月25日课程说明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国际税收在国外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和法学院都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我国许多大专院校也把国际税收作为财金、会计、国际经济等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

同样,国际税收也是我院财政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该课程主要研究跨国税收关系,随着经济的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国际税收问题也越来越重要,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要研究和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的国际重复征税和国际避税问题。

因此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跨国课税对象征税的国际规范、所得的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免方法、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国际税收协定以及商品课税的国际税务协调问题等等。

(二)教学目标国际税收研究的领域既有经济理论,又涉及国际税收的法律、法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系统掌握国际税收的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将自己的国际税收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

(三)适用对象财政专业以外的本科学生。

(四)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税法或税法实务二、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鉴于国际税收在很多规定方面都在中国税制上有所体现,因此任课教师应注意把该课程与先修课程中国税制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增加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更易于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时要求与分配:(一)总学时要求32课时(二)学时分配周别 授课次数授课章节与内容摘要教学时数备注1 1 第一章 国际税收导论第一节 国际税收的含义22 1 第一章 国际税收导论第二节 国际税收问题的产生第三节 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2 作业3 1 第二章 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第一节 所得税税收管辖权的类型2第二节 税收居民的判定标准 第三节 税收公民的判定标准4 1 第二章 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第四节 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第五节 居民和非居民的纳税义务2 作业5 1 第三章 国际重复征税第一节 所得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第二节 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的影响2 作业6 1 第四章 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第一节 概念第二节 扣除法第三节 低税法第四节 免税法27 1 第四章 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第五节 抵免法2 作业8 1 第四章 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第五节 抵免法29 1 第四章 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第六节 饶让抵免法2 作业10 1 第五章 国际避税概论第一节 什么是国际避税第二节 国际避税地211 1 第六章 国际避税方法第一节 国际避税基本手段第二节 国际避税基本方法2 作业12 1 第六章 国际避税方法第三节 转让定价 2 作业13 1 第六章 国际避税方法第四节 滥用税收协定第五节 利用避税地214 1 第七章 国际反避税 2第一节 国际反避税基本手段 第二节 国际反避税基本方法 第三节 情报交换15 1 第七章 国际反避税第四节 转让定价的税务管理第五节 其他反避税法规与措施216 1 第八章 国际税收协定第九章 税收优惠与吸引外资第十章 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2四、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国际税收案例和课堂讨论。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税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国际税收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axation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 3适用对象: 税收学专业、财政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税收概论、中国税制、外国税收二、课程简介国际税收是近几十年来才建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形成较晚,历史也较短,但是发展很快,已经对各国的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和管理以及国际经济的交往产生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并在整个财政税收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日益国际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逃税和避税等国际税收问题,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如何协调和妥善处理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这些都是国际税收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目前,国际税收已成为各财经类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财税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International Taxation is a new course that has made progress in several decades.It has a short history for its coming into being lately, but it is developing very fast andhas great effect on Tax Theory, Tax System, Tax Administ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rcourse in the world. Now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ublic finance and taxation theoretic system.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cessant deepening of China’s opening to the world,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tax jurisdiction, international double levying, international tax avoidance and evasion.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problems concern how to harmonize and appropriately cope with the revenue distribution between or among countries.Nowadays, International Taxation has been a crucial specialty in every financial and economic academies and a trunk one in the major of public finance and taxa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国际税收是一门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于一体的课程。

国际税法大纲

国际税法大纲

国际税法大纲课程名称:国际税法课程代码:0252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税法的产生和进展第二节国际税法的概念和国际税收法律体系第三节国际税法的宗旨和原那么第四节国际税法与国际税法学第二章税收管辖权第一节税收管辖权概述第二节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第三节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第三章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一节个人所得税制概述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范畴第三节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与税率第四节应税所得额的确定第五节应纳税额的运算第六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治理第四章中国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一节涉外企业所得税制概述第二节涉外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与纳税义务范畴第三节应税所得额的确定第四节资产的税务处理第五节涉外企业所得税税率与税收优待第六节应纳所得税额的运算与征收第五章国际重复征税第一节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缘故——国家税收管辖权冲突第二节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范畴第三节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第六章国际税收协定第一节国际税收协定概述第二节幸免双重征税协定的要紧内容第三节幸免双重征税协定的说明第四节幸免双重征税协定与国内税法的关系第七章跨国营业所得征税的和谐第一节跨国营业所得征税的和谐的差不多原那么第二节常设机构的概念和范畴第三节可归属于常设机构的利润范畴的确定第四节常设机构应税所得数额的确定第五节常设机构原那么的例外——对国际运输利润征税权的分配第八章跨国劳务所得征税的和谐第一节跨国独立劳务所得的征税权和谐第二节跨国非独立劳务所得的课税和谐第三节有关特定人员的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和谐第九章跨国投资所得征税的和谐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来源国对跨国投资所得的课税范畴第十章跨国不动产所得、财产收益和财产价值征税的和谐第一节跨国不动产所得征税的和谐第二节跨国财产收益征税的和谐第三节跨国财产价值的征税和谐第十一章排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免税法第三节抵免法与抵免限额第四节直截了当抵免方法第五节间接抵免方法第六节税收饶让抵免第十二章所得税的国际偷漏税和避税及其法律管制第一节国际偷漏税与避税概述第二节国际偷漏税的要紧方式和各国的法律管制第三节国际避税的要紧方式和各国的法律管制第四节转移定价及其法律管制第五节防止国际偷漏税和避税的国际合作第十三章国际税务争议的解决第一节国际税务争议概述第二节解决国际税务争议的原那么和方法第三节解决国际税务争议的国内法程序第四节解决国际税务争议的国际法程序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国际税法»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调整国家涉外税收征纳关系和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